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论文

时间:2023-03-14 04:04:00 作者:meikOvO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meikOv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论文

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论文

内容摘要通过多年的引种栽培、繁殖试验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筛选出在花、叶、果方面都具观赏性的6种新优造型植物―――厚皮香、长柱小檗、伞房决明、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和布什绣线菊。这些植物适于在杭州市区栽植。

造型植物具有生长旺盛、萌发力强、叶片小而紧密和耐修剪的特点。造型植物大多是灌木或小乔木,可单植或群植,根据需要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椭圆型、多边型和曲线型等,在园林绿化和屋顶绿化上有广泛的应用[1~2]。常见的品种有龙柏(Sabinachinensiscv.‘Kaizuca’)、大叶黄杨(Buxusmegistophylla)、瓜子黄杨(Buxusbodinieri)、金叶女贞(Ligustrumovalifoliumcv.‘Aureum’)、海桐(Pittosporumtobira)、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等[3]。作者在杭州市园文局苗圃(简称杭州苗圃)通过多年的引种栽培、繁殖试验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筛选出6种在花、叶、果方面更具观赏性,且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的新优造型植物,目前已有少量应用。现将引种结果作一报道。

1 引种地的自然概况

引种圃地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北高峰山脚下。土壤系黄红壤,呈微酸性,肥力中等。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1800mm,无霜期约250d。1月平均气温37℃,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低气温-52℃,极端最高气温达38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2100h。年相对湿度为80%。

2 引种结果与分析

2.1 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

别名水红树。原产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在日本和柬埔寨也有分布。山茶科厚皮香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常簇生于枝顶,倒卵状椭圆形,革质。花淡黄色,有香味,花期6月。果为浆果状的蒴果,深红色或红中带淡黄色,果期10月。叶片光亮,嫩叶红色,入冬后大部分叶片较绯红。80年代,从浙江本省引种,在杭州苗圃生长良好。喜酸性土,亦能适应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壤。耐半阴。繁殖方法:可春播或夏季嫩枝扦插。插条当年愈合,翌年发根,扦插成活率为50%左右。厚皮香可单株修剪成球型,或任期自然生长,其大枝成轮生状,枝条平展,树冠有明显的'层次,姿态优美。观赏特点:厚皮香花香果红,冬叶绯红,似满树红花,分外艳丽。

2.2 长柱小檗(Berberislempergiana)

别名三棵针。原产浙江和江西。小檗科小檗属,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刺三分叉。花鲜黄色,5~15朵花排成总状花序,花期5月。果实蓝黑色,果期10月。部分叶片入冬后转鲜红色。80年代,从浙江本省引种,在杭州苗圃生长良好。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繁殖方法:可春播或秋季扦插,成活率高。长柱小檗一般单株修剪成球型,或成片种植。观赏特点:长柱小檗黄花红叶,色彩亮丽,富有韵味。

2.3 伞房决明(Cassiacorymbosa)

豆科,决明属。原产西班牙。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偶数羽状复叶,小叶2~3对,叶披针形。伞房状总状花序,花鲜黄色,7月始花,至10月,花期长。荚果圆柱形,长约15cm,直径约06cm。1994年从四川引种,在杭州苗圃生长良好。适应性强,喜光,生长快。繁殖方法:春播,出苗率达90%以上。可单株修剪成球形,群植成花篱或大色块。观赏特点:伞房决明夏季开花,花色鲜黄,花量多,花期长。开花时节,形成一个漂亮的花球,细长的荚果串串悬挂于树枝间,极富野趣。

2.4 金焰绣线菊(Spiraea×bumalda‘GoldFlame’)

蔷薇科,绣线菊属。原产美国。落叶小灌木。叶卵状披针形,互生,叶缘红色。初春,新叶呈橙红色,随后老叶变黄色,新叶仍为红色;夏季老叶转淡绿色,新叶为淡红色;秋季叶色仍为黄红相间;冬叶紫红色。花粉红色,复伞形花序,花期5月中旬至10月,盛花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1994年从北京引种,在杭州苗圃生长良好。喜光,耐寒,怕涝,生长快,栽培容易。繁殖方法:可扦插繁殖,生长季节内均可进行,成活率90%以上。可单株修剪成球型,群植作大色块,或作花境花坛植物,亦可作基础种植。观赏特点:金焰绣线菊叶色富有季相变化,橙红色新叶,黄色老叶,冬季红叶颇具感染力。花期长,花量多,是花和叶具佳的优秀品种,其色叶的效果远胜于鲜花。

2.5 金山绣线菊(Spiraea×bumalda‘Glodmound’)

