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暴躁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祁连山地形云试验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祁连山地形云试验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祁连山地形云试验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祁连山地形云试验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对祁连山地形云民乐试验区的降水时空变化及夏季降水、云和风向的日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试验区降水随海拔升高由北向南递增,在祁连…北坡实测最大年降水量511 mm,出现在海拔2500 m的瓦房城.全年7月降水最多,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7%.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以山谷环流为主,白天多为NW风.夜间为SSE风,午后谷风使水汽向祁连山北坡汇集,气流抬升形成对流云,故山区16:00~20:00降水频率最高,有两个雨峰分别出现在午后和半夜,与低云量和积云、积雨云的日变化对应.近50年的气候变化表明,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均为上升趋势,冬季则下降.1957~有两个枯水期,两个丰水期,至今处于丰水期.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最大熵谱图分析表明,4.8年和3年周期较显著,民乐年降水量和莺落峡年径流量熵谱图对应较好,还存在9年的振动周期.
作 者:陈跃 陈乾 陈添宇 李宝梓 Chen Yue Chen Qian Chen Tianyu Li Baozi 作者单位:陈跃,Chen Yue(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北京,100081)陈乾,陈添宇,李宝梓,Chen Qian,Chen Tianyu,Li Baozi(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兰州,730020)
刊 名:气象科技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36(5) 分类号:P4 关键词:地形云 祁连山 地理 气候特征篇2:青藏高原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也有海拔仅1503米的金沙江;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仅有3000米。总体来说,青藏高原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其由山系和高原面组成。由于高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外有引力的影响,所以高原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使整个高原的地势呈现出由西北一东南的倾斜的趋势。高原面的边缘被强烈切割形成青藏高原的低海拔地区,山、谷及河流相间,地形破碎。
青藏高原边缘区存在一个巨大的高山山脉系列,根据走向可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东西向山脉占据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是主要的山脉类型(从走向划分);南北向山脉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南部及横断山区附近,这两组山脉组成了地貌骨架,控制着高原地貌的基本格局东北向的山脉平均海拔高度普遍偏高,除祁连山山顶海拔高度为4500米-5500米之外,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喀喇昆仑山等的山顶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许多次一级的山脉也间杂其中。两组山脉之间有平行峡谷地貌,还分布有数量广泛的宽谷、盆地和湖泊。
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占中国冻土面积的70%。其中青南一藏北冻土区又是整个高原分布最为广泛的,约占青藏高原冻土区总面积的57.1%。除去多年冻土之外,青藏高原在海拔较低区域内还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即冻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冻结、融化交替出现,呈现出一系列融冻地貌类型。另外,青藏高原上冰川及其雕塑的冰川地貌也广泛分布。
篇3:青藏高原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总体特点
青藏高原气候总体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由东南的20℃,向西北递减至-6℃以下。由于南部海洋暖湿气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应由20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南翼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地森林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而昆仑山中西段南翼属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2500~3200小时。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气候分区
青藏高原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南翼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地区、喜马拉雅山南翼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藏东南温带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即三江河谷、喜马拉雅山南翼部分地区)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藏南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那曲亚寒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羌塘亚寒带半干旱高原气候地区、阿里温带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阿里亚寒带干旱气候地区及昆仑寒带干旱高原气候地区等10个气候区。
产生影响
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张器和调节器。该区的气候变化不仅直接驱动中国东部和西南部气候的变化,而且对北半球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也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
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抬升过程不是一次性的猛增,也不是匀速的运动,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曾达到每年7厘米,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篇4:成都平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抱。龙门山山脉(邓峡山)斜列于西,龙门山横拦于东,南连名邓冰汛形成之高台地,北接安县秀水一带山地丘陵,地形上形成南北对峙,东西夹持,从平原中心向周边阶梯状抬升的、封闭的菱形盆地景观。平原内部地形平坦,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近90千米,地面高程730-460米,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地面比降3-11‰。从地形上可将平原分为扇状平原和周边台地两大部分。前者位平原主体,称为平坝区;后者围绕平原周边断续分布。
