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xuruij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岁末唱晚 走向春天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岁末唱晚 走向春天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岁末唱晚 走向春天散文
岁末唱晚 走向春天散文
台上的日历,在日与夜的交替中,不知不觉地一边越来越簿,而被轻轻翻过去的一边却又越来越厚,时光的沙漏默无声息地流淌,流去了人们的日月年华。不经意间,我们又来到了岁末,站在2013的落地窗幔前,手边的一杯香茗,在静静地、袅娜地升腾着撩人心弦的气息,静雅,芬芳。感慨中,我来到电脑前坐下,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字:2013无论怎么样,它已经成为了回眸中的过去,它将渐行渐远,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要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2014的岁月新娘。
又是一年的岁末,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引起回想的时光,刚刚走过的那些往事、那些人,在我不经意间鱼贯而出,似一张五线谱脉动在我的心海里,弹奏出独有余韵的回想曲。也很容易从心海底层荡漾出波光粼粼的涟漪,甚至泛起波澜,再没有比这时光更容易引起追忆和遐想的了。光阴易逝,韶华若水。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旅行,是一场没有回程的旅行,所以我们要珍惜沿途看到的风景,珍惜沿途遇到的人和事,在这个新旧之年的交替之时,捻一瓣心香,捧一杯香茗,撷一米阳光,回眸,笑看流年,曾经的过往里,总有一些感恩让我萦绕于心,总有一些情愫让我难以割舍,总有一些记忆让我刻骨铭心。
思绪是一管妙曼而神奇的笔,在这水枯河瘦的季节里,在烟雨江南的水乡泽国,在我的心房里轻轻描摹着那些人、那些事。眼望着曾经氤氲绿意、散发幽香的荷塘上,一度摇曳着婷婷如盖似裙的荷叶,曼妙着赏心悦目的荷花。如今,枯败的残荷失去了昔日风韵,留下了枝枯叶破,东歪西斜地、胡乱地点缀在一池寒水,钩成了一副退去色彩的而又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枫叶在秋霜的漂染下,愈发红艳,一树独秀地胜过二月红花,孤傲地飘舞在苍青翠绿之中。高大的白果树摇曳着无数杏黄的小扇,似一柄黄色的火炬在燃烧着秋之媚魂。千枝万条的木槿花似清朝的宫娥贵妃一般,一个个头顶着硕大的花朵,其风韵恰似花开时分的牡丹那样,雍容,华贵。盛开的山茶花赛过了腊梅的风骚,迎着朔风,头顶严霜,怒放着艳红的花朵,点缀在浓密的青绿间。那些长青的香樟树、夹竹桃、广玉兰等,更不用说,还在乐此不疲地泛起绿色的波浪。湖边的芦花轻舞飞扬,芦苇翻卷成了银灰色的波浪……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旧年将逝,新年伊始。
暖暖的冬阳,似一朵巨大的花朵,飘逸在蓝得似外祖母身上的上衣的天空中。飘带一般的云,似舞动的白色绸缎,在轻盈飘过。那阳光呢,似密布着金黄的绒毛,静静地斜铺而下,撒落人间,缠绵在我的周围,就像最贴身的棉袄一般。就这样晒着、晒着,陈年旧事越来越轻,也越来越多地汇聚而来,就像陈旧的棉絮,慢慢地吸收着舞动而来的金黄,缓缓地舒展开它的褶皱,变得蓬松,轻软,弹出我过去的光阴,在光阴里走过的那些人的音容笑貌,和发生的那些事的是是非非。而流年,在如此的背景中,竟然变得如此纤弱,纤弱到只剩下单薄的几张日历。
