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的成因及岩浆活动

时间:2023-10-31 03:41:42 作者:jy373638734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jy37363873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岩浆的成因及岩浆活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岩浆的成因及岩浆活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岩浆的成因及岩浆活动

岩浆自然形成于地球内部的一种炽热、黏稠的含有一定挥发成分的硅酸盐质熔融体,是形成多数岩浆岩和内生矿系的母体。按其二氧化硅含量由少到多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及酸性岩浆。

岩浆的成因

地壳都是由板块状构造构成的,在板块的边缘和内部由于受力(挤压或拉伸),使深部岩石受热融化而形成岩浆。地球越往内部越热,岩石圈深部在温压达到临界平衡状态时,即呈现熔融状态。但在板块的`边部因挤压受力,在地壳浅部即可局部熔融形成岩浆;在板块内部因易形成穹窿,在穹窿的中心部位较容易形成岩浆;在洋壳中脊因板块拉张作用,使上地幔岩浆涌出。

地球深部温度高,压力高,温压平衡遭到打破时,岩浆出现,所以地球有层圈构造,其内部熔融层,也有固体层。

岩浆活动

熔岩流在喷溢过程中,因压力骤降,挥发分会大量逸失,因此还不是真正的岩浆,仅是最接近于岩浆的物质。岩浆可以随地壳活动运移到地壳的不同深处冷凝结晶,也可以喷溢到地表冷凝固结。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喷出地表的岩浆活动叫做火山活动或火山作用。岩浆接触空气后会变为熔岩。

篇2:苏鲁造山带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证据:新元古代多成因花岗质片麻岩

苏鲁造山带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证据:新元古代多成因花岗质片麻岩

花岗质片麻岩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岩石单元,其岩石形成于新元古代.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段--山东胶-莒南地区的花岗质片麻岩主要由以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为代表的荣成片麻岩套、以粗粒含角闪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为代表的月季山片麻岩套和以含霓石碱长花岗质片麻岩为代表的岚山头片麻岩套等组成.花岗片麻岩主体属于高K钙碱性系列.相比而言,荣成片麻岩套碱质较低、贫钠,月季山片麻岩套相对富碱质、富钠、富铁镁、低硅,岚山头片麻岩套则富硅钾、贫铝铁镁.荣成岩套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点,月季山岩套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点,岚山头岩套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构成了较完整的碰撞造山型花岗岩系列:陆陆碰撞主造山期,形成同碰撞双花岗岩,其中荣成岩套形成时间略早,深俯冲到地幔中遭受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而月季山岩套是在超高压岩片快速折返过程中形成的;碰撞造山后期地壳伸展,形成岚山头片麻岩套.

作 者:宋明春 韩景敏 宫述林 SONG Ming-chun HAN Jing-min GONG Shu-lin  作者单位:宋明春,SONG Ming-chun(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东济南,250013)

韩景敏,HAN Jing-min(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宫述林,GONG Shu-lin(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261021)

刊 名:矿物岩石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年,卷(期):2007 27(2) 分类号:P588.34+5 P588.12+1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荣成片麻岩套   月季山片麻岩套   岚山头片麻岩套  

篇3:湖南超基性岩、基性岩及煌斑岩岩浆成因探讨

湖南超基性岩、基性岩及煌斑岩岩浆成因探讨

湖南省元古代以来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活动,与相应时期的地槽迁移和构造活动带的迁移是同步的.岩浆的'产生有赖于重熔,而重熔最适宜的部位多在巨厚沉积物的槽地或海盆腹部;岩浆的侵位必须借助深大断裂的沟通,岩体的贮存需要断裂与隆起组成的压力开放系统;岩浆涌出力求消耗最小功能率.

作 者:肖湘辉 唐思恩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勘局413队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国土资源导刊 英文刊名:LAND & RESOURCES HERALD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P5 关键词:超基性岩   基性岩   煌斑岩   岩浆   成因  

篇4:玄武岩浆的成因与演化论文

玄武岩浆的成因与演化论文

以全球大地构造为背景讨论了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合理解释各种环境中火成岩的形成机制,也有助于依据野外岩石组合来判别古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和观察,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及中-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提出了一些新解释.这些解释与地质观察相吻合,且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虽然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可称为“板内”火山活动,但它实际上是板块构造的特殊产物.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是其下部被改造为软流层的'缘故.这种改造是加水“软化”所致.水则源于中国东部地幔过渡带(410~660 km)内古太平洋(或其前身)俯冲板块脱水作用.其将岩石圈底部改造为软流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岩石圈减薄的过程.因为软流层是地幔对流的重要部分,而大陆岩石圈则不直接参与地幔对流.中生代玄武岩具有εNd<0的特征,说明其源于新近改造而成的软流层,亦即原古老岩石圈之底部.中国大陆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海拔梯度突变界线与东-西部重力异常,陆壳厚度变化,以及地幔地震波速变化梯度吻合.因此可将北北东-南南西向梯度线称为“东-西梯度界”.该界东-西海拔高差(西部高原与东部丘陵平原),陆壳厚度差异(西部厚而东部薄)和100~150 km的深度范围地幔地震波速差异(西部快而东部慢),均受控于上地幔重力均衡原理.这表明西部高原岩石圈厚度>150~200 km,而东部丘陵平原岩石圈厚度<80km.“遥远”的西太平洋俯冲带具有自然的地幔楔吸引作用.此吸引作用可引起中国东部“新生”软流层东流.软流层东流必将引起西部高原底部软流层的东向补给(流动).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即从西部的深源(岩石圈深度>150~200 km处)到东部的浅源(岩石圈深度~80km处).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分熔可合理解释具有软流圈地球化学特征(εNd>0)的新生代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及玄武岩的成因.这些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地质过程的解释,将为更加细致的,以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讨论所验证.

