散文:陪父亲在病房过年

时间:2022-12-11 06:03:39 作者:葫芦大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葫芦大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散文:陪父亲在病房过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散文:陪父亲在病房过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散文:陪父亲在病房过年

散文:陪父亲在病房过年

当许多人利用春节小长假携家带口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或出境旅游的时候;当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家人团聚,喜迎新春的时候,我却在老家县城一医院病房里,陪伴病重的父亲,度过了一个既揪心又开心的羊年春节。

年近85的父亲,10多年前就患有慢性肺气肿,随着岁数的增长,病情逐年加重。每年冬天是父亲最难过的季节。伴随他多年的老毛病每年按期复发,住院救治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十天半月。往年,父亲发病一般在冬月底或腊月上中旬,从没有在春节期间发病住院。一个多月前,父亲的老病已经复发一次,我还请假赶回老家陪护了几天,满以为他老人家可以平安度过这个冬天了。没料到腊月27的上午,二弟和小妹分别来电告急:父亲昨夜老病再次复发,正在县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

我和妻子只好临时改变原定的节日安排,急匆匆地赶回老家。经医护人员一夜全力抢救,父亲已经化险为夷,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救治。看到被折腾了一通宵的弟妹们,一个个疲惫不堪,作为兄长我主动提出夜间陪护由我负责,妻子则担当起了买菜煮饭的重任。

节日的夜晚,小县城夜空,礼花朵朵,鞭炮声不断,千家万户张灯结彩,亲人团聚,欢天喜地。我却在县医院病房大楼的一间病室里,陪护着病重的父亲,时而给他喂几口温开水,时而给他捶捶背,用热水给他洗洗脸擦擦身。父亲下巴的胡须长了,我小心亦亦地为他修剪。由于肺部感染严重,父亲呼吸不畅,咳喘不停,不时呻吟,一夜辗转难眠。看到当年健壮的父亲,如今被病魔折磨得这么痛苦难受,我心痛如焚。我想代他受苦,可恨自己无回天之力,无法缓解他老人家的病痛,只能轻声安慰,做一些诸如喂水、擦身、捶背之类小事,以绵薄之力,尽点孝心而已。我在病房连续陪护了两个晚上,可以说是两夜未眠,亲身体会到了当陪伴的.艰辛。

在我这个兄长的带动下,大年初一从江苏徐州飞回来的三弟,当天晚上就主动到病房陪护父亲,第二天晚上继续坚守,也是两夜通宵未眠。在下乡上坟烧纸时,我见三弟两眼红肿,哈欠不断,问他行不行,他连称没事,还对我说:“我远居异地他乡,难得回来孝敬父母,平时都是你们几个哥姐照料父母,这次就让我好好尽孝一次吧!”三弟说到做到,就在他探亲假期结束,临走前他又执意去病房陪护父亲一夜。

两个妹夫也不甘落后,争抢着到病房陪伴父亲。其中大妹夫在夜间陪护中,因帮父亲翻身不慎闪了腰,搞得自己也躺在病床上打点滴。即使这样,还让儿子代他陪护了一夜。这种争着当陪护、人人尽孝的家风,让我感动不已。

这次我家展现出的纯朴家风,我想应该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父亲三岁丧母,虽然一生倍受艰辛困苦,也曾受后母虐待,但他有一颗菩萨心肠,不仅是一个有情有义、乐于施舍的人,而且是一个不计前嫌、深明大义的孝子。父亲除了孝敬我爷爷、两个后祖母之外,还对其叔爷、兄长关爱有加。父亲的么叔么婶,膝下无子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灾荒年月病死后,是父亲一手操办其后事,将二老入土为安。父亲的哥嫂,即我们的大爹大妈,虽然膝下有一女,但远嫁他乡,家境困难。大爹大妈年纪大了,不能自食其力,是父亲出面协调,多方奔走,将二老联系到镇上敬老院。因生产队只愿承担一人的口粮,另一人的口粮款,父亲则让我们5兄妹分担了10多年。大爹大妈分别活了80多岁才病故,又是父亲牵头,让我们兄妹5人作为孝子,先后为二老守灵,送山入土。

父亲的无声行动,胜过严格的家教,在父亲耳濡目染下,我们懂得了善良和孝敬的真正内涵,明白了怎么做人和为人处事。所以,当家里一有急难险情,特别是这次父亲病重住院,弟妹们义不容辞、勇于担责、争献孝心的表现,就是父母带出良好家风的一个很好诠释。

在我们几兄妹的眼里,父亲是一位铮铮硬汉,虽历经人生坎坷磨难,曾经受过许多冤屈,都难得见他掉过眼泪。然而,父亲在这次住院治疗期间,有两个场面让他热泪盈眶。

那是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和三弟两家人到病房探望。原本今年春节不打算回来的三弟一家三口突然出现在父亲面前,让父亲感到有些意外:“你们一家大老远的怎么也赶回来啦!”。 更让父亲惊喜的是,当我儿子携新媳妇站在到他病床旁,连声呼喊“爷爷”,并握着他的手不停地安慰。连日被病魔折磨得羸弱不堪的父亲,突然精神焕发,露出多日不见的笑容,久久拉着我儿子的手连声说:“孙子终于回来看我啦!” 说着两行热泪缓缓从眼角流了出来。我赶忙上前,一边帮他擦拭泪水,一边轻声安慰:爸,不要激动,安心养病。你的孙子孙媳今后会常回来看你!