倘若时光能回流而上,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呀,可,岁月就是一双无形的巨手,无论你愿意与否,它都会冷漠地将日历一页页地翻过。把今天变成了昨天,把昨天变成了历史。把现实变成了往事,把往事变成了回忆。把陌生的人变得熟悉,又把熟悉的人变得陌生。那些从沙漏里悄然溜走的不仅是时光,也将流走的时光悄然地栖息在我眼角、眉梢,蛰伏在额头那一条条深浅不一的皱纹里,漂染得我那曾经的青丝泛出一缕缕白发,不管你愿意和不愿意,服从与不服从,岁月都将挥动着无形的手臂,迈着不变的步伐,走向遥远的未来,又将现在化为记忆,推向消逝。正如卢隐在她《异国秋思》里说:“流年把一切都毁坏了!谁能相信今天在这里低佪追怀往事的我,也正是当年幸福的我呢!哦!流年残酷的流年呵!它带走了人间的爱娇,它蹂躏英雄的壮志……”只有有心的人,才会在流走的岁月长河里留下一些贝壳,来点缀自己的过往。
不得不用恬淡而优雅的心境,来面对即将逝去的2013,在冬日的暖阳里,寻找曾经铺开的宣纸上,那些别致的一笔。在过往的墨迹飞舞里,发现,蕴藏着最深切的怀想和无法忘怀的留恋。花开时分,我聆听春雨的细腻;知了欢唱时我品夏荷的私语;秋月流泻,看花落淡定;如今,又是岁月唱晚,年轮交替时节,我知道时光飞翔的翅膀是拖不住,却想用文字煮酒,剪辑时光,掠影四季,拷贝出2013的足迹,哪怕是春花一瓣,夏露一滴,秋枫一叶,寒霜一抹,或者是煦风一缕,夏雨一滴,秋阳一隙,也足以温暖这寒冷的冬季。
此时此刻,重温2013,回眸2013,尽管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还是多么想留住2013,像握住红颜知己的手那样,把2013的春夏秋冬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掌心,倾情地呵护着,尽情地宝贝着,永远与她共舞。或者,走回2013的长河之源,再次漂流而下,放飞生命之筏,轻轻地撩拨那倒映蓝天白云的碧水,定然会收放自如,自由掌控。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呀。可,心海里还是明白,一切都成为了历史,不要说我是一文不名的草根百姓,就是达官显贵也无可奈何。我只能够在心海里铭记,在一纸素笺上滴墨,在清梦中去梦回她的百花园,去徜徉她的荷幽莲雅的岸边,去漫步满城尽是黄金甲,只有寒霜冬雪,或许还能够在这守望的岁末里轻吻数回。
人到中年,不再年轻的我,到了岁末,已经无法像年轻人那样,还拥有风华正茂,还有大把铅华足以与岁月周旋。只能够把走过的岁月像藏书那样,把放进书橱,或者让它舞进素笺,让她拥有永远的鲜活、持久的馨香。随着年轮积累的越来越多,也如树干的纹路也越来越密,心却越来越向下生长,想来最后一定是低至尘埃,与深沉而浑厚的土地接壤,人也由此越站越稳,也越走越淡定,虽然不能够溶入禅意时空,但也不再妄自轻狂、虚无缥缈,不再虚度时光、追云逐月,不再焦躁愤青、拍案而起,更加珍惜流年中的萍水相逢、邂逅陌生的每一次擦肩,珍爱静好岁月所恩赐的每一寸时光,感恩阡陌陇上的夕阳和柳暗花明的彩霞,为的是明天不再追悔今日的浪掷,白发不再埋怨中年的懈怠。
呼啸而过的`2013的那些日子,时常把驿动的心挤压得纷乱不堪。春暖花开时,曾经跨越奔腾不息的河川,看千帆竞过;流连在蜂飞蝶舞的芳草地,悦千花万朵。但,游子般的心境总是难忘慈母手中线,庆幸的是如今已经回归的心灵,还有文字可以相慰和取暖,越过杨柳依依灞桥头,夜泊枫桥听钟声,闲暇时光,在高山流水中品味汉宫秋月……无论日子怎么忙碌,红尘繁琐再怎么纷扰,总会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些假,留有一个恬静的环境,让心灵有一个栖息的港湾,留下一些空间,守心若素,以平淡的心境走字如简。在馨香流韵的、曲折蜿蜒的文字长廊里,享受那《诗经》的那叶艾香,流连在唐风宋雨的扉页上,也没有忘记那些当代文人墨客的风骚。
