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沈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tiánjìngyóurénpángbócǎofēnglínmào
()()()
diàntángguīlìyōuxiánānxiánghòuzhòng
()()()()
二、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子立见
三、查字典,并按要求填表。
带点的字音序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在所选注释序号上面打“√”)
欢腾①跳跃②升③挪动
万籁俱寂①古代的`一中箫②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神态各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分开
精妙绝伦①断绝②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四、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
节日的街上人真多啊!人行道上(),车行道上更是()。来到服装市场,哇!人更多,每个店铺前都()。影剧院前的广场上成了人的海洋,可以说是(),影剧院里面更是()。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鼓舞()()错误改变()继承()
()经验提高()()态度()作用
篇2:六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六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1、看拼音写汉字。(5分)
kāngkǎihéxiéwēixiésuǒqǔdànshēng
()()()()()
2、照样子补充句子。(2分)
例:这山真高啊!这山真高啊,快把青天刺破了。
这房子太小!()
3、山坡上的几棵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缩句)
4、查字典填空。(3分)
穷:用部首查字法就查()部,音节是(),在字典里“穷”有“A、贫困、困难;B、绝、尽头;C、彻底(追究);D、达到极点”四种解释,
请给下面词语中的“穷”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穷途末路()一穷二白()穷凶极恶()穷追猛打()
5、依照例句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例:“月亮象眼睛,象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说。
⑴“你怎么可以言而无信呢?”李江说。
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张老师说。
⑶“记住,聪明的人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王老师说。
⑷“孩子,你爷爷被车撞伤了!”妈妈说。
篇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huái nán
jiā qín
yōu huì
gān jú
二、选出句子中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
① xì ② jì ③ jiáo ④ jué ⑤ zhe ⑥ zhuó
⑴ 系上这条丝带,表示我们的心系着祖国。
⑵ 这么硬的牛肉,咀嚼了半天也嚼不动。
⑶ 看着这样的情景,真让我着急。
三、照样子,换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侮
( )
( )
( )
锫
( )
( )
( )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白云一
大雨
一
蜡烛一
电话
一
糖果一
汗水
一
图画一
眼睛
五、把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例:楚王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楚王说,他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⑴ 奶奶对小花说:“我小时候可没你这么幸福。”
。
⑵ 小红对小芳说:“明天我要去商店买衣服。”
。
⑶ 丽丽对爸爸说:“我还要等我的同学呢。”
。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⑴ 我用了整整三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轻船模型做好。
⑵ 夏天的桂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七、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⑴ 地满红花红满地
⑵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⑶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中“甚”的意思是
,“惠”的意思是
。
⑵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属于
。
⑶ 这篇课文属于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
⑷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选自《杨氏之子》。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杨氏之子”不仅聪慧,而且。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①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②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③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⑴ 请你分别把文中画“—”线的话改写成成语或四字词语。
①
②
③
⑵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晏子这样说是想说明。
⑶ 这段话中两次描写到楚王的笑,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他在每次笑的时候内心在想什么。
①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心想:______________。
② 楚王只好陪着笑,心想:______________。
⑷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晏子的表现。
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二)
铺路工
去年夏天,当人们正在乘凉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开来一车铺路工。他们衣着陈旧,脸色黑红,行李简单。他们看好一个地方,搭起帐篷,埋锅安灶,准备铺路了。
我家门前这条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晴天,风尘弥漫;雨天,泥泞不堪。人们早就(盼望希望愿望)修一条柏油马路。
工人们大多来自农村,朴实、憨厚。他们吃住在帐篷里,铺(pūpù)着草席,枕着砖头,吃米饭就咸菜,舍(shěshè)不得吃炒菜。夜里蚊虫叮咬,白天日头曝晒;遇到雨天,外边下雨,里边湿,连被子都是湿润润的。但是,他们似乎不觉得苦,闲时打扑克,呼叫声很高,拍打声很响。
因为施工,不得不干扰周围的'住户。铺路要用混凝土和石子儿,要用沥青、水泥。搅拌机的轰鸣声吵得四邻不安;烧臭油的气味熏得路人憋气捂鼻,常常招来怨言和谩骂。但工人们毫不理睬,(居然果然依然)在轰隆声中和浊气熏染中劳作。经过挖沟、平地、压实、铺石、上沥青、碾压等一系列工序,工人们把一条泥泞、坑洼、弯曲的土路,变成了一条光洁、平整、笔直的柏油路。
小孩子们在柏油路上奔跑、欢呼,活泼天真;老年人在柏油路上散步,悠然自得;上下班的人们,骑着车子,行驶在柏油路上,是那么轻松愉快……
可是,铺路工们拆篷卷席走了,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足迹,只留下一条闪光的路。
⑴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⑵ 这是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⑶ 短文记叙的时间是
,地点是作
,人物是
,事情是
。
⑷ 第3、4自然段是表现了铺路工们_________的精神。
⑸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十、快乐习作。
班级要进行劳动委员选举。你想竞选吗?请你想象当时的情境,写一份发言稿,使自己能够顺利当选。题目自定,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篇4: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参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参考
一、基础知识24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danwu jusang shihunluopo buluchenzho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aoyuan kuiwu xiongyongpengpai yaowuxinxu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例:步履沉重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卷:烛光( )微风( )阳光(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慈母情深》中,妈妈所以舍得给作者钱买书是因为( );从此“我”除了买书从不乱花一分钱是因为( )。