我明白父亲如此激动的原由。因为我儿子是他唯一的孙子。他对这个孙子关爱备至,寄予厚望。可儿子是警察,因其职业特殊,过年过节往往最忙,不是轮到他值班备勤,就是有紧急任务加班,已有好几年没有回来看望他老人家啦。今年赶巧了,儿子所在单位前不久被调整并入另一个单位,春节“小长假”前四天也没有轮到他值班备勤。得悉爷爷病重住院,懂事的儿子便毫不犹豫地带着新媳妇回老家探望爷爷。当躺在病榻上的父亲看到多年未回的孙子带着新媳妇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怎不让他老人家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正月初二晚上,我们兄妹5家人在一餐馆聚餐后,一起到医院病房探望父亲。今年春节是十几年来全家人回来得最齐的一次。远在江苏工作居家的三弟一家三口回来了;历年春节总是缺席的我儿子,这次也打破常态带着新媳妇回来了;二弟和小妹的女儿都各自带回了男朋友;大妹的四个子女,已有两个“千金”结婚成家,并都生男育女,另有一对“龙凤双胞胎”已长大成人,也成双结对地凯旋归来。兄妹5家人悉数到齐,加上父母双亲,全家四代同堂共有31人。

当一大家人走进父亲下榻的病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站在父亲病床前,嘘寒问暖,何等温馨幸福。更有趣的是,大妹几个月大的外孙和外孙女,被两个侄女各自抱着站在父亲病床上,两个“小精灵”手舞足蹈,不停地蹦跳,并发出一串串欢快的笑声,把满屋的人逗得笑声朗朗。这时,我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两眼角再次流出一串热泪……

我理解此时此刻父亲的心情。父亲一向喜好闹热,尤其是过年过节,全家人团聚,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他老人家的最大奢望,照一张全家福,也是他老人家的多年宿愿。很遗憾,近来,每年春节家人团聚时,由于各种原因,不是这个回不来,就是那个到不了,全家人很难到齐,所以全家福照片也一直没有拍成。

父亲没有想到羊年春节,他却在医院病房里度过,更没有想到今年春节全家人回来得这么齐。当看到一家四代人羊年春节欢聚在一起,他老人家怎不由衷激动。与此同时,他也想到大过年的,让一家老小因他而团聚在病房,这是是他十分不情愿的。他自怨自责:“是我拖累你们,让全家人都过不好年!”我赶忙上前劝他:爸,不要这样说。看见了吧,您养育了这么多后代,四代同堂,人丁兴旺,好有福气。大家都关爱您,都来看望您,希望您安心养病,早日康复。请您和妈想信,有这么多儿孙陪伴照顾,您们二老福如东海,健康长寿,晚年会更加幸福美满!

我叫侄女赶快用手机拍个全家福,可病房狭小,人多站不开,加之灯光太暗,侄女摆开架势拍了几次,结果都未将全家人拍进镜头。好不遗憾!看来,这次全家福照又落空了,只好等来年春节满足他老人家的宿愿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春节假期结束了,在外求学打拼的人又纷纷离开老家,各奔东西。正月初七这天清早,我将三弟一家送到机场后,也回单位上班了。可父亲还未完全康复,仍住在医院病房,只好将照料和陪护父亲的担子留给在老家的弟妹们。我为之愧疚,但又无赖,谁叫我也是一个在外漂泊的“上班族”呢。哎!我只好以“忠孝不能两全”来为自己开脱了。

篇2:陪父亲在病房过年

陪父亲在病房过年

我明白父亲如此激动的原由。因为我儿子是他唯一的孙子。他对这个孙子关爱备至,寄予厚望。可儿子是警察,因其职业特殊,过年过节往往最忙,不是轮到他值班备勤,就是有紧急任务加班,已有好几年没有回来看望他老人家啦。今年赶巧了,儿子所在单位前不久被调整并入另一个单位,春节“小长假”前四天也没有轮到他值班备勤。得悉爷爷病重住院,懂事的儿子便毫不犹豫地带着新媳妇回老家探望爷爷。当躺在病榻上的父亲看到多年未回的孙子带着新媳妇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怎不让他老人家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正月初二晚上,我们兄妹5家人在一餐馆聚餐后,一起到医院病房探望父亲。今年春节是十几年来全家人回来得最齐的一次。远在江苏工作居家的三弟一家三口回来了;历年春节总是缺席的我儿子,这次也打破常态带着新媳妇回来了;二弟和小妹的女儿都各自带回了男朋友;大妹的四个子女,已有两个“千金”结婚成家,并都生男育女,另有一对“龙凤双胞胎”已长大成人,也成双结对地凯旋归来。兄妹5家人悉数到齐,加上父母双亲,全家四代同堂共有31人。

当一大家人走进父亲下榻的病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站在父亲病床前,嘘寒问暖,何等温馨幸福。更有趣的是,大妹几个月大的外孙和外孙女,被两个侄女各自抱着站在父亲病床上,两个“小精灵”手舞足蹈,不停地蹦跳,并发出一串串欢快的笑声,把满屋的人逗得笑声朗朗。这时,我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两眼角再次流出一串热泪……

我理解此时此刻父亲的心情。父亲一向喜好闹热,尤其是过年过节,全家人团聚,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他老人家的最大奢望,照一张全家福,也是他老人家的多年宿愿。很遗憾,近15年来,每年春节家人团聚时,由于各种原因,不是这个回不来,就是那个到不了,全家人很难到齐,所以全家福照片也一直没有拍成。

父亲没有想到羊年春节,他却在医院病房里度过,更没有想到今年春节全家人回来得这么齐。当看到一家四代人羊年春节欢聚在一起,他老人家怎不由衷激动。与此同时,他也想到大过年的,让一家老小因他而团聚在病房,这是是他十分不情愿的。他自怨自责:“是我拖累你们,让全家人都过不好年!”我赶忙上前劝他:爸,不要这样说。看见了吧,您养育了这么多后代,四代同堂,人丁兴旺,好有福气。大家都关爱您,都来看望您,希望您安心养病,早日康复。请您和妈想信,有这么多儿孙陪伴照顾,您们二老福如东海,健康长寿,晚年会更加幸福美满!