蔷薇科,绣线菊属。原产美国。落叶小灌木。叶卵状。新叶金黄色,老叶淡黄色,夏季转淡绿色,秋季叶色金黄,冬叶带红晕。花粉红色,复伞形花序,盛花期5月至6月。1994年从北京引种,在杭州苗圃生长良好。喜光,耐寒,怕涝,栽培容易。繁殖方法:可扦插繁殖,生长季节内均可进行,成活率90%以上。可单株修剪成馒头形。因植株矮小,一般高30cm左右,故可作地被,亦可作花境花坛植物。观赏特点:金山绣线菊春秋叶片金黄色,植株小巧玲珑,色叶期长,粉红色花,颜色娇嫩,非常可爱。

26 布什绣线菊(Spiraea×bumalda‘Bush’)

蔷薇科,绣线菊属。原产美国。落叶小灌木。叶卵状披针形。新叶红色,老叶深绿色,叶片有自然变异,即部分叶片带有黄色斑块或全叶变黄,小枝也变黄。花深玫瑰红色,复伞形花序,花期5月至10月,盛花期为5月至6月和9月至10月。1994年从北京引种,在杭州苗圃生长良好。喜光,耐寒,怕涝。繁殖方法:可扦插繁殖,繁殖容易,繁殖成活率90%以上。可单株修剪成球型,群植作大色块,或可作花境花坛植物,亦可作基础种植。观赏特点:布什绣线菊叶片有黄色变异,深玫瑰红的花朵,特别艳丽,花期长,花量多,是一种优良的观花树种。参考文献:

1 林夏珍.论屋顶环境与屋顶绿化[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1):91~95.

2 单晓玲,许君,冯新.屋顶花园的设计与施工初探[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16(4):401~405.

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篇2:樱桃番茄施用绿优有机肥试验初报

樱桃番茄施用绿优有机肥试验初报

进行了绿优有机肥在樱桃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绿优有机肥100 kg对促进樱桃番茄的生长及产量的效果最优,每667 m2产量达3907 kg,产值达9290元,投产比为1∶30.1.

作 者:高洋帅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农业局,352100 刊 名:福建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 关键词:樱桃番茄   有机肥   经济效益  

篇3:6个糯稻资源鉴定及利用研究初报论文

6个糯稻资源鉴定及利用研究初报论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其中水稻作为非常关键的.农作物,为国家的农业建设贡献着非常积极地力量。基于此,对6个糯稻资源进行观察鉴定和恢保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供同行参考。

四川省达州市常年种植糯稻1.33~2.00万hm2,为在品种栽培和新技术推广上提升达州糯米业竞争力,提高种稻积极性,使达州市农业产业化和调结构稳步推进,更好地提高杂交糯稻的产量和品质,就必须选育杂交糯稻新品种,糯稻资源研究和收集很有必要,而糯稻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抗性、遗传多样性较多,为选育优质杂交糯稻,对资源进行恢保关系测定是必要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糯稻资源 籼稻资源有恩糯1号、恩糯2号、惠糯330;粳糯资源有奎丰糯、蜀糯(地方品种)、江油引糯(地方品种)。

1.2 不育系 糯509A是本所用辐74A胞质转育的籼糯不育系,绵糯1A是绵阳农科院用贡香糯转育的籼糯不育系。

1.2 试验设计

1.2.1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通川区罗江镇柳家坝市农科所基地,试验田四周无遮蔽、通风向阳,位于东经107°28′,北纬31°16′,海拔292.0 m。

1.2.2 试验设计 糯稻资源观察鉴定每个材料栽3行,栽插规格16.67 cm×20.00 cm,三次重复,每小区36窝,用两个不育系与糯稻资源测交,恢保关系鉴定一代种栽插规格16.67 cm×26.67 cm,三次重复。田间调查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每个材料在中间行取5窝考种,两个重复取平均值。

1.2.3 试验经过 4月3日播种,栽前机耕、旋、牛耙各一次,5月2日移栽,底肥玖源水稻专用肥30 kg/667 m2、氯化钾肥15 kg/667 m2,耙前撒施,5月10日追施尿素5 kg/667 m2,6月4日喷施5%锐劲特45 mL/667 m2防治螟虫7月7日喷施5%锐劲特45 mL/667 m2+敌敌畏30 mL/667 m2+扑虱灵30.0 g/667 m2防治卷叶螟和飞虱。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特征特性 3个籼型糯稻主要性状表现:恩糯1号剑叶片直立,叶色淡绿,全生育期144 d,株高128.2 m,单株有效穗7.6个,穗长25.90 cm,平均每穗着粒142.6粒,结实率83.0%,千粒质量26.9 g,田间纹枯病中等,轻感穗稻瘟。恩糯2号剑叶片直立宽短,叶色淡绿,全生育期142 d,株高126.20 cm,单株有效穗7.8个,穗长26.10 cm,平均每穗着粒143.7粒,结实率83.2%,千粒质量27.1 g,田间纹枯病中等,无穗稻瘟。惠糯330剑叶片直立,叶色淡绿,全生育期145 d,株高134.20 cm,单株有效穗7.6个,穗长25.80 cm,平均每穗着粒146.7粒,结实率83.6%,千粒质量27.2 g,无稻瘟病,无纹枯病。