有时在一夜清梦里,会情不自禁地穿越那千年的时空,嗅着岁月沉淀的那些隽永的文字的芬芳气息,赛过醉饮了千年窖藏的女儿红,乐不思蜀。当然在我感受四季交替的风云变幻时,也许会将美丽和忧伤,在一纸素笺上交织成为故事,用文字去触摸那些直抵灵魂的柔软之地,写一段关于往事如烟的心灵之旅。也许我的枯燥乏味的文字,永远登不了什么大雅之堂,也栓不住你那顾盼生辉的双眸,但我仍然会用我笨拙的笔,去书写我现在的所见所闻,将沿途捡拾来的贝壳也好,珍珠也罢,用流淌的心语把它们穿成并不美丽的链子,以备白发苍颜时,端坐夕阳西下里,打开自己的岁月行囊,如数家珍地讲述给自己的儿孙听:我没有错过2013的那个人生之旅的站台。
有人说:流年似水经不起平淡无漪,人生若茶挽不回前道风味。其实,未必竟然,你看:是谁,在这即将辞旧迎新之际,敲响了那樽悬于生命之上的金钟?既然我们注定改变不了季节轮回的定律,也追不回流去的时光,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过往,此时此刻都浸泡在窖香浓郁的美酒里,面对流光溢彩的、即将到来的2014,那还犹豫什么呢,有什么理由不欣然地去赴那岁月辞旧迎新的盛宴?
来吧,朋友们,抬起你的右手,举起杯来吧,举杯痛饮,一饮而尽那些无法预知的未来:快乐与哀愁,幸福与阵痛,繁华与寂寞!健步踏上那开往春天的、已铿锵启动的高铁,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是有期盼的人,都可以直接跳上车来,让我们一路欢歌一路情,向着2014那充满花香鸟语、充满苍青翠绿的春天进发。
在这趟高铁上,你可以听见种子在冰天动地的土壤里,攥紧拳头,积攒着萌芽破土的力量;你可以看见花苞在枝头睁开双眸,眺望春意勃发的世界,你可以看到在雪融后的长河里千帆竞过,翼影剪空的妙曼……当然光是欣赏是永远不够的,仍然需要我们珍惜易于流逝的时光。
篇2:人间晚唱散文
人间晚唱散文
清晨刚下过一场细雨,淋淋漓漓,湿湿濡濡,像是已经缠绵了数不清的年纪。分明春天已经过半,墙角鹅黄色的迎春花沾上一粒粒晶莹的雨珠,倒生出初春的妍丽之感。石子小径两旁盛放的粉白杏花簇拥着一团雾蒙蒙的梦境,叫人看不分明。我想,这破晓之际的淅沥春膏应当是在替安静说几句话。
在这片祖国北疆的土地上,一切似乎都被严寒漫长的冬冰封,喧嚣的声音被禁锢在漫天皑雪中,灵动的身影被掩盖在融融的暖气中,就连春的讯息也被一同封在朔风营造的囹圄里。时间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走动着,人们在寂静中翘首以盼着冰块中渐趋消融的春意。
仿佛电影中的暂停键被悄然按下,每一天,尘来凡往,只道寻常。分明已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却依旧不见冰床下河水流动的畅然。山峦是凝固的霜,原野是平铺的雾,整个世界是一张巨幅白纸,等待着有人挥毫泼墨,描红绘绿。然后,是一场由南往北的和风,从秦岭开始一寸寸给寂寞已久的土地染上色彩,将鲜艳的绸衣轻轻披在裸露的大地,却在将要抵达北疆这片雪原时戛然而止。像是有一堵无形的墙,抵挡了来自外界的点点星光,固执地坚守着最后一点领界。
这里是一座城,城外,久居绿竹清水地的人想进来一睹白雪烈风的雄壮;城内,久耽于萧瑟荒原的人想出去领略春涧鸟惊的柔软。想来,正是因为难得,在彼此心中,对方所不屑的反倒成为自己所渴求的。所以,世间之事想要完美无憾怕是希望渺茫,毕竟人的心中永远藏着一个自己得不到的白月光,只能在午夜梦回时将其拥入怀中。
