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Michelle092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功能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文化型图书馆建设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从公共图书馆与文化产业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了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问题.
作 者:李泽文 LI Ze-wen 作者单位:集美图书馆,福建厦门,361021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2009 19(7) 分类号:G258.2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文化功能 文化建设篇2: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基层图书馆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全面发挥公共文化体系对我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就必须意识到基层图书馆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合理地构建。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先进文化发展、人们知识需要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价值;其次从知识获取渠道、文化遗产保护、精神生活丰富、场所提供以及免费服务等方面对基层图书馆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从人才建设、服务体系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希望可以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以及图书馆等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内在价值
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基层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还面临着资金不足、信息化水平低、体系不完善等众多困境,不仅影响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設水平。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有必要明确自身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相关措施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在价值
1.1可以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先进文化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实现先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文明等的支持。而对于公共文化体系来说,对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文明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对先进文化的发展进行有效保障。
1.2可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要
现阶段,人们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文化的需求。而对于公共文化体系来说,它是保障人们文化权益、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人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文化站等对知识进行及时获取,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1.3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彰显了民族精神,又是民族振兴以及国家发展等的重要支撑。而对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来说,可以对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文化遗产弘扬、特色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
篇3: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2.1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
基层图书馆的产生与应用,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人们学习知识、了解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馆藏比较丰富,可以对人们的差异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图书馆是一种公共设施,是面对全社会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对相关知识以及信息等进行获取,尤其是对于一些退休人员、农民工以及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来说,可以有效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基层图书馆的功能也在日益完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图书信息进行快速获取,让读者可以在图书海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平等的、便捷的、廉价的学习的平台,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2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图书馆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知识以及信息等的获取,同时也可以对人类的知识、经验以及文化遗产等进行有效保留,成了当今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保护对象是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所有文化遗产,既可以是古代书籍,又可以是现代信息。从保护的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对各种馆藏进行了电子化以及数字化提升,实现了文献资料的永久保存。图书馆中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为文娱活动开展、理论研究以及文化传播等提供资源支持,而且也有利于彰显地方的文化特色,对当地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意识到自身职能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有效整理,对文献资源库进行完善,进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图书查阅和图书咨询服务。
2.3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对于公共文化体系来说,其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对人们的文化权益进行保障,对他们的文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而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它是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以及文化空间提供等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还十分先进、十分优秀,可以为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在提高人们生活情趣、拓宽他们视野的同时,也实现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可以多举办一些公共文化活动,比如图书讲座、文化展览以及学术会议等等,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并将这些活动作为载体,增强人们对先进文化的了解,进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2]。
2.4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首先,人们可以在图书馆内对某一知识、某一信息等进行交流,将图书馆作为互动场所,在互相切磋、互相帮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其次,图书馆可以开展自由对话活动,为相关人员、专家和读者等提供沟通场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图书馆也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比如文化讲座、影视观摩、读书漂流会、音乐欣赏以及学术交流等等,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给他们带去艺术方面的享受。由此可见,基层图书馆属于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人们文化素养、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5可以为人们提供免费的服务
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可以为人们提供免费的信息获取服务,并实现了人们利用信息的平等和自由。基层图书馆是国家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是基于国家财政支持下的一种公益文化事业,因此有义务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免费的读书服务。在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下,人们可以对知识进行自由获取,对自身的文化权益进行有效保障,在彰显公共文化服务精神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质。
3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思路
3.1注重人才建设
对于公共服务理念来说,不仅是基层图书馆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对人们的切身利益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便捷的、优质的文化服务。另外,图书馆也需要做好人才建设工作,从理论、服务、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服务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进而对人们的差异化需求以及新环境等进行适应,将图书馆理念、精神等发扬光大,增强社会对图书馆的认可度,为后续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需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进而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通过校园招聘以及网站招聘等对人才进行引进,进而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3.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基层图书馆的构建属于重点内容,也是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全面发挥自身在人才、资源、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对乡镇图书室以及文化站等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可以在当地建立图书流动站或者是图书辅导站等,在督促、指导的基础上,提高乡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同时,基层图书馆也可以从藏书结构、规章制度、读者服务以及图书借阅等方面对乡镇文化工作者进行业务辅导,进而增强乡镇图书室以及文化站等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对于一些技術水平低、馆藏有限、资金缺乏的图书室或者是文化站,基层图书馆可以和其进行流动合作,比如可以通过流动图书车或者是流动图书箱等,对图书馆藏进行合理调配,根据各个乡镇的图书使用情况,对图书进行合理安排,进而对文献资料不足、馆藏内容单一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4]。
3.3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为基层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应该借助时代优势,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图书馆需要对自身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对图书检索系统、馆藏数据库、信息共享工程等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电子阅览室,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增强人们对信息技术以及图书馆等的体验,进而对他们在科普以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
总而言之,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类生活改善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又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系的建设水平。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对公共文化体系的价值以及自身的重要作用等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来增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效果,进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实现国家以及社会等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晓波,张静.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2):314-317.
[2]李淑华.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图书情报导刊,2007,17(1):55-56.
[3]王菊.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下半月),2013(4):154-155.
[4]曹晓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C].山东图书馆学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专辑,2012.
