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大赛第一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商与迈锡尼的衰落分析论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商与迈锡尼的衰落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商与迈锡尼的衰落分析论文
商与迈锡尼的衰落分析论文
中国上古“三代”——夏、商、周文明的步调,约与希腊相近。
前21 世纪,“华夏摇篮地”诞生,希腊则有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前16 世纪,商取代夏建立王朝,大约同一时期,阿卡亚人南下希腊半岛,建立了迈锡尼王国。
迈锡尼王国在经历了英雄王国和官僚王国两个时期后,便开始衰落。特洛伊战争以后,迈锡尼文明已成强弩之末,战争的结果,一死,一伤,死的是特洛伊,伤的是迈锡尼。当幸存的阿卡亚人疲惫而归时,他们终于在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斗中,被顽强的多利亚人彻底击倒在地。
商的命运也是如此,当阿卡亚人发动特洛伊战争时,商也发动了对东夷的战争;当多利亚人入侵迈锡尼时,商王国则被周人乘虚而入;当“女子与小人”的故事,奏出迈锡尼文明衰落的序曲时,殷周之际的王朝更迭,也被归咎于“女子与小人”。不同的是,当阿伽门农死于“女子与小人”之手时,同样胜利归来的商王纣,却在另一场毫无准备的战争中,以热烈的爱情做了他失败的殉礼。
商文明也在经历了先王和王朝两个时期。在王国向着帝国的发展中,在文明的原动力“革命”精神向着“神王合一”的王权主义的转变中,在地缘政治的合力——长时期的东夷和西戎的合击中,商王朝突然倒下,同迈锡尼文明一样,它们都没有完成王国向帝国的转变。
在工商业方面,商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也相似。商文明中,还有工艺形态的“百工文化”,就青铜工艺而言,与阿卡亚人不相上下,可“百工文化”同“史官文化”一样,要“突出政治”和“政治挂帅”。“百工文化”的核心是青铜工艺,礼器和兵器,皆为铜器,青铜是实实在在的权力。青铜里面出政权,打天下用青铜,治天下也要用青铜,“率民以事神”还要用青铜,其政治属性压倒一切。
与阿卡亚人殖民相比,商王国似乎更热衷于迁都,先王时期,自契至汤,就已迁了8 次,立国以后,自汤以下,又迁了5 次。殖民与迁都是两种政治文化,殖民是自由选择,可以是个体、团体、家族和城邦的行为,而迁都则完全取决于王权。当神王合一尚未完成时,王权的意志往往要借助于祖先观念才得以实现,尤其在迁都问题上,都会请出先王和先公的在天之灵,盘庚就让自己的祖先来警告臣民的祖先,命令他们抛弃那些不服从王权的子孙:“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
与多利亚人的入侵几乎同时,中国于公元前1046 年,开始了周灭商的战争。《周易》“革”卦以“革命”言之: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汤伐夏桀时,他说,桀不恤民力,人民要和他拼命:“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于是,他表示:“夏德若兹,今朕必往”。鸣条一战,他灭了夏桀,600 年以后,汤的子孙重蹈了桀的覆辙,现在,轮到周王“武”来教训汤的子孙了。
周王“武”先讲了一通“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道理,将战争提到天命观的高度,接着就历数了商王“纣”的种种罪行:“今商王受(纣),弗敬上天,降灾下民”。多利亚人起兵时,没有演讲,没有发文章,他们的优势在军事技术方面。当周人批量使用马拉战车时,多利亚人已在运用骑兵;当周人执着于青铜文明时,多利亚人已经成了铁器时代的.主人,而骑兵和铁器被中国人广泛运用,是在战国时期,晚了好几个世纪。周人的优势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在文化方面,主要是在以“天命”为核心的民本主义和以“算命”为导向的政治策略的运用方面。
不破不立,多利亚人的历史作用是“破”,他们打破了以官僚王国为中心的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建立军国主义的大本营,他们的军国主义传统后来被斯巴达人所继承。
迈锡尼王国的火炬熄灭了,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在黑暗的时代里,点燃了一种新文明,正是他们,还有那些城邦移民,他们的精神,迈过官僚王国的尸体,觉醒了崭新城邦的心灵。
篇2: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关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含义:
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前2000—前1200年)。
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源头,也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克里特文明:
早期的爱琴文明,前2000-前1400年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地区最大的岛屿,也是爱琴文明的最大中心。
