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能预料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衰落?

时间:2022-12-23 03:30:45 作者:池边树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池边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我为何能预料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衰落?,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我为何能预料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衰落?,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我为何能预料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衰落?

我为何能预料到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衰落?

How I Knew AOL Time Warner Was Doomed (No, Really!)

博客主人/Roger Martin(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

blogs.hbr.org

,美国在线(AOL)和时代华纳(Time Warner)合并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Time Warner),我就预言这种合并不会有好下场,事实证明,我并非妄言。

当时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有什么问题?

时代华纳有一个问题。面对新兴的网络世界束手无策(而美国在线是当时知名的网络企业),时代华纳不知道如何让客户为自己的在线内容付费,同时也为缺乏一个可以应对未来数字化市场的企业战略担忧,因为到那时它的线下传统付费订阅模式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美国在线拥有众多付费客户,时代华纳推测这些客户都有信息饥渴感。

因此,时代华纳是这样设想的:采取企业联合策略。这样他们可以为美国在线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访问权,让他们浏览时代华纳网站上有价值的内容;相比其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这种做法会让自己更有差异化优势,从而进一步为美国在线带来更多的客户,同时为数位内容(Digital Content)提供一个收入来源,

此外,此次合作还能将美国在线接入时代华纳的宽带,因此能够提升其运行能力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内容。

这似乎是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然而,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个策略。

该新模式潜在着一种假设,即设想美国在线的客户对时代华纳提供的专有内容感兴趣。如果这种假设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客户将会成群结队地拥护后来成立的新企业。可惜事与愿违。让我们进一步分析。美国在线当时大约占有30%的市场份额,但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市场比较动荡,市场竞争激烈,想一想,其他竞争者会坐视不理,任由美国在线助长时代华纳窃取他们的市场份额吗?

不可能。这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会拒绝发布任何时代华纳制作的内容,不管是线上内容还是线下的,取而代之传播他们自己专有的内容。而时代华纳,为了让美国在线的用户享有优先获得权,将对70%的市场采取限制发行的做法。鉴于时代华纳商业模式高昂的成本,这种做法最终将对其盈利造成致命的打击。

若想避开这种令人遗憾的现实,那么只有让美国在线的客户不那么在乎相关专有内容。但是,若是这样,时代华纳之前为美国在线提供专有内容的想法就有问题。不受企业用户关注,还有后来时代华纳为了“有所得”让出了自己一半的股份,最终导致了这一战略毫无价值。

到此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可以在此摆出相关论据,问题在于出现了两次条件假设:如果……那么……但是―

首先,如果客户不关心企业的专有内容,那么在我们推出专有内容时竞争者就不会积极地反击。但是我们将无法从美国在线获得盈利。

其次,如果客户非常关注企业的专有内容,那么我们将能够获得美国在线的客户,通过高溢价实现盈利。但是这种情况将会导致竞争者采取激烈的反击行动,同时企业自己的内容提供业务会受到阻碍。

但是,双方高层却设想了这样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情景,即:假设客户非常关注企业的专有内容,那么我们将能够获得美国在线的客户,通过高溢价实现盈利。而在这种情况下,在企业推出自己的专有内容时,竞争者不会采取激烈的反击行动。至此,问题已经清晰可见了。

篇2: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财务思考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财务思考

案例简介:

互联网巨头美国在线(AOL)与传媒巨人时代华纳(Time Warzler)在201月10日宣布了合并计划。合并后的新公司命名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AOL TimeWarner),被媒体称为全球第一家面向互联网世纪的综合性大众传播及通信公司。

