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及翻译

时间:2022-11-28 16:29:05 作者:小猪佩羊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猪佩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及翻译,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及翻译

孔子“述而不作”的行事作风引领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经典的态度,使得很多人只是注释传承经典,而非创作。后来注释和解读《诗经》的有四家:齐鲁韩毛,流传至今的、影响最大的就是《毛诗》,一个是毛亨,一个是毛苌,他们对《诗经》的评价是: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这个评语太高了,动天地,感鬼神,泱泱中国,浩瀚历史,古代也就只有《淮南子》再用这样的话语赞过仓颉造字。

这大概恰恰就是孔子以《诗经》为“六经”之首的.原因吧。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夫妇之道在于经营,人伦之道在于厚道。唯有生存之道,才是解决我们心灵之痛的一剂良方,而生存之道的要点,不在于下政令、严管教,而最好是“美教化、移风俗”。美教化,是诗教;移风俗,是在潜移默化中改良人性。

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保持这种朴实,大多数男子会被美丽颠倒,并且快乐地享受这种美好。能真诚而准确地向美女表达这种赞美,也不失为一种美好。比如《郑风·有女同车》。

篇2: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及翻译

【原文】【译文】

有女同车,有幸美女同车,

颜如舜华,颜如木槿之花。

将翱将翔,心之且翱且翔,

佩玉琼琚。珠翠耀眼光华。

彼美孟姜,感叹孟姜之美,

洵美且都。静美而又娴雅。

有女同行,有幸此女同行,

颜如舜英,貌是花中魁首。

将翱将翔,欲与翱翔天际,

佩玉将将。又恐佩玉锵锵。

彼美孟姜,赞叹孟姜之美,

德音不忘。美好终生难忘。

此诗描写一男子有幸与美女同车,感叹其美貌和娴雅,虽对其有无限向往和爱慕,但又为其静雅华贵所慑,除了赞美还是赞美,不敢有无礼非分之作为。

寥寥几篇短诗,倒也窥出三月三这个春天的民俗节日,更像是女子的节日,女孩子似乎更大胆、更主动、更率真,而男孩子在女子猛烈的情爱攻势里显得有些拘谨被动,其实这也符合男女的生理成长,女孩子要相对早熟些,更何况那是春水荡漾、春意撩人的一天。

其实,这一天也可以称为古代的情人节,至今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依然过“三月三”。那一天,姑娘小伙在河边调情唱歌,唱出感觉了,晚间就在田间地头忙活,以后有感觉了就继续处,没感觉了就谁也不认识谁了,谁也别有什么负担。

要是意外怀孕了呢,就由怀孕的妇女来为孩子指认个父亲,再由部落头人发婚。男人要是不愿意的话,就赔这女子一些钱物,好让女人养活这没爹的娃。听说通常越是强壮漂亮的男人越容易被指认,所以上古时这样的美男子最穷,因为钱都赔光啦。

无论如何,远古有真性情,那时,本能、快乐地活着,是第一位的。现在的人,环境是做作的,本能深潜或被遗忘,想快乐地活着实属不易。一想到我们这个民族也曾经如此纯洁、欢乐、简单过,曾经如此不纠结地活过,生活除了唱歌、恋爱,就是劳动、跳舞,真的令人艳羡和欣慰啊。

在爱情里,有时候,最多的、最美的,是相思。

篇3: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

朝代:先秦

原文: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注释:

1、同车:男女同车归,喻女子出嫁。

2、舜华:木槿花。《集传》:“舜,木槿也。”

3、翱翔:鸟在空中回旋地飞,比喻女子步履轻盈。

4、孟姜:姜氏长女。

5、都:优美貌。《集传》:“都,闲雅也。”

6、英:《毛传》:“英犹华也。”

7、将将(枪qiāng):即“锵锵”,金石之声。

译文:

有位姑娘和我在一辆车上,脸儿好像木槿花开放。跑啊跑啊似在飞行,身佩着美玉晶莹闪亮。姜家大姐不寻常,真正美丽又漂亮。

有位姑娘与我一路同行,脸儿像木槿花水灵灵。跑啊跑啊似在飞翔,身上的玉佩叮当响不停。姜家大姐真多情,美好品德我常记心中。

诗经故事:

齐国是出美女的,尤其是姜太公的后人中,那是美女多多了,特别是大女儿;如果有幸说得一房亲,只要是说的是老姜家的大女儿,那么见不见面,相不相亲,都无所谓了,那一定是个大美女的。

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可就那郑国的太子忽不大清楚,那一年齐国遭北戎的讨伐,齐釐(XI)公慌忙向郑国求救,郑派太子忽领兵奔驰救援,北戎闻风而逃,太子忽的兵马未经战阵,自然甲亮戈明,精神抖擞,一时间齐国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

