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

时间:2023-02-21 03:46:08 作者:比瓜子还好磕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比瓜子还好磕”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

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

叙述了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和改善焦炭质量的'措施及各种措施对焦炭质量的改善效果.

作 者:张志宏 彭万刚  作者单位:山西省冶金设计院 刊 名:山西冶金 英文刊名:SHANXI METALLURGY 年,卷(期):2003 18(1) 分类号:F4 关键词:中国   焦化工业   现状  

篇2: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和21世纪应面对的课题

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和21世纪应面对的课题

从炼焦、煤气净化、环境保护和苯及焦油的'加工等方面, 论述了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 探讨了2050年前新老焦化企业面对的课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作 者:钟英飞 Zhong Yingfei  作者单位: 刊 名:燃料与化工  ISTIC英文刊名:FUEL & CHEMICAL PROCESSES 年,卷(期):2000 31(3) 分类号:F4 关键词:焦化工业   现状   21世纪   研究课题  

篇3:我国油墨工业的现状

我国油墨工业的现状

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印刷、新闻出版、包装装潢、宣传广告等行业的带动下,油墨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我国油墨的年生产和销售总量是2万吨,到1990年年产量是4.6万吨,已经达到了30万吨/年.近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4%.20规模最大的'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年生产量达24507吨,销售额已超过5.3亿.同年生产量和销售量在万吨左右的有8家企业,他们是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太原高氏劳瑞油墨有限公司、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叶氏油墨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深圳深日油墨有限公司、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天龙油墨集团有限公司.年实际生产量2000吨以上但不足万吨的油墨厂约有30~40家,这些企业是油墨行业的主要骨干企业.

作 者:樊汉卿 Fan Hanqing  作者单位:全国油墨行业信息中心 刊 名:印刷杂志 英文刊名:PRINTING FIELD 年,卷(期):2006 “”(z1) 分类号:F4 关键词:油墨   胶印油墨   凹印油墨   柔印油墨   网印油墨   辐照固化油墨   喷印油墨   特种油墨  

篇4:我国人造板工业现状与发展

我国人造板工业现状与发展

我国人造板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以胶合板、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为主的`人造板工业构架,进入了一个完善、调整、提高的新阶段.

作 者:何泽龙 周玉申  作者单位:何泽龙(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周玉申(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

刊 名:人造板通讯 英文刊名:NEWSLETTER OF WOOD-BASED PANELS 年,卷(期):2001 “”(11)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5: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通过对我国工业近几年清洁生产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我国工业清洁生产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为我国工业领域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走新犁工业化道路提供参考.

作 者:毕俊生 慕颖 刘志鹏  作者单位:毕俊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100804)

慕颖(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100031)

刘志鹏(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53)

刊 名:节能与环保 英文刊名: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X3 关键词:工业   清洁生产   对策措施  

篇6:焦化工业废物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焦化工业废物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我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苗头.作 者:李智敏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环境工程,贵州,贵阳550004 期 刊: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Journal:KEHAI GUSHI BOLAN(KEJIAO CHUANGXIN)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X7 关键词:煤化工    环境保护   

篇7:浅谈我国股票市场现状

浅谈我国股票市场现状

浅谈我国股票市场现状

宫晓辉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的成绩。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对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研究总结他们的基础上,试通过对中国股市现存的制度缺陷的`分析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根本上完善中国的股市建设。

中国现代股票市场在政府的推动下,以搭建市场平台和建立运行规则为主要内容,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市场成长的标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票市场的初创阶段(1990――1992),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成立,尽管首批挂牌上市交易的股票只有七只,总股本与流通市值也很小,规模非常有限,至1991年年底,沪深两市市价总值也只有109.19亿元。但是,上交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股票市场进入了从小柜台到大市场的新时期。第二阶段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阶段(1993――2001),该阶段股票市场大起大落,政府行为成为股市最主要影响,1992年底证监会成立后标志着市场监管开始规范化,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标志着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建立, 也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建设步入新阶段。第三阶段股票市场的调整与创新阶段(2002―― ),该阶段的显着特点是我们开始关注中国的具体国情,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特色国情的股票市场制度,并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制度。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国务院规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经国务院的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9月中国石化股改的完成,宣告了历时近一年半的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还是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很多计划体制时期的东西被带进了股市,在股市中产生了明显的“排异反应”,有些方面至今还在强化,使新兴的股票市场同样存在转轨的问题,股票市场制度研究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从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股市在构造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以至于它一开始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非常规范的市场,这一点应该说是中国股市低效率的根本原因。

篇8: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著名跨国公司陆续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在外资的使用现状。

关键词:外资 现状分析

目前,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绝大多数(400家以上)都在中国进行了投资。我国是全球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不仅使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发生变动,而且也会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其外资的引入对我国现有市场的影响,以便切实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消极影响,抓住机遇和挑战,为我国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服务。

