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吖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四诊摘要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四诊摘要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四诊法
四诊法,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根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和他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总称“四诊”,古称“诊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它自创立以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
目录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收缩展开四诊法“四诊法”(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 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对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曾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来推断疾病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证的参考。
问诊是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
篇2:“四诊法”教学
“四诊法”教学
【摘要】在纷繁复杂的二十一世纪,人们所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如何能够让我们新一代人更好地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认真研讨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就像先秦时代的名医扁鹊一样,根据不同的病人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通过“望、闻、问、切”的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四诊法;课程改革;望、闻、问、切“Four diagnostic methods” of teaching
Li Hongzhen
【Abstract】In the complex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at people growing number of challenges to face, how to encourage a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to better meet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ocial, general education of our workers to be serious discussion of important issues. Therefore, we procee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students learn the true status of in-depth study, as pre-Qin era of the famous doctor Bian Que same patien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rough the “inspection、listening and smelling examination、inquiry、palpation”.The different ways to educate students.
【Key words】Four diagnostic methods;Reform on new curriculum;inspection;listening and smelling examination;inquiry;palpation为了进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教育教学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将原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逐步的转变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一座重要的桥梁,是儿童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之中,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由此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有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的教育教学,让广大的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我国古代中医理论中有“望、闻、问、切”四诊法,我也形象地将自主型探索性学习比作教育中的“四诊法”。
1“望”
“望”就是看,也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进行观看、观察,教师应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望”去发现新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如在学习《九寨沟》一课时,我们就要为学生进行图片展示,如果有相关的影像资料也应该放映给学生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样以来,就会使学生的思维不再一开始就受到课本的束缚,同时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培养。
2“闻”
“闻”就是听,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感受课文之后,还要从听觉上听懂课文,理解课文。如在学习《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我们可以播放一些音像朗读磁带,让学生在倾听诗歌朗读时,投入感情,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复杂心理,这样会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更为具体。
3“问”
“问”就是要引导学生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在学习与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问”的一个重要的地方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实质性的,不能超出所学课文的范围。如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文背景有联系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得以解决。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切”
