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最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最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方便大家学习。
- 目录
篇1:最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填空。
1、( )÷2=14……( )
( ) ÷( )=11……2
2、6245这个数读作( ),它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由4个千、9个百组成的数是( ),5870接近( )千,3044接近( )千,5006里的6表示( )、7060里的6表示( )。
3、把2017、1532、1290、2160、1440这几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4、要使5□265614,□里面最大填( ),最小填( )。
5、在下列(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冬瓜重约8( );
一个鸡蛋约重60( );
一袋食盐约重500( );
小明身高124( ),体重32( ),每天喝牛奶300( )。
6、在下列( )里填上合适的数:
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3分米=( )厘米6千克=( )克
7、用4、0、6、7这4张卡片摆出一个四位数,摆出的四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8、把下列时间化成24时记时法:
上午9∶00 ( ) 晚上11∶00( ) 中午12∶40( )
9、李叔叔上午10∶20乘车去南京,下午1∶30到达,他乘了( )小时( )分的车。
10、小明和小华去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明买7本,小华买5本,小明用的钱比小华多10角钱,这种练习本每本是( )角。
11、圣诞节夜晚,南京山西路百货大楼从晚上8点加班营业到深夜12点。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从( )时加班营业到( )时。
12、“朝九晚五”工作制,是指每天上午9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照这样计算,每天从上午上班到下午下班经过( )小时。
13、湖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6米,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10棵树,一共跑了( )米。
14、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妈妈比小红大27岁,小红 ( )岁,妈妈( )岁。
15、80除以9,商是( ),余数是(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4008读作四百零八。 ( )
2、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中间经过4小时。 ( )
3、3892接近4000,4120也接近4000. ( )
4、爸爸晚上10点睡觉,早晨7点起床,他睡了8小时。 ( )
5、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轻。 ( )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下面各数最接近4000的数是( )。
A.4999 B.3999 C.4009 D.3009
2、下面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数是( )。
A.3002 B.3200 C.3020
3、22点就是( )。
A.晚上22∶00 B.早上10∶00 C.晚上10∶00
4、美术组有5名男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美术组一共有( )人。
A.20 B.15 C.25
5、白兔和灰兔一起拔萝卜,白兔拔了37个,送给灰兔5个,这时白兔和灰兔的萝卜同样多,灰兔拔了( )个萝卜。
A.32 B.27 C.42
6、下面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重1千克。
A.2个苹果 B.文具盒 C.16个鸡蛋
四、计算。
1、口算。
46+34= 72-28= 800-500= 5000+200= 32×2= 96÷3= 80÷4=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两题要验算。
63÷3 23÷4 68÷4 72÷799÷8 50÷2
五、仔细读题,解决问题。
三个同学都在读一本96页的《童话故事》,他们在交流读书情况:
赵林:我在6天里读完了这本书…… 杨明:我每天读5页,已经读了12天……
邓文杰:我每天读4页……
(1)赵林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书?
(2)邓文杰需要多少天才能读完这本书?
(3)杨明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篇2: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分享
一、填空(28分)
1、253÷41可以把除数41看作来试商,商是()位数。
2、被除数是2071,除数是()时,商为1,除数是()时,商为2071。
3、在除法算式120÷30=4中,如果除数缩小6倍,要使商仍是4,被除数应()。
4、120除以20得();490里面有()个70。
5、a÷27=17……b,当余数最大时,a是()。
6、估算2430÷39时,可以把2430近似为(),39约等于(),然后再计算。
7、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位数或()位数。
8、478÷28的商是()位数,商最高位是()。
9、
二、选择(6分)
1、
甲乙ABCD
图()是由图A顺时针旋转900得到的。图()是由图A逆时针旋转900得到的。图()是由图B逆时针旋转900得到的。图()是由图B顺时针旋转900得到的。
2、要使□4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A、2B、3C、4
3、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商()这个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判断(5分)
1、已知一个因数和积,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2、最小的四位数缩小10倍是最小的三位数。
3、从1638里连续减42,减39次结果等于0。()
4、要使627÷□8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5。()
5、700÷300=7÷3=2……1。()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26÷3=40÷20=320÷80=270÷90=800÷200=
480÷60=30×5=510÷3=3500÷500=2100÷30=
2、竖式计算(16分)
(1)352÷32(2)480÷60=
(3)302÷48(4)9600÷800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6分)
(1)340-240÷20×5(2)280×(945÷15-28)
(3)500÷〔(189-89)÷20〕(4)180×[840÷(140-112)]
五、解决问题(25分)
1、一艘货轮从上海到广州航程是1800千米。平均每天行300千米。几天可以到达?