我叫侄女赶快用手机拍个全家福,可病房狭小,人多站不开,加之灯光太暗,侄女摆开架势拍了几次,结果都未将全家人拍进镜头。好不遗憾!看来,这次全家福照又落空了,只好等来年春节满足他老人家的宿愿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春节假期结束了,在外求学打拼的人又纷纷离开老家,各奔东西。正月初七这天清早,我将三弟一家送到机场后,也回单位上班了。可父亲还未完全康复,仍住在医院病房,只好将照料和陪护父亲的担子留给在老家的弟妹们。我为之愧疚,但又无赖,谁叫我也是一个在外漂泊的“上班族”呢。哎!我只好以“忠孝不能两全”来为自己开脱了。

篇3:陪父亲在病房过年

陪父亲在病房过年

当许多人利用春节小长假携家带口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或出境旅游的时候;当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家人团聚,喜迎新春的时候,我却在老家县城一医院病房里,陪伴病重的父亲,度过了一个既揪心又开心的羊年春节。

年近85的父亲,10多年前就患有慢性肺气肿,随着岁数的增长,病情逐年加重。每年冬天是父亲最难过的季节。伴随他多年的老毛病每年按期复发,住院救治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十天半月。往年,父亲发病一般在冬月底或腊月上中旬,从没有在春节期间发病住院。一个多月前,父亲的老病已经复发一次,我还请假赶回老家陪护了几天,满以为他老人家可以平安度过这个冬天了。没料到腊月27的上午,二弟和小妹分别来电告急:父亲昨夜老病再次复发,正在县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

我和妻子只好临时改变原定的节日安排,急匆匆地赶回老家。经医护人员一夜全力抢救,父亲已经化险为夷,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救治。看到被折腾了一通宵的弟妹们,一个个疲惫不堪,作为兄长我主动提出夜间陪护由我负责,妻子则担当起了买菜煮饭的重任。

节日的夜晚,小县城夜空,礼花朵朵,鞭炮声不断,千家万户张灯结彩,亲人团聚,欢天喜地。我却在县医院病房大楼的一间病室里,陪护着病重的父亲,时而给他喂几口温开水,时而给他捶捶背,用热水给他洗洗脸擦擦身。父亲下巴的胡须长了,我小心亦亦地为他修剪。由于肺部感染严重,父亲呼吸不畅,咳喘不停,不时呻吟,一夜辗转难眠。看到当年健壮的父亲,如今被病魔折磨得这么痛苦难受,我心痛如焚。我想代他受苦,可恨自己无回天之力,无法缓解他老人家的病痛,只能轻声安慰,做一些诸如喂水、擦身、捶背之类小事,以绵薄之力,尽点孝心而已。我在病房连续陪护了两个晚上,可以说是两夜未眠,亲身体会到了当陪伴的艰辛。

在我这个兄长的带动下,大年初一从江苏徐州飞回来的三弟,当天晚上就主动到病房陪护父亲,第二天晚上继续坚守,也是两夜通宵未眠。在下乡上坟烧纸时,我见三弟两眼红肿,哈欠不断,问他行不行,他连称没事,还对我说:“我远居异地他乡,难得回来孝敬父母,平时都是你们几个哥姐照料父母,这次就让我好好尽孝一次吧!”三弟说到做到,就在他探亲假期结束,临走前他又执意去病房陪护父亲一夜。

两个妹夫也不甘落后,争抢着到病房陪伴父亲。其中大妹夫在夜间陪护中,因帮父亲翻身不慎闪了腰,搞得自己也躺在病床上打点滴。即使这样,还让儿子代他陪护了一夜。这种争着当陪护、人人尽孝的家风,让我感动不已。

这次我家展现出的纯朴家风,我想应该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父亲三岁丧母,虽然一生倍受艰辛困苦,也曾受后母虐待,但他有一颗菩萨心肠,不仅是一个有情有义、乐于施舍的人,而且是一个不计前嫌、深明大义的孝子。父亲除了孝敬我爷爷、两个后祖母之外,还对其叔爷、兄长关爱有加。父亲的么叔么婶,膝下无子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灾荒年月病死后,是父亲一手操办其后事,将二老入土为安。父亲的哥嫂,即我们的大爹大妈,虽然膝下有一女,但远嫁他乡,家境困难。大爹大妈年纪大了,不能自食其力,是父亲出面协调,多方奔走,将二老联系到镇上敬老院。因生产队只愿承担一人的口粮,另一人的口粮款,父亲则让我们5兄妹分担了10多年。大爹大妈分别活了80多岁才病故,又是父亲牵头,让我们兄妹5人作为孝子,先后为二老守灵,送山入土。

父亲的无声行动,胜过严格的家教,在父亲耳濡目染下,我们懂得了善良和孝敬的真正内涵,明白了怎么做人和为人处事。所以,当家里一有急难险情,特别是这次父亲病重住院,弟妹们义不容辞、勇于担责、争献孝心的表现,就是父母带出良好家风的.一个很好诠释。

在我们几兄妹的眼里,父亲是一位铮铮硬汉,虽历经人生坎坷磨难,曾经受过许多冤屈,都难得见他掉过眼泪。然而,父亲在这次住院治疗期间,有两个场面让他热泪盈眶。

那是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和三弟两家人到病房探望。原本今年春节不打算回来的三弟一家三口突然出现在父亲面前,让父亲感到有些意外:“你们一家大老远的怎么也赶回来啦!”。 更让父亲惊喜的是,当我儿子携新媳妇站在到他病床旁,连声呼喊“爷爷”,并握着他的手不停地安慰。连日被病魔折磨得羸弱不堪的父亲,突然精神焕发,露出多日不见的笑容,久久拉着我儿子的手连声说:“孙子终于回来看我啦!” 说着两行热泪缓缓从眼角流了出来。我赶忙上前,一边帮他擦拭泪水,一边轻声安慰:爸,不要激动,安心养病。你的孙子孙媳今后会常回来看你!

