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ells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远嫁女回不去的故乡杂文随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远嫁女回不去的故乡杂文随笔,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远嫁女回不去的故乡杂文随笔
远嫁女回不去的故乡杂文随笔
最近一段时间忙这忙那,一直没能抽出时间来去堂哥堂嫂家看看。上午给堂嫂打了个电话问问近况,堂嫂告知她今晚坐火车带孩子回沈阳,我听闻后还是有些突兀。毕竟天气炎热,旅途又遥远,还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堂哥又工作忙,不能一同前行,这必定是一趟很辛苦的回乡探亲。但话又说回来,堂嫂这个远嫁女思乡心切也在情理之中,何况已有三年未回去了。
堂嫂娘家在辽宁沈阳,是堂哥在东北当兵时遇上的。巧的是堂嫂还跟我事同年同月同日生,这真是天大的缘分。因为这事儿我还经常调侃我堂哥说:“你这媳妇儿估计是海选出来的吧,哪有那么巧的事儿?”堂哥志愿军合同期满,复员要回来家乡,两人舍不得分开,堂嫂毅然决定离家几千公里跟堂哥回了湖南。几千公里呀,那时候还没有高铁,从长沙去沈阳没有直达车,需要坐火车到北京转车换乘,来回一趟光坐火车就得个把星期吧,时间和金钱都花路上了。
堂嫂是个能过日子的'女人,虽然说也想经常回去看看,但也心疼钱,知道堂哥挣钱不容易,所以也很少回去。她刚生下第一个孩子还没有出去工作时,顶多每年就回去一趟看看父母,每次回去也就待上半个月到一个月。听说堂嫂的母亲只来过一次湖南堂嫂婆家,那是堂嫂生第一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她母亲过来探望,小住了半个月,此后就再未来过。那时我正在广东工作,所以也未曾见到。她的父亲就从未来过,因为实在是太远了!
远嫁后堂嫂见父母一面都难,更不幸的是结婚几年后她母亲重病身故,因为远嫁她都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从此母女阴阳两隔,悲痛欲绝。都说有妈就有家,妈在家在,一个母亲在家里的份量是无人能替代的,从此也少了一个牵挂自己的人。
随着孩子大了,以及婆婆也重病过世后,家里的开销大了,压力也大。堂嫂不甘于在家当家庭主妇,带着孩子一起到长沙寻了一份工作,工作后就更没时间回娘家了。
直到三年前的一天,她大哥打电话告知父亲出车祸意外身亡时,她正在商场上着班,那一刻她惊呆了,顾不上回家收拾行李,脑袋里就只有两个字“回家”!连夜跟堂哥一起带着孩子坐车赶回沈阳。每当听她讲起这一段时,我都会泪流不止,那样的场面我不敢想象。
虽然还有一个至亲哥哥在家乡,但远方的父母亲不在了,家的意义就变了。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她就再也未回过家乡。直到三年后的今天。
堂嫂这次回沈阳是为了父亲的三周年纪念。按照当地习俗,过世三周年后亲人需要举行大的祭祀活动祭奠故人,届时家里的亲朋都会过来。家乡的姑妈、舅舅等都希望她能回去看看。虽然天气炎热,虽然二宝还不到两岁,虽然深知一天一夜火车旅途劳累,但堂嫂还是架不住思乡心切,毅然决定回去看看。
此行之后再问归期,已是无期。远嫁女,故乡,已只是回不去的远方!
篇2:回不去的故乡是远方杂文随笔
回不去的故乡是远方杂文随笔
总以为风景在远方,所以不顾一切飘洋过海来寻找。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所以要到处走走看看。
走了看了才发现,最好的地方还是故乡。深深烙印在我心里,草木枯荣,繁花落叶,季节变迁,小桥流水。闭上眼睛,都像活在梦里一样。
水乡人是细腻的,温润的,纯朴的,善良的。那条郁郁葱葱的人民路,多想再走一遍,七里山塘,外婆家旁边的万年桥还有念旧失修的城墙,斑驳的城墙是童年的回忆,慢一点再慢一点,景范也是难以忘怀的地方,范庄前的小巷子路修好了没,蛋饼摊的阿婆还在么,亲切的吴侬软语,校园里的石凳,假山,小操场,这个地方凝结了我所有最美好的回忆。细雨时节的苏城是静谧的,滴滴答答,雨滴从瓦片上落下来,清脆而空灵。四四方方的苏城,从来都不会迷路,没有机场的城市,总是没有那么多喧嚣,就像需要摆渡的.鼓浪屿一样。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了苏大,当时看到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勾起所有回忆,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校园。中学时代里,很多关于爱情,关于大学的憧憬,都是在苏大里完成的,那条长长的十全街,忙碌而狭窄,苏州美在精致,美在细腻。
于是乎,在外面漂泊的日子,遇到同乡,总不免突生好感,最好还能来几句苏州话解解馋,搜哉宁,总是不一样的,烧菜的时候都要多放点糖的。
无锡,也待了四年,算是第二故乡,想死了江大那片湖,想死了同居四年的大学生活。人总是对待过的地方产生感情,若干年后,也许我会思念英国,想念这段痛并快乐着并且飞速成长的日子。
青春像火车一样,轰隆隆地开走了,留下的,是渐行渐远的声响,还有跳跃飞舞的尘埃,我们不知道火车开向哪里,却再也开不回去。那么就向前看吧,如果现在还不够好,那是因为还没到更远的地方。
记忆里的故乡早已面目全非,成为了回不去的远方,但是如果你来,我还是愿意带你走一走。
故乡其实最怀念的,便是一碗面。
篇3:我的故乡在远方杂文随笔
我的故乡在远方杂文随笔
最近总是在回想,为什么我心里一直那么坚定的要离开这个出生、长大的城市?