2、组织植树活动,把学生分成18个小组,一共要植576棵树,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3、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1)小亮9:00从出发,什么时间到书店?
(2)如果小亮想16分钟从走到公园,他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六、画一画(4分)
(1)将方格纸中的图形A绕着点0顺时针旋转90°。
(2)再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篇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 ( 28’)
(1)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千位是第( )位。
(2) 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3) 8603读作( ),其中8在( )位上。
(4) 9999这个数从右起第三个9表示9个( ),第四个9表示9个( ),这是一个( )位数。
(5) 体育馆可以容纳一万人。写数( )
天空中有五百八十个气球。写数( )
(6) 最大能填几
(7) 4个8是( )。56里面有7个( )
(8) 在○里填上“ >、
4006 4060 8550 8505 7999 8000
(9) 收费站通过2897辆汽车,约是( )辆。
(10)有余数除法里,余数比除数( )。
(11)按规律写数字
1250、1260、1270、、、
397、398、、、、402、403
二、判断题。 ( 5’ )
(1) 把18根小棒分成9份,每份有2根。 ( )
(2) 29÷4=6……5 ( )
(3) “8÷2=4” 读作:8除2等于4。 ( )
(4) 900是最大的三位数 ( )
(5) 7021大约是8000 ( )
三、选择题。 ( 10’ )
(1)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 )。
A. 3、2、1 B. 4、3、2、1 C. 4、3、2、1、0
(2) 看一看算盘上
面的数表示( )。
A. 9990
B. 5555
C. 9999
(3) 一支笔9元钱,小明有40元钱,最多能买( )支笔。
A. 6 B. 5 C. 4
(4) 56里面有多少个7 ? 列式是( )。
A. 56÷8=7 B. 56÷7=8 C. 7×8=56
(5) 最小的四位数是( )
A. 1000 B.1111 C.1999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 12’)
49÷7= 44÷5= 36÷4= 22÷3=
34÷4= 80÷9= 18÷2= 64÷8=
4+4×3= 32÷4×2=
2.用竖式计算。( 12’)
64÷9= 49÷6= 70÷8= 63÷7=
3.认计数器 按要求读写,并给第三个计数器画上珠子。 ( 6’)
读作: 读作: 读作:两千七百
写作: 写作: 写作:
4.从小到大排列数字,并用“
710 8542 3421 999 1032 1050
五.综合应用 ( 24’= 4’+4’+5’+5’+6’)
1.把这些书分给3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本,还剩几本?
2.三(1)48个同学去吃饭,每个桌子最多坐9人,至少需要几张圆桌?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 包装一个礼品盒要用4张彩纸,30张彩纸最多可以包装多少个礼品盒?
5. 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 请将长方形里丢失的图形画出来。
(2) 按照规律,请问第21个图形是什么,列算式解答。
篇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1.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参考右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
A.桀B.纣
C.汤D.启
3.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
8.夏商周时期,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A.祭祀天地B.祭祀祖先C.祭祀社稷D.祭祀神灵
9.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0.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11.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西周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朝
12.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朝秦暮楚D.退避三舍
13.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各国的变改革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D.人类智慧的提高
1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15.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16.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请问该文物是制作于什么时期?
A.夏朝B.商朝
C.西周D.西汉
17.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创立;请问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9.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
C.“兼爱”、“非攻”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也具有这一
特点的是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
一、非选择题(共50,21题1822题1523题17)
21、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
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3)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4)
(3)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
(2)试说明你的理由。(2)
(4)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
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
⑸、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
22、观看下列两幅战争图片并回答问题(15)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所示战争个发生在什么时期?(4)
⑵、说出上图所示两次战争的作战双方及战争的结果?(4)
⑶、比较一下两次战争的不同点?(3)
⑷、简单评价一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4)
2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5)
⑵、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3)
⑶、西周的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5)
⑷、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又怎样的认识?(4)
单元作业题2
1、选择题
1——10:DABCBCDBBB
11——20:BCCBDBACCA
二、非选择题
21、(1)目的:变法图强;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2)达到了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改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3)站在法家一边;原因:在他采取措中,加强刑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4)战场立功。⑸、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要树立改革意识,才能与时俱进。
22、⑴、商周时期春秋时期⑵、周国与商朝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晋国与楚国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⑶、牧野之战是一场周国讨伐商朝的正义战争晋楚之战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⑷、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一方面,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23、⑴、分封制⑵、亲属⑶、略
⑷、要根据现实需要,适时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篇5: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注: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否则视为无效)
1、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爆发的标志分别是( )
A、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的主要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2月,我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某历史惨案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主要是为了纪念70多年前发生的( )
A、旅顺大屠杀 B、柳条湖时间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4、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
A、陕甘宁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中 原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5、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到列强,除军阀”。那么,抗战胜利后的主题是(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变法”“图强”
6、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在三大战役中,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城市有( )
