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逗你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深巷二胡散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深巷二胡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深巷二胡散文
深巷二胡散文
红华巷是一条典型的北方巷子。它丝毫没有戴望舒笔下江南雨巷的温软雅致,而是时常呈现出寂寥、凌乱不堪的样子;当然,每逢天气晴好的时候,南来北往的人群也会让它变得异常纷闹。坑洼不平的金康路,从巷子的腰腹部笔直地穿过,东西伸展开去,西边一直通到香格里拉金花饭店辉煌的门庭前。在巷子两边,稀疏地挺立着一些常年葱郁的女贞树、春绿秋枯的洋槐和泡桐,最北端是新开业不久的轻工业批发市场。一间间低矮的蓝绿色木板门面房,蜷缩在那些生命力顽强的树木背后,彷佛一群神情黯然的守候者。每当一扇扇木板门在清晨开启,在里面昏黄灯光的映衬下,它们又俨然一群怪模怪样的野兽,为了延续虚弱的生命而勉强地张开了干瘪的口,想要吞噬掉一切可以吞噬掉的东西;而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又像填饱了肚皮似的,在满天星辰和月光的抚慰下,惬意地沉沉入睡。
我之所以对这些景状印象深刻,纯属于偶然。因为好多次当我夜晚回家时,总会听到从一间木板房里传出吱吱呀呀的二胡声音。那声音和着昏黄的灯光,从门缝里挤出来一并倾泻到深巷的街面上,继而弥散到空气里,伴了淡淡的月光在一起缓缓地踱步漫游。那声音的底蕴往往是凄楚悲凉而又充满倔强坚韧意味的,它好像会让整个空气渐渐地凝结起来,使我顿感到前行的阻力,因此,我每每不得不停下脚步去聆听它,彷佛只有我顺应着它的旋律节奏或者那曲调嘎然而止的时候,才能如释重负地离去。
那二胡琴弦振颤所发出的曲调,我所能熟悉的曲目,大多是《二泉映月》、《篱笆墙的影子》等低沉伤感的一类,偶尔也有《梁祝》中清新明丽的片段。每当我驻足聆听,往往会不由得想起农村老家一位年长的堂兄。听族人说他是从别处抱来的养子,而他平日里的最大爱好就是把玩二胡。也许当年而立之年的他,早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身世,抑或对于农村沉闷单调的生活感到厌倦吧,他总爱独自一人坐在村口沟边的机井前的石阶上,吱吱呀呀地拉二胡。作为他唯一的忠实听众,年少的我隐约能从他的琴声中感到一种莫名的哀怨和挣扎。他凝神闭目的情态和前俯后仰的身姿以及手臂前后来回振颤的情形,尤其令我难以忘记。当然,我对二胡这种乐器一些粗浅的认知,也是拜他所赐了。
深巷二胡的演奏者,和我那堂兄之间确然是毫无瓜葛的,但他们时常所演奏的曲目、旋律确是完全雷同。我心想,这些曲子所蕴含的如泣如诉的韵味,就是所谓命运多舛的人对人生沧桑经历的感慨吧。那二胡所传出的声音不就是他们的心声么?