因为一回到这里就心情好不起来。
为什么在这个城市会无力快乐?甚至充满厌恶?
我走到每个我曾停留过的地点,家、学校、少年宫、公园、小吃店、商场、电视台、烈士纪念碑、医院、郊区、姥姥家......试着回溯,近生活过的地方,到底怎么得罪了我。
也许顺便能想起,我为什么是我。
从小被父母过度保护以至于不上学的时候几乎都是被关在家里,一个人,被强调不可玩物丧志,就天天看书、看书。物质匮乏,精神爆棚。离开书营造的理想世界后,看到的是整个城市的荒芜。
太不接地气了。
从很小我就很明白,这里没有我想要的生活。而这,也并不稀罕,在小城市出来的人里这样的心态很常见吧。
直到今天,回来,提起我在哪里工作,获得的永远是一片赞许和羡慕。
心气高,总不是坏事。靠自己飞到想要的天空,也不算脱离实际。
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这是本地人对这个城市的自嘲。没错,这里的夏天只有2个月,春秋各1个月,剩下的全是冬期。而这的冬天是最丑的,天空永远是灰白色,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味,树是光秃秃的,连枝杈都被砍去免得被霜雪压断。你说雪景多美啊,那仅限于刚下完大雪的几小时,因为之后白色的雪就会因空气中的煤烟沉降而盖上灰色,地面也是乱七八糟的车辙,再过几天太阳出来晒融了雪,就是遍地的污水横流。
所以基本上,有生命力的季节只有夏天那2个月。其余的,都是萧瑟、冰冷、缩手缩脚。
我的体质并不怕冷,但讨厌极了冷。让人没法舒展身体,甚至没法痛快的呼吸。
我喜欢阳光,蓝天,有剪草坪味道的空气。可能是我想给自己更多光亮,才那么喜欢开着房间里所有的灯。
更别提这样的气候,穿裙子、高跟鞋会有多不方便,出门大风会吹乱头发和满脸灰尘,白色的鞋子半天就变颜色。哦哦,这只是我的矫情,可我就是爱美美的,从容的样子,而不是一路都要压着被狂风吹起的裙角,或是踩着高跟鞋担心随时可能滑倒在雪地上。
从我还在这个家生活时,我的饮食习惯都和家人不一样,作息时间、看的电视节目,都不一样。哦,其实也许只是代沟而已,可几乎是被关在家里的生活,也没什么旁人好比较。在学校呢,我的口音不是地道的东北话,我看过的书和他们都不一样,聊什么呢?可能和老师比较聊得来些。
如果我在小时候看的都是小孩该看的书就好了吧,而不是父母看的书。
今年我和一年轻姑娘说过一句话:在现在的年龄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就很好。
总跳步啊什么的违背自然规律,总是有后遗症或发育不良的吧。也许我之前缺的'太多,现在一时也补不完,也许我该看看身边同龄人都在想什么做什么,在看看自己,是不是扛了太多。
和一个妈妈聊天,她对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他总是不快乐?
我想,我的父母应该也有这样的困惑吧。
的确,我总是不快乐。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们这些不容易快乐的人,总是有些童年阴影、成长环境、经历遭遇,种种,让本来简单的快乐变得难以企及。即便得到了,也不敢放下心来。全都是病人。
为了让自己快乐,甚至只是为了隔离不快乐,病态的找了很多方法,沉溺烟酒或网路,纵情声色,宅,自闭,自虐,故意破坏,大大咧咧,消失......种种,都是滥方法,都是借力而已,一时痛快。
没错,不管路西法效应再强大、再不可忽视,人,总不该把责任全部归斥给周遭,起码主要力量应该来自于自己。
看美剧里常见到一个场景,那些瘾君子们围坐在一起,说自己的名字,说自己是个瘾君子,然后讲述自己的遭遇。我最近看到这个桥段总是有很想加入的感觉。
我还记得,我有过三年富足、快乐的时光。为什么我会拥有,在刚刚受过伤害之后?回想一下,那时的我,坦然面对伤害和自己的不足,但不大为此而自卑,因为都过去了,自卑自责也于事无补,既已明了此后怎样会更好,就开始做吧。还蛮健康的不是么,也就是那样健康的我,才会吸引来那段美好。受过伤的,不逞强,此后没那么折腾避免再受伤,动作也缓和轻柔了些免得留疤。所以,那时的心境才是平和吧。所谓投资正向,就会收获正向。
如今也是一样,给自己找个理由是今年的波折太大,就崩溃了,没错,其实就是崩溃,甭管表面没有歇斯底里,其实就是崩溃了。溃不成军,差不多十年的修行灰飞烟灭啊魂淡~完全回到大学时代了,有劲没劲啊,老大不小的了逆生长回青春期了呢,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会是这样吧!
