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打印故障解决实例一则

时间:2022-12-23 03:42:27 作者:红豆薏米粉条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红豆薏米粉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网络打印故障解决实例一则,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网络打印故障解决实例一则,希望您能喜欢!

篇1:网络打印故障解决实例一则

网络的普及不单是在计算机,现在连打印机也采用网络互联的方式工作,这样有利于办公自动,既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办公空间,然而,网络打印的出现同样会带来这样或者那样的故障,令人头痛,今天编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网络打印故障解决实例,希望能让你的办公无忧。

一台hp激光打印机曾经连接在一台打印服务器中,作为网络打印机被局域网中的其他工作站同时共享使用,可后来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打印服务器临时“下岗”了,于是将HP激光打印机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中,继续为其他工作站提供网络打印服务。不过在计算机“扮演”打印服务器这一角色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网络打印机无法连接的故障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时只要将打印机所连的计算机重新启动一下,又能正常进行网络打印操作了,不过没有过多长时间网络打印机象“神经错乱”一样,又重复出现了前面的故障现象。

对于类似“神经发作”一类的打印故障,笔者向来都毫不犹豫地认为这是网络病毒的“捣蛋”引起的,于是在排除这种类型的打印故障时,笔者想都没想就找来了最新的正版杀毒软件开始了病毒清除工作。可是经过一阵全面、彻底地病毒查杀操作后,打印机所连的计算机中竟然没有找到一个病毒,显然这是笔者“错怪”了病毒。考虑到打印机自身能够正常工作,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打印故障肯定不是由打印机硬件引起的,那会不会是网络打印连接不可靠呢?但转念一想,这种因素也不大可能,毕竟只要将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一下就能暂时解决网络打印故障了,如果网络连接不可靠的话,也不应该在系统每次重新启动之后就能立即恢复正常呀!依照这样的分析,笔者开始怀疑该故障是由打印机所连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引起的;为了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笔者特地将计算机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XP SP2,可是当笔者辛辛苦苦地将Windows XP SP2操作系统安装好,并重新安装和设置好了网络打印机后,网络打印故障还是象以前那样一会儿发作,一会儿又能消失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在笔者无计可思的时候,笔者在偶然打开的系统设备列表窗口中看到计算机主板中的USB2.0接口驱动程序好象没有安装,难道这是导致网络打印机不能稳定工作的“罪槐祸首”?先不管这么多了,还是先将USB2.0接口驱动程序安装起来再说吧!笔者想到做到,立即用鼠标选中USB2.0接口选项,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选项,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更新驱动程序”命令,然后按照驱动程序更新向导界面的提示完成了该接口驱动程序的安装操作。但是,笔者这样的努力还是没有换来回报,再次使用网络打印机时还是出现了相同的打印故障;不得已笔者重新启动了一下操作系统,并进入到系统的BIOS参数设置界面,在该界面中将USB接口的标准设置为了1.1,然后对上面的设置参数执行保存操作,最后再次重启了操作系统,这一次尝试进行网络打印操作时,打印故障竟然消失了。后来笔者到网上搜索了一下作为网络打印机的那款HP激光打印机的相关介绍,发现该型号的打印机尽管支持USB 2.0接口,但是在兼容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当笔者将计算机的USB接口类型更改为1.1之后,该网络打印机立即能稳定进行工作了。总结该打印故障,笔者认为当我们日后在使用USB设备时,一旦遇到设备有“神经错乱”现象,那就先要查看一下USB接口的标准是否匹配,如果接口标准不匹配的话,USB设备很容易发生“神经错乱”故障。

篇2:网络堵塞故障解决实例

笔者所在单位因工作需要于去年组建了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由于本人懂得一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所以被公司领导委任为兼职网络管理人员,虽然公司领导这么作主要是出于节省开资的目的,可本人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在一段时间内颇有些沾沾自喜,

只是局域网组建后一直风平浪静没有出现问题,所以本人也没有什么机会一展身手,一段时间以后大家似乎都忘了我这个网管员(兼职)的存在。

忽一日,网络多次出现堵塞现象,且在后来连续几天都出现这种现象,给公司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这时公司领导和同事终于想起了还有我这个网管员,大家一至要求我尽快排除故障以保公司的正常工作。

终于有露脸的机会了,虽然兼职不能多得一份工资但毕竞会让我得领导的重视,如果有下岗的“机会”,就凭这点特长领导肯定不会优先考虑我了。闲话少絮,敢紧工作吧!