它位于地中海东部,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2—60公里,面积8336平方公里。
岛上多山,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属于地中海式气候。
位置优越,海运便利,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
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5~12世纪。
迈锡尼,位于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
迈锡尼文明包括迈锡尼及其附近的梯林斯等地的遗址和遗物,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等在1876年发现。
迈锡尼城堡的城墙有的厚度达到20米,城门由一块巨石组成,此门因为上面雕刻有2只狮子而被命名为“双狮门”,这也是城墙内外的唯一通道,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克里特文明特点:
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公元前1600年进入繁荣期。
还有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和神奇的米诺斯王宫。
迈锡尼文明特点:
君主制国家,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最早文明。
文化遗存有王宫,卫城和陵墓。
重大历史事件是特洛伊战争。
发现线形文字B,迈锡尼文明生产力发展迅速,金属冶炼和手工业品的制造达到并且超过了克里特文明时期的'技术水平。
克里特文明发展阶段:
新石器时代:小亚居民迁入,为后来的文明诞生奠定了基础。
金石并用时代:受埃及文化的影响较深、可能进入了文明时期。
青铜时代: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文明,克里特文明最大的特征是宫殿的修筑,所以一开始就以王宫为政治中心,统一后王权更为加强,王宫建筑越来越富丽豪华,表明它的城市是王朝统治的中心,这是它与日后希腊风行共和政治的城市国家的一个最大的差别。
克里特文明发展时期:
1、早王宫时期(古王宫时期):(2000~1700BC)形成与初步发展期。
特点:出现了最初的君主制国家, 王宫建筑群——米诺斯王朝 出现了线性文字A,至今未被释读出来。
2、新王宫时期:(1700~1500BC)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
特点:社会经济、对外贸易发达,出现线形文字B。
克洛索斯王宫,传说中的“迷宫”,建筑水平高超,设计独特。
有古代社会独一无二的卫生设备-浴室和冲水厕所。
米诺斯王朝的统治区域扩大,与埃及建立密切的联系。
米诺斯海上霸权的意义:控制东部地中海的海运贸易网,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岛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及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而克里特岛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二者之间,各方海运受其节制,从而使得它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
3、后王宫时期:(1500~1380BC)
公元前1450年左右,操希腊语的人占领了克洛索斯王宫,标志着克里特文明的衰落。
从此以后,文明中心转向迈锡尼(靠近大陆的地区)
迈锡尼文明的发展过程:
1、兴起与繁荣:
迈锡尼人与克里特的米诺斯人不是同一民族,他们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是从欧洲内陆由北向南进入希腊的。
希腊本土的迈锡尼人比较落后,虽然已经进入铜器时代,仍然未建立国家。
公元前1600年才称王立国,成为竖井墓王朝。
后被圆顶墓王朝取代。
迈锡尼文明在充分吸收克里特文明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城堡坚固,陆战力强,喜欢用马拉战车,尚武精神突出。
公元前1450年,迈锡尼人可能通过联姻,继承等和平方式,得以入主克洛索斯王宫,这是迈锡尼文明发展的关键一步。
之后承袭了克里特所掌握的爱琴海商业贸易网的控制权,也全面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遗产。
形成了线性文字B,现已释读。
2、迈锡尼文明的灭亡:
迈锡尼文明在公元前1200 年后渐渐呈现出衰败之势。
其间有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是希腊联盟与小亚富裕城市特洛伊的战争,最后希腊联军攻下了特洛伊城。
当然这必然是两败俱伤的后果,战后希腊各国也疲惫不堪,元气大伤。
后来被北方的多利亚人乘虚而入,将爱琴文明毁灭了。
多利亚人是原始的野蛮的游牧民族,当时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
毁灭了爱琴文明之后,吸收了小亚细亚的讲话而创造出了自己的文明,但是整体上希腊是返回到了原始社会时代,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时代,成为“荷马时代”。
★ 安娜卡列尼娜论文
商与迈锡尼的衰落分析论文(精选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