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技术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论文

时间:2023-02-22 03:39:55 作者:诺诺糯糯的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诺诺糯糯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ASP.NET技术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ASP.NET技术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ASP.NET技术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论文

ASP.NET技术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论文

引言

“双盲评审”指论文评审过程中,学生在论文中去除个人信息和导师信息,专家评审时只能获取论文内容,而学生也不会知道评审专家信息,相关信息对对方都是保密的[1]。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经过知识积累、理论结合科学实验概括后的科研成果,它既表现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还代表了研究生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平[2]。因此,为了保障评审过程的公平性与专业性,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采用“双盲评审”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论文匿名评审流程是,学院管理人员预先联系与学院专业相符合的校外评审专家,在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由学院管理人员将评审专家信息提交到学校研究生部,创建盲审专家数据库,并存入各评审专家的研究方向信息,最后由学校研究生部管理人员从盲审专家数据库中挑选合适的专家评阅论文[3]。该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①整个匿名评审过程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参与人数众多,具有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的特点;②论文在两地中转要消耗一定周期;③论文的打印装订和快递来回增加了成本支出;④论文数量大,人工整理统计效率较低。采用三层架构的B/S(Client/Server)模式、基于ASP。NET技术开发的网上学位论文盲审系统,可为盲审工作提供在线、流程化的服务。系统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让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系统操作在网上进行,可大大缩短评审周期,并给予研究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论文调整,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由于无纸化办公是系统的一大特点,评审的论文只需提交Word或PDF格式文档,不需要打印,降低了论文打印装订和快递成本;系统将评审过程由手工模式转变为办公自动化模式,可加快评审信息统计速度,提高评审工作效率[4]。

1 硕士学位论文盲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评价学校教研工作和研究生导师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校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起到关键作用。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依赖于公正、专业、客观的评审结果。学生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可以明确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从而提升论文质量,学生本人的专业素质也得到了提升。而专家可以在评审过程中,对学生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在指导其他研究生时可以提出更完善的指导意见。学校通过对评审结果的汇总分析,能够掌握当前本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并对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改进。

利用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对盲审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论文评审过程中的问题。首先系统完全排除了人为因素,可自动根据研究方向分配论文,学生和专家互不知道身份,从学生提交论文、论文分配给专家到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整个过程中没有第三者介入,消除了专家的个人判断和高校中部分管理人员的暗箱操作,使评审结果更加切合实际、公平、可参考性强;其次,系统在Web环境下提供在线服务,学生和专家只需在网络环境中登陆浏览器,即可进行相应操作。避免了传统评审过程中,学生打印装订论文、提交论文、院办管理人员对学位论文挑选分批选定送审单位、评审专家等过程,有效地缩短了评审周期,使专家能在有限时间内对论文进行方便快速地评审,也可为学生修改论文提供更充足的时间。

2 系统关键技术

2。1 ADO。NET技术ADO。NET是一个用于存取数据源的COM组件,它设计了一系列对各种类型数据的访问形式,并提供了对应的 类,在 类 中 提 供 了 与 对 应 数 据 交 互 的 属 性 和 方 法。

ADO。NET是全新的数据访问接口,它把访问数据和操纵数据彻底隔离,可以在非联机状态下使用。ADO。NET是一组向。NET程序员公开数据访问服务的接口,为创建分布式数据共享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组丰富的组件,具有互操作性、可编程性、可伸缩性等特点[5]。

在ADO。NET中包含了多个数据库处理类,如Con—neetion类、Command类等,这些类帮助完成连接数据库、获取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等操作。其中,Conneetion类和Command类负责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并执行插入、更新、删除命令;DataReader类以只读向前方法从数据库服务器得到数据流;DataAdapter类使用读取的数据填充DataSet或将DataSet的更新传递给数据库服务器[6]。

2。2 SHA—1加密技术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系统设计开发中,使用了SHA—1加密方式对系统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加密。SHA—1算法是由NIST和NSA共同设计的哈希算法,它能计算长度不超过264bit的消息,输出160bit的消息摘要[7]。哈希函数的两个关键特性是:抗碰撞性和单向性。目前使用广泛的散列函数采用了NIST在1995年颁布的安全散列算法SHA—1[8]。使用了SHA—1加密方法的系统,在系统被非法进入的情形下,也无法解密出以SHA—1加密技术加密后的数据。在学生和专家的系统注册页面中,获取各个用户的密码信息,对输入的密码信息进行处理后,将加密后的密码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3 系统功能描述

