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耐高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耐高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耐高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耐高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耐高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1】
【摘要】 目的:本实验从不同地方采集的青贮玉米饲料、果渣、牛奶、新鲜的泡菜汁等样品中筛选耐高温乳酸菌。
方法:通过初筛、复筛,获得一株耐高温且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L1;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和乳酸菌分类鉴定的标准和描述,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菌株L1的最佳发酵条件。
结果:确定其为乳杆菌属德氏乳杆菌;最佳增殖培养基组分为:玉米粉16%+麸皮5%;在α-淀粉酶(5 U/g玉米粉、90 ℃、30 min)和糖化酶(150 U/g玉米粉、55 ℃、2 h~3 h)酶解作用下,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60 ℃,发酵时间36 h,pH值3.5。
结论:经过初筛、复筛获得一株耐高温菌株L1,通过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正交试验鉴定,最后确定此菌株为乳杆菌属德氏乳杆菌(LacotobaciLLus deLbbruecki)。
【关键词】 耐高温乳酸菌;分离;鉴定
乳酸菌(Lactobacillus)是一类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1]。
由于乳酸菌具有糖利用率高、发酵液中纯度高、副产物少,使其在乳酸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
乳酸菌在食品发酵、青贮饲料、堆肥生产、医药行业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3,4],而在众多固态发酵领域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固态发酵中高温迅速产生对乳酸菌的杀灭作用,因而选育耐高温菌株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从青贮饲料、果渣、泡菜、牛奶中分离高温乳酸菌,并对其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乳酸菌:从上海光明乳业金山牧场提供的青贮玉米饲料、陕西海盛果汁厂提供的果渣、山东牟平安得利果汁厂提供的果渣、西安农贸市场购得的新鲜泡菜汁、上海光明乳业提供的牛奶中进行分离,将收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置于4 ℃冰箱保存备用。
标准菌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bruecki) JCM 1022、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 ATCC 3456、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IFO 13957,由陕西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培养基: 玉米粉麸皮发酵培养基、生化鉴定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乳酸菌的分离、筛选: 固体样品青贮玉米饲料、果渣等5 g放入灭菌研钵研碎后移入其他灭菌容器内,加500 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振荡5 min,充分混匀;液体样品牛乳取1 mL移入9 mL的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摇匀;对新鲜的泡菜汁取1 mL移入9 mL无菌水中,摇匀;然后将上述样品按照 10倍稀释法稀释至10-5、10-6、10-7,用移液枪分别移取0.1 mL到0.5% CaCO3的MRS培养基并加焦性没食子酸的厌氧培养基上,37 ℃培养24 h~48 h,形成菌落后观察其形态,挑取周围有溶钙圈的菌落。
在MRS平板上反复划线直到得到单菌落;将上述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淘汰革兰氏染色阴性的菌株,保留革兰氏染色阳性的菌株;同时做接触酶试验,最后保留接触酶试验阴性的菌株。
综上结果,将菌落周围有溶钙圈、革兰氏染色阳性、接触酶试验阴性的菌株暂定为乳酸菌,最后将其分别转移至MRS斜面培养基上,做好标记,于4 ℃条件下保藏。
1.2.2 乳酸菌复筛:(1)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将待测菌株活化后分别置于温度为50 ℃、55 ℃、60 ℃、65 ℃、70 ℃的恒温箱中培养,培养24 h后测其总菌数。
(2)最适酸碱度的测定:将上述耐温能力强且菌数量较多的菌株放在适中的温度下培养,测其在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液pH值的变化情况。
1.2.3 耐高温乳酸菌的鉴定: 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乳酸菌的形态学鉴定; 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及《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4]。
2 结果
2.1 分离到的菌株
从不同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有溶钙圈较大的、革兰氏阳性的、接触酶试验阴性的菌株共6株,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其中球菌3株,杆菌3株,分别对其进行编号,球菌记为R,杆菌为L。
2.2 优良菌株筛选结果
2.2.1 耐温能力筛选:6株菌的耐温能力见表1。
由表1得出:在各温度条件下,菌株L1、L2、R1的菌数量均多于菌株L3、R2、R3的菌数量,所以选择菌株L1、L2、R1作下一步的试验。
表1 菌株培养温度与菌数的关系
2.2.2 产酸能力筛选:将菌株L1、L2、R1在60 ℃恒温箱中培养,测其在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液pH的变化情况,培养结果见表2。
