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嚯嚯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明代四大奇书,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明代四大奇书,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 目录
篇1: 明代四大奇书
答案:
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这四部书是明代文学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说。
相关阅读:
篇2:明代四大奇书写作技巧
明代四大奇书写作技巧
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称为“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也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代表了中国古大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
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这四部书是明代文学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说。“四大奇书”说法的流行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开辟历史演义传统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 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辟英雄传奇传统的《水浒传》:
《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小说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无能、横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的社会现实,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才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开辟神魔小说传统的《西游记》:
《西游记》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年)时期。小说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首要地位。小说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开辟世情小说传统的《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和xx,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小说描绘了一个上自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书名是从小说中三个人物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
篇3: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
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
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称为“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也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代表了中国古大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
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这四部书是明代文学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说。“四大奇书”说法的流行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开辟历史演义传统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辟英雄传奇传统的《水浒传》:
《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xx”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小说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无能、横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的社会现实,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才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开辟神魔小说传统的《西游记》:
《西游记》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年)时期。小说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首要地位。小说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开辟世情小说传统的《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和xx,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小说描绘了一个上自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书名是从小说中三个人物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
篇4:谈四大奇书风云人物之再现论文
谈四大奇书风云人物之再现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之所以称奇必然有其原因所在,抛开整部作品新颖独特的外表,究其实质,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塑造绝对是这部作品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因素,人物,更是每部作品中的灵魂所在,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四大奇书;人物
一、《水浒传》之宋江
早在南宋时期,在长篇小说《水浒传》未成书之前,宋江等人的形象就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不断的在民间流传,被更多的人熟知,小说中的宋江是个讲义气,敢于为兄弟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好汉。小说一开始就给宋江“及时雨”这样一个封号,江湖人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俨然名声在外的宋江已经注定了他的江湖地位,该称王的宋江也许是命中注定,但更多的是他憨厚的性格赢得了众兄弟的爱戴。小说之所以会塑造这样的人物,更多的在于人物本身的重要性,一个核心人物的出场就决定了他的代表性,影响性,对整部作品来说都是灵魂所在,宋江在整部作品中有他的人物散发的精神所在,而为整部作品添加了迷人的色彩,成为主要人物的宋江是作品的主力,是诠释作品带动剧情发展的动力,他在坚强的同时又是懦弱的,可这种懦弱却是封建社会的枷锁的重要体现,就因为这个导致了宋江这个人物,不会自立为王,只想着招安而效忠王朝。
二、《三国演义》之诸葛亮
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传神人物,可以说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开始,就已注定了诸葛孔明的才智与身份的非一般性,这样的出场自然而然的就让大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一定的好奇性,同时也是对这个人物的定位的合理安排,诸葛亮一生为了自己的道德情操、人生理想奋不顾身,生死置之度外,这样的人物有理想有原则,同>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时有能力,这也正是我们能够认可他的原因。作品中诸葛亮虽被神化了,但是丝毫没让我们觉得人物的虚假,同时也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物的喜爱,可见,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是合情合理的,一个文学作品的核心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在一个三国鼎立的谁与争锋的大的背景下,这样一个传神的人物,必然成为众星捧月般的焦点,成为作品中大家都为之胆怯却又不得不去争斗的对象,害怕但是又是不得不面对的天生的敌人,从而使整部作品带入一定的境界,超然的奉献,无穷尽的搏杀,只为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与成就伟业的决心。
三、《西游记》之孙悟空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作品以唐僧收徒到后来西天取经为线索的一系列的故事展开,让我们看到了孙悟空这个角色,并且有了一定的崇拜感。《西游记》中悟空的出场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为了一定的理想与目标可以跋山涉水,不顾艰险的人物形象,为求仙法可以说是历经千山万水,而大闹天宫的结局符合了整个故事的情节,同时也很好的阐释了悟空这个角色的自由主义倾向,他的神化了的角色却抵挡不住他生来石猴的性格与命运,为什么我们能够认可孙悟空这个人物,原因很简单,他的率真,敢于打破旧的制度,有能力敢进取等等,虽然他好大喜功,但是还原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物的真实。最后的结局是封建社会不得不面对的桎梏,一个率真自由的人终归要变成为大众所接受的为更多人所认可的模样,而本性这个东西正在被封建社会这个大的熔炉所融化殆尽,悟空的人生经历以及人物定性,很好的阐释了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人之常态。
四、《金瓶梅》之西门庆
《金瓶梅》的西门庆,商人嘴脸的他有着经商的本能,而且有着让人不得不敬佩的商业头脑,同时他也是个商业上欺诈,官府中作弊买卖官员的主要人物,市井中的流氓同样说的也是他,可以说这个人物的好坏皆有。《水浒传》中,他反面的形象衬托了武松的正直,但在《金瓶梅》中他的无所不能,他的圆滑世故,他在众多领域中的成就,证明了他的能力在于他能够在这个属于他的封建社会中完好的生存,可以做很多他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论家庭还是事业没有任何的影响,一切都可以完好的解决,可以说这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古代达人。而这个主线人物的完美恰好在于他很会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金瓶梅的存在让我们感觉到了西门庆的真实,不虚假,而这部作品也恰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定的环境下的特征。西门庆的真实是我们认可他的主要方面,他在作品中显示出来的是一个好与坏的结合,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发展脉络有了一定的变化。
总结:四部作品中的人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能够成为一部作品的主角,能让这部作品家喻户晓的同时而真正的感动每一位读者,这样人物塑造是真实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映射,是具体的不可模拟的。总之,人物的塑造符合作品的脉络是一个人物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他存在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版.