时代华纳是一家具有70年历史的老牌媒体集团,它拥有CNN(美国有线电视网)、卡通电视台、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人物》杂志、《财富》杂志、《娱乐周刊》等著名报刊,它早在1994年就意识到网络的发展前景,将旗下的主要媒体打包放在www.pathfinder.com网站中,这甚至要早于绝大多数网络公司的诞生。Pathfinder被设计成一个进入时代华纳大量网上站点的门户。时代华纳这个世界顶尖级传媒巨子可以对15个国家用多种语言提供电视服务,包括著名的CNN有线电视新闻网及HBO(拥有美国3500万用户)。拥有华纳兄弟电影制作公司、全美第二大有线网络(遍布全美3/5的基础有线网络),以及唱片业务居世界首位的华纳音乐公司。此外,它拥有丰富的服务对象资源,包括12000万杂志读者、32万互联网用户、10亿CNN观众、3 500万HBO订户、1300万有线电视用户以及拥有32万多的“公路信使”用户。但在具体发展中,人们都直接奔赴目标网站,Pathfinder于是成为一个空壳。虽然执行长走马灯似地连换数任,却始终不见成效,致使这个令时代华纳损失上千万美元的'网站,竟成为传统媒体发展互联网战略的典型失败案例。时代华纳在网络上的另一个尝试是口HYPERLINKWWW.cdnow.com,这是专营CD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知名度很高,但经营状况同样不尽如人意。

美国在线作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用7种语言向全球15个国家提供服务,交互技术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世界最大的拨号窄带网络与全球下载数量最大的音乐播放器。拥有2000万AOL注册用户,220万CornpuServe注册用户,340万国外用户,5000万AIM寻呼软件用户,5000万ICQ注册用户,2000万Netcenter注册用户。即使这样,时代华纳对AOL的吸引力也非常大,AOL就公开表示,并购旨在取得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网、庞大的用户资料库、电视。报纸等资产的使用权。AOL不只满足于当现在最大的ISP,而是要抢着开拓未来的网络世界。未来的网络世界是一个文字、图表、声光、视讯结合而成的虚拟世界。要创造这个网络世界,宽频的传输最为重要。AOL看中的正是时代华纳拥有的宽带网。

下表是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公司(右栏)盈利情况与股票市值的对照表:

合并方式是采取换股方式的新设合并。根据双方董事会批准的合并条款,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东将按1:1.5的比率置换新公司的股票,美国在线的股东的换股比率为1:1.合并后原美国在线的股东将持有新公司55%的股票,原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东将拥有新公司45%的股票。美国在线当前市值为1640亿美元,时代华纳970亿美元。对美国在线而言,合并对其股票的估值实际上仅是市场价格的75%。而时代华纳在这次合并中的价格已达到了150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合并前的市值。AOL和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两公司合并后,将成为世界第七大公司,年营业额高达300亿美元,市值总额高达2860亿美元,加上未执行的期权和认股权证,交易总额可达3500亿美元。

(资料来源:(财经》2000年第2期等)

案例点评:

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公司的新千年大并购,之所以被世人如此密切地关注,并不仅仅因为它创下了公司并购金额的最高记录。尽管半个月后英国的沃达封(Vodafone)与德国的曼内斯曼(Mannesmann)的合并案例便刷新了它们的记录,但是显然舆论对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联姻更感兴趣。多数专家认为,这次在“宽带”基础上的合并蕴含了无穷的市场扩张潜力,是一个“双赢策略”。如何以一种新的财务理念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建立企业的市场价值化

[1] [2] [3] [4]

篇3:时代华纳下月初剥离美国在线 错误联姻终告结束

昨日,时代华纳宣布,公司将剥离其互联网业务美国在线公司(AOL),于下月9日成为独立的公司,这一重回“自由身”的表态,也意味着这段为时九年,被称为“历史上最糟糕的企业并购案”的错误联姻终告结束。

旗下品牌包括CNN、美国家庭影院频道HBO、华纳兄弟的媒体巨头时代华纳称,截至11月27日登记在册的时代华纳股票持有人于该日将以手中每11股时代华纳普通股换1股美国在线普通股。根据本周一时代华纳的收盘价32.35美元,美国在线现在价值约 34亿美元。而早在1月,时代华纳宣布并购美国在线的时候,后者市场价值曾一度高达1630亿美元。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对于上市企业而言,一桩盲目而错误的并购则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由于 1月与美国在线盲目合并,当互联网泡沫经济破裂后,时代华纳公司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业内人士表示,美国在线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已经衰退了很久,同时在线广告业务也步履维艰。

仅以美国在线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来看,可谓惨淡收场,

20,美国在线曾与联想创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1亿美元推出中文门户FM365.com。不过这一努力并未获得成功,合资公司于关闭,FM365.com随后被收购。4月,美国在线重返中国内地互联网市场,但不到一年之后,又于3月再度退出。

