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南山有台

时间:2023-09-16 03:41:13 作者:咯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咯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诗经:南山有台,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诗经:南山有台,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诗经:南山有台

《诗经: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K。

乐只君子,遐不黄T。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注释:

1、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2、莱:藜草,嫩叶可食。

3、只:语助词。

4、杞:枸杞。

5、德音:好名誉。

6、栲:树名,山樗,俗称鸭椿。

7、:树名,j树,俗称菩提树。

8、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9、茂:美盛。

10、枸:树名,即枳骸

11、K: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12、黄T:毛传:“黄,黄发;T,老。”

13、保艾:保养。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

君子真快乐,为国立根基。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

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

君子真快乐,人民好父母。

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

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

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海北山长苦楸。

君子真快乐,那能不长寿。

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赏析:

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有K,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T”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篇2:诗经: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注释:

1、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2、莱:藜草,嫩叶可食。

3、只:语助词。

4、杞:枸杞。

5、德音:好名誉。

6、栲:树名,山樗,俗称鸭椿。

7、杻:树名,檍树,俗称菩提树。

8、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9、茂:美盛。

10、枸:树名,即枳椇。

11、楰: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12、黄耇:毛传:“黄,黄发;耇,老。”

13、保艾:保养。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

君子真快乐,为国立根基。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

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

君子真快乐,人民好父母。

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

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

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

君子真快乐,那能不长寿。

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赏析:

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篇3:诗经名句——《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南山生长有莎草,北山莱藜长得好。快乐的这个君子,是咱们邦家的基石。快乐的这个君子,愿您万寿无限期。

南山生长有桑树,北山杨树郁葱葱。快乐的这个君子,是咱们邦家的荣光。快乐的这个君子,愿您万寿无疆。

南山生长有杞树,北山李树郁苍苍。快乐的这个君子,是人民的父母榜样。快乐的这个君子,规律的声望不会停。

南山生长有山樗,北山檍树长得茂。快乐的这个君子,怎么能会不长寿?快乐的这个君子,规律的声望真茂盛。

南山生长有蒌叶,北山楸木叶儿大。快乐的这个君子,怎么能会不长寿?快乐的这个君子,保佑年老会有后。

篇4: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名句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译文

南山生长有莎草,北山莱藜长得好。快乐的这个君子,是咱们邦家的基石。快乐的这个君子,愿您万寿无限期。

南山生长有桑树,北山杨树郁葱葱。快乐的这个君子,是咱们邦家的荣光。快乐的这个君子,愿您万寿无疆。

南山生长有杞树,北山李树郁苍苍。快乐的这个君子,是人民的'父母榜样。快乐的这个君子,规律的声望不会停。

南山生长有山樗,北山檍树长得茂。快乐的这个君子,怎么能会不长寿?快乐的这个君子,规律的声望真茂盛。

南山生长有蒌叶,北山楸木叶儿大。快乐的这个君子,怎么能会不长寿?快乐的这个君子,保佑年老会有后。

注释

⑴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⑵莱:藜草,嫩叶可食。

⑶只:语助词。

⑷杞(qǐ):枸杞。

⑸德音:好名誉。

⑹栲:树名,山樗,俗称鸭椿。

⑺杻(nǐu):树名,檍树,俗称菩提树。

⑻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⑼茂:美盛。

⑽枸(jǔ):树名,即枳椇。

⑾楰(yú):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⑿黄耇(ɡǒu):毛传:“黄,黄发;耇,老。”

⒀保艾:保养。

鉴赏

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诗。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篇5:《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原文赏析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原文赏析

《南山有台》,《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诗。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君子很快乐,为国立根基。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君子很快乐,为国争荣光。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君子很快乐,人民好父母。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注释

⑴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⑵莱:藜草,嫩叶可食。

⑶只:语助词。

⑷杞(qǐ):枸杞。

⑸德音:好名誉。

⑹栲:树名,山樗,俗称鸭椿。

⑺杻(nǐu):树名,檍树,俗称菩提树。

⑻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⑼茂:美盛。

⑽枸(jǔ):树名,即枳椇。

⑾楰(yú):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⑿黄耇(ɡǒu):毛传:“黄,黄发;耇,老。”

⒀保艾:保养。

鉴赏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篇6:诗经: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注释:

1、南山:齐国山名,又名牛山。崔崔:山势高峻状。

2、绥绥: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

3、有荡:即荡荡,平坦状。

4、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由归:从这儿去出嫁。

5、止:语气词,无义。

6、怀:怀念。一说来。

7、屦(具):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五两:五,通“伍”,并列;两,“緉”的借省,鞋一双。

8、緌( 蕤):帽带下垂的部分。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9、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10、从:相从。

11、蓺( 异):即“艺”,种植。

12、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亩,田垅。

13、取:通“娶”。

14、告:一说告于祖庙。

15、鞫(菊):穷,放任无束。

16、析薪:砍柴。

17、匪:通“非”。克:能、成功。

18、极:至,来到。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译文:

巍巍南山真高峻,雄狐求偶步逡巡。

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由此去嫁人。

既然她已嫁别人,为啥想她存歹心?

