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邮差》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时间:2023-03-02 03:44:35 作者:biophili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biophili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看不见的邮差》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看不见的邮差》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看不见的邮差》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看不见的邮差》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③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④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⑤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我还记得,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⑥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⑦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上“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特快专递过来。

⑧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到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瞭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⑨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散文》)

22.结合文章内容,试简要概括网络邮件的特点。(4分)

2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山村邮差性格的,请简要分析。(5分)

24.试分析文章第6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5.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6分)

参考答案:

22.经济(免费)、快速、无形(看不见)、便捷(每点1分)

23.采用了对比手法、细节…查看高中文学文本类阅读训练答案集100则(本份资料完整答案在第三页)…路上的生活情趣相照应。(1分)

24.(略)

25.(6分,每点2分)(1)指无影无形的网络;(2)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3)指正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篇2:《看不见的邮差》阅读题答案

《看不见的邮差》阅读题答案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③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④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⑤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我还记得,20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⑥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⑦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上“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特快专递过来。

⑧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到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瞭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⑨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散文》)

22.结合文章内容,试简要概括网络邮件的特点。(4分)

2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山村邮差性格的,请简要分析。(5分)

24. 试分析文章第6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5. 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6分)

参考答案:

22. 经济(免费)、快速、无形(看不见)、便捷 (每点1分)

23. 采用了对比手法、细节…路上的生活情趣相照应。(1分)

25.:(6分,每点2分)(1)指无影无形的网络;(2)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3)指正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篇3:看不见的邮差阅读及答案

迟子建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③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④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⑤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我还记得,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⑥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⑦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上“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特快专递过来。

⑧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到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瞭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⑨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散文》)

22.结合文章内容,试简要概括网络邮件的特点。(4分)

2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山村邮差性格的,请简要分析。(5分)

24. 试分析文章第6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5. 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6分)

【参考答案】

22. 经济(免费)、快速、无形(看不见)、便捷 (每点1分)

23. 采用了对比手法、细节描写。(2分)

他能体谅作者收信的心情:收到用稿通知时就为我高兴;收到退稿时同情地看着我,感到遗憾和自责。(2分)写出了他热心善良的性格。(2分)

24. (1)内容上:写出了上网前到邮局寄稿的种种快乐(1分)与网络邮差的无影无形(看不见)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正逐渐消失的感伤。(1分)(2)结构上:由这里的寄稿引出了下文对山村邮差送回信情形的回忆(为下文回忆山村邮差送回信作铺垫),(1分)并与文章结尾所写的邮局寄稿返回路上的生活情趣相照应。(1分)

25.:(6分,每点2分)(1)指无影无形的网络;(2)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3)指正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篇4:《大山邮差》阅读题及答案

骆倩雯 方非

邮局8点半才开门营业,但门头沟区大台邮政所唯一的投递员王自殿7点45分就到了办公室。

这是中秋节的清晨,空气里透着丝丝凉意,几只早起的小鸟一边觅食,一边欢快地啼叫;邮所周围一片静谧。

“你看,又是好几大袋吧。”推开门,看着地上堆着的邮包,王自殿就知道自己来早了没错。因为周末积压的工作量全堆在一起,每周一任务最重。

卷了卷衣袖,王自殿开始扫地、擦桌、打水。从第一天当投递员开始,他就包干了这些杂事,来天天如此。

灰地、木城涧煤矿、玉皇庙、黄土台……按照地址,王自殿把信件、报纸和包裹分成了十几堆。虽然他负责的大台地区只是一个投递道段,但方圆40多里地,2000多户人家、20多个单位和一个煤矿都是他的服务对象。

“啪啪啪……”一个不落地盖完落地戳,王自殿数了数一天的任务:报纸982份,平信132封,特快专递27个,挂号信15封,包裹4个。“还有6封是地址不详的,不知道跑几趟才能送到。”检查了一下刹车,王自殿一骗腿儿就上了自行车。此时已是中午11点。记者也和他一道,走上大山邮路。

