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ubangw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李白《赠别从甥高五》全诗翻译鉴赏,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李白《赠别从甥高五》全诗翻译鉴赏,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李白《赠别从甥高五》全诗翻译鉴赏
李白《赠别从甥高五》全诗翻译鉴赏
《赠别从甥高五》为唐朝伟大诗人李白写给其外甥的一首赠别诗。当作于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载),当时李白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此诗作为一位长辈对晚辈的赠诗,自然不离一些忠告和勉励的话语,同时此诗也抒发了作者理想不得实现的感慨。
赠别从甥高五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⑴,语拙觉辞繁。
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⑵。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校注】
⑴家:一作“居”。
⑵饭:一作“饮”。
⑶解:一作“若”;溪:一作“绿”。
浮云:喻不值得关心之事。
毫末:谓极细微。
【诗译】
鱼目即使高高堆如泰山,不如一片玉。
贤甥你如同明月,声价之高震动天庭。
你是我们家族的杰出人物,丝毫也不减曾经的宰相,宁氏的外甥魏阳元的风度。
我自顾我自己没有什么雄才大略,怎么能获取功名呢?
有时候豪赌一气,解解心中郁闷。
马厩中骏马空空,客堂上醉人喧喧。
为报故交恩遇,家里黄金早已用尽。
听说你要去陇西长安,不禁使我惊心动魂,
真想与你共同飘飖,可马上就要云天各自翻飞。
江水或流或卷,旋涡险滩多多,此时我的心情难以言说。
贫家没有钱买好东西招待你,不是不好客,心情复杂,总感觉辞不达意,唠唠叨叨的,我自己也不好意思。
在这新年初始的日子,没有什么好吃的`款待你,对着饭菜我也惭愧。
我自笑自己不是大丈夫,一生经历之事多是酸苦。
蓄积下万古大愤,不知道向谁可以述说。
天地一浮云,变化无穷,我们人只是其中的毫毛而已。
一切变化与端倪,太虚都可包括。
过去的事情何必再提起,行路之难到时候就自己知道。
所谓楚越肝胆相连,山河恰是衣被。
如果风云际会,明主或许也会重用。
等你成功之日,如果你想来看看我,就来桃花源的溪流边,我一定在那里看桃花追逐流水。
《赠别从甥高五》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此时对于世间万物似都持不关心的态度;对自身则视为天地间之一毫末,微不足道。似为对自己一生之总概括,蕴含无限之悲痛、感慨与愤激,言近旨远,意在言外,余味无穷,令人惋叹!
篇2:赠别从甥高五的翻译赏析
赠别从甥高五的翻译赏析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
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前言】
《赠别从甥高五》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其外甥高五的一首赠别诗。此诗描述赠意别情,赞扬高五,又抒怀抱,似为对自己一生之总概括,蕴含无限之悲痛、感慨与愤激,反映了诗人入世出世的复杂心情。全诗格调开阖雄健,而又有浓郁顿错之致,言近旨远,意在言外,余味无穷。
【注释】
⑴“鱼目”二句:鱼目高高堆如泰山也不如一片玉。鱼目:鱼的眼珠子。一说鱼目指夜明珠。玙璠:美玉。
⑵明月:珍珠名。
⑶阳元:晋人魏舒,字阳元。《晋书·魏舒传》: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美文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
⑷寡筹略:少谋略。筹略:筹画,谋略。
⑸五木:古代博具以所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相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
⑹陇西:郡名,唐陇右道有陇西郡,即渭州,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⑺飘飖:流落,飘泊。
⑻家:一作“居”。
⑼三朝:即三日之义。错莫:犹落寞,冷落之意。
⑽饭:一作“饮”。
⑾非夫:非丈夫。
⑿契阔:勤苦,劳苦。《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毛传:“契阔,勤苦也。”
⒀开豁:解除,消除之意。
⒁浮云:喻不值得关心之事。
⒂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十分细微。
⒃端倪:头绪,边际。
⒄太虚:谓气这一宇宙万物最原始的实体。
⒅“肝胆”二句:《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乡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衾(qīn)裯(dāo):被子和帐子。
⒆云龙:《易·乾》:“云从龙,风从虎。”云龙相从,喻君臣遇合。
⒇桃花:此用东晋陶潜《桃花源记》典故。言其归隐之地。溪:一作“绿”。
【翻译】