(2)《母亲的谎言》中,母亲的三次善意的谎言有着不同的用意,第一次谎言( );第二次谎言( );第三次谎言( )。
4、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8分
(1)湖上泛着微薄。(扩句,至少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改成间接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用关联词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慈母情深》16分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的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竞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了忙碌……
1、《慈母情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他曾经发表过很多作品,请你介绍两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2分
衣兜( )龟裂( )
3、按要求填空。5分
句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句二: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了忙碌……
上述两句都是_______句,第一句连用了三个“_________”,第二句连用了四个“________”它们不仅写出了母亲工作工作的__________,同时也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
4、在“我”问母亲要钱的过程中,母亲两次大声地答话,这前后两次“大声”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母爱精神,谈谈你对作者称为一位著名作家这件事得感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苏姗的帽子20分
苏姗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然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3个月的化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害怕可拍)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__________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__________每天顶着一(颗棵)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姗要回校上课的消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
就在苏姗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慎重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带)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她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4分
2、在横线上加上关联词。2分
3、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4分
难以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淡无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_______的句子,理解含义。8分
(1)苏珊戴帽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同学们戴帽子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苏姗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似乎”是否能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说话: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她们会商议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难忘的一刻》40分
同学,你有没有被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个场景深深地吸引过?请你再一次沉浸于那难忘的一刻,然后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把最难忘的“一刻”写具体。
篇5: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参考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wǔ rǔ wēi ǎi qín
( ) ( ) 风 ( )小 家( )
gān jú péi jǔ zéi
( ) ( )不是 规( ) 盗( )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鸟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3分)
即使……也…… 不管……也…… 是……还是……
宁可……也不…… 如果……就……
1、( )多么艰苦,你( )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 )牺牲自己,( )挪动一寸地方。
3、( )只剩下一个人,我们( )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1、为设果( ):A、假设 B、摆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 ):A、若是、如果 B、如同、好象 C、你
六、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4分)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七、仿写句子。(4分)
1、用比喻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具体、生动。
1、雨下得很大。
2、用拟人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生动。
太阳落山了。
八、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并写一句课外积累的对联。(4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九、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的问题。(2分)
有同学没征得到老师的允许,就离开教室,这时正好给你看见了,你会说: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 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沾沾自喜( ) 笑眯眯( ) 嘲笑( ) 神情自若(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2分)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2分)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2分)
①
②
4、徐文长是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画下来。(2分)
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2分)
6、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7、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一、小练笔(5分)
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这时你是怎样劝说他的,请把话写下来:(5分)
二、习作。(35分)
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了,而你打算竟选班长,请你写一份发言稿。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字数在400字以上
篇6: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重点课文内容:
1.《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第一段讲鲸的体形特别大。第二段鲸是哺乳动物。第三段讲鲸的种类。第四段讲鲸怎样进食。第五段讲鲸用肺呼吸。第六段讲鲸如何睡觉。第七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4-7段分别从四方面讲了鲸的生活习性。
2.《鲸》作者用列数字,绝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3.《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
4.《新型玻璃》这篇课文重点应该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名称
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举例子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安全可靠
变色玻璃