时代华纳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早在今年5月就打算将AOL剥离出去,而今终于成行。RJ200

世纪合并“双输”收场

曾被誉为“世纪收购”的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并案最终以“离婚”收场,但业内专家称,这早已是意料中之事。“早在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作的初期,业内对于他们的未来走势就并不看好,因为两者并不相配。”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

美国在线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接入+论坛”式的传统互联网发展模式,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更多的交互式服务、增值服务成为互联网盈利的主流模式,因此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结合,犹如两个同样步履蹒跚的老人互相搀扶,丝毫没有形成互补效应。

姜奇平表示,此次时代华纳剥离美国在线,对于美国在线是沉重的打击。RJ200

美国在线今年第三季度利润下滑近50%,成为时代华纳公司的最大拖累。

篇4:凯斯真的错了吗,兼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模式

凯斯真的错了吗,兼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模式

对AOL时代华纳的质疑作为一个媒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近一段时间听到颇为流行的言论是:连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模式也错了,你还忙着做什么?如果你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模式错了,你一般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它的股票从时代华纳在与AOL合并之前的65美元跌到了最近的11.5美元,还有它的董事长凯斯不是已经被炒鱿鱼了吗?而且它的会计账目的丑闻,这一切的一切不都说明这个模式错了吗?

这些观点,乍一听来,颇有道理,但我却认为:凯斯不但没错,而且他为AOL的股东立了一大功,只是时代华纳贱卖了自己。

俗话说,成败论英雄。凯斯是近来少有的几个商界奇才,以43岁的年龄,从卖比萨饼起家,不但把AOL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且在互联网公司估值最高的时候,在AOL股票贵到不可思议的最佳时机,差不多精确到股价最高的那一天,一下子把时代华纳这家拥有《时代》杂志、CNN、华纳唱片、HBO等著名媒体品牌,推出《魔戒》等的电影制作公司NewLineCinema,并且在美国拥有大量有线电视用户的巨无霸级老牌媒体公司收购了。虽然当凯斯和李文(时代华纳前董事长)宣布这宗交易时,把它叫做“MergerofEqual”(同等数量级的合并),但当时AOL市值高达1,890亿美元,而时代华纳的市值为953亿美元,事实上是AOL收购了时代华纳。

时代华纳股东损失惨重

201月10日,AOL宣布以1,550亿美元的价钱收购时代华纳,凯斯与李文(时代华纳董事长,合并之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总裁)共同兴致勃勃地宣布合并后公司的市值将会达到3,500亿美元。而今日,合并公司的总值约为517亿美元。一个简单的算术便使我们发现时代华纳的股东在这场世纪交易里面损失惨重。

2000年1月9日,也就是AOL宣布收购时代华纳的前日,AOL的市值为1,890亿美元,每股股价72.88美元,而时代华纳的市值为953亿美元,每股股价64.75美元。2001年1月10日,两间公司合并完成,合并后AOL时代华纳的市值为2,165亿美元。时至今日(3月20日)AOL时代华纳的市值为517亿美元,AOL的旧股东占整个公司约55%(即284亿美元),而时代华纳的旧股东占整个公司的45%(即232亿美元)。

我们可以从时代华纳股东的角度来计算,如果他们没有与AOL合并,这间公司的市值应该与纽约股市的大市或其它媒体公司同步。纽约股市按照标准普尔500指数,自2000年1月至今下降了39%,而同期的标准普尔500媒体公司指数下降了54%。也就是说如果时代华纳不与AOL合并,今天的市值应该说是2000年1月份的61%-46%之间,即581亿-438亿美元之间。这个市值折算为每股价值为39.5美元至29.8美元一股,而不是今天的17.2美元一股(AOL时代华纳203月19日收市股价为11.46美元一股,但两间公司合并时,每一股时代华纳交换了1.5股AOL时代华纳股票,所以原时代华纳股东的每股价值为现时股价乘1.5倍)。从这个计算来讲,原时代华纳股东因为与AOL合并吃了大亏,每一股损失约17美元或全体股东损失了250亿美元的价值!