齐釐公的大女儿孟姜小姐很可能和眼下电视剧里的格格公主们是一样的了,一定是偷偷跑出去看了的,并一定是看见了太子忽的,并是在太子忽最闪光最放电的时候看见的,这下糟了,这个五、六个国家王子来提,七、八大夫的公子来求的爱情绝缘体,一下就被击穿了,击穿归击穿了,可那放电的家伙,还沉浸在万民吹捧、万众追星的洋洋得意之中呢,丝毫没有感觉到在围观的人里面有一位不同寻常的人儿让他给电倒了。反正让他电倒的人很多吧,他自然是感觉不到的了。

孟姜跑回家就找了父王了,把心事对父王大声的说了出来,还摧着父王马上就去和忽提出,那个架式,也就是现在的有钱人家的小孩子,看中了一辆好跑车,缠着他家大人去买来是一样的了。

太子忽不知道啊,听说齐侯招见就马不停蹄的跑了去,没想到齐侯一见面就说是要把小女孟姜嫁与他,并立马让他表明态度,太子忽一下就晕了,别看他在街上卖弄时电倒了一大遍人,可一进宫来,还没喘上一口气,还没看清齐侯的脸,就让齐侯一句问话弄得痴呆呆的站那里不动了;老远跟在他身后的高克可是听明白了齐侯的问话,他心里清楚此事的重要和孟姜的美貌啊,一激动也没管太子忽会是怎能样的回答,转身就跑回了军营,并忙派人急驰回郑国报信去了,在他想来,太子忽是一定毫不犹豫的就会一口应承下来,这是太好的事了。那个送信的也很激动的,挥马跑回郑地的途中,有人问他就说,没人问,他也说,半天时间,郑国的老百姓就知道了太子忽要娶大美女孟姜了;大家都不得准备着,等着孟姜嫁来时一睹美女的风采。

可太子忽那一阵肯定是脑子烧糊了,也许是他心里有了别的人了,也许是他没听说过孟姜的美丽,也许吧也许,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是他一口回绝了齐侯的提亲,并说:你齐国是大国,我郑是小国,小国怎么能娶大国的女儿呢,那是不般配的。那齐侯一听就很失望的,不是失望于太子忽的拒绝,而是失望于自已女儿的眼光呢。

一个没有大志的人怎么配作我齐釐公的女婿嘛?!得快刀斩乱麻,不然我那个小冤家不知怎样来搜我的事了,想这,脸一垮下来,大声喝道:“大胆无知的狂徒,你长了几个脑壳?尽敢看不上我家女儿!来人,给我乱棍打将出去。”手下的兵丁就用大棒子招乎上客人了。太子转身就跑,饶是跑的快,可到军营时腿也是一瘸一瘸的了。

高克吃惊的看着太子忽跑回来了,还没问清是啥事,齐侯的使者已来传命,让他们即刻立开齐国。

路上高克问清了太子忽发生的事,抱怨他说:“你啊你啊,这么好的事怎么不答应呢?你虽已为太子,可你们三兄弟的任何一人还是都可以成为郑侯的,你没有外部大国的帮助作后盾,你将来多困难哦,那孟姜很美的,人也贤慧,你想都没想好就回绝了,还让人撵了出来,这也真是天命了。”太子忽一听就后悔了,想转身回去,可齐侯的军队已接到了严命,不让他有回头的机会了。

一路上郑国的百姓都知道太子忽要娶孟姜啊,很多的人都盼着等着一睹美女的风采呢,可看见的是太子忽领着人马,没精打采的回家,手下的兵丁也悄悄的把发生的事告诉了沿途的百姓,大家失望极了,不只是失望于看不见美女了。

失去了的总是最珍贵的,看不着的总是最美的,太子忽没娶上孟姜女,可孟姜的美丽却传遍了郑国上下,大家虽说都没瞧见过孟姜,但在想像中就觉得她是天底下最美的美女了,把最好的容貌都加予她,把最好的美德也赋予了她;以至于郑国的男子在迎娶自已的.新娘时,一上车就把新人和心目中的孟姜比一番了呢,若是新媳妇生的俊俏,就说是自已娶着孟姜了,那新人听自已的郎君将自已比做孟姜,那是只有骄傲、得意,没有一丝烦恼的了。一时间一位迎娶到美貌新妇的小伙子在车上随口呤出的诗,也成了大家争相传颂的诗句,小伙子们都学会了等着自已娶媳妇时呤给新媳妇听呢。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鉴赏:

