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乌龙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初中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与参考答案,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初中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与参考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初中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20分)
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 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
A.女娲 B.伏羲氏 C.神农氏 D.禹
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 B.舜 C.黄帝 D.炎帝
1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
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
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
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二、配伍选择(6分)
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三、判断辨析(8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
1.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5.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 )
6.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
7.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
8.大汶口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黑陶和白陶。( )
四、识文物,学历史(6分)
下图中的'文物是哪些古人类使用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五、想一想(12分)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1)根据以上材料,“他们”应该属于哪里的原始居民?
(2)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创造这种干栏式的房屋?这种古老建筑形式今天还存在吗?
(3)假如让你回到当时,你会怎样度过一天的生活?
六、知史识图(18分)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根据上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有哪些贡献?哪些考古实物可以验证其中的一些传说?
七、读史有感(15分)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他由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杨思华、陈鲁编著《画说中国历史》
(1)上述史料讲述的“他”是谁?
(2)你能说说有关“他”的故事吗?从“他”的故事中,你认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
八、史海拾贝(15分)
尝试着像导游一样,向你的父母或亲朋好友详细介绍我国远古时代你所喜欢的一个传说或一个遗址或一件文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A
C
B
C
A
二、配伍选择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C)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D)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B)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A)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F)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E)河姆渡原始居民
三、判断辨析
1.(×)2?(√)3?(×)4?(×)
5.(√)6?(×)7?(×)8?(√)
四、识文物,学历史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居民 ③大汶口居民 ④山顶洞人 ⑤河姆渡居民
五、想一想
(1)他们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
(2)所谓干栏式房屋,就是把底层架空的住宅。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既通风又防潮,这一建筑形式最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这种建筑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都建造干栏式的吊脚楼或竹(木)楼,底层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则有堂屋与卧室。
(3)提示:种植水稻、建造房屋、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作乐器等。
六、知史识图(略)
七、读史有感
(1)材料中的人物是禹。
(2)据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尧派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采用“堵”的办法,但是堵来堵去,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被尧给杀了。鲧死后,大禹受舜命继续治水。禹改变了父亲的治水方法,采用“导”的方式疏通水道,使水顺利流进大海。禹治水前后达到十三年之久,三过家门而不入,累得大腿上都没有肉了,小腿上也没有毛了,终于制服了洪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禹获得了老百姓的爱戴,舜也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他。
我们应该学习大禹身上那种不避艰难、一心为民、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八、史海拾贝(略)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篇2:初中历史同步训练题
初中历史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洲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B.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
C.亚洲的西部,西临大西洋D.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黑河──腾冲一线
3.我国的海陆位置与下列哪个国家相似( )
A.蒙古B.日本C.巴西D.英国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北部
B.与日本相比,我国是一个内陆国,利于发展牧业
C.与蒙古相比,我国是一个岛国,利于发展渔业
D.与俄罗斯相比,我国纬度位置较低,热量充足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描述的地区是
A.华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
6.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 )
A.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B.台湾、海南、广东、广西
C.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D.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7.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玉米B.大豆C.水稻D.小麦
8.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9.下列省级行政区完全位于西部的是()
A.湖南、内蒙古自治区B.青海省、甘肃省
C.江西省、云南省D.陕西省、山西省
10.与我国黑龙江、新疆都接壤的`国家是()
A.蒙古B.俄罗斯C.哈萨克斯坦D.朝鲜
11.以下关于东西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B.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C.东部地区都是季风区,西部地区都是非季风区
