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春天含在嘴里散文

时间:2022-12-17 03:57:47 作者:甜辣狮子头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甜辣狮子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我把春天含在嘴里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我把春天含在嘴里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我把春天含在嘴里散文

我把春天含在嘴里散文

料峭的风总是有感而吹,不是我们多情,而是季节的灌输,是风的挑衅。我大口呼吸每一缕鲜活的气息,我极力想吞咽整个春天。

以前每逢春天要来的时候,父母亲再三提示,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可是,这冷总不是寒冬里的冷法,春风拂面,丝丝凉意,这凉意里仿佛还透着蜜样的甜甜。随便你用舌头舔舐一下嘴角,都能感受到春的爱意。

记得小时候,在那个经济匮乏落后的年代,每年春天,我随着姐姐们走进野外,挖着野菜根,我们这里叫“油辣贯”,好像就是苣荬菜的根子,它可以作为蘸酱食物充饥。在一旁的我,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挖起来,最终,大部分没有通过姐姐的“验收”,因为我根本就认识“油辣贯”。咀嚼着野菜,品味着春天。后来我认识了蒲公英,再后来,军营附近的铁道旁,我和战友们认识了春天里的小根蒜。欢快的时光,回味的季节。

望着郊外遍野的黑土地,春风在上面撒着欢地滚动,季节让迷茫的岁月充满希望。说不清骚动的春天,道不尽春天的俏丽,深深吸上一口含香的春风,我只能将神奇的春天含在嘴里。

对着春天,我品不够,尝不尽。无论是白昼还是静谧的夜色,都是诗意浓浓。因为,春天就是一首绝美的诗作。

四季分明的北方,是体会春天最为精致的尺子。你看,刚刚入春,走出户外,寒意拂面也不再是狠狠地、无情地,无意间感觉到,那是一种轻柔的抚摸,一种甜甜的享受。慢慢滴,走着走着,寒冬被甩得远远的。这刻已是冰融人面寒,寒冬泪别春。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招人不招水”的时令。阳光下的小溪,静静地流淌,韵律十足的春天,很快铺满大地。

诗人白居易《忆江南》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若是来一场濛濛细雨,该是另一番景象。春破坚冰水碧碧,月影倒映笑春风。春天就是四季一段深情的'印迹,是明眸里闪烁着含情的繁星,是睫眉间扑朔迷离的露珠。握着春天的手,不再放开。我在春天里遐想,含苞滴露催春来,嫩蕊商量细细开。我吞咽了桃花依旧笑春风,只盼春光送祥云。

诗圣杜甫《春夜喜雨》曾抒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慨。好雨逢时需春来,莫让春光付水流。扫过春风的原野,暖春慢慢浸透了我的体魄。临近中午,阳光将春天植入我的体内,寒冷早已流浪。漫山遍野的春光将我围困,走进了幸福的春天,我被春天感动得热泪盈盈。季节的主宰,神秘的自然。季节的春天,人类的春天。

春天,在季节怀抱里,流淌着乍泄的春光。我极目远眺,唯恐错过这大好时光。跳跃的春光在风中荡漾,目不暇接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远方,春天的太阳,片片紫色的薰衣草和绿蕊飘逸的原野,涨满了我的眼球。我再次深深地吸入一口清新的气息,体内的春天不再安分,浪漫不仅仅是季节,春天被我含在了嘴里。

作者:原利隆

篇2:乡情是一块含在嘴里的糖散文

乡情是一块含在嘴里的糖散文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联系,多年不见的同学亲朋再相逢,总有欣喜绕心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我的一位小学同学琴,在初四的时候,听说我在家,带着她四十岁上生的闺女,来我家玩,一见面就嘻嘻哈哈诉说个没完。她在省会开了家超市,雇了四个人,和老公当老板,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儿子高中毕业考了三六九分,就再没上学了,跟着她们在超市里干活,四十岁的时候,她怀孕了,一直担心再是个儿子,一生下来,哇,生了个应心,她爸爸可高兴了,把“俺那小龙女”挂在嘴边上,婆婆给她看孩子,小姑子也在石家庄,一家人其乐融融。