3个粳型糯稻主要性状表现:奎峰糯剑叶片直立短,叶色绿,全生育期143 d,株高164.20 cm,单株有效穗6.8个,穗长25.40 cm,平均每穗着粒235.3粒,结实率74.6%,千粒质量24.4 g,无纹枯病,轻感穗稻瘟。蜀糯剑叶片直立,叶色绿,全生育期140 d,株高134.80 cm,单株有效穗6.2个,穗长24.80 cm,平均每穗着粒138.6粒,结实率79.4%,千粒质量29.8 g,田间纹枯病中等,无穗稻瘟。江油引糯剑叶片宽直立,叶色浓绿,全生育期141 d,杆粗、株高161.60 cm,单株有效穗4.5个,穗长26.70 cm,平均每穗着粒184.4粒,结实率78.4%,千粒质量25.1 g,无稻瘟病,无纹枯病。

2.2 恢保关系 在3个籼糯资源中,恩糯1号与糯509A测交优势强,结实率为0,为保持系,但与绵糯1A测交优势一般株高96.00 cm,每穗着粒132.6粒,结实率72.5%,有恢复力;惠糯330和恩糯2号与两个不育系测交,植株优势一般,每穗着粒172.5粒和175.6粒,结实率为0,属于保持系。在3个粳糯资源中,奎峰糯与恩糯1号与糯509A测交,株高148,单株成穗7.1个,每穗着粒168.2粒,结实率83.5%,与绵糯1A测交株高135.00 cm,单株成穗5.5个,每穗着粒252.2粒,结实率84.5%.,说明是恢复系。蜀糯、江油引糯测交两个不育系结实率在0.5~1.2%,可能是自然授粉,是属于保持系。

3 讨论

对6个糯稻资源初步观察和恢保关系鉴定,为杂交糯稻选育资源利用上提供基础依据,还应多用不同类型的不育系继续测定。

篇4:汉初律名新证的论文

关于汉初律名新证的论文

摘要: 汉律承秦制,而秦律又是商鞅携《法经》变法为律后,历经多载发展而成。后世文献记载汉初律为“汉三章”、“九章律”等。作者试图依据出土文献对汉初的律名作以考证,探讨汉代法律初创时期的状况,以尝试用当世的实况来说明汉律在初创时期是开放的架构。

关键词:秦律 汉律 律名 九章律 初创 开放

前辈高学集所学而成汉律诸考。研读有日后,深感前辈求学之严谨态度,及大师的博学多识之风采,并为之所深深触动。又喜闻《张家山汉简》之注释得以面世,故依简椟对前辈先学说作以小证,并斗胆提出小异,希能得以良责,并万望师长、同仁斧正。

“《史记》言‘王者制事立法一禀于六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盖六律之密必无毫厘圭撮黍累之差,立法者皆应如是,故亦以律名”。又有“律以正罪名”。从沈家本所考可知“律”之概略,汉律承秦制,秦律又乃商鞅携《法经》,而修“律”而成。现就汉律之律名稍作探析。

一、汉三章

《史记·高祖本纪》,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集解》应劭曰:“抵,至也,又当也。除秦酷政,但至于罪也。”《索隐》韦昭云:“抵,当也。谓使各当其罪。”今按:秦法有三族之刑,汉但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使之抵罪,余并不论其辜以言省刑也。则抵训为至,杀人以外,唯伤人及盗使至罪名耳。

由沈家本之所考,可知汉初兴之时,以应便时,立法三章当为极简之式,并无律条。其论罪之依据,当为其时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所用之秦律,只是去除了酷及残的内容。正如文中所述“余悉除去秦法”,再由《云梦秦简》出土所述之秦律部分内容。有关伤人、盗的条文散见于不同律名的条文中。能否推出汉初所谓“三章”乃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并未专指三种律。而是指三个方面的有关秦律之适用状况。

二、汉律九章(九章律)

“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历史上的“汉律九章”当源于此。至晋时,则演变为:“汉承秦制,萧何定律,除三夷连然之罪,增部主见知之条,益事律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至此乃形成汉律中的“九章律”之说。即“九章律”为沿习秦律之源《法经》之构架,外加萧何所定兴,厩,户三篇而成。

然萧何定九章律古已有疑之,如“案今九章象刑,非肉刑也,文帝在萧何后,知时肉刑也?萧何所造,反具有肉刑也?而云九章萧何所造乎?”。当然其疑已经为众多历代的考实之家所不认同,现在需要提出新的疑问:“九章律”就只有“盗、贼、囚、捎、杂、具、兴、厩、产”九篇,还是另有别论?由历史典籍之出处,我们可知,“汉律九章”之说始于《汉书》,而详定其九篇目,则是在《晋书·刑法志》中了。故而可以推知后人为前人所做之事立名,然后才又以所名传于世,那必然有其所推加之词。现从出土的秦简及汉简中可查寻出一些问题。

