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乍见之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测验题示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测验题示例,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测验题示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测验题示例
一、直接写得数。
1/3×0=
1/4×2/5=/()
5/6×12=
7/12×3/14=()/()
45×3/5=
9×7/18=()/()
2/3×9/10=()/()
4/25×100=
18×1/6 =
4/11×11/4=
8/15×5=()/()
24×3/8=
1/7×2/3=()/()
7/18×9/14=()/()
2/39×13/1=()/()
二、能简算的要简算。
5×4/7×3/5=()/()
(3/4+5/8)×32=
5/9×3/4+5/9×1/4=()/()
5/4×1/8×16=()/()
1/5+2/9×3/10=()/()
44-72×5/12=
6×(2/18×7/30)=()/()
6/13×7/5-6/13×2/5=()/()
6/77×78=()/()
三、想一想,填一填。
1、3/8+3/8+3/8+3/8 =3/8×()=()/()。
2、12个5/6是();24的2/3是()。
3、在()里填上>、<或=。
5/6×4( ><= )5/6
9×2/3( ><= )2/3×9
3/8×1/2( ><= )3/8
4、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5、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5,女生有()人,男生有()人。
6、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1/9,3天看了全书的()/()。
7、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5,吃了()kg,还剩()kg。
8、比30多1/6的数是();比36少3/4的数是()。
四、对号入座。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3/8”,( )是单位“1”。
A、小羊
B、大羊
C、无法确定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1/10
B、9/10
C、11/10
3、12×(1/4+1/3)=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3/4
B、20×3/4+20
C、20×(20×3/4)
5、比35的2/7多9的数是( )。
A、19
B、14
C、1
五、火眼金睛辨对错。
1、分数乘分数,分子乘分子,分母不变。( √× )
2、1吨的4/5和4吨的1/5一样重。( √× )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2/5米后,还剩下3/5米。( √× )
4、60的2/5相当于80的3/10 。( √× )
5、冰箱的数量相当于电视机的7/8,冰箱的数量比电视机少1/8。( √× )
六、看图列式计算。
1、
列式:-×()/();
答:还有米没修;
2、
列式:÷(-()/());
答:土豆有吨。
七、解决问题。
1、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2/5种苹果树,1/4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列式:
答:苹果树种了公顷,梨树种了公顷。
2、某鞋店进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1/5,第二周卖出总数的3/8。
(1)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
列式:
答:两周一共卖出双。
(2)还剩多少双?
列式:
答:还剩下双。
3、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9/8。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列式:
答:六三班捐款元。
4、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1/5,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列式:
答:现在的价格是元。
5、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中取出1/10放入乙仓,则两仓存粮数相等。两仓一共存粮多少千克?
列式:
答:两个仓库一共存粮吨。
篇2: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分数乘法》,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以及解决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分数乘法(一)的主要内容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沟通,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二)的主要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加以扩展;分数乘法(三)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在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时,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在书写顺序中应该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学习乘法的认识时就取消了乘数和被乘数的区别,3×5既可以解释为3个5,也可以解释为5个3,学生借助具体情境认识到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本册教材第2页第1题:一个图片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片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教学时,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让学生列式可以是1/5×3也可以是3×1/5。然后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
又如:教材第5页: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淘气有多少苹果?
教学时,通过直观图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后(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要有意引导“求淘气有多少苹果,就是求6的1/2是多少?”再通过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每个苹果都平均分成2份,淘气是6个1/2,也就是6×1/2或1/2×6,从而用6×1/2或1/2×6两种列式方法解决了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理解,从而拓宽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求6的1/2是多少?可以用6×1/2解决也可以用1/2×6解决。
二、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法中隐藏的数学意义。
书写顺序中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情境描述中隐藏的数学意义!因此,通过具体情境,来呈现对分数乘法意义的多种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则显得重要。如:上面所讲教材第2页第1题:一个图片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片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虽然,学生列出1/5×3或3×1/5解决了问题,但一定要让学生联系本题情境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又如:刚才所举的例子: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淘气有多少苹果?当学生用6×1/2或1/2×6解决了问题后,一定要有意让学生明白:本题情境可以理解为求6的1/2是多少?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要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在避开具体的情境下,要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如:1/5×3(3×1/5)表示的意义可以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求1/5的3倍是多少?或者把3缩小到原来的1/5实际上就是求3的1/5是多少?等。
又如:求3的1/5是多少?列式解答可以是1/5×3也可以是3×1/5。
关于分数乘法的以上解释,并不是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数学概念,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解释,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是非常有益的。
篇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把握好教材是基础,处理好生成与预设是关键,这是我上完了这节课后最大的收获。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而练习课常见的形式单调、内容直白、活动平淡、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用好多时间来算啊写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探究思索能力。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选择了充满生活原味、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谈话激趣引入,口算突显计算方法,涂一涂明算理,到各种变式计算,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算一算、说一说、想一想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白分数乘法的算理,知道分数乘法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无疑使学生变得爱练想练。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课堂教学往往显得过于严谨而周密,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一点是预设的优点,同时也是预设的不足之处。虽然预设是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上好课的决定条件,更不是上好一节课的唯一条件。教师预设过程中不能充分想象课堂当中所发生的一切,必须随时的发现,甚至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学生涂一涂理解分数乘法算理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示方法,而我只认同自己头脑中预设的那种,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