系统包括3个功能模块:管理员模块、学生模块、专家模块,如图1所示。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将论文自动分配给相应专家进行评审,学生根据评审结果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正,以提升论文质量。因此,系统的关键是自动分配规则的设置,而自动分配的基础是研究方向规范化。系统的核心是客观专业的评审结果,而评审的基础是评审规则规范化。本系统的研究方向根据学院的招生简章进行划分,评审规则由学院严格制定。论文的自动分配规则是:①一篇论文分配给两个专家;②专家的研究方向对应论文的研究领域;③专家最多评审4篇论文;④专家不是该论文作者的指导老师;⑤专家未退回该论文;⑥专家导师类型为博导和硕导;⑦专家是否参加评审状态为“是”,为“否”则不参与评审。

3。1学生模块

(1)提交说明。提交说明对学生提交论文过程中的规则作出说明,如论文格式、论文大小限制等,说明论文评审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评审过程。

(2)在线提交。在线提交包括“我要提交”和“已投论文”。“我要提交”分为3步,填写论文基本信息、确认个人基本信息、上传学位论文,提交结束。论文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根据论文的研究方向把论文分配给符合评审规则的专家进行评审。学生在“已投论文”列表中可以查看论文的基本信息和评审信息,包括评审状态、评审时间、评审结果等,但看不到专家信息。

(3)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资料和修改密码两部分,学生可以更改自己的注册信息以及修改登录密码。

3。2专家模块

(1)使用导航。使用导航即专家评审说明,为专家详细介绍本系统功能,讲解评审流程,并对评审过程中的规则进行详细说明。

(2)论文管理。论文管理分为未审论文管理和已审论文管理。在管理未审论文时,专家可查看未审论文的基本信息,但看不到论文作者信息。下载学位论文后,根据论文的质量和内容选择退回或评审,退回后的论文将继续分配给其他专家评审。评审过程中,可根据要求的评审规则和撰写规定结合专家自身专业知识对论文进行评审,并提交评审结果;在管理已审论文时,专家可在列表中看到专家已评审过的论文,查看评审信息,并对评审结果进行修改。

(3)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资料、修改研究方向和修改密码3部分,专家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与研究方向,以及登录密码,研究方向是论文分配的基础。

3。3管理员模块

(1)使用导航。使用导航可以为管理员提供本系统的使用说明,以帮助管理员更有效、正确地使用本系统。

(2)论文管理。论文管理包括未审论文管理、待审论文管理、已审论文管理、退回论文管理以及全部论文管理5部分。管理未审论文时,可查看自动分配评审专家失败的论文信息,分析分配失败的原因后可对其手动分配评审专家;管理待审论文时,可以查看已分配但评审专家还未评审的论文信息,根据论文上传时间,管理员可以督促专家尽快完成评审;管理已审论文时,可以查看专家已评审的论文信息,以及论文评审信息;管理退回论文时,可以查看被专家退回的论文信息,并根据论文情况对其手动分配评审专家;管理全部论文时,可查看所有已提交的论文,查看论文基本信息以及论文评审信息。另外,系统可以选择论文提交时间段查看对应时间段的论文信息,支持论文名和研究方向检索。

(3)人员管理。人员管理包括学生管理和专家管理。学生管理部分可查看、删除学生注册信息;专家管理部分可查看专家登录信息,并对其进行研究方向的修改、删除操作,控制专家是否参加评审,还可为专家新建登录账号。

(4)系统设置。系统设置分为研究方向管理、专业管理、分配规则管理及修改密码。研究方向管理可以查看研究方向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专业管理可查看专业信息,并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分配规则管理可以修改专家评审次数,还可设置一篇论文需要分配的专家个数;修改密码可以更改管理员的登录密码。

4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选择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根据系统的要求和功能实现,设计数据表结构。学位论文盲审系统数据关系如图2所示。数据库中主要有管理员表(Admin)、学生表(Students)、专家表(Teachers)、研究方向表(StudyAspects)、专业表(Major)、论文表(Papers)、评审表(Evalution)等。其中专家表的主键作为学生表的外键,专家与学生的关系为一对多关系;学生表的主键作为论文表的外键,学生与论文的关系是一对一关系;论文表的主键作为评审表的外键,论文和评审的关系是一对多关系,一篇论文分配给至少两位专家评审,则至少有两条评审记录;专业表的主键作为学生表和专家表的外键,都属于一对多关系;研究方向表的'主键作为论文表的外键,属于一对多关系。