那人的木板房,位于一棵泡桐和洋槐树之间,也算是他的聆听者吧。自我毕业离校分配到这个单位,那几株泡桐和洋槐树花开花落已然两个春秋了,但他的琴音依旧那样不紧不慢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飘荡着。我不知道那琴声是否惊扰了附近的居民,或者居民们早已习惯了把那琴声当作自己入梦的催眠曲,而从没想到要去指责他。总之,两厢之间和睦相处安之若素,就像近旁那两棵树日复一日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一样,自然而然谐意融融。
不过,曾听人说,他是个外乡人,来这里开了一间小磨香油作坊,以此为生;他四十来岁,妻子已经去世多年,老家还有一个十五六岁在上学的女儿。他很少表露笑容,尤其开心地笑容,就像那房前的泡桐和洋槐树一样浑然木讷,但他有买卖的时候对顾客却很和蔼热情,也从不在秤杆上缺斤短两,因此生意倒还过得去。他磨的芝麻香油很纯正,那馥郁的香味儿一天到晚在巷子的角角落落弥散着,常令路人不由自主地向他那小店多瞥几眼。尤其在春末夏初的这个时节,附近空气里浮动着泡桐花、洋槐花、芝麻香油混合在一起的气息;如果你闭上眼,就仿佛置身于空阔的乡间野径,而忘却掉这里竟然是闹市中的小巷深处。
我见到他灿烂地微笑,是在前不久一个刚开始落雨的傍晚。那时,我正在近旁腊汁肉夹馍铺子喝稀饭。那雨势看似缓慢雨点却很大,地上的`尘土被砸出一个个黄豆般大的小窝,沿街的两排木板房顶雨点撞击声砰然响成一片。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站在他的木板房前,急切地向着他叫了声“爸爸”。正在拾掇活计的他直起腰板扭过头,当看清来人后匆忙放下手中的物件,转身跨出了木板房,眯着眼激动地笑道“妞妞你来了!”等到女孩子进了木板房,他却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肉夹馍铺子要了两个肉夹馍,又急匆匆返回了他的木板房。等那女孩儿津津有味地吃起肉夹馍后,他那双不知所措的大手却将摆放在柜台上的瓶装香油都收拾了,给女孩儿倒了一杯开水放在上面,然后略一停顿,侧身从板壁墙上取下一支黑黝黝的二胡来。看得出,他的眼神慈祥而慌乱。我想,不论哪个路过的人瞥见这一幕,也定会被这父女久别乍逢的喜悦激动之情状所感染,继而为他们的异地团圆感慨万千的。当那女孩儿起身递给他另一个肉夹馍时,他轻轻地推让开。雨势逐渐大了。他似乎询问了女儿几句话,看到女儿不住点头的情形,于是就自顾低头调了调弦音,扯起弓子吱吱呀呀地拉起了二胡……
令我惊诧的是,这次响起的曲子并非像平常晚间那样凄楚悲凉无奈。那曲子旋律热烈奔放、节奏欢快明朗,就像这场越来越酣畅淋漓的大雨,令人胸臆之间极为舒畅——好像是《赛马》曲吧!我想,那人的眼中定是饱含着欢欣的泪水来演奏这首曲子的,因为他那女儿其时早已禁不住泪如雨下了。哭吧女孩儿,哭吧你那异乡漂泊的父亲。也许这曲子让你们回想起了一家人曾经欢聚的快乐时光,也许这曲子代表着你们父女对于命运不屈不挠地抗争吧!
篇2:优秀散文:青苔深巷
优秀散文:青苔深巷
我丢失了有关它的记忆,因为,它以捉摸不定的方式存在于岁月的肌理中,尽管那不堪细腻的肌理却被无数双离开的人的手执着地抚平了。
也许他们不能带走什么,于是便想留下什么。
简单的愿望,在那变得粗糙的记忆里,漫长到坎坷。
它或许还记得他们。
虽然,也许他们回来,更或许再也不回来了。
风从这条巷子里进去,人丁日益稀少,相互的目光日益生疏,石缝里的青苔以空寂为营养,生长蔓延起一个陌生的家园。
阳光晒在古旧的木门上,轻暖无痕,像陶壶里温着一小壶酒。
空寂,像暮春的风。
门掩黄昏。
苦瘦的树枝分割着阳光支离破碎,如黄昏的语言穿过班驳的墙壁,琐碎地脱落,踏在脚下悉索的声响,那是陈旧的故事在重复。
空寂,在深巷里袅绕,像酒一样发酵。
梳理回忆的感觉,就像阳光流过筛子。
光影下的巷子在挪移,时间在慢慢倾斜。
回忆的角度,千回百转。
仿佛在记起的同时忘记了它。只有秋天如期而来。
阳光下,不堪细腻的纹理,抚平它的,其实是人的执念。
或许他们在临走时会想起,当他们不在的那个将来,他们的窗子被季风打开了又关上,吱嘎吱嘎地摇曳着,枯燥的声音在夜里摩擦着过往人们疲惫的神经。
那些急于赶路的人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敏感而脆弱。
青巷前的一盏路灯,像空洞的眼睛。其下苍白的.路面,像失眠的幻觉。淹没在黑暗的拐角处。
青巷。在黑暗的拐角处,停泊。
小时候我害怕那里。因为谁说过,里面,最里面的那屋子是有鬼魂出没的。
