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

时间:2022-12-14 04:52:47 作者:摆烂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摆烂”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

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

这一世安然,怎堪不恋?一纸素笺,愿倾尽千丝万缕般的柔情。

——题记

心似琉璃,静美年华。季节更迭,听风轻吟,看雨飘落。花开花又零,零落又重开,仅道是寻常,不求最美,但求最真!素来不喜欢争,事事随遇而安就可。向往清雅,宁静,向往宁静之时仅有我个人的万千情丝。静美,随之而来;清灵,随之飘至;温馨,亦随之拂面。此时此刻,贫穷也心安,寂寞也温柔,郁闷也快乐。这一世安然,怎堪不恋?一纸素笺,愿倾尽千丝万缕般的柔情。

感动岁月,锦绣华年,初见的美,纯净的情,总是以另一种姿态回馈,绵绵暖暖。掬一抹恬淡,在所有的故事雅致,漫卷时光韵脚,清灵成诗,将心情放飞,做回真实,本质的自己,然后轻松一笑。佛曰:“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心如莲花开。”或许,归于平平静静之中,心,才会如此虔诚;魂,才会如此明澈;性格,便会如此温和;心态,才会如此平息。少了些喧嚣,浮躁,却又多了份耐心,稳重。岁月深处,如若山水能相依,便是安好。

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缘而行。想一些事,恋一些物,拨弄过去的旧照,在斑斑驳驳的记忆里,把经年的心事一一轻拾,小心串起,挂在年华的门栏。闲来品读,也许,不怎么成文,但总归于心德,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许,还年少,天天简单地回味,缓缓地书写心情,静静地思索,始终如一,守候着一颗琉璃般的心,期待一切安好。人生在世,总会染上人情世故,染上人间烟火,如若删繁就简,会不会多一份从容?人生尘埃,多欲生烦忧,执着会负累,无忧便是净地。捻一份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会不会将得失看淡?或许是吧,我想。心变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或许快乐自然便会生成。任潮起潮落,世事烦心,而我一自恬然。

所有的苦痛,想必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曾经的悲悲喜喜,抑或许真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直至沉淀。学会和过往温柔相拥,体会岁月的静好,品尝一杯茗茶的清香,一支曲子的婉转优雅;学会用微笑去接纳生活的'不如意。浅望幸福,把一切无法遗忘的交给时间去淡忘,把一切不能够卸下的交给风儿去抚慰。因为,深深知道:这世界上,走的最急的,总是最美的风景;痛得最深的,总是沧桑老去的心。不是每个人都如我一样喜欢含泪微笑,但是微笑,总可以让心里装满阳光。几经轮回,几经辗转,有许多事,记住了,并不会代表永恒;忘记了,也并不代表没有发生。人生,总在漂泊的是脚步,成熟的是心灵,挥挥衣袖,才能学会让一切云淡风轻。

也许,我感性,也理性;感时伤怀,多情敏感,也不愿抛掉过往。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也许,是我的唯唯诺诺。我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伤,再多一些。也不想,让爱自己或者自己爱的人身上,因为自己,也有了岁月的伤。因为,岁月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也许,有些事情,就只能凭着心灵的感觉,一点点的摸索,思虑。有些事,也就真的选择了就不再后悔了;有些人,错过了也就不愿再去挽回了。因为懂得,一世红尘里,也有爱,也有错。所以舍得,留记心间,悄然离开。

朋友们都说是我想得太多,有些抑郁。我只是也渐渐地习惯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想些事,比起曾经几度叛逆,现在算是较为稳重理智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待风起之时,吹乱所有的是这环环绕绕的心事,花开时节,我依约而来,倘若无情,又怎会做一个惜花的人?如若有情,又怎会过花而去?爱别离,久别长,情丝惘,终难忘却。

这一世,只如南柯一梦,红尘里,我们都在寻找可以永远的东西,烟雨楼台中,想要抛却的仍然是一种叫作永远的概念。永远,属于谁?那些追随之心,还是一些美好过往?每一天,总有人离去,也有人归来,还有人继续再等候。一曲离殇,一泓深情,惊醒了手中满满墨韵,柔柔心音,痴痴暖暖,只是握笔之手,却渐渐微凉……往事已远,幻离依旧。

