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朵呆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年终双薪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年终双薪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年终双薪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年终双薪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年尾将至,现行“双薪制”涉及工薪族的钱袋,对个人所得税有何影响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
今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明确停止执行原来“双薪制”计征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为此,记者昨日就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走访佛山市地税部门。
分摊计税更为优惠
所谓“双薪”,是指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向个人多发放一个月工资,俗称“第13个月工资”,也称“年终加薪”,实际上就是单位对员工全年奖励的一种形式。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单位对员工支付薪酬的名目不断增加,为减轻个人税负,,国家税务总局曾明确:年终加薪或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以收入全额直接按照适用税率计征税款。,国家税务总局对包括“双薪”在内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绩效考核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并以上述收入全额分摊至12个月的数额确定适用税率,再按规定方法计算应缴税额。
市地税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应该说,这种分摊计税方法与原”双薪制“计税方法相比,是一种更为优惠的计税方法。调整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分摊计税的政策,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年终加薪(双薪)。”据了解,该政策调整后,企事业单位一般都是将年终加薪(双薪)并入全年一次性奖金中,统一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不会增加税收负担
该负责人指出,由于20规定的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分摊至12个月确定适用税率的计税方法,已经将年终加薪(双薪)视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一种形式来计算纳税,所以,此次取消原“双薪制”计税方法,只是对过去的老政策进行清理,个人取得年终加薪仍应按年出台的分摊计税方法计算纳税,并没有改变个人税收负担。
具体来讲,对于只有年终加薪(双薪)、没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人而言,年终加薪(双薪)按照2005年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分摊计税方法执行;对于既有年终加薪(双薪)又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纳税人而言,应将两项收入合并,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分摊计税方法,税负与2005年以来的负担相同,没有变化。
据了解,近来有一些高收入企业把年终加薪(双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分别分摊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违反了2005年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政策规定。该负责人强调说,此次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取消原“双薪制”计税方法,是定期清理过时或者作废文件的要求,也是针对上述违反规定的行为从规范税制、公平税负、调节高收入的角度考虑的,不会增加普通工薪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双薪制”计税方法举例
举例1
假设陈某月工资4000元,当月取得年终加薪(双薪)4000元,没有全年奖金。(为便于比较税负,不考虑当月工资的应纳税额。)
(1)2005年以前,年终加薪(双薪)按原“双薪制”计税方法计算:
陈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475元。公式如下:4000×15%-125=475(元);
(2)2005年以后,年终加薪(双薪)应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分摊计税方法计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陈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200元。计算过程如下:先以4000除以12的商数(4000÷12=333.33)查找适用税率,333.33对应的税率为5%,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5%=200(元)。
(3)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分摊计税方法比原“双薪制”计税方法少缴税款275元(475-200)。
举例2
假设李某月工资4000元,当月取得年终加薪(双薪)4000元、全年奖金15000元。(为便于比较税负,不考虑当月工资的应纳税额。)
(1)2005年以前,年终加薪(双薪)应纳税额=4000×15%-125=475(元),全年奖金应纳税额=15000×20%-375=2625(元),以上合计应纳税额为3100元。
(2)2005年以后,可以将李某年终加薪(双薪)和全年奖金合并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分摊计税方法计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875元。计算过程:先以19000(4000+15000)除以12的商数(19000÷12=1583.33)查找适用税率,1583.33对应的税率是10%,则19000×10%-25=1875(元)。
(3)对比2005年以前,李某少缴税款1225元(3100-1875)。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年终双薪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终奖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3.年终双薪计算公式
4.20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最新)
5.公司年底双薪是什么意思
6.年底13薪怎么扣税
7.年终奖与年底双薪同月发放应该如何计税?
8.年底双薪到底是什么意思
9.年终奖缴税计算方法
10.双薪制简介
篇2: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0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工资税率表
工资薪金适用税率表一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户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二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20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2017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3.2017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解析
4.2017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5.2017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6.2017最新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7.2017年年终奖缴税计算方法
8.2017最新工资扣税标准
9.关于2017年个人工资扣税标准
10.2017年年终奖缴税计算方法解答
篇3: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我国两会结束之后,一个新的话题被大家所关注,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所示: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税率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注:1、表中含税级距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关键词阅读:个人所得税缴纳税收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
篇4: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0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声明,所谓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47号)是虚构的,国家税务总局并没有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进行修订,
正确年终奖税率表和计算公式
年终奖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即年终奖的总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我们举例就年终奖的正确计算方法和虚构的新规定上面的错误计算方法作一个对比。
阅读了上文,你是否已经了解正确的年终奖税率表和计算公式呢?那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又是如何计算的?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发放奖金当月的工资超过3500
那么先将员工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然后按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即年终奖的总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例:张先生年终奖金是24000元,而且当月工资为3600元。我们先算税率24000÷12=元 那么对应税率表应该是10%的税率和105的`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24000 ×10%-105=2295元
发放奖金当月工资低于3500