“咱先去传说中的425道坎儿吧。”冲记者一乐,王自殿说,这是投递中最累的一段,虽然是水泥地,但自行车没法推,一共要走425级台阶,才能到达在半山腰上的黄土台社区。

过了一段小铁桥,王自殿把自行车停在了一个小商铺门口,抱着10多户人家的报纸和信件,开始徒步行走。

虽然只有一里多地,但上下来回走一趟,王自殿至少得花半小时。当了16年投递员,今年53岁的王自殿落下了一身毛病:滑膜炎、关节炎、骨质增生,膝盖每天都贴着膏药,一弯曲就一阵生疼。

告别了最累路段,王自殿又来到最难路段——桃园,半山腰上住着不到20户人家。

上山的岔路口紧挨着马路边,怕信件丢失,王自殿只好扛着自行车上山。这条山路最窄的地儿不到40厘米宽,左边是植被,右边是山石。“既担心山上掉石头,又担心有蛇。送一趟最少得走20分钟,赶上雨天或雪天,就更慢了。”有时为了一封信,王自殿也得上一趟山。

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1点多,早上7点就吃完早饭的王自殿没来得及扒拉几口饭。事实上,当了16年的投递员,他就没吃过一顿正经午饭,因此落下了慢性胃炎的毛病。“没时间吃,不然送不完。”当天信件当天送完,这是王自殿给自己定的铁律。

这条铁律来自一个感谢的眼神和一份成就感。

8月的一天,王自殿干投递员不到两个月,当时他还在木城涧邮政所。那是一份很普通的信件,从大兴劳改农场寄来,贴着8分钱的邮票。

目的地在灰地家属区,离邮所二里地的距离。可因为收件人不在家,为了这封信,王自殿一下午往返了6次,走了12里的路程,爬了6次6楼,终于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敲开了收件人的大门。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夫妻俩感谢的眼神。”那封信是儿子寄的一封探监通知书,而第二天就是探监的日子。“当时夫妻俩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泪光。”

王自殿说,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当天信件必须当天送完。“最开始,我只认为自己是名普通的投递员,但没想到,我能给收件人带来那么多,我的任务很重!”

受王自殿影响,他26岁的女儿和24岁的儿子也都进了邮局工作。“女儿做前台营业,儿子做分拣,我做投递,邮政的四个工种我们家就占了仨,成邮政世家了。”

当了16年投递员,王自殿累计投送了近30万份报刊,15万多份邮件,处理疑难信件近3万件,行走里程超过10万8千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旋转两圈半。

19.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描写邮局周边的环境,有哪些作用?(3分)

20.这则新闻中使用了大量具体的数字,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21.本文的结尾部分插叙16年前的一件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2.请结合全文,谈一谈大山邮差身上哪些精神让你感动。(5分)

试题答案:

(二)19.(3分)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交代人物的工作环境);②突出了主人公的奉献精神、工作的忙碌③表现了人物心情的愉悦,或者在①中表述为:营造了欢乐地氛围。

评分标准:一点1分。

20.(6分)①使得新闻事件显得真实可感;②反映出王自殿工作任务的琐碎和繁重(或者表现了王自殿的勤劳和敬业)③侧面表现出作者对大山邮差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①丰富了新闻内容,写出了王自殿工作的精神源头和动力(或者表述为:内容上,阐释了王自殿定下铁律的原因)2分②升华了主题(1分),说明邮差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重大(1分)。

评分标准:

22.(5分)答案示例:①不怕劳累,不怕艰辛(或吃苦耐劳);②淡泊平静,自得其乐;③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或有责任感);④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恒久的意义(或始终如一)。

评分标准:结合原文回答,每条2分,关键词正确,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篇5:《农舍》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农舍》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我在这幢房屋边上告别。我将很久看不到这样的房屋了。我走近阿尔卑斯山口,北方的、德国的建筑款式,连同德国的风景和德国的语言都到此结束。

