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hugongyz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浅谈古诗词中的虚写艺术(高三必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浅谈古诗词中的虚写艺术(高三必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浅谈古诗词中的虚写艺术(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浏阳市第九中学李淑辉邮编:410325
9月11日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里所说的烟霞锁高山,断脉映远水就是以虚写实的笔法。
绘画中的虚笔,音乐中的间歇,篆刻中的残破,小说中的留白等都是运用避实就虚的手法,使虚实相生,收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良好效果。通常我们把从正面直接写某一事物的写法叫实写;而把以此物写彼物,从侧面烘托映衬某一事物的写法称为虚写。
虚写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避实就虚的手法能充分表达诗人的感情。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的《江城子》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表达出诗人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表达出词人家国之思,亡国之痛,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避实就虚的手法能给人无尽的想象。例如古诗《陌上桑》中写秦罗敷的美丽“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精彩的描写就是虚写,它虽然没有正面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读者仍能从人们出神伫观,如痴如醉的神态中,想象罗敷那倾倒众人的美貌。例如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写美女的标准是“增之一分太高,减之一分太短,施朱则太赤,敷粉则太白”,到底多高,容颜怎样,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避实就虚的手法,在表现人的抽象、虚无的情感方面也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例如表现人的愁思,如果按常理进行正面描写的话,很难把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运用虚笔,化实为虚却能达到这一效果。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这样的实例。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诗人把愁比作一江春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短短九个字,就形象而生动地把愁之繁多,愁之无尽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化实为虚,虚实相生,使愁在李清照的词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繁重至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长是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愁之深是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更是贺铸笔下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避实就虚的手法能把难以表现的音乐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琵琶行》里有一段精彩的音乐描写。琵琶女的琵琶声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不正面描写音乐,而是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来形容。大弦嘈嘈,沉着而雄壮,宛如一阵急雨;小弦切切,细促而轻幽,宛如一片私语。嘈嘈切切交错着,就好象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一会儿像花下的莺语,婉转流走;一会儿像冰下的泉水,幽咽难通。曲调是多么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啊!渐渐地,泉水冷涩,好像该被折断了似的,声音凝结休止了。但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以无声写有声,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如同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李贺的《箜篌引》也是化抽象的音乐为具体可感形象的典范。
古诗词的虚写艺术就是这样给你留有许多的空白,让你发挥许多的想象。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草木烟霞为实,而春之精神,山之精神为虚,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在鉴赏古诗词艺术的时候,我们务必多注意留白和虚处的美丽,品味虚写高妙的艺术效果。
[浅谈古诗词中的虚写艺术(人教版高三必修)]
篇2:高三语文必修古诗词知识点
高三语文必修古诗词知识点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l、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
(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
(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
(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
(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长相思)运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
(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
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鉴赏形象的技巧:
(1)借助诗歌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
(3)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
篇3: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式(高三必修)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式(高三必修)
(一)形象意境类
写的什么(内容)是什么?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式①:某一联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提问变式②: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模式:描摹诗歌图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意境特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剖析作者思想(要答具体)。
【题例】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6分)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回答“是什么”方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具体回答“怎样采用”这些方法)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好处-对主旨的作用)
1.形象
【命题三形式】①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③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理解三要点】①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②形象蕴涵诗人的思想和情感。③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展示诗歌的形象;
步骤二:概括形象具体特点;
步骤三:揭示作者情感,即形象的意义。
【解题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参考答案】①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③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2.意境
【命题三形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②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理解三要点】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答题三步骤】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解题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山居秋瞑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①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②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③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四) 分析语言类
【命题三形式】哪个词语是诗眼,为什么?诗中哪个词语是关键词,为什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前两问应该确立以语言赏析为核心的答题意识,因为优秀的诗词作品,其诗词语言常常是经诗人精心锤炼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1、炼字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关键词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你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3、语言艺术手法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三)思想内容类
【命题三形式】①请分析或评价诗歌(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②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③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理解三要点】①评价思想内容,首先要明确构成诗歌内容的五个要素:写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深刻意义、塑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主题、流露了什么情感和思想倾向。②在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③不要“拔高”或“套用”,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答题三步骤】
指出诗歌塑造的形象 说明作者表达的情感
诗歌孕含的思想意义。
在具体作答时,往往可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解题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表达技巧类
【命题三形式】①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③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理解三要点】①明确表达技巧包括的三要素: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②明确三要素的具体内容,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屋言志;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乐衬哀),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对比,白描,虚实结合,用典等;
修辞方法--比兴、比喻、拟人、 夸张、 双关、用典、对偶等。③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所采用的方法。
【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步骤三:运用该手法的好处,或此手法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综合类
【命题形式】①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②某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③某联对前后诗句起了什么作用?
【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该词在诗中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步骤二:该词对突出主旨起了什么作用。
步骤三: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②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③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三)。
第二种:怎么写的(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达到了何种表达效果?