随阳光的强弱变色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打比方
吸热玻璃
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室内噪音减弱
打比方列数字
5.《松鼠》是文艺性说明文。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可爱
二、生字词
1.易错音
即使 哺乳 处理 尽管
调节 驯良 勉强 削弱
2.易错字
特殊 仍然 上腭 肺 矮 嫌 藕断丝连 噪音
3.多音字
夹 强
三、重点词句
1.重点词:
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2.重点句(说明方法):
(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打比方)
(4)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列举数、对比)
四、课后习题
1.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的了解到,鲸比象大得多。接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的“大”。然后,有一我国捕获一头鲸为例(举例子),再次列举具体数字,生动的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打比方)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松鼠》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假如没有灰尘》: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五、补充练习
1.夹丝网防盗玻璃 消除噪音
夹丝玻璃 阻挡强光
变色玻璃 自动窗帘
吃音玻璃 自动报警
吸热玻璃 藕断丝连
篇7: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重点课文内容:
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3.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二、生字词
1.易错音
眼睑 挣扎 络绎不绝
成熟 垂蔓 便宜 播种
2.易错字
附近捕获 鱼鳃 沮丧 告诫 实践
3.多音字
挑
三、重点词句
1.重点词:
大喜过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星罗棋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2.重点句:
(1)“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句话中,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
举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四、课后习题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2.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五、补充练习
1.沮( ) 吩( ) 尝( ) 溅( ) 诱( ) 须( )
租( ) 纷( ) 赏( ) 践( ) 绣( ) 需( )
诫( ) 钩( ) 皎( ) 茅( ) 辩( ) 乱( )
戒( ) 钓( ) 校( ) 矛( ) 辨( ) 刮( )
2.搭配词语
一( )涟漪 一( )启示
( )的月光 ( )的声音 ( )的目光
( )地摆动 ( )地抖动 ( )地操纵
( )地甩动 ( )地欣赏 ( )地问道
分辨( ) 抖动( ) 面临( ) 收获( )
3.《落花生》的作者( )。
4.日积月累:
,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
虚心万事能成,()。
(),万事功到自然成。
(),梅花香自苦寒来。
篇8: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试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试卷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人山人()垂()丧气小心()()山()地裂
腾云()雾和()相处九()云外恋恋不()
二、查字典填空。(3分)
1.“绪”用()查字法,查()部,再查()画。
2.“曳”用()查字法,查()画。
3.“臾”用()查字法,查()画。它的第三笔的名称是()。
三、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的序号。(12分)
1.观:①看②景象③看法
奇观()观点()参观()
2.道:①道路②道理③说④用语言表示情意⑤量词
街道()头头是道()一道河()道谢()
3.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另的;⑤分开。
形状各异()异常美丽()异样()异国他乡()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9分)
1.“粗糙”应该读“chūcāo”,不读“cūcāo”。()
2.“珍珠泉”就是像珍珠的泉水。()
3.“小小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得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的帐篷。”是比喻句。()
4.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
5.“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是一句拟人化的句子。()
6.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乌云。()
五、修改病句。(9分)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宾们观看了我们精彩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一响,安静的校园立即顿时沸腾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风轻轻地吹遍了田园,把花粉吹送到远处。湖里的水,被风吹起了碧绿的皱纹;湖边的'杨柳,也被风吹得摇曳(yè)着青嫩的新技。
四季的风,最可爱的要算是暖和的春风了。春风像慈母的手抚摸(mō)着大地,小草被春风吹得翩(piān)翩起舞,好看极了;小动物也被春风吹得浑身舒服;农民们在春风吹拂下开始撒播种子,为将来美好的收获而工作。
夏天的风有时很闷热,使人十分烦恼,有时又很清凉,使人十分舒服,有时却像凶猛的巨人,咆哮地刮起来,使大海掀起十多丈高的大浪,更会带来倾盆大雨,使山泥倾泻,山洪暴发,使人家破人亡。
秋风像一个仙女,踏着轻盈(yíng)的舞步,使大地变得十分爽朗。枫树的叶子像燃烧中的火焰,飘到金色的大地上,年轻人都在秋风中到野外去游玩。
冬天,凛(lǐn)冽(liè)的北风把树梢上的叶子都吹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小草已经枯萎了,小动物不见了,它们都冬眠去了,大地呈现着憔(qiáo)悴(cuì)的样子。
四季的风,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都尽了自己的职责,去管理大地,使大自然有规律地循环不息。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错误的读音划掉。
闷热(mēnmèn)清凉(liángliàng)
3.分别说说下列内容各是哪些自然段讲的?
(1)总的介绍风。
(2)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风。
(3)四季的风各有自己的特点,各尽自己的职责。
4.在文中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画出来。
5.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风?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30分)
题目:我想告诉你
要求:把你想告诉别人什么写清楚,写具体,做到有中心,有条理。
以上就是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试卷,更多精彩请进入小学频道。
篇9: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àngè chuízhí bǔ rǔ bàojǐng dào qiè
( )( )( ) ( ) ( )
ānránwúyàng ǒuduànsī lián fèishuǐ
( ) ( ) ( )
二、组词
捕( ) 鲸( ) 乳( ) 敞( )
哺( ) 惊( ) 浮( ) 蔽( )
滤( ) 肢( ) 肺( ) 蹿( )
虑( ) 枝( ) 柿( ) 窜( )
三、补充并分类
无------不-------- --------头------气 阴------- ------气 对--------如-------
丢------ -------甲 -------中送------- 不-------- ------解 顶---------立-------
褒义词:
贬义词:
四、据意写词
1、比喻表面好象已断了关系,实际仍牵挂着。----------------------
2、和以前一样,无丝毫损伤。--------------
3、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4、和顺善良。--------------
5、强壮有力,----------------
6、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很快。-------
五、改病句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改善。
2 江心屿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3 这篇文章的插图,内容真美丽真丰富啊!