①沈阳 ②长春 ③北平④天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 中华民国建立 ③ 抗日战争胜利 ④ 渡江战役的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有人说:“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开始,到大片船只结束” ,“大片船只”指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D、内地经济也发展起来
11、辛亥革命后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然而人们至今还能看到小脚老太太。这说明( )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辛亥革命的成果值得怀疑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D、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很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12、新中国成立前,南京人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
A、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课本、字典 B、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C、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重大的事件 D、乘坐地铁出行
13、下列科技、思想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②撰写《制碱》一书
③编成《海国图志》 ④译著《天演论》出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 ④②①
14、中国近代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的著作是( )
C.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D.是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A、《天 A、《天演论》 B、《海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中外纪闻》
15、中国向西方学习创办的的新式学堂开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6、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 首首抗战救亡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 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离骚》 ③《黄河大合唱》 ④《狂人日记》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7、下列最能体现文学巨匠鲁迅、美术大师徐悲鸿、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作品的共同点的是( )
A、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B、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
C、是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华文化的复兴
D、无情地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18、“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聂耳
19、《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马关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C、《辛丑条约》是中国 完全沦入半殖民地深渊
D、20世纪30年代日本扩大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0、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了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两题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书”指什么?作者是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是什么?(6分)
⑵说说该书 中关于“师夷长技”的具体主张。(4分)
⑶该书的具体主张 在什么运动中得以体现?(1分)
⑷上述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有何影响?(4分)
篇6: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C 3、D 4、C 5、B 6、B 7、B 8、C 9、D 10、D
11、D 12、D 13、C 14、C 15、B 16、C 17、A 18、B 19、B 20、B
二、非选择题(两题共30分)
1、⑴《海国图志》,魏源;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西方的侵略。
⑵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⑶洋务运动
⑷它使一部分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要求改变现状,学习西方,开始探究现实问题;对洋务思想的形成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篇7: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填空(26分)
1、70的14倍是,106与80相乘,积是。
2、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 ),线段有( )个端点。
3、136×42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是()。
4、( )、( )都可以无限延长,其中( )没有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5、当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
6、在计算89×4×25时,可以先计算(),再算(),运用的定律是(),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
7、85×25的积是()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8、3时整,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9、在○里填“>”“<”或“=”。
180×5190×6460×3046×300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281600×()<4600
()×700<2830()×30<920
二、判断(6分)
1、一个20度的`角,透过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是100度。()
2、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厘米。()
3、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是平行线。()
4、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5、右图中有3个角()
6、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三、选择(4分)
1、( )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
A、锐角B、钝角C、周角
2、与480×4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48×40B.24×800C.480×400
3、角的大小与()有关。
A、角两边张开的大小B、角两边的长短C、角顶点的位置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40倍,积也()。
A、不变B、扩大40倍C、缩小40倍
四、计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5×30=17×40=190×0= 350×2=60×70=
6×300=20×50=28×20=60×16=40×60=
2、竖式计算(12分)
(1)306×24=(2)703×50=
(3)280×36(4)35×440
3、简便计算下列各题(8分)
(1)82×25×4(2)236×99+236
五、解决问题(20分)
1、从甲地到乙地坐飞机需要11小时,飞机每小时飞行73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4分)
3、有一本稿纸,共40页,每页20行,每行13个格。这本稿纸最多能写多少个字?
4、一箱鸡蛋重25千克,一箱鸭蛋重30千克。商店购进鸡、鸭蛋各20箱,购进鸡、鸭蛋共多少千克?
六、操作(14分)
1、过直线外一点A画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和垂线。(4分)
2、分别量出下图中4个角的度数,再求出这4个角的和。(10分)
篇8: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的倒数是().
A.2B.C.-D.-2
2、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赠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发行量为12500000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1.25×10枚B.1.25×10枚
C.1.25×10枚D.1.25×10枚
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与B.(-1)2与1C.-1与(-1)2D.2与|-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C.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何一数
D.所有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5、4604608取近似值,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结果是()
A.4.60×10B.4600000C.4.61×10D.4.605×10
6、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输入12345
输出
那么,当输入数据是8时,输出的数据是()
A.B.C.D.
7、已知|a|=3,|b|=5,且ab<0,那么a+b的值等于().