妈妈和琴很亲热地聊天,想必是职业的原因,她俩相谈甚欢,我不怎么插话,只是倾听,有一句没一句地插一下话,相比起琴,还是她嗓门大,嘻嘻哈哈,说话又快,我给她看孩子,削苹果,倒果汁,玩了两个小时,孩子要出去,琴才带着闺女离开,依依不舍地互留电话。

我的本家的一位叔叔,也在石家庄,和他在大门外的街上站着,也就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见了面知道是他,如果在石家庄大街上碰个对面,真的谁也不认识谁,他变化太大了,沧桑了,模样变了。他弟弟和我是同学,倒是能认出来,只是胖了很多,在外地必须仔细辨认才能如梦方醒。

春节回去的比较晚,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儿子的到来,给父母带来了欣慰,儿子给姥姥姥爷叩头拜了年,姥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直往儿子兜里塞。

入乡随俗,乡情是一种仪式。每年的祭祖,在我们老家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大年二十九,全家老少,男性公民都到自家的祖坟上,磕头烧纸放炮摆贡品,然后喊着祖先:“走,咱们回去过年啦!”孝子贤孙们回家,在已经悬挂在墙上的家谱前点上香,贡品祭上,磕头,就算把老爷爷老奶奶请回来了。初一早上拜年,自家人先给老爷爷老奶奶磕头,然后再给父母磕头,兄弟们从小到大、孩子们再依次拜年;到族人家去拜年,也是先给人家的老爷爷老奶奶磕头,然后再给长辈拜年。

没出嫁的女孩不拜年,也不到祖坟上去。按照传统习俗,女孩早晚是别人家的人,所以不参与拜年和祭祖的任何活动。

初一拜本家和本村关系不错的人家,初二回姥姥家,初三姑娘姨家,初四或初六回娘家。现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好多人初二就和孩子一起回来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姑娘回娘家,是大事,家里的牛羊肉都留着呢,带着姑爷这家串串那家拜拜,这一天来拜年的.都是姑爷,家里姑娘多的,姑爷们排着队来,谁是谁家的都分不清。年纪轻的就各家转一转,年纪大的,有了资历了,也就不去转了,把一个族院的长辈请来一起喝个酒,就算礼到了。

好多大户人家,每天都招待亲戚,设着酒席,从初一到初六,家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现在人们都有了私家车,拜年也简化了,开上车,初三以前把拜年的工作基本都完成了。

什么程序都可以简化,但在我们家,初二外甥们来走姥姥家,必须设宴招待,不吃饭,当舅的不高兴。吃饭前,拜年,一跪一屋子。每年拜年,让人心情很是不能平静,拜年拜年,每拜一次,人就长一岁啊,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

曾经很不喜欢磕头这种拜年的方式,很是抵触,随着年龄的增大,也觉得,这样一种拜年的仪式,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习俗,拜一拜,是一种教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对孝道的再思考,没什么不好!

只是我到现在也没给自己的父母亲磕过一个头,可能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比较特别,处于父母的偏爱和兄嫂们的袒护,也没人提,所以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其实,不磕头也不表明不爱,只是从小在这个家庭里没这个习惯而已。想想这些年,其实在外人家里已经磕过不少头了。

乡情是一道飞架在天空的彩虹,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是漂泊在异乡的庇护。

背着行囊,回到家乡,看着门上贴的红红的对联、房檐上红红的灯笼,感到一阵阵暖意从心头溢出,再艰难的回乡之路,都化成了嘴里的一颗糖,甘甜清冽……

篇3:我把春天祭给你散文

——写给父亲病逝七周年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板初中 姓名:潘旅月

电话:

常常想你,常常温暖;想你,是温暖我的源泉。

你说,你想在来年的春天,让我带你去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然而你却爽约在冬天的最后一个夜晚。你缓缓垂下的眼帘,轻轻盖上眼睛里的我。一生多少次的牵手,慢慢冰凉,渐渐松开。你是如此安详,定格成我一生的念和余生的疼。

眼前,四月雨纷纷,湿了从前,也湿了心田。凌乱如麻的心总随忧伤的音符游走。游走在阴阳之间,游走在魂魄之间。我这来去匆匆的脚步,是否能成为医治你荒凉的药。

仰望天空,阴沉如灰;轻抚心事,心事臃肿。

俯身,轻轻拾起那些过往。那些触手可及的温暖,塞满了时光;那些激荡心底的情愫,温柔了岁月。即便如此,却终抵不过你的'渐行渐远。蓦然回首,经年只是一指流沙,而每一粒流沙里,镌刻的都是爱的温度。

逆行在四月的春天,其实,我只是一片随风吹散的落叶,终究只能用一种极其简单而伤怀的飘零之姿,跪拜在你的面前。春天是短短的一页纸,化着缕缕青烟,我把春天祭给你,让你能在冰冷的世界里,触摸这春天的温暖,倾听这花开的幸福。

篇4:把春天卷起来随笔散文

把春天卷起来随笔散文

老北京的春天与春卷密不可分。

面饼一铺,时蔬一卷,方寸间就是一个春天。

在北京,每到立春时节,春卷便是家家户户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春卷这种吃食,不过手指大小,做起来却颇为麻烦,就说那薄如宣纸圆如满月的面饼,就能让巧手的主妇忙活一个上午。挑选春天第一茬的豆芽韭菜鲜笋自不在话下,但用面饼裹住鲜灵灵的时蔬后还不算完,还要再过油炸一遍,直至外层面皮金黄,内层蔬菜变热后被激发出香味,才从滚热的油锅中捞出来,至此才算做得。但这还不算完,吃也有讲究,必得外层稍不烫嘴,而青菜还带着热乎劲儿时咬下去,才算吃着了老北京春卷。

可能有人问了,不过是个吃食,费那么大劲干吗?老北京人必会理所当然地回答你:“因为春天到了啊。”在他们眼里,吃了春卷才算进入春天,春卷绝不只是春天可以吃到的特殊小吃,而是作为春天的代表,是迎接春天到来而进行的某种仪式。说仪式也不尽然,北京人对此没看得那么严肃庄重,换作春天来临的步骤似乎更为贴切些。做春卷麻烦?春天的来临怎么会麻烦?

咬一口金黄色的春卷,蔬菜的清香带着勃勃的生机瞬间从舌尖蔓延,经过四肢百骸,扫去了一个冬天的.寒冷与疲惫,给你整个身体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你不仅会真切地、全身心地感受到春天的来临,更会在心中腾起对生活的期望:世界如此崭新,万物正在复苏,新的一年开始了,而你充满了力量。而一切力量的源泉,就是这不过成人拇指粗细的面点,那么小,却可以给人带来那么多对生活的爱。这或许就是老北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谛吧!精细是因为值得,吃从来不只为填饱肚子,锅碗瓢盆,方寸之间,可以蕴藏一个季节,更包含了对生活真诚热爱的精神力量。

木筷一夹,舌头一卷,唇齿间绽放的是充满希望的明天,是老北京人对生活的热情。

篇5:把春天尝遍散文

把春天尝遍散文

每年的春天,我都要努力着完成一个心愿:把春天尝遍!

