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ndyt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生活散文:虚心与心虚,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生活散文:虚心与心虚,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生活散文:虚心与心虚
生活散文:虚心与心虚
汉语真是有趣儿,两个同样的字,只因排序不同,意思已经是风马牛不相及了。我想在其他民族的语言里,恐怕少有这样的现象。
就拿“虚”和“心”两个字来说吧。如“虚”在前,“心”在后,那就得到“虚心“这个词,是褒义词。代表一个人谦虚谨慎、不断进取、不满足现状的胸怀与人生态度。
有个成语叫做“虚怀若谷”,如果一个人的胸怀是宽广的、是坦荡的,那他一定是通达之人、谦虚谨慎之人、虚心好学之人,他的人生肯定是多姿多彩的,他的人生肯定是充满激情与希望的。
只有不满足自己,不甘于现状,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无限放大人生的光彩,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有位伟人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咱还拿“虚”和“心”两个字说事儿,这次我们把“心”排在前面,则得到“心虚”一词了。
“心虚”可不是什么好词汇,谁也不愿意被别人说成心虚的。因为心虚是没底气、没实力、没水平的代名词。你可以表面上虚张声势,煞有介事,扯大旗做虎皮,但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稍稍做些深层次的`接触,你就会露了马脚,现了怯懦的原形。
虽然两个词看似不相干,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认真分析思考一下,这两个词还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虚心”的人一般不会“心虚”。因为虚心的人是不断学习的人,不断进取的人,不断创新的人,不断进步的人。他善于从他人处取长补短,善于从工作中积累经验,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智慧。他的水平与实力是与时俱进的,蒸蒸日上的。在有了充分的实力之后,自然有十足的底气,再加之有宽广的胸襟,自然有决心有能力把事情干好。并且他还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知识的营养,不断地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愿我们大家都做虚心的人,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篇2:谈“虚心”与“心虚”-《不要总说自己好》读后感
谈“虚心”与“心虚”-《不要总说自己好》读后感
《不要总说自己好》刊载于《 人民日报 》 07月23日04 版,大意是说,一位领导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告诫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不要总说自己好。有成绩,要让群众去说。作为领导干部,要更多地看问题、看不足,更多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读罢此文,我立刻联想起前段时间旅游时遇到的那位导游,她一路上总在说自己好,“好”在“左右逢源”,“好”在“能掐会算”……她确实有很好的人脉,同样时间预定宋城门票和观看演出票,别的导游被拒,她却成功地订到,非但如此,我们进了剧院,才发现我们用嘉宾席的票价享受了贵宾席的待遇,因为我们的座位就在贵宾席的后一排,而贵宾席票价比嘉宾席贵20元,于是我们交口称赞导游,她脱口而出“你看我多本事!”我们闻听此言,虽觉有些别扭,但都没往心里去,一笑而过,然而第二天的晚上,她说自己好,却闯了祸。当时已是夜里十一点,旅游车要赶到一家新定点的酒店入住,导游和司机皆不识路,酒店服务员也描述不清路径,加上路标不“标准”,迷了路,导游凭直觉引路,居然将一车人正确地带到目的地。在看到酒店招牌的一瞬间,全车人欢呼起来,而导游的一句话却让气氛刹那间冷却,她对司机说“你看我多本事,我会算的',你是司机,认路还得拜我作师傅!”此言深深刺伤了年届六旬的老司机的心,他冷冷地应了一句“你会算,还当导游?”据说当行程结束时,司机本可以顺道带导游一程,但司机恨不得早一刻离开这位导游,于是导游只好自掏腰包买车票回去。 就象《不要总说自己好》文中所述,“成绩不必说,因为大家都看得到,而问题不说,就会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那位导游总说自己好,伤害了合作伙伴――司机的心,也使自己荷包受损,当然同时受损的还有她个人的形象以及她所代表的公司的形象;她忙着说自己好,把“好”当作盾牌,将游客提出的诸如团队餐安排、行程安排上的“不好”全都挡了回去,从而失去改进服务的机会。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三国魏人李康在《运命论》中这样告诫我们。中国韬光养晦,埋头发展,31年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恰好印证了“大智若愚”这种中国式智慧的高妙。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褒奖”,不要总说自己好,百姓心中有杆秤。在这浮躁的充斥“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年代,“不说自己好”更需要勇气和胆识。有实力的不必说自己好,这是“虚心”,没实力的却要标榜自己好,这是“心虚”。“虚心”与“心虚”,同样的字,排列不同,高下立判。篇3:体育与生活散文