1)从《云梦秦简》可知秦律在商鞅变法之后,经过几世,已历经变迁,内容广杂,具体篇目已非原《法经》之构架。况且在先秦时代所形成的法律实用状况,也使得当时立法强调具体之应用,而非理论化。这从秦简中法律问答可略知一二。如秦律关于“共同犯罪”、“集团犯罪”、“消除犯罪后果减免刑罚”及连坐制度都在《秦简》中有述。简举一例。“盗及诸它罪,同居所然当,何谓同居?产为同居。”。汉承秦制,为可信之事实。从秦简中《秦律十八种》及《秦律杂抄》可知秦律不仅仅是为所言之“九篇”,何以萧何定律时成九篇?没有一定的理论化过程,萧何又怎复改详细的秦律为汉九章律?汉律是经过律学之盛,各个大家解律之后,于曹魏时整理而成篇名体例。

2)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又可知,汉律在吕后二年时期至少有简文中所述律名二十七种。且与《秦简》中同名之律有田律、金布律、徭律、置吏律、效律、传令律、傅律等。这些不但实证了汉承秦制,而且还彰显出一个问题:《秦简》之中律名在《吕后二年律令》中有显,而萧何修律当在两者时间段之中间,而史记中又述曹参任相,用萧何所定之法而不改。那么萧何所定之律必然被传承沿袭。那么,二年律令之律名,使所传述的“萧何作律九章”怎么解释?

在对上述问题的思索后,然后再参阅文献,就会逐渐得出一个汉律发展的新轮廓。“何乃给泗水卒史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成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而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司马迁《史记》所载当为可信之史实,由上文可知萧何原本秦朝职官,对秦之法必有所通,而随刘邦而起反秦,后入咸阳尽得秦之图书。而秦之律书在焚书后亦藏于丞相府,自然萧何就拥有大量的秦律之藏籍。所以就萧何定汉律之框架来说,应该有很充实的资料基础,和实践能力。就如太史公所言:“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及在曹相国世家中所述“平阳候曹叁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吕后元年,当是惠帝于七年崩之后,此时相为王陵,吕后夺王陵相权,而二年律令当为吕后削刘氏子弟权力之时,故律条因政之多变而不会多变,而且多以吕后之令而出。如“元年,号令一出太后”。由此也可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应多为萧何之所次之律令。

通过以上综述,文章得出这样一个思考,汉律无疑是萧何在秦律之基础上依当时之政需而厘定,但很难确定如班固《汉书》中所言“作律九章”,更难以《晋书·刑法志》所言“合为九篇”为定论。萧何次令,应非仅盗、贼、囚、捎、杂、具、兴、厩、户”九篇,而应还包括其他律名。就如《二年律令》所述二十七种律名,应至少有一部分乃为萧何所次之律令。故对班固之“九章律”之说当有所重思。

三、傍章、越宫律朝律

叔孙通益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朝律》六篇,因文章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考据之史料,故对张汤《越宫律》及赵禹之《朝律》难作考证。仅能证叔孙通之傍章非正律,乃为律之补充。且有太史公言“叔孙通定礼仪”当可理解傍章与礼仪通。就如程树德所言:“按司马迁传,叔孙通定礼仪,梅福传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论衡高祖诏叔孙通制作仪品十六算。是通所著为汉仪。……后考礼乐志云今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而后得其说,尽与律令同录,故谓之傍章。……应劭传删定律令为汉仪,建安元年奏之,是可证通之傍章,即汉仪也。”

四、具体律名细证。(以程树德《九朝律考》中的具体律名为对象来述)

1)盗律 “取非其物谓之盗。……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於盗贼,故其律始於盗贼”李悝首制法经,有盗法贼法,以为法之篇目。自秦汉逮至后魏,皆名贼律盗律北齐合为贼盗律,后用有劫盗律,复有贼叛律,隋开皇合为贼盗律。

2)贼律 无变斩出谓之贼。由于后世贼盗同律,故将其列入同考。二年律令对于贼、盗律有所述且条文较多。故汉律文考中所述贼、盗律当

为不虚,且有实证。

3)囚律 断狱律之名,起自於魏。魏分李悝囚法而出此篇。二年律令中无囚律之项。而且依《唐律疏议》之述,囚律篇名乃魏分李悝囚法乃成。而非沿汉律。

4)捕律 李悝法经六篇,捕法第四,至后魏名捕之律北齐名捕新律,后周名逃捕律,隋复名捕之律。二年律令有捕律名,且有条文九条,故可知《唐律疏议》之述非全真,当有所疑,应对秦汉时的律名有所陈述。

5)杂律 李悝首制法经,而有杂法之目,递相祖习,多历年所,然至后周更名杂犯律,隋又去犯,还为杂律。二年律令中亦有杂律篇目,且律文十四条,与捕律之结论同。

6)具律 魏新律序略云,旧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固在第六,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二年律令中有