篇4:陪母亲过年散文

陪母亲过年散文

大年三十这天中午,带着寒意的大风阻挡不住匆匆回家的脚步,我们终于回到家见到了母亲。

一阵嘘寒问暖,我们围在母亲的身边,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会儿让我们吃她亲手炸的麻花,一会儿把她过年早已准备好的瓜子、糖果一句句地叮咛着让我们吃。也许老人都一样,只有你吃了她为你们精心准备的好东西,他们的心里才会感到格外的满足。

下午吃完团圆饭,我被朋友们的电话一阵一阵地催促着,母亲理解这些友情,便不舍地对我说,去吧,回来有空到村里转转。其实,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明显流露着对我的不舍与无奈。

晚上,我们几个朋友边打着牌,边看着春晚,妻子的电话便催促了好几次。11点刚过,妻子又来电话说,快回来吧,妈等着你睡觉呢。我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好,害怕劳着,便匆匆赶回家。这时,妻子和母亲早已躺在了被窝看春晚。我刚躺下,感觉有点饿了,就说想吃点东西。母亲忙披上衣服,要下炕为我取馍。我和妻当然不能让她出去,就再三劝说,最后她终于妥协了,取了几块蛋糕递给我,嘴里并嘟哝着,委屈我娃了。

我知道母亲心脏病严重,睡觉早,就劝她关掉电视,早点入睡。她说,看文艺晚会吧,一年只一次,怪热闹的。我们只好依了她,陪着母亲看着。电视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母亲的火炕上也荡漾着融融的暖意。直到外面的鞭炮声一阵阵响过,母亲才依依不舍地关掉电视入睡。

第二天黎明,外面的鞭炮声响起,我便和小时一样,穿起衣服第一个起床。起床后,先把便盆端到厕所,不能倒,然后洗脸、开门、在供桌上,点蜡烛、上香、磕头,最后点燃鞭炮。礼节过完后,就兴冲冲地走到房间,亲亲地叫一声:妈——大——,父母暖暖地应答着,少不了从衣兜里掏出一角或两角的压岁钱,作为新年的祝福。

如今不一样的是我要叫醒侄儿,引着他为供桌上爷爷和爸爸的遗像,上香、磕头,然后响鞭炮。

这时,母亲起床了,她端着便盆,走向后院,我要接过去,她急忙说,不要,不要,我来。我这才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起床会忘记给母亲倒便盆呢?几十年了,自己总是没有这种机会,今天有了,我竟忘记了。谴责之余,我便忙为母亲倒上了洗脸水。

大年初一的晚上,我自然还是到朋友家欢聚。在一个朋友家,我遇到了几十年没见过的一位在西安工作的下一级的同学。几句寒暄后他说道,老同学,到我们这个年龄,最急切的心情就是大年三十回家过年,最幸福的事就是围在老母亲身边和她拉家常,有妈才有家呀!他说着,眼睛里竟溢出几颗泪花。我们几十年不见,这句话一下把两颗隔膜的心融在了一起。于是,我们边喝酒便聊着,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十一点多。最后,我不禁说道,早点回家吧,母亲在热火炕等着我们。他也禁不住重复着我的话,走吧,母亲在热火炕等着我们睡觉呢。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敲开大门,侄儿说,伯,我婆给你烤的馍,在炉子上。我走进母亲的房间,她见我回来,就从火炕上坐起来说,昨晚委屈我娃了,我早给你烤了两个馍,还有一盘你爱吃的酸辣白菜,在炉子上,你吃吧。我带着几分醉意打着饱嗝差点流出眼泪说,妈——,我刚和朋友喝完酒,吃得饱饱的。她有点惋惜地说,我怕你和昨晚一样饿着,好啦,外面雨大不?快上炕睡觉吧。

我躺在母亲温暖的热炕头,和她聊起我和朋友在一起说的那些话,母亲插话说,妈最幸福的也是看到你们围在我身边说说话。我沉默了,想想回来了两个夜晚,自己竟同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第二天黎明,我便抢在母亲前面起床,端起她的便盆,倒在了后院,又洗过脸后,为母亲倒上了洗脸水。当时,我最怕的'是母亲不给我行孝的这个机会。

吃完早饭,我等着同村的亲戚到儿子的外婆家去。母亲知道我今天离开她,就到渭南了,因为在初三还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完灯。她边和我拉着家常,边对我说,你先别急着去,等你哥给你打电话你再走。我知道母亲对我的不舍,在她苍老的容颜上,我读出了“依恋”,一位老母亲对于她要说走就走儿子的依恋。

电话过来了,母亲脸上的那份依恋更加明显。她把早已给我准备好了一袋雪白的馒头和鸡块、鱼块从厨房拿出来,递给我说,今年我蒸了十篦子馍,明年我再多蒸些,你们那里蒸馍不方便。你这一走,不知啥时候才能见到你。

我无法回答母亲的话语,含着泪走向飘零的风雪里。我不忍心回过头,我知道,在风雪飘舞中,母亲依然会站在家门口,目送着自己的儿子……

篇5:陪父亲洗澡散文

陪父亲洗澡散文

周末回老家看老爸,老爸八十有四,垂垂老矣。这几年最怕接到老家的电话,唯恐不幸传来,就是早有生老病死的思想准备,也怕猝不提防手足无措失魂落魄。

回到家里,老爸正在暖暖的初阳下,蹒跚于院子外边的小路上,须发皆白步履沉重。征得老爸的同意后,我带他到镇上理发洗澡。老爸一辈子爱清洁,唯恐晚年体味过重不被他人待见。

老爸被我搀扶着行走,步履明显充满信心。虽然不能大步流星,步步也是沉稳利索,如同年轻了10岁。他勤勤恳恳一辈子,81岁时,还在板皮加工厂晒板子、拾板皮。他常常在儿孙面前显摆自己的强壮,即将满82岁了,还当面表演俯卧撑,一口气做了41个。