AOL股东保值增值

反观AOL的股东,当今他们手上持有AOL时代华纳公司的55%或284亿美元,比AOL最高峰时的1,890亿美元的价值是下降了85%,但同期美国互联网服务公司指数下降了95%,也就是说,凯斯为AOL的股值省了10%的市值下滑。你可不要小看这10%啊!这可是1,890亿美元的10%或者说是189亿美元!换一句话说,如果凯斯没有进行这场世纪大并购,今天AOL的股东价值还要再跌189亿美元或者67%!再者,美国互联网服务商公司指数下降了95%,这可是一个平均数,它包括了像Siebel,i2这样的大型、优秀互联网服务指数公司。毫不过分地,我们可以说,AOL的股东如果没有与时代华纳合并,今天手上股票价值可能是100亿美元以下,即比2000年1月份跌了95%,而不是凯斯经营下的下跌85%!

凯斯为其股东创造了至少189亿美元的价值。

凯斯何罪之有!

有什么道理说他失败?

正如杰佛里・考尔文在2003年2月期的财富杂志(AOL时代华纳出版物)上说的,正当时代华纳的员工在大骂凯斯的时候,有几个人想过凯斯为他的股东(AOL的股东)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他在几乎是AOL股价最高的时候,毅然决然买下了时代华纳,所用的收购对价全部是AOL昂贵的股票,所犯错误的是时代华纳的管理层及股东。

当两家公司宣布合并时,CNN(时代华纳下属公司)的创办人及老板泰德・特纳(TedTurner)说:“我对这次合并的热情就有如42年前我第一次和女人做爱那样。”从时代华纳的最大个人股东泰德・特纳到CEO李文,到超过2000多家持有它的股票的基金管理公司,全都热情地拥护这个世纪大合并。他们后来发现这个合并的代价太惨痛:250亿美元!但是他们不能够责怪凯斯,他们只能责怪他们自己。

凯斯本人是一个传奇

凯斯不但在与时代华纳合并上相当成功,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他今年才43岁,出生于夏威夷,入读威廉斯学院并取得政治学学士。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宝洁公司(Proctor&Gamble)市场行销部。之后在一家比萨饼公司――― 必胜客(PizzaHut)―――任业务发展员,白天他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出差为必胜客寻找新的做比萨饼的调料,晚上他在便宜小旅馆里玩他的随身计算机。当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并没有互联网,但有一种电子留言版的雏型“TheSource”,可以与全世界的业余计算机爱好者交换留言。这个消磨时间的游戏,使他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

一年以后,他的哥哥丹尼尔・凯斯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参观了一家叫做“录像控制公司”(ControlVideoCorp)的经营录像式计算机游戏的公司。凯斯当即辞去工作,在26岁的年龄投身于IT行业。不久这家公司倒闭,但公司的CEO吉姆?金西(JimKimsey)要求凯斯留下来,两个人于1985年创办了量子计算机服务公司(QuantumComputerService),这家公司后来发展为AOL,即美国在线。AOL诞生之始,即面对Prodigy及CompuServe两家公司的激烈竞争。1992年凯斯成为AOL董事长,他立刻将公司上市,集资6,600万美元,当时公司股价为1.84美元。他发挥自己市场营销的天才,大量同媒体公司合作,通过纽约时报、时代杂志等大众媒体,大量免费赠送拨号上网免费软件磁盘。到1995年,AOL已经有200万注册用户。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他冒着极大风险将用户上网费一次性降为19.95美元一个月,无任何附加费。从1995年到2000年,AOL用户增长10倍到2,000万人。当时,所有美国互联网用户的'39%的时间花在AOL上面。

这时,市场对互联网的推祟达到了顶峰,AOL公司的股票也几何式地增长到了82美元一股,凯斯非常战略地在公司市值达到1,89

0多亿美元巅峰时收购了时代华纳。

在个人财富方面,凯斯也极有眼光,在AOL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案后不久,在2000年初,凯斯就行使了1亿5,000万美元的股票行使权。甚至早在1992年到期间,凯斯出售AOL的股票就让5.31亿美元现金安然落袋(这一点与张朝阳在高价时出售搜狐弧股票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前,凯斯及其家族仍持有1,130万股AOL时代华纳股票以及2,270万股期权,是仅次于泰德・特纳的第二大个人股东。若以每股11.5美元计算,他拥有的股票

价值仍达1.3亿美元,你能说凯斯失败吗?