昨夜小楼柔雨,情缘未了,梦绵延。在一杯茗的光阴里,默默怀念些点点滴滴;脉脉情丝氤氲在袅袅茶中,馨香着如痴如醉。时隔境迁,我心,情怀未变。红尘里有太多选择,情感亦是如此,我选择了如此的对待,也习惯了如此而已。或对或错,我也不知,或许,也不太重要了。随心随性随缘,顺其自然,便是安好。

篇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资料

他走在经年辗转的日光长岸,面朝一片熏风花海开眼却是陡然失语,

她步上恍然如梦的暮雨斜桥,望向一束归水平流垂首已是别泪难收。

——题记

暮往朝来,春去夏长,年复一年又一年,韶华易老,容颜易改,时间,如指缝之间的风,吹着就过了。扑不到,追不回。三生石,三生缘,绕清风,缠丝线,似锦的年华,都有着各自如水的心事。一座城,一世红颜,盛开的曼陀罗,更恃旧时光。坠落是缺陷的出口,不以为开始,就是永远!五月春逝,放逐我们的断章,唇与唇的距离,依旧留香。人生薄凉,我们风轻云淡,渐行渐殇。时光剪影,灯火未央,在月色朦胧下,在洗尽铅华的季节里,遥望那些破碎了一地的誓言。

素色流年,单影只身,往事成伤。于我行走于美好的时光里,以一个孤寂的姿态,不喜不悲。彼岸的繁花,落落红尘,与你相逢,千年一梦,那一场不期然的梅雨,不经意的抬头,看见你,一袭青衫,执着四十八骨紫竹伞,走在蔓延青苔的青石板路上,敛眉轻笑,笑容似展蕊的四月梨花,纯白而明净,你路过炊烟袅袅的人家,空气中弥漫着年华沉淀的余香,突然的,就喜欢上了这样的时节,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都道时光是一指流砂,苍老了一段美好年华。我将所有的心语静静躲藏,在笔下绽放如花。流光易逝,韶华过往,白白蹉跎了大好华光。东篱素笺,雁字锦书,尘世寂寞的你在轮回里覆雨翻云,于我,在百花深处的幽香中浅唱低吟,繁华似锦的流年,春秋几度交替,旧时的衣裳,终等不到曾经的玉骨留香,只有躲进那些水墨年华,描一段伤心成画,叹红尘一梦繁华尽,转眼云散烟消。清冷的文字,如我的心,独自绽放后,静静的凋零。红尘的街道,万千个路口,旧梦转瞬,今夕是何夕。相遇的缘,相知的份,有缘有份的相守,有缘无份的相望,总不由人意,浮动的暗香,偶尔飞过的蝴蝶,也只是隐约的想起。

曾以一朵花命名的故事,从纯洁的篇章开始绽放,翻至沧桑,写到落瓣累累。一脉情深,绕指成笔,刻入骨髓深处,藏在尘世之外。我以骄傲又悲伤的眼神,把那朵滴血的花,凝望成一幅散墨在湖上的画。那被风雨摇晃的距离,还横在遥遥的云端。是否真的会有一道七色彩虹,最后来把故事圆满?才能不枉这一程艰苦,百结愁肠。三生石旁,断肠水边,拾一片落叶,点点泪痕,穿越百年,依然坚挺的存在。穿越红尘的遥望,金碧辉煌的园中,风华绝代的'上演着那样的一个传奇。你在我的生命里已经留下了痕迹,我记住了你的喜欢。岁月在流逝。我们在老去。紫陌芊芊,陌上花已开,我们的距离。咫尺。或者天涯。唯愿与你相依。看岁月静好,