依旧在晚冬中苦苦煎熬的人终于选择放弃,不是因为心中已然失去了对春的渴望,而是因为似乎假装不在意便可以让心中强烈的悸动化为平静,像是借一场酩酊大醉麻醉思想,以求忘却凡事愁绪。于是,就在这时,他们惊喜地发现,身边仿佛或多或少发生了些变化。可以没过小腿的厚雪不知何时已化作一层薄薄的雪水,混合着地上的泥土,变成大大小小的泥水凼,繁密的秃枝已经冒出了娇嫩的绿芽,在呼号的冷风中颤颤巍巍。
再后来,沉睡许久的昆虫开始陆续忙作,OO@@的细微声响是不久后那场巨变的前奏。
对于这片初醒的北方土地而言,自然界的规律只是无用的摆设,它随心所欲地安排着一切规则。被积压在柜底许久的春装还未被拂去表面的灰尘,突如其来的降温又迫得人们裹上了厚重的棉服,之前的雪水初融似乎只是冬天为了安抚急躁的心而采取的`骗术以便维持自己长久的统治。
这样长久而绵细折磨让人不知期限,却又在一夜之间突然结束。一场摧折拉杂的寒风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大地,然后是夜间一场不知何时来临的细雨悄然划入酣睡的原野。第二天,还未完全从早春之梦中醒来的人们打开窗帘,沉寂已久的心在眼前繁花锦簇的景象前突然开始急剧跳动。
春天,就这样来了啊!
这姗姗来迟的春让人禁不住怀疑它只是一时兴起,突然来访,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进行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恶作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杏花开。厚重土地那漫长的沉寂,原来只是为了接下来的惊艳四座。
如果不曾有过这般漫长的蛰伏,春天的来临是不是不会像如今这般震撼人心?如果没有枯燥无际的等待,春天所带给人的欢喜是不是不会像如今这般难以言尽?因为等待,所以美丽。因为期待,所以动人。
在这已近晚春的初春景致中,我泡了一壶迟来的春茶,茶香氤氲中,一些往事就这样忘了。
篇3:走向春天散文
走向春天散文
今年二月四号立春,那天是星期三。
之所以这样在意,是觉得这一天非常有趣,它既是镇康县广播电视局每星期一、三晚上在礼堂举办三弦培训的日子,又是镇康县委宣传部聘请省上摄影大师在政府二楼会议室培训摄影爱好者的好日子,巧的是,这两项活动其中都有我。真是好日子相同,两难的选择哦!我在“秘境边关摄影”群里跟小伙伴们开玩笑:今晚姐要背着三弦学摄影,又新潮来又时兴。
省上的老师计划第二天早上要到田坝,去那里拍摄田坝苗族风情。我正高兴有一个跟随大师们一起学习的好机会,恰巧这时候接到木场罗乡长电话,问我有无时间到木场去。又是好日子相同啊!生活工作,选择无处不在,权衡利弊,还是答应罗乡长去木场。
或许自己是木场乡黑马塘村指导员之故,我对木场乡的一切那是相当关注。之前我就在镇康手机报上看到琳琳写的一则信息,说木场乡将重点打造冬桃文化旅游专线。还说要依托蕨坝水库和雪竹林山的自然风光、蕨坝自然村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桃产业的发展,在蕨坝自然村着力打造一条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各要素叠加的特色生态休闲旅游路线,打造游水库、赏桃花、品冬桃、登青山、露营、垂钓、尝农家乐等周末三日休闲游的旅游,我看后更是心动不已。
“木场乡要有故事了!”我心里想。雪竹林山我没机会去过,但我之前三进蕨坝的感觉是,去了一回还想去第二回,去了第二回还想去第三回,吸引我的不仅仅蕨坝水库自然风光,还有水库边上蜜一样香甜的冬桃以及那里纯朴的民俗民风。
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准备,七点按班车约定到旺旺超市门口等。十点到木场乡政府,得知乡长下乡去了,怕打电话人家接听不方便,即发信息:“已到,请指示!”乡长回信也简短:“事毕即回,等我!”