提问变式①: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提问变式②: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模式: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②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答案往往用到下列词语--直接抒情(爱憎、褒贬);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烘云托月;象征;联想,想像;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等等。
【题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东郊 (唐)韦应物
吏舍①局终年,出郊②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③。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注释:①吏舍,官署。②郊,郊外。③还复去,徘徊。
试题:②“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两句,是如何描写这里的迷人春景的?(3分)
答案:②“微雨”和“春鸠”,一见一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出迷人的春景(具体谈角度)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表现的情感)
第四种: “为什么”(好、不好),分析好或不好的原因。
06年福建卷: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表明赞成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引文赏析)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突出的情感)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照应试题)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是什么”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具体分析怎样运用的)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对情感和主旨的作用)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注意古诗鉴赏的答题策略
1、 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要不顾题目随意发挥,造成答非所问的后果。
2、 先用规范、准确的术语回答,再结合诗句作具体的分析,不要只答概念不作分析,空洞无物。
3、 对比较宽泛的问题,如“写一段鉴赏文字”,“你更喜欢哪一首”等,应该力求从语言、形象、技巧、主旨、风格等方面去评价,提供多角度的答案。
答题训练 1、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2、 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骤一,指出表达技巧)。②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指出表达的思想感情)。
3、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例1:全国高考卷(一)12题
竹石牡牛并引(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牡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
答
答案:
(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4、 2006年高考湖北卷14 题第2问。
《暮春沪水送别》 唐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问: 《暮春沪水送别》是怎样融情入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 、“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入景的艺术特色。
5、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答案要素:
选出+释义+表意+效果(艺术、结构)
6、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7、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8、表达技巧题及解答
(06北京卷)《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 答案】 :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提示:关键要答出“白描”这个术语。
篇4:古诗词中写落花的句子
古诗词中写落花的句子
1).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落花》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浣溪沙》年代:宋 作者: 晏殊
3).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葬花吟》年代:清 作者: 曹雪芹
4).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蝶恋花•紫府群仙名籍秘》年代:宋 作者: 晏殊
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年代:唐 作者: 张泌
6).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玉楼春》年代:唐 作者: 温庭筠
7).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南乡子•渌水带青潮》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8).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年代:宋 作者: 周邦彦
9).如今憔倅蓬窗里,飞上青天妒落花。---《无题》年代:宋 作者: 陆游
10).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白头吟》年代:唐 作者: 李白
11).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年代:宋 作者: 晁冲之
12).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采莲曲》年代:唐 作者: 李白
13).又是春暮。落花飞絮。---《浪淘沙•又是春暮》年代:宋 作者: 杜安世
14).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采莲曲》年代:唐 作者: 李白
15).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临江仙•过尽征鸿来尽燕》年代:宋 作者: 赵长卿
16).坐见四山烟雾散,是处落花啼鸟。---《贺新郎•极目飙尘表》年代:宋 作者: 葛长庚
篇5:古诗词中写水的句子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苏麟《断句》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李白《望天门山》
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王安石《泊船瓜洲》
8.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1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朱熹《春日》
1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杜甫《曲江二首》
1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1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6.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1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1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22.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2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6.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苏轼《蝶恋花·春景》
2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李白《送友人》
28.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9.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30.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杜甫《客至》
33.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3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5.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陈与义《登岳阳楼》
3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37.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 苏轼《江神子·江景》
3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39.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白朴《天净沙·秋》
40.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 冯小青《怨》
4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李白《玉阶怨》
4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雷震《村晚》
43.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44.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 柳宗元《渔翁》
45.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张旭《桃花溪》
4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8.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4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5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1.山长水阔知何处。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52.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 杜牧《金谷园》
53.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篇6:古诗词中写水的句子
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苏麟《断句》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李白《望天门山》
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王安石《泊船瓜洲》
8.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朱熹《春日》
1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杜甫《曲江二首》
1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6.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1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1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6.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苏轼《蝶恋花·春景》
2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李白《送友人》
28.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9.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30.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杜甫《客至》
3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5.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陈与义《登岳阳楼》
3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37.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 苏轼《江神子·江景》
3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39.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白朴《天净沙·秋》