此诗主旨,《毛诗序》以为是刺郑国的太子忽不婚于齐,说:“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娶,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朱熹《诗集传》以为是“淫奔之诗”。依《毛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说前一人为太子忽所娶陈女,后一人为齐侯之女。从诗中叙陈女只言其色,叙齐女则兼言其德,木槿花又花期不长几点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依朱熹的观点,则无法解释“同车”、“佩玉将将”这样的 “威仪盛饰,昭彰耳目”(赵文哲《媕雅堂别集》)。其实这应是一对贵族青年的恋歌,诗中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读之让人心旷神怡。

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诗人看来,他的女友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这位女子姓姜,在家里排行第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姜家的大姑娘。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全诗分为二章,每章六句,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 “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

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必须指出,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这一点在朗读时便自然而然地感受得到。此诗对于美女的描写,摹形传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指出宋玉《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若将飞而未翔”等句都是滥觞于此。

篇4:诗经《有女同车》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篇5:诗经《有女同车》

此诗主旨,《毛诗序》以为是刺郑国的太子忽不婚于齐,说:“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娶,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朱熹《诗集传》以为是“淫奔之诗”。依《毛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说前一人为太子忽所娶陈女,后一人为齐侯之女。从诗中叙陈女只言其色,叙齐女则兼言其德,木槿花又花期不长几点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依朱熹的观点,则无法解释“同车”、“佩玉将将”这样的“威仪盛饰,昭彰耳目”(赵文哲《媕雅堂别集》)。其实这应是一对贵族青年的恋歌,诗中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读之让人心旷神怡。

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诗人看来,他的女友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这位女子姓姜,在家里排行第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姜家的大姑娘。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必须指出,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这一点在朗读时便自然而然地感受得到。此诗对于美女的描写,摹形传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指出宋玉《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若将飞而未翔”等句都是滥觞于此。

篇6:诗经: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注释:

1、舜华:木撞花。

2、洵:实在。都:体面,闲雅。

3、舜英:木撞花。

4、将将:佩玉互相碰击的声音。

译文:

我同姑娘乘一车,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佩戴美玉闪光华。

美丽姑娘她姓姜,真是漂亮又端庄。

我同姑娘一道行,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佩戴美玉响叮当。

美丽姑娘她姓姜,德行高尚人难忘。

赏析: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男一女同车而行,男子为女子之美所动,扼腕之余,唱出了心中的感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不光用双眼去寻找美,也用心灵去发现美。木槿花似的姑娘,纵有天生丽质,佩戴美玉,却更有高雅的风度举止,魅力惑人的德行。

天生丽质,披金戴玉以悦目,风度闲雅,德行溢露以悦心。眼睛可以发现明眸皓齿、蛾眉螓首,却发现不了举手投足的优雅、言谈话语的韵味。外在的形可见可触,内在的神却要用心去遇。

悦目之物给人愉快和欣喜,悦心之物却给人以感动和魅力。悦目之物是短暂的,易逝的,有限的,悦心之物则是长久的,永叵的.,无限的。

用心去发现谈何容易!这世上有眼的人很多,有心的人却太少。悦目的东西大多,悦心的东西太少。用心不光是去发现,也是去创造,去拥抱,去领悟。

篇7:诗经——《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注释:

同车: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

颜:容颜。

舜华:木槿花

翱、翔:此指遨游。

琼琚:佩玉石。

孟姜:姜家大姑娘。

行:音航

英:花

将将:音枪枪,即锵锵

德音:知心的话。

赏析:

《有女同车》描写一同乘车出行的女子的美貌和闲雅的举止,表达了内心的爱慕和久久难忘的感情。诗作比喻和象征,贴切生动,木槿花的美丽,佩玉的纯洁,玉声的优美,都是女子形象与品德的描写。可以说既是观察,也是感受。

篇8: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原文鉴赏

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原文鉴赏

《有女同车》,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全诗分为二章,每章六句,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位姑娘和我在一辆车上,脸儿好像木槿花开放。跑啊跑啊似在飞行,身佩着美玉晶莹闪亮。姜家大姐不寻常,真正美丽又漂亮。

有位姑娘与我一路同行,脸儿像木槿花水灵灵。跑啊跑啊似在飞翔,身上的玉佩叮当响不停。姜家大姐真多情,美好品德我常记心中。

注释

①同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

②舜:植物名,即芙蓉花,又名木槿。华、英:花。

③琼琚:美玉

④孟姜: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

⑤洵:确实。都:闲雅。

⑥行:音航。

⑦将将(qiāng枪):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

⑧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鉴赏

此诗主旨,《毛诗序》以为是刺郑国的太子忽不婚于齐,说:“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娶,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朱熹《诗集传》以为是“淫奔之诗”。依《毛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说前一人为太子忽所娶陈女,后一人为齐侯之女。从诗中叙陈女只言其色,叙齐女则兼言其德,木槿花又花期不长几点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依朱熹的观点,则无法解释“同车”、“佩玉将将”这样的“威仪盛饰,昭彰耳目”(赵文哲《媕雅堂别集》)。其实这应是一对贵族青年的恋歌,诗中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读之让人心旷神怡。