篇5:奇书散文
奇书散文
一来犒劳她多年来的忠心,二来自己散心,三呢?她狡黠一笑:我们这一行竞争日益强烈,好点的小姐各按摩院争着抢、相互挖,跳槽率高得很。老板懂事一点,人情味浓一些,对自己员工有好处,她们才有归属感……
费用?当然是我拿的。
那一次,坐火车、购物、观光连带送礼,花了老娘几万元呢。这些都不在话下,真正让人难忘的是,8号的家乡。到了贵洲省城贵阳,再要坐二天的汽车,那些高得令人头晕的大山,陡得让人心跳的山路,弯弯曲曲,好像永远走不完。
好不容易到了站,却被告之还要坐三天的汽车才能真正到家。
一路上,汽车巅跛得厉害,到处是山,很少见到人影,真以为回到了洪荒年代。下车又走了很久很久的路,好不容易才到了8号的家,那情景,唉……
她慢慢地说:在大山坡底,坐落着二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一条短尾巴黑狗跑来跑去的撒欢,二个佝偻着腰的老人坐在石磨上剥着豆荚。
穷呵,与世隔绝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穷呵,真没想到今天还有这么穷得仿佛被时代遗忘的地方。
我们在她家住了几天,两个老人好老实好质朴哟,听说我是他们女儿的老板,并且自己花钱跑这么远送女儿回家养病,双双扑通跪下给我们磕响头。
老人说他俩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没见过汽车;生病给女儿打手机是托人到镇上邮所里排了3个钟头的队打给女儿的。
他们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老一辈认命,年轻人却挣扎着走出大山,走出贫穷,老人说,村里40岁以下的劳力都跑了出去,家里除女儿到外打工,她的三个哥哥也都在外面打工,平时的`农活不管多重,全靠自己;实在收割不动的庄稼,就让它烂在地里沤肥……
老人唠唠叨叨年轻时的往事。
12、3岁那年,兴起了合作社。一天,正是玩耍天性却挑着沉重粪桶给庄稼淋灌的他,被一群挤挤攘攘向屋角涌去的老乡吸引。
他挤拢一看,队里那头高产的种母猪,早被几个乡亲拉耳朵扯尾巴的捺住,队长正在扯着喉咙嚷:快上快上,秋后队里多给你几斗粮。
一位身强力壮的汉子,正面红耳赤的脱着短裤。人家不给咱队的种母猪配种呵,只有用人,配出来是不是一样?怕被我老汉骂,我再也没见过。老人淡淡的说着,在石磨沿磕磕叶子烟杆。
我听得如雷轰顶:世上居然还有如此荒塘的事儿?太可怕了。几天后,我们便离开了。唉,你说,中国的领导到底知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边远贫穷落后的山区?
家庭?有、有过。
她显然有些兴奋:我给你看的那首诗,便是我写给我那冤家的。
他是个好人,结婚几年来,对我嘘寒问暖对我好,但他始终不知道我到底是干啥工作的?只知道我用钱很潇洒、大方。
纸包不住火。
他有一天终于知道,大怒之下,狠狠揍了我一顿,砸坏了家里的大屏幕液晶电视冼衣机空调和床,离家出走了。
孩子?