5 系统实现

Net是微软网络服务开发平台的总称,任何ASP。NET应用程序都能够使用。NET Framework,结合ADO技术连接SQL Server2008数据库系统,基本能实现中小应用开发,开发过程较轻量化,开发时间周期较短[9]。

本系统使用C#语言,并将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作为开发系统平台。系统的实现基于三层架构思想,将系统的开发分为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示层,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在中间层进行数据访问、合法性检验、业务逻辑等工作[10]。由于编程中对象需要先实例化才能使用,为了描述系统管理的每类对象,需要针对每一个实体建立一个描述类,因此新增了实体层。其中,实体层由字段和封装后的属性组成,用实体类描述对象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创建了Admin。cs、Attach。cs、Students。cs、Teachers。cs、Papers。cs、Evalution。cs、Major。cs、StudyAspects。cs、Rule。cs、State。cs等10个类文件以访问10个表;数据层是三层中的最下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交流[11—12],创建了Database。cs数据库连接公共类,以实现对数据表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统一操作;业务逻辑层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制定、业务流程实现等与业务需求相关的系统设计,创建了Login。cs,LoadInfo。cs等一些类,将业务处理与数据展示分开,以增强程序的灵活性和重用性;表示层主要表现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提供给用户一种可交互式的操作界面,创建了Default。aspx、allPapers。as—px、Paperdetail。aspx等页面,在页面的隐含类文件中调用业务层中编写的类以实现系统功能。

5。1登陆模块实现在登录模块中,对用户的密码解密后进行匹配验证成功,才能登陆系统。

SHA—1加密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string Encrypt(string cleanString)

{

System。Text。Encoding ed= Encoding。Default;

Byte[]clearBytes=ed。GetBytes(cleanString);

Byte[]result;

SHA1sha= new SHA1CryptoServiceProvider;

result=sha。ComputeHash(clearBytes);

string strPwd= BitConverter。ToString(result);

string[]strPwd2=strPwd。Split('—');

string t_strPwd=“ ”;

for(int i=0;i

{

t_strPwd+=strPwd2[i];

}

return t_strPwd。Trim();

}

5。2学生论文上传模块实现学生论文上传模块,包括学生要提交论文的标题、专业类别、中文摘要、关键字、研究方向等信息,并上传Word或PDF格式的论文文档。上传后的论文将自动随机分配给相应专家。

5。3专家评审模块实现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可先阅读论文详细内容,若与自身的研究方向不匹配则可退回;若相符则选择评审。

评审规则主要由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综述与总结、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与创新能力、写作能力与学风等方面组成。

6 结语

本文论述了基于ASP。NET的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实现了学生在线提交学位论文、评审信息查询、在线阅览论文;系统根据论文研究方向随机自动分配符合条件的专家,专家在线评审论文,评审过程中学生和专家互不知道身份,属于“双盲评审”;管理员在线统计论文评审结果,进行学生、专家信息管理和系统设置。系统的实现为盲审工作提供了在线、流程化的服务,对学位管理以及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顾越桦,陆爱华。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33—36。

[2]苏日娜。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实践与反思———以TJ大学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25—27,37。

[3]蒋红燕。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效果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39—40。

[4]吕向前。研究生学位上评审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3(6):27。

[5]龙马创新教育研究室。ASP。NET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篇2:ASP.NET技术下WEB数据库访问设计论文

ASP.NET技术下WEB数据库访问设计论文

1 ASP技术工作原理及特点

WEB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融合了WEB技术的数据库,属于WEB的组成部分[1].其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通过网络向对应的WEB服务器发送一个*.asp页面请求,WEB服务器响应HTTP请求后即从硬盘或内存中获取对应的ASP文件发送至脚本引擎,由其处理服务器端脚本代码,再利用ODBC或OLEDB驱动程序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ASP内置存取组件ADO完成各项数据库操作,再生成符合HTML语言的页面发回用户端。可见,ASP环境中脚本代码由服务器端解释处理并生成HTML代码,然后再发送回用户端,整个过程ASP源程序不会泄漏,安全性更高。

