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积计算

时间:2023-01-15 04:11:26 作者:慕雪念悄悄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慕雪念悄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圆柱体积计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圆柱体积计算,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圆柱体积计算的应用

圆柱体积计算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5,完成第44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十一的第3―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一个圆柱形物体,一个圆柱形杯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出示练习十一的第3题(可以用卡片或用投影出示):

4.5十0.37                        0.25×8                  5.8十2.9

7.2÷9                               6.1―4.8                       十

-                                          ÷                                ×

2,复习圆柱的体积。

教师: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叙述一下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面积×高”,即:V=SH.

二、新课

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应该怎样表达?

引导学生根据底面积S与半径r的关系可以知道:S=∏×R × R,所以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写成:V=∏×R×R×H。

2.教学例5。

出示例5。

(1)教师提出下面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求水桶的容积是什么意思?根据什么公式?为什么?

要使学生理解水桶的容积就是水桶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求水桶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内部的体积。所以可以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⑧要求水桶的容积应该先求什么?

要使学生明确,水桶的底面积在题中没有直接给出,因此要先求水桶的底面积,再求水桶的容积。

①水桶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2)让学生叙述解答过程,教师板书。

求出水捅容积之后,教师提问:最后结果应该怎样取值?

使学生明确要把计量单位改写成立方分米,取近似值时要采用去尾法。

(3)做第44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这是一道实际测量、计算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每组的茶杯可以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下自己的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学生测量时,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做完后集体订正,要注意强调不能只计算出茶杯的体积,还要计算出可以装多少克水,以及取近似数的方法。

2.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

读题后.教师可以先后提问: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题目只告诉了圆柱形粮食囤的底面半径和高,要求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立方米,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

做完后集体订正,强调得数的取舍方法。

3.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问:应该怎样求?

引导学生从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入手,可以直接用算术方法计算,也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4.做练习―十一的第7题。

读题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怎样利用已知条件求出这个油桶的容积?”

“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单位不统一。应该怎样改写更简便?”分别指名学生回答。要使学生明白,这里可以先将40厘米和50厘米分别改写成4分米和5分米计算更简便。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对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是否掌握,计量单位是否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改写,最后得数的取舍是否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篇2:高考2020数学圆柱体积计算知识点复习

圆柱体积=π*r2* h=S底面积*高(h)

先求底面积,然后乘高。

π是圆周率,一般取3.14

r是圆柱底面半径

h为圆柱的高

还可以是

v=1/2ch×r

侧面积的一半×半径

圆柱体的定义:

旋转定义法:一个长方形以一边为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周,所经过的空间叫做圆柱体。

平移定义法:以一个圆为底面,上或下移动一定的距离,所经过的空间叫做圆柱体。

2

圆柱体积相关公式

圆柱体积:V=底面积×高或V=1/2侧面积×高

圆锥体积:V=底面积×高÷3

圆柱侧面积:S侧=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S表=侧面积+2个底面积

字母表示:

圆柱体积: V=sh

圆锥体积:V=sh÷3

圆柱侧面积:S=ch/2πrh/πdh

圆柱表面积:s=ch+2πr2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底面周长知道吧,圆的周长(2π r)或(π d))

圆柱体的表面积=2个底面积+1个侧面积(底面积知道吧,圆的面积(π r×r)或(π (d÷2)×(d÷2)(不要忘了还要 ×2,因为有2个底面积哟!))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Sh)(这个应该懂吧!)

圆柱体的底面积=圆的面积(π r×r)或(π (d÷2)×(d÷2))

篇3:高考2020数学圆柱体积计算知识点复习

π是圆周率,一般取3.14

r是圆柱底面半径

h为圆柱的高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V=πr2h=V=sh

还可以是

v=1/2ch×r

侧面积的一半×半径

2

圆柱体积相关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

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

求圆柱体积先要求圆基的半径。两个圆都会做,因为它们大小相同。如果你已经知道半径,你可以继续前进。如果你不知道半径,那么你可以用尺子测量圆的最宽部分,然后除以2。这将比测量直径的一半更准确。我们说,这个圆筒的半径是1英寸(2.5 厘米)。把它写下来。如果你知道这个圆的直径,就把它分成2个。如果你知道周长,然后除以2π得到半径。

计算圆形基的面积。要做到这一点,只是用公式求圆的面积,πR2 =。只要把你找到的半径插进去就可以了。这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aπx 12 = =πx 1。因为π约3.14到三的数字,你可以说,圆形底座的面积是3.14。

找到圆柱体的高度。如果你已经知道高度了,继续前进。如果没有,用尺子量一下。高度是两个基棱之间的距离。比方说,圆柱体的高度是4英寸(10.2 厘米)。把它写下来。

把基础的面积乘以高度。你可以把圆柱体的体积看作是圆柱体的面积在圆柱的整个高度上延伸的体积。因为你知道基的面积是3.14的2,高度是4,你可以把两者相乘,得到圆柱体的体积。3.14英寸,2英寸,4英寸。= 12.56。这是你最后的答案。总是以立方单位陈述你的最终答案,因为体积是三维空间的量度。

篇4: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体积计算下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体积计算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3、练一练,练习二第6~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套管体积的计算方法,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物体的重量。

教学重点:计算套管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

2.复习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提问:怎样计算环形面积?你能举例和同学们说一说吗?小组交流。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套管体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例3,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要求钢管的质量先要求什么?怎样求钢管的体积?小组讨论。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

2.新课小结。

提问:怎样计算套管体积?如果知道套管的内周长和外周长几套管的长,怎样求套管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7、8题及数训。

篇5: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反思

本节可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相关的形体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堂课.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例题

积什么成什么成语

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数学积和差公式

面积计算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麦积烟雨的散文

积得近似数说课稿

云计算报告

两步计算应用题

圆柱体积计算(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圆柱体积计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