通过表2可见,三株菌的产酸能力,L1菌株在20 h时,其pH值就下降到4.1,而其它两株菌产酸则较慢。
表2 菌株培养时间与pH值的关系
2.3 乳酸菌鉴定
2.3.1 形态学鉴定:菌株L1的革兰氏染色阳性,中长杆状、单个或链状;菌落形态呈灰白色、圆形、边缘完整、表面光滑、隆起。
篇2:发酵白菜中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发酵白菜中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利用钙溶圈等方法从5种发酵白菜中分离筛选出了13株菌,确认其中9株为乳酸菌,经过形态学测试及生理生化反应试验,最后确定9株菌中有8株属于乳杆菌属,分别是:植物乳杆菌3株、短乳杆菌2株、微小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
作 者:肖静 孙剑秋 王秀静 任景新 XIAO Jing SUN Jian-qiu WANG Xiu-jing REN Jing-xin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刊 名:中国酿造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BREWING 年,卷(期):2006 “”(5) 分类号:Q93-33 关键词:发酵白菜 乳酸菌 分离 鉴定篇3:一株耐高温碱性脱硫菌的分离及鉴定
一株耐高温碱性脱硫菌的分离及鉴定
从内蒙古某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脱硫菌株, 为耐高温碱性脱硫菌, 记作GDJ-3, 菌落微小、淡黄色或白黄色, 延长培养时间, 中心呈现红褐色, 细胞呈杆状(0.3~0.6μm×1.0~1.2μm), 运动, G(-). 能在含硫代硫酸盐、硫酸盐、亚硫酸盐、硫化物的培养基中生长, 以CO2为碳源, 以铵盐或硝酸盐为氮源. 结合16s RNA测定结果, 并与已有GenBank数据进行比较, 该菌株与Alpha proteobacterrium sp.(97%)和Ochrobactrum sp.(98%)有较好的同源性. 对细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初步得到较为适宜的`培养条件: 温度为45℃, pH值为8.5~8.8, 摇床转速为150 r/min, 在此条件下进行培养计数, 知其世代时间为18 h. 按DDS脱硫液的配制方法配制脱硫液, 并人为地加入硫代硫酸钠和硫化钠, 同时调节该细菌浓度为107/mL以后, 进行再生研究, 经9.5 h, 脱硫液有害成分硫代硫酸钠和硫化钠的含量分别减少了14.75 g/L (减少率13.21%)和0.76 g/L(减少率87.36%), 并产生单质硫. 该研究为DDS脱硫液的再生提供了菌种来源.
作 者:张建斌 张通 马凯 陈国华 张冬艳 魏雄辉 作者单位:张建斌,魏雄辉(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80)张通,马凯,陈国华,张冬艳(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刊 名:中国科学B辑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年,卷(期):2007 37(6) 分类号:O6 关键词:耐高温碱性脱硫菌 硫杆菌 细菌鉴定 DDS催化剂篇4: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及其1,3-PDO的活性测定
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及其1,3-PDO的活性测定
从红原取样的酸奶中分离出7株乳酸菌,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依据细菌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这7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球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并且通过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活性检测,发现其中一株具有活性.
作 者:张静 白林含 李世林 黄非 徐颖 李茜 乔代蓉 曹毅 ZHANG Jing BAI Lin-han LI Shi-lin HUANG Fei XU Ying LI Qian QIAO Dai-rong CAO Yi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生物信息与代谢工程共享实验平台,四川大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刊 名: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43(3) 分类号:Q93 关键词:乳酸菌 分离 鉴定 1,3-丙二醇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篇5:两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性能的研究
两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性能的研究
从泡菜中分离筛选出两株乳酸茵Lactll和Leull,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并选取室温(白天20℃左右,晚上12℃左右),25℃,37℃三种温度对两株乳酸茵进行培养,通过定时测定两株乳酸菌在三种不同温度下的pH值来考察不同乳酸菌的产酸性能.经初步鉴定,两菌株分别为短乳杆菌、乳球菌.对这两菌株产酸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在37℃下培养产酸速率快,同一温度下培养,Leull产酸速率大于Lactll.
作 者:葛红莲 郭翠红 张军令 GE Hong-lian GUO Cui-hong ZHANG Jun-ling 作者单位:葛红莲,郭翠红,GE Hong-lian,GUO Cui-hong(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0)张军令,ZHANG Jun-ling(开封市畜牧局,河南开封,475000)
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26(2) 分类号:Q93-3 关键词:分离 鉴定 乳酸茵 温度 产酸性能★ 职责分离
★ 分离500字作文
耐高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锦集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