“切”就是做,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为此我们就要为学生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理解、去积累,还要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对比,看谁做得最好。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并且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面对当今改革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捕鱼之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找、去学、去探索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的最终目的。
篇3:政治教师常须“四诊”
政治教师常须“四诊”
政治教师常须“四诊”作者/ 李祖布
医生诊断的是病人身体的疾病,教师诊断的是学生认知的疾病,病人使医生成为名医,学生使教师成为名师。诊断所取得的反馈信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资源。学生常犯的是知识和行为的错误,教师常犯的是观念和方法的错误。诊断既是对学生错误的诊治,也是对教师自己失误的矫正。因此,政治教师常需“四诊”,在四诊过程中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望诊
在高三一个班利用导学案上课。导学案主要由填空、考点分析和高考试题构成。笔者先让学生齐读考点分析,即《政治生活》第八课的主干知识,以熟悉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填空、做试题。读知识点学生都大声整齐地朗读,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做练习聚精会神紧张忙碌鸦雀无声。笔者只是就“国家权力与义务、国家利益”的知识点予以重点提示。读、练、听整过教学过程效果很好。而在高三另一个班,由于第八课的导学案被另外的一个政治老师先拿去用了,笔者只好按照PPT进行讲授。尽管也有讲、练、问,开始学生都在听课,但后来有几个学生打瞌睡。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两种教法对比说明,前一种方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感官多,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后一种参与活动的感官少,即归结为看和听,以教师活动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地学习效果要大于教师的讲授的学习效果。
两个实例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习状态,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不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话只告诉教师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没有告诉教师具体方法,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留心观察,不断反思、探索和积累更多的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爱学的具体方法。
二、闻诊
给学生上哲学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有个学生说:“你讲中庸,但内容太多。”笔者的想法是让学生明白中庸这一词的含义并增加趣味性,而学生认为这个内容与考试无关,而且明白易懂,不要举例太多。学生说得有道理。学生作为一个旁观者,旁观者清,笔者讲的是过多、不大合理。学生的话启发我,以后在教学上对主干知识多讲一点,对于非重点内容不必铺张。即使是有趣味的内容也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服从学生的需要,不能本末倒置、哗众取宠。在备课讲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详略要恰当。学生这一反馈意见提醒笔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剪裁。有时候,教师想的和学生想的不一样,对同一节课,教师的感受和学生的感受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经常在课后问问学生,听取学生的看法,这样才能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上出让学生满意的.课。如果害怕学生的反馈意见伤害自尊心,那么,怕丢一时的面子,结果是丢一辈子的面子。
三、问诊
上完哲学课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提问题,就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以不记名的书面形式交给课代表,课代表集中起来送给老师。那次学生提出的问题都集中在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分这两个问题上。以这种方式问诊,教师就知道学生不懂的问题在哪里。在备课时便可以有的放矢,在哪个地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便会胸有成竹,使得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政治教学论文 )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又如,有一次评讲试卷,课后我问学生听懂没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评讲试题很认真又卖力,但效果不好,有些学生没有听讲。”学生说的与我看到的状况是一致的。笔者反思:不是我没有讲清楚,而是没有扣住学生,教与学脱节。笔者想:我讲,你不听,那就让你讲,我来听。例如,做选择题,请一个学生回答:题干中心意思什么,设问是什么,你选这个选项理由是什么,不选那个选项的理由是什么。采用这个方法之后,不认真学的、思想开小差的、做小动作的、睡觉的学生大大减少,根据课堂状态、教学时间等具体情况,教师灵活调节,时而让学生讲、时而由教师讲,这样做,能实现教学同步,既改善了学习气氛,也让教师及时掌握了有关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情况。
四、切诊
教师的教学如果切中学生的问题和思想脉搏,才是有效的教学。
《文化生活》第十课两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前讲到这个内容,学生精神萎靡不振,讲等于没有讲。笔者这次就该内容教学,引入学生熟悉的见闻,提出教学任务是:以不记名的笔谈的形式当堂让学生各抒己见,看学生心灵深处是怎样想的,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小悦悦被汽车碾压两次,18个路人视而不见地离开了,最后是一位拾垃圾的阿姨向小悦悦伸出了救援之手。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笔者选择一些学生的观点与全班学生共享。