资料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在最深的红尘里安之若素,记忆已随着那场盛开的桃花旧事悄然而至。如那年初见,楼台亭榭已是苍苔丛生,撷我满怀相思,凝成殷殷红豆,托明月清风相送,风扣门环,落花轻,往事却重,盛世繁华,你迢迢的涉水而来,以悄然颔首的微笑,扣响我人迹罕至的心扉,而衣衫下的风尘,水巷深处的倒影,闲余时茶气的氤氲,镂刻成岁月最真实的痕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年少时,做过旖旎的梦,用一朵花修饰眼角,那些温暖如初的回忆,勾住了时光和过往,等待那些故事的发生,等你来挽起我染上薄霜的青丝。曾经的白马青衫,青青子衿,如今都已化作了印章之上的烟云小篆,盖落在我的词尾花笺,氤氲了我的双眸,淹没了极目所见的六合,我终无法逃脱于天地之间。曾说旧时光是个美人,一点不错,尘世的尽头,云淡风清,波澜不惊,那美人明眸皓齿,巧笑嫣然,总让人忍不住频频回顾,红尘的梦,长不过生命,时光真的可以带走一切,回忆却又留住了一切,所谓的美丽,不过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朦胧,伊人已去,那笑靥沉淀在时光的缝隙,蜿蜒在水中央,静静无痕。

流年时光此去无依依,叹此芳华念此切切,悄然转身,追随你的步履,守望你的背影,前行的路上,我踽踽而行,神魂尽失,将喜怨嗔痴的独角戏,做成你身后的风景。熏陌之上,你间或回首的粲然一笑,是对我无言的相惜,还是放眼风物E览红尘的怡然?惴惴揣度,得失两患中,几度春秋翻飞过隙。若你我之缘未尽,陌上相逢时,只须擦肩,陌上花开,清新若梦,绾青纱,尘缘难测,尘缘亦难躲,于我不过这尘世间匆匆过客,偶尔驻足,偶尔回望,如我这般的女子,有一种酸楚,只能流进心底,有一种孤独,只能往返在人群里,有一种心境,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去,有一种回忆,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如水般明澈,如诗般沉寂,沉睡在记忆中清丽的曲赋里,无力自拔。早知如此匆匆,当初何必相逢,这句话,被我研于残纸枯墨中,枯瘦的文字铺就十里桃花,青石板路,在枕水人家里沉醉的不知归路。

文字是呓语,是心灵在苍茫大地上的寂寂长鸣,悲欢已无从分辨,感动亦未曾泯灭,回头也只见烟水千重,梅落南山。梦在指尖生长繁衍,乱云飞渡,锦屏人远,千里烟波,落霞画船,一凝眸一回首间,便消得几生几世的眷恋。经年过往的记忆,伴着满城的桃花漫卷而来,已逝的流年,沉寂的心弦,行走于时光深处的别样女子,静默,安然。就象那花开葱茏,是以拍照琐记下恒久昌盛的景。而那花落的疼,也就慢慢隐匿清淡成黄昏光影里,关于他们说的,我们的故事,有些苍老。你用最昂贵的姿态买走了我的寂寞,沉淀在我轮回的路上。那些文字,苍白了我的岁月,丰盈了我的指尖,剩下的就是关于你的记忆。落叶铺满了过往,捡起离自己最近的那一片,细细刻上那个熟悉的名字。或许多年以后,翻开那一页,这张纸上只有一个寓言。关于你。关于我,关于红尘。

篇3: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李煜的一生,如梦似幻,幽婉而悲伤。哀伤着,只听见一江不羁的春水,向东潺潺流去,叮咚着,却再没有那钟鼓的美乐;早春的一帘雨,阑珊春意,寒惊梦中之人,梦里的残影,温柔的,微波还在心头荡漾着,只是,可望不可即;仰望明月,月华如同一地洒满了的凄凉,映照着黑夜里的雕栏玉砌,回首,眼波扭转,只见朱红栏杆,却不知,月下之人已经黑鬓皆霜,白发苍苍。

李煜总是喜欢沉浸于他以前短暂的欢乐之中,从他那婉约而凄凄惨惨戚戚的诗词中便显而易见了。他总是在哀叹时光荏苒,光阴飞逝。

李煜,不是君临天下的王者,终究不是。

我希望他只是一个优柔寡断的词人,仅此而已。

可这只是我的希望而已。

其实他无心去做他的南唐国君,他没有强大的政治野心和对权利的强烈渴望。他只是希望一直过着被丝竹箜篌,紫盖香车,罗裙翠袖所充斥的日子。他只不过想享受舒心的生活,只不过想回转于悲戚的宋词之间,只不过想徘徊在短暂的梦境里。