D.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12.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
A.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
B.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
C.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D.初步解决西部地区资源短缺的问题
13.下列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既位于西部地区又有陆上邻国的有( )
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
14.台湾省的火烧瞭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下列因素在那里形成降水的是( )
A.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B.来自太平洋的东北季风
C.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D.经过的台风
15.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可每年新增人口仍有1000多万,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外籍人口迁入增多D.人口基数大
16.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总量大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老龄化严重D.沿海人口密度小
17.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B.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C.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D.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分布
18.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 )
A.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 B.地形类型不一
C.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 D.气温高低变化不一
篇3:赤壁赋训练题与答案
赤壁赋训练题与答案
1.指出下列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提示: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把握,难度不大。
答案:(1)互文见义 (2)对偶 (3)比喻
2.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 ,一字和仲,号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提示:文学常识靠记忆。
答案: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3.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提示:①③④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②⑦⑧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⑤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答案:C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七月既望( ) (2)击空明兮泝流光( )
(3)渺渺兮予怀( ) (4)斗牛之间( )
(5)倚歌而和( ) (6)山川相缪( )
(7)酾酒临江( ) (8)正襟危坐( )
提示:本题帮助积累实词的意义。
答案:(1)阴历每月十五日 (2)逆流而上 (3)悠远的样子 (4)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同声相应,唱和 (6)缭,盘绕 (7)斟酒 (8)身体斜着坐
5.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正襟危坐。
(4)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提示:(1)“西”“东”是“向西”“向东”之意,名词作动词;(2)“侣”“友”是“以……为友”,意动用法;(3)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的意思;(4)“舞”,使……舞,使动用法;(5)“东”,向东流,名作动。
参考答案:(1)名作状 (2)意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动词 (4)使动用法 (5)名作动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当)
东望武昌(现在湖北鄂城,不是现在的武昌)
B.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举匏尊以相属(葫芦)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即多有所得)
D.驾一叶之扁舟(形容船小)
下江陵(向下)
提示:D项,下:攻下。
答案:D
7.找出本段中出现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提示:“何为其然也”,“何为”应为“为何”;“而今安在哉”,“安在”应为“在安”。
答案: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
8.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提示:例句与C项都是宾语前置,A项是状语后置,B项是定语后置,D项不属于特殊句式。
答案:C
9.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提示:D项“目的是赞扬曹操”错。
答案:D
二、语言运用
10.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目前,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惊人,而 法律监管尚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如何规范跨国界网上交易,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问题,美国和欧盟目前除加强内部立法外,正在加强沟通,力求建立一种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接受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但是美欧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在商务立法和监管方面的 差别 。如不久前,法国一位法官命令美国雅虎公司设法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拍卖网站购买纳粹纪念品。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是以销售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还是以购买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引起美、法人士的不同意见。另外,美欧双方对“隐私”和“电子签名”等电子商务中基本问题的要求也都不尽相同。所有这些,造成国际电子商务屡屡出现争端。
提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抓重点句整合。
参考答案:美欧力求制定国际电子商务通行规则,但还面临重重困难。
11.依照示例,扩展下面两组词语,扩展的语句要生动形象,富有意蕴。(扩展时三个词语可 不分先后,词序可颠倒。)
示例:果实 花 叶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专心地垂着绿阴的。
(1)走兽 鱼 鸟
(2)拱桥 弓 虹
提示:该题考查仿例造句与扩展语句,每题所提供的三个词语必须用上。
参考答案:(1)陆地上的走兽是喧闹的,水里的游鱼是自由的,但是让我做一只鸟吧,鸟是在空中永远唱着快乐的歌儿的。
(2)拱桥能把人们渡向彼岸,弓能使箭射中目标,但是还是让我做一弯彩虹吧,彩虹虽是短暂的存在,却留下永久的美好。
三、写作训练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0月17日,被称作“20世纪的良心”(曹禺)的著名作家巴金在上海辞世,留下一部被称为“一个伟大灵魂的思想忏悔录”的《随想录》。陈思和教授说:“在社会开放,人人追求成功、财富、名利的时候,惟独巴金还在一字一句地写他的忏悔录般的《随想录》。”……什么是忏悔?有人说,忏悔,是一个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净化和再生的不间断过程。还有人说,一个不忏悔的人,是无法在心灵上有所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忏悔,意味着心灵的停滞和继续染污;不忏悔,意味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地产生!