没人见过的事,才容易信以为真。
不是大人为吓唬孩子捏造的。而是孩子间无端的流传。
蔓延的荒芜生在在孩子们的视线里,蜕变成了神秘可怕的传闻。
数年前,我第一次走进去。却是寻常经历。
没有悬念,只是最萧索的旅途。
狭长的巷子穿梭着带着苔莶气息的风,潮湿的,像晦涩的语言。寥落的几户人家,偶尔看见陌生的目光在窗沿边一闪而逝。
青巷很长,石板路时断时续。似乎有什么在暧昧地犹豫。
辗转反侧里,却突然见到了传说中鬼魂居住的屋子。
两层的楼房。青砖古老。门上了锁。恪守锈蚀的沉默。
其边一丛乱竹。隆冬依旧郁郁葱葱。
空洞的窗户像一双幽黯的眼睛。执念。
仅此而已。
透过门缝,看到屋里破败的楼梯和碎瓦间空出的一束阳光。寂落落地在楼梯上投下数个明亮的光斑。
偶尔,风竹摇曳,仿佛有人刚刚离去。
空寂,一念飘摇。
篇3: 紫檀二胡散文
紫檀二胡散文
晚上去塔山看老项拉琴,见他仙风道骨般地穿着一套宽大灰色的唐装,闭着双眼,右手运弓左手按弦,坐在龙峰塔下拉二胡。老项的脸与二胡的琴杆贴的很近,像是在寄托心中美好的愿望。充满景色情韵的曲子《春江花月夜》,从他的膝上流淌出来。老项面前的一张小茶几上摆着一杯刚泡好的茶,随着高山茶香在夜色中轻轻地摇动着散开来,使得龙峰塔旁有近似佛道的意境。
我知道老项年轻时曾在部队服役十年,学了一手好二胡。演奏技艺精湛,只是手中这把二胡太老了,那琴杆、琴筒都露出了岁月流逝的痕迹。我说把这琴换了吧,他听了笑着摇头。我问他这琴的时间已赶上你儿子的年龄,还有什么价值。他认真地告诉我,这是一把印度小叶紫檀木料的二胡。印度小叶紫檀是属于热带植物,生长在东南亚一带,这个树种十分的稀少。百年不能成材,一棵紫檀木要生长几百年以后才能够使用。而且十檀九空,空洞和表皮之间,那点地方,那点肉才可以使用,所以自古以来都有寸檀寸金之说。
用紫檀制作的二胡经打蜡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显得大气上档次。
我想紫檀百年来经风吹日晒,那金石水声深入其中,才使得演奏起来发音清脆洪亮而无杂音。古人云“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想到我们之间这二十年的交情,在他患癌症十年后,我送的礼要既能够体显友情,又显得风雅珍贵,于是我从塔山回来就去了江南,想购一把紫檀二胡送他。
江南是二胡制作的大师集合地。我找到一家二胡厂已是晚上,经人介绍眼前这位身材高大六十开外的老板,是二胡制作“大师”。他听了我的来意,便从室内取来一把琴。琴色通红,在灯光下隐约可见琴杆上密密的纹路,手感整把琴浑成一体,一拉就觉得出音快,清晰通透。老板说,这是印度小叶紫檀琴,你看木料上有这么多的如牛毛般的纹路,不会有假。于是我信然,付了2万元,临走是老板又送了我一把明清红木二胡。我回到旅馆开心的睡不着觉。
我知道老项在患癌症的`十年里,除了化疗期间外,坚持拉琴。面对死神的召唤,他始终用琴声来回答,从不怨天忧人。每次我去看他,他总是有说有笑地和我们在一起。
他度过了四年的危险期后,病情稳定。常携带着琴参加地方戏的乐队,在草根班里当演奏员。当地举办的三年一次戏曲艺术比赛期间,南来北往的草根琴手聚在一起,有合奏有独奏,曲律悠悠地在苗木基地、水库小岛中穿行飘游,好像个个是得了道的“仙人”
去年他所在的乐队赴京参加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艺术表演,又从北京跑到山西,到安徽黄山,转道到海边,以琴会友。他说,我对患绝症有好心态,是因为我的琴好啊,没有这把好琴,我的兴趣就会下降,也不会出门访友。
按我的想法,老项对紫檀琴如此着迷,见到我这送他的新琴,肯定会激动的手舞足蹈,不知该怎么感谢我呢。
我在他患病十年后获得“新生”的聚会上,我把新琴拿出来给他。他把琴反反复复地看,对着灯左看看右照照,放下琴说,这把琴的木料虽然是紫檀,可是材质嫩,树龄短之故。又坐下来拉一会,说听起来这琴音不差,可这是厂家为了让新买主感到音质好,故意把蛇皮蒙得松一些,易出音又好听,可惜琴的寿命不长。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顿时一紧,赶紧把清明旧料的红木二胡拿出来让看欣赏。他接过琴,看了看,提出质疑,此琴上下没有一点瘕眦,颜色太一致,可以断定是现代的一般红木料,仿制时用水煮,再用晒干、上漆等方法制作而成的。我不敢说送他琴了,想下点功夫,去离我家不远的古玩石头市场去淘一次宝,找一件“真物件”来祝贺他。
篇4:走进深巷的情感散文
走进深巷的情感散文