归罪于互联网市场泡沫过去的一两年,AOL时代华纳真的很多新闻。从股价暴跌到会计账目丑闻,无一不使人感觉到这家公司、这个合并或凯斯这个人出了问题。但我不认为凯斯错了,他所做的一切,维护了AOL股东的利益,自己也名利双收。如果一定要问谁错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人群综合效应下的泡沫股市”。

因为在AOL达到1,890多亿美元市值的时候,有谁去问过想过这个价合不合理?因为在一个正常的市场下,1,890多亿美元的市场需每年50到100亿美元的净利润才能支持住,而全年AOL的销售收入及EBITDA(折旧、摊销及息税前利润)分别为91亿美元及18亿美元,显然不可能支持这个市值。

AOL时代华纳经营模式没有错

虽然在这次世纪大合并上,时代华纳的股东们吃了大亏,并不一定就证明公司经营模式是错的。一个跨媒体公司的核心,是各业务线条清楚,市场份额强大,现金流量及利润高。

AOL时代华纳拥有一系列王牌媒体品牌,在杂志出版、音乐、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电影制作、主题公园、互联网方面都拥有非常巨大的资产及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各种媒体之间相互协同效应在哈利・波特上体现无遗。从书的出版到电影制作发行,从录像带及音乐CD到利用互联网大肆宣传,把一个儿童幻想故事,制造成为风靡世界、老少咸宜、无分国界语言、价值几亿美元的文化产品事业群。

即使在今天这个不景气的市场状况下,AOL时代华纳的各个事业分别还有如下规模(如图):

营业收入 EBITDA

AOL 90.9亿  18.0亿

出版事业  54.2亿  11.6亿

有线电视  70.4亿  27.6亿

电视网络  76.6亿  20.3亿

电影制作 100.4亿  12.3亿

音乐  42.1亿    4.8亿

20(美元)

这个综合媒体经营模式并没有错。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应该是时代华纳收购AOL,并将AOL作为时代华纳的一个子公司,而不是反过来。市场和公司管理层都是不可以后悔的,但一个错误的交易模式并不足以否认一个正确的经营模式。就好象当年人云亦云互联网“新经济”将超越一切,正是这个人群综合效应导致了互联网股市的泡沫。今天大家又议论纷纷对一切大型综合媒体公司或者说跨媒体公司进行质疑。难道不存在这种可能:几年以后,这种一边倒的态度再一次会被证明是错的?

王先先自评TOM收购程式

互联网的泡沫是一种偏激行为,对大型综合媒体公司的一边倒的质疑同样是一种偏激行为。我写这篇文章,是以王先先个人的名义,纵使读者可能会说,你还是TOM集团的CEO,你的分析虽然针对AOL时代华纳,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去看TOM的收购,是不是TOM也利用了高昂价格的股票?答案是:TOM是利用了自己的股票,但我们的对价比AOL时代华纳的合并对价合理得多。而且绝大多数被我们收购的公司是没有办法自己独立上市的小规模公司,其本身的价值也不能和已经上市的公司同日而语。

王先先系TOM.com首席执行官

篇5:凯斯真的错了吗,兼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模式

凯斯真的错了吗,兼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模式

对AOL时代华纳的质疑作为一个媒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近一段时间听到颇为流行的言论是:连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模式也错了,你还忙着做什么?如果你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模式错了,你一般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它的股票从时代华纳在与AOL合并之前的65美元跌到了最近的11.5美元,还有它的董事长凯斯不是已经被炒鱿鱼了吗?而且它的会计账目的丑闻,这一切的一切不都说明这个模式错了吗?