4 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肯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5 大雁塔附近的曲江游览区风景很美观。
六、判断
1、须鲸主要吃虾和鱼。( ) 2、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鱼。( )
3、吃音玻璃 可以消除噪音。( ) 4、松鼠爱下水。( )
七、关联词
如果…就…因为…所以…不仅…而且…
宁可…也不… 既然…就…要是…就…
1、你--------跟别人约好了时间,----------应准时到。
2、他在场上-------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注意和队友配合。
3、-----------下一场雨,庄稼---------会长得好。
4、----------你早意识到,--------不会耽搁了。
八、排序
(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发。
( )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一个既能挡雨又能遮阳的东西。
( )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
( )于是,他仿照荷叶,用竹条扎成架子……
( ) 鲁班的妻子瞧着丈夫,说:“要能让它收起来就好了。”
( )后来,鲁班想出了好办法,造出了现在这样的.伞。
九 阅读回答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难啊难!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为什么大家连连称好呢?
2、除了用鼻子闻以外,你还能用其他的什么方法感觉到香味的存在呢?回答得越多越好。
3、如果让你画,你会用什么画面来表现“马蹄香”呢?
4、写出描写香味的词语。
十、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物品。
要求:条理清楚,语言准确。
合理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如:列数字 打比方 说感觉
附加题:
出其不意—— 翻手为云——
福无双至—— 捡了芝麻——
—— 一波又起 ——败事有余
—— 弃之可惜 ——后无来者
篇10: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塌败(tà) 嫉妒(jì) 凹凼(dàn) 昏厥(jué)
B.取缔(dí) 涎水(xián) 颠沛(pèi) 诘问(jié)
C.骷髅(kū) 震悚(sǒn) 猝然(cù) 掳去(lǔ)
D.滞笨(zhì) 伎俩(jì) 惧惮(chán) 文绉绉(zhōu)
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隍恐 文诌 愧怍 焦灼
B.疮疤 镶嵌 筹划 恶耗
C.糟塌 眼翳 渴慕 琐屑
D.霹雳 尴尬 烦躁 伎俩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NBA揭幕战对于小牛而言可谓祸不单行,他们不但遭到血洗,还损伤了一员大将。
B.小鬼子对游击队恨得咬牙切齿。
C.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D.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等果然都在内。
B.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
C.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卖油翁》一文主要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台阶》一文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为改变生存状态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D.《老王》的作者杨绛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7.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
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
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篇11: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6分)
yǔ wén yuǎn fāng lián máng gèng jiā
tóng yì guāng míng zhuān xīn yǐ hu
二、比一比,再组词。(16分)
连( ) 意( ) 明( ) 才( )远( ) 总( ) 朋( ) 寸( )认( ) 先( ) 赶( ) 秀( )[/M]队( ) 失( ) 走( ) 香( )
三、读一读,照样子填一填。(20分)
(1)天空很蓝很蓝。
植物园很很()。
()很()很()。
(2)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西瓜那么(),那么()。
()那么(),那么()。
四、连一连。(18分)
1、结对子。(占8分)
云 李 蓝天 江河
雪 雾 朝霞 秋月
桃 草 高山 碧野
花 霜 春花 夕阳
2、把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占10分)
一只 小路 小心地 捧着
一条 松树 聪明的 松树
一棵 鸟蛋 干净的 公路
一双 眼睛 挺拔的. 松鼠
一张 图画 凉凉的 鸟蛋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太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
1、天亮了,醒了,叽叽喳喳唱着歌。(3分)
2、露珠儿,晶晶亮,好像 挂在小草上。(3分)
3、露珠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4分)
A、太阳出来了。B、露珠掉在地上了。
六、口语交际。(7分)
如果你看见同学乱丢垃圾,你会如何劝说他人,请把你说的写下来。
篇12: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共39分,每空1分)
⒈ 0.3=3()0.17=()1000.011=()()
710=( ) 7100=( ) 71000=( )
⒉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8角=( )元 9分=( )元
7角1分=( )元 5角7分=( )元
4厘米=( )米 6分米=( )米
29毫米=( )米 83厘米=( )米
⒊ ( )个0.01是0.1;1个( )是0.01。
⒋ 0.5里有( )个十分之一;0.027里有( )个千分之一。
⒌ 0.61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⒍ 2个十、5个0.1、7个0.01和9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⒎ 4.705是由4个( )、( )个0.1和( )个0.001组成的。
⒏ 一个数的百位上是7,十分位上是6,其他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⒐ 1.3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有( )千分之一。
⒑ 把14698400改成写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保留整数是( )。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合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