那么,关于“忏悔”,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你有什么独特的体验呢?请以“忏悔”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略)
回顾展望
13.2010 全国卷Ⅱ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春晖盈大地
(2)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提示:对对联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可综合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能力,推理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及知识面方面的情况。解答本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春联”的一般知识。春联是一种对仗句,是严格的对偶句,要求上下句字数、句式相同,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所用手法、平仄也有固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仔细揣摩所给上联的特点,然后作答。
参考答案:第一题:①正气满乾坤 ②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2010湖北 阅读下面一段 文言文,完成14~16题。
涉 务①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②,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坺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注:①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
提示:D项,“纠”应解释为“审查”。
答案:C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
A. B.
C. D.
提示:B项第一句是说养尊处优;C项第一句是说养尊处优的危害;D项第一句是说养尊处优,第二句是说崇尚空谈。
答案:A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
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史。
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
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
提示:意在批评当时士大夫养尊处优的风气及带来的不良后果。
答案:C
篇4:政治训练题与答案
政治专题训练题与答案
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 )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权利
C.受教育权
D.生命健康权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BC中的权利都是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权利,但不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D。
2.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权利
D.生命健康权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中的人身自由权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B中的人格尊严权是公民最起码的权利、C中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这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D。
3.张超在天津误入传销组织身亡的事件警示我们,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表现形式有( )
①非法搜身
②非法禁闭
③非法拘禁
④非法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非法搜身、非法禁闭和非法拘禁等行为都是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表现。①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④中的非法贸易是经济生活中的行为,不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表现,此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A。
4.每个人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 )
A.平等权
B.人格尊严权
C.社会经济权利
D.政治权利和自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考点:本题考查人格尊严权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或者从平等权、社会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角度思考。
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学校在宣传窗里张贴小徐获奖的照片
B.王某跨越马路护栏的照片被报纸刊出
C.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D.电视新闻中出现了郑某参加科技馆的画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肖像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有,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肖像,故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肖像,或以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都是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其中ABD不是侵权行为,C照相馆的做法侵犯网络李某的肖像权,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肖像权
6.因被某微信公众号无端发文辱骂是“汉奸”“卖国贼”,知名歌手Z诉至法庭,要求该公众号认证的开办主体删除相关信息、公开道歉,并索赔经济损失60万元。歌手Z诉讼的依据是该公众号涉嫌侵犯其( )
A.名誉权
B.隐私权
C.姓名权
D.肖像权
【答案】A
【解析】被辱骂为“汉奸”“卖国贼”,是对歌手Z的品德的一种不够客观的评价,侵犯了Z的名誉权。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BCD中的权利都是公民的合法权益,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A。
7.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叫作( )
A.财产
B.有形财产
C.无形财产
D.财产所有权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BC中的说法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D。
8.财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 )
①配偶
②子女
③兄弟姐妹
④父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在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③中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的范围,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B。
篇5:语文第一单元课时的训练题
关于语文第一单元课时的训练题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世界第 三 、中国第 一 大的大河。
2、“我们赞美长江,?? ;?? ,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 反复 ,这样写的好处是 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 。
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 长江 ,文章采用第 二 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 等成语来形容。
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5、请写出4条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见《课课通》5页)
①
②
③
④
6、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 。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①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见《课课通》5页)
2、三亚落日
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孩童? 、大红灯笼 、跳水员? 。
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 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一色的壮观奇景。同时这奇异景象也被感染了作者,使得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