中午乡长回来,跟我说了打造蕨坝的诸多设想后,下午我和乡里的班子成员一起,跟随乡长到蕨坝“踩点”实地看看。
车在蕨坝水库边的路口停下来。路边的水冬瓜树,挺直了腰杆在小路两边站立着,像是迎接我们的到来。水库边上的大片冬桃园,蓄势待发,单等季节到来。
冬桃园里,为了方便游客、方便果农,乡里已在几个月前新修了通向桃园深处的水泥小路。我们一行九人在小路上走着、指点着,讨论着在哪里建大门好?在哪里建停车场方便?并询问村组长涉及哪家的土地工作难不难做等。
沿水库边行走。阴天下,波光粼粼的水库像青色的绸缎一样很有质感。同行的木场村主任忍不住跑到水库边上,开心地掬起一捧水,摆了姿势留了影。
走进水库边的桃园,园里摆满了一袋袋畜肥。这些肥料大部分是山羊粪,村民家家户户正是用这样的肥料,忙着给自己家的桃树施肥。据说施过畜肥的冬桃,桃子更大更甜,当然,价格也更好。
桃园里,不时有和气的叔叔婶婶停下活来,仰起脸笑眯眯地和我们说话。一旁的老黑母鸡,也不怕人,唧唧喳喳地领导着它那刚出壳不久的小儿女,在果树下快乐着它们的快乐。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想现在的蕨坝,比较晋朝的桃花源更好,可以算现代版的新“桃花源记”了。身在桃园,心中幸福满满,要是等到三月里来开树花开,那更是相当美了。
我还记得朱自清老先生的美文《春》,那是我最喜欢读的文章了,到现在还能背诵下来,其中也有特别提到了桃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真是的啊,去年我们县里的摄影小伙伴们,就用自己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蕨坝美景。
正遐想着,一个50岁左右的大哥,慢悠悠地开着他的红色小三轮车,笑盈盈地朝我们迎面驶来。到我们旁边停下来和我们说话,车上拉着几把锄头,还有刚刚拔起来的带有泥土芳香的大白萝卜。
“吃嘛吃嘛,刚刚我吃瞧过了,甜得很呢!”大哥热情地说。主任从大哥的小车厢里拿出一个来,用小刀削了,给每个人都分享一点儿。
走在窄窄的水泥小道上,吃着水嫩甘甜的萝卜,一种回归自然的幸福感觉油然而生。罗乡长继续着他的美好设想,大家也都七嘴八舌地插话,各自抒发着自己的见解,各自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一幅画。我想,等把大家的想法综合起来,就是蕨坝人民美好明天了。
一行人不知不觉进到寨子里,乡长指点着路灯的位置,村长在他所指的位置上,先栽上木桩做好标记。
时间在快乐的工作中总是很短。不经意间已是下午六点,该是回乡食堂吃晚饭的时候了。大家简短的沟通后,都觉得信心满满,约定饭后八点再到蕨坝自然村召开群众大会,并由支书负责通知落实到各家各户。