具律篇目,且有律文二十四条。证实上述所表。

7)户律、兴律、厩律 汉相萧何承秦六篇律,秦世旧有厩三篇,迄於后用,皆名户律。魏新律序略,秦世旧有厩置秉传副车食府,汉初秉秦不改,后以费广稍省,故后汉但设骑置,而无车马律,犹著其文,则为虚设,故除厩律。二年律令中有户律、兴律篇名,且户律,二十二条,兴律九条,但无厩律之篇目,所以对古文献的记载应慎思。

8)钱律、田律 五年,除盗铸钱令。六年,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野田有律。疏谓举汉法以况之。二年律令中有田律,钱律篇日,且田律十三条、钱律八条。

9)尉律、酎金律,上计律,左官律、大乐律,田租兑律,尚方律。这些律目依程树德先生所考皆在吕后执政以后,甚至有律目乃武帝、宣帝时所载,故二年律令不宜为证,只能佐证,二年律令所载不存上述各律目。

10)二年律令所载而《九朝律考》未考到之律目

告律、亡律、收律、置吏律、均输律、传食律、赐律、□市律、行书律、复律、效律、置后律、爵律、徭律、金布律、秩律、史律,共十八种。

律名考至此略书,试想如程树德前辈能一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将必有大成。今后学慎书此论,希能从他处得以教益。

五、结束语:

从上面考实是否可衍生这样的陈述,法律在早期的'初创年代,不可能在理论上未达到一个提升的过程之前就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而构成某种固定架构。而是由于为解决具体问题而逐渐递加的形成一种粗致的框架。汉代法律当属此状况,汉三章,汉律九章,是后世对汉律理论归结,而汉实际的律名状况,应如秦时,依其社会实际状况的变化,向己有的架构中归类或者创造出新的律名。即汉律名应是开放性,而非反限于固定的“三章”“九章”,依据其所调节具体对象而命名,还未成体系化。

参考文献:

《历代刑法考》 沈家本 撰

《太平御览·杜预《律序《 转自《历代刑法考》

《历代刑法考》 沈家本 撰

《汉书·刑法志》 班固·班昭著 转自《历代刑法考》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程树德 著

《论衡谢短》 转自《九朝律考》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司马迁 撰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撰

《史记·曹相国世家》 司马迁 撰

《史记·吕太后本纪》 司马迁 撰

《晋书·刑法志》 转自《历代刑法考》

《九朝律考》 程树德 著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 刘俊文点校 法律出版社

《晋书·刑法志》 转自《九朝律考》

《史记·文帝纪》 司马迁 撰

《史记·景帝纪》 司马迁 撰

《周礼·秋官·士师注》 转自《九朝律考》

篇5:栗树新害虫双黑绛蚧研究初报

栗树新害虫双黑绛蚧研究初报

双黑绛蚧是目前发现的危害栗树的一种新害虫.在简要阐述其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双黑绛蚧在安徽省栗树上的分布地区、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作 者:李昌春 胡本进 翟田俊 汤兆勇 方明刚 陈常普  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34(6) 分类号:S436.64 关键词:双黑绛蚧   栗树   防治  

篇6:中籼两优6326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中籼两优6326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通过安庆市进行的两优6 326在沿江地区高产无公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优6326每hm2种植25.7万穴,施纯氮285kg产量最高,可达9.000t/hm2.

作 者:曹新国 胡锋 唐小马 王美琴 熊忠炯 王学会 程秀萍  作者单位:曹新国,胡锋,唐小马,王美琴(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宣城,242000)

熊忠炯,王学会,程秀萍(安徽省安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9 15(4) 分类号:S511 关键词:两优6326   无公害栽培   高产   两系杂交中籼  

篇7:农业论文:常山胡柚缺镁矫治诚验初报

赵四清1,陈键民2,吴群2,李余生1.毕旭灿1,杨波1

(1浙江省常山县农业局,常山.324200;2浙江省衢州市农业局)

摘要:研究了不同方法对矫治胡柚缺镁症的效果及其对胡柚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新梢抽发前叶面喷施一次0.4%~0.6%硫酸镁对矫治叶片缺素症作用明显,而在春季新梢抽发前叶面喷施一次1.O%硫酸镁则对提高胡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改善胡柚果实品质效果更佳。

关键词:常山胡柚;缺镁症矫治;硫酸镁;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1431(2010)06-0028-02

常山胡柚Citrusparadisicv.changshanhuyou可能是柚与甜橙或桔类自然杂交而成,是常山县独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性凉、甜酸适中、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常山胡柚在浙江省常山县共有栽培面积7000hm2,60%种在山地,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大多正值结果盛期。但是经过多年结果,很多桔园表现缺镁症状,特别是一部分山地胡柚,表现特别明显,这对常山胡柚的品质提升和高产、稳产造成了极大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缺镁矫治试验,为常山胡柚施肥与缺肥矫正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太公山和大宝山胡柚基地进行。两地供试树均为枳砧生胡柚,果园管理一致、管理水平较高,株产50~70kg。太公山胡柚基地土壤为黄壤土,大宝山胡柚基地为沙质黄壤土,土层都较浅,但大宝山胡柚基地在建园时水平带定植沟挖得较深,太公山则较浅。种植密度都为3.5m×4m.平均树高2.5m、冠幅3.5m.缺镁症状表现较为明显,其中太公山胡柚基地老叶黄化比大宝山胡柚基地黄化更为明显。试验用镁肥为硫酸镁。

