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简介

时间:2023-12-07 03:39:59 作者:绝望主妇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绝望主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刘东生简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刘东生简介,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刘东生简介

中国“黄土之父”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黄土之父”刘东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人各获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刘东生,男,中共党员,19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是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他在理论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主要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3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他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

1964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

他发表的文章被sci论文引用3000余次,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中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篇2:李东生简介

2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李东生

李东生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颁奖辞:

2002年,他的跑道延伸到海外,抢滩欧洲市场。他率领集团在彩电、手机、电脑领域后来居上,手机创下国产品牌销量第一的业绩。作为“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追赶者”,企业成功改制更是为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获奖演说:

李东生:我认为强大的经济才能支撑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有强大经济的基础,企业家在这当中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我觉得今天的奖项不但只颁给我个人,而是整个企业界的一种肯定。

他奉行“变革创新,知行合一”的理念,在一项命名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改制行动中,他把一个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的公司,转变为一个股权多元化的公司,率先完成了行业龙头企业的股权改造,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

获奖演说:

李东生:这个奖是不是有点同情分,上两届我得到提名,但是没有获奖,这一届我一下子获了两个奖非常的开心。我们一直把创新作为企业整个管理的主旋律,特别是在企业的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在2002年完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将tcl由一个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六年的努力,改制成现在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感谢大家!

篇3:刘竹生简介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

刘竹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设计师,193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捆绑分离技术的开拓者,他研究成功的助推器、捆绑分离技术,填补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一项空白,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国家。

担任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时,刘竹生遇到了火箭整流罩由于前期设计不足造成严重超重的棘手问题。他带领设计师系统重新复算了载荷,进行了结构减重设计,并对逃逸发动机提出了增加总冲的要求,及时解决了超重问题,满足了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进度的要求。

刘竹生开始担任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按照载人航天质量管理要求,结合火箭的特点,他组织制定了控制设计、试验、生产和飞行试验质量的一系列措施。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期间,由于现场操作人员误操作,使活动发射平台误开动,导致了火箭被碰坏十多处,发射程序受阻。刘竹生带领相关设计人员,仅用了4天就完成了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和处理报告,并完成了修复工作,确保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进度。神舟四号飞船发射中,遇到了超出发射条件的低温环境。当时正值隆冬,环境温度大大低于发射条件。他带领试验队分析低温对推进剂、密封圈、电子元器件、电池、仪器,特别是对火箭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从而确保了神舟四号飞船如期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

篇4:刘向东简介

散文-故乡的早春

作者:刘向东

太阳正旺,眼睁睁地看着房檐上的片片残雪润湿了整个屋檐,清亮亮的雪水顺着瓦槽珍珠似的从瓦檐上“滴嗒、滴嗒”往下落。山鹰不再是立在光秃秃的白杨树杈上,而是舒展着翅膀在空中盘旋,搜寻着在田埂边探头探脑的田鼠和在草垛上窜来窜去的松鼠。山雀和白头翁似乎忘记了屋檐下的主人,竟然叽叽喳喳地落在藤条簸箕里啄起了春播用的种子。“唔嘘”,一声吆喝,鸟儿们又纷纷飞到门前那残雪斑驳的麦地里。小姑家的大花狗晃荡着尾巴慢悠悠地从屋里出来,看见二叔赶着两头牛已走远,便撒腿奔去……

坡上,被雪滋润了一冬的草这时最鲜嫩,成了黄牛和山羊的美食。忽然,两只长着大弯角的公羊“咔嚓咔嚓”地厮撞起来。大花狗见势想冲过去。“人家叫春顶头打架为争媳妇,管你啥事?”二叔拍了花狗一巴掌,花狗瞅了二叔一眼又乖乖地蹲了下去。

坡下一隅,老槐树下有几户人家,最东头的是我姑奶奶家。房子还是20年前的样子。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已是人去屋空。房顶上的雪都化了,瓦缝里的“不老草”像出浴的少女,腼腆地接受着春风和阳光的轻抚。门前是大晒场,堆着麦秸垛、玉米秆垛和柴火垛。垛上有几片残雪。垛下湿漉漉的地上,零星地长着细小的苗,我认识的有麦苗、玉米苗和豆苗。几只烂而不死的红薯,也挣扎着用仅存的汁液,催生出粉嫩嫩的薯秧,贴着泥土恣肆地往前伸去。

这些薯秧勾起了我儿时的一段记忆。

有一回,我想吃烤红薯却不敢下地窖拿。正无奈时,忽然想起有天见奶奶拎着一篮红薯走进了房后的草庵。我猜想那里肯定藏有红薯,于是就悄悄钻进草庵翻了起来。果然,被麦秸和茅草盖着的地坑里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又大又红的红薯。奇怪的是,它们身上都长出许多红扑扑的细芽。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几个,剥去嫩芽后就焐入大灶内的热灰里……

奶奶鼻子灵,一闻到香味就跑过来问我哪弄的红薯,我说从草庵里拿的。奶奶一听赶紧拿起火钳取出灶内的红薯,并神色严肃地说:“这是育苗的红薯,不能吃,长出的芽就是开春下种的红薯苗。”从此,我知道了播种红薯要用薯苗,不是直接把红薯埋在地里。

姑奶奶的房子倚山朝阳。不到晌午,太阳就把门前的空地晒干了,场上残留的鞭炮红纸屑飞了起来,那是春风给它们插上了翅膀。叔叔伯伯们束在腰间的粗布带不见了,披着的黑袄干脆敞开着。他们有的端着烟袋,有的嘴里嚼着什么,三三两两地蹲在一块,合计着开春后的营生。婶婶奶奶们坐在山墙的朝阳处,有纳鞋底的,有搓麻绳的。听说化雪时有种湿气,搓的绳结实。孩子们仍沉浸在过年的欢乐里,那小袄的前襟和袖口散发着油馍的香气。有的吃着脆香脆香的麻糖,有的冷不防在你身后点一只鞭炮吓你一跳再哈哈大笑,笑得让你不忍心去骂他赶他。这时,最显眼的,还是老槐树下那些说笑着的表姐小姨小姑,那花花绿绿的新衣裳依然干干净净,有棱有角,和年初一才穿上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每个人的脸颊被初春的太阳抚摸得胭红胭红。

啊!故乡的早春,到处是生命的对话,到处是希望在闪光……

韩东简介

刘成章简介

刘强东的座右铭

刘审礼简介

刘晓东的《解放儿童》读后感

李东生怎么反思TCL国际化十年

简介模板免费

《东霓》读后感

代东发言稿

东野圭吾:幻夜【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刘东生简介(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刘东生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