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幼年的时候,还隐隐的记得,原自遥远的古希腊文明,那时的运动员也许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异,我真的不懂。
但是,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也尝试过一些体育运动,但是可能是身体的原因,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运动的天分,但是我所喜欢的,恰恰是笨拙的自己。记得自己玩的最多的就是足球,足球很特别,它是圆的,不是平面的圆,而是立体的,看见它的前面就能猜到它的后面,但是,我和我的那些同学在踢足球的时候,却发现那球运动起来怪怪的,就是感觉自己同样在两个时间踢了两下,足球运动的距离看起来总是不同,真是搞不懂,有时候足球在平面上被踢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弹起来,难道地上安的弹簧还是足球里面有弹簧。反正那个时候我小,也弄不明白,现在我长大了,还是没有弄明白。
足球其实是很快乐的,快乐的在于其竞技游戏的刺激,带有神经反射性的求胜欲,我记得好象是每个队11个人,不太清楚,我们那时候还小,初中,恩,就是初中,一边也就3,4个人,人多的时候也就6个,而且大多时候两边的人数不一样,小学的那一堆孩子有一群,初中的这个对里除了1个守门的`,就剩下两个前锋了。不过还是我们初中这边的赢,有点象少林足球的感觉,那边的小学生才2年级,我们这边初二了。
其实这样很有意思的,就是缺个裁判,小学那边老是拉我们的衣服,好多的时候,他们一不小心,莫名其妙的奋力一脚,重重的踢在我脸上,可能是我们的足球质量差,特别的硬,眼镜片碎了好多次,那一刻,鼻子的感觉就仿佛处在0下40多度,血液循环严重受阻,不舒服。球是圆的,就象人的心一样,和人的双眼连在一起的,我经常会想起那个少林足球,在那部电影里,足球不再是一个球,仿佛变成了一个人,一个能把自己浓缩起来的人,可能是它自己过分的圆滑,才使得22个人拼命的挣它,挣到了还要速度的丢弃,可能是一种物体美到了一种境界,所有的人都不想把它占为己有,分享,是体育运动的快乐,也是核心凝聚力的源头。可惜我们踢的全是便宜的供小学生玩的那种,那时候确实穷,买不起啊,呵呵。
球类运动是很奇妙的,它可以带弧线的飞出去,而且角度还各不相同,曾经看过一些足球赛,有的球还能在空中有0点几秒的停滞,蛮好玩的,其实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一群人冲到球门前,抢攻的状态,有时候有个人无意的一脚,就把球不经意间弹进去了,真是好运气啊,我玩游戏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运气啊,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更有意思的是自摆乌龙,把球踢到自家们里,这个我们小时候经常发生,我们初中踢小学2年级的时候,经常把球踢到在球门那里看光景玩的小孩那里,然后反弹,乌龙。
但是我们在自己的门前,经常为了速度抢球,一不留神,停球用劲过大,也把自己乌龙了,我们都在那里笑,蛮不错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足球,足球就是这样踢地,我说的对吗?真主。
我热爱足球运动,就象我热爱这个地球,就这么简单,呵呵。
篇4:体育与生活散文
亲爱的同学们,体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你对体育又有多少了解呢?如果不多,那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会有很大的启发的。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个运动会,我经常参与。体育项目都有立定跳远、定投和跑步,这跑步的范围可大了,有50米、200米、400米、600米和800米。我经常参加200米和400米,虽然不是第一,也不至于落到最后。我们每个星期有两节体育课,说道体育课,我们各各可都兴奋着。上节课老师让我们进行60米的跑步练习,我可是攒足了劲儿,有信心去拿个第一名。没想到我真的跑了第一名,这就是自信给我的力量。还有还有,在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在奥运会中有许多体育项目,我国的奥运健儿为我们努力拼搏奋斗着,让我们欣喜若狂——我国得了52枚金牌,是金牌最多的国家。这都是那些运动健儿的努力而换来的。这不都是生活中的体育吗?