老妈过世后,爸一下子衰老了许多。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是一瞬间。我们每一个人仅仅如一枚鸡蛋,都以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灵魂,而这灵魂就覆盖着一层薄脆的外壳。

我很怀念81岁老爸晒板子的情景,老妈和我快要做好午饭时,我就去板皮加工厂里去喊老爸回家吃饭。远远的看见老爸挥舞着一根被他的手掌摩擦的油光水滑的`细木棒,接触板皮的一头已经磨得很细了,如同一枚放大了数百倍的大针,把一张一张的板皮顺溜的放入架帘子里;动作娴熟利索,右手扯住一张板皮的右上角轻轻拎起,左手握住的前头细、后头粗的短细木棒顺势插进那张板皮下,往架帘自缝隙里一送,那张一平方米的板皮就立在架帘子里的两根竹竿间了,这张板皮的工序就完成了。老爸不等这张板皮落地站稳,准确的说,这张板皮一旦小半进入架帘子里,老爸的右手已经接触到下一张需要晾晒的板皮了,余下的工作由左手里的木棒完成。就这样一起一落,天女散花般的,老爸满脸笑意的从事着枯燥的工作。

那时,老爸看到我,就停住手里的活计,把他的指挥棒夹在腋下,我们父子双双把家还。老爸劳作一上午,胃口很好,想喝酒、想吃肉,一家子和风细雨的分享惬意的午餐。

而今老爸再也不能晒板皮了,想想,真难过!

理好光头,刮净胡须,我们父子去了浴池。浴池里,我们坦诚相见,如他多年前扶着幼小的我一样,我搀扶着他走向浴池。我想把他抱进浴池里,他不同意,可能是怕我站立不稳与他一起摔倒。幸亏有位老大哥帮忙,老爸才在我们二人的搀扶下进入热水里。他蹲不下去,也不能坐在浴池的地上,他的腿与身体会浮上来掀翻他。我让他坐在浴池沿上,用毛巾浸上热水擦拭,或者用盆舀水慢慢地淋他的身体。

一个年轻的父亲携带他不到五岁的儿子也来洗澡,小家伙浑身滑溜如凝脂,真像一条可爱的小泥鳅。父子二人不时的小幅度泼水嬉闹,又“咯咯”“哈哈”的笑起来。父亲满眼温情的注视着他俩,瞅一瞅自己膨松的皮肤悄悄摇摇头。在他,可能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在那位老大哥的帮助下,我又把父亲搀扶出浴池,然后给他搓背按摩。父亲胖瘦适中,肌肉还算结实,只是前胸后背长了许多老年斑。我小心翼翼的揉搓按摩,我很想把父亲身上的老年斑搓掉。人生里有许多无奈,或许你有能力去做,却不能去做,人生就是这般无情!

洗完澡,我们父子俩去下馆子。父亲很兴奋,要了菜和烧酒。我不敢让他多喝,他也不愿意喝多,喝了不到二两,又喝了羊肉汤,吃了烙饼。我把微醺的父亲送回家,把他扶到床上睡下,毕竟,父亲疲乏了。

篇6:陪父亲坐坐散文

陪父亲坐坐散文

吃午饭的时候,收到儿子的短信:“老爸,父亲节快乐!家里楼号门牌是多少?买了个小礼物,给你快递过去。”

儿子居然不知道自己家里的地址!

还给我买礼物!

儿子一直粗心,他想不起家里的楼号门牌,我一点也不奇怪。赶紧回短信给他,然后静静地等待儿子的礼物。

其实,做父亲的,哪里需要儿子的礼物!

这就想起了我的父亲,我儿子的爷爷。老人不可能知道今天是什么父亲节,他只知道清明芒种端午八月半等等咱中国人的节日。我没有打电话给他,更没有买礼物,但我想在心底里说一句:父亲,节日快乐!

父亲属马,今年已经94岁高龄,身子骨倒还硬朗,十多年前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换了人工晶体,以这样的年纪来说,视力还行,只是耳朵有点背,和他说话要大声。

常回家看看,每个月都会回去。以前回去会带一些好吃的零食,但我发现,父亲不爱吃零食,一些东西放都霉了,只好扔掉。后来只买一样东西给他,香烟。父亲不喝酒,但爱抽烟。都说抽烟不好,但父亲一天两包烟。那么大年纪了,我们也就不劝他戒烟,反而会买烟给他。看到这礼物,他就很高兴地收下,同时嘴里会说:“我还有烟。下回不要你们买。”

下回我们当然还买。

父亲收到烟高兴,但我知道,他更高兴的是和我们说说话。

父亲话不多,而且说过的话会马上忘记。比如他问:“亮亮现在在上海啊?”我说:“在杭州。”他说:“哦,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呢。”旁边的人就“啧啧”称奇,说:“你看他,一点也不糊涂。”一时无话。过几分钟,父亲又问:“亮亮现在在上海啊?”我又说:“在杭州。”他还说:“哦,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呢。”旁边的人便不再称奇,而是说:“才问过,又问。”

“你看着,过一会他还问,”负责照料父亲生活的弟媳妇说,“老糊涂了。”

父亲不知道大家笑什么。

他坐在矮矮的小凳上,抽着纸烟,烟灰很长时,他不弹,而是用指头抹一下,再抹一下,把灰抹掉,看他手碰到了火,也不觉得烫。身上的衣服和裤子上有许多小洞,像岁月的弹孔,都是被烟头烙上的。

最近一次回去看父亲是一个下午。

邻居们来坐一会都走了。家里的人听说庄后有人逮了许多龙虾,都跑去看,准备买点带回县城。我送邻居到院外,返回时,看到父亲一个人坐在那里,旁边是横七竖八的板凳,院子里空落落的,此时的父亲显得非常的苍老而瘦小。我拖过一个小凳,坐到父亲旁边,递给他一支烟。