篇4:试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试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本文就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和如何做好这个核心工作以及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作 者:刘晓云 作者单位:营口市图书馆,辽宁,营口,115001 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 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G250 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核心篇5:汽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以绍兴图书馆汽车图书馆为例
汽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以绍兴图书馆汽车图书馆为例
文章介绍了绍兴图书馆汽车图书馆运行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汽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作 者:徐萍 作者单位:绍兴图书馆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25 关键词:图书馆 文化建设 文化服务篇6:公共图书馆及公共文化论文
公共图书馆及公共文化论文
一、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及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我市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项工作指标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状况让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理位置偏僻
襄州区图书馆座落在金富士路,在20世纪襄州图书馆建馆之初,这条路是襄阳市区通向武汉的主要交通要道。随着城市道路改造,这条以前的主要交通要道的繁华已经不在,变得冷冷清清,导致区图书馆门可落雀。谷城县图书馆也地处偏僻。该馆原本规划在闹市区,后由于城市规划改变,导致该馆建设不在主路上,成了无人问津之地。
(二)馆舍不能全用于开放
宜城市图书馆20世纪90年代盖图书馆时,市里资金不能到位,拖欠建筑单位资金,只好将图书馆大部分房屋低价租赁给建筑单位,到现在也还有很多房屋没有交付给图书馆使用,等到交付使用时又将面临破旧需修膳。老河口市图书馆由于人员经费的缺口大,财政拨款44.7万元,但是人员支出就达到60.9万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将部分馆舍出租来弥补这部分缺口。枣阳市、保康也有馆舍出租来弥补经费不足的现象。南漳县图书馆由于老馆出售给了移动公司,现在只能将图书打包堆放,这个馆现无场地对读者开放。
(三)各县(市、区)图书馆年购书款人均不足
各县(市、区)馆的年购书款人均严重不足,如襄州区图书馆财政拨款121万元,其中人员支出55万元,占总拨款的45%,年实际用于购书的费用只有8万元,襄州现有人口90万人,人均年购书费不到0.09元。南漳县图书馆财政拨款53万元,人员支出36万元,占总拨款的67.9%,年实际用于购书的费用只有2.5万元,南漳县现有人口55万人,人均年购书费不到0.05元。枣阳市图书馆财政拨款95万元,人员支出67万元,占总拨款的70.5%,年实际用于购书的费用是6万元,枣阳市现有人口100万人,人均年购书费用不到0.06元。谷城县图书馆财政拨款65万元,人员支出40万元,占总拨款的61%,年实际用于购书的费用是4万元,谷城现有人口52万人,人均年购书费用不到0.08元。最多的宜城市人均年购书费用也只有0.20元。与全国的人均年购书费用0.70元相差很远。
(四)借阅现代化装备不足
我市七个县(市、区)图书馆除襄州区、宜城市图书馆有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但系统不稳定,只能满足日常的借书要求。其它县(市、区)均无自动化集成系统,日常分编、借阅还是沿用手工借阅方式来完成。
(五)人员问题
一是我市各县(市、区)图书馆人员老化严重,40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66%,枣阳40岁以上高达80.7%;二是人员的'来源、构成杂乱,专业人员奇缺,来馆后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近年虽然有部分馆招进了全日制大学毕业生,更有招聘研究生的,但这部分人不是很快让上级主管部门借走调用,就是因为待遇低而考公务员离去。
(六)开展的服务项目单一
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图书馆开展的服务项目单一,基本上是立足本馆开展的读者借阅、送书下乡开展的农家书屋,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项目。
二、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政府重视
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投入,各地各级政府都已经把建设图书馆纳入未来文化建设的政府实事之一。如襄州区成立文化城建设专班,投入1个多亿元资金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建筑,已纳入区政府2013年十件实事之一,获得市规划部门批准,选址已明确,文化城项目建设立项事宜已展开,步入规划设计阶段。
(二)政府要加大投入
一是在改善图书馆硬环境上下功夫,改善图书馆的阅读环境使读者爱来,来了能坐得住。二是要把人员的经费落实到位,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能够安心本职工作,也可以留住人才。三是把图书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系,增加购书专项经费,购书经费应逐年增加与各地的财政增长成正比。四是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协调解决各馆的馆舍,使图书馆的馆舍能够真正用到老百姓看书中来。五是尽快实现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加快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上级业务部门应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或经常到基层馆进行业务辅导,以增强基层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增强服务意识
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是各县(市、区)图书馆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只有2.5公里,2.5公里之外的群众利用图书馆就不大方便。因此,各县(市、区)图书馆自身必须克服“等、靠、要”的守株待兔式的经营理念,坚持走出去,把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一是开展信息咨询活动,扩大图书馆的影响。二是借“三下乡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走进社区、农村、家庭,定期开展家庭藏书信息互助活动把各家所藏的死书变成活书增加图书的使用率,增强居民爱读书的热情。三是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未成年人展开革命传统教育。四是利用图书馆的技术职能和当地的人才优势,举办适合本地群众需要的知识讲座。五是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的产业结构,及时发布科技信息,利用共享资源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服务。通过光盘,定期为居民放映网上电影,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六是结合本地的特点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南漳、保康、谷城三县可以为本地的旅游资源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的便利在网上开展旅游信息服务,介绍本地的旅游景点、特产。总之,公共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积极发展自己的品牌,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图书馆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把图书馆工作推向深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构建贡献心力。
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推荐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