从捡拾第一捧地软开始,也就是品尝春天的开始。在一场毛毛雨之后,到那阳山洼上去寻寻觅觅一阵,很不容易地捡得半塑料袋黑魆魆绿莹莹的地软,回到宿舍,三番五次地淘洗干净,和点酸菜,捏几个地软包子蒸上,就美滋滋的等待着。包子还未出笼,清香已经四溢,招来了几个嗅觉灵敏的同事,大家争先恐后地揭锅端笼,顾不得烧烫,争抢着把春天的第一缕香脆润滑送入肺腑。

捡拾和淘洗地软毕竟是件费人的事情,尝过一两次之后就瞅准了苜蓿。苜蓿应该是一种很优秀的植物了,耐瘠薄耐旱涝,一次播种多年受益,既是春天萌发最早的野菜,也是牲畜上好的饲草。在饥馑的年代,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所以又有“救命草”之称。虽然春寒料峭,大地还在沉睡,可是苜蓿芽还是钻出了僵硬的地面,向人们昭示着春讯。掐苜蓿芽也很辛苦,弓腰低头,东瞅西瞧,到掐够一碟菜的量,已经是眼睛发花,腰困背痛。可是当一碟绿莹莹,青草香里略带土腥味的苜蓿芽摆在眼前时,所有的酸痛和辛苦都顷刻间化为乌有了。如果碰的巧,顺手扯几把野蒜,拿回去炝锅,做出来的揪面片真是馋死人呢!

到苜蓿吃厌了的时候,野菜们就接踵而至了。“二月里芥菜三月里蒿”,芨芨菜(芥菜)要乘早吃,一旦开了花就失去了她的嫩滑清爽。早春二月,正是吃芨芨菜的好时候。到田地里走一圈,就会剜到不少的芨芨菜,芨芨菜滑嫩爽口,百吃不厌,无论是凉拌下饭,还是做成素馅包饺子,都令人馋涎难抑,明明已经是饱嗝连连了,可是看到人家吃,却又忍不住拿起了筷子。苦苦菜不仅油漉漉的滑润,还是清热败火的最佳选择。春天到来,不少人患燥热症,剜一大把苦苦菜焯好凉拌,既尝了鲜又去了燥,真正的一举两得啊!其实,关山林缘带的野菜大多就是中药材呢,如马樱子、车前草、蒲公英、荨麻芽......这些都是中草药,这样一来,在品尝春天的鲜美的同时,又不知不觉的祛了病,强了身健了体。当然对于那些由于身体自身的原因,不能常食野菜的人又另当别论了。

尝遍了地里的野菜之后,树上的也就争先恐后地出来了。五爪子是一种荆棘的叶芽,青嫩中有一缕淡淡的药香,味道很是特别,很受吃货们的欢迎。但是采摘五爪子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辛苦事,每一个采摘过五爪子的人手背上都彰显着横七竖八的血痕,如猫的爪子抠过一般。尽管如此,依然阻止不了如我辈一般贪婪的吃货。香椿芽自然是受人喜爱的了,只是那东西并不多,一个村子里也就三五棵树,并且高耸难攀,叶芽不容易得到,只能吃一两顿,把那股浓浓的醇香留在记忆里就满足了。虽然街市上也有卖的香椿芽,可是那种种速生的,味道远不及自然生长的醇厚。

刺椿头是野菜里最难以采摘的。刺椿头在野菜里面应该算大哥大了,刚上市的刺椿头一斤可以卖到三十元以上,足以证明其采之不易了,虽然如此,因其味道鲜美绵长,还是吸引得城里人毫不犹豫地掏腰包。刺椿头的树身简直就是狼牙棒,要亲自采摘,必须付出血的代价,不仅仅是手上、胳膊上被划得皮开肉绽,甚至脸上都是血痕叠加。刺椿头不仅口感脆爽,还是一件观赏品呢,没有绽开的刺椿头,状如子弹,色呈嫩黄色或红褐色,为了眼睛和味蕾的'双重享受,皮肉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山林里还有一种翠绿色空心的筒筒菜,没有明显的味道,就是那颜色,那个脆,就使人一下子记住了它。记得那年我在山区的一所学校任教,连续多日的阴雨,使得我们做饭的几个老师都没有了蔬菜,一连吃了两顿白皮面,后来几个学生拿来了一把筒筒菜给我们下饭,我们炒上和饭,竟然鲜美异常,从此就喜欢上了这种野菜。像鹿耳朵一样形状的鹿耳韭,有一股韭菜的辣味;水芹菜自然有一股芹菜的香味了,只是不能太老,老了就柴化了;......