现摘录部分学生笔谈的部分内容来说明切诊的效果。
生l:事情总有两面性。世界上总会有好人的,而我在想,这18个路人也不一定是故意的,因为当前社会中,有许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好人帮助他人时,却倒被反咬一口,甚至告上法庭,好人抱着一颗善良的心,却被他们故意伤害,这就是现代社会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重要原因。所以,我觉得并不能完全责怪那18个路人。
生2: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忽视了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培养,冷漠的社会、路人冷眼旁观,已经麻木了。社会上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生命又一次无助的离去了。
生3:今天,许多人感到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人的道德水平却下降了,道德心失去了,物质生活再好,也达不到一种美好的境界。如果再这样下去,这社会将有多少件不堪入目的事情啊!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这样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
生4:中国教育只传授知识,不传授品德吗?别说高尚的品德,连最基本的品德都没有。如果第一个人能救起她,或许生存的希望很大吧!我们真应该反省中国教育。口口声声说重视素质教育,社会上发生的这些触目惊心的事难道就是所谓素质教育的结果吗?
生5:看吧,18个路人就这么走过,当听到小悦悦去世后我们心里也不好受的。社会的信任哪里去了?为什么全被虚伪代替了?
由此可见,学生的看法情真意切,无论学生说的中肯还是偏激的观点,都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只要学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就是成功的,教学就切中了学生的思想脉搏。这次成功的切诊使我明白:为什么以前讲思想道德内容时,学生学习状态差?那是因为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从正面讲的多,课本内容与现实反差大,社会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对现实感触很多,而教师讲的是脱离学生实际的高、大、远的单一内容,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对于现实问题、是非问题、敏感问题,教学都应直接面对,不回避、不粉饰,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掌握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在讨论中明确大是大非问题。这种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才具有震撼力。切诊教学给教师的启发是:教师要采取适合的方式摸清学生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思想状态。以便对症下药。
缺乏“四诊”的教学是低效教学乃至无效教学。政治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必须把“四诊”贯彻到底,不断进行课堂改革,追求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布吉高级中学)
篇4:中医四诊的技巧
“望”:勿涂口红勿刮舌面
“望诊”主要是医生通过视觉获得与诊断有关的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掩盖自己的表象会影响医生的望诊的结果,导致误诊。现在的化妆艺术很容易以假乱真,如一个萎黄的面色本来是脾虚证的表现,经过面部化妆后红润的面色可能会使医生不能正确诊断;口红会让一个因阳虚而唇色苍白患者变成气血调和的“常人”。看病前不要化妆,让医生看到一个真实的你,有助于诊断。
“望舌”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医生希望能够看到患者真实的舌苔、舌色。有些患者早晨刷牙时拼命用牙刷刮舌面,目的是给医生看一个漂亮的舌头,但恰恰是因为这样让病看不明白、不准确。舌苔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病证,如黄色的舌苔是热证、灰黑而润的舌苔是寒证,如果患者来看病前喝一罐橙汁或者浓咖啡将舌苔染成黄色或灰黑色,热证或寒证的误诊就可能出现了。
此外,望舌时往往有些患者将舌头伸得长长的、尖尖的,为的是让医生看得更全面,他哪知道不管什么颜色的舌头(舌色),伸得太紧太尖就变成代表热证的红色舌象。伸舌头时应该放松、自然,舌面充分展开,舌长的三分之一伸出口外就可以了。
闻:勿吃香口胶勿压抑咳嗽
“闻诊”是医生根据患者发出的气味和声音来判断疾病,香水或香口胶会掩盖患者的气味。此外,患者发出声音的强弱等对疾病的诊断也很有用,不要刻意地渲染或抑制自己的声音,如看咳嗽病时既不要怕医生听不见而大声咳嗽,也不用忍住不咳嗽而两眼泪涟涟。
患者应该注意到,尽管医生有职业道德要求其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但邋遢的身体气味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闻到的。另外,还包括酒气、口嚼大蒜等气味。
问:勿笼统说“热气”“好虚”
“问诊”是医生聆听患者的诉说的诊断方法。要注意重点突出,不要笼统地用“热气”、“消化不好”、“全身不舒服”、“觉得好虚”来回答医生的第一个提问。
当医生问你哪里不舒服或需要什么帮助时,应该用临床症状(如头痛、全身乏力等)或客观体征(如发热、皮疹)等准确描绘自己的病情。当医生问这些情况有多长时间时,很多广州的患者不管患病长短总是用同一个词回答:“好耐(好久)”,再问时仍然是“好耐”,死活不肯用年、月、日说出时间的长短,真是急死人。
讲述完上述主诉后,患者应该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治疗经过、用药情况、治疗结果简明准确地告诉医生,不要加太多的形容词。患者还要将自己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个人的特殊情况(过敏药物、饮食特别嗜好等)适当告诉医生,女患者必要时还需补充月经、孕育情况。
当医生再有提问时,按照客观情况如实回答,有时可用“是”或“没有”即可。对老年记忆力差的患者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如果能将病情用纸记下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切:看病前勿快走勿穿连衣裙
最后是“切诊”,主要是按脉和触按全身各部位。快速的走动会影响脉象,最好在诊室外休息数分钟后再看病。按脉时均匀呼吸,肌肉放松。同时,有些疾病的检查需要触按胸、腹部,女患者不要穿连衣裙,以方便检查。
篇5:高效英语课堂建设中四诊策略之我见
高效英语课堂建设中四诊策略之我见
马恩玉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初级中学)