3、最后那落日像_________________那样,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弹跳,再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再见”。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 落日?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大海 。
4、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鸟兽鱼虫? 江河湖海? 东西南北? 喜怒哀乐? 梅兰竹菊? 风雨雷电
5、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红灯笼”指 落日 ,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
6、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7、《三亚落日》 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篇6: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题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读一读,写一写(5分)
dng tíng shāo wēi wān yán é jiǎo zhè jiāng
( ) ( )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伐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联棉不断的画倦。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暇( ) 梢( ) 峦( ) 碗( ) 桐( )
假( ) 稍( ) 恋( ) 蜿( ) 洞( )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波( )壮阔 ( )( )森郁 变化( )( )
五( )斑斓 ( )( )如镜 盘曲( )( )
五、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各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8分)
1、斑斑点点 2、光溜溜
3、无边无际 4、摇摇头
六、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6分)
清清 缓缓 渐渐 轻轻 朵朵
1、汽车( )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 )地流,声音( )的。
3、( )盛开的白莲映在( )的河水里。
七、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在横线上。(4分)
春来江水绿如蓝 澄江一道月分明 春江潮水连海平遥望洞庭山水翠
1、,海上明月共潮生。
2、日出江花红胜火, 。
3、,白银盘里一青螺。
4、落木千山天远大, 。
八、这组课文,我们学了三首古诗词,你能选择一首默写出来吗?记住写上作者(5分) 。
九、过年你一定得到不少的压岁钱,对于这些压岁钱,你是怎样使用的?谈谈你的看法。(7分)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十、(一)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词语(2分)
2、“兀”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3分)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2分)
险:①地势不平坦 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③狠毒 ④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 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 ③指人快要死 ④高 ⑤端正
4、给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5、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3分)
6、作者把桂林的山跟( )和( )作比较,还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2分)
7、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 (1分)
(二)、阅读《我家的小园》,回答问题。(15分)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sū shū)菜、花草和树木。这里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lào nào)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zhǎng cháng)得很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出阵阵芳香。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zng zhng)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枝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用“—”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划下来。(4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强壮( ) 茂密( ) 威风( )
3、这篇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2分)
4、在文中用“—”划出一个拟人句。(2分)
5、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出来。(4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十一、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4、题目自拟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答案
一、洞庭 稍微 蜿蜒 额角 浙江
二、伐 联 棉 倦
(筏) (连) (绵) (卷)
三、暇(无暇 ) 梢(树梢 ) 峦(山峦 ) 碗(洗碗 ) 桐(梧桐)
假(假如 ) 稍(稍等 ) 恋(依恋 ) 蜿( 蜿蜒) 洞(山洞)
四、波(澜)壮阔 (郁)(郁)森郁 变化(多)(端)
五(彩)斑斓 (水)(平)如镜 盘曲(而)(上)
五、略(符合要求即可)
六、1、渐渐 2、缓缓 轻轻 3、多多 清清
七、1、春江潮水连海平
2、春来江水绿如蓝
3、遥望洞庭山水翠
4、澄江一道月分明
八、略
九、略
十、(一)1、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2、上下 一
3、④ ④ 4、,,,。
5、奇 秀 险 6、泰山 香山 排比 比喻
7、略
(二)1、shū nào zhǎng zng
2、茁壮 茂盛 威武
3、春、夏、秋、冬四季
4、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奏着动听的歌。
篇7:数学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数学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计算(5b+2)(2b-1)=_______.
2.计算:(3-2x)(2x-2)=______.
3.计算:(x+1)(x2-x+1)=_________.
4.若(x-8)(x+5)=x2+bx+c,则b=______,c=_______.
5.当a=-1时,代数式的值等于.
二、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单项式的积仍是单项式;
B.两个单项式的积的次数等于它们的次数之和;
C.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积的项数与多项式项数相同;
D.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的项数之和.
7.下列多项式相乘的.结果是a2-a-6的是()
A.(a-2)(a+3);B.(a+2)(a-3);C.(a-6)(a+1);D.(a+6)(a-1).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a2)=a5;B.(-ax2)3=-ax6
C.3x3-x(3x2-x+1)=x2-x;D.(x+1)(x-3)=x2+x-3.
9.若(x+m)(x+n)=x2-6x+5,则()
A.m,n同时为负;B.m,n同时为正;
C.m,n异号;D.m,n异号且绝对值小的为正.
10.要使成立,且M是一个多项式,N是一个整数,则()
A.;B.;
C.;D..
三、解答题
11.计算:
⑴;⑵;
⑶;⑷;
⑸;⑹;
12.若(mx+y)(x-y)=2x2+nxy-y2,求m,n的值.
13.解方程:(x+3)(x-7)+8=(x+5)(x-1)
【能力提升】
14.已知m,n满足│m+1│+(n-3)2=0,化简(x-m)(x-n)=_________.
15.对于任意自然数,试说明代数式n(n+7)-(n-3)(n-2)的值都能被6整除.
16.探索发现:
(1)计算下列各式:
①(x-1)(x+1);②(x-1)(x2+x+1);③(x-1)(x3+x2+x+1).
(2)观察你所得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根据你的结论填空:(x-1)(xn+xn-1+xn-2+…+x+1)=_______(n为正整数).
参考答案
1.;2.;3.;4.b=-3,c=-40;5.6.
6.D;7.B;8.C;9.A;10.C.
11.⑴;⑵;⑶;⑷;⑸;⑹;
12.m=2,n=-1.