2、教学中,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丢失课堂中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没有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科知识,深刻领会教材,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篇4: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
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探索”是一个关键词——“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这是由数学目标中“数学过程”“问题解决”两个维度决定的;同时“探索”的过程也是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背景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达到是活动有效的目的。例如在本单元的分数乘法(1)中,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而在分数乘法(3)中,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较妥当了。具体的讲就是:教师通过简单的具体事例进行集体引导,这便是“扶一扶”。再通过具体的探索要求帮助学生尝试着探索比较复杂的实例,这便是“放一放”。
二、回顾学生所做作业,出现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1、脱式计算(自觉运用简便运算)的题,有许多学生盲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采取应对措施:注意让学生明白简算的目的,分数的简算,原则上与整数、小数简算相同,都是在不改变结果的前提下改变运算顺序,尽可能减少计算的繁琐性。但方法却不同,整数和小数往往是凑整十、整百的数,而分数则是为了好约分。
2、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单位“1”的理解、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略了单位化聚的计算方法的复习,以及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重点评讲。
三、采取应对措施:
练习课中先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结合复习题让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为学习相应的分数应用题打基础。
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根据分数乘法的数学模型,说出问题也就是求什么,写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以及分率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可以引发思考,思考促进改变方法,得法扭转教学局面。说明教师教学不怕有问题,有了问题想办法解决就会使教学损失减少到最小。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学前的准备细致周到,教学失误的可能性就会更小。
篇5: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就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本课后我的感受是:
1、让学生回忆一下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这为学习相应的分数应用题做准备
3、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教师请教,取长补短。特别是多向同年级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在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视了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
5、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6: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验题(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验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14.6%读作( );百分之零点零九写作( )。
2.学校舞蹈队女生人数与全队人数的比是70∶100,合唱队女生人数相当于全队人数的60%。
(1)舞蹈队女生人数相当于全队人数的( )%。
(2)合唱队女生人数与全队人数的比是( )。
3.150千克是3吨的( )%,3吨的5%是( )千克。
4.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
5.果园今年种果树200棵,活了192棵,成活率是( )%,死亡率是( )%。
6.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质数的( )%。
7.一件衣服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是把( )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 )%。
8.今年的小麦产量比去年的增产二成三,表示今年比去年增产( )%,也就是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9.一件商品48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满300元减120元,实际上这件商品打了( )折。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
2.六年级一班的女生占全班的40%,六年级二班的女生也占全班的40%,六年级一班和六年级二班的女生人数一样多。( )
3.一条鱼重90%千克。( )
4.20克糖溶解在80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是20%。( )
5.李师傅加工了105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就是105%。(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明下载一份文件,已经完成45%,还剩( )%没有完成。
A.45 B.55 C.10
2.王师傅某一天生产的零件经过检验合格率是100%,他这一天的`生产的零件中,( )不合格的。
A.可能有B.可能没有C.一定没有
3.一件上衣,先降价20%,再涨价20%,现在这件上衣的价钱与原价相比( )。
A.降低了B.增加了C.一样
4.一种产品现价35元,比原价降低了5元,求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列式是( )。
A.5÷35 B.5÷(35+5)C.5÷(35-5) D.(35-5)÷35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 )。
A.10% B.20%C.21% D.10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解方程。
x+40%x=21 80%x-40%x=0.5x÷40%=37.5%+x=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五、解决问题。
1.学校计划建一幢教学楼,原计划投资500万元,后因材料价格上涨,实际投资550万元。实际投资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2.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的比是4∶3,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腰的长度占周长的百分之几?
3.某科学实验用800粒黄豆做发芽实验,结果有16粒没有发芽,求发芽率。
4.去年前进镇水稻总产量是2400吨,比小麦总产量多20%,小麦总产量是多少吨?
5.李叔叔的工资是4000元,按规定超过3500元的部分要按3%缴纳个人所得税,李叔叔实际得到工资多少元?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40%,再行20千米,就正好行了全程的一半。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六、动脑筋,做一做。
把一批货物按照5∶3分给甲、乙两队运,甲队完成本队任务的80%,剩下的给乙队运,乙队共运了480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4 5 4 5 16 80
2.(1)70 (2)3∶5
3.5 150 4.80 125 5.96 4 6.200
7.原价 15 8.23 123 9.七五
二、1. 2. 3. 4. 5.
三、1.B 2.C 3.A 4.B 5.C
四、略
五、1.550÷500=110%
2.3÷(4+3+3)=30%
3.(800-16)÷800=98%
4.解:设小麦总产量是x吨。
x×(1+20%)=2400 x=2000
5.(4000-3500)×3%=15(元) 4000-15=3985(元)
6.20÷(50%-40%)=200(千米)
六、5×(1-80%)=1 480÷(3+1)×(5+3)=960(吨)
篇7: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2、会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小黑板、多媒体
教具准备:主题图、小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据统计,20xx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这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②、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出示课本的线段图。
③、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指名板演)
④、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⑤、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说)
(师出示)“求2500的2/5是多少?“ ⑥、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指名板演): 2500x2/5=1000(平方米)
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
⑦、通过计算知道了20xx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 。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
①、找出单位“1”,谁能解决,动手试试
②、列式解决,讲评。
2、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xx只。
3、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能说说?
板书设计:
求2500的2/5是多少?2500x2/5=1000(平方米)
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能紧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并事先复习如“20的是多少?”的文字题,为解决与此相似的应用题做好准备。由于本节课是分数应用题学习的初始,因而教学中,我除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位“1”这个关键点上,更是花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测验题示例(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