随着春日的暖阳,从田野到山林,从草本到木本,一路吃过来,唇齿留香,肺腑清爽,每一天的日子都都像五花肉那般滋润。不知不觉中,空气里充溢着野李子花的浓郁,该是吃最后一种野菜——蕨菜的时候了,而这时,已经是春末夏初的时节了。

紧吃慢尝,总算又尝遍了一年的春天!

篇6:把心交给春天散文

把心交给春天散文

春天来了,阳光灿烂了天空,也灿烂了我的心情。

其实,春天早已来临,只是被我的习惯所蒙蔽,被我的慵懒所隔阻,一直被阻挡于视线之外,更谈不上心灵的感应。

上周六,与朋友在小区里散步,朋友猛地拽住了我的胳膊:“看,迎春花开了!”

我心里一惊,不会吧!近些日子虽算不上冷气逼人,但冰雪消融终究没有几日。春暖花开终是必然,却断不会开得如此迅速。好奇心驱使,遂循着朋友所指方向望去,哟,开了,迎春花真的开了!

眼前,稀疏的几株迎春参差在花园的月季丛中,并不引人注目。但枝头绽放的一簇簇金黄的小花在丽日下却很是耀眼。这是百花悄寂的时节,一切都在萌动,但也仅限于萌动,见不到多少靓丽的色彩。此时,迎春却在不经意间绽放出一抹绚烂,轻轻吟唱起春的歌谣。

我流连于迎春花前,端详着,吮吸着,抚摸着,赞叹着,幻想着,任朋友一再催促,却久久不忍离去。

季节,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更替。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而我,却似乎还未摆脱寒意的侵袭,久违了这个新生的季节,一直把自己圉于封闭的一隅,忽略了与自然的融合,拒绝了灵魂的复苏,无异于给生命戴上了镣铐,给灵魂套上了枷锁。

花园里,迎春花开,山野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在与那几株迎春作别的瞬间,一个意念诞生了:走进自然,与春天约会,让心情在春日里放飞。

我的时间任我消费。今天,下了班,从书山文海中逃离,抛开一切凡心俗事,提了小刀,带了方便袋,径直出了大院——这个禁锢着麻痹着封锁着我身体与思维的大院。挖荠菜去!

天气晴好,我心怡然。

沿着曲折的乡间小路一路漫行。风,轻飘飘的,拂在脸上,甚是柔和;路,有些湿滑,凌乱着我的脚步;空气,潮乎乎的,却满是清新的味道。我兴致盎然。笼中剪羽,仰看百鸟之翔;沉舟侧畔,忍看千帆驶过。这是昨日心态。今天,打开金锁,拔起沉锚,回归自然;今天,摘掉面具,抛开虚无,返璞归真;今天,放浪形骸,亦癫亦狂,了无羁绊。

云在头顶游走,路在脚下延伸。在广袤的原野上,我黯然于自己的渺小。天地雄阔,空旷辽远,这是一个宏大的空间,这是一个神奇的`舞台。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幡然醒悟,自然才是人生的楷模。高山无语,雄壮依旧;清风不言,温情入怀;江河平静,玄机深蕴。而芸芸众生,熙来攘往,利生利死,到头来,何如一缕青烟。置身于自然,享受自然的熏染,心海才会归于宁静,心境才会空前的舒朗。许久以来,我一直选择了拒绝,习惯于禁锢,被方形的文字或被意外的打击所困扰。看不破,想不开,放不下,孰不知,不知不觉间,疏离了人生最优雅的景致。

