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

时间:2023-02-20 03:43:39 作者:听说你也有猫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听说你也有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î)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3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5、默写古诗(6分)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3)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____。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5)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6)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字)(3分)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成功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轨道。

“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7.按要求扩展句子。(3分)

原句:同学们听大自然的声音。(说清“听”的状态)

括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

(一) 17分 ①“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②“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③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⑤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⑥“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⑦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⑧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8.“她挂花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2分) 答 :

9.第②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一蹿”?(3分) 答:

10.“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11.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4分) 答:

12.第⑧段中加“.”的“偏偏”一词写出“老头子”怎样的心理?(4分) 答:

(二)(11分)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19.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2分)

20.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22.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3分)

篇3: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18、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还家(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篇4: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预习题

(三)《晏子使楚》(10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 ②今方来( )

③何坐( ) ④缚者曷为者也( )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1分)

答:

4.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2分)

答:

5.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1分)

答:

6.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2分)

答:

三、写作天地(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暖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我爱我的家!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详略得当。

篇5:初二语文第一课散步预习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煎熬( ) (2)波光粼粼( ) (3)一霎时( )

2.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各得其所:

分歧:

委屈:

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上的嫩芽也蜜了。( )

(2)我想折散一家人,终不愿意。( )

(3)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

(4)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

二、阅读理解

(一)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

5.下边的文字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联系选文内容,放在哪儿最合适呢?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6.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7.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

8.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8课台阶预习题

语文六年级上册补充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作文

初二语文上册作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以及习题

初二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小学语文诗歌习题

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二上册语文部分预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