我们本身信奉丁克,没打算要孩子。
唉,他就是我顽皮而牵挂身心的孩子,现在也不知住在哪里?身上有没有钱?裹没裹上坏女人?这年头,男人也不容易,外面诱惑太多,陷阱太多!一不小心,就被骗上当,就身败名裂
前天晚上,院里一下来了九个年青人,个个身材高大,朝气蓬勃,都是本市××高校的大一学生。
来干什么?来寻刺激呗。
姐妹们可高兴极了,纷纷争着上钟。
你说,今儿个除了贩毒和杀人,人们还有什么不能做不敢做的?这个冤家呀,说来怪只能怪自己,当初,我要是下定决心给他说实话就好了,嗨,当初在这事儿上我怎么总是犹豫不决的?你知道,这可不是我性格。
他离开的时候,正下着绵绵秋雨。
深夜,望着淡蓝色的雨夜,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要是我父母没下岗,要是我母亲还建在……泪水盈满我眼眶。我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咽下了太多的苦楚,这一切向谁倾诉?
那天晚上我哭着一挥而就,写了这首诗。
唉!个人无法挑战命运,也无法逃避时代,我们这一代和你们这一代,不幸成为社会大变革中无辜的牺牲品。
中国将踩着我们的尸骨,走向真正的繁荣昌盛。
别、别别,我是说心里话,别让老师你见笑了。她弯腰埋下头,抿住了嘴唇。哦!我曾熟悉的孩子气和天真,又缀满她的眉梢和笑靥。
窗外,落日浑圆。
篇6:奇书的经典散文
奇书的经典散文
有一本奇书,长辈们统统叫好,它是蜀山剑侠传。
试阅过多次,不知恁地,却一直看不下去,丝毫不觉精妙,不禁自疑资质愚鲁,不能领会个中好处。
少年时看旧版本,字体小且密,又无标点符号,亦不大分段,内容怪诞到极点,读不下去,放弃。
后来老匡将之编成紫青双剑录,再试阅,仍不觉稀奇,照样半途而弃,连主角叫啥名字也记不住。前辈叫好,会不会是感情因素作祟?
——少年时缺乏娱乐,只得这一套小说,争相阅之,爱不释手,在家躲被窝读,上课时藏膝上偷阅,情愫日生,家长老师越是不准越要看,终于爱上了。
成年后念念不忘这初恋之一,无论怎样,它都是一本好书。
我们也有同样的经验,加菲猫不可能胜不过花生漫画,占士甸与卜狄伦都是、永远的偶像……
无他,皆因这些没有生命的'事物陪伴我们度过生命中最可贵的一段岁月。
是好书抑或不是好书已不重要。少年人的爱不会错。因为时光一去不回头。
篇7:明代佛教
明代佛教
明代佛教是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至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前后二百七十六年间朱明一代的佛教。
目录历史由来主要贡献历史由来明代政权建立之初,有鉴于元代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转而支持汉地传统的佛教各宗派,因此喇嘛教在内地渐衰,而禅、净、律、天台、贤首诸宗逐渐恢复发展。太祖早年出身于僧侣,对于佛教有意加以整顿。洪武元年(1368)即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命僧慧昙管领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以掌全国名山大刹住持的任免。三年(1370)又召集各地僧耆,规定寺院为禅、讲、教(包括依瑜伽教修行及应赴佛事等)三类,要求僧众分别专业。随后又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启建“广荐法会”及点校藏经,进行刻版。对于僧人普给度牒,废除过去计僧卖牒的免丁钱,并命各地沙门讲习《心经》、《金刚》、《楞伽》三经。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对于佛教的整顿更为积极,仿照宋制设各级僧司、僧官[其制在京设僧录司,各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