一别四年,魂牵梦绕的杭州城,总是一次次的梦中相见。每当美梦醒来。总感到一阵阵的失落惆怅和无限的眷恋怀念。去年秋日的一次同学聚会,我又一次走进了你,走进了平凡不平淡的杭州街巷。
我这个人喜爱漫步,尤其在这样美丽而熟悉的城市。仿佛看惯了那独具格调的屋舍,听惯了那醇浓的方言,我便也潜移默化地融为这城市中的一分子似的,所以有种一见如故的亲切。
这次我在杭州的街巷里走,一直走到了吴山。吴山在杭州城南,西湖之西,是一座并不高峻的丘陵,然而林木葱郁茂密,在晚秋尤见颜色深浅层次分明,偶尔还会遇到一所庐寓,也别有几分意境,是恋人和诗人的好去处。我沿阶而下,天并不晴朗,脚下的石阶上零星地溅着点点湿泥。走不多久,就见到民居了。房舍依山而建,排列在石阶两侧,高低错落得极有节奏,使我恍若置身山城重庆。便极有兴致地走下去。
到了回牌楼,脚下渐成平地了,市声亦异常清晰起来,一位妇女扎着围裙从一木板楼的二楼窗口挑出一竿新洗的衣裳,一位老人戴上老花镜坐在檐下阅读一张晚报,平凡的生活,熟悉的场景,一下子缩短了我同杭州人的距离,使我这个外地人产生了一种归家的感动。
街已很老,有多老?至少比这条街上最老的老人还老得多。不要说这街了,就连街两边的房子,有些也是顶老的古董。临街的房屋,多为木屋,当中有些是店铺。朝街的铺板承受了太多风雨的冲刷,已苍老的显现出古土画般的赭色了。挤挤挨挨的瓦楞木屋,含蓄了山的苍黛,海的灰朦。从店铺间踱着慵懒的步子而过,不管你买不买东西,店铺的主人们都会同样热情地招呼你,常是些上了年岁的`。走进小吃铺,咂壶米酒,或吃几个热乎乎的宁波汤圆,再打着嗝儿出来。这样的吃店,是炉灶在外桌凳在里,店主如当街的小贩们一样,面对过街的行人表演她们的技艺,便有白白的蒸汽从漆黑的锅里腾起来,弥漫了半条街。
我在城隍牌楼巷就找了一家这样的小店,走进去,叫了一碗热混沌,附加一小碗蛋皮鲜汤。因为贪吃高兴,所以连字号亦不记得。坐在方桌旁等候时,外面又下起了细细的雨,便有些许红红绿绿的雨伞从门口匆匆飘过。混沌上来了,热气腾腾,肉香四溢,皮薄的几近透明,可望见里面的嫩馅。一口咬上,卤汁溢出,其味鲜美,连烫嘴也顾不得了。蓦然抬眼,见老板娘正和蔼地望着我笑。
吃罢,我没顾忌那濛濛的细雨,走进深巷。天色已暗了。走出巷口,是中山南路,有电车从面前慢吞吞地驶过,又消失在雨幕深处。店铺尚无打烊之意,杭州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那晚本想去柳浪闻莺,说不定还可摆渡到小瀛洲去,却信马由缰地在街巷里窜来窜去,灯火中的一条条老街,亦是一种风土人情。
那晚我在杭州的街巷里转了半夜,平凡不平淡的杭州街巷。
篇5:徐志摩散文《半夜深巷琵琶》
徐志摩散文《半夜深巷琵琶》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象一阵凄风,象一阵惨雨,象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微,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啊,半轮的残月,象是破碎的希望他,他
头戴一顶开花帽,
身上带着铁链条,
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
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
篇6:爷爷的二胡散文
爷爷的二胡散文
对于爷爷,我没有什么特殊的记忆,因为,自打我记事起,爷爷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那样,从来没有变过,直到他离开的那一刻。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经历,或许有,只是我不知道。我记事以来,爷爷就像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一段时间在我家住,一段时间在二伯家住,一段时间又在大伯家住。这样周而复始,始终“居无定所。”
爷爷文化不高,兴趣爱好却十分广泛,医学、天文、风水学、琴棋书画等等无不涉猎,虽说不能自成一家,却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但他最钟爱的还是那把不知要大我多少岁的二胡。