篇4:走向春天优美散文
走向春天优美散文
(1)盼
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还没来得极抖落冬天的风雪,我就迫不及待的走向春天,做起春天的梦来了。
只是春天的笑容还那么衿持,还偶尔飘着我刚刚抖落的冰雪。
可我还是希望着,希望浓浓的绿意能给我久久郁闷的`心情一个朗朗的笑容;更希望淡淡的花香能给我久久潇肃的面容一个甜甜的美景。
于是我依然微笑着,微笑着——走向春天。
放开歇息了一整冬的身体,闲庭信步,看着湖边、地里、山上,看着那些关于春天的点点滴滴,虽然还很模糊,却让人心旷神怡。
风吹在身上已有些暖,阳光照在身上也不再是那么苍白,虽然说太多的春天已让人有些习以为常了,但春天,依然有那么独特的魅力,让人总是盼望着她的到来。
(2)
依希感到一点春天的气息了,虽然没有很喧闹的莺歌燕舞,也没有很艳眼的桃红柳绿,但李树淀出的那几点白雪、桃树淀出的那几点红绸,还有里——地里钻出的那一丝丝、一丝丝油油的绿。还是让人感觉到:春天——已经跨进了门了。虽然连天的阴雨还让人感觉到有些寒意,但在下雨就有了生机、有了绿意,也就有了要动起来的感觉。
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现在春天来了,就在我们的脚下,还犹豫什么呢?站起来吧!微笑着——走向春天。
篇5:走向彼岸的春天的散文
走向彼岸的春天的散文
这个冬季,我以爱的文字作桨,划向文学的春天,迎接第一缕阳光--题记
一
在无数个不知道怎样渡自己离开此岸的日子,我以笔作桨,划出无数“作别”的波浪。
从来没有想过,是否会引起你一丝一毫的注视,我只是,想借一段一段的文字,精心地整理自己,趁一切还没有忘记,悄然地收藏,这一岸的潮汐。
经过,是一种缘分。无论,时光赐予的长短,只要经过,那一刻,已是梦里的千年。
二
梦里千年,只是今生相逢的一个瞬间。
我总在不停地行走、张望;不断地吸收、绽放;不倦地,走向彼岸的春天。虽然,每一季的阳光,都是一曲温柔的小调,明丽,悠长。
逢着的时候,我习惯用近乎冷漠的不在意,安抚自己好动的心绪。
纵然无意中,落入你的红尘,也喜欢扮演一个匆匆的过客,自由地去,来。
我温婉地唱着梦中的歌,只为记下此岸,以及彼刻的我。
纵然无法渡过那条心河,我的歌,也会随风而起,于彼岸飘落。
三
因为有爱,所以有歌;因为有歌,所以有梦。
循着心灵的歌,曾那样喜欢能够快乐地爱着的我,那样的片刻,世界为心而跳动,喧嚣因爱而停止。一切,只是一个字的动词。心灵,纯净地呼唤着,我,再次为自己的炽烈感动着。梦,再次因爱,茂盛,葱茏。
爱,美好得让人不敢轻意触摸,我总想闭上眼睛,轻闻蕊的清香。
蕊,她是飘在空中的仙葩,还是前世的一缕香魂落于紫陌天涯?
如果爱了,那株仙葩,又会绽放于何季,谁家?