虽然我非常喜欢体育,但我对体育还是有一点儿意见,但也不全是讨厌体育。多多运动固然是好,但运动过多也不好。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是说在宿舍爱运动的人号召下,每人办一张健身房的月卡。刚办完没多久就去了健身房。跑了25分钟的步后,退不听使唤了,踢踢腿,好多了。然后就继续去练健身操了。刚开始没几分钟就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差点没晕过去。回到宿舍后便去休息,第二天头特别痛,痛得像去撞墙。没办法,她只好昏昏沉沉睡了一天,喝掉三瓶药,才有点起色。看来我们以后可千万千万不要在长时间没运动的情况下去过多运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读完我的文章,你一定会有启发。体育在生活中真是无所不有。让我们一起去热爱体育、关注体育吧!
篇5:生活与艺术散文
生活与艺术散文
只有在忧伤的时候才能写东西,但我并不总是忧伤.所以,做不到随时随地想写就写.如果有人说我有才,我会感觉屁股被人踢了两脚,反而会脸红.即便是屁股和脸拿来一起相提并论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从中也可以说明所忧伤的只是文字,而不是我的全部。现在,我坐在床角,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烟垂死挣扎的冒着光亮,黑暗中的我与这世间的所有突然无尤---此刻---心情并无忧伤或者欢喜.但是,我还是起身扭开了写字台的灯,写下这些,为竹爵,也为我久未拿起的笔.
在知己网遇着一个打心里喜欢的人,应该算是福分.有几次看见竹爵的评论直接就会让我联想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里面的周伯通.但又不完全顽童,用更准确更贴近我感受的词就是“正经顽童”.是的,正经的顽童,真的,竹爵,你很特别,起码在知己网是这样。那么,另外一件事情就值得我斟酌了.称呼你为“竹爵哥”明显不搭调,直接叫“竹爵”又表达不了对你的亲近和高山仰止.“敬爱的竹爵”显得生分和客套.生造不出更为合适的称呼就先勉强叫你“亲爱的竹爵”吧.当然,您有权利因为我不是女性而拒绝这样的称呼.这个,我们应该好商量。
上次,在雨灵姐帖里问到我喜欢什么样的明星.你调侃我朝三暮四.在你看来我心里每个旮旯都开满了大喇叭花,接着身边便是周华健抱着吉他哼-----花的心,藏在蕊中......我要说的是:还是你比较了解我,相对雨灵姐的一个莫文蔚,你说的更贴近事实。
我承认这个问题其实回答起来很简单,我喜欢女明星,漂亮女明星,尤其是有特殊气质的漂亮女明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我下定决心为了亲热一次就为其打一辈子工,女明星也不会正眼看我,尤其是有特殊气质的漂亮女明星。这样的喜欢就象坐在街道角落抛媚眼的姑娘,他好像对谁都有意思,但没人能肯定这媚眼就一定是冲着自己。由于他本身在抛媚眼,有意无意的肯定会引起更多的注意.所以,它只是出于男性荷尔蒙的正常讯号,于你于我都有的信号.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把这喜欢当成没有一样忽略掉。
上述简单的回答仅适合与你面对面喝茶聊天时的对话,如果要形成文字,就要庄重和正式一些,怎么也要掏点心窝子------
我的学生时代跟着“周星星同学”一起<逃学威龙>,<大话西游>所演绎的凄美爱情至今无可出其右.模仿他整蛊和搞笑的风格在青春年代风靡一时甚至长久不衰.不过后来听说摇身一变成了周导,功成名就之后开始飞扬跋扈,在演艺界人骂得最多,在骂人界戏演得最好.就有点反感他本人,但,并不影响我喜欢他的电影。因为毕竟怎么说,他也没有骂过我。