我自己也点了一支,我们只抽烟,不说话,默默地。透过院门,看到门前小河里的芦苇已经长高,遮住了对岸的麦田,但遮不住新生麦穗散出的香气,暮春时节,院外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午后的阳光伴着暖风,透过叶子洒下来,偶尔有一两声布谷,从远处传来,提醒人们季节的转换,要不了多久,知了就会出现在枝头,夏天就来到了……

真是美好的季节。真想就这样陪父亲坐着,闲闲的。

但父亲老了。看父亲孤单的坐在夕阳下,我有些伤感。想和父亲说说话,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思绪就乱了起来。

我在家里排行靠后,下面只有一个弟弟,上面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我出生不久,赶上了遍地饥荒。我人生的第一个记忆,是父亲把碗中照得见人影的稀汤喝光,最后把留在碗底的几粒小豆豆倒到我的小碗中,让我吃,那时候的豆子真香啊……

想起那天,当我把霉变的零食扔给鸡时,父亲想拦我,说把霉的地方抠掉还能吃,我说霉的东西不能吃,又值不了几个钱,执意扔了,父亲说:“饿起来什么不能吃!”然后他自言自语地回忆说,你们小时候上学路上,看到一小块被人踩在泥里的地瓜干,好不容易抠出来,来不及洗,连泥就吃下去了。父亲总是这样,遥远的事情记得很清楚。

到我10岁的时候,家里的情况变得好点,因为哥哥姐姐已经长大,能挣工分了,改变了以往一年苦到底还要拿钱给生产队的状况。但没等父亲松一口气,我生了一场病,在离家好几十里的医院住院一个多月,这一病,使家里重回赤贫状态,也让父亲更加劳累。记得病痛最难受的时候,我就是要父亲背着,在医院的院子里走动。母亲背不动我,我感觉只有父亲背着才好受些,不能放下,也不能停下。就这样,父亲半夜半夜地背着我,在星光下,在夜露下,不停地走着……而第二天天一亮,父亲还要赶回去,参加队里的.劳动。

我又看了看父亲,看看瘦小而单薄的父亲……当年,父亲的背是那么的宽厚,那么的温暖,而今天,父亲的背弯曲了,单薄了,也好像苍凉了许多。在南京读书时,我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父亲》,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28岁的时候,我也做了父亲。从此,我失去了安宁的书桌,闲适的黄昏,失去了‘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清趣。然而,初为人父的我,也因此更深地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与父亲的艰辛。此刻,我看到父亲和他的小孙子正饶有兴致地玩着罐头瓶里游着的小鱼,老人家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沉浸在无可比拟的喜悦中。此情此景,我多想走过去,跪在父亲的膝下,对他说,我要抛弃现有的一切,带着他心爱的小孙子,厮守在他的身边,给他的桑榆晚景换来无限的天伦之乐。”

儿子今年也到28岁了,他比我做得好,知道给老爸寄礼物了。而我,只能在这里写下这些粗陋的文字,什么也没有给父亲。

赶明还要回去,陪父亲坐坐,哪怕什么也不说。

篇7:陪爸妈过年的散文

陪爸妈过年的散文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个风俗:凡是家里有老人过66的,都要在二月初一这一天再过一次“年”,也就是要再起一次五更,再吃一顿饺子。而我妈妈今年正好66,自然也要如此再过一次“年”。

过年嘛,自然是要热热闹闹的才好。做父母的,自然也希望可以有孩子陪着一起过年。可是,因为我和姐姐每年都要去婆家过年,真的已经有些年头没陪爸妈过过年了。这次的二月初一,爸妈很看重,也希望我和姐姐能够回家来和他们一起过。可是,爸妈又担心我和姐姐的工作忙没时间,所以,他们两个几次欲言又止。看着爸妈想说又敢说的样子,我真的感觉很心疼。当下,我就决定:无论那天多忙,我都要回家来陪爸妈“过年”。可是,对于姐姐,我真的不能确定,毕竟,她工作很忙,又离着家远。可是,我还是想把姐姐叫回来,因为,我能想象得到爸妈看到我们姐妹俩时的幸福与开心。

于是,某天晚上,我把自己写的《白瓷碗与小蓝盘》发给了姐姐,让姐姐看到了爸妈的孤独与落寞。姐姐看完后就哭了,哭着给我打来电话,和我说:“等二月初一,咱俩都回家吧。回家,咱俩好好陪陪爸妈,也让他们高兴高兴。”听到姐姐的提议,我重重地“嗯”了一声。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有达到目的的高兴,但更多的却是对父母孤独的心疼与愧疚。我们两个还约好,先不要告诉爸妈,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回家前,我给爸妈打了一电话,我想看看他们是否会说明要我回家陪他们过二月初一。“爸,我明天有事就不回去了,你和妈要照顾好自己啊。”听了我的话,老爸沉默了一会,才故作轻松地说道:“这样啊,那行,你忙吧。我和你妈没事,都好着呢。”说完,老爸就挂断了电话,可在电话挂断的那一刹那,我却分明听到了一声叹息。

听到那一声叹息,我心里说不清是啥滋味——既有心疼,也有感动。他们是希望女儿可以回家陪他们的,可他们又怕耽搁女儿的时间,也担心打扰女儿的安排。作为父母,他们完全可以用长辈的身份要求晚辈回家的。但他们只会为女儿考虑,宁愿自己忍受孤独和寂寞。想着,我的眼角不由得有些湿润了。

二月初一是周六,姐姐周五上午就回家了,而我下午也请假回了家。妈妈看到我和姐姐,感觉很开心,一直笑着说:“你们这俩丫头才是呢,怎么总是给人搞突然袭击啊?要回来,也不提前说声。我和你爸说只有我们俩,就想只包白菜馅的饺子呢。这下,你们回来了,咱还是和过年时一样,多放些东西吧……”说着,妈妈就开始去准备东西了。

看到妈妈脸上的笑容,又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和姐姐两人对视而笑:嘿嘿,我们两个做对了。瞧,看妈妈多高兴啊!