历史的倒退啊,终归不是方向嘛,也任性了半年多了,该回到正常轨道了。
伤是重了些,这没错,但也不能直接锯了吧!有人上药自然是好,会愈合的快些,但也别忘了,再好的药给死人也没用,愈合靠的还是自身免疫机能。免疫力差的、幸运的,能遇到慈善机构常年累月的护理。人不能总有那样的幸运了吧,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王道啊亲!
这就是一次重感冒,没挂掉,那感冒过后,会虚弱一阵,然后就是免疫力增强。
虚弱期已过,回归正常人。
这两天结识了一枚也叫“考拉”的人,豆邮中考拉来考拉去的,就像自己和自己聊天,猛然想起,当初为什么喜欢考拉这种生物,为什么叫自己考拉呢?因为考拉每天要睡很久,毛茸茸软乎乎的,有点肉,只吃一种食物,从出生到死只要抱着的树没被砍伐就不换地方不撒手,与人为善没有攻击性,话少不叫唤,我觉得这些都和我很相像嘛,然后,考拉反射弧长,反应慢,这个是我要学习的嘛~
不能再像个流浪猫一样,怀揣着求被捡的梦每天为了生存弓起脊背。做回一只考拉吧!
曾经部分的领悟现在看来,都是一对一的应变反应。走得太急了,退回去看看,反而可以回到出发的地方。我迷过路,但不丢人,还找得到方向,就是最值得快乐的事了。
篇4:月是故乡明,思念远方的故乡杂文随笔
月是故乡明,思念远方的故乡杂文随笔
今夜,又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孩子已经酣然入梦,屋子里静悄悄的。朦胧的月光透过窗子倾泻进来,屋子里的一切依稀可见。我全无睡意,索性披衣下床,倚窗遥望。
明月把浩瀚的夜空辉映得更加明朗,几丝轻纱一样的白云,也愈加显得轻薄和飘渺,远处还有几颗星星在空中偷偷地眨着眼睛。沐浴着朦胧月光的大地上,一切显得那样宁静、和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如水的月光,这朦胧的一切在我内心涌动起对家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老宅的院子里有两棵枣树。夏夜,明亮的月光透过枣树枝丫,在地上撒下斑驳光影。一阵微风吹过,光影便在地面上随风摇曳。母亲坐在门台上摇着蒲扇乘凉,我依偎在母亲身边,瞪大着眼睛出神地看月亮。遥远的月亮中到底有什么?那灰灰的影子真的是桂树吗?桂树下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每当此时,我都痴痴地睁大眼睛,想把月亮看个究竟。
每逢有月光的夏夜,晚饭过后,家家户户在街门口铺一席子,大家席地乘凉,邻居街坊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时是遥相呼应,说着说着,东家就情不自禁地凑到了西家的'门口,不时荡起朗朗笑声。不远处的大槐树下,一伙孩子托着腮帮,歪着脑袋,不厌其烦地听村里的老人讲述古老的传说,什么石羊石狮子,黑夜奇遇记等等。老人们讲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和着树上的蝉鸣和池塘里的蛙声,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月已西斜,村子里又恢复了夜晚的宁静,只留下一地皎洁的月光。
更忘不了冬夜挎着篮子叫卖烧饼的老秋爷爷。冬夜是漫长的,睡觉前母亲总爱给我们几个小孩子加点餐,月光下老秋爷爷卖烧饼的吆喝声便是我们的期待。老秋爷爷年纪大了,眼神不大好,所以只在有月亮的夜里串巷子卖烧饼,有时还加点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月夜,每到8点钟左右,巷子里会准时传来老秋爷爷“热烧饼——”的叫卖声,我和弟弟便拿起母亲给我们准备好的零钱,循声飞奔而去。巷子深处,明亮的月光下,远远地看见老秋爷爷挎着篮子慢悠悠地蹒跚而来。秋爷爷看上去不大干净,但烧饼却做得很香,从篮子里掏出来,热腾腾的,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香味。那香味至今记忆犹深,如今老秋爷爷早已去世,我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烧饼……
“当——当——”西边的工地上传来一阵清脆的钢管撞击的声音,打断了我对冬夜香味的美好回忆,循声望去,工人们还在工地上奔忙着,工程车还在突突地响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秋团圆节即将来临,在这明亮的月夜里,他们的家人是不是也在远方仰望明月,遥寄思念?
★ 夜雨杂文随笔
★ 情感随笔杂文
★ 杂文随笔夜行
★ 第三者杂文随笔
★ 笨拙杂文随笔
★ 青春杂文随笔
★ 落差杂文随笔
★ 敬酒杂文随笔
远嫁女回不去的故乡杂文随笔(精选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