那么我们要先用奖金把工资补到3500,再用剩下的奖金来计算。
举例:王女士年终奖19100元,发放当月工资是3400元。那么我们就要从19100元的奖金里面拿100元来把工资补足3500元。用剩下的19000元来计算年终奖个人所得税。19000元÷12=1583.3元,对应税率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应缴纳:19000元×10%-105=1795元
错误的计算方法:我们用错误的方法来为大家举例子:
陈女士今年12月获得的年终奖为18000元,王女士年终奖为19000元。
陈女士:18000÷12=15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应纳税额=[(18000÷12)×3%-0]×12=540元,税后所得17460元。
王女士:19000÷12≈1583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10%、105,应纳税额=[(19000÷12)×10%-105]×12=640元,税后所得18360元。
延伸阅读:
年终奖个税以及个税6种特殊计算方法
一、月工资不同,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不同
现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当员工获得年终奖当月收入超过3500元时,直接适用“除以12的税收优惠办法”,当收入低于3500元时,需先扣除当月收入与起征点的差额,再适用优惠办法。
1、月工资高于3500元个税计算方法
案例:
小王年月收入6000元,年终奖36000元,无其他收入。
小王工资部分应缴纳个税:
(6000-3500)*3%=75元
小王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36000/12=3000
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因此,年终奖个税为:
36000*10%-105=3495元
小王一月份个人所得税计算为3570元。
2、月工资低于3500元个税计算方法
案例:
小王2017年月收入2000元,年终奖36000元,无其它收入。
月收入未超过起征点3500元,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年终奖所得税计算方法:
36000-(3500-2000)=34500元
34500/12=2875,适用10%税率,105速算扣除数。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为:
(36000-1500)*10%-105=3345元。
二、在一个纳税年度里,税收优惠方法只能使用一次,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计税方法使用的时间和发放单位
1、员工同一月份在不同单位获得年终奖,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单位使用优惠方法,另一个单位的年终奖合并到当月工资中计税。
案例:
小王2017年1月工资5000,取得本单位年终奖24000元,另外在合作单位取得年终奖6000元,无其它收入。
小王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4000/12=2000元,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本公司年终奖个税为:
24000*10%-105=2295元
因为优惠政策只能使用一次,因此合作单位所得年终奖只能合并到当月工资计算个税:
(5000+6000-3500)*20%-555=945元
因此,小王2017年1月个税为3240元。
2、采用年薪制以及绩效工资的单位,年终奖所得税也适用该优惠方法,但是一个纳税年度内,每一位纳税人只能采用一次
案例:
小王年薪12万元,每月发放5000元,年终奖60000元。年终奖计算方法适用优惠方法,计算如下:
60000/12=5000,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因此年终奖个人所得税为:
60000*20%-555=11445元。
3、年终奖之外的其它奖金需要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员工获得除了年终奖之外其它奖金时,比如半年奖等,应该与当月收入合并,按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年终奖分两个月发放时,则不能适用优惠办法了,只能并入当月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
4、员工工作时间不足12个月,也适用税收优惠办法
比如,当年新入职员工,入职时间不到一年的,计算年终奖个税时,也是适用税收优惠办法的。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几种个税的特殊方法及案例:
1、职工低价购买公司安置房的差价收入
公司按照低于购置或者成本的价格将房屋出售给员工时,员工少交的差价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适用上面介绍的优惠方法。
2、年薪制企业薪金收入
央企负责人薪金结构一般由基本薪金、绩效薪金以及任期奖励构成,其中基本薪金和绩效薪金的60%在当年度发放,绩效薪金的40%和任期奖励在任期结束后发放。当年发放的薪金适用于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任期结束后取得的绩效薪金和任期奖励适用于上面介绍的优惠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央企部分高管人员。
3、特定行业薪金问题
有的行业经济效益会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说采掘业、远洋运输业等,每个月职工工资相差比较大,因此税法对这部分员工的薪金计税方法做出了特殊规定。对于这部分行业的收入采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算个税。
案例:
采掘业小王,每年1月份、2月份、11月份以及12月份工资为8000每月,3-10月工资约为3500元每月。则小王收入的个税计算如下:
(1)分月预缴个税
3-10月不需要缴纳个税,其它月份个税=(8000-3500)*10%-105=345元
年度缴税=345*4=1380元
(2)按年计算、应缴个税
每月应缴个税=[(3500*8+8000*4)/12-3500]*3%=45元
年度应缴纳个税=45*12=540元
应退税额=1380-540=840元
4、企业年金缴费
企业年金指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年金制度的企业和员工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形式相同,向相关结构缴纳保险费用。
5、提前退休人员补贴个税计算
有些机关单位对未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员工按照标准会有一次性补贴。这部分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应按照办理退休年龄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月份平均分摊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一次性补贴/办理提前退休年龄到法定退休年龄实际月份数-个税起征点)
应缴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办理提前退休年龄到法定退休年龄实际月份数
6、解除劳动合同获得经济补偿金收入个税计算
对于解除劳动合同获得的经济补偿金,计算个税时,税法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于一次性补偿金在当地上年度员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可以视为一次性收入,适用于一定期限内平均后计税优惠办法。以经济补偿金总额除以工作年限(最多,超过12年按12年计算),商数作为月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经济补偿金也是按照国家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允许税前扣除。
案例:
张某在某机械厂工作,202月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向张某支付一次性补偿金19万元,同时,拿出1万元缴纳五险一金。张某所在地20平均工资为2万元,张某个税计算方法:
免征个税额度=20000*3=60000元
应缴个税补偿金=190000-60000-10000=120000元
张某虽然工作15年,但是只能按照12年计算。
每月缴税额度=(120000/12)-3500=6500元
每月应缴税额=6500*20%-555=745元
补偿金应缴税额=745*12=8940元
篇5: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工资薪金,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2011年9月1日起,起征点为3500元)。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至45%)计缴个人所得税。
三费一金是指社保费、医保费、养老费和住房公积金
计算公式是: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①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②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4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3500元,则 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400-1000-3500=49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4900×20%-555=425元。
20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奖金包括:稿酬的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方法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规定,同时将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7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税率表,3500元起征点,包括工资税率表、年终奖税率表、劳务税率表,个体户税率表 等等,简单实用的表格,让您更容易看懂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7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平均每月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元的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的不超过16,000元的200
2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37,000元的部分407000
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201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年终双薪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