在一株桃树跟前停住,小心地伸手触摸它的一个个芽孢。这些暗红的芽孢,纷繁于枝头,一如沉睡的婴孩,即将被新雷惊醒,绽开它粉红的笑颜。眼际里,尽是果树,大都已被修剪,被裁减下来的树枝零落一地,而就在这树枝之下,隐藏着新鲜的荠菜。地面上有深深浅浅的窝子,有人捷足先蹬,前来采挖过。在鲁东山区,春天里挖野菜,似乎渐渐成为一种习俗。苦菜、荠菜、茉莉……都成为农家餐桌上的美味。如今,冰消雪融,又恰好刚下过一场小雨,经过这番润泽,荠菜从僵土里复苏,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把荠菜挖回家,把枯叶择净,洗好,可以加上鸡蛋熬汤,也可以掺上猪肉剁烂包饺子,那味道真是鲜美极了。即便不包饺子,把洗净的荠菜蘸了新鲜的豆瓣酱生吃,也别有一番风味,保你大呼过瘾。荠菜,算是初春里最可口的野菜了。

蹲下身子,在树丛间穿梭,寻觅。荠菜很多,土地松软,加上本人并不笨拙,眨眼间方便袋已满。看看满地遗留下的荠菜,却意犹未尽,有些惋惜。然,转念一想,被挖出的荠菜行将成为盘中美味,没被挖出的又会是怎样的际遇?是被后来者挖走,还是继续在春风里沉醉,滋长,演绎出明日的繁华,不得而知。我想到了自己,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每日里有新生,也必有消亡,而在生与死的边缘,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定数,一切皆未可知,一切皆有天意。

许久蜗居,不曾接触自然,今日重出江湖,岂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看西方,夕阳正红,遂把方便袋挂于树枝,继续往更高处攀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终于爬至山巅。举目四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虽说衰草满山,瘦木林立,依然满目萧瑟,但清风徐来,水库里微波轻漾,却在无声诉说着春日的和暖。而希望就蓄存于这清风柔水里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即将到来。想到此,心境豁然开朗起来。

太阳下山了,正在酝酿来日的崛起。

我折回去,取了战利品,揣着满怀春光上路。

篇7:把春天提回家散文

把春天提回家散文

三月里,我与野菜结下了很深的缘分。从三月一进门儿,吃上爱人给我蒸的第一碗野菜饭,到这个周六吃上嫩嫩的野菜水饺,我的野菜饭总有五六顿,顿顿吃来,顿顿不俗。

吃野菜,从拔菜、择菜,到洗菜、做熟,可不是沉锄大镢的粗活儿,它在考验着一个人的耐心,心急喝不得热粥,这句话大抵可靠。

野菜与“宽大广”无缘。它不会长在宽马路上,也不会生在广场上,更不会附于高楼上。它长在麦畦田垄,崖坡沟底,愈是偏僻之处,愈是野菜的福地,因为拔菜的人脚迹不到。如芝麻开门,你第一个找到了它,它也会投怀送抱,对你的爱抚欣然接受。

我们走出住宅区,越过城郊的过境路。越陌度阡,走进一片春地。所谓春地,就是头年没有耕种,被主人有意留下来,在春天播种适合生长的庄稼,或者蔬菜的土地。这块地,头年好像是葱地,因为偶尔有几个翡翠绿的葱叶,像平地一声雷,给人以无边的惊喜,也让人想到了这片地的前世。

只带了一把刀子,爱人用它,我用手拔,用指头抠。土壤在春风的吹拂下,硬起来。土挤进指甲,顶疼了指甲下的嫩肉。野菜,以它的菜汁,染绿了我的手指,也染绿了我的指头肚。野菜的香气,钻进鼻孔眼儿,穿越肺腑,荡涤我心胸的浊气。

