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时间:2024-01-07 03:40:42 作者:淑社俊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淑社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个人缴费至少满(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看影响退休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涨船高) 2.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为60%、80%、100%,基于如今社平工资逐年提高,考虑到个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档级。

拓展阅读――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实行退休金制度,这对于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阶段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按照社保的规定增加养老金。公益类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国务院在没有出台新的文件之前,仍按社保的规定增加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对象根据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试点方案》实施前已退休人员;

二、《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三、《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第一种情况 《试点方案》实施前已退休人员在《试点方案》实施后仍然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并参加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也就是说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社保机构领取的养老金,从第一个月起均不得低于原来的退休工资标准。之前人们猜疑《试点方案》实施后,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将按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并降低养老金的说法是对《试点方案》的误解。

事实上从《试点方案》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对于已退休人员,国家采取完全保留原待遇标准的政策。这与之前的国发[1997]26号文对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入社保后,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政策相一致。

第三种情况 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泛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退休当年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之积。如:某工作人员当年缴费工资为3000元,而当地当年上年度岗平工资为2000元,其当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为:3000元/2000元=1.5,之后将历年缴费指数相加除以缴费年限(精确到月)即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将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本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而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泛指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退休时间的不同,将个人账户储存额按规定的对应月份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该金额标准退休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直至发放到本人逝世。

《试点方案》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同样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能享受到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实质就是补充养老保险,它是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后工资收入降低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而在基本养老金之外增加的一项退休收入。

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方法相关问答

问:我去年退休,工龄45年,对单位计发的退休费有异议。请问退休费如何计算,有没有文件依据?如果比例是90%,那么比例基数是仅包括基本工资,还是包括其他的哪些项目?津补贴如何计算?

答:按照晋政发【2006】47号文件中《山西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和增加离退休费实施意见》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 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20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篇2: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计算方法

2017年退休金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二、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意:(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温馨提示:

1、年龄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的计发月数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2、病退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年省市职工平均工资*20% 95年底前推算存储额本息/120 调节金)*(1-提前年限*2%)

3、正常退休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是一样的,但病退各省、市、区有一定区别,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以当地政策为准。

4、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5、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延伸阅读:

2017养老金将调整情况

从1月1日起,为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十二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是首次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整,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

据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基金支出年均增长率19.7%左右,基金收入年均增长率16.8%左右,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近3个百分点。不过,在财政补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总收入仍大于总支出。2015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总收入约2.7万亿元,总支出约2.3万亿元,累计结余约3.4万亿元,可以支付17个月。

从国外经验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普遍建立了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对养老金水平定期调整,多数国家每年调一次,调整水平多与物价或工资指数挂钩,或综合考虑物价和工资增长状况,有的国家还兼顾人口结构变化等。此次调整就综合考虑了与工资增长状况、物价变动状况的关系,可以看作建立合理调整机制的开始。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总结连续调整养老金的经验,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尽快提出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的具体方案,合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可持续。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6.5%

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20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6.5%左右,按照国家要求,各省市今年基本养老金调整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1月份以后所增加的养老金将随调整实施时一并发放到位,

昨天上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熙在接听12345市民来电时表示,今年本市将继续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与往年相比,今年本市在退休养老金增加方式上有一些变化和不同。

本次调整增加了定额调整的方式,首先给每个退休人员普惠式增加一定数额的退休费,重点体现公平。第二是体现社会保险“长缴多得”原则,在与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挂钩的同时,注重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照顾。三是体现托底功能,对企业退休的军转干部等特殊人群,低于平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平均水平。四是继续向年龄偏大的退休人员倾斜,侧重向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多调一些,体现了爱老、敬老的优秀传统。

据介绍,这次增加的.养老金是从今年1月份补发的,保证在9月底前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本市于去年3月13日曾上调过2015年的养老金标准,当时调整后,北京市企退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养老金水平提高到3355元/月。这也是北京市连续23次上调养老金。

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

11月16日讯,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预计今年财政给予养老金的补贴或超过6000亿。11月1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在中日财政智库研讨会(2016)上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金统筹账户当期缺口大,个人账户累积空账多,预计今年财政给予养老金的补贴或超过6000亿。

养老金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费率高,覆盖低,早退严重,赡养负担趋重,统筹账户当期缺口大以及个人账户累积空账多。

“财政补贴占社保比例平均达到17.7%,节余一抵消就基本没有了。”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胡继晔表示。

“以前空账每年1000个亿,现在达到5000个亿,速度非常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李珍说。

2017领上养老金的方法

退休时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办法:

1.延长缴费至满15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保人在退休之后以个人身份继续参保,按月缴纳养老保险,交满十五年,即可领取养老金。因为社保政策在我国的时间尚短,因而针对早批参保人,也放开了相应政策,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2.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保机构按照程序,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后参保人不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而且,这里一次性退回的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钱,至于参保人工作时,公司缴纳的那部分钱进入国家统筹账户,是不会退款的。

篇3:2016退休金计算方法

,国家颁布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政策(点击查看政策全文),即下文提到的改革制度。改革前后,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业内把参加养老保险的人群分为三种:

一是“老人”,指养老制度改革之前已经退休的职工,他们按原定标准支付;

二是“中人”,指改革之前已经参加工作,但还没有退休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过渡性养老金、补助性养老金;

三是“新人”,指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按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来核发。

即:1、老人养老金计算,按原定标准支付。

2、中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账户+个人账户+过渡养老金+过渡调节金

3、新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账户+个人账户

篇4: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C1÷12×[20%+(H-15)×0.6%]

个人帐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过渡性养老金=X×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1.2%+调剂金

X=C1÷12n×(A1/C1+A2/C2+A3/C3+……An/Cn)

公式中:

X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A1、A2……An 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

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实际缴费年限

H为全部缴费年限

下面举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例子仅供参考。

某省XX市某职工,女,1957年9月出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9月到达50周岁的正常退休年龄,缴费年限31年10个月。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3956.87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9,全市月均社平工资1400.08元,省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按1550元计算,50周岁退休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95。

(一)按新办法计算

1、新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550×0.9=1395元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现在通常是以社平工资作为基数,个人按照20%缴纳,

这样就是8%记入个人帐户,工资指数是1.

2、基础养老金:(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550+1395)/2×31.83%=468.70元

3、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计发月数=13956.87/195=71.57元

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帐户前缴费年限×1.3%)=1395 ×20.08×1.3%=364.15元

5、过渡性调节老金:(110+工龄补贴)×70%=(110+32)×70%=99.4元

6、新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XX市地方补贴33元=468.70+71.57+364.15+99.4+33=1036.82元

(二)按原办法计算

1、老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0全市社会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400.08×0.9=1260.07元

2、基础养老金:2005年全市社会月均工资×20%=1400.08×20%=280.02元

3、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13956.87/120=116.31元

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帐户前缴费年限×1.4%=1260.07×20.08×1.4%=354.23元

5、过渡性调节金:110+工龄补贴=110+32=142元

6、过渡性补贴:(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5%=(280.02+354.23)×5%=31.71元

7、原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补贴+XX市地方补贴33元=280.02+116.31+354.23+142+31.71+33=957.27元

(三)新老办法对比,实际养老金

1、新办法高于老办法:新办法养老金-老办法养老金=1036.82-957.27=79.55元

2、发给高出部分的30%: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养老金×30%=79.55×30%=23.87元(过渡期内,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即:20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10%;20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50%;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及以后退休的,完全按新办法执行。)

3、实际养老金:原办法养老金+高出部分的30%=957.27 +23.87=981.14元

该职工领取的养老金为981.14元.

篇5:深圳退休金计算方法

深圳养老金计算方法

深户员工:缴费工资×19%,其中个人8%,单位11%;8%计入个人帐户,10%计入共济,1%计入地方补充;

非深户员工:缴费工资×18%,其中个人8%,单位10%;8%计入个人帐户,10%计入共济。

[偿付标准]

一、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按下列标准领取:

(一)深户:

1、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固定职工、合同制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过渡性补贴+工龄补助

2、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保的临时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3、1992年8月1日后参加工作,且在2011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员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补贴(本项仅限于1994年7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固定职工、合同制工)

4、1992年8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工作,且于2012年1月1日后退休的员工,以及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二)非深户:

1、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员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2、1992年8月1日后参加工作,且在2011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员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

3、1992年8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工作,且于2012年1月1日后退休的员工,以及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附注(过渡期内退休待遇的标准说明):

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为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员工,分别按下列标准计算养老保险待遇:

一、按新办法计算的养老保险待遇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养老保险待遇的,仍按老办法计发养老保险待遇。

二、按新办法计算的养老保险待遇高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待遇的,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为:

(一)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10%;

(二)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30%;

(三)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50%;

(四)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70%;

(五)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90%。

三、2011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

在过渡期内,按老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时,凡涉及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统一使用2005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706元)。

二、达到退休年龄时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员工,可按下列标准享受待遇:

企业职工工作总结

企业职工年终自我鉴定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安大略教师退休金计划

退休金上调方案-退休金上调消息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浅析

年终双薪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国有企业职工工作总结

企业职工离职申请书

企业职工激励工作方案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