冲洪积扇群
冲洪积扇群主要分布在平原西测山前地带,自北向南主要由干河子一绵远河扇,石亭江扇、渝江扇、山民江扇、西河扇和南江扇。各扇地势,均自北西向南东倾斜,联缀成群。扇前缘,犬牙交错的叠置于晚更新统之上,与河流漫滩,阶地呈渐变关系,扇间位低洼地带。其中崛江扇规模最大,其范围可由都江堰至郸县犀甫、永定一带。
冰水堆积扇
冰水堆积扇由晚更新统冰水一河流堆积组成。广泛分布在平原东、南、南东部,以2-3‰的比降向东及南东微倾。表面形态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沿河分布时,为河流的二级阶地,比高4-17米,但有时与一级阶地之间不具明显的'陡坎,呈条梗状或覆舟状,构成河间地块。近平原边缘部位,表现为基座。阶地分布高程440-700米。
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河漫滩、心滩呈舌形、条形、新月形分布于河心与岸畔,高出水面0-2米,往往不具明显陡坎,滩面倾向河心,组成物为灰白砂砾石层。一级阶地,分布在平原南东侧河流中、下游地段,及名邓高地河道内。呈条带状顺河断续展布,嵌叠于冰水扇状平原上,比高2-4米。阶面平整,微向河床或下游倾斜。各河以崛江阶地最发育,阶面宽可达数公里,长度数十千米。为全新统砂卵砾石层所组成。名邓高地或部分山麓河流,因再造一、二冰期堆积或红层母岩风化物混入,色调偏黄棕。
冰碛—冰水台地
冰碛—冰水台地由中、下更新统冰债和冰水堆积组成,断裂环绕于平原周边形成台地,台面由西向东呈缓坡倾斜。名邓台地平均比降‰,平原内显示三个台坎,比高因地而异。
篇5:成都平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日照少、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属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平原西北龙门山山前一带,气温较低,降水充沛,蒸发量略低,向东及东南有雨量略减、气温略高的趋势。
成都平原区气温变化小。多年平均气温为16.1℃,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7、8月份。从多年资料看,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4℃。因此冰冻极为少见,无土壤及地下水冻结现象。
降雨充沛是成都平原气候特色之一。龙门山横亘于平原西侧,对大气降雨影响甚为显著,东来水汽受龙门山屏障阻挡,形成地形雨,致使雅安一都江堰一安县出现多雨地带,年平均降雨量达1200-1600毫米,向东南方向雨量递减,温江、郸县、新繁、广汉一带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致金堂、成都、新津、龙泉山麓为900毫米左右。降雨在季节上分配不均。6-9月受热带海洋暖湿气团的控制产生大量降水,四个月的降雨总量为753.7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冬季,在大陆干冷气团的控制下,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成都平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1%,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94毫米,最高1151毫米,最低960毫米。夏、秋季降水大大超过蒸发量,冬、春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地域上存在西部山区向龙泉山麓递增的趋势。
成都平原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2.98亿立方米,其中,当地降水入渗补给12亿立方米;灌溉入渗补给量12.76亿立方米;河道入渗补给量11.72亿立方米;渠系入渗补给量6.40亿立方米。成都平原多年平均(1980~)年降水量929.4毫米,可换算为61.9亿立方米/年。
土地资源
成都平原共有土地资源1331800公顷,人均地资源占有量约0.1044公顷/人。,成都平原耕地资源总量为478069公顷,占平原幅员面积的35.90%,占该区域农用地总面积的42.36%,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约为0.0375公顷。
生物资源
成都平原自然环境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据《成都市志·地理志》统计,成都平原共有脊椎动物578种,兽类112种,鸟类384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29种,估计昆虫总数在一万种以上;各种植物三千多种,其中裸子植物53种,占中国裸子植物总数的27.5%,占全川裸子植物总数的60.2%;被子植物2699种,占四川的三分之一。
篇6: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
最冷的地区在塔斯马尼亚的高原地带及台地和大陆的.东南角。受到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影响,沙漠半沙漠地区占35%,西部高原和中部沙漠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北部半岛和沿海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可达750~2000毫米。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三大地形区)
地势东西较高,中部较低。
东部山地区:大分水岭,其西侧有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墨累河。
中部平原区:有大自流盆地。
西部低矮高原区: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2、气候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干旱区面积大。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3、河流湖泊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北艾尔湖:澳大利亚地势最低处。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矿出口量多,被誉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篇7: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
俄罗斯人口分布状况
俄罗斯地区人口多分布在西部,而东部分布少。因为欧洲部分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并且气候比较温和,广大东部地区多山地高原,平原占比重较小,加上气候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位于俄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点之一,1月平均温度-50℃,历史最低值-71.2℃。
俄罗斯简介
俄罗斯联邦又称俄罗斯。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国旗为白、蓝、红三色旗。国徽主体为双头鹰图案。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
★ 气候谚语
★ 我国地形特点
★ 气候教学反思
★ 地形测量实习总结
祁连山地形云试验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