荠菜很会借风,在春风里争先恐后。早一步的,菜叶间已挺起了花秆,头顶几粒细密的花粒,只是过早了,恐怕还等不来蜜蜂。迟一步的,齿状的菜叶俯伏在地面,一副不离不弃,相互厮守的样子。大地一视同仁,就是对野菜这样的芥末植物,也哺以乳汁,让它长得水灵,勾住了我们的目光。

甜荠菜,辣荠菜,挤在垄沟里,好像从来没有人动过一手指头。青青菜也探头露脑。春确实深了。我收获的可不仅仅是叶菜。绿野萍踪,升华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野菜下锅前,要经过两道程序。一道是择菜,择这个字,在这里应该读作“摘”,已不仅仅是选择的意思,要把干枯的菜叶掐掉,把粘上的草丝剔除,把叶面上的土掸掉,把老根茎掐去。实际是把拔来的野菜从新梳理一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比之拔菜,更要费心,费时,是个磨人的活儿。这回索性和爱人就在坡里把野菜打理一下,多余的残渣,就还给大地,也做了土地的肥料。农人的草荐,为我们提供了坐席。野菜倒在暄暄的土地上,阳光很好,温暖的抚摸着我们。没有风,不必担心春风会挟着尘土飞沙不速而至。空中居然有小飞虫挨挨挤挤,飞成我眼前的一片模糊。

很快要晌午了。我们提着一上午的收获,把春天提回了家。春天的居室,因为停了暖气,毕竟有几分清冷。野菜本也是冷色调的东西,可登堂入室以后,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我们就如在春光里徜徉了。

吃菜,要把菜洗干净,经我手的野菜,吃起来绝不牙碜,咱也没有绝招,就两个字:“耐烦”。把盆子放在水龙头下,盛上菜,打开龙头冲洗。春天冻人不冻水,春天的水,拔凉拔凉的,直往骨头缝里钻。洗菜,不能怕炸手。洗菜,要掌握菜水的比例,水要没过了菜,菜在水里还要不显得拥挤,这样淘洗起来才从容。把野菜捞到一个篦子上,听着淋淋漓漓的水滴声,如听仙乐耳暂明。第一水,是一锅黑黑的浓汤,是土地的一种液态的存在,水气发出浓浓的土香味,呛人鼻息。把脏水倒掉,盆底淤积着一层泥沙。把这层泥沙洗净,才可以把菜放进去洗二水。

菜洗干净了没有,要看洗菜的盆子底儿。什么时候把洗菜水倒掉,侧提着盆子,盆底沟槽微尘不染,野菜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享用了。

洗尽尘土的野菜,堆在篦子上,小山一般,绵延着田野的气息,让人沉醉其中,仿佛又回到了麦苗碧绿的田野。

荠菜生吃也行,熟做也可。凉拌了吃,原汁原味。至于熟吃,炒鸡蛋也行,包水饺也行,烙馅食也行。荠菜炒鸡蛋,作为面条的卤子,是好饭;荠菜包水饺,把荠菜剁碎,挤出菜屑里的菜汁儿,浓绿似油,用以和面,烙出的发面饼柔软好咬,透着野菜淡淡的清香,这个时候吃到的,是野菜的魂魄。

荠菜馅食,今年还没有吃上。田野里的野菜很沉不住气,你追我赶,仿佛在急着长大。四月眼看着要缓缓地开门了。四月里可吃的野味慢慢向空中转移,还在枝头孕育的刺槐花儿,仿佛已在睡意朦胧中向我们远远地招手:“勿忘我!”