四
一季又一季,她一蕊一蕊地,绽放着……
我,终又获得了一季的爱,重新被大自然注入一种深爱自己的能力。
我依然是那个温婉可爱的小女人,沉浸在自己平凡的日子里,仰望蓝天白云,面朝不倦的阳光,源源地,吸取着爱的营养,不断地,散发爱的气息。
偶尔的日子,我坐在阳光的肩上,闲适地,看千帆过尽,熙攘来去。而后,轻轻地,敲出几波心海溢出的诗漪。
身后,有千阙诗音飘渺,宁静处,轻轻将时光萦绕,于红尘之外,旋舞,飞袅。
五
飞袅的诗音,是天籁之爱,宛如等待的脚步,始终在行进中盼顾,追寻。
我将行程中的不约而至,亦或不期而遇,酝酿成深深浅浅的文字,开在路过的脚印里。
从春花到雪花,我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时光里,缠绵缱绻,于自己的文字中,寻找远方那些熟悉的眼睛。无论是春蕊的娇黄,还是雪梅的艳红,都深藏着梦中的`那湖倩影。
我的心,因双双清澈的眼睛而炽热,升腾。脚步,因怀惴的执着,弥足从容、坚定。人生的驿站,因为有爱,不停地向前,伸展。
六
每个驿站,都有我太多的伫足,渴盼。
我一直想找到一枚常开不败的种子,种下,便长出一世的深情,结出满目的善缘。只要路过,看了,就再也不会忘记。
我一直怀想四季常开的,是相逢的花语,每一朵都吐着独特的情致。只要喜欢,总有独特的一隅,在花园里等我,与我诉说那一颗颗攀缘而来的果。
如果,它一直长不出忘记,自然,也就结不出别离。
七
没有别离,美好就是漫漫长长的一季。一如,与惜缘的人相逢,虽然光阴有限,却无须顾虑最后的曲终,人散。
相逢如花,并非所有的花,都为春天开放。也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相聚、绚丽。也许,我一直都是那个爱雪的女子,喜欢在雪花绽放的日子,与天地中央,独守那树梅蕊的清香。
如果,你也如此,那么,趁着相逢,请允许我,将这一季的雪落梅红,深情地,以闲雅的诗音,传与你听。然后,再让我们一起,沿着岁月的纵深,一路寻梦……
如果,此时你恰在此岸;如果,你也与我一样,正想走向彼岸的春天。
篇6:散文:这个春天,有点晚
下了几场朦朦的清明时节如粉如丝的雨后,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春天的脚步更近了。
天空终于脱离了雾霾的笼罩,一片片纯洁的卷层云,像蝉翼,似纱巾,把天空装扮得更加美丽。
暖和的天气让人们脱下了累赘的羽绒服,换上了轻便的衣服。
花儿也不甘示弱,脱离花苞的束缚,沐浴着阳光,尽情伸展皱巴巴的花瓣。
春天,洋溢着的是一束束朝气蓬勃的青春和希望,比阳光更暖,比鲜花更美。
春天,无处不在,天空上的卷层云没有锐利的.线条,都若隐若现,把原本纯净的天空渲染的更加美丽。
春天,在舟山的小李岙村中,两座山中的平原是一片草场,草场由枯黄色转为了如油绿般的青绿色,草场上放着一大群羊,它们自由自在地吃着草,水中有无数的“小逗号”---蝌蚪欢快地游着,村民们早早开始忙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它让人们感受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又激发了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
“一年之际在于春”,古人这样告诉着我们。
“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个春天,我想我应该要认真学习,不要虚度宝贵的三年初中时光,让自己也做一个有梦想,有方向的人。
篇7:唱给春天的歌散文
唱给春天的歌散文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听到鸟儿欢快的歌声,忍不住来到户外,去走走,去亲近大自然。大渠边的杨树上已经挂满了像桑葚、又像毛毛虫一样的絮,一只小鸟从头顶而过,向远处飞去,我随着它飞的方向走着,脑海里不知不觉浮现出童年里唱给春天的歌。
童年春游时最喜欢唱的歌是“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多么欢快的'歌曲,多少代人都会唱,优美的歌声至今萦绕在耳边。在我读一年级的课文里有一首儿歌:“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给我的童年带来无尽的遐想:多么神奇的春风啊!那个六一儿童节,我参加的合唱队唱的那首《我向党来唱支歌》“春风阵阵吹心窝哩,赛罗赛,赛罗赛;我向党来唱支歌哩……我们在您的怀抱里,您在我们的心窝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唱最后两句时我们做的手势律动,至今仍然可以熟练地表演出来。
每年春风吹起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一个人——雷锋。记得三年级的那个春天里,我们一帮小孩子跟着那个上海知青老师学会了弹词开篇《雷锋》,我的同桌同学为了把字咬得更准确些,在歌词“雷锋”边上注明“来分”、把“你抓紧时间把《毛选》学”的“学”注明是“我”,成为我们当时的笑柄。
现如今歌唱春天的儿歌越来越多,而每到这时,我依旧会唱那些童年里唱给春天的歌,它是那么好听,值得珍藏一生。
(陈文青)
篇8:走向春天的大学读书说话做人散文欣赏
走向春天的大学读书说话做人散文欣赏
亲爱的朋友们:是春天让我们从这里 相识,为了一个共同地目标我们相聚在了春天地大学。
看到大家喜笑颜开地坐在这里听我的演讲:我真的很欣慰,从今天起请让我称呼你们为朋友。我不想称你们为同学、称你们为同学很明显就成了一种师生关系。我想我还称不上老师、所以我还是自知知明的好。我称大家为朋友、这样不仅没有距离感, 相反有了更高的亲密。
我作过一个调查凡以师自居者他的讲课大都失败了,因为他们老是千篇 一律。千篇 一律是让人烦味的、别说你们不想听,就是我也做不到。朋友们、我的讲课往往是不按常理的,而大部分你们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我不想像他们一样也成了你们睡觉的催化剂吗?