13.1.
14..
15.解:n(n+7)-(n-3)(n-2)=n2+7n-n2+5n-6=12n-6=6(2n-1).
因为n为自然数,所以6(2n-1)一定是6的倍数.
16.解:(1),,,(2).
篇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训练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训练题
《数一数》练习
一、填空题。
(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5个一千万是()。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千位,第()位是十万位,千万位是第()位。
(3)、6060600是()位数,在这个数中,最左边的6表示6个()。
(4)、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5)、一个数由1个千万,1个万,1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二、按要求数数。
(1)、从九十六万起,一万一万得数,数到一百一十二万。
(2)、从八百八十万起,十万十万地数,数到一千万。
三、写出下面各数前后相邻的两个数。
(1)、________、_______、40000、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4299、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八位数,她的最高位是()位。
A、百万B、亿C、千万
(2)、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A、数位B、位数C、计数单位
(3)、一亿是由()个十万组成的。
A、10B、100C、1000D10000
(4)、9876543中的“8”表示8个()
A、万B、十万C、百万D、千万
《人口普查》练习
一、填空题。
(1)、我们在读数时,先读()级,再读()级,最后读()级,读万级或亿级时,要按照()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字,每级()的零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个零。
(2)、写数时,从()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3)、306759000这个数中的5在()位上,表示5个(),亿位上是(),表示()。
(4)、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是6,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它是由6个()和3个()组成的。
二、.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读作:
376008704读作:
2030607080读作:
200000004读作:
90990900008读作:
57080023040读作:
1567009读作:
6302050读作:
50060003读作:
2060800读作:
4302000读作:
三、请写出下列数字。
三千零一写作:
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写作:
四千二百零三写作:
九亿零七写作:
三百亿零四万零四写作: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写作:
五百零三万四千写作:
二十五万零七百写作:
一百万零五十写作:
四千三百零二万三千五百写作:
六万八千零一写作:
四、用0、0、0、3、7、2、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1)、只读一个零的数。
(2)、读两个零的数。
(3)、读三个零的数。
(4)、一个零也不读的数。
《国土面积》练习
一、填空题。
(1)、与499999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2)、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时,就是把()位后面的()省略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为单位的数时,就是把()位后面的()省略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亿”字。
(4)、比一百万少一万得数是(),比一百万多十万的数是()。
(5)、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五位数是()。
二、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10000099999628000682000
560700006707万2812000○2809800
199999200000200001
三、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363004203048万3100万640018万3亿
四、将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570000=()万
73200000=()万
8900000000=()亿
506000000000=()亿
《近似数》练习
一、填空题。
(1)、求近似数的方法是()法。
(2)、636900,四舍五入到万位,要看()位,()位上的数字是(),比(),向()位进一,再把右边的四个数都舍去,写上一个“万”字,约是()万。
(3)、49()000≈50万,括号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
(4)、找朋友(写题号)
近似数是()准确数是()
A、希望小学共有465名学生。
B、全国造林面积约为15460公顷。
C、兰兰妈妈去年为希望工程捐款1000元。
(5)、泰山海拔约1532米,每年前往泰山游览的中外游客约为736000人。
1532米≈米732000人≈万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49365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50万。()
(2)、3020000元用“万”作单位写作302万。()
(3)、3022285>302万。()
(4)、54□223约等于55万,□中只能填5。()
三、试一试。
精确到万大于()万,小于()万
4416740000大于4万,小于5万
83498
116504
674436670000大于67万,小于68万
2320000
四、写出下面各数,再用四舍五入法写出精确到亿位的近似数。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五十九亿八千三百万
二亿零八百九十六万六百二十九亿四千万
五、内可以填几?