现阶段ASP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通过VB、JAVA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快速完成网页的应用程序;且无需编译,仅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即可进行编辑,因为其脚体集成于HTML中,易生成,可直接解析执行。其次,兼容性、可扩充性好。最后,安全性高。ASP脚本在服务器端执行,最终只有ASP执行结果所生成的常规HTML代码传送至用户端浏览器,源代码不会泄漏,故系统的安全性较强。

2 ASP的内建对象及主要组件

用户可以直接调用ASP所提供的6个内建对象,包括Application对象、Session对象、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Server对象、Object Context对象等,其中Application对象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所有会话信息,实现同一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的信息共享;Session对象的主要作用是存储特定用户的会话信息,该信息仅用于对应用户的访问,如用户在不同的WEB页面跳转,则Session中的变量会一直保存用户的整个会话过程;Request对象的主要作用是读取用户输入信息,在获取用户端信息后将其传输至服务器;Response对象主要向用户端发送服务器的输出内容;Server对象主要提供服务器 相关方法及 属性的访问 ;ObjectContext对象主要用于事务处理[3].

ASP主要内置组件包括5个:Ad Rotator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广告服务,即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Browser Capabilities的主要作用是访问WEB站点用户浏览器的类型、性能、版本等功能数据;Database Access组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ADO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定功能主要通过File Access组件来完成;Content Linking组件主要是用于生成WEB内容列表制作导航条。

3 基于ASP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

3.1 ASP 访问 WEB 数据库的方法

WEB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服务器递交请求,Internet信息服务器会将处于过的请求发送至数据库管理系统,再采用HTML格式将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结果发送至WEB浏览器。ASP可提供IDC方式、ADO方式、RDS方式等三种由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完成的访问WEB数据库的方法。

(1)IDC方式:IDC是传统的查询数据库的方法,主要用来定义、执行数据库查询的SQL 命令,并将一个指定数据格式的页面返回浏览器,在访问数据库、创建返回的WEB页面过程中通过IDC(。idc)文件和HTML扩展文件来实现。

(2)ADO方式:ADO作为ASP内置服务器对象的访问数据库的`控制可以将数据库操作封装在Connection、Command及Recordset等对象及Properties集合中,ADO使用本机数据源通过ODBC访问任何支持ODBC的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文本型、层次型数据库等。与IDC方式相比,ADO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且占用内存少,故是访问服务器端数据库的首选方式。当然,ADO最大的不足在于仅能执行查询并返回数据库的静态查询结果,不仅与服务器数据库及用户端数据保持动态的连接关系,而且无法支持远程数据操作。

(3)RDS方式:RDS是ASP中ADS发展而来的,与ADO相比,其不仅可以与服务器端数据库、用户端数据保持动态的连接关系,返回“动态”的查询结果,而且可以执行远程数据库查询,较好弥补了ADO的不足。RDS与ADO集成,只有调用ADO才能完成RDS底层,故从这个意义上讲,RDS是Active X数据对象的远程数据服务,ADO与RDS的关系与Visual Basic中远程数据对象与远程数据控件的关系比较接近,不过RDS需要与Active X Data Bound Grid等数据绑定控制同时应用。由此可见,ASP提供的访问WEB数据库的三种方式中,IDC最为简单,但欠缺灵活性;ADO不仅功能强大,应用也方便,故是ASP中推荐使用的方法,也是ASP的核心技术,不过其在操作远程数据库时难以实现;而RDS是在ADO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可以实现远程数据库的操作,因此需要提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远程数据操作功能时,建议以RDS为首选。

3.2 建立 WEB 页面与数据库的连接

ASP需要通过ADO对象组件实现数据库的访问,首先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数据库连接,注意配置连接字符患的属性,连接字符患包括四个部分,即接口名称、数据源名称、用户名及口令等,常用的SQL Server或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需要用专用接口来访问。

3.3 ASP访问数据库步骤

ASP中使用ADO组件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步骤如下:通过WEB服务器上“控制面板-ODBC-系统DSN-添加”选择数据库的种类、名称及位置;使用ADO组件查询WEB数据库,首先调用Server.Create Object取得ADODB.Connection实例,再使用Open打开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后即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指定需要执行的SQL命令[4];接下来使用Record Set属性和方法显示结果,注意使用Record Set组件创建包含数据的游标,以提高跟踪数据的精确性。最后关闭数据库即可。