摘 要: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策略同样也能运用于高效英语课堂建设之中。把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理论作为指导高效英语课堂建设的策略,并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必然能让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实践也不断地证明了它是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联系;高效课堂;英语教学
“望、闻、问、切”,属中医用语,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物质世界的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层次或过渡环节,它是事物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桥梁”,是普遍联系的生动体现。因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策略同样也能运用于高效英语课堂建设之中。作为一名始终奋战在初中英语教学第一线的草根英语教师,对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过程所遇到的种种困惑有着深刻的体会,尤其是针对高效英语课堂建设方面,更是感慨有加。并且在探讨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涌现了许多非常好的课堂案例,平时也经常观摩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对高效英语课堂建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笔者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持续不断地贯穿“望、闻、问、切”四诊策略,成功实现了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
“望”,就是“观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品质、习惯等,对学生的神情、面色、肢体形态等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掌握英语知识是否有很高的期望值等。教师通过大量的观察,能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作出适时的判断,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期待心理,逐渐使学生认识到掌握英语知识的重要性,主动达到并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样,因材施教的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教师只有熟练运用“望”,对学生英语学习时的种种表现诊断得既快又准,高效课堂才能水到渠成,中医谓之“望而知之谓之神”。
“闻”,即“听”,(1)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用耳朵来聆听学生的“说”出口的声音。朗读课文、口语交流都能发出声音,从学生个体朗读的发音、口语交流的声音、语速、声调中都是可以听出一些问题的。如果朗读或口语表达不流畅、磕磕巴巴,一般是没有熟练阅读课文及单词发音不准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范读课文并且要抓住主要词语进行反复阅读训练,直至学生都能熟练地进行口语交流,甚至达到会背的程度。(2)要求学生听课堂上播放的课文录音。课文录音能创造特定的.语言环境,给人以直接、具体、真实之感,特别是对于初学英语者,学生本身怀着一颗好奇心,若是让其听录音,他们觉得像是直接在听外国人交谈,感到新颖、好奇,于是兴趣倍增。倘若让其趁着这一兴致,坚持跟着录音听下去、说下去、形成习惯,学生的听、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另外,听录音学唱歌、进行情景对话等,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锻炼学生表达规范的英语语言。以听促说,能够使学生巩固知识,增强其听、读、写的能力,真所谓“闻而知之谓之圣”也。
“问”,就是“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提问的环节。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系列问题情境,师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的方式,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恰当适时地提问,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及学习行为。通过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能起到点明重点知识,强化记忆,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更是英语教师搞好教学的一项重要技能。一节成功的英语课,往往能迅速地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形成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都与教师善于营造情景、热情鼓励的提问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问,能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得知学生弄懂了多少,真正掌握了多少,能正确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一问旧知二关联,三问基础四重点,五问原理六返三,七检八拨均当练,九问结论十解困”,这也是中医所说的“问而知之谓之工”。
“切”,是高效英语课堂建设的重要环节,与“望、闻、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理解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技能的达成度等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检测训练,这种训练应有针对性地“切”中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精准而巧妙的检测题,能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使其查漏补缺地优化教学设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切”实途径,对英语课堂建设达到“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的功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一节高效的英语课,必定是丰富多彩的,一些饱含智慧的火花的“亮点”,总能开启师生的心智,把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理论作为指导高效英语课堂建设的策略,并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必然能让每一节英语课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实践也不断地证明了它是实现高效英语课堂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对高效英语课堂建设来说,名家有名家之言,草根教师也有草根教师的“草根建设法”,不论采取何种策略,都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建”为了不“建”的最“高”境界。