首先在工作时间打开路由器的管理信息库即MIB库,MIB库上的信息显示网络的平均流量不超过50%,仅有小部分发生数据碰撞,这说明当前网络结构中的大部分设备是完好的,故障可能是由某个工作站引起的。为了准确摸清故障点,找来了网络万用表接入网络进行测试,在网络堵塞时发现网络万用表所测得的网络流量非常高达到了80%以上,其中发生碰撞的数据帧占了绝大多数,

经过查问,发现堵塞其间有半数工作站接收或发送过数据,其中有三个工作站在网络堵塞期间一直处于数据收发状态,看来问题极有可能出现在这三个工作站上,继续对这三个工作站在网络堵塞期间的数据包流量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其中一台工作站的数据包流量大的离谱,竞是其它工作站流量总和的十多倍,故障的根源应该就在这个工作站上。

下面的工作是要确定此工作站在局域网中所处位置,方法是打开各工作站网卡MAC地址的备份,与网络万用表中找到的MAC地址对照查找后,明确了被怀疑工作站的位置与用户。

接下来对被怀疑工作站进行重点查访时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在网络堵塞时,该工作站用户并未使用计算机,将网络测试仪与该工作站网卡连接,摸似发送流量,发现数据碰撞随流量的增加而大幅增加。从以上现象可以判断网卡的连接上有故障,接着测试此工作站的网卡与网线,结果显示当前使用的水晶头为三类而不是五类,所以使链路近端串扰超差较多。

经过与此工作站使用者交谈了解道,这个工作站的使用者缺乏一定的网络常识,在水晶头损坏的情况下随便找了一个三类水晶头换上,后又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压缩的动态文件,这些文件可以在网络中实时传输。在该用户将下载的动态文件解压后发送给其它用户时,网络数据包的流量就会急剧增加,至使数据包在传送时出现丢包现象,导至数据反复重新发送,由于此局域网中所有工作站处于一个网段,一台工作站的工作状态会影响整个网络的传输质量,从而造成整个网络堵塞故障。

故障排除了,领导的表扬同事的称羡自然少不了,关键是通过这次故障排除又长了不少经验。

篇3:硬盘坏道故障实例解决

做为存储设备的硬盘,出现故障的机率并不大,正常使用中的硬盘,如果不受到外力的影响,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我们见到的一些诸如硬盘电路板烧毁等硬件故障,也是因为用户的非常操作所造成的,但在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中,硬盘坏道却是经常遇到硬盘故障,其中大部分的故障都是盘体表面的出现坏道。这部分的硬盘的电路板都是好的,在开机的CMOS设置中,磁盘参数都可以检测出来,如果丢弃这些硬盘,是挺可惜的。实际上,坏道一般出现在硬盘的开始区域。通过PowerQuest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d的处理,通过适当的调整分区,绕过这些坏道,减小一些容量,除了分布在坏道附近的空间不可用外,这些硬盘完全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通常,我们可以修复的“坏硬盘”有几种情况:一是引导出错,不能正常启动的。这种情况未必是“坏”,通常清除MBR,再重新分区就有70%好。二是可正常分区,可格式化,但扫描发现有“B”标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坏道”。这里可不分“物理坏道”或“逻辑坏道”,“B”数量少的话(少于100个),基本上有80%可以修复为“好硬盘”。三是不可正常分区,或分区完后格式化不了。这种情况要用到专业维修软件,视不同的牌子,修复率不同。一般达到50%左右。

另外,有些硬盘受破坏严重,坏扇区太多(有的盘不可超过3000,有的则不可超过8000,有些却允许超过10000),解决办法是切除有问题的磁头,或降低容量,同时更改型号,也算是一个可用的“好硬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修复率!

那么,修后的“好硬盘”与未修过的硬盘有何区别?答曰:对用户来说感觉不到任何区别,非专业人士看不出区别!因为用的就是厂家技术来修复,厂家技术员也未必看得出区别所在!