40.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 冯小青《怨》
4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李白《玉阶怨》
4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雷震《村晚》
43.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44.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 柳宗元《渔翁》
45.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张旭《桃花溪》
4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8.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4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5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1.山长水阔知何处。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52.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 杜牧《金谷园》
53.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篇7:古诗词中写风的句子
1、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唐.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唐.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敕勒歌》)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别董大》 )
12、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唐 杜甫《赠花卿》 )
13、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1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 柳永《雨霖铃》)
1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6、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 重阳》
17、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 元旦》
18、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19、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忆秦娥 娄山关》
20、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 六盘山》
21、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临江仙 赠丁玲》
《声声慢·寻寻觅觅》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卜算子 咏梅》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定**·雨洗娟娟嫩叶光》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篇8:古诗词中写菊花的诗句
古诗词中写菊花的诗句
1. 菊 (李峤)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2. 咏菊 (陈叔达)
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
3. 菊荣一篇五章 (萧颖士)
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恺悌君子,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贻尔子孙,百禄萃之。采采者菊,于邑之城。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彼美淑人,应家之祯。有弦既鸣,我政则平。宜尔栋崇,必复其庆。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阴槐翳柳,迩楹近宇。彼劳者子,喧卑是处。慨其莫知,蕴结谁语。企彼高人,色斯遐举。采采者菊,于宾之馆。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是焉披玩。良辰旨酒,宴饮无算。怆其仳别,终然永叹。岁方晏矣,霜露残促。谁其荣斯,有英者菊。岂微春华,懿此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诗人有言,好是正直。
4. 白菊三首 (司空图)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5. 白菊三首 (司空图)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6. 对菊 (贾岛)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7. 病中辱谏议惠甘菊药苗,因以诗赠 (姚合)
萧萧一亩宫,种菊十馀丛。采摘和芳露,封题寄病翁。熟宜茶鼎里,餐称石瓯中。香洁将何比,从来味不同。
8. 咏新菊 (姚合)
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
9.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 (顾非熊)
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近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
10. 即席赋露中菊 (刘湾)
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晚成犹有分,欲采未过时。勿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
11.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中菊 (朱湾)
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晚成犹待赏,欲采未过时。忍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
12. 霜菊 (席夔)
时令忽已变,行看被霜菊。可怜后时秀,当此凛风肃。淅沥翠枝翻,凄清金蕊馥。凝姿节堪重,澄艳景非淑。宁祛青女威,愿盈君子掬。持来泛樽酒,永以照幽独。
13. 送菊潭王明府 (司空曙)
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
14. 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 (郑谷)
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老去慵趋世,朝回独绕篱。递香风细细,浇绿水瀰瀰。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更待金英发,凭君插一枝。
15. 菊 (郑谷)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
16.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刘禹锡)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17. 送菊潭王明府 (卢纶)
组绶掩衰颜,辉光里第间。晚凉经灞水,清昼入商山。行境逢花发,弹琴见鹤还。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
18.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卢纶)
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19. 十日菊 (郑谷)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20. 晚菊 (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21.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杜牧)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22. 折菊 (杜牧)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23.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24.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刘禹锡)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25.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孟浩然)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26.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7.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8. 采菊 (李建勋)
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
29. 和吴子华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叹白菊衰谢之绝次 (韩偓)
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还似妖姬长年后,酒酣双脸却微红。
30. 白菊 (张蠙)
秋天木叶干,犹有白花残。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片苔相应绿,诸卉独宜寒。几度携佳客,登高欲折难。
31. 菊花 (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32. 霜菊 (无名氏)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
33. 菊 (无可)
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
34. 九月菊花咏应制 (广宣)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
35. 北苑侍宴杂咏诗?菊 (徐铉)
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
篇9:古诗词中写愁的句子
古诗词中写愁的句子
1)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2)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5)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春愁
6)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7)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8)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陵愁望寄子安
9)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江红·敲碎离愁
10)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11)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12)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3)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愁风月
14)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15)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燕归梁·春愁
篇10:古诗词中写花的句子
《牡丹》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
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更漏子·菊花残》
年代:宋 作者: 晏殊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蜀弦高,羌管脆。慢颭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莲花》
年代:唐 作者: 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浪淘沙·又见菊花新》
年代:宋 作者: 葛胜仲
又见菊花新。色浅香匀。老人衰病卧漳滨。虽是无聊仍止酒,幸有嘉宾。不用怨萧辰。不似芳春。请看金蕊照金尊。今夜花前须醉倒,直到黎明。
《莲花》
年代:唐 作者: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朝中措·年年羞插菊花游》
年代:宋 作者: 韩淲
年年羞插菊花游。华发不禁秋。此日遨头寻胜,消除万斛清愁。湿云凉雨南台上,歌动玉溪流。俯仰人间今古,多情破帽飕飕。
《减字木兰花·菊花开了》
年代:宋 作者: 韩淲
菊花开了。待得梅梢来索笑。雪色江波。看尽千林未觉多。一丘缓步。只恐朝来有新句。岁岁年年。白发催人到酒边。
《题菊花》
年代:唐 作者: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蓦山溪·菊花新过》
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菊花新过,秋蕊香犹媚。三八燕山亭,贺圣朝、申生明世。肃霜天晓,正快活年时,庆新寿,万年欢,人醉蓬莱里。红衫儿歌,水调夸多丽。仰祝寿星明,指黄河、清年可拟。欢同鱼水,永遇乐倾杯,风流子、洞仙歌,曲唱千秋岁。
★ 古诗词扩写
★ 浅谈古诗词中的水
★ 写友情的古诗词
浅谈古诗词中的虚写艺术(高三必修)(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