篇8:我把春天请进了房间的散文

昨天去菜市场买菜,刚到市场门口,车没停稳呢,就看到了入口处一个鲜花摊位,一个老太太正在招揽着生意呢,看起来也很红火,我是比较喜欢花花草草的,看到花一定会去驻足欣赏的。

摆着的没有什么名贵,几种普通的花,摊位上顺便也卖着花盆,随便看了一下,几盆多肉吸引了我的眼球,就喜欢这种小盆景,小巧玲珑,精致漂亮,忍不住欲望想买几盆。

我呢,虽然喜欢花草,可养花技术不精湛,也曾经在家养了一些,不是因为我凤舞太勤就是太懒,在我侍弄下,那些花都可怜了,只剩下几盆意志力顽强的,还在那挺着,我其实很心疼它们,可我花艺不过硬,怎么办?只能见花就多品赏,别再倒腾回家亲力亲为了,摧残生命过早夭折甚是悲伤!可今天见了这些肉肉很喜欢,爱不释手了,决定带回家好好养,最多像花艺师们多取取经呗,主意打定买了两盆,顺带着买了几个好看的小花盆,小景色要小花盆陪衬才精致呢!

今天是周末,天也暖和,店里也不很忙,干点什么呢?突然想起来我昨天买的肉肉需要分盆栽植呢,他们卖花的只是用那种原生的塑料小盆临时搁置着花草,一个小盆里边塞着好几棵,花根上只带着很少的土,拿回家必须要栽到花盆里,培好土,浇透水,才能慢慢开始生长。这以后才显示个人的养花水平和能力呢!

栽花需要准备花盆和土,特别用什么样的土很重要,关系着花以后成长的健壮与否,就像人的生存环境是一样的。肥壮的土,去哪找呢?路边的土太硬,太板结不行,对啊,想起了家西边有个挖走了土形成的一个大洼地,底面平平的,像个池子,里边还栽植着几行粗粗的杨树,平常下雨这一带的水都会流进到这个低洼处,里边杨树落的叶子无人清理,就沤在里边,长年累月土都变得黑黑的.了,应该很肥硕吧,就带了张小铁锨,拎了只小桶,下到低洼处,真的耶,松松软软的土层,烂透的树叶掺杂在土里,很潮湿的,看着很有营养呢,给花培上一定长的很壮很漂亮!

土有了,顺带买的小花盆是现成的,那就开干吧,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这些小可爱,把两盆多肉分成了五盆,把土培紧实了,浇透水,放到窗台上,一溜排开,哇!看着自己的杰作,甚是喜欢!心情有了,接着干吧,把我以前那盆叫做滴水观音的花也浇浇水,才看到什么时候的事,盆里又冒出来了几棵新的苗,也需要分开,挤在一块,如何长啊,这还有一些剩土,墙犄角处也还有几个空闲的花盆,一不做二不休吧,也分了盆吧,一会功夫,原来的一株现在成了一大家子啊,分成为六盆,成了六口之家!

看看我这还有一盆芦荟,也需要整理分盆。这些都是根生花卉,一年功夫从根部生出好多小苗,现在都长高了,就像孩子一样,大了就需要自立,自己去开辟一片天地。特别还有一盆别人叫做长寿花的,我看着叶面圆圆的肥厚宽大很富贵,开的花艳丽无比,很漂亮,我称它作富贵花,盆里也是密密葱葱的了,也需要给它整理分盆了,可花朵虽然有些已经开始萎缩,但大多还是鲜艳的,不舍得过早剪掉,那就等彻底枯萎了再说吧。肥土是什么时候都在,正好空盆也用完了,还需要再出去时购买,那就先让芦荟陪着富贵花灿烂一段时间吧!

那这就算干完了吧,打扫战场,把多分出来的花摆正归位,窗台上那些肉肉已经占满了位置,那就墙角空闲处、门口边,各处放上,既好看又不占地方。把原先的那几盆也挪挪位置,重新规整一下,和这些新的花交相辉映,看着也是很雅致了!这时才觉得有点累了,站直身子伸个懒腰,赏着自己的作品,有种成功者的欣慰!满眼的春色,旮旮旯旯都是绿意!

春天我很忙散文

春天 散文

走进春天经典散文

春天之约散文

关于春天的散文

善待春天散文

祭祀春天散文

春天到了散文

赴约春天散文

把冬天过成了春天随笔

我把春天含在嘴里散文(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把春天含在嘴里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