老爸回来后,看到我们两个,也是满面的欢喜与吃惊,不住声地问着:“哎,你俩不是都说有事嘛,怎么又回来了?都和你们说了,我和你妈很好,没事的……”

“爸,我们两个想给你和妈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样重要的日子,我们怎么可能不回来啊?”听到老爸的询问,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而后,我俩又一次相视而笑。

老爸看到我们两个的样子,不由得开怀大笑:“哈哈,你们两个啊,都多大的人了,还这样调皮?”

“呵呵……”在一片笑声中,我们一起走进了屋里。

见到我们回来了,爸妈很高兴,老爸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吃了一顿饭。

吃过晚饭后,我们就开始安排包饺子。可妈妈不知为何,忽然感到身体不舒服,我和姐姐就让妈妈去休息,说我们两个包就好。起初妈妈不肯,可她拗不过我们两个,没办法,只能去躺着休息了。

但妈妈只躺了一会儿,就又出来包饺子了。我和姐姐让她去休息,可妈妈却感叹道:“唉,让我包吧。我都多久没和你们两个一起包过过年的饺子了,尤其是在晚上,更是很久没有过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和姐姐都沉默了。是啊,我们有多久没在一起包过过年的.饺子了。就算包的话,也不是我们三个一起。通常的情况是,我和姐姐有一人留下来和爸妈包完饺子,然后再去自己的婆家,但我们三个一起却是真的没有过。就这样,在感动中,我们娘三个又一起包了一次过年的饺子。

清早六点,我们一家就起来了(这一天,在老家,人们认为起得越早越好)。起来后,老爸忙着生火,老妈开始安排煮饺子,姐姐负责碗筷。姐姐在拿碗筷时,悄悄地把小蓝盘递给了我,给我使了一个眼色。我知道,姐姐的意思是要我和以前一样,用小蓝盘蘸醋吃。于是,我先把小蓝盘刷净,而后倒上醋,又点了几滴香油。等把这一切准备好后,我不由得对着姐姐眨了一下眼睛,无声地问姐姐是不是这意思。姐姐看到我的样子,不禁大笑出声。老爸和妈妈听到姐姐的笑声,抬头向姐姐看去,然后,就看到了我摆好的小蓝盘。老爸只说了一句“这俩孩子”,可老爸低头时,我却看到了老爸的眼里有眼泪滴落。妈妈看着这些,什么都没说,可眼圈却有些红了。看到爸妈这样,我和姐姐赶紧说道:“今天可是过年,不许哭的。我俩就想您二老开开心心的……”话没有说完,因为我和姐姐也有些想落泪了。

“好了,今天过年,都开开心心的,不许哭啊。我去安排放炮了。”说着,老爸就出去了,到了屋外,老爸却用袖子蘸了蘸眼角。

饺子上桌,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我给老爸倒上酒,姐姐给妈妈倒了些白水,我和姐姐则倒了一些饮料。准备好这些,在老爸要端杯喝酒之前,我和姐姐端起饮料敬向老爸和妈妈:“爸,妈,新年快乐!愿您二老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好,好,快乐,快乐!看到你们两个这样,我和你妈啊,那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老爸笑呵呵地说着,然后,端起酒杯一口就把酒干了。

看到老爸这样猛的喝酒,妈妈急了:“高兴就高兴吧,干嘛要喝这么猛啊?都多大岁数了,自己还不注意。身体啥样,你自己不知道啊……”

妈妈唠叨了好久,老爸被唠叨得没办法,只能无奈地看着我俩说:“看了吧,你妈现在就这样,每天把我管得死死的,这不让做,那不让干的。可怜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啊!”说完,老爸还摇了摇头。

“哈哈……”看着老爸无奈的样子,我和姐姐又笑了。然后,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妈那是为了您好,毕竟,您岁数也不小了,真的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得,得,我投降,我投降,还不行吗?你们三个对一个,我肯定不是你们的对手啊。你们三个占了咱家多半边天呢。”

听着老爸颇为无奈的话语,我和姐姐笑得更加开心了。

真好,这才是过年的气氛。虽然这“年”过得晚了些,可它能给父母带去幸福与欢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篇8:回老家陪婆婆过年散文

回老家陪婆婆过年散文

朋友问我今年在哪里过年,我说,还是和以前一样,回老家去陪婆婆过年。朋友感叹,你怎么年年都去那里过年啊?

是啊,结婚18个年头来,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年是和婆婆一起过的。婆婆住在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东江湖库区,公公已经去世近了,因此这些年,婆婆除了来我家带孙子的几年之外,其他的日子都是独自生活。我们老家虽然还有两个哥哥,但平时都各过各的日子,加上婆婆又是那种比较能干坚忍、有事也不想麻烦别人的人,因此,一年365天,婆婆就有350多天是独自默默地生活着。

婆婆很勤劳,也许是从小劳动惯了,也许是为了打发孤独的日子,总之,婆婆是超级勤劳的人,70多岁了还总是种菜。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婆婆几乎每天都要去菜园里,侍弄她的宝贝菜儿。婆婆种的菜比较多,品种也多,而且都是施农家有机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各种菜都长得非常好,一年四季,菜园里都是青绿青绿的。就在今年元旦节前,老公回老家看婆婆,又带回了一大袋子的菜,大蒜葱姜包菜面薯等。我一看,大蒜每根都有大拇指粗,包菜包得又大又紧,尤其是面薯,老公说,这么多菜,我哪里带得来啰?她老人家一蔸面薯就挖出20多斤呢!