一台Pentium4机器,使用80GB硬盘,启动WindowsXP系统,一直停留在启动画面,硬盘不断的“咔咔”响,显然硬盘出了问题。这个硬盘分成C(20GB)、D(30GB)、E(30GB)三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D和E盘是用户数据。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判断是系统所在的C盘有坏道。

把硬盘卸下,作为从盘接到另一台在C盘装有PartitionMagic4.0分区软件的机器上,运行PartitionMagic,选择Disk2;把第一分区的容量在起始位置减少1GB(可多可少,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估计!),其余的都不变;确认Apply,程序在Windows下做完一部分工作后,重新启动系统,在DOS下做完剩下的工作;出现是否需要运行盘符映射(DriveMap)的对话框时,选择不做!关闭系统,卸下这个硬盘,把它作为主盘,接回原来的机器,发现Windows系统启动正常,进入系统后,应用程序运行正常,这个硬盘可以正常工作了,

一台奔腾4机器,使用120G硬盘,故障现象同上述几乎一样,硬盘分成C(20GB)、D(20GB)、E(40GB)和F(40GB)四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其它分区设置在扩展分区上,因为有上次的经验,所以就照着上述步骤做。选择了Disk2后,发现在第一个的分区处有出现checkfailure,把第一分区的容量在起始位置减少1GB,确认Apply后,开始移动分区数据,在进行到45%左右时,出现“在****地址出错,无法继续”的对话框,程序无法再运行。

笔者开始怀疑是不是在坏道的数据影响了移动分区?有可能。先把第一个分区删除,删除后,重新运行PartitionMagic,在开始位置减小一些容量,减少3GB(多丢弃一些空间!),把剩余的空间建立为主引导区,确认Apply后,在进行到45%左右时,又出现“在****地址出错,无法继续”的对话框。

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可能在开始位置作主引导分区不行了?这有可能!删除第一个分区,在F盘的尾部空出20GB,把扩展F分区在相应的位置也空出20GB,把这空出来的20GB空间建立一个主引导分区,并且设置为激活的!之后PartitionMagic处理得很顺利,再也没有出错信息。注意,把这个硬盘接回原来的机器后,在尾部新建的主引导分区的盘符仍然为C盘,格式化,重装系统等软件,一切正常。

由于硬盘中存有大量的数据及文件,虽然硬盘出现坏道会,我们通过修复还能够正常使用,但坏道的出现,也意味着你的硬盘寿命不会太长,因此平时要做好重要文件的备份工作,硬盘有价数据无价,当硬盘真正无法修复时,也不会造成重要文件数据的丢失。

篇4:服务器故障解决实例

我们有一台SunE250服务器,主要用作WWW发布用,一直以来运行比较稳定,但是前一段时间重启了该服务器一次后,发现这台服务器前面板的6个LED指示灯中中间的那两个指示灯常亮,而以前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基本上可以定位为告警指示。我到SUN的网站上下载了E250服务器的手册,查了一下,了解到那个扳手一样的LED指示灯。

在系统运行时亮表示检测到系统错误(任何可能的错误)。那个温度计一样的LED指示灯亮表示系统温度过高。

知道了LED指示灯带给我们的错误信息以后,我们就开始从机房的环境温度、操作系统故障这两方面来着手解决问题。

机房环境温度:

我们机房是采用中央空调和独立空调两套空调系统,可以有效的保证室内的环境温度,即使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可以将温度调节到二十度左右,而且和这台WWW服器并排放在一齐的还有两台同型号的服务器,它们就没有温度过高的告警。

操作系统故障:

通过查看/var/adm下的messages文件,发现确实有温度过高的日志记录

Aug3119:17:18nsunix:WARNING:TEMPERATUREWARNING:63degreescelsiusatlocationCPU0Aug3119:23:33nsunix:NOTICE:TEMPERATURENORMAL:allsensorsbacktonormalreadings

再查看/var/log目录下的syslog文件,发现有大量重复的告警信息出现,如下:

Aug3114:35:45nssendmail[19588]:NOQUEUE:[202.112.174.17]didnotissueMAIL/EXPN/VRFY/ETRNduringconnectiontoMTA

由此可以基本上判断出是由于这个主机被当作了垃圾邮件的转发器,被某些恶意主机大量利用sendmail程序发送邮件造成了系统负担过重(我们的邮件服务器(同样是是Solaris操作系统,已经利用增加SMTP认证功能有效的杜绝了垃圾邮件的转发,但是这台WWW服务器默认启动了sendmail邮件服务,但是又没有实现SMTP认证功能,