篇6:西医院校中医学“四诊”教学模式初探
西医院校中医学“四诊”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四诊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手段,历来是中医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为了适应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教学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让学生在极少学时内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提高学生四诊运用能力,本教研室近年不断探索新的四诊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西医院校 四诊 教学模式
四诊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疗实践的桥梁,历来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四诊内容丰富、复杂,但某些内容如脉诊十分抽象而难于掌握,并且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课时少,而四诊教学课时更是极为不足,因此,四诊教学一方面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另一方又让学生感到畏难,很多学生学完之后仍然抓不住四诊的关键,操作技能不规范,应用不自如,无法对疾病症候作出正确诊断,影响了中医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因此,积极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四诊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四诊运用能力,发扬中医诊疗特色,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教研室经过多年的中医四诊教学模式探索及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出一些体会,供同仁参考。
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
现阶段西医院校中医学学时安排十分有限,而四诊内容丰富繁杂,因此,详细讲授全部内容是不现实的,在具体教学中应当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浓缩精华,突出重点,对于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合理优化整合。以四诊中的望诊为例,望诊包括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泄物、望小儿指纹、望舌等诸多内容,全身望诊中又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局部望诊中又包括望头面、望五官、望颈项躯体、望皮肤、望毛发等……内容十分之多,在讲授时要抓住贯穿望诊全程的神、色、形、态的望诊方法及临床意义,突出舌诊的主病原理及方法,其他如望诊中的局部望诊、望排泄物、望小儿指纹等相对浅显易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四诊之中又要突出极富中医诊断特色和临床应用价值的舌诊、问诊的中医十问和切诊中的脉诊,学生便可在有限的课时内扼要地抓住四诊的中心内容。理论课堂讲授是学生系统了解掌握四诊基本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而四诊临床见习,能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实践经验,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独立思考能力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理论课和见习课都不可或缺,两者都必须重视,尤其实践教学,一直备受学生欢迎,如果运用得当,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实践教学与理论课并重甚至超过了理论课时。
2 重视四诊基本技能训练
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临床实践才是学习掌握中医的最佳途径,四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是辨证论治的重要手段,每个学习中医的学生都应该掌握四诊的基本功,必须加强见习课堂四诊基本技能训练,尤其重视中医问诊、舌诊和脉诊训练。问诊时应有目的地围绕患者主诉重点询问,突出主要症状、体征,兼顾次要症状,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此外要配合中医的“十问”歌,突出中医特色,训练学生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医者向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扮演的患者询问病情,然后让学生将问诊获得的相关资料用中医术语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舌诊时,带教老师先讲述望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着示范如何望舌质、舌苔及舌底脉络,可以结合舌诊教学视频、多种舌诊图片进行示教,然后让学生相互进行舌诊实践,达到熟练自如;脉诊时,教师给学生示范脉诊的基本方法,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脉诊实践,教师给予技术指导,通过实际诊脉,让学生体会脉诊指法的正确运用和正常脉象的特征,并初步体会浮、沉、迟、数、虚、实、弦、滑等常见脉象的特征,避免“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情况。
3 合理安排临床见习带教
四诊基本技能掌握后,下一步就是深入临床,见习病例。学习四诊的目的是了解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掌握望舌、诊脉、中医问诊、闻诊等基本技能,因此,见习带教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选好适当的带教病例,应选择一些病史、体征较为典型的、具有特征性舌象、脉象特点的较单纯的病例对学生进行四诊训练,一则有利于学生掌握四诊技巧并应用于临床;二则可以激发学生对病例分析的热情。此外,带教老师事先要与见习病人进行沟通,让其积极配合学生的见习操作。见习时,老师先全面示教一个病例,现场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之后将见习学生分为每4~6人一组,各组独自临证见习1~2个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技能操作并收集临床资料,之后由学生整理资料并进行小组内讨论,各组指定学生代表向大家汇报完整病例资料及四诊结果,学生可以围绕汇报的病例提出疑问或阐述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带教老师主导对各组病例进行纠错补遗、总结点评并解答疑难。