刘德华在春晚唱<中国人>那时候,正值学校刚给培养爱国热忱.第一百部电影<阿虎>看完,就拍着胸脯给女朋友海吹以后要做那样的男人来保护他。从听他的歌开始到现在十多年的光景,这<一起走过的日子>我都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他从唱功和演绎方面做为艺人的不断进步.这,就足够掩盖他演戏的做作和其他方面的不足.我甚至一厢情愿的认为,刘德华已经是香港艺人的丰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有摇滚的beyond,窦唯和崔建都曾一度呐喊出过青春躁动的情感,在没有能力表达内心的时候,我选择大声唱他们的歌.beyond和张学友算得上香港音乐的两面旗帜,一个狂放一个柔情。张学友的歌属于失恋的人,而beyond给失意但未失志的人带来了温暖,而这两种情感我都经历过,恰恰就有了喜欢他们的理由.很少有人知道窦唯,他的歌很幻同时低暗,是属于夜晚混合了压抑和放肆的声音.知道的都说:“哦,王菲的男人嘛.”这样的回答忍不住让我斜眼看他.一旦,你情感够丰富,慢慢去听他的歌,你会说:“哦,王菲,就是那个读不懂不知道珍惜窦唯的女人嘛”.而崔建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男孩,不懂世故,领奖的`时候不知道感谢经纪公司,感谢主办方,拿了奖杯低着头就下了台.但是这就是我喜欢他的理由,因为我相信长久以来我都会保持一颗厌恶丑陋和不愿长大的心.
孙红雷同志很要不得,耍流氓都耍得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流氓专业户舍他其谁。但,凭良心说,人家就是够那资格,不带半点痞子气,跟街头混混一比较让人服气得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孙红雷是流氓,不过没关系,讲道理的流氓都是可爱的。
最近的<建国大业>看完之后,强迫女朋友跟我一起再次看了刘烨演出的那段,用俏皮的神情很严肃地对她说:如果你不喜欢他,我就不喜欢你.这件事情的后果是女朋友一直批评我怎么就不象刘烨那样男人,让我一直抬不起头来。她倒是喜欢上了刘烨,可越来越不喜欢我了。
总之,这样的喜欢就跟我喜欢知己网上的姑娘一样,远远的欣赏,却够不着.只能抽空或者寂寞的时候让他们陪着自己狂欢,不是有首歌唱的是:不要在寂寞的时候说爱我吗,这样的喜欢经不起考验,如今的年代生活节奏太快,玩不起住不起结不起生不起病不起死不起,都是劳动人民,一不留神还会被人瞧不起。所以,只要女朋友一瞪眼,它在现实生活面前就变得可有可无。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我也喜欢金庸,他笔下的周泊通逍遥快活,超脱凡尘.感染着小说中的人物和读者.在读着看着周伯通的时候,心情也都是欢喜的
篇6:旅行与生活散文
我晓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是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我想,或许是我们太过于年轻,正如凯鲁亚克说,“我们还年轻,不管是心灵还是身体,我们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于是一有闲暇时,便会把自己生命放逐于这无垠的时间与无数未知的空间里。
为了西藏之行、云南、川蜀之旅……不顾恋人朋友的担心,毅然以出走的决绝姿态上路,历经千里云与月,为自己的灵魂吸氧。无论是穿越沈从文笔下的原始敦厚的湘西边城,抑或信步林徽因指间江南青石桥,一个地方因穿越了历史文化的风风雨雨,历经兴衰更替而显得的厚重、沧桑,正如一个人在一生中必须经历种种磨砺而变得丰盈饱满成熟,每走过一个地方,也就意味着经受一次沧桑的历史洗礼,体验一次人文情怀,也意味着自己的生命也完成一次超凡的蜕变。
独自跋涉,素颜而行的旅程里,无数的险峰绝顶,无数的繁华暄市,峰回路转,百转千折,一条条路线,串联着我青春最美的风景,像风一样来,像露水一样消失,唯有文字里留下了我的.足迹,虽无张爱玲多愁善感、三毛流转变迁,海明威的入木三分,但文字却像旅行一样伴随我走过每段百感交集的旅程。