(1)、90567≈90万
(2)、90567≈91万
《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检测
本章知识要点:①大数的读写方法(“分级读写”);
②大数的改写(以“亿”、“万”做单位);
③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一、填空。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位是百亿位。
2、一万是()个千,一千万是()个百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4、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5、49()000≈50万,()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
6、最小的八位数是(),减去1是();最大的八位数是(),加上1是()。
7、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8.一个数,由“四舍”后得近似数3万,这个数的千位上的数最大只能是()。
二、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读作:
376008704读作:
2030607080读作:
200000004读作:
90990900008读作:
57080023040读作:
三、读一读,把横线上的数写出来。
(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
写作:_____________
(2)、首度北京的老年人口有三百一十九万人。
写作:_____________
(3)、嘉园小区的建筑面积是一百万零五百四十平方米。
写作:_____________
(4)、北京图书馆藏书一千五百万册,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之一。
写作: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排列顺序。
(1)、4670038467308046070380
()>()>()
(2)、60660600606060060606
()<()<()<()
五、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9678≈30万70000=万
30909≈30万800000000=亿
95678≈10000001269080070≈亿
10230000=万101006003≈亿
460000=万534728≈万
六、思考题:
1、一个数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只能是多少,最小只能是多少?
2、用0、0、0、0、0、1、2、3、4、5、6这十一位数,要求所有的0都读出来。
篇9: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河南省郑州市邙山,矗立着一座女神雕像,它是中国大河上惟一的一座纪念河流功勋的雕像。雕像线条优美、栩栩如生,雕塑的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用乳汁哺育着怀中的婴儿。你觉得这座雕像中的母亲代表的是
A.长江B.珠江C.黄河D.淮河
2.母亲怀中的婴儿代表的是
A.汉族人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中华民族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
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渭河流域
4.证明北京人是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A.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C.能够用手制造、使用工具D.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
5.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
A.住在山洞里B.学会制造工具C.懂得用火D.过群居生活
6.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人
7.下列远古居民生活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8.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传说中的哪位人物有关
A.女娲B.伏羲氏C.神农氏D.黄帝
9.“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B.水稻和小麦C.粟和小麦D.粟和水稻
10.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
1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
12.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是按什么结合在一起的
A.性别B.生活能力C.财产多少D.血缘关系
13.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人遗址
14.“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
15.孙中山词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
A.蚩尤B.黄帝C.女娲D.大禹
16.传说继黄帝之后,下列部落联盟首领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A.舜尧禹B.禹舜尧C.尧舜禹D.舜禹尧
17.在逐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A.黄帝B.炎帝C.大禹D.蚩尤
18.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
A.父亲传子B.兄长传弟C.母亲传女D.民主推选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3070年B.约公元前207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D.约公元前1600年
20.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B.舜时期C.禹时期D.黄帝时期
二、说史解惑题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那么你是否知道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类是什么吗?你认为在我国境内还可能找到比元谋人更早的人类吗?如果能,在哪儿的可能性最大?
2.历史课上,有一位同学对老师说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提出异议。他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龙这种动物,怎么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呢?你能够说服他接受“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个观点吗?
三、材料解析题
1.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会有这种建筑风格不同?
(2)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
2.阅读下列反映同一人物的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他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
(1)两则材料指的是谁?
(2)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3)请简单介绍他的事迹。
四、问答题
1、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2、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驯养百畜,“神农氏”尝百草,播五谷,本领最大的要数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等等。这些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关联?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神话传说?
参考答案
一、1-5CDBCD6—10BCCDD11—15BDCDB16—20CDDBC
二、1、在东非的肯尼亚,1972年发掘了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取名为KNM—ER1470号人,生存年代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有可能在我国找到比元谋人更没早的人类。目前已经有了若干新发现,在四川、山西境内都发现了比元谋人更早的人类。
2、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龙是多种动物的复合体,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一形象喻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发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三、1、(1)图一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的房屋,图二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的房屋。南北房屋特点解然不同,是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潮湿多雨多爬虫。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2、(1)指的是禹。(2)①领导人民治理洪水。②具有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3)他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取得成功;通过禅让的办法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四、1、①烧烤食物,增强体质;②驱兽,增强了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③照明,扩大了生活领域;④防寒,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和生活发展的进程。人类解决居住、食物等问题,是同自然界做斗争,逐步积累经验的结果。这里面包含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奋斗、失败。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从懂得很少到懂得较多,使生活从很不完善改进为较为完善,最后才取得成功。但是,古人往往把群众创造归功于理想中的能人。我们可以把有巢氏、黄帝等看成象征性的人物,他们象征了氏族社会时期努力解决生活问题的人类。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训练题与参考答案(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