A.8B.-2C.8或-8D.2或-2
8、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
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
A.511个B.512个C.1023个D.1024个
9、已知:|a|=1,|b|=2,|c|=3,且a>b>c,则=().
A.16B.0C.4或0D.36
10、某班学生在颁奖大会上得知该班获得奖励的情况如下表:
已知该班共有28人获得奖励,其中只获得两项奖励的共有13人,那么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可获得的奖励为().
A.3项B.4项C.5项D.6项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2的所有数是______________;
12、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
13、某地气温不稳定,开始是6℃,一会儿升高了4℃,再过一会儿又下降了
11℃,这时气温是;
14、平方等于25的数是_________,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___________;
15、在数轴上,A点表示-2,B点表示10,C点是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那么C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16、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
第一次捏合第二次捏合第三次捏合
这样到第五次捏合时,是__________根面条;
17、定义新运算:我们定义=ad-bc,
例如:=2×5-3×4=-2,
则_________(填最后的'结果);
18、探究数字“黑洞”:“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体,它体积小,密度大,吸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譬如: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的数T=__________,我们称它为数字“黑洞”.
三、解答题(共88分)
19、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1)(2)
20、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
(1)-10+8÷(-2)-(-4)×(-3)
21、(8分)遵义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7,-9,+7,-15,-3,+11,-6,-8,+5,+16
(1)养护过程中,最远处离出发点_____________千米;
(2)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出发点多远?
(3)若汽车耗油量为0.5L/km,则这次养护共耗油多少升?
22、(10分)某股民上星期六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价:元)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
每股涨跌
(与前一天比较)+4+4.5-1-2.5-6+2
(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________________元?
(2)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_____________元,最低价是每股_____________元;
(3)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了0.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0.15%的手续费和0.1%的交易税,如果他一直观望到星期六才将股票全部卖出,请算算他本周的收益如何?
23、(10分)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是3,
求:代数式a+b-4cdx+5x2的值
24、(10分)由地理知识可知:各地的气温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现已知重庆的海拔高度约为260米,峨眉山的海拔高度约为3100米,则当重庆气温为28℃时,峨眉山山顶的气温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
25、(10分)根据下面给出的数轴,解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根据图中A、B两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观察数轴,与点A的距离为4的点表示的数是:;
(3)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B点与数___表示的点重合;[来源:]
(4)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0(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中折叠后互相重合,则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M: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
26、(12分)填空(每空2分)
(1)观察如下的图形
……
①第38个图形是什么颜色?(填阴影或空白);
②第19个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形;
(2)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列方式讲桌子拼在一起。
①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人,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_________人;
②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人;
③若在②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_____人.
篇9: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口算。
8-7=2+2=5-4=1+4=0+3=7-5=3+3=4-2=3-2=2+3=
二、填一填。
1、按规律写数或画图。(接着画,画满10个)
○△△○△△_________
○△○○△○○○△_________
2、8前面的'一个数是,与1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3和8,离5近的是()。
4、在2,5,9,0,7,3中比5大的数有()。
5、比2大比8小的数有(),比4小的数有()个。
6、在()里填数。
6<()8=()7>()()<5<()()+()=62=()-25-()=()
7、在()里填上“>”、“<”或“=”。
7()42-2()02+1()45()5-17-1()84-4()4+4
三、操作题。
1、画○,比△多2个
△△△
2、画☆,比○少3个
○○○○○○○○
3、画□,和△同样多
△△△△△△
四、看图写算式。
1、△△△△ △△△
_________
2、▲▲▲ △△△
_________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大家及时锁定!
篇10: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
一、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1、5□325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2、6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为()度,5时30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为()度。
3、一个数除以95,商是4,并且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个数最小是()。
4、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余数是()。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都是()度。
6、一个数加上3以后再乘2得26,求这个数。列综合算式为(),这个数是()。
7、在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去的纸片面积是()。
8、过直线上的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9、已知 □÷☆=△,△×☆+□=150。则 □= 。
10、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12,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为77,则被除数是(),除数是()。
二、仔细斟酌,做个小判官!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3、在计算400÷50×2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4、一条直线长4厘米,它的一半是2厘米。()
5、一个角的度数为20度,在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度数为200度。()
三、精挑细选,你最棒!
1、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12错写成21,结果得到的'商是17还余3,正确的商应该是()。
A、30B、360C、3
2、小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80,则正确的商应是()。
A、8B、80C、800
3、□26÷42=1□……□,被除数里的□可以填的数有( )种情况。
A、3B、4C、5D、6
四、你是计算小能手!
492-145-15576+48÷6740+910÷13360÷(136-64)720÷36×35150+(140×8-252)
★ 四年级数学考试题
最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