听爷爷拉二胡是我最喜欢的事。爷爷拉二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一边拉,一边还会不停的唱,像是搭戏台子唱戏一样有板有眼。听的人也由最初的我慢慢的不断增多,邻里的老人孩子也会闻声而动,有时候就连过路的路人,也会情不自禁的停下匆匆赶路的脚步听上那么一曲。这时的爷爷拉得更加起劲,就像电视里边说的台词那样:“观众是天,观众是地,观众的掌声就是我们演员的充电器。”当然,我的爷爷不是演员,他只是在二胡中自娱自乐的一位老人。
我曾向爷爷提出让他教我拉二胡,以便继承他的衣钵,看着爷爷慈祥的面孔,我以为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爷爷却一本正经的说道:“孙儿,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拉二胡等你长大了爷爷再教你。”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了大学。爷爷一句,等你长大再教你,转眼已过十年。
那是,虽说时间不长,但我已记不清楚是春节学期还是秋季学期,唯一清楚的是爷爷那段时间在大伯家住。大伯家因大伯工作的原因,我记事以来,大伯家就在县城。我去学校读书,要到县城坐车,以便顺道去看看爷爷,不巧的是爷爷那天不在家。大妈跟我说:“你爷爷今天上街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心想,要见到爷爷又得下次放学回家了。
辞别大妈,拿着行李,我直奔车站。也许是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我在县城的步行街,看见了爷爷。爷爷没做别的.,爷爷正在和一群老头坐在步行街的石板上拉着二胡。
虽然转眼已过十年,爷爷拉二胡的样子还是那样,一边拉,一边唱。我凑上前去,叫了一声,爷爷。爷爷缓缓的抬起头:“孙儿,来,爷爷教你拉二胡。”一时间我有点不知所措,爷爷怎么会突然间要教我拉二胡呢?而且,还是在人群密集的街上。“爷爷,我还得去读书,没有时间,等我放学回来再说吧!”就这样与爷爷简单道别,让我想不到的是,那一走,竟是我与爷爷的永别。
我回到学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爸爸打电话跟我说:“你爷爷已经不行了。”接到爸爸的电话,瞬间,我犹如泰山压顶。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我不停的问自己,怎么会这样呢?等我赶到家的时候,爷爷已经静静的躺在了那里,从此再以没有醒来。
看着静静躺着的爷爷,我在心里不停地“骂着”,爷爷您是个骗子,您是个大骗子,您是个老骗子,您说了要教我拉二胡的,您一次都还没有教我,您怎么就走了呢?您、您、您快起来教我拉二胡,任我千呼万唤,爷爷始终没有回应。
爷爷走了,爷爷真的走了,爷爷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爷爷曾经睡过的卧室里还挂着那把如今已经没了胡弦的二胡,二胡跟爷爷的相片一起挂在那里,成了永恒,成了回忆。
篇7:山村二胡声散文
山村二胡声散文
端午假期,我和闹药坐朋友的车去了新化。顺带回了下家。父母家人都好。甚慰。
第二天,想去姐那边看看,刚动身,闹药电话说从四都乡下到了县城,中午一起吃饭,然后邀我一起去四都乡下,朋友在那里建了个别墅,山风习习,流水淙淙,好玩。赶到老县zheng府门口的一个茶楼,二一毛一和他的朋友们早等在那里。好久没见到二一毛一了,有些想念。定福也在。定福兄谋过几次面,全是二一毛一介绍的。定福早年是个十多年的文学青年,写过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只是后来忙于打理生意,搁置了,虽然不写了,但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却非同一般,根底还在,因为他特别喜欢莫泊桑,闹药就叫他莫泊桑。定福兄爱好广泛,不但是太极高手,还拉得一手好二胡。
至于定福的'二胡,虽然有过几次谋面,却一直没曾聆听。所以在宝塔下就着龙船的鼓声吃完中饭,就往四都进发。定福回家取来了二胡,一并上路。
路是水泥路,很窄小。进入四都后,迎面碰到了几路从山上下来的羊,那些羊走起路来肚子一淌一淌,山上正是草叶肥硕的时候,难怪它们扯开肚子吃,以至撑得走起路来蹒跚而行。羊为大,我们只好耐心让在路边,等到它们从容走过。
到了朋友的别墅,暮霭已经在山野游荡。
