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生物质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剩余物、薪材及林业加工剩余物等,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等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废弃物--秸秆资源极其丰富,对我国开发利用秸秆资源进行发电、制沼气、还田、制饲料以及秸秆的其它用途进行了综述.
作 者:汪P 汪炜 WANG Fang WANG Wei 作者单位:汪P,WANG Fang(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15)汪炜,WANG Wei(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15)
刊 名:资源开发与市场 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年,卷(期):2008 24(11) 分类号:X712 关键词:生物质资源 秸秆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国篇2:论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
论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秸秆大量积存,已成为困扰广大农民和各级政府的大问题.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提出7种循环利用秸秆的有效措施,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其造成的各种生态及社会问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作 者:徐保民 苏加岱 黄九柏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农业局,山东济宁,272037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216.2 关键词:作物秸秆 良性循环 利用措施篇3: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哪些状况?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哪些状况?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可是大量可供观赏的种类仍然处于野生状态,而未被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在园林中感到最大的问题是植物种类贫乏,园艺栽培品种不足及退比,大大影响了植物造景。一些西方国家尽管在植物种类的收集、园艺栽培品种的培育及植物造景的水平大大超过我国,但是他们的一些植物学家和园艺家还整天叫喊着资源应是世界共同的财富,要加强国际协作来交流种质资源。可是他们对观赏植物育种工作的点滴成就都以商业秘密不予泄露,还窥视我国野生资源中的最优单株,以期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成果。1987年4月1日至7日,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 全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 讨会。代表来自全国25个省、市、73个单位,这是建国以来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一次学术性聚会,为促进开发利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推动植物造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会议一致认为观赏植物 在园林绿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丰富人民生活和发挥经济效益等方面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识。这为发展我国观赏植物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会议还认为,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发展园林事业的物质基础。目前,急切的任务是进一步开展资源考察,摸清家底,加强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对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应以就地保存和转地保存相结合;积极引种,开展种质资源研究和选育良种工作,
对现有的珍贵种类应明确保护是手段,开发利用是目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于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既能丰富园林植物种类,克服各地园林植物种类单调,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和克服从外地长途贩运苗木的弊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各地在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引种、推广中已初见成效,沈阳园林科学研究所。太原园林科 学研究所都连续8年进行此项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写出了西双版纳热带野生花卉专著。木兰科植物是多种用途的优良树种,广州华南植物园、昆明园林科学研究所、浙江富阳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武汉园林科学研究所等已引种200余号,近90种,相当于国产木兰科 植物种数的80%,其中有不少是我国特有植物和新发现种类。上海植物园收集国内外小劈属、槭属植物各数十种、佝子属植物60余种。北京植物园引种小劈、丁香等20余种。华南植物园引种石榭属植物近40种。广西南宁树木园和南宁市园林局收集金花茶20余种。武汉东湖磨山植物园收集梅花150多个品种。沈 阳园林科研所引种辽宁地区野生花卉70余种获得成功,并在公园应用推广20多种。山西太原园林科学研究所采集鉴定野生观赏植物标本2500号,隶属97科,168属,326种;引种成功103种,隶属43科,72属。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参考 有关名录和调查采集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云南观赏植物共2040种,其中裸子植物计8科, 25属,66种;双子叶植物78科,248属,1504种;单子叶植物8科, 73属,296种;蕨类植物22科,47属,174种;其中以杜鹃花科、兰科、报春花科、龙胆科为最多,均超过100种以上。
篇4:石蒜属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石蒜属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中国是石蒜属野生资源最多的国家.本文总结归纳了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类别、分布及各物种的'花部性状和出叶类型,并对石蒜属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述,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 者:袁菊红 胡绵好 YUAN Ju-hong HU Mian-hao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刊 名:亚热带植物科学 英文刊名: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年,卷(期):2009 38(2) 分类号:Q949.71+8.25 Q949.9 关键词:石蒜属 种质资源 类别 分布 开发利用篇5: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从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源范畴,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由于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服务。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生物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光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的渴求,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则是扩大知识面的主要源泉。因此,生物课程除了利用校内的生物实验室,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学校应当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调整图书结构,改变服务方式,为学生服务。同时还可以广泛利用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实验田等,自然保护区能够完整地保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应该成为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
[1] [2]
篇6:从秸秆焚燃污染看当前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秸秆焚燃污染看当前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短缺和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人们对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重视起来,现已成为生态环境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持续热点.文章以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秸秆焚燃污染为切入点,通过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作 者:吴少杰 WU Shao-jie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01 期 刊:乡镇经济 PKU Journal:RURAL ECONOMY 年,卷(期):2008, 24(3) 分类号:X7T 关键词:生物质能 秸秆焚燃 能源利用 大气污染篇7: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我国每年生严7亿多吨农作物秸秆,但仅有30%左右被作为造纸业、建筑业及手工业的原料利用,5亿吨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使土壤矿化,甚至带来其他社会损失.因此,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农民科技培训 英文刊名:NONGMIN KEJI PEIXUN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2 关键词:★ 乡镇秸秆禁烧通报
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精选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