试验在4-11月进行。叶面喷施主要在4月8日常山胡柚新梢抽发前和7月2日夏梢老熟前进行,此时叶片吸收能力较强,并能及时供应新梢生长需要。试验设4月8日叶面喷施硫酸镁0.4%(El)、0.6%(E3)、1.O%(E5)各一次,4月8日新梢抽发前和7月2日夏梢老熟前各喷施硫酸镁0.4%(E2)、0.6%(E4)、1.O%(E6)-次.4月8日土施(D)硫酸镁240g/株以及对照(清水)等8个处理。每小区5株树,3次重复,共120株树。

叶片样品:11月12日果实成熟采收前在树冠中上部选择发育中庸的营养性春梢,取其中部叶片,每株采10片叶。果实样品:与叶片同时取样,每株选取树冠中上部成熟度和大小基本一致果实5个。叶片全镁含量采用烘干灰化后,用原子光谱吸收法测定;用手持糖度计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的缺镁矫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胡柚基地的'叶片在叶面喷施硫酸镁溶液后含镁水平仍然较低,而太公山胡柚基地的胡柚叶片含镁量水平更低,大大低于0.30%~0.49%的适量范围;从田间叶片表现症状看,太公山胡柚基地缺镁表现十分明显,叶脉间黄化严重,而大宝山胡柚基地相对表现症状较轻。所有处理叶片含镁量均高于对照,但各处理叶片含镁水平提高幅度不同。在太公山胡柚基地常山胡柚新梢抽发前叶面喷施0.4%(El)、0.6%(E3)硫酸镁一次后叶片中镁水平较其他处理有显著提高,但喷施0.4%(E1)硫酸镁一次使叶片含镁水平提高更多,使用浓度更高或土施的矫治水平却相对较低。而大宝山基地也是在常山胡柚新梢抽发前叶面喷施0.6%(E3)硫酸镁一次后叶片中含镁水平较其他处理有显著提高(见表1)。

2.2不同处理对胡柚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看出,经过不同镁肥处理后,缺镁严重的太公山基地果实酸度差异不显著,但都低于对照;而E5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且处理E3、E4、E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相对应的固酸比各处理间差异性并不十分显著。

而缺镁较轻的大宝山基地D处理(土施)的果实酸度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且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相对应的固酸比E1、E5、E6较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见表2)。

2.3缺镁症矫治处理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常山胡柚使用不同浓度硫酸镁液喷施叶片后,对改善叶片的缺素症和提高果实品质确有作用,但表现并不十分一致,而受试验样本本身含镁量影响。单从改善叶片缺素症而言,以春季喷施一次浓度为0.4%~0.6%硫酸镁为最佳。对改善常山胡柚果实品质则根据缺素具体情况而定,但从总体上看则以处理E5即春季喷施一次1.O%硫酸镁为最佳,既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又提高了其固酸比,果实口感较浓,从而改善了胡柚果实品质。综上所述,对胡柚的缺镁症矫治可采用两种方案,一是单从矫治叶片缺素症而言,以处理E1、E3即春梢抽发前4月初喷施0.4%~0.6%硫酸镁为佳;二是以侧重于改善果实品质为优先,则以处理E5即在4月初春梢抽发前喷施一次1.0%硫酸镁溶液为宜。

3小结与讨论

常山胡柚的果实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较易受到栽培条件的影响。提高胡柚果实品质及其稳定性是当前胡柚品质提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由于常山胡柚树龄老化,特别是山地胡柚,以红黄壤为主,土层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随着树龄增大、根系衰弱及其多年的连续结果,部分山地胡柚缺镁症状表现突出,其叶片黄化严重,树势衰退,果实酸且品质下降。叶面喷施硫酸镁后,虽然也对缺镁症矫治具有明显作用,但其叶片含镁量水平仍然较低,而且春季喷施一次的比春夏各喷施一次的效果更佳。可能有3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树体本身缺镁过于严重,不能短期得以根本性的改善;二是可能胡柚对镁元素的吸收、传输机理具有时效性、方向性;三是可能因根系老化、土层浅影响了其吸收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予以不断补充才能得以改善。目前,常山胡柚正在大力建设高品质栽培果园,胡柚的缺素症矫治是提高胡柚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本试验表明,采用叶面喷施方法对胡柚缺镁症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对提高果实品质有显著作用。但为何叶面喷施硫酸镁后,其叶片含镁量水平仍然较低,土施硫酸镁对矫治常山胡柚缺镁症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力耕,胡西琴,赵四清.关于胡柚起源的分子研究[J].园艺学报.2002,29(3):276-277