婆婆种的`菜又好又多,吃不完就晒干菜,晒不完还挑去卖。每逢三六九镇上赶圩的日子,婆婆很早就起床,而且不吃东西也不喝水,挑起一担菜就去搭渡船,直到卖完菜,再次搭渡船返回家后,她才开始吃早餐,而此时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多次劝她不要去卖菜,即使实在要去卖,也要吃点东西再去。“吃了东西喝了水我怕要去上厕所,不方便。”婆婆解释。

除了种菜,婆婆还会养几只鸡,每年过年时就会杀鸡给我们吃。可她平时一点都舍不得吃,就连鸡下的蛋她也攒着,等我们回去时再吃,剩下的还给我们带回来。

“爷娘疼满崽”。婆婆没有女儿,而我老公是她的满崽,也是她唯一在外工作的儿子,因此,婆婆盼满崽回家之心非常急切,但她平时从不主动给我们打电话。每年进入腊月,婆婆就会准备年货了,豆腐、糍粑、桃花、米酒、魔芋豆腐等传统美食她都会做,现在毕竟上了年纪,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力气了,婆婆于是和在家里的儿媳妇或其他亲戚合起来做些年货,至于其他一个人能够做得到的,婆婆一样也不会少地都准备好,比如腊肉、油炸米粉肉、花生、红薯干等,吃不完还要我们带走。

的春节又快来了,我能够想像得出,婆婆一定又在准备她的年货了。她也在开始搞卫生了,楼上楼下都要打扫干净,厨房的碗柜、饭桌、锅盖等都要擦洗得光亮光亮的,她还戴着一个老布帽子,举着一把绑在竹竿上、自己扎的高粱扫帚,把屋梁上的蛛网、烟灰等扫下来……她一定又在等着我们回去吃她准备的年货了,也一定在等着我们到家后和她围着灶火聊天,她好把埋在心里一年的话全倒出来,假使我们不回去陪她过年,婆婆将有多么难过和失望!尽管老家有哥嫂侄儿,但现在农村的年味淡了,大家一有空闲就忙着打牌,谁还会有心思去和一个既不打牌又不看电视的老太婆聊天呢?

而我们,也正是因为有了婆婆,才感到了浓浓的年味,也才体会到了游子回家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我的儿子知道了:他的根在那儿。

篇9:陪父亲变老散文

陪父亲变老散文

父亲是老了,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

在老人面前,总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岁数在不断地累积、沉淀,还是感觉没有那么足的底气说话,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其实也没有必要去考究自己的心智是否完善,这种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不用过多的思量,只要你站在父母的面前,自然地就会拾起孩儿那种特有的娇气。

一直以来觉得父亲勤劳,健康而不曾年老,且自食其力,加之为人严厉,不苟言笑,便疏远了关系,很少关注他。如今父亲已是满头白发了,那彰显的沧桑,常常会不经意间引起儿女的注意。父亲老了,确实老了,眼神多了慈爱和温暖,于是,心儿也开始彼此靠拢。平时儿女们忙于工作,很少顾及老人,偶尔电话,也说不了几句话,几句搪塞,便要草草结束,话筒另一边欲言又止的话语梗在咽喉,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却变成了一种等待,沉默许久时间,才有了手机的忙音。

儿女在父母间总有说话的人,于是,母亲寄托了儿女们更多的`爱,甚至身体力行地站在母亲的角度上考虑母亲需要啥,会给她买更多的东西,去更多的电话,体会她更多的疾苦。可没过多久,便会后悔自己无知且愚蠢的行为,这样儿女们跟父亲的情缘更显得有些浅了。

每次回家,其实在门口接着的总是父亲,见了你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跟在你的后面。有时父亲在门前和几位老人正聊得起兴的时候,我们不忍打扰,悄悄走过,他发现了,会匆匆丢下几句客套的话语,旋即,跟我们回家。

兄长早逝,留下侄子,一家人呵护备至。不管侄子争气不争气,我们总是小心翼翼陪伴他走好每一步路。如今已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顶点的信息便成了老人的期盼。小孩也是不习惯老人不厌其烦的叮咛,久之,便疏远了,倒是有机会就和我们交流。父亲得不到信息,有意无意地开始从我们言语中了解情况。

其实回家就是一顿饭,父亲总是刻意准备着。我们也习惯了,扫扫地、洗洗衣的活计也干不了多少,其余的时间就是和母亲聊聊天。父亲总是坐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一句话也不说,有时搭话,也只是问问那在外的孙儿的境况。有时,只要稍微抬头,就会无意间发现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那种专注的模样,谈到好的地方,父亲嘴角不时闪过一丝微笑。我们开始注视父亲,父亲老了,泪眼婆娑中父亲那挺拔的背竟有些弯了,发际里又凭添了许多苍老和疲惫……

每次从父母那儿出来,父亲总是跟在后面,送出老远。看到老人的不易,总是拦着他,他也总是喃喃说着:“你也有白发了,你侄子还有你孩子的任务就靠你去办了,自己要照顾好自己。”我愣住了,做了四十几年的儿子,竟发现自己从未好好地审视过父亲,我的鼻子一酸,强忍者吞咽了一下,止住了泪水,一股忧伤痛彻心头,父亲老了,年轻时侯父亲的模样正逐渐地走远。这时候才感觉原来我亏欠父亲很多。

父亲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一生无悔。但我还没有去尽完自己的义务,虽然我的鬓角有了丝许的白发,虽然我的身躯开始疲惫,但责任永远是自己的!想到这些,心中有了力量,我挺直身躯阔步前行。

您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父亲老了,其实我也开始变老,但我庆幸自己,也感谢父亲。

陪母亲过年散文

病房的一夜散文

过年散文

不能陪父亲过生日的祝福语

病房管理制度

父亲屹立在白茫茫的地上散文

我陪娘亲说说话散文

告别父亲散文

父亲我爱你散文

病房日记800字

散文:陪父亲在病房过年(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散文:陪父亲在病房过年,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