4 教学手段灵活多变,导入多种教学方法
4.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我们现在全部课堂讲授均采用多媒体 PPT课件演示,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有机组合,使短短的课时能够容纳更丰富的内容,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望、闻、问、切四诊的诊病特点。如望诊中的望神、望色、望形态以及望舌等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非常清楚、生动;抽象的脉诊则通过视频辅助教学再结合现代脉诊仪图谱示教,使学生对临床常见脉象的感知能力得以提高。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理论知识生动地体现在声音、影像、动画及图片中,使四诊的抽象概念、复杂过程以及临床形态特点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2 导入先进的教学方法
传统“灌注式、填鸭式”的讲授法,相对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四诊教学过程中积极导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元互动教学法[1],将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归纳式、联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及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能促使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获得改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篇7:中医的四诊法要怎么做?
望诊
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来推断疾病的方法。
闻诊
是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证的参考。
问诊
是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
切诊
主要是切脉,也包括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诊。中医切脉大多是用手指切按病人的桡动脉处(腕部的寸口),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征象,来了解病人所患病证的内在变化。
以上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中医历来强调“四诊合参”,这就是说,必须将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作出由表及里的全面的科学判断。
特点及原理
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做出判断。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扁鹊研究的中医的四诊法,是一种具有朴素性、是一种唯心的主观意识。这主要就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身体的一些变化,来判断人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样的疾病。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判断疾病方式,对人们的疾病的治疗非常的有帮助。
篇8: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问诊
1. 问诊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问病情
⑴ 问寒热 小儿发热可通过体温计测量,或通过接触的感觉来测知。
⑵ 问汗 小儿肌肤嫩薄,较成人容易出汗,一般不属于病态。自汗 盗汗
⑶ 问头身 较大儿童每能诉说头痛与眩晕,一般见于高热、贫血等。
⑷ 问饮食 包括纳食和饮水两方面,小儿能按时乳食,食量正常而无吐泻,是正常现象。
⑸ 问胸腹 胸部闷窒,哮鸣痰喘,为痰阻肺络,如哮喘。腹痛阵作,以脐周为主,见于蛔虫症。
⑹ 问二便 主要询问大便的次数、质地和颜色等。
⑺ 问睡眠 正常小儿睡眠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
问年龄
许多儿科疾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新生儿以“天”计数,婴幼儿以“月”计数。)
问个人史
包括生产、喂养及发育等情况。
预防接种史
询问是否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及反应情况。
遗传史
询问有无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史。
2. 问诊注意事项
较小的乳幼儿不会言语,较大儿童也不能诉说自己的病痛,因此小儿病史的采集主要向家长或患儿最接近的成人询问,年长儿可以自己陈述,问病情还须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来了解。
篇9: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切诊
1. 切诊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⑴ 切脉
① 健康小儿脉象 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因此不同年龄的健康小儿,脉息的至数是不相同的。
② 切脉的年龄 《幼幼集成·小儿脉法》指出:“小儿三五岁,可以诊视。”3岁以后的小儿,切脉比较容易达到要求,不易出现哭吵而影响脉诊的准确性。
③ 切脉的方法 小儿寸口脉位较短,切脉常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即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并应取轻、中、重三种不同指力来体会脉象变化,切脉时间一般不少于1分钟。小儿脉搏次数,每因啼哭、走动等而增加,故以入睡和安静时最为准确。
④ 病理脉象 小儿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⑵ 按诊
包括按压和触摸头颅、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
① 按头颅 检查囟门要注意囟门大小,凹陷或隆起。
② 按颈腋 颈项、腋下等处有小的结节(浅表淋巴结),质软不粘连,是正常状态。
③ 按四肢 四肢厥冷,多属阳虚;四肢挛急抽动,为惊风之征;一侧或二侧肢体细弱,不能活动,可见于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温病热退后,手足颤动或拘挛,并见肢体强直等,此为虚风内动。
④ 按皮肤 主要了解寒、热、汗的情况。
⑤ 按胸腹
2. 切诊注意事项
小儿切脉要取得准确的结果,应以入睡或安静时为宜。腹部按诊必须在不哭时进行,检查手法要轻柔,并注意保暖。在检查过程中,边检查边注意小儿表情,以推测病痛所在。前囟尚未闭合之小儿,患病时应仔细检查囟门,尤其急性热病或吐泻时,一旦囟门出现变化,必须引起重视,加强观察,或作进一步的检查。