这些观点,乍一听来,颇有道理,但我却认为:凯斯不但没错,而且他为AOL的股东立了一大功,只是时代华纳贱卖了自己。

俗话说,成败论英雄。凯斯是近来少有的几个商界奇才,以43岁的年龄,从卖比萨饼起家,不但把AOL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且在互联网公司估值最高的时候,在AOL股票贵到不可思议的最佳时机,差不多精确到股价最高的那一天,一下子把时代华纳这家拥有《时代》杂志、CNN、华纳唱片、HBO等著名媒体品牌,推出《魔戒》等的电影制作公司NewLineCinema,并且在美国拥有大量有线电视用户的巨无霸级老牌媒体公司收购了。虽然当凯斯和李文(时代华纳前董事长)宣布这宗交易时,把它叫做“MergerofEqual”(同等数量级的合并),但当时AOL市值高达1,890亿美元,而时代华纳的市值为953亿美元,事实上是AOL收购了时代华纳。

时代华纳股东损失惨重

1月10日,AOL宣布以1,550亿美元的价钱收购时代华纳,凯斯与李文(时代华纳董事长,合并之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总裁)共同兴致勃勃地宣布合并后公司的市值将会达到3,500亿美元。而今日,合并公司的总值约为517亿美元。一个简单的算术便使我们发现时代华纳的股东在这场世纪交易里面损失惨重。

2000年1月9日,也就是AOL宣布收购时代华纳的前日,AOL的市值为1,890亿美元,每股股价72.88美元,而时代华纳的市值为953亿美元,每股股价64.75美元。1月10日,两间公司合并完成,合并后AOL时代华纳的市值为2,165亿美元。时至今日(2003年3月20日)AOL时代华纳的市值为517亿美元,AOL的旧股东占整个公司约55%(即284亿美元),而时代华纳的旧股东占整个公司的45%(即232亿美元)。

我们可以从时代华纳股东的角度来计算,如果他们没有与AOL合并,这间公司的市值应该与纽约股市的大市或其它媒体公司同步。纽约股市按照标准普尔500指数,自2000年1月至今下降了39%,而同期的.标准普尔500媒体公司指数下降了54%。也就是说如果时代华纳不与AOL合并,今天的市值应该说是2000年1月份的61%-46%之间,即581亿-438亿美元之间。这个市值折算为每股价值为39.5美元至29.8美元一股,而不是今天的17.2美元一股(AOL时代华纳2003年3月19日收市股价为11.46美元一股,但两间公司合并时,每一股时代华纳交换了1.5股AOL时代华纳股票,所以原时代华纳股东的每股价值为现时股价乘1.5倍)。从这个计算来讲,原时代华纳股东因为与AOL合并吃了大亏,每一股损失约17美元或全体股东损失了250亿美元的价值!

AOL股东保值增值

反观AOL的股东,当今他们手上持有AOL时代华纳公司的55%或284亿美元,比AOL最高峰时的1,890亿美元的价值是下降了85%,但同期美国互联网服务公司指数下降了95%,也就是说,凯斯为AOL的股值省了10%的市值下滑。你可不要小看这10%啊!这可是1,890亿美元的10%或者说是189亿美元!换一句话说,如果凯斯没有进行这场世纪大并购,今天AOL的股东价值还要再跌189亿美元或者67%!再者,美国互联网服务商公司指数下降了95%,这可是一个平均数,它包括了像Siebel,i2这样的大型、优秀互联网服务指数公司。毫不过分地,我们可以说,AOL的股东如果没有与时代华纳合并,今天手上股票价值可能是100亿美元以下,即比2000年1月份跌了95%,而不是凯斯经营下的下跌85%!

凯斯为其股东创造了至少189亿美元的价值。

凯斯何罪之有!

有什么道理说他失败?

正如杰佛里・考尔文在2003年2月期的财富杂志(AOL时代华纳出版物)上说的,正当时代华纳的员工在大骂凯斯的时候,有几个人想过凯斯为他的股东(AOL的股东)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他在几乎是AOL股价最高的时候,毅然决然

[1] [2] [3]

篇6:花香为何能治病

花朵,英文aflower,inflorescence,指的是已经开放的花。主要指花瓣部分,鲜艳美丽。多用于儿童,象征美丽纯洁,充满希望。

花朵

花香为何能治病

人们喜爱花的炯挪多姿,更喜爱花的浓郁芳香。“踏花归去马蹄香”,花和香通常都是紧密相连的。

在今天,花香已经下仅能使你心旷神抬,还可以为你疗疾祛病。

前苏联有一座著名的“健康”公园,那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花香来治病的疗养区。据报道,有15种植物对心血管病、气喘症、高血压、肝硬变和神经衰弱病人是有效的。病人只要在这些花卉前作定量散步,或在花前的专门器械上做做医疗体操,多闻闻花香,就可以减轻或治好疾病了。这座“健康”公园已经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来访者,