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诗人看来,他的女友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这位女子姓姜,在家里排行第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姜家的大姑娘。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必须指出,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这一点在朗读时便自然而然地感受得到。此诗对于美女的描写,摹形传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指出宋玉《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若将飞而未翔”等句都是滥觞于此。

篇9:诗经名篇 有女同车

诗经名篇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注释

①舜华:木撞花。 ②洵:实在。都:体面,闲雅。③舜英:木撞花。 ④将将(qiang):佩玉互相碰击的声音。

译文

我同姑娘乘一车,

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

佩戴美玉闪光华。

美丽姑娘她姓姜,

真是漂亮又端庄。

我同姑娘一道行,

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

佩戴美玉响叮当。

美丽姑娘她姓姜,

德行高尚人难忘。

赏析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男一女同车而行,男子为女子之美所动,扼腕之余,唱出了心中的感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不光用双眼去寻找美,也用心灵去发现美。木槿花似的姑娘,纵有天生丽质,佩戴美玉,却更有高雅的风度举止,魅力惑人的德行。

天生丽质,披金戴玉以悦目,风度闲雅,德行溢露以悦心。眼睛可以发现明眸皓齿、蛾眉螓首,却发现不了举手投足的优雅、言谈话语的韵味。外在的形可见可触,内在的神却要用心去遇。

悦目之物给人愉快和欣喜,悦心之物却给人以感动和魅力。悦目之物是短暂的,易逝的`,有限的,悦心之物则是长久的,永叵的,无限的。

用心去发现谈何容易!这世上有眼的人很多,有心的人却太少。悦目的东西大多,悦心的东西太少。用心不光是去发现,也是去创造,去拥抱,去领悟。

篇10:有女同车原文及翻译

有女同车原文及翻译

有女同车

先秦:佚名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注释

1.同车:同乘一辆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

2.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

3.将翱(áo)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

4.琼琚:指珍美的佩玉。

5.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

6.洵(xún):确实。都:闲雅,美。

7.英:花。

8.将(qiāng)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

9.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鉴赏

这是一首贵族男女的恋歌。诗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

这个女孩姓姜,“孟”是老大的意思,即这个孟姜在家里排行第一,就是姜家的大姑娘。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那男人看来,孟姜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木槿花朝开暮谢,所以白居易有“槿枝无宿花”的说法,李商隐对之也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叹息。这是文人心中的木槿花,带着伤逝的美。所谓“舜华”,是描述这花朝开暮谢的瞬息之美。有人认为,诗中描述的这两情相悦的欣喜在“舜华”这一美丽的词汇中蕴含了危机。

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两章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

篇11:《诗经·有女同车》原文译文及赏析

《诗经·有女同车》原文译文及赏析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译文

我同姑娘乘一车,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佩戴美玉闪光华。

美丽姑娘她姓姜,真是漂亮又端庄。

我同姑娘一道行,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佩戴美玉响叮当。

美丽姑娘她姓姜,德行高尚人难忘。

赏析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男一女同车而行,男子为女子之美所动,扼腕之余,唱出了心中的感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不光用双眼去寻找美,也用心灵去发现美。木槿花似的姑娘,纵有天生丽质,佩戴美玉,却更有高雅的风度举止,魅力惑人的德行。

天生丽质,披金戴玉以悦目,风度闲雅,德行溢露以悦心。眼睛可以发现明眸皓齿、蛾眉螓首,却发现不了举手投足的'优雅、言谈话语的韵味。外在的形可见可触,内在的神却要用心去遇。

悦目之物给人愉快和欣喜,悦心之物却给人以感动和魅力。悦目之物是短暂的,易逝的,有限的,悦心之物则是长久的,永叵的,无限的。

用心去发现谈何容易!这世上有眼的人很多,有心的人却太少。悦目的东西大多,悦心的东西太少。用心不光是去发现,也是去创造,去拥抱,去领悟。

篇12:有女同车,有女同车诗经,有女同车的意思,有女同车赏析

有女同车,有女同车诗经,有女同车的意思,有女同车赏析 -诗词大全

有女同车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经郑风

诗经·邶风·静女

《诗经·郑风》爱情诗的表现手法

诗经 静女

《诗经·卫风·氓》翻译鉴赏

《诗经.桧风》赏析

海棠郑谷翻译

《静女》原文和翻译

诗经·豳风——《狼跋》

诗经·曹风——《侯人》

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及翻译(整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及翻译,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