跨越这样的边界,有多美啊!从好多方面来看,流浪者是一个原始的人,一如游牧民较之农民更为原始。尽管如此,克服定居的习性,鄙视边界,会使像我这种类型的人成为指向未来的路标。如果有许多人,像我似地由心底里鄙视国界,那就不会再有战争与封锁。可憎的莫过于边界,无聊的也莫过于边界。它们同大炮,同将军们一样,只要理性、人道与和平占着优势。人们就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无视它们而微笑——但是,一旦战争爆发,疯狂发作,它们就变得重要和神圣。在战争的年代里,它们成了我们流浪人的囹圄和痛苦!让它们见鬼去吧!

我把这幢房屋画在笔记本上,目光跟德国的屋顶、德国的木骨架和山墙,跟某些亲切的、家乡的景物一一告别。我怀着格外强烈的情意再一次热爱家乡的一切,因为这是在告别。明天我将去爱另一种屋顶,另一种农舍。我不会像情书中所说的那样,把我的心留在这里。啊,不,我将带走我的心,在山那边我也每时每刻需要它。因为我是一个游牧民,不是农民。我是背离、变迁、幻想的崇敬者。我不屑于把我的爱钉死在地球的某一点上。我始终只把我们所爱的事物视作一个譬喻。如果我们的爱被勾住在什么上,并且变成了忠诚和德行,我就觉得这样的爱是可怀疑的。

再见,农民!再见,有产业的`和定居的人、忠诚的和有德行的人!我可以爱他,我可以尊敬他,我可以嫉妒他。但是我为摹仿他的德行,已花费了半辈子的光阴。我本非那样的人,我却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我虽然想要成为一个诗人,但同时又想成为一个公民。我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和幻想者,但同时又想有德行,有家乡。过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不可能两者兼备和兼得,我才知道自己是个游牧民而不是农民,是个追寻者而不是保管者。长久以来我面对众神和法规苦苦修行,可它们对于我却不过是偶像而已。这是我的错误,这是我的痛苦,这是我对世界的不幸应分担的罪责。由于我曾对自己施加暴力,由于我不敢走上解救的道路,我曾增加了罪过和世界的痛苦。解救的道路不是通向左边,也不是通向右边,它通向自己的心灵,那里只有上帝,那里只有和平。

从山上向我吹来一阵湿润的风,那边蓝色的空中岛屿俯视着下面的另一些国土。在那些天空底下,我将会常常感到幸福,也将会常常怀着乡愁。我这样的完人,无牵挂的流浪者,本来不该有什么乡愁。但我懂得乡愁,我不是完人,我也并不力求成为完人。我要像品尝我的欢乐一般.去品尝我的乡愁。

我往高处走去时迎着的这股风,散发着彼处与远方、分界线与语言疆界、群山与南方的异香。风中饱含着许诺。再见,小农舍,家乡的田野!我像少年辞别母亲似地同你告别:他知道,这是他辞别母亲而去的时候,他也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离开她,即使他想这样做也罢。

19、联系全文看,作者在第2段说“跨越这样的边界,有多美啊”的两个原因是什么?(6分)

20、怎样理解“我不屑于把我的爱钉死在地球的某一点上”这句话的含义?(4分)

21、第4段中的“我曾增加了罪过和世界的痛苦”这句话与上文的哪两句话相呼应?第4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4分)

22、对本文鉴赏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把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定格在游牧民与农民身上,使抽象的理念得到一种具象化的表达。

B作者借肯定流浪者,表达了一种回归原始,回归自然的愿望。

C第三段的结尾说:“这样的爱是可怀疑的。”意思是说,当爱过于偏执,变成忠诚和德行时,这样爱可能是虚伪的,不真实的。

D“众神和法规”是指“忠诚的和有德行的人”和世俗观念看来神圣而不可动摇的原则。

E这篇散文用诗化的语言,将记叙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巧用对照的手法则是它的又一特色。

参考答案:

19、(1)因为我能随意跨过这边界,说明此时理性、人道、与和平占优势。(3分)(2)符合他“屑于把我的爱钉死在地球的某一点上”的心愿。(3分)…点此查看高中散文阅读训练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8页)…可能会带来战争的危险:表明作者希望人世间拥有上帝一样的博爱和和平自由的生活。(2分,分号前后各1分)

22、BC

篇6:看不见的珍宝阅读题答案

冬冬立下志愿,要成为高尚的人。怎样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呢?……听说有位老模范,很受人尊敬,冬冬就去访问他。

走呀走,火热的太阳晒得大地像蒸笼一样,只见一位白发老人满身汗水,在田里顶着烈日检查害虫。原来他就是冬冬要找的那位老模范。冬冬跑上前去,尊敬地说:“老爷爷,辛苦了!”

老爷爷说:“全心全意为人民,辛苦就是幸福。”

冬冬忙问:“老爷爷,告诉我!为什么你能很多年不断地创高产?”老爷爷说:“有一杆看不见的宝秤,我经常用它称自己的成绩,总觉得成绩太少。所以我要加倍努力!”

冬冬问:“那宝秤在哪儿呢?”

老爷爷眼里含着泪水,激动地说:“孩子,你问那宝秤吗?它永远挂在我的心上。”

冬冬想着老爷爷的话,继续往前走。听说有位战斗英雄,到处传颂着他的动人事迹。冬冬决定去访问他。

走呀走,来到大海上,见一位叔叔在惊涛骇浪里苦练杀敌本领。原来他就是那位有名的战斗英雄。

冬冬奔了过去,尊敬地说:“叔叔,你真刻苦呀!”

叔叔说:“活到老、学习到老,干革命永不停步。”

冬冬忙问:“叔叔,为什么你能不断地立大功?”

叔叙说:“有一面看不见的宝镜,我经常用它照出自己的不足,就更加努力。”

冬冬问:“那宝镜在哪儿呢?”

叔叔眼里闪着泪珠儿,激动地说:“你问那宝镜吗?它永远在我的心里照耀着。”

冬冬想着老爷爷和叔叔的话,继续往前走。听说有位阿姨,是多年的先进生产者,不断地做出新贡献。冬冬就去访问她。

走呀走,找到了那位阿姨,只见她深夜里守着机器画图呢,茶杯里没喝完的水,已经冻成了冰。冬冬跑到跟前,尊敬地说:“阿姨,你的干劲真大!”

阿姨说:“实现四个现代化,祖国需要我加倍地工作。”

冬冬忙问:“阿姨,你为什么能不断地创造发明?”

阿姨说:“有一把看不见的宝尺,我经常用它量自己的贡献,总觉得太小太小,所以我要更加努力。”

冬冬问:“那宝尺在哪儿呢?”

阿姨眼里涌出泪水,激动地说:“你问那宝尺吗?它就在我的心里。”

冬冬找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珍宝,把它永远珍藏在心里。这看不见的珍宝,会帮助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篇7:看不见的珍宝阅读题答案

1.冬冬所见到的三位人物是工、农、兵的代表,这里暗寓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秤和尺是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而镜是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文中提到的宝秤、宝尺、宝镜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冬找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珍宝,把它永远珍藏在心里”,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看不见的珍宝阅读题答案

1.要想成为高尚的人,就要向工农兵学习

2.衡量借鉴对自己要求的标准

3.冬冬学到了工农兵的优秀品德,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去做

4.通过冬冬访问工农兵优秀代表的过程,告诉我们青少年要想成为高尚的人,就要向工农兵学习,高标准地要求自己。

张中行《旧燕》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题及答案

一五一十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邮差弗雷德阅读感受

《野菊花》阅读题及答案

好兄弟阅读题答案

补漏阅读题及答案

礼物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上善若水》阅读题及答案

《忆秦娥》阅读题答案

《看不见的邮差》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看不见的邮差》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