在Solaris7中文版中是无法成功的配置SMTP认证的,我们的邮件服务器是在升级到Solaris8以后才配置成功SMTP认证,我们的WWW服务器目前还没有升级到Solaris8,这个漏洞造成了WWW服务器的负担过重,而这个频繁使用的进程竟然是发送垃圾邮件),好了,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从手解决了。

第一步,利用ps-ef|grepsendmail查出sendmail的进程号,再用kill 进程号命令杀掉sendmail进程。

第二步,不让sendmail进程随系统启动自动启动,用以下命令实现:

cd/etc/rc2.dmvS88sendmails88sendmail

以上两步完成后,再去WWW服务器那儿一看,告警指示灯就不亮了,经过了近一个星期的观察,也没有再出现类似的告警。这个问题成功解决。

篇5:硬盘坏道故障实例解决服务器教程

做为存储设备的硬盘,出现故障的机率并不大,正常使用中的硬盘,如果不受到外力的影响,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我们见到的一些诸如硬盘电路板烧毁等硬件故障,也是因为用户的非常操作所造成的,但在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中,硬盘坏道却是经常遇到硬盘故障,其中大部分的故障都是盘体表面的出现坏道。这部分的硬盘的电路板都是好的,在开机的CMOS设置中,磁盘参数都可以检测出来,如果丢弃这些硬盘,是挺可惜的。实际上,坏道一般出现在硬盘的开始区域。通过PowerQuest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d的处理,通过适当的调整分区,绕过这些坏道,减小一些容量,除了分布在坏道附近的空间不可用外,这些硬盘完全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通常,我们可以修复的“坏硬盘”有几种情况:一是引导出错,不能正常启动的。这种情况未必是“坏”,通常清除MBR,再重新分区就有70%好。 二是可正常分区,可格式化,但扫描发现有“B”标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坏道”。这里可不分“物理坏道”或“逻辑坏道”,“B”数量少的话(少于100个),基本上有80%可以修复为“好硬盘”。三是不可正常分区,或分区完后格式化不了。这种情况要用到专业维修软件,视不同的牌子,修复率不同,

一般达到50%左右。

另外,有些硬盘受破坏严重,坏扇区太多(有的盘不可超过3000,有的则不可超过8000,有些却允许超过10000),解决办法是切除有问题的磁头,或降低容量,同时更改型号,也算是一个可用的“好硬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修复率!

那么,修后的“好硬盘”与未修过的硬盘有何区别?答曰:对用户来说感觉不到任何区别,非专业人士看不出区别!因为用的就是厂家技术来修复,厂家技术员也未必看得出区别所在!

一台Pentium4机器,使用80GB硬盘,启动Windows XP系统,一直停留在启动画面,硬盘不断的“咔咔”响,显然硬盘出了问题。这个硬盘分成C(20GB)、D(30GB)、E(30GB)三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D和E盘是用户数据。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判断是系统所在的C盘有坏道。

把硬盘卸下,作为从盘接到另一台在C盘装有PartitionMagic 4.0分区软件的机器上,运行PartitionMagic,选择Disk 2;把第一分区的容量在起始位置减少1GB(可多可少,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估计!),其余的都不变;确认Apply,程序在Windows下做完一部分工作后,重新启动系统,在DOS下做完剩下的工作;出现是否需要运行盘符映射(Drive Map)的对话框时,选择不做!关闭系统,卸下这个硬盘,把它作为主盘,接回原来的机器,发现Windows系统启动正常,进入系统后,应用程序运行正常,这个硬盘可以正常工作了。

篇6:解决声卡安装故障的一则实例

解决声卡安装故障

声卡使我们的电脑在正常使用时候音频输出输入必学的硬件设备,需要安装驱动。但是在我们进行声卡驱动安装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故障。那么如何解决声卡安装故障呢?本篇将为大家介绍解决声卡安装故障的一则实例。