僧录司诸僧官由礼部任命,有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左、右觉义等职。主要任务是监督僧众行仪及主管考试等。从洪武二十五年(1392)起,僧录司务僧官都按级给俸,最高的月给米十石,最低的五石。见太祖实录],制定僧服色别,严格区分禅、讲、教三类。十七年(1384)采纳礼部尚书赵瑁的建议,规定每三年发度牒一次,并加考试,不通经典者淘汰。二十四年(1391)命各州府县只许保留大寺观一所,僧众集中居住,限各府不得超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规定男子非年达四十岁以上,女子非五十以上者不准出家见《明史.职官志》三)。复通告全国,防止僧俗混淆,规定僧人诵经仪式和施主布施金额,这就是所谓《申明佛教榜册》,是明初整理佛教的一项重要文件。又命各府州县的僧官,就地调查杂处民间的僧人实数,要他们集中居住。次年(1392)通知全国各级僧司造僧籍册,拟刊布各寺,使互周知,名为《周知板册》。后以执行手续过烦,不久就停止了。
主要贡献明初以来,僧道度牒是免费发给的。但考试限制很严,私度因而激增。代宗景泰二年(1451)因救济四川、贵州饥荒,采纳朝臣建议,实行收费发牒制度,凡僧道纳米五石者,给与度牒。宪宗成化二年(1466),淮扬地方大饥,也用同法以赈济。成化八年(1472)淮扬巡抚张鹏请给僧道空名度牒一万道,以买米济荒,虽一度遭到反对,但到了次年户部却发给空名度牒十万道,以赈济山东。这样,有牒僧道既大量增加,寺观自然随之而增。据成化二十一年(1485)统计:
在成化十七年(1481)以前,京城内外的官立寺观,多至六百三十九所。后来继续增建,以致西山等处,相望不绝。自古佛寺之多,未有过于此时者。而纳费发牒之举,直继续到明末为止(《大明会典》卷一百零四)。
明代寺院的土地虽不如元代的多,但明初对于大寺,也常有给田赡僧之举。
如报恩、灵谷、天界,号为南京三大寺,都有许多寺田。南京报恩寺的`田地塘荡就有一万余亩(《金陵大报恩寺塔志》)。江南各地著名寺院也都有相当多的土地。常州武进县土豪陆衡典了弥陀寺田土三千亩,到期不肯全部交还,因此兴讼,于是开始禁止买卖寺田(《钦录集》洪武十九年条)。洪武二十七年(1394),规定全国大寺有钱粮者,设钻基道人一人,专办差税,其余僧众都不许在外奔走,交结官司。到了景泰年间(1450―1456),令各处寺观田地,每所限置六十亩为产业,其余都拨给农民佃种纳粮(《大明会典抄略》“僧录司”),钻基道人之制也就跟着废止了。明代对于喇嘛仍给以应有的宗教上优遇。洪武六年(1373)
前元帝师喃迦巴藏卜入朝,即与以炽盛佛宝国师称号。洪武七年(1374)帕思巴后代公哥监藏巴藏卜入朝,又尊为帝师,加国师称号。设置西宁僧纲司,任喇嘛三刺为都纲;于甘肃河州,设置番汉二僧纲司,以藏僧任僧官。成祖即位后,对喇嘛更加重视。永乐元年(1403)遣中官侯显入藏,迎哈立麻至京,亲往慰问,请于南京灵谷寺启建法会,给与大宝法王称号。当时宗喀巴(1357―1419)在藏传弘佛法,名称普闻,成祖又派大臣四人往请,宗喀巴派遣上首弟子释迦智(1354―1435)前来京师,成祖即给他以大慈法王称号。后释迦智回西藏创建色拉寺(拉萨三大寺之一),又再度至京,任永乐、宣德两代国师(张建木《宗喀巴大师传》)。计永乐时代(1403―1424)受封的藏族喇嘛,有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顶国师、十八灌顶国师(《明会要》卷七十八)。宪宗、孝宗、武宗三代(1465―1521)都深崇喇嘛。来京藏僧,也多给以西天佛子、灌顶国师等尊号。武宗且通达梵语,自号大庆法王,给藏僧食茶八万九千余斤。神宗万历五年(1577)蒙古可汗俺答入青海,闻第三世**索南嘉措(1543―1588)至西宁附近弘法,即率众万人欢迎,给以“遍知一切瓦齐尔**喇嘛”尊号(**喇嘛之名就从这时开始)。索南嘉措遂致书当时宰相张居正致敬,表示当劝顺义王(时俺答受封为顺义王)早日回蒙,并献礼物四臂观世音、氆氇、金刚结子等。
万历十六年(1588)神宗曾派人迎索南嘉措前来北京,但他于是年即在内蒙逝世了。
明初各宗派中,禅宗盛行,而以临济为最,曹洞次之。元末禅僧继续传法于明初的,有楚石梵琦、梦堂昙噩、愚庵智及。明初知名的禅僧有季潭宗泐、恕中无愠、呆庵普庄、见心来复、斯道道衍、雪轩道成、南洲溥洽等。中叶以后,则有楚山绍琦、空谷景隆、笑岩德宝、无明慧经、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湛然圆澄等,各阐禅学于南北各地。
