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简介

时间:2023-06-11 03:44:41 作者:白桃布丁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白桃布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武侯祠简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武侯祠简介,希望您能喜欢!

篇1: 武侯祠简介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乡侯为汉时爵位,自下而上,分别是亭侯,乡侯,县侯,关羽授封汉寿亭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大桥外西侧,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也是首批一级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游览,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此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有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原湖北省蒲圻市,现更名为赤壁市),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

篇2: 武侯祠简介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之时,其中,武侯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构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西区、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篇3: 武侯祠简介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武侯祠(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构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20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历史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武侯祠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武侯祠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建筑

武侯祠分为前后两殿,构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t反茸韵,墓胖兵非好稹2菁澜哉`,後碇问褚深思。”武侯祠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武侯祠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篇4: 武侯祠简介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刘备陵寝始建于公元223年,一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构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现存武侯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现分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成都武侯祠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一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以文、书、刻号称“三绝”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最为知名。

武侯祠大门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旅游特色

篇5: 武侯祠简介

①大门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成都武侯祠,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个性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

②刘备殿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据说,他的儿子蜀汉后主刘禅由于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之后就没有再塑。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武侯祠诸葛像

③诸葛亮殿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武侯祠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武侯祠内的诸葛亮像是一座过厅,挂有“武侯祠”匾额。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武侯祠”。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之后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个性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瞻及其子尚在绵竹抗击魏将邓艾的战斗中不幸身亡。

④刘备墓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木牌《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武侯祠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武侯祠西侧。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成都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的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武侯祠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历来对此的真伪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此前、后两表实际上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

⑤南郊公园

“惠陵”西侧原为南郊公园,合并为武侯祠园林区。南郊公园原为中华民国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的墓园,1953年经修整辟为公园,依次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刘湘墓等建筑。武侯祠东侧的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武侯祠,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锦里二期也于春节前开肆迎客,锦里二期大胆将水引入锦里循环,构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

篇6:武侯祠导游词

20xx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园合并为武侯祠园林区。南郊公园原系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始建于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陵园建筑群。在武侯祠的发展规划中,西区将打造成三国文化的传播体验中心。

1953年经修整辟为公园,依次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刘湘墓等建筑。武侯祠东侧的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武侯祠,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现紧邻武侯祠的“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xx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xx年1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入武侯祠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蜀汉后主刘禅像,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丧权辱国,宋真宗时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后来就没有再塑。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平,便于游人了解。这些塑像,个个气宇轩昂,形神兼备,反映了我国清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泥塑技艺。昭烈庙正殿西壁挂有据说为岳飞所书《出师表》木刻,东壁为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隆中对》木刻。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武侯祠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武侯祠西侧。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成都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的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武侯祠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历来对此的真伪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此前、后两表实际上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武侯祠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武侯祠”匾额。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武侯祠”。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瞻及其子尚在绵竹抗击魏将邓艾的战斗中不幸身亡。

惠陵,武侯祠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西边是武将廊。

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合计共二十八名文武。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习。

三义庙现,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城建需要三义庙由提督街迁建到武侯祠内。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在武侯祠大门至二门之间的东侧碑亭中。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一说三绝指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碑阳、碑阴、碑侧遍刻唐、宋、明、清时代的题诗、题名、跋语。

成都武侯祠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平方米)。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武侯祠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武侯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武侯祠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篇7:武侯祠导游词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汉中参观旅游,我叫王博丽,是你们的导游,这两天我们会一起度过,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呢,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武侯祠了。

诸葛亮一生去过的地方很多,所以后人为他修建的祠庙也很多。风景最美最秀丽的是湖北襄阳的武侯祠,规模最大最宏伟的是四川成都的武侯祠,而修建时间最早的就是我们汉中的武侯祠了。比大名鼎鼎的成都武侯祠还要早41年,因此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篇8:武侯祠对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成都:游俊题武侯祠过厅,位于成都市南郊