故障现象:杂牌VIA KT133主板(集成AC’97音效芯片),一块ES1869声卡在Windows 98系统中不能被识别和安装。

故障分析:由于声卡支持即插即用,故照例先打开Win98中的“设备管理器”,检查资源冲突,但没有“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项。怀疑是接触不良所致,于是关机重新拔插声卡,再启动Win98后,未发现新硬件。用最小系统法(仅留显卡和声卡)还是不行。直接安装声卡驱动程序,系统托盘中仍未出现音量控制图标,在“设备管理器”中虽出现了“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但各项均有黄色惊叹号,悉数删除。让Win98强行搜索,打开“控制面板”,选择“添加新硬件”,结果Windows提示找不到任何新硬件。进入BIOS设置程序检查,板载声卡已设为Disable,“PnP/PCI Configurations”中资源分配也已设为Auto,将“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的“Onboard Legacy Audio”改为Enable,重启机器后仍无效,

用多种杀毒软件检查未发现病毒。怀疑注册表错误,删除Windows,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并安装了最新版的VIA 4-in-1驱动程序,还是找不到声卡。

故障解决:重新进入BIOS,按F6键(即选择“Load Fail-Safe Defaults”项)并回车,然后键入“Y”确认,启动Windows后,提示“发现新硬件,正在寻找驱动程序”,赶紧插入声卡驱动程序光盘,安装驱动程序。伴随着清脆、悦耳的乐曲,一切OK!后经反复试验,如果在BIOS中将“PNP OS Installed”设为Yes,Windows竟对声卡熟视无睹,必须设为No才行。

总结:当安装硬件出现问题时,首先在系统“设备管理器”中检查是否存在资源冲突,可删除有问号及黄色惊叹号的选项,手工调整各项资源试试,再就是一定要安装主板驱动程序,不行的话再检查BIOS中的各项设置。此外可采用最小系统法、杀毒甚至将系统彻底删除并重装。还有一处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采用BIOS设置程序提供的兼容性保守设置,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7:光驱不能顺利弹出故障解决实例

光驱是我们常用的光存储设备,但光驱也是电脑系统中容易损坏的设备,一台光驱也就是二三年的时间就会寿终正寝,光驱的常见故障除了光头老化读碟能力下降以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机械故障。笔者最近就遇到一例。

一台光驱,读碟能力不错,一直没有修过。近日按出仓健,感觉光驱反应迟钝,托盘弹出缓慢,进仓也是如此。过了一段时间,故障加重,按动出仓键,只听到光驱内有电机转动声,但光驱托盘却无法弹出,多次按动进出仓键,光驱托盘偶尔也会有进出仓动作。在光驱面板上有一紧急弹出孔,用一根回形针或类似的东西可以把托盘顶出来,放入光盘后读碟正常。这个小小的毛病却令人烦不胜烦。虽然我们并不是学电器出身的,但是还是要发挥DIY精神,自己想办法搞定!

在光驱“生病”期间,虽然不能顺利进出仓,但是读盘正常,说明光驱的光头部分并没有损坏,故障应该出在机械部分,

由于故障出在光驱的内部,因此,必须得把光驱拆开维修。拆光驱的过程比较简单,这里就不用多说了。拆开光驱,定睛一看,好家伙,光驱的内部聚集了大量的灰尘,主人也太粗心了,没有给光驱一个舒适的环境,难怪光驱会发“脾气”。

将光驱内的灰尘清除,放入一张光盘试机,结果故障依旧,看样灰尘对光驱的影响并不大。光驱出仓不顺的故障如何解决呢?仔细观察光驱托盘的工作情况,光驱托盘上有两个凹槽,卡在两条塑料轨道上,托盘上有齿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完成进出仓动作。定睛一看,在光驱的轨道上,落满了灰尘,原有的润滑脂也已干涸硬化,托盘与光驱轨道间的阻力很大,会不会是托盘与轨道间的摩擦阻力增大而导致托盘无法出仓呢?将光驱轨道上的浮尘扫去,将硬化的润滑脂清理干净,再在轨道与托盘间涂上一些润滑油,或者一些能起到润滑作用的东东,如汽车用的黄油、医院用的凡士林等,处理完后,将光驱接入电脑,按动光驱上的进出仓键,光驱托盘应手而开,呵,故障排除!