朋友的别墅在山村可想而知是好稀罕的了。大家先参观了他养的野猪、长颈鹿、野鸭,以及还有很多鸟类,简直像了动物园。晚饭就摆在露天的水泥坪上,十数号人围桌而坐,饮酒嬉闹。天上的星星极亮极耀眼,一条小溪从围墙内穿过。
吃过饭,自然是该轮到定福的二胡了,我们早已按捺不住。
只见定福不慌不忙取出二胡,这二胡很昂贵,花了五千多。定福皮肤晒得墨黑,电灯光下像个非洲国家来的人。他调了下调子,《赛一马》《二泉映月》《山乡变了……一路拉了下来,抑扬顿挫,那悦耳的声音就像梭子一样在忧伤和欢快之间游来游去。草叶上泊着的露珠仿佛也听得痴了,一不留神,滚落下地,它们即便是摔成了无数碎片,也值了。
我想起了故去多年的大舅。在我记忆中,大舅的二胡也拉得动听。大舅是个农民,因为我外公死得早,长子当父,他过早地挑一起了家庭的重担,靠去矿山担脚赚钱抚养几个弟妹。那时候,我住在外婆家,一到晚上闲时,我就看到大舅靠在木壁上拉二胡,他没钱买不起二胡,就自己做,他用一个竹筒蒙上蛤蟆皮,做成了二胡的模样,看上去粗糙,拉出的声音很美,有时看到他眼里发出泪一样的光芒。听妈妈说,大舅悟性奇高,学一行像一行,就拿二胡来说,大舅没跟任何人学过,聪颖过人啊,可是,他只读了几年书,外公就去了,因为身负的责任,大舅就这样子了,如果大舅读了你们一样多的书,大舅就是了不起的大舅啊。大舅目光始终看着远处,来去匆匆,很少抱过我,但我能理解他。是他的二胡让我从那时起开始多愁善感。让我的心思开成了许多细密的小花,一朵一朵,就在我幼小的心地里含苞欲放。
……
我闭上眼睛,在怀旧里流连。
定福兄的二胡还在拉。我沉醉在定福的二胡声里。我感觉这是我成年后最快乐的一个夜晚。
篇8:二胡
二胡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小议失败者》。文中对失败者给与了高度的评价,把失败者的沉痛教训比喻成为给后人留下的文化瑰宝。我对此说确实不敢苟同。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严格、深入的调查研究而盲目实施的结果,对于他们的失败我们只能说其是咎由自取,最多给与他们一些同情。该文中讲到第一个勇于吃蜘蛛的人也是非常可敬的,他的'可敬在于他证明了蜘蛛是有毒的动物,避免了后人误食蜘蛛而丧命。我则认为他的行为不但不可敬,甚至还应该说是愚蠢。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来证明一种动物具有毒素,方法实在是不可取的,这样是对我们宝贵生命的随意践踏。如果他聪明一点的话,他完全可以想方设法了解蜘蛛的身体以及所含有的成分,就算他没有这种仪器,那他完全可以找到别的替代物来做实验品,而没有必要搭上自家性命。他这样枉送性命,只能是他没有作出深入调查研究所致。如果连这样没有深入调查就贸然实施的失败者都要作为我们学习的楷模的话,我们以后的社会建设不知将会要走多少弯路,我真替这位大赞失败者的冒失行为为勇气的先生汗颜。
在现代这个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里,我们真正应该崇拜的只能是成功者。因为他们做的比失败者要多,要辛苦,他们的成功来源于自己辛勤的劳动,而不是通过盲目冒失的试验而拣得的。
篇9:走过深巷作文
住在低矮的居民楼丛中,记忆里的深巷有着曲折的身躯,狭窄却也散发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这里,是城管重点的查治地区。
这里,是小摊小贩长年驻足之地。
这里,也是我仅剩的记忆温存之巷。
走过深巷,乌色云朵诉说着天气的寒凉。偶有几片雪花飘落,落在了一个中年男子迸出来的白发上。他甩甩头发,雪花融成水滴,化成晶莹剔透的宝石,站立在围巾的绒毛上。他身体左右摇晃着,不停地搓着手,口中吐出一大团白雾,鼻尖染着于他外套一样的红。
“糖油果子来!好吃的糖油果子!”口中卖力的吆喝着,手里又开始忙活着。一个个圆滚滚的糯米面团子滚下糖油锅,他不断用铲子搅合着,以防粘连。整个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来个糖油果子。”他那认真的脸抬了起来。“一元一个,自己拿自己找啊。”他的语言与行为及其一致,不脱泥带水。
“钱我放着了啊。”我说。“还是老味道啊,一点没变!”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眼中瞬间充斥了惊喜。“小丫,好久没来了啊!”眉眼间藏不住他那热情的笑。“来,再给你一个。”我连声道谢,身体也被这小小的果子温暖了起来。
