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保护听力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图书馆文化的隐性载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图书馆文化的隐性载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图书馆文化的隐性载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图书馆文化的隐性载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图书馆是进行隐性信息教育的极好场所.从图书馆的'功能角度论述了图书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的意义所在,阐述了它们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强调不断创新的隐性服务理念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不竭动力.
作 者:查珊珊 田文兰 作者单位:查珊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062)田文兰(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情报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刊 名:图书馆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年,卷(期):2008 30(4) 分类号:C250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 和谐社会 隐性文化 构建篇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本文从图书馆自身建设、读者服务、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就如何创建和谐图书馆进行了探讨.
作 者:刘艳文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分院,吉林,长春,130062 刊 名: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09 25(5) 分类号:G258.6 关键词:以人为本 图书馆 自身能力 读者服务 社会关系篇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
文章论述了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今天,图书馆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观念,构建和谐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二是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
作 者:王芳 Wang Fa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东南地区会计学校,山西,长治,046000 刊 名:科学之友 英文刊名: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258.6 关键词:以人为本 构建 和谐图书馆篇4:基于数理统计法的图书馆和谐文化服务的构建
基于数理统计法的图书馆和谐文化服务的构建
以国内某公共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流通数据、读者数据、典藏数据进行分析,介绍了一些可行的'、对公共图书馆业务管理、读者服务有帮助的数理分析统计方法,以提升公共图书馆和谐文化服务水平.
作 者:黄红 HUANG Hong 作者单位:南京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部,江苏南京,210018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2010 20(6) 分类号:G252 关键词:和谐文化服务 数理统计 图书馆服务篇5:浅谈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有效途径
浅谈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有效途径
文章介绍了和谐的'内涵以及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意义,探讨了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有效途径.
作 者:殷利艳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北,唐山,06300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251 关键词:和谐 和谐图书馆 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篇6:构建和谐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
构建和谐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伟大使命,建设和谐图书馆则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有来自图书馆与读者用户方面的不和谐现象、图书管理人员之间的不和谐、图书馆硬件设施方面的不和谐等因素,为此,我们图书馆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服务水平,还应在积极构建和谐图书馆方面加以努力,以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 者:江雪云 JIANG Xueyun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图书馆,福建福清,350300 刊 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G251 关键词:篇7:浅析孔子伦理思想与和谐文化的构建
浅析孔子伦理思想与和谐文化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和谐文化
论文摘要: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充分继承和发扬孔子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构建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及其中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这一重要人文价值,对构建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孔子伦理思想简述
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是“仁爱”。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他主张“出门如见大宾”,讲待人要恭敬;“使民如承大祭”,讲役使人民要谨慎,都有“爱人”的意义。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他告诫统治者要行仁政,善待人民;要求人民应克制私欲谨守礼仪。他要求社会成员各安本分,守住自己的角色,这样社会就会归于“仁”。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把伦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孔子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儒学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他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说:“刚、毅、木、呐近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总之,“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认为,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并且,一个人即使具备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也未必够得上仁。他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原则。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
在孔子那里,道德出于人的内在情感;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会成员的素质。他认为,人本性相似。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所以,人应该既“爱亲”,又“泛爱众”。在这个意义_L说,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伦理道德是适用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
传统的孝与德也被纳人孔子伦理思想“仁”的要求。孔子重视祭祖,但他祭祖是为了弘扬孝道。他之所以对鬼神存而不论,是顾虑不能以鬼神的有无而影响人们的现实之养。对孔子来说,“孝”最重要的是“养”和“敬”,这就把孝看成是现实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具有此岸价值的行为。通过祭祖是要让人们了解孝道,培养人们孝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通过这一类礼仪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进步而达到仁。
再一步来说,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孝梯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人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梯来规范、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梯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
二、孔子伦理思想解析
孔子的仁者爱人伦理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和谐文化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和谐,在某个层面上说,就是要求人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充满仁爱之心,以此来推动各方面和谐,从而实现文化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没有爱,也就无和谐可言。继承孔子的仁爱精神,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最终会使文化和谐更进一步。
孔子主张“诚信”。认为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今天加强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文化也因此而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孔子的诚信思想,社会将会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和谐文化。
孔子主张的“孝梯”思想,对我们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需要用家庭伦理规范来建构。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孔子的“孝梯”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思想,对于建设新时期的家庭美德,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伦理思想表现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他将道德视为内在情感的诉求,使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周代的“孝”、“德”因其同祭祀祖先、克配天命相联系,受鬼神的强制,还不是人完善自己本性的自觉意识,这时的道德还不能获得人类精神自律的意义。孔子将道德置于现实的人、现实人的真实情感之上,人因为这种真情实感并将其“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使人本性趋于完善。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心理追求,成为有德之人完全取决于自己意志:“为仁由己”,只要不懈努力,完善的道德境界就会实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就使人成为了道德的主体。而建构和谐文化,同样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孔子使道德成为普遍的社会调节力量,按照孔子伦理思想,由于同情心是人人都有的,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然是会见诸于每一个人的,使一种德的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基本选择和常态,从而使道德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协调机制。孔子还重视教化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教化能够激发人情感,使人为善。孔子将人的真情实感看作是道德的基础:“刚毅木呐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通过“慎终追远”能够使“民德归厚”,这些礼仪激发了人们的内在情感,使人们去以孝为梯,道德感得到了强化。推而广之,能够用道德加以引导、用礼教进行规范,人们就能够自觉达到一定的道德要求。孔子看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表现了对人性向善的信心。在料现当代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重视道德作用,加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国”战略尽快实施,用道德来建构和谐文化。
篇8:和谐校园文化与和谐图书馆
和谐校园文化与和谐图书馆
文章阐述了和谐图书馆及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作 者:温国华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天津,30013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2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构建 和谐 校园文化篇9:搭建图书馆平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搭建图书馆平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和谐社会建设犹如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广大青少年既是这首交响乐的欣赏者,更是演奏者.在我们的校园中,更期待师生一起共同创设和谐安详的`校园环境,让师生们在这和谐的校园中静心学习和工作,一起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着.让我们通过搭建图书馆这个平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作 者:李献芳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三十三中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图书馆 构建 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篇10: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图书馆构建研究
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图书馆构建研究
本文针对和谐社会中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引入和谐理念,提出和谐图书馆,对其概念与内涵,以及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意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就和谐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实现作了探讨.
作 者:徐玉萍 Xu Yuping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 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G250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 和谐文化口号
★ 入党主要社会关系
图书馆文化的隐性载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合集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