天下人皆可,唯独,他不行。

残酷的皇权争夺终于结束了,最后这场荒诞的演出终于落幕,只剩下了李煜。李煜,这个杰出的书法家,画家,诗人。他的.命运,就是如此的令人捉摸不透。

李煜,他终究是一个亡国之君。结局既然不会改变,于是,他选择了绝路,便开始了醉生梦死的日子。

夜夜笙歌。

李煜的梦境使他欲罢不能,梦境美好,却美得不真实。他的梦如同蜘蛛所精心编织的蛛网,丝丝缠绕,纠缠在了一起,他陷得太深了;他的梦似一场镜花水月,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而他却还在不停的寻求着;他的梦像一场无比绚烂的烟花,只是一晌贪欢,烟花易冷,终究也只是黄梁一枕,南柯一梦罢了。

林花谢了春红,的确太匆匆。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却不知昨日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热闹非凡的景象,现已不复从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她,是周娥皇。美得惊心动魄,美得令人垂涎欲滴。微微一笑,倾国倾城,六宫粉黛全无颜色,眼波流转,就连宋太宗赵光义都对她痴心一片。

而当厄运降临,李煜却只能苦苦凄叹。什么违命侯啊,只是虚名,只是那个时时让他心如刀绞痛不欲生的紧箍咒。

面对赵光义的好意,周娥皇笑了,坚定的笑了。自己的尊严和李煜的生命,她选择了后者。她为李煜撑起了最后的一片天。

思绪,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如同盘丝洞的妖精,喷涌出千万缕蛛丝,最终,只纠缠到了自己。

那代表着相思的红线啊,最终只成为了两人之间深深的羁绊。

李煜无心顾及赵匡胤的千军万马。他只沉浸在自己梦里的良辰美景中,如醉如痴。

他知道,一直都知道,死神越发近了的脚步。

他静静地等待着,只是继续做他的黄粱美梦,继续泼洒他寂寥的笔墨。

如果,他不是南唐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如果,他只是一个青衣素衫,放荡不羁的风流才子。江山才子两不干涉,也就没有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但,只是如果。

篇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这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篇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许多,但此句不仅新颖警辟,而且既贴切又富有力度。遂为名句。可与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刘禹锡“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秦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等参读。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篇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无穷无尽。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比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宋代王绖《默记》卷上:“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所谓“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李煜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景物象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改变,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田德义)

篇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篇8:春花秋月何时了优秀作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优秀作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番春水向东流。

――题记

夜,深深,静静,沉沉。只有春水在流,只有清风在拂。

南唐灰飞烟灭了。亡国之君是李煜,词人李煜。

他不懂陈词滥调,也不会慨然正气,有的只有幽婉与凄楚,柔美与怜惜。他不会跟自己的臣子们诉苦,也不会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声,他只会去揣摩,去抒怀。

因此,他不配为帝,不配君临天下。

他手中的笔固然能绘出千古美文,但却不能使自己的国家有条不紊;他胸中的心固然能直抒胸臆,境界怀远,但他却无法使自己的臣子归附于心。“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作为大臣的感叹,真是妙手偶得。

他,只是个文人,一个境界很高的文人,仅此而已。

梦醒时,繁花散落了一夜的凄凉。那遍地的`花瓣是他昨天的故事,也是故事中昨天的他。如今的亡国之君,心中有踹踹,欲哭无泪。

无奈,唯有借景消愁,站在小楼上,有的只是回忆。那回忆的思绪啊,就像一把并未钝锈的剑,触碰着,便在心底成长为一种苦苦的痛。

他眷恋他所眷恋的一切,他憎恨他所憎恨的一切。他选择它所能够选择的,它摒弃它所能够摒弃的。李煜啊,你富有如日,却苍白如月,迷茫如星啊!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梧桐的叶儿,柔和的飘落在地上,宁静的,宛若婴儿一样。他空倚在那里,感到无限的悲凉。他似水年华的梦,流淌,流淌。他的心情随风飘荡,心思却天各一方,思绪无常,如同那“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觉一般。

一个字:愁。

愁干了小溪,愁倒了苍天大树,只有月儿还在哭泣,哭泣。。。。。。( )

