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吕蒙文言文阅读

时间:2023-03-06 03:43:31 作者:抓馬小姐不抓馬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抓馬小姐不抓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劝学吕蒙文言文阅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劝学吕蒙文言文阅读,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劝学吕蒙文言文阅读

劝学吕蒙文言文阅读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D.向着

⑵日月广明之道 (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2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 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

19.(1)A (2)B(2分,每小题1分)

20.D(2分)

21.C(2分)

22.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篇2:吕蒙正不受镜文言文阅读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弗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伺:找到、等到。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4分)

(l)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 )

昔贤之所难也

A、nán,不好 B、nàn,灾祸 C、nán,不容易

(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A、以其境过清 B、以为妙绝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属予作文以寄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靖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案:

11.(1) C (2) A

12. 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敬佩慨叹,认为他(吕蒙正)比唐朝宰相李靖还要贤能。

13. 朝士献镜求知

14. 寡好而不为物累

篇3:吕蒙正字圣功文言文阅读答案

吕蒙正字圣功文言文阅读答案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父龟图,起居郎。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时皆服其量。

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

因对,论及征伐,上曰:“朕比来征讨,盖为民除暴,苟好功黩武,则天下之人熸亡尽矣。”蒙正对曰:“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上韪之。

尝灯夕设宴,蒙正侍,上语之曰:“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周太祖自邺南归,士庶皆罹剽掠,下则火灾,上则彗孛,观者恐惧,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同列多其直谅。

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

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事廷评、太祝。”蒙正许之。及见,惊曰:“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令与诸子同学,供给甚厚。言之子,即弼也。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类如此。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B.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C.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D.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所以古代称十二年为一纪。

B.灯夕是元宵节的别称,旧俗在元宵节那夜张灯游乐,因此称为“灯夕”。

C.乘舆是指专供天子或诸侯乘坐的车子,这个意义在古代始终没有变过。

D.致仕在古代指官员正常退休,年龄一般为七十岁,如患病,也可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蒙正事亲至孝。作为嫡子,他曾与母亲一起被父亲赶出家门,生活极度困窘,但在他做官后,依然不计前嫌,将父亲接回家中奉侍。

B.吕蒙正敢于坚守正道。他能直言,每次讨论时政大事,有不公平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这种不加隐瞒的议政风格,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C.吕蒙正不畏权威。皇上谈到自己治国政绩时颇为自得,吕蒙正却劝他要以城外百姓幸福为念,虽引起皇上不满,但吕蒙正依然从容处之。

D.吕蒙正善于识别人才。第一次见到还未入书院学习、才十几岁的富弼,就认为他以后的名位可与自己相近,富弼后来果然两度出任宰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时皆服其量。(5分)

(2)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5分)

参考答案:

1.C。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2.C。也可泛指皇帝用的器物,在文中则是皇帝的代称。

3.C。“城外的百姓”应为“天下苍生”。

4.(1)吕蒙正急忙制止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当时人都佩服他的度量。(“遽”“若”“时”各1分,“不若……之为愈”句式1分,句子表达准确、通畅1分。)

(2)皇上想派人出使朔方,命令中书省选择有才能而可以担负重任的人,蒙正退朝后,上奏人选名字,皇上不批准。(“使”“才”“以名上”“不许”各1分,句子表达准确、通畅1分。)

排比知识点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4、复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 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篇4:吕蒙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吕蒙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鲁肃过①蒙屯下

吕蒙②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③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④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⑤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⑥?”肃造次⑦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⑧五策。肃于是越席就⑨之,拊⑩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注释】

①过:经过。

②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曾经杀掉关羽。

③窃:私下,偷偷地,暗中。

④恚:恚,怒也。――《广雅·释诂二》。生气

⑤诣:拜访。

⑥虞:意料,预料。

⑦造次:鲁莽,轻率。

⑧划:筹划

⑨就:走进,靠近。

⑩拊(fǔ):抚摩。

拜:拜望。

【问题】

1、(1)过蒙屯下 (2)遂往诣蒙 (3)肃于是越席就之 (4)遂拜蒙母

2、翻译句子。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3、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4、鲁肃为什麽和吕蒙“结友”?

5、联系《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案】

1(1)经过(2)拜访(3)走近(4)拜望

2(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

(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3原先轻视,吕蒙出了五个计谋后转而尊重和亲近。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略。

【译文】

吕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参加战斗,邓当发现以后大吃一惊,大声指责吕蒙,让他回去,吕蒙不肯。回去后,邓当把这件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吕蒙的母亲很生气,要惩罚吕蒙,吕蒙说:“贫困的生活,低贱的地位难以让人忍受,如果侥幸立功,就可以得到富贵功名。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悲伤无奈地让吕蒙去了。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心里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就这个时机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篇5:《吕蒙为学》文言文翻译

《吕蒙为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

1王:指孙权。

2宗:主要的。

3世祚(zuo):指国运。

4玄:深奥。

5政:只,仅仅。

6向:古意,刚才;今意,朝着。

7政:只,仅仅。

【翻译】

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有一次他在孙策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做梦的时候在朗诵。

篇6:吕蒙为学文言文翻译

吕蒙为学文言文翻译

吕蒙为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

1王:指孙权。

2宗:主要的。

3世祚(zuo):指国运。

4玄:深奥。

5政:只,仅仅。

6向:古意,刚才;今意,朝着。

7政:只,仅仅。

【翻译】

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有一次他在孙策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做梦的时候在朗诵。

有关吕蒙的成语

文言文《劝学》原文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阅读题及答案

由吕蒙想到的_议论文

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

劝学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大班蒙氏阅读教学计划

劝学吕蒙文言文阅读(集锦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劝学吕蒙文言文阅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