商务部发布:今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61家,同比下降36.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23%。2月份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5家,同比下降1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33亿美元,同比下降15.81%。 同期,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44.5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53.14%;原欧盟十五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15.65%,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4.76%。

今年1~2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63.58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19.32亿美元)、新加坡(8.06亿美元)、日本(5.76亿美元)、韩国(4.23亿美元)、萨摩亚(3.35亿美元)、开曼群岛(3.34亿美元)、美国(3.23亿美元)、巴巴多斯(2.43亿美元)和台湾省(2.25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 86.4%[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投资者信心大都严重受挫,其投资决策更为谨慎。而中国的外资利用情况又是如何呢?需不需在此时引进大量外资来稳住发展我国经济呢?我们先总结分析我国在的外资利用的情况。

一、由于大量外资引进而忽视内资

利用外资应该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取代。我国目前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大量增加,加上手持大量现金。这是一笔巨大的闲置内资,如果能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投资,就可大大缓解我国目前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现在,虽然经过降息和开征利息税来激活经济,但估计大量闲置的内资储蓄转化为经济建设的投资数量不会很大。因为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还不完善,资本市场不是很发达,缺乏这种转化的渠道。其次,我国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储存了上亿美元,这些闲置的外汇只好用来购买外国债券储存起来。目前,我国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最多,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而美元现在又在不断的贬值。我们靠辛苦出口创下的外汇被这些外商利用来拿到中国投资,等于是拿中国人的钱去进行货币创造来赚取中国人的钱。

所以,要利用外资首先要消化好内资。在外汇储备不能很好利用的现况来看,没有大量引进外资的必要。

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严重的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对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 外资优惠政策在整个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中就显得不适应了。因为我们需要更加公平的市场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发展中不但要承担高额的税赋,还要承担起与外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我们给了外资超国民待遇,如税收优惠,价格优惠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优惠等。外资企业本身就有强大的财力和竞争力,并借助中国政府给予的这些特殊优惠政策,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形成隐形的垄断,占有整个市场,冲击我国名牌产品,挖走我们国内优秀技术人才,使国内企业极为被动,失去竞争力甚至破产,虽然外资的大量进入改善了我国的就业状况,但是社会保障又不健全,只是针对那些年龄比较轻的结构人群比较有利,而我国又老龄化国家。分析到具体的产品市场,我们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外商企业的品牌占了上风。餐饮行业到服装用品,从家居、汽车到我们航空客运行业,很多的市场被外商寡头垄断控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内企业同国外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强弱差距,这种差距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对民族工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是必要的,或者是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的待遇。

三、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展的失衡

总看现在的外资投向,发现大多数的'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12省区,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小。同时,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我国急需发展的农业,利用外资直接投资最少,而外商投资的项目主要是工业和房产行业,这种非理性的引资结构,在当前合理利用外资中起着强烈的误导作用,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四、引资技术含量低,重复引进现象严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核心。来华投资的企业多数是短期的加工项目,技术含量较低,引进技术设备多为适用技术,先进技术很少。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只转让适用技术,不转让开发技术。于是我们只能技术引进——消化仿造 ——技术创新 ——最后到技术出口的发展。但大多数的技术我们在“消化仿造”这个环节就搁浅,所以引进的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不大。尤其是一些制造业的生产线,往往从不同国家引进多个不同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重复引进浪费了大量的国家外汇。只注重技术引进,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是我国在引入外资时的不理性行为。

由以上的现状可以看出我们在引资时,应该去其不利因素,改善引资导向。在经济低迷的今天,确实需要适时的引入外资来确保我们GDP的稳步增长。针对于引资中的不利因素,只要应对得当,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统一外资立法,健全外资并购的法律制度,增强利用外资对中国市场环境的信心,改善投资软环境,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性发展的服务业引资环境,就能发挥外资在对中国的财政收入、居民就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我国也是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类型,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我国实施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来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之一。现今,经济危机使得我国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而外资流入可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的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

其次,我国应该实行市场一体化原则,逐渐取缔一些给予经济发达地区的外资引进的各项优惠待遇政策,把这样的优惠政策转向加快中西部的引进外资工作上,利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多,资源丰富等特点,来引导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工业投向中西部。一些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大型项目,也可以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政策上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优惠,放宽其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使我国利用外资投向结构合理化。

当前,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吸收外资情况还面临一些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的。

参考文献

[1]柴安东. 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率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11.

[2]周江银. 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对策[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50-55.