[2]庄伊美,柑桔营养与施肥[M].北京:中圆农业出版社,1994

[3]沈兆敏.中国柑桔技术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篇8: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新策略论文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新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当中的主导媒体,既遭遇着新的发展困境,又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高校校报开始走上全新的发展道路:高校校报借势新媒体实现全面转型,逐步树立大众文化意识,借鉴新媒体开始培养全媒体记者、发展公民记者,校报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坚守独立的文化品格,又不断加快实现校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在新媒体环境下,校报的宣传优势正在不断扩大。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校报 新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现状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高校校报担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校报在校园内外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困境

第一,新媒体不断涌现,校报功能减退。随着21世纪的来临,在世界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了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媒体、户外媒体等新媒体形式,新媒体使人们接触信息的容量达到无限,对政治的影响不断扩大,给经济带来的利益不可计数,对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不断挑战主流和精英文化。高校校报作为新闻媒体中的传统角色正逐渐失去它的魅力。

第二,高校校报在与校内外数字媒体争夺新闻事件的主动权方面日益显现出竞争的劣势。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刻尤其如此,因为这时随着事件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快地获得事件的背景信息。校园网络、校园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信息速度使人们能够更快地获得信息,因而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三,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不断改变。很多人都通过网络、3G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获取信息而不是去读报。高校校报发展空间严重萎缩。在各种新媒体的涌现的环境下,高校校报必须转换视角,谋求发展,与各种校园媒体与校内外媒体强强联合,相互取长补短,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并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握趋势,发挥优势,与时俱进,从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快改革步伐。

(二)高校校报的发展机遇

第一,高等教育加速发展。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成为主流,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向高教强国的方向发展,新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目标实现年限为,这也是中国教育快速发展的,高校校报应当抓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契机,围绕扩大影响力这一核心,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发展新路。校报应注重办报质量,要深入研究高校受众需求,精心策划和组织报纸的内容,实现改革目的。

第二,校园媒体蓬勃兴起。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既给校报的发展带来压力,也为校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校报要像历史上各个关键阶段一样,积极吸收和采纳新技术,从当今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革命中寻找发展机会。对多媒体形式以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载体,要张开双臂去拥抱,而不应拒绝或排斥。校报应该与网络、广播和电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第三,数字报纸扩大传播。对校报来说,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不是冲击,而是机遇,重要的是看校报如何捕捉这份机遇。各种新媒体本身只是一种技术,是一个载体;报纸本身也是一种技术,一种载体,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却各有所长。高校校报的'发展更需要开阔视野,积极地运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校报的内容资讯与网络的手段能够更好地结合。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新发展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作为高校主流媒体当中的主导媒体,必须谋求全新发展道路,把握时代脉搏,体察受众新生,适应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把这个曾经的朝阳产业,打造成新时期高校校园中的知识阶层信息需求的大集市。

(一)高校校报发展要借势新媒体实现全面转型

实现校报的数字化。使校报由纸质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化,有效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建立高效的校报数字化发展战略。校报网络版,使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师生员工、校友、家长、关注学校的人士,只要能上网,就能看校报。增强校报的互动性。通过在线评论、邮件、留言、QQ、博客等方式,让信息不再单向传播,通过校报与关注者的良性互动,加强交流与沟通,促进校报的不断提高质量,快速发展。打造校报综合信息平台。当前高校都在开发建设和不断完善综合性校园信息站,校报成为数字报纸后,把它的发布平台建设成一个综合的信息门户,建立论坛,为关注校报的读者提供畅谈校报,交流思想,探讨学术的空间。开设博客频道,把师生员工日常生活的点滴感受、新闻、作品、思想、成长历程等发表在博客中,平淡朴实而容易接近,必定会成为校报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实用信息发布,招生、就业、心理、学术、社交、健康、音频、视频等信息开发,适合高校群体的高品位需求,有独特性、针对性、实用性,吸引更多校园人的关注。未来的高校校报一定要利用传统媒体的报道经验、专业能力、品牌力量,创造数字化内容,提供多渠道内容平台,服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各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共赢。

(二)高校校报逐步树立大众文化意识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要树立大众意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报为媒,反映广大师生关心的问题和工作难点,关注党和国家当前的工作重点,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校报要凝聚人心, 建构校园主流媒体的大众形象,就必须紧紧围绕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激发师生员工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校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同时做到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服务师生,引导舆论。校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承载媒体,对师生员工的文化选择、文化心理、文化构成、文化品位要有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先进文化的创造与传播,努力满足师生员工的文化需求。高校校报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行大众文化的同时,注重报纸内容高质量、高品位、可读性的多重开发。校报要打造成校园媒体中的精品,必须要有新的新闻价值取向, 那就是不断适应并适度引领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不只是“满足”,更多是“引领”。建立一支知识面广、有较高理论素养、有见识、有创意、有判断能力,并能善于用这些能力的优秀记者团队伍。通过对这支队伍的不断培训磨炼,不断优化组合,逐步在报纸内容高质量、高品位、可读性的多重开发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高校校报借鉴新媒体着力培养全媒体记者和发展公民记者