4 结语

总之,利用ASP技术实现WEB数据库的访问不仅可以保证程序的安全性与及时性,而且网络通信的便利性也大大提升,而且数据资源与源程序均位于服务器端,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的提交、接收信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WEB网页前台界面的美观性,并且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大幅下降,可利用因特网实现远程信息查询,由此可见,ASP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晓枫。基于Web的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系统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邓文渊,陈惠贞等。ASP与网页数据库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篇3:VB技术下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论文

VB技术下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论文

1 概述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对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在各院校得以广泛地应用。各院校管理学生成绩的信息系统基本功能都大而全,对系统的控制权基本集中在与教学过程脱节的教务管理人员手中。每次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仅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录入和查看自己所讲授课程成绩的权限。成绩录入以后,学生可以以自己的学号、密码登录查看其成绩。而任课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尤其是想通过考试分数了解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几乎是很困难的。因而,开发一个供教师使用的简易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任课教师对学生所有课程成绩的查看,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文设计开发的简易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选用Access 2010完成数据库后台信息的管理,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平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界面如下。

2.1登录模块:

成绩系统的使用人员多为教师和学生两种类型。无论是哪一类用户,登录的时候都必须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学生用户的用户名为自己的学号,初始密码也是学号,他们对本系统仅可以进行成绩的查询。教师用户作为管理员,有输入、查看并管理和维护学生各门课成绩的权限。

2.2编辑模块:

在用户未正确登录之前,编辑模块是不可用的,只有用户成功登录,方可使用。此模块只供教师用户使用。界面包含三个标签,供教师编辑和管理学生的信息和成绩。

2.3查询模块:

此模块供教师和学生用户查询成绩,提供了按学号和课程两种查询方式,用户正确登录后方可激活使用。教师用户可以查看所有学生的成绩,学生用户只有查看自己成绩的权利。

2.4退出模块:

供各类用户退出系统使用。

3 数据库设计

VB默认的数据库是微软的Access数据库。它操作简便、灵活,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等功能,能满足学生成绩管理的基本需求,而且对操作环境的要求较低。系统开发者可以在VB中直接创建mdb数据库文件。本系统在制作时主要涉及三个数据表: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数据表结构的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分别是:学生表结构{(学号,text,9)、(姓名,text,10)、(性别、Boolean,1)};课程表结构{(课程号,text,6)、(课程名,text,20)、(学时、Integer,2)、(学分、Integer,2)};成绩表结构{(学号,text,9)、(课程号,text,6)、(成绩,Integer,2)},本系统所用的数据库文件名保存为“students.mdb”

4 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具体实现系统时涉及的关键点有:

①系统的主界面为MDI窗体,根据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置来设计菜单栏,包括主菜单和各子菜单。当单击某一菜单命令时,能够实现相应的命令功能或显示相应的功能窗口。

②要实现系统成功登录前禁用编辑和查询菜单,可以在加载窗体时将它们的enabled属性设为false.

③系统运行时,需要连接到Access数据库,可用如下代码:Student.Database Name=App.Path+“students.mdb” .

④在设计查询模块时,需要调用ADO控件,它可以快速地建立数据绑定控件与数据提供者之间的连接。要将ADO控件与students.mdb数据库文件连接,可以在ADO控件记录源的命令文本中输入“select学生。学号,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成绩。成绩from学生,课程,成绩where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课程。课程号=成绩。课程号”语句,以实现查询。核心代码为:

condition = “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课程。课程号=成绩。课程号”

If opt Choice(0)。Value Then

condition = condition + “and学生。学号=‘” + txt ID(0)。Text

+ “’”

Else

condition = condition + “and课程。课程号=‘” + txt ID (1)。

Text + “’”

End If

5 打包制作安装程序

开发好简易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后,就需要制作安装程序。在Visual Basic6.0中,有自带的打包功能以帮助用户来完成安装程序的制作。也就是在制作好程序的VB界面,执行“文件→生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exe”,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得到可执行文件。

6 结束语

本文设计开发的基于VB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简单实用,可以满足教师对学生课程成绩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和学生的自查等功能。系统采用Visual Basic+Access的方式开发,主要包括前端成绩管理系统程序的开发和后台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两个方面,设计简单。通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来看,其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不仅可以供学生查询自己的成绩,也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到处查阅学生成绩的工作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

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语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范文

论地质钻探技术的应用论文

“文盲”!?

现代教育技术下高职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硕士学位申请书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

asp.net程序开发个人简历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

ASP.NET技术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论文(集锦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ASP.NET技术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