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过厅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顾槐题河南南阳武侯祠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成都: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

伯仲之间见伊吕

先生有道出羲皇

滇南黎天才集杜工部句题武侯祠

丹心一片安炎鼎

浩气千秋壮属疆

勉县武侯祠,在陕西勉县新城西

当年正气扶元气

万世人心仰赤心

武侯祠 / 当阳关陵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灵川武侯祠,在广西灵川县漓江畔的甘棠镇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成都:沙孟海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三分天下四川地

六出祁山五丈原

篇9:武侯祠对联

沥胆披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

成都:武侯祠。三代:夏、商、周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篇10:武侯祠对联

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成都:陈矩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运帷幄之筹谋小心谨慎

本圣贤之学问一德始终

勉县武侯祠。运帷幄句:《史记·高祖本纪》

才堪王佐松风犹识隆中对

业济两朝世人常叹蜀道难

篇11:武侯祠对联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扶汉心坚惟谨慎方能担当事业

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入云霄

勉县武侯祠。谨慎:《三国志·诸葛亮传》

烧博望平南蛮出祁山功垂宇宙

拼司马骂王朗气周瑜名振古今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

君臣一德兄弟一人无双后汉一人

篇12:武侯祠对联

武侯祠对联

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其中含有不少精品对联,都是名家的佳作。

武侯祠对联

冯玉祥题过厅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驰,愿佑兹蜀部遗黎。

冯煦题过厅

与吴魏为难,此日收场,不过墓门宽几尺;

继高光而起,当年壮志,哪容汉土窄三分。

陈逢元题过厅

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郭沫若题诸葛亮殿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沥胆披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

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

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孙墨佛题诸葛亮殿

异代相知习凿齿;

千秋同祀武乡侯。

赵藩题诸葛亮殿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王天培题诸葛亮殿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沙孟海集杜甫诗题诸葛亮殿

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陈矩题诸葛亮殿

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

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蒋攸铦集句题诸葛亮殿

时艰每念出师表;

日暮如闻梁父吟。

瞿朝宗题诸葛亮殿

讨贼竭忠贞,沥胆披肝,天下文章惟两表;

奇才根静学,清心寡欲,隆中半策定三分。

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迹;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躬耕未遂老臣心。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张叔夜题二门

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

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沈尹默集杜甫诗题二门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已知天定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二门

三代有儒者气象;

诸葛真名士风流。

隐居以求,行义以达;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伊吕允堪俦,若定指挥,岂仅三分兴霸业;

魏吴偏并峙,永怀匡复,犹余两表见臣心。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此老不攻画,不善书,不经杂诗,压倒蜀吴魏中几多伪士;

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临大节,算来夏商周后一个纯臣。

陈桐阶题二门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

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扶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

刘咸荥题刘备殿,联赞备孙刘谌

帝本燕人,犹向乡祠崇百祀;

蜀为正统,漫言天下尚三分。

二门

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

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二门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鄂润泉题二门

诸葛大名垂千古;

元戎小队出郊坰。

苏鳌石集句题二门。

兴亡天定三分局;

今古人思五丈原。

赵樾村题二门

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

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持笔,三分岂是偏安。

蒋砺堂题二门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布衣引啸足千秋,草庐频顾,卧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鹤羽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

曾跃斗题二门

闲时抱膝,梁父成吟,吴宫魏阙半消磨,眷念真王,九洲幸有先皇帝;

尽瘁鞠躬,佳儿足继,裴注陈书多刺谬,凭谁假托,两表常疑后出师

郭沫若题过厅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游俊题过厅。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题过厅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武侯祠导游词

武侯祠门前对联

关于武侯祠的导游词

武侯祠游记作文

武侯祠文化节开场白60字

陕西武侯祠导游词介绍

陕西武侯祠博物馆导游词

简介模板免费

邓世昌简介

曹雪芹简介

武侯祠简介(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武侯祠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