高校校报作为传统媒体,无论是否融入新媒体,融入得有多深,全媒体时代已经席卷而来。在高校内部新闻中心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等媒体手段和全媒体数字平台来完善全媒体新闻传播体系,把校报从单终端、单形态、单走向的传播转到多终端、多形态、多走向的传播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的新闻采集者,要想迅速向全媒体方向融通,他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则必须向全媒体方面拓展,力争成为集全媒体记者、多媒体网络编辑、网络监管员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新型人才。全媒体记者成为新传播生态下高校校报人才培养的方向。随着电子邮件、MSN、QQ、博客、播客、微博客等新的交流沟通方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正进一步成为公众舆论的主阵地。高校校报,要借助大学校园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所组成的公民记者队伍,在校报的交流网站中,创造一个透明和自由的舆论环境,让更多的校园公民记者传播新闻,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校报建设提供参考,以便加强高校校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四)高校校报在新媒体环境中坚守独立的文化品格

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是报纸一直以来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将使报纸在未来的各种新媒体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综观新媒体发展状况,高校校报要发展,就必须启动“搜索”与“链接”,激活传统校报的新媒体元素。然而高校校报在草根文化泛滥、优质文化匮乏的情况下,根据大学生、教师这些高层次人群的特殊需求,又必须坚守独特的文化品格。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当中的主导新媒体,它向前发展靠的不是技术,而是内容,技术只是载体,内容为“王”才是根本。让高品质的作品在报网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校报要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内容、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述方式和传播理念及自己的文化。高校校报在新媒体中,始终坚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专业性和可信性,它传播知识,提供文化,孕育精神,而不是媚俗的娱乐工具。在学术自由,文化浓厚,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精神丰满的前提下,利用新媒体的积极因素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五)高校校报要加快实现融合发展

4月13日。美国新闻网站ProPublica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这是网络媒体首次获得这一新闻大奖。《旧金山纪事报》获得了漫画创作奖,这也是网络媒体首次获得这一奖项。普利策新闻奖自19设立以来,一直针对报纸和通讯社等传统媒体,直到去年普利策奖才首次允许新闻网站参与角逐。表示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体更多的承认和融合。11月8日新传媒产业联盟成立,标志着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合作发展交流平台的建立。这无疑对高校校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高校校报要与不同校园媒体、校外媒体之间进行更多的合作,为报纸这一传统媒体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通过沟通交流,借鉴合作,升级转化,把国际的、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精品化筛选,然后让信息在校园媒体中传播,实现高校校报信息和各种媒体信息的创新融合。

当今的高校校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严肃、正统、硬板的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校报已经走入了多元融合的时代,合作、共赢、发展,不断创新,使之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媒介。当然高校校报的发展与新媒体的结合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还有很多限制要突破。高校校报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使高校校报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英)斯图亚特·艾伦(Stuart Allan)着,新闻文化,方洁等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第234页

王延,对新时期高校校报发展的思考[J],理论界,2005.5(157-158)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5]13号

篇9:海南黄鳝体内新棘衣虫和胃瘤线虫感染初报

海南黄鳝体内新棘衣虫和胃瘤线虫感染初报

首次报道了海南产野生黄鳝对新棘衣虫和胃瘤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新棘衣虫的感染率为46.7%,感染强度为3.80,平均丰度为1.78;胃瘤线虫的感染率为24.3%,感染强度为2.15,平均丰度为0.52;黄鳝的感染与其自身的`体长有一定关系,体长190 mm以下黄鳝对线虫未发现有感染,对棘头虫的感染率亦最低,为20%,而体长191 mm以上黄鳝对棘头虫和线虫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其中体长191~220 mm黄鳝的感染率最高;棘头虫和线虫的种群在黄鳝种群中均呈聚集分布,其负二项参数k 值分别为0.2539和0.2176;棘头虫和线虫的感染均以210~220 mm体长段的阳性宿主最多,分别占26.0%和34.6%.

作 者:王文彬 曾伯平WANG Wen-bin ZENG Bo-ping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四川动物  ISTIC PKU英文刊名: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年,卷(期):2006 25(3) 分类号:Q959.17 S917.4 关键词:黄鳝   新棘衣虫   胃瘤线虫   感染率   感染强度  

建筑立柱装饰造型设计论文

南乐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初报

有机茶园茶毛虫防治药效初报

初中小论文怎么写

蛋壳造型作文

论文新见解

新的初一新的我作文

浅谈基于冲压成型技术的客车造型设计论文

春茬超甜玉米一次性施肥试验初报

《走进立体造型》说课稿

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论文(锦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几种新优造型植物引种初报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