[3]司悦. 新时期提高我国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率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

篇9:我国外汇市场现状

摘要:外汇占款是央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多,将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

经济学家一般以外汇占款与贸易顺差和实际使用外资间的差额作为衡量热钱入境规模的主要参数。

关键词:外汇;货币;经济

2011年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份至今近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这增加了流动性紧张局面,或加速货币政策调整,下调存准的可能性加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末,中国外汇占款总额254869.31亿元,而2011年9月末为255118.23亿元。

之前,2011年3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达4079亿元,创出今年迄今为止月度外汇占款增量的高点;2011年8月,新增外汇占款曾从2011年7月份2195.64亿元大幅增加3769.4亿元,但2011年9月份的新增额降至2472.63亿元。

一、我国外汇市场的探因

1.洋钱在华投资热情降低

“2011年10月避险情绪有所回落,美元指数从近80的高点回落至76左右,但对欧债危机未来预期的情绪并没有实质性回落,因此部分资金从中国撤出,回流本国”。

此外,国内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拐点或将到来等,都可能引发了资金的流出。

金融问题专家分析这与国际上看空中国经济,2011年9月末香港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报价出现逆转等因素有关。

外汇占款减少未必全是热钱流出,“贸易项下外汇净收入减少、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其他项下流入减少或流出增加等都是可能性的因素。”

2.与人民币贬值预期有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与近一段时间的国际资本看空、做空中国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有关”。

因对中国经济增长“硬着陆”、地方债风险的担忧,国际资本可能正流向美元资产寻求避险,而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贬值预期使得一些投机资本逃离中国。

3.美元流动性紧张的体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京华智库研究员丁志杰指出,“从2011年9月底至2011年10月初,欧美债务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资金回流美元和美元资产的趋势明显”。

可以看出,美元开盘后,盘中总是冲高,这意味着全球对美元的需求量很大。

而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为了平仓手上到期的美元头寸也需要大量美元,因此,从2011年10月来看,央行在市场上很可能是净投放外汇。

此次外汇占款负增长是美元流动性紧张的体现。

二、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

货币总投放量受影响有限。

外汇占款规模只下降了200多亿元,与之前几乎每月都增加两三千亿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不会对货币总投放量构成较大影响。

同时,外汇占款只是形成货币投放的因素之一,应该关注的是财政存款的年底集中支出,这对货币供应也可能构成压力。

货币政策获更大调整空间。

货币条件并不会因为外汇占款的减少而发生大的变化,年底前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仍是诸如略微增加信贷额度、调整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参数、减少公开市场回笼量为主的“微调”。

由于当前货币政策。

它主要任务是防通胀、对冲多余流动性以及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外汇占款的负增长,给予了货币政策更多的操作空间,预计定向放松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研究员付兵涛表示,目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大,但新增外汇占款转负不足以支持存款准备金率马上下调。

央行会继续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等方式缓解流动性压力。

随着欧债危机逐步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全球避险情绪激增,资金回流美元资产避险的同时,以欧元为代表的风险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一路走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自然也不例外。

NDF市场上,1年期美元/人民币报价也从9月下旬开始持续走贬,2011年9月22日至2011年11月28日期间,NDF美元/人民币(1Y)报价仅有6个交易日低于当日中间价。

据金融数据统计,2011年11月份票据正回购到期资金3250亿元,加之2011年12月公开市场到期量会进入“冷冬”,仅有250亿到期量,公开市场在短期内很难继续维持净投放。

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占款出现超预期下滑,加之中小银行还面临补缴保证金存款准备金,流动性压力将会凸显。

其实央行外汇占款少增、不增甚至净减少,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角度看是求之不得的事。

过去几年央行发行创造性地推出和发行央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保持流动性的相对稳定。

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主要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场内形成,参与交易的大都是国内有资质的金融机构。

2011年12月份以来,人民币在场内交易中,连续8个交易日出现跌停价位。

配合近期资本外流、“热钱出逃”。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人们原来在中国1亿英镑能作的事,人民币升值后,可能需要增加上百万英镑的投资才能办成了。

这等于外商进来前什么也没买,就要凭空多支付上百万英镑,投资者肯定要划算一翻得失了。

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需10亿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资,升值后会少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会加速资本外流。

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资本外流对我国是不利的。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际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即人民币将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应”。

经济的高低差异最终还是决定亮点还是外汇市场在亚太地区。

当然我们现在国家人民币正处于升值的过程当中,我们正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这样那样的情况。

这里我们要加快外汇开放的步伐,加快衍生品发展的步伐。

有的衍生品可以规避风险,更多的机构可以规避投资组合当中系统性的风险。

所以外汇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外汇会呈现一个快速发展的态势。

股票投资者会越来越知道外汇市场的投资机会和避险的机会,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雅珍.我国货币市场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7).

[2]李玉英.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变动及压力释放效果研究[J].财贸研究,2011(02).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及方向【2】

[摘要]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多方面受到政府管制的市场体系,造成了市场竞争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逐步放松外汇存货管制、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促进各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等措施进行完善。

[关键词]外汇市场 外汇干预 存货管制 汇率机制

一、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

我国油墨工业的现状

焦化工业废物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我国外汇市场现状

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我国杨梅病虫害简述

我国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

福建省水泥工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浅析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

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

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