师生这两个字很容易让我和你们 产生那种看不见的距离,用日本人的话说:呐、距离的干活的不好。”当我站在这个讲台上时、我真的没有想到我的人生会以这样的情景开场……
今天我能站在你们面前来演讲,它的动力就来自于我和一位教授的对话。1983年、当时的云南还笼罩在中越争的硝烟里,一天,我拿着写好的一篇反映连队生活的文章去找一位教授润色;我走了一天的山路终于在天黑时见到了那位我心中羡慕已久的王教授、王教授看了看我的文章,他阴沉着脸对我说:“当兵的、依我看你就别费劲了,你把礼物拿回去;你的大作我看不懂,就你这水平还想创作、我看悬啊……
那时侯我年轻气盛觉得有些委屈,于是我也不客气的对他说:“王教授、我告诉你我能把枪里的子弹全都打出去就能把笔中的墨水全都倒向讲堂。”从那以后我只要一有空就发奋读书,努力写作;不懂我就多读多问,两年里我终于写出了我的第一部《红河之歌》……
朋友们、有的人读了很多的书却从没有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更不懂得怎样与人交流。由此以来、那么读书且有何用?有人说:“中国的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笑话。”我不知道朋友们咋看、我个人是认可的。我之所以认可……
第一、中国的大学已经变成了一种私人招待所,给钱就进;只收钱不办事。教育的本身是先育人后教书。可是中国的教育在育人方面做了多少?
第二、说话是读书人的基本功、当今中国的大学之所以被荣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笑话,很显然就是培育了一大批自视清高而又交流困难的高才生。有的青年不和自己的父母、同学、同士交流,长期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一遇事就没了主见,常常是把简单的事给复杂化。值得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的文章写得很好、可讲出的话却让人难以接受。
不久前,有位文友我建议她多看点毛选中的“矛盾论与实践论”、这样有很多生活中的矛盾就会得到答案,对于她我是善意的。没想她却对我说:“我不想去革谁的命,只想过好自己的好日子。”对她的回答我是无语了……
她的一些文章从理论上讲是无可否认的,但她的讲话让我对她的文章有了质疑,我不仅在想那些文章是她写的吗?她的言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什么?我想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打家去思考吧……
常言道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人,依我看这个说法是有待重新认识的。做好人、重在受好内在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什么是内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显而易见、一个人的思想出了问题,即使他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人没有的知识,他依然还是一个不健康的人。
看、当前无数个大学生流浪在求职无门的职场长廊里,不是他们没有知识而是他们缺乏更多的做人常识。这些问题完全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中国的教育要想不成为一个笑话;就必须得从教师的思想品德抓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朋友们:感谢你们静静地听完了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 岁末随想散文
★ 黄昏唱晚写景作文
★ 岁末感言
★ 春天 散文
★ 岁末新年寄语
★ 唱诗歌
★ 春天之约散文
★ 关于春天的散文
★ 祭祀春天散文
★ 赴约春天散文
岁末唱晚 走向春天散文(锦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