梵琦(1296―1370)和昙噩都曾参加蒋山法会,为太祖所礼重,著有《北游集》、《凤山集》、《西斋集》及《六会语录》。昙噩(1283―1371)著有《新修科分六学僧传》三十卷行世。智及(1311―1378)四主名刹,为元叟行端以后的有名宗匠(《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宗泐(1318―1391)与来复齐名。洪武五年(1372)于钟山建法会,太祖命他升座说法,并作《赞佛乐章》八曲,又命主金陵大天界寺,掌全国僧事。与如^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经》,颁行全国。所著有《全室外集》九卷。无愠(1309―1386)从元叟行端出家,居台州瑞岩时,日本怀良亲王慕他的名望,遣使请往日本传教,太祖因此召他至南京,但无愠以老病辞。所著《山庵杂录》二卷,称为宗门七书之一(《南宋元明僧宝传》卷十二)。普庄(1347―
1403)深于禅学,又善讲说。洪武十年(1377)朝廷命各地僧徒讲习《心经》、《金刚》、《楞伽》三经,他受请讲授于金山寺,由是著名。又曾主江西讼E居山及浙江径山。所著《呆庵语录》,后湮没不传(《南宋元明僧宝传》卷十三)。
来复(1319―1391)擅长诗文书法,历主宁波天宁及杭州灵隐诸大刹,曾被召至京,受四众归敬。后因丞相胡惟庸案牵连被杀。著有《四会语录》及《蒲庵集外集》六卷。道衍(1335―1418)号逃虚子。成祖起兵时,任为军师,即位后,论功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任太子少师,复姓姚,命名广孝。常居僧寺,冠带而朝,还仍缁衣。他除监修《太祖实录》及监修《永乐大典》外,著有《道余录》一卷、《净土简要录》一卷、《诸上善人咏》一卷、诗文《逃虚子集》
十卷(《明史》卷一百四十五)。溥洽(1346―1426)博究教典,并通儒书,曾任僧录司左善世。建文帝出奔时,成祖疑他与闻其事,把他拘禁十余年。后因道衍临终之请,始释其狱。寂后,杨士奇为撰塔铭(《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道成(1352―1432)出于万松法嗣雪庭福裕一系,尝住金陵天界寺,永乐初曾出使日本。
绍琦(1404―1473有语录四卷曰《笑岩集》。德宝门下出幻有正传,正传门下有密云圆悟、天隐圆修、雪峤圆信三名僧,各传道一方,时称为临济中兴。圆悟(1566―1642)重兴宁波天童寺,为明末禅宗著名宗匠。嗣法弟子有汉月法藏、浮石通贤、破山海明、费隐通容、木陈道 等十二人。其法系蕃衍,遍于全国。
慧经(1548―1618)住江西新城(...
篇8:明代文峰塔
明代文峰塔
区位、历史
文峰塔塔坐落于广东省仁化县城南面1公里之锦江河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据清同治《仁化县志》载:“文峰塔在城南隔河一里矮岭村,明万历四十年,知县高应选建;未竟,知县胡京球成之,塔下为仁阳书院。”
结构特点
该塔为平面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空心砖石构筑塔,由塔刹、塔身、塔座、塔台组成,通高39.15米(包括塔刹高度)。首层直径10.5米,内设红砂岩步梯呈半旋状直上顶层。该塔建筑比例协调,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巍峨挺拔,是县城的一大景观。
备注说明:
1.高应选,江西泰和人,举人,万历四十年任仁化县知县。胡京球,广西全州人,举人,明万历四十六年任仁化知县。仁阳书院现已毁。
2.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由省文化厅、县人民政府拨款,对文峰塔进行了全面修茸,复了原来古朴、巍峨的丰姿。
篇9:中国明代古城墙
,
资料
近几年经过对其大规模的修葺,对护城河和环城林带进行清淤和绿化,现在的西安古城墙已成为绿树环绕、清水相伴、游人嬉戏的立体公园。
★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
★ 明代写景的古诗
★ 四大传统节日
★ 四大美事散文
★ 四大面试问题
★ 待客四大礼仪样板
★ 四大基本句型英语
明代四大奇书(锦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