边吃着糖油果子,又边与他聊了起来。他姓王,卖糖油果子竟已有十三年之久。几个月前他和他的妻子生了二胎,是个女孩。他边和我讲,又不住的笑起来,拿出女儿的照片给我看,脸上有着满溢的骄傲与欣喜。讲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的脸色忽然一阴下去,又继而转晴。两个孩子以及孕妇和老人的开销似乎太大,但这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信心,向上的动力。“邻里们只羡慕我呢,儿女双全,做的果子也好吃!”王叔向我比了个大姆指,我知道,那背后是一个男人的责任与担当,是在多重压力之下焕发的生机与绿芽。
正聊着,不知谁向天喊了一声:“城管来了!”王叔急忙收拾好东西,飞也似的离开了,但他的车没人家的跑得快,被城管硬生生的拽走了一个塑料盒子,那里是他一天的微博却仅有的收入。
我伫立着,望向他离开的狼狈身影,竟猜不出他脸上是哭还是笑……
再次走过深巷,物是人非,秋风携着落叶飘到深灰色的砖上,路过一个顽皮的孩童踩碎叶子,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难道不是他那天心碎的声音吗。
篇10:走过深巷作文
有一把雨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鲜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情,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心底保留。
时光又一次回到了过去。记得曾经我们的关系不是很好,虽然是同学,但和陌生人没有什么区别,直到有一天我们成为了同桌。
“我的同桌是你啊,挺好的,以后咱俩互相帮助”。一句再平凡不过的话语,竟然没想到在几天后让我俩因此成为了好友。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风阵阵拂面,“真凉”,我站在教学楼门口久久没有离去,看着她们在雨中结伴而行,我的心里更不是滋味,“你忘带伞了吧,这雨虽然不大,但淋在身上也会感冒的啊,我们一起回去吧。”我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她,在我呆滞的同时我冒出了一句话“你先走吧,我自己一个人回去就行了。”她笑着告诉我,“你不是说过吗,咱俩同桌以后要互相帮助如今你有难我当然要帮你了”。说着把我拽到伞下,我们漫步回到宿舍,路上虽然不是欢声笑语但四处洋溢着温暖。
从那时起我们成为可以心灵相通,灵魂对话的朋友。每天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乐事,开心时,你为我锦上添花,失意时,你让我感到阵阵温暖。骄傲时,你让我找回自己。
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因为我日常的懒散导致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当我看到这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成绩单时,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如黄豆般一颗一颗从眼角滚落在脸颊。你想转过身来看到我狼狈的样子,又看了一眼我的成绩单,“别哭了,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这次你考试失利不就是一个提醒吗?”听了你的劝告我停止了哭泣,谢谢你把我从沮丧的路途中拉了回来让我重新振作起来。因为你的安慰,让我不再那么沮丧。因为你的鼓励,让我不再那么彷徨;因为你的劝告,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谢谢你在初中和我一起走过,即使我们闹过别扭,吵过架,但丝毫不影响你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你是我一转身时身旁的那道风景,静静地守在我身边,默默地注视着我的行程,默默地解读我的悲喜;累了的时候给我带去一丝绿意,心绪沉重的时候,送我一片宁静的天空。
★ 二胡教学计划
★ 关于二胡的作文
★ 学拉二胡作文
★ 二胡悠扬初三作文
深巷二胡散文(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