篇10: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望诊
望诊内容方法,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儿科望诊可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包括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诊注意事项
1.望诊时应按顺序进行,先整体望诊后分部望诊。有些望诊会引起小儿不适与反抗,如察口、察舌,应放在四诊其他项目完成后再进行。
2.望诊必须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以免影响望诊效果。
3.看指纹是一种辅助诊法,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当指纹观察结果与症状、舌象不符合时,可“舍纹从症”。
望 神 色
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面部望诊方法有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临床上主要根据五色主病来判断小儿疾病。
1. 五色主病:所谓五色指红、青、黄、白、黑,又称五色诊。
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吐泻。
面呈红色,多为热证。
面呈黄色,多为虚证或有湿,可见于疳证、积滞、虫证。
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疼痛、瘀证、惊痫。
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疼痛、惊痫,或内有水湿停饮。
2. 五部配五脏 五部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五部与五脏的关系。
望 形 态
望形态包括观察病儿的形体和姿势动态等变化,以推断疾病的性质。
1. 望形体 主要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检查时应按顺序观察。凡神态活泼,肌丰肤润,毛发黑泽,筋骨强健,发育正常者,为胎禀充足,营养良好,健康的表现。
2. 望动态 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动静姿态变化。正常小儿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活动自如,无痛苦或不适的表现。不同疾病常有不同姿态。
望 苗 窍
1. 舌象 临床上望舌,主要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的变化。
舌体胖嫩,舌边齿痕显著,多为脾肾阳虚,或有水饮痰湿内停;舌体肿大,色泽青紫,可见于气血瘀滞;舌体胖,并有裂纹,多为气血两虚;舌体强硬,多为热盛伤津;急性热病中出现舌体短缩,舌干绛者,则为热甚伤津,经脉失养而挛缩。(还有木舌、重舌、连舌、弄舌、吐舌)
2. 目 察目首先要观察眼神的变化。健康小儿黑睛圆大,神采奕奕,为肝肾气血充沛的表现。察目时,还应观察眼睑、内外眦、白睛、瞳仁的变化。
3. 口 察口时应仔细观察口唇的颜色、润燥和外形的变化。
4. 鼻 察鼻主要观察鼻内分泌物和鼻形的变化。
5. 耳 察耳的外形是判断小儿体质强弱的一个标志。小儿耳壳丰厚、颜色红润,是先天肾气充沛,健康的表现。
6. 二阴 男孩阴囊不紧不松是肾气充沛的表现。
辨 斑 疹 按斑疹的形态,有细疹、疱疹、斑疹、风团、白 等不同名称。
细疹 细小状如麻粒。
疱疹 形态大小不一,高出皮面,中有液体。色白如晶为水痘;若疱疹内有脓液,多为脓疱疮。
斑疹 色红较艳,摸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多为热毒炽盛,病在营血;若斑疹欲出不出,隐隐不显,或斑色紫暗,面色苍白,肢冷脉细,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风团 皮肤出现局限性水肿,如云团样,抓痕明显,此起彼伏,反复发生,见于荨麻疹,因风邪客肌,血分有热所致。
白 又称“白痱”、“汗疹”。为细小而表面隆起的含浆液白色疱疹,色泽光亮。白 以晶亮饱满为顺;枯白无液为逆,也称“枯 ”,属气液耗伤之证。白 多见于湿温证或其他热性病长期发热出汗后。
察 二 便
除新生儿及较小乳儿大便可呈糊状,1日3次左右,正常小儿的大便应该色黄而干湿适中。正常小儿的小便为淡黄色。
看 指 纹
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可分为风、气、命三关,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看指纹是对3岁以内的小儿用以代替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
正常小儿的指纹多数应该是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若发生疾病,指纹的浮沉、色泽、部位等,都随之发生变化。《幼幼集成》一书中对小儿患病后指纹的变化,用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作为概括。
篇11: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闻诊
闻诊是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闻诊包括听语言声、啼哭、咳嗽、呼吸及嗅气味等方面。
1.语言声 正常小儿语言以清晰响亮为佳。
2.啼哭声 正常健康小儿哭声宏亮而长,并有泪液。
3.咳嗽声 咳嗽以声音畅利,痰易咯出为轻。
4.呼吸声 呼吸气粗有力,多为外感热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痰邪壅肺,如哮喘症。
5.嗅气味 包括嗅口气和大小便的气味。
闻诊注意事项
听声音中的语言声与啼哭声,应掌握寒热虚实总的原则,如声静属寒,声噪属热,声低属虚,声高属实等。啼哭是小儿的一种语言,除为疾病所致各种啼哭外,还应排除饥饿、口渴、针刺、尿布潮湿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
篇12:地方网站运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
作为一名从事地方网站运营和推广的站长,需要具备一定的的文化素养、基础的网络技术、较广的人脉资源,更需要有“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繁杂的事情坚持做”、“艰苦的事情巧妙做”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热情,成功的标准很简单,或是成千上万的稳定流量,或是丰厚的收益和回报,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然,对于我们草根创业者来说,网站的优化和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 ,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积跬步以至千里。在这里,我们不妨打个比喻,将地方人才网站运营和推广工作看成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借鉴一下扁鹊的“四诊”法。