细细想啊,如果不是丢了江山,又哪来的千古佳句美名远扬;如果不是有了愁恨,又哪来的优美诗词万古流芳。如洪的历史滚滚而来,眨眼之间又将滚滚而去。碾走的只是往日烟尘,留下的是词人李煜――还有他那动情的诗词。千百年来,至今回响不绝: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番春水向东流

篇9:春花秋月何时了作文700字

告别了冰雪交融的冬季,也告别了艳阳高照的夏季,剩下的是最能让人陶醉的季节――春和秋。

大凡读过朱自清先生《春》的人,无不发出声声赞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春天的活泼,是春花扇动着美丽衣裙的舞蹈;“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是春天的浪漫,是春花为生活增添的无限色彩。春天让人精神抖擞,春花更是那样生机勃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乃刘禹锡《秋词》之诗句。如果说春天是山花烂漫之时,那么秋天就是月光璀璨之季。“一轮‘明月’铺水中”,举头望明月,低头仍望是明月;“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壶酒,一把杆,月下垂钓,不亦乐乎。

春花乃神物,秋月乃圣物,春花秋月则构成了天地之杰作。坐观其景,天下的美丽莫过于此。即便“会当凌绝顶”,或登“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海岛,仍觉春花秋月最宜人。每当我们赏春花,沐秋月之时便会产生悠然自得,飘飘欲仙的感觉。

春花历经风霜的洗礼,才更加美丽。秋月历经艳阳的考验,才更加皎洁。于是便有了花下不再寂寞,月下不再黑暗的'心境。

敢问春花秋月何时了,乃年年有今时,岁岁有今朝。春天为一年之盛季,春花更是盛春的吉祥之物;秋天是一年之“金”,而秋月则是最放光的“金子”。春花秋月何时了,它久而不去,久而不消。春花秋月,永存于世。

“春风送暖入屠苏”,吹得繁花尽舞动;“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笑曰:永远。对,春花永远,秋月永远。它们的美丽永远!它们的诗韵永远!它们的精神永远!

篇10:春花秋月何时了_初中记叙文

历史的烟尘散尽,南陈灰飞烟灭,亡国的君主便是李煜。

他不懂陈词滥调,他也不懂慷慨陈词,他所有的只是哀婉与凄楚,柔美与怜惜。他不会去和自己的臣子诉苦,他只会自己去抒怀,去揣摩。

因为,他不配君临天下。

他手中妙笔固然可以书写千古美文,却不能让自己的国家有条不紊;他胸中之心固然可以直抒胸臆,却不能让自己的臣子归附于己。“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慨叹,真是妙手偶得。

他是一个文人,是一个境界很高的文人,仅此而已。

梦醒之时,繁花散落满地,衬出一夜凄凉。那遍地的繁花是昨天的故事,而他也是昨天故事中的他,而现在,他不再是一位帝王,只是一名囚犯。他知道,他再也无法返回过去,返回梦中的'故国。作为一名亡国帝王,他的心中揣揣,欲哭无泪。

无奈,唯有借景消愁,独自站在小楼之上,他的身影在清冷的月光之中,飘然欲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回忆的思绪,如同一把时间无法锈损的宝剑,碰触着他心底隐秘的心弦,成为他心中苦苦的痛。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正是他内心深处的写照,他在这个世界上,迅疾而孤独,留下的,只是无限的感叹。

他眷恋着他所眷恋的一切,憎恨着他所憎恨着的一切,他选择了他能够选择的一切,他摒弃了他能够摒弃的一切。李煜啊,你虽富有如日,却苍白似月,迷茫如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梧桐的叶儿,静静地飘落,李煜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感到无尽的悲凉。他似水年华的梦啊,一瞬化为泡影,他的心情随风飘荡,他的心思也天各一方,思绪无常,正如同“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觉一般。

细细想啊,如果不是这亡国之痛,哪来的这千古佳句远扬;如果没有愁恨,又哪来的这优美诗词万古流芳。如烟的历史飘然散尽,碾落了烟尘,留下了李煜――还有他唯美的诗词。千百年来,至今回响不绝。

梦里花落知多少情感美文

起风了美文

GE面试问闲暇

春花秋月现代散文诗歌

美文之秋依偎往事难追忆

立冬下雪了美文

上瘾了美文随笔

春花秋月一直都在初二作文

职场陷井知多少

清明知多少作文

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