葛鞋两只配成双,帽带一对垂耳旁。

鲁国大道平又广,文姜由此去嫁郎。

既然她已嫁玉郎,为啥又跟她上床?

想种THC怎么办?修垄挖沟勤翻土。

想要娶妻怎么办?必须事先告父母。

既已禀告过父母,为啥任她肆淫污?

想去砍柴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倒。

想要娶妻怎么办?没有媒人娶不到。

既已明媒正娶来,为啥让她娘家跑?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齐襄公与鲁桓公的,《毛诗序》云:“《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郑笺云:“齐大夫见襄公恶行如是,作诗以刺之,又非鲁桓公不能禁制夫人而去之。”古今学者大多无异议。(仅个别现代学者认为是写“意中人他嫁”)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记载,公元前 694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妹)同去齐国,原先就与文姜有淫秽关系的齐襄公趁机又与文姜私通,被鲁桓公发觉,谴责了文姜。文姜告诉了齐襄公,襄公便设酒宴请桓公,将桓公灌醉后,派公子彭生驾车送桓公回国,在车子里扼死了桓公。此事传开后,齐国上下引以为耻,便作了这首讽刺诗。诗的一二两章讥刺齐襄公荒淫无耻,三四两章责备鲁桓公懦弱无能,对妻子不严加管束。

作诗讥刺本国及鲁国的君主,不能不有所顾忌,在遣词用语方面要避免过于直白显露,而只能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表现。此诗很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如第一章用雄狐急切求偶来暗射齐襄公急切觊觎回娘家的文姜,第二章用鞋子、帽带都必须搭配成双来比喻世人都各有一定的配偶,暗中影射齐襄公的无耻行为。既鞭挞了讽刺对象,又不让别人抓到任何把柄。第三、四两章则用“兴”的手法来表现。照朱熹的说法,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三章以种麻必先整治田垄、四章以砍柴必具刀斧引起娶妻必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进一层推及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放任她回娘家胡作非为,嘲讽了他的'庸弱无能。当然,这意思也不是在字面上明白点出的,而是意在言外,一索可得。前人评此诗,谓其“意紧局宽,布置入化,所谓不接形而接以神者”(陈震《读诗识小录》),“四章四诘问,婉切得情”(牛运震《诗志》),“令其难以置对,的是妙文”(陈继揆《读诗臆补》),确乎如此。

这首诗的风格同《诗经》十五国风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一样,是一首群众创作的民歌,其特点也是每一章节除少数文言汉语略作更换外,基本的语词文言文句式都是相同的,特别是每章的最后二句,文言文句式语气完全一样,只有一二个字的变化,其含义也相似或相近。这正是便于反覆咏唱,易于记忆吟诵,启发比较单纯的民歌式作品。此外,从这首诗里,也反映了男女婚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封建礼教,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篇7: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

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

原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注释:

1、台:通“苔”,莎草。《集传》:“台,须,即莎草也。”

2、莱:《毛传》:“莱,草也。”《郑笺》:“兴者,山之有草木以自覆盖,成其高大,喻人君有贤臣以自尊显。”

3、只:感叹词。

4、杞:《释文》引《草木疏》:“其树如樗(初chū),一名狗骨。”

5、栲(考kǎo)、杻(扭niǔ):《毛传》:“栲,山樗。杻,檍(意yì)也。”

6、眉:《传疏》:“《方言》:”眉,老也。东齐曰眉。‘或三家诗有眉为老者矣。“

7、茂:《郑笺》:“茂,盛也。”

8、枸(举jǔ):《正义》引《诗意疏》:“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

9、楰(余yú):《毛传》:“楰,鼠梓。”《正义》引《诗意疏》:“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也。”

10、黄耇(苟gǒu):老人。黄,指黄发。耇,高寿。《毛传》:“黄,黄发也。耇,老。”

11、艾:养育。《毛传》:“艾,养。”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君子真快乐,为国立根基。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君子真快乐,人民好父母。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君子真快乐,那能不长寿。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鉴赏:

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诗。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 “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诗经》的爱情诗有哪些

诗经有多少篇

诗经《墙有茨》

诗经:野有死??

诗经:中谷有蓷

有?,有?诗经,有?的意思,有?赏析

诗经

游南山作文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哪些分类

古汉台导游词

诗经:南山有台(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经:南山有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