受到了许多国家的医生代表团的热情赞扬。

因为花香能子灭病茵,能增强自身兔疫力,能改变生理反应。美国学者最近发现,苯果香就能够降低人的血压。

香的作用真是妙下可言,且举数例。传说古罗马的尼禄皇帝在宴会时,总要命令仆从用一根银管子将香粉吹向宾客,为的是让客人能够多饮几杯。我国唐代诗人李贺也有过“寒香解夜醉”的诗句。这么说来,人们早就从实践中知道香有醒酒之功。

滴鼻避孕是最新研究的避孕方法之一,但滴用的是激素类药物。闻香避孕则是广酉民间的传统做法。当地人认为,把刁竹、了哥工等芳香草药放在枕头、垫褥之下或常佩于身上,就下至于孕育了。许多人都知道,鹰香可致流产。宋代的苏颂在《图经本草》一书中提到鹰香时,指出“其香聚处,远近草木下生,或焦黄也。”因为鹰香的强烈气味危及某些植物的生命。有位孕妇仅仅闻了闻鹰香虎骨膏的芳香,第二天就真的流产了。所以至今药物书上仍将鹰香列为孕妇禁用品。嗅觉影响怀孕,据说是通过神经与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的结果。

有报道说二刺柏的香味有助于改变孩子的懒惰习惯;老鸟草的香味可使孩子变得聪明灵巧痈衣草的香味能减少孩子的进攻性。这类说法可能夸大了些,但表明香味是有益儿童健康成长的。

最有趣的是闻香可以增肥。美国的一位营养学教授发表论文说二食物的香味能使人体发胖。对250名男女的试验表明,食物香味、特别是含油腻和含淀粉的食物香味,可以促进脂肪的增生。难怪有的节食者要说二“只要闻到巧克力蛋糕的气味,我就会重半千克。”

道理在于二食物的美味促使血液里的胰岛素量上升,从而加速把血液里的糖变成了脂肪。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厨师虽然吃得井下比常人多,但却容易肥胖。

篇7:树为何能长粗作文

奶奶家那儿有一片小树林,我经常去玩。今年去的时候,我发现曾经的一棵小树如今已明显变粗了,显得那么高大挺拔。一个奇怪的念头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树为什么能长粗呢?

我带着疑惑去问妈妈。妈妈说:“任何植物都可以长粗,这是自然界中的规律。”真是这样吗?我看不见得!比如一棵成年竹子的茎有时比竹笋还细,但是树却会不断长粗变高。好奇心充满了我的大脑,我决定再去观察一番。我选择了三棵我最熟悉的树,分别是梧桐树、松树与桑树,都是小时候我与伙伴们嬉戏的`对象。我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啊!它们都或多或少的长粗了,特别是梧桐树已从以前的弱不禁风,变成现在的高大魁梧。这次的观察证明了树都会长粗,这是为什么呢?我头脑的问号更大了,我想到人的生长是因为细胞分裂的结果,那么树会不会也是的呢?我带着疑惑去查找资料。经过细致的查找,我终于弄明白了,树里有一层名为形成层的特殊组织,它位于树皮与木质部之间,形成层向外生成的细胞形成了树皮,向内生长的细胞形成了木质部。形成层的内分裂细胞的能力更强,产生的细胞更多,因此树的内部远远厚于树皮,正是因为形成层的存在才使树能够长粗。

啊,问题终于解决了。其实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也包含了很大的科学道理,只要我们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将会有更多的奥秘展现在你眼前!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财务思考

网络新贵的行业为何能顺利融资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练习题

我为我骄傲

商与迈锡尼的衰落分析论文

我为家乡歌唱

我为摄影忙

《为我喝彩》范文500字

妈妈为我高兴_

为我而来作文

我为何能预料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衰落?(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为何能预料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衰落?,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