作 者: 牛耀龄 Yaoling Niu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Durham,Durham DH1 3LE,UK(英国杜伦大学地球科学系;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eijing 100083,China刊 名:高校地质学报 ISTIC PKU 英文刊名: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年,卷(期):200511(1)分类号:P618.11关键词:地幔杆栏岩 地幔分熔 玄武岩浆的成因与演化 中国东部 岩石圈减薄 中-新生代基性火山作用 板块构造的特例

篇5:浅谈岩浆热液活动在青城子矿床中的成矿作用

浅谈岩浆热液活动在青城子矿床中的成矿作用

辽东青城子铅锌矿是大型铅锌矿床.文章作者在矿区工作多年,通过大量的'样本和数据得出岩浆热液活动是矿床形成的根本条件,一是使矿源层中的铅锌矿在岩浆热液的作用下活化聚集,二是岩浆岩中的有用元素参与了成矿叠加作用.

作 者:张朋  作者单位: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七队,辽宁,大连,116033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P611 关键词:岩浆热液活动   成矿作用   叠加改造  

篇6:用形变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

用形变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

联合1998~的五期水准测量资料以及2002~20的.GPS观测成果,分析了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垂直形变资料显示,火山区南部发生较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岩浆和水的流失及放气等原因引起;水平形变资料显示,以固东-腾冲断裂(F2)的西支为界,断层两盘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运动,断层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拉张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岩浆可能沿断层从南部向北部运移,并在断层内重新聚集形成岩墙;垂直形变的多个极值区以及水平位移的不规则性表明,火山区岩浆体不很规则或有多个岩浆囊体存在;从形变量大小分析,岩浆的活动量远小于中等程度火山喷发的质量,表明火山近期喷发的危险性较小.

作 者:胡亚轩 王庆良 崔笃信 赵慈平邵德晟 施发奇 HU Ya-xuan WANG Qing-liang CUI Du-xin ZHAO Ci-ping SHAO De-sheng SHI Fa-qi  作者单位:胡亚轩,王庆良,崔笃信,HU Ya-xuan,WANG Qing-liang,CUI Du-xin(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赵慈平,邵德晟,施发奇,ZHAO Ci-ping,SHAO De-sheng,SHI Fa-qi(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刊 名:地震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30(2) 分类号:P317.7 关键词:垂直形变   水平形变   联合分析   岩浆活动特征   腾冲火山  

篇7: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

应用形变和重力资料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

文中对腾冲火山区1998-2004年水准及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垂直形变量大多在±10mm之内,重力变化为几十μGal,火山锥体和断层附近点位活动异常较大,可综合应用多源mogi模型和断层模型解释,断层的活动可使相邻测点的形变方向相反;垂直形变和重力的逐年变化表明火山岩浆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将火山区点位各时间段的重力梯度展布在形变-重力关系解释图中,发现数据主要落在Ⅰ、Ⅱ、Ⅳ和Ⅴ区,结合形变量对压力源等效体积的.估算,初步认为火山区岩浆目前活动程度较低,暂没有喷发的危险.

作 者:胡亚轩 王雄 HU Ya-xuan WANG Xiong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刊 名:地震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2009 31(4) 分类号:P317.6 关键词:垂直形变   重力变化   联合分析   岩浆活动特征   腾冲火山   vertical deformation   variation of gravity   free air gradient   magma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Tengchong volcano  

篇8:北祁连山变质杂岩中新元古代(~775Ma)岩浆活动纪录的发现:来自SHR

北祁连山变质杂岩中新元古代(~775Ma)岩浆活动纪录的发现:来自SHRIMP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法,获得来自北祁连山牛心山片麻状花岗岩与雷公山片麻状石英闪长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76±10和774±23 Ma. 两者锆石皆有明显的岩浆振荡环带与较高的Th/U比,代表锆石是从岩浆结晶形成. 上述结果可以解释为岩浆侵位年代,代表北祁连地区在新元古代(约775 Ma)存在一期重要的.岩浆活动. 我们认为这一次岩浆活动可能与同时期全球的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 这一发现与邻近地区(中南祁连与柴北缘)所发现的同时期岩浆活动时间(750~800 Ma),对于理解Rodinia超大陆在中国西部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曾建元 杨宏仪 万渝生 刘敦一 温大任 林宗祺 董国安  作者单位:曾建元,杨宏仪,林宗祺,董国安(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台南,701)

万渝生,刘敦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北京,100037)

温大任(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台北,106)

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6 51(5) 分类号:P5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   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Rodinia超大陆裂解  

井蛙成因六年级作文

安徽省灵璧县涝灾成因浅析

井蛙成因初中生作文

大学生网贷成因论文

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浅析

地下水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

山东沂水县龙泉站金矿成因初探

山西省酸雨特征分析及成因初探

网络语言的成因及语用分析

浅析李商隐无题诗朦胧美成因

岩浆的成因及岩浆活动(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岩浆的成因及岩浆活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