鱼的眼珠即使堆得比泰山还高,却哪里比得上一块美玉?贤甥就是珍贵的明月珠,声望和身价振动了天门。一定会成为我家的宰相外甥,如同寄居外祖父家的魏舒。再看看我自己却缺少良谋大略,至今仍朱取得功名。我的处境好似被绳拴任的猿猴,穷途末路,真想像一样奋力一掷五木。榴头没有池骋干里的骏马,堂上充满醉酒的狂呼。为了酣报故友的恩情,黄金早已挥撒全无。听说l尔要去陇西郡,真使我心里吃惊不已。我与你是飘泊的人,如今又要分手各奔前途。江水流淌有时会时弯时曲,我的心绪却难以一一发泄。贫困的人家难于好客,笨嘴人总会感到言词繁绮。徒然让你冷落寂寞了三日,对着蒲饭惭愧自己的无能。嘲笑自己不是个大丈夫,生活中充满了勤劳辛苦。心里番积着不尽的忧愁,发泄给谁才使自己获得解脱?天地如同一片小小的浮云,我如同细微的毫毛尖。看起来天地似乎无边无际,然而天地又被笼括进太虚。不要说什么越走越远,面对分离的岔路口心中又充满忧愁。你我肝胆相近,不似楚越两地一样隔远,远离山河却如同盖一床被褥。如果有一天风云际会,圣明的君主还会把我起用。功成名就时,你如果想起要寻找我,我正在一溪清流、两岸桃花的世外隐居。
【赏析】
此诗作为一位长辈对晚辈的'赠诗,自然不离一些忠告和勉励的话语,同时此诗也抒发了作者理想不得实现的感慨。
诗分四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是对从甥的夸赞。“鱼目高太山,不如一玙璠”,这起句奇绝高迈,犹如飞自天外,落之玉盘。高如泰山的夜明珠,不如一块美玉。这开头的两句议论,引入入胜,又为下两句夸甥作了铺垫。下两句把从甥比作明月,评价何等之高!明月行天,万人仰看,声价动地,自不必说了。一句“动天门”,反衬动人间,一语两面,可谓奇异妙笔。“能成吾宅相,不减魏汤元”两句,用了一个典故。魏汤元即魏舒,少孤,为外祖家抚养。外家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家视魏舒少而慧,以为应验。魏舒曰:“当为外视成此宅相。”(《晋书·魏舒传》)此两句诗意,是赞从甥高才,不弱于魏舒。诗人把如明月一般声价的高五,视为“能成吾宅相”,似有贬抑之嫌,其实不然,诗人是从辈份上立论的,显然含有爱惜之意。
“自顾”以下八句为第二段,诗人自述个人境况。他夸赞从甥“能成吾宅相”之后,自比惭愧,所以有“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之句。李白未获“功名”,是否因缺少筹略尚无定论。“从政治思想家和活动家的角度看,李白实在不算高明”(王运熙《李白集校注·前言》),但他仕路受阻,主要还是因为权贵谗毁。李白政治上受挫之后,仍怀报国之心,但也时有出世之想,泄气之辞。“五木”以下六句,直叙境况。诗人把自己比作“绳系穷猨”,不得自由,心想五木一掷,摆脱爵禄的羁绊。五木,古代的一种器具。《世说》云:桓宣武与袁修道樗蒲(博戏),“袁修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诗人化用此典,内含寓意。李白蔑视权贵,而注重友情。为了报答故交的恩义,他不惜“千金散尽”;为使堂上醉人尽兴,又不惜以骏马换酒。他生性豪侠意气,鄙视黄白之物,每遇故交,慷慨解囊,兴之所至,不惜以“五花马,千金裘”去“换美酒”,“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此诗“枥中”四句自述境况,充分表现了诗人豪爽重义的情性。
“闻君”以下十句为第三段,转写离别之情。“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听到从甥将去陇西,陇西郡乃唐代边陲荒凉之地。西行此地,不能不令人为之一惊。以下则写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意思是想与从甥同去“飘飖”,如寒鸟入荒原,雪天各飞翻。但是诗人心中又有矛盾,没有明说,只言此种心情,如江水流卷,难以陈述完全。“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是说贫家偏偏好客,语拙偏又辞繁,这种自相矛盾难以说明白。因此几天打不起精神,连吃饭也感到无由的羞愧。此番送别之情,写得细密委婉,一语三叹。
“自笑”句以下为最后一段,开解之言。意思是:自笑我不是大丈夫,生来多有苦事难以摆脱。心中积蓄了多少忧愤,何处能得到开豁?想来犹如天地间一层浮云,此身不过是物之毫末罢了;顷刻间即无踪影,终归化入自然之气中了。古代哲人以为“万物散而为太虚”。想到如此,所以“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去去,指从甥陇西之行。临歧,面临歧路。此为宽解之语。“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帱。”《庄子·德充符篇》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诗人借此开斛,既然认为万物皆一,与自然同体,那么山河也就是床上的帐被了。诗人借庄子之言,以表豁达之情。“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易乾·文言》云:云从龙,风从虎。意思是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同类感应。后用以比喻君主得贤臣,臣子遇明君。诗人借此是说从甥西行,如果云龙相从,建功立业,那么皇帝会征召入朝的。最后诗人谈到自己,则另有一番深意。“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是说:成功之后不会忘了我,找我可到有溪水桃花的地方。