回首过去的旅程,一个人,一个背包,一路走来,其实我至今也不能分清,一个人的行为过程里面,有多少是理性的思考和哲学的情怀,有多少是对文化的关注和情感的回忆,有多少是为了那万盏不灭的酥油灯和一份承诺,又有多少是为了身不由己的命运驱使和对生命的放逐。
但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些一个人的旅程,在路上,我明白了空间与时间、漂泊与生命的正确关系,尽量用身体感受世界,接纳生命的一切可能性,也让我明白一个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自己的韧性!
龙应台先生有一句话:“有一种寂寞,茫茫天际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我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用它来形容那些年在路上的生活,恰如其分。
萨迪说:“人应该活90年,用30年来行走世界,用30年来读书,用30年来著书立传”。我想自己也活不到90岁,但我能做到30年读书,也能30年游历世界,一直以来,我的双脚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时刻生活在别处,人不能固于一室,须禹不离半步,内心里总是需要一些精神力量来抵抗世间的一些诱惑,褪去内心的虚浮杂乱,在路上,我开始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不断地想,这一辈子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想到未来和来生,想到某一天尘归尘、土归土,我不在汲汲于当下的价值,而是多了一份淡然,看清了事物的本质。
旅行,是身体的回归,是生命的一次丰富,心灵的净化,也是用不同的空间来展示,每个个体生命形态。
篇7:旅行与生活散文
旅行与生活散文
我晓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是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我想,或许是我们太过于年轻,正如凯鲁亚克说,“我们还年轻,不管是心灵还是身体,我们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于是一有闲暇时,便会把自己生命放逐于这无垠的时间与无数未知的空间里。
为了云南、川蜀之旅……不顾恋人朋友的担心,毅然以出走的决绝姿态上路,历经千里云与月,为自己的灵魂吸氧。无论是穿越沈从文笔下的原始敦厚的湘西边城,抑或信步林徽因指间江南青石桥,一个地方因穿越了历史文化的风风雨雨,历经兴衰更替而显得的厚重、沧桑,正如一个人在一生中必须经历种种磨砺而变得丰盈饱满成熟,每走过一个地方,也就意味着经受一次沧桑的历史洗礼,体验一次人文情怀,也意味着自己的生命也完成一次超凡的蜕变。
独自跋涉,素颜而行的旅程里,无数的险峰绝顶,无数的繁华暄市,峰回路转,百转千折,一条条路线,串联着我青春最美的风景,像风一样来,像露水一样消失,唯有文字里留下了我的足迹,虽无张爱玲多愁善感、三毛流转变迁,海明威的入木三分,但文字却像旅行一样伴随我走过每段百感交集的旅程。
回首过去的旅程,一个人,一个背包,一路走来,其实我至今也不能分清,一个人的行为过程里面,有多少是理性的思考和哲学的情怀,有多少是对文化的关注和情感的回忆,有多少是为了那万盏不灭的酥油灯和一份承诺,又有多少是为了身不由己的命运驱使和对生命的放逐。
但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些一个人的旅程,在路上,我明白了空间与时间、漂泊与生命的正确关系,尽量用身体感受世界,接纳生命的一切可能性,也让我明白一个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自己的韧性!
