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九上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九上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篇1:九上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
九上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放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但必须注意: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a≥0是√a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如√5,√(x2+1),
√(x-1) (x≥1)等是二次根式,而√(-2),√(-x2-7)等都不是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取值范围
1.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由二次根式的意义可知,当a≥0时√a有意义,是二次根式,所以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只要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即可。
2.二次根式无意义的条件:因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当a﹤0时,√a没有意义。
知识点三:二次根式√a(a≥0)的非负性
√a(a≥0)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说,√a(a≥0)是一个非负数,即
√a≥0(a≥0)。
注:因为二次根式√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而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所以非负数(a≥0)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a≥0(a≥0),这个性质也就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绝对值、偶次方类似。这个性质在解答题目时应用较多,如若√a+√b=0,则a=0,b=0;若√a+|b|=0,则a=0,b=0;若√a+b2=0,则a=0,b=0。
二次根式的性质
√a2=|a|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
1、化简√a2时,一定要弄明白被开方数的底数a是正数还是负数,若是正数或0,则等于a本身,即√a2=|a|=a (a≥0);若a是负数,则等于a的相反数-a,即√a2=|a|=-a (a﹤0);
2、√a2中的a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任意实数,即不论a取何值,√a2一定有意义;
3、化简√a2时,先将它化成|a|,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来进行化简。
二次根式(√a)的性质
(√a)2=a(a≥0)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
注:二次根式的性质公式(√a)2=a(a≥0)是逆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的结论。上面的公式也可以反过来应用:若a≥0,则
a=(√a)2,如:2=(√2)2,1/2=(√1/2)2.
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
1怎么样提高数学成绩
首先想要提升数学成绩,成为数学学霸的前提是要对数学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学会课前预习,方便自己能够更加深入的吃透课堂上的知识点。然后还要学会总结复习,总结自己课堂上的问题,复习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提升数学成绩还要拥有一个错题本,和数学资料。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工具,多做练习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自己常犯的题型,记在错题本上,常练习,常巩固。在自己的数学资料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反复练习加以运用,一定会提升你的数学成绩。
学会听课,在课堂上勇于提问。数学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在课本上,所以必须要掌握好课堂的45分钟。把握好数学课本,为自己打下一个好基础,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升你的数学成绩。学会做课堂笔记,把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记下来,以便接下来的复习。
2如何才能成为数学学霸
想要提升成绩成为数学学霸,天赋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除了天赋外还要看你是否肯用心,而且学习方法也是同等重要的。
提升数学成绩成为学霸的第一步,就是要背,记住数学里面的公式和推算方法,掌握住数学公式和推算方法有助于你答题,无论自己碰到什么样的题型,最基本的公式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数学答题时就算你不会,但是只要把公式写出来还是会得分的,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你的成绩。
多练习,多练习不是说搞那些所谓的题海战术,真正要练的是教材,数学教材才是真正的基础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在做题的时候要的是效率,而不是量,认真分析做过的题型,你会发现他们的题型会有相似之处,能够使你更好的知道数学中的奥秘。
篇2:二次根式知识点
中考数学二次根式复习注意问题
1.首先考虑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其次还要考虑其他限制条件,这样就转化为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问题,如有分母时还要注意分式的分母不为0.
2、利用二次根式性质时,如果题目中对根号内的字母给出了取值范围,那么应在这个范围内对根式进行化简,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取值范围,那么应注意对题目条件的挖掘,把隐含在题目条件中所限定的取值范围显现出来,在允许的取值范围内进行化简.
二次根式的基础知识
1.最简二次根式
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2. 同类二次根式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注意问题归纳:
最简二次根式的判断方法:
1.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分母中不应含有根号);
(2)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即被开方数的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为1.
2.判断同类二次根式:先把所有的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被开方数是否相同来加以判断.要注意同类二次根式与根号外的因式无关.
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记为±。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2)立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篇3: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
① 二次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 √a (a≥0)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其中“ √ ” 称为二次根号,a 称为被开方数。
例如,√2 ,√(x^2+1) ,√(x-1) (x≥1) 等都是二次根式 。
② 二次根式的性质:
当 a ≥ 0 时,√a 表示 a 的算术平方根,所以√a 是非负数 ( √a ≥ 0),即对于式子 √a 来说,不但 a ≥ 0,而且 √a ≥ 0,因此可以说 √a 具有双重非负性 。
③ 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和因式 。
④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⑤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注:对于商的算术平方根,最后结果一定要进行分母有理化。
⑥ 分母有理化:
化去分母中根号的变形叫作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和分母分别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⑦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一般方法:
1、将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进行开方;
2、若被开方数含分母,先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变形,再根据分母有理化的方法化简二次根式;
3、若分母中含二次根式,根据分母有理化的方法化简二次根式 。
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要紧扣最简二次根式的特点:
(1)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3)若被开方数是和(或差)的形式,则先把被开方数写成积的形式,再判断,若无法写成积(或一个数)的形式,则为最简二次根式 。
⑧ 二次根式的加减:
(1)先把每个二次根式都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注意合并时只把“系数”相加减,根号部分不动,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能合并
初三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1)圆的对称性
1、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2)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初中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1.1正数和负数
①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②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①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②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1.2.2数轴
①具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1.2.3相反数
①只有符号不同的数叫相反数。
②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1.2.4绝对值
①绝对值 |a|
②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的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的0
1.2.5数的大小比较
①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②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去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⑤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c)+b
1.3.2有理数的减法
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的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③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④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的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⑤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ba
⑥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c=(ac)b
⑦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
1.4.2有理数的除法
①除以一个不等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③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
③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④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①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1.5.3近似数
①一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②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③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篇4:初中数学二次根式基础知识点
1.二次根式概念: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4.二次根式的_质:
a(a0)22(1)(a)=a(a≥0);(2)aa
0(a=0);
5.二次根式的运算:
a(a0)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
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是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_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_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_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常见考法
1.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这类题目有着解题规律性强的特点,题目设置会很灵活,所以一直很吸引命题者。主要考查①根与系数的推导,有关规律的探究②已知两根或一根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这类题目一般比较开放;
2.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几何问题、函数问题的交汇处出题。(几何问题:主要是将数字及数字间的关系隐藏在图形中,用图形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形主要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涉及到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全等、面积计算、体积计算、勾股定理等);
3.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命题广泛。(常见的题型是增长率问题,注:平均增长率公式。
★ 二次根式教案
★ 二次函数知识点
九上数学二次根式知识点(通用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