晋人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那脱离尘世之累的自由生活所在,成为许多政治失意之人向往之处。李白曾有“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古风·郑客西入关》)之句,反映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此诗以“溪水桃花流”作结,暗含诗人隐居之想。
篇3:赠别从甥高五,赠别从甥高五李白,赠别从甥高五的意思,赠别从甥高五赏析
赠别从甥高五,赠别从甥高五李白,赠别从甥高五的意思,赠别从甥高五赏析 -诗词大全
赠别从甥高五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古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_[。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u,云天各飞翻。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n。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篇4:《赠别从甥高五》唐诗原文及注释
《赠别从甥高五》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赠别从甥高五》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9卷第9首。
【原文】
赠别从甥高五
作者:唐·李白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贫家羞好客⑴,语拙觉辞繁。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⑵。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⑶。
【注释】
⑴家:一作“居”。
⑵饭:一作“饮”。
⑶解:一作“若”;溪:一作“绿”。
【翻译】
鱼目即使高高堆如泰山,不如一片玉。贤甥你如同明月,声价之高震动天庭。你是我们家族的杰出人物,丝毫也不减曾经的宰相,宁氏的外甥魏阳元的风度。我自顾我自己没有什么雄才大略,怎么能获取功名呢?有时候豪赌一气,解解心中郁闷。马厩中骏马空空,客堂上醉人喧喧。为报故交恩遇,家里黄金早已用尽。听说你要去陇西长安,不禁使我惊心动魂,真想与你共同飘飖,可马上就要云天各自翻飞。江水或流或卷,旋涡险滩多多,此时我的心情难以言说。贫家没有钱买好东西招待你,不是不好客,心情复杂,总感觉辞不达意,唠唠叨叨的,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在这新年初始的日子,没有什么好吃的款待你,对着饭菜我也惭愧。我自笑自己不是大丈夫,一生经历之事多是酸苦。蓄积下万古大愤,不知道向谁可以述说。天地一浮云,变化无穷,我们人只是其中的毫毛而已。一切变化与端倪,太虚都可包括。过去的事情何必再提起,行路之难到时候就自己知道。所谓楚越肝胆相连,山河恰是衣被。如果风云际会,明主或许也会重用。等你成功之日,如果你想来看看我,就来桃花源的.溪流边,我一定在那里看桃花追逐流水。
【作者介绍】
李白(7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繁体对照】
卷169_9【贈別從甥高五】李白魚目高泰山,不如壹與璠。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五木思壹擲,如繩系窮猿。枥中駿馬空,堂上醉人喧。黃金久已罄,爲報故交恩。聞君隴西行,使我驚心魂。與爾共飄飖,雲天各飛翻。江水流或卷,此心難具論。貧家羞好客,語拙覺辭繁。三朝空錯莫,對飯卻慚冤。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闊。蓄積萬古憤,向誰得開豁。天地壹浮雲,此身乃毫末。忽見無端倪,太虛可包括。去去何足道,臨歧空複愁。肝膽不楚越,山河亦衾裯。雲龍若相從,明主會見收。成功解相訪,溪水桃花流。
篇5:李白《醉后赠王历阳》全诗翻译鉴赏
李白《醉后赠王历阳》全诗翻译鉴赏
醉后赠王历阳
李白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
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
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
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
译文:
练书法,你写秃千支兔毫笔,学作诗,你的诗卷粗如两只牛的腰。
笔下风雷骤起如龙虎跳跃,舞袖高拂云霄。
二个胡姬高歌二重唱,从夜晚唱到清晨。
朔雪中举杯劝酒挑战,你喝多少,我就喝多少。
①兔毫:毛笔。
②牛腰:牛的腰部。喻诗文数量之大。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
这两句是说,王历阳写字,磨秃了千枝兔毫毛笔;诗作数量很大,卷起来,足有两牛腰那样粗。“千兔毫”、“两牛腰”均言其多,直率而且逼真。
篇6: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全诗翻译鉴赏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①,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②,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③,清晓方言还。
注释:
①中天,半天也。
②穷谷,深谷也。
③永夜,长夜也。
高凤石门山:《后汉书·高凤传》:“凤,南阳叶人,后教授业于西唐山中。”此处之石门山不知确指,可能即南阳西唐山。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乃天宝年间诗人游南阳时作。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这两句是说,石门山之溪水清深,潺潺流动,激起之流花如古雪泛白;溪水从断岩绝壁之上流下,形成瀑布,颇有寒意。
诗意:
没有与你约定,我去寻幽去了,兴致勃勃,不觉路远。
云崖苍苍很攀登,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黄昏。
还没有玩遍三四座山,山路弯弯,已经历千万转。
深山寂寂只闻猿声哀愁,走着走着就见云收雾散。
高松上挂着佼好的月亮,空空的山谷里一派清秋肃穆。
溪壑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
峰峦秀丽直插中天,登极顶四望,目不暇接。
元丹丘隔山遥遥相呼,突然朝我大笑起来。
只有造访了这幽幽的山谷,才知道什么叫静者安闲。
整夜都非常欢乐,直到拂晓才告别回家。
篇7: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全诗翻译鉴赏
李白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
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
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
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译文:
往昔曾经为襄阳城外大堤的游客,也曾经过上山公楼。
开窗是满眼睛碧绿的山峦,拂镜映入清清江水流。
我那时戴高冠佩雄剑,长揖不拜荆州韩朝宗。
曾经在此地与夫子你离别,今日思念旧游又看你来了。
你依然是朱颜未老,我却白发先秋。
岁月流逝,壮志蹉跎,功名却如浮云,难以掌握。
归心急迫,远梦悠结,落日时光,引发春愁。
羊叔子感叹人生苦短,岁月功名难留,至今让我思索,如何不堕泪在岘山山头。
①碧嶂:碧绿的山峰。 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苍色,故称沧江。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当是李白从金陵至江夏北上洛阳途中经襄阳时的作品。
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这两句写登楼 所见汉江及附近的景色——从楼上打开窗户眺望,但见碧绿的`山峰比比皆是;如明镜般平静,其色青苍的汉江,缓缓东流。写来如画中游。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
这两句是说,远在异乡,思归心切,常常在梦中归家;红日西坠,天色昏暗,而羁旅之人的愁心,仍然悬在空中。极写归心之急切。“结”、“悬”二字用得妙。“结”喻思归之久,累累成梦,梦魂萦绕,结而不解;“悬”喻牵挂而生愁。措词严谨、凝炼,字无虚设,字字含情。
篇8: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全诗翻译鉴赏
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
觉罢揽明镜,鬓毛飒已霜。
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
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
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⑴。
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吾将抚尔背,挥手遂翱翔。
注释:
⑴此句一作“出门见我伤”。
⑵客遇:一作“云见”。
⑶遂翱翔:一作“凌苍苍”。
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放还之后在零陵时。这两句是说,诗人被流放之地距离京都很远,归来像是做了一场大梦。言自己的处境艰难,心情苦闷,已届暮年(时年五十九岁),有超然出世之想。
译文:
离开家乡,你即将客旅的地方很遥远,在梦里期盼你回来的日子却是那样的漫长。
梧桐叶纷纷飞下天井,有一片叶子还飞到了银床之上。
梦醒后,拿过镜子仔细照看自己,发现眉毛胡子竟然已经全白了。
满腹经纶丢弃在了蔓草之中,衰老的面貌也仿佛成了枯萎的桑叶。
很想跟人说说心里事,璀璨如明珠的夜光又让人心起疑虑。
如今的你好像洞庭的秋叶,即将飘落在遥远的潇湘之滨。
表弟啊,你是经济世事的.人士,现在被贬职远赴江南,让我很悲伤。
就好像那隐居在尺来深的水底的伏龙,心里憋屈的很,只有写些论著谈谈兴亡之道。
客旅途,我曾巧遇一个叫王子乔的仙人,他口传我一个不死的仙方。
我很想(依照仙方所说)去仙洞里去过那逍遥的神仙日子,再去天宫朝拜玉皇大帝。
现在我将一边抚摸着你的背,一边与你挥手告别,然后去天地间自由翱翔。
主题:该诗系李白为表弟谪居江南的赠别之作,表达了李白对表弟的依依不舍之情。
★ 赠李白诗集
李白《赠别从甥高五》全诗翻译鉴赏(整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