望,就是要眼见为实。地方网站不同于全国性的门户网站或行业网站,每天呆在办公室或者窝在家里,足不出户是无法形成地方特色的。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多到街头巷尾和人才市场上逛一逛,看看满街的招聘广告、用工信息,那些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和信息来源;多去大中专院校去走一走,了解下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主要渠道以及对网站品牌的认知度等,那些都是我们人才网站的生存之本、立站之基。 特别是要了解一下当地包括学校有没有正在筹备或进行一些重要会议或活动,认真考虑下我们的人才网如何合作介入,或者借势借力宣传推广。比如我们三明0598人才网搞的创业征文活动,就是看到当地团委在搞“五四”青年节活动,于是主要跟进策划,达到了适时应景、吸引眼球的效果。
闻,就是要嗅觉灵敏。人无完人,天外有天。从事网站运营工作工作,要立足一个“早”字,抓好一个“勤”字,延伸信息新闻触角,迅速把握政策信息,了解行业资讯,熟悉网络优化。通过读书、看报、上网浏览信息等方式,全面捕捉有效信息,采取记笔记、写心得、记日志等方式,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前两年我们三明0598人才网了解到工商部门加强了对网络主办单位的管理,于是及时注册于一个个私企业,并在省工商局作了备案,有效规避了无证无照经营的风险,
后来当地有些网站受处罚时,我们就高忱无愁了。最近,考虑到人才网站的长远发展问题,我们成功申办了职业中介许可证,重新注册了三明乐途职业经纪有限公司,并将办公地点迁到当地的中介服务大厅,使网站步入正规化的轨道,获悉建议搞地方网站的朋友从长计议,也尽快成立实体,人体单干的时代不好过啊。
问,就是要不耻下问。从事网站运营和推广工作,必须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采取听、看、查方法外,还要用好一张“嘴”,多问,不仅要弄清问题发生的经过及结果,还要追根溯源,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问中学,在学中干,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对于学习交流的重要性,相信各位站长朋友都深有体会,这也是站长类网站如何火爆的原因吧。看看a5等站长论坛每天都是数十上百万的发贴量,网站运营、线下推广、搜索优化、网络赚钱、空间租用、推广渠道、域名交易、原程序选择、网站出售、行业新闻、百度更新、pr更新、排名问题、快照问题、k站问题等等,几乎你所关心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在那里学习交流,找到答案,或是得到启发。 站长夜猫子也常在站长网上投投稿、发发贴,偶尔也参加下在线访谈和征文活动,收获颇丰。
切,就是要对症下药。在望、闻、问的基础上,在掌握实际的情况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好“药方”,使你的地方网站运营获得更大的流量和更多的盈利。很多新手站长,很容易冲动,很喜欢想当然。发现别人的关键字百度指数更多,就急着换标题改描述;听说买链接、做黑链可以快速提高百度权重或pr值,就赶紧节衣缩食去购买;看到一篇教程说可以一个月流量上千、收入上月,就跃跃欲试,欣喜若狂;获息有人承诺三天关键字就是上首页,就坚信为疑、顶礼膜拜,相见恨晚。殊不知,自己的网站排名不好、流量不佳、收入不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网站原程序代码问题,还是空间、服务器问题;是网站内容原创度问题,还是外链的相对性和广泛性问题;是关键字竞争性太高问题,还是标题描述优化过度问题。自己都一无所知,久病乱投医是断不了病根的。如果实在没有把握,推荐向A5优化诊断团队求助。
笔者认为,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相互渗透,要做好网站运营和推广工作就必须做好四者的结合,才能使地方网站成长为当地品牌、行业龙头,促进网站的正规化、团队化和可持续发展。
篇13:《黄帝内经素论》第:论疾诊尺(四)
SW17——《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17—Q1002‖→‖LS74—Q0101‖迁移说明:
1、本节与原篇《脉要精微论》前后文意不属,显见漏简,宜迁出;
2、《类经》置于脉色类五卷二《部位》,独立成篇;
3、《内经校释》云:“对本节经文,有两种解释,杨上善与王冰认为是按尺肤分部;马莳与张介宾等,认为是按寸口分部……‘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仿于《难经》,马、张诸家,以寸、关、尺释之,与经旨差矣。’丹波氏的分析,确有道理。”
4、《太素》置于诊候之二卷第十五《五脏脉诊》,杨上善注曰:“从关至尺泽为尺也,季胁之部当在尺中央两傍,不在尺外两傍,季胁有病当见此处。尺中两傍之外,以候两肾,之有病当见此部也……。”杨上善按尺肤分部,甚是;
5、杨上善、王冰按尺肤分部,甚是,从之。所论为尺肤分部之反射关系,迁入本位,与《论疾诊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Q1002膻中:心包。
LS04——《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04—D1201→Q1605‖→‖LS74—D0101‖迁移说明:
1、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当迁出;
2、《太素》置于卷第十五《色脉尺诊》,从杨上善尺诊分类之判断;
3、在前文阐述望诊、色诊之后,镶嵌本节,从工、明、神医术三境界论述色诊、脉诊、尺诊相应关系,接着论述五脏六腑脉诊与尺诊对应关系,由此导入诊尺之论,自然顺畅,与《论疾诊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LS04—D1301→Q1302‖→‖LS04—Q1401‖→‖LS74‖迁移说明:
1、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太素》置于卷第十五《色脉尺诊》篇,从之;
3、随迁至LS04-Q1401句后,与前文相互呼应,进一步阐述五色与五脏之关系,义理相通。
D1201问而极之:帝问“问而极之”,未见伯答,必有漏文,迁入之《移精变气论》SW13-D0401→D0701即为解论。
Q1201桴:fu2,鼔槌。桴鼓,即以槌击鼓。
Q1602贲:
1、《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贲,与愤同。”
2、贲,愤也。贲而起,即愤然而起。
Q1605参合而行之:
1、《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参合而行之,三者相合而行之也。”
2、参,参考;合,综合。参考综合三种诊法而行医。
SW13——《移精变气论第十三》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13—D0401→D0701‖→‖LS04-Q1201‖→‖LS74‖迁移说明:
1、所论色脉与《移精变气论》主题不属,漏简,当迁出;
2、《太素.知祝由》无本节文字,可辅证本节宜迁出;
3、《素问悬解》将D0201→Q0203段置于卷三《玉版论要》篇首,并云:“旧误在《移精变气论》。”从其迁出,不从其迁入。
4、因前文《邪气脏腑病形》LS04-D1201帝问“问而极之”,未见伯答,必有漏文。本节迁入明确作答,前后义理相贯。如此则《论疾诊尺》所涉望、闻、问、切四诊,俱矣。
Q0501一:
1、“一”者,原因,病因也。据《三部九候论》SW20—Q0201“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知:一,即事物源头,即原因。
2、因古人当时未创“零”为起点,对起点的认识,尚还模糊(有《六微旨大论》SW68—Q1901→Q1904为证),故而以“一”论之,然其作为“原因”之本意,昭然若揭。
Q0601闭户塞牖:闭户,关门;牖,窗户。塞牖,关窗。全句为关好门窗。
LS37——《五阅五使第三十七》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37