龙应台先生有一句话:“有一种寂寞,茫茫天际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我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用它来形容那些年在路上的`生活,恰如其分。
萨迪说:“人应该活90年,用30年来行走世界,用30年来读书,用30年来著书立传”。我想自己也活不到90岁,但我能做到30年读书,也能30年游历世界,一直以来,我的双脚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时刻生活在别处,人不能固于一室,须禹不离半步,内心里总是需要一些精神力量来抵抗世间的一些诱惑,褪去内心的虚浮杂乱,在路上,我开始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不断地想,这一辈子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想到未来和来生,想到某一天尘归尘、土归土,我不在汲汲于当下的价值,而是多了一份淡然,看清了事物的本质。
旅行,是身体的回归,是生命的一次丰富,心灵的净化,也是用不同的空间来展示,每个个体生命形态。
篇8:生活与继续散文
生活与继续散文
我曾经被问过这样一句话“你总是说人应该不以为物喜,不以已悲,但那海边的礁石,林间的枯木,也都不悲不喜,那样就好吗?人若没有情绪,情感,不就如礁石枯木了么”我当时稍有点无言以对,便没有回答,时至今日,生活中种种,让我愈加相信坚强是由内即外的一种气息,而那些道理也愈显得重要,生活不是盲目乐观或者悲观的东西,它就像是房子,理性是房子自身,而感性是里面的空间,你的理性越宽广,你的感性就越丰富。
于是乎,那句话,也就再一次被我记忆了起来,其实再说的清楚点,应该是内心的强大,建立自身的幸福感。请不要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想起小学的时候学的'那篇幸福是什么的文章,现在觉得那作者要么是个孩子要么是个傻子,幸福本身就是个形容词,不是名词的东西怎么定义?就像你跟我说,来我给你解释下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什么是高,什么是低,毫无意义。而幸福感若建立的过于单一,比如你的爱人,你的工资,你的地位等等,那么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了,我个人觉得上帝创造万物,都给了多面,这是他恩赐给人类的礼物,因此,事情从来没有本身的好与坏,怎样能够宏观全面的看待事情,才是重要以及关键的地方,那些道理在胸,平时没什么用,悲喜时刻,能给你足够的空间,让你足够的平静。
至于平静,有的人可能要说,人就要喜来喜不自胜,悲来痛不欲生,这才是人生,这点我非常赞同,只是时长的问题,情绪化的时间长了,喜不自胜会变成得意忘形,痛不欲生就真的痛不欲生了,所以我说的平静是在时间以及空间的广度之下的平静,而一时之间的情绪是否要那么明显,全凭个人。当然,我是让它们在上下波动比较小的人,让喜悦是微微的,暧暧的,让难过是淡淡的,轻轻的。
我说我从很早前就开始不看书了,因为我觉得比看书更重要的是思考,举个例子吧,你拿来两本观点对立的书来看,然后当你看着其中任何一本,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观察整个事情的时候,你真的会得出和作者一样的观点,但问题是你站在了别人的角度,那么也就是说,道理本身可以对立存在,那么,通过思考找到最适合自己,最贴切自身的道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你都不看别的人东西,怎么会有能力全角度思考问题,这或许是一种原因,你接受的多了,就海纳百川了,但我想说的是,道理这东西不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事,比如我劝你不要去听那些让人自杀的邪教的言词,因为你会随着他说的,不自觉那样考虑,并且他说的从那个角度来看非常的正确,然后说不定你会死的。道理就像数学,是一个人钻研的东西,有两句话特别有意思,一句话说数学家都是孤独的,一句话说每个本身就是孤独的,多么相似,孤独是人不能改变的东西,那么解释孤独便是上帝交给每个人的作业。
★ 虚心与自满作文
★ 读书生活散文
★ 生活琐事散文
★ 两种生活散文
★ 生活协奏曲散文
★ 军旅生活散文
★ 生活哲理散文
★ 中式生活散文
生活散文:虚心与心虚(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