影响光驱进出仓的因素很多,这样的故障也许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篇8:巧用网络命令解决网络特殊故障

巧用Sc命令,解决服务窗口无法打开故障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通过本地工作站系统默认开启的隐藏共享,来攻击本地系统或偷窥本地重要隐私信息,我们常常会打开本地系统的服务列表窗口,进入Server服务的属性设置界面,采用手工方法将Server服务停止运行,从而实现关闭本地系统隐藏共享的目的,

可是有些时候,我们无论怎么操作,都无法进入进入Server服务的属性设置界面,这么一来我们就无法通过停用Server服务的方法来关闭系统隐藏共享了,如此说来在服务窗口无法打开的情况下,我们就无法将本地工作站中的隐藏共享关闭掉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借助Windows工作站内置的Sc命令,来巧妙地将工作站系统中的Server服务停止运行,从而实现一次性关闭系统所有隐藏共享的目的,下面就是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进本地工作站系统,依次单击该系统桌面中的“开始”、“运行”菜单选项,打开本地工作站的系统运行框,在其中输入字符串命令“cmd”,单击回车键后,进入到MS-DOS工作窗口。

在MS-DOS窗口的命令行提示符下,执行“scconfiglanmanserverstart=disabled”字符串命令,当系统弹出成功提示时,我们不用进入Server服务的属性设置界面,就能轻松地将系统服务Server停止运行了,此时我们再查看系统的隐藏共享资源时,就会看到所有的隐藏共享资源全部被一次性删除掉了,这样的话非法用户就无法通过隐藏共享对本地工作站实施安全攻击了。

巧用Regsvr32,解决IP地址频繁冲突故障

在局域网环境中,为了有效提高工作站的网络登录速度,同时方便网络管理员高效管理网络,局域网中的所有工作站常常被设置成使用静态IP地址。

可是,在Windows窗口下普通用户只要遇到不能上网的网络故障,就会随意进入到对应工作站中的TCP/IP属性设置窗口,来胡乱更改IP地址,这么一来整个局域网中就会频繁发生IP地址互相冲突的故障现象,如此一来反而给局域网的管理维护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局域网工作站IP地址频繁发生冲突故障,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系统自带的Regsvr32命令,来将“网络连接”图标隐藏起来,这样普通用户找不到“网络连接”图标,就无法随意对工作站的IP地址进行修改了,下面就是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由于用户只有进入“网络连接”的属性设置界面,才能对工作站的IP地址进行修改操作,而“网络连接”属性设置界面的显示与系统的动态链接文件Netshell.dll、Netman.dll、Netcfgx.dll有关,这些链接文件全部都是工作站系统的控件,它们在默认状态下会被Windows操作系统自动注册。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Regsvr32命令将上面几个动态链接文件从系统中反注册掉,日后普通用户想进入“网络连接”属性设置界面来修改工作站IP地址时,系统由于无法找到对应的动态链接文件,就会不显示“网络连接”属性设置界面,那样的话普通用户自然也就无法随意修改IP地址了。

在对动态链接文件Netshell.dll、Netman.dll、Netcfgx.dll进行反注册操作时,我们可以先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进本地工作站系统,依次单击该系统桌面中的“开始”、“运行”菜单选项,打开本地工作站的系统运行框,在其中输入字符串命令“cmd”,单击回车键后,进入到MS-DOS工作窗口。

在MS-DOS窗口的命令行提示符下,执行“Regsvr32/uNetshell.dll”输入字符串命令,本地工作站的Netshell.dll动态链接文件就从系统中成功反注册掉了。按照相同的操作办法,我们再在命令行提示符下依次执行字符串命令“Regsvr32/uNetcfgx.dll”、“Regsvr32/uNetman.dll”,来将本地工作站中的动态链接文件Netcfgx.dll、Netman.dll反注册掉。当结束所有动态链接文件的反注册操作后,我们再尝试修改工作站的IP地址时,就会发现该系统中的TCP/IP属性设置窗口无法进入了,这样我们就顺利解决IP地址频繁冲突故障了。

硬盘坏道故障实例解决服务器教程

浅析DHCP服务器端的故障解决

无线路由器数据传输速度下降故障的解决

如何解决打印机无法打印、该文档未能打印的问题

网络公证--解决网络信用危机的新途径

灯谜打印模板

征文打印格式

离婚协议书打印

LJ4000N网络打印机的网络打印设置安装方法

无线网络跟有线网络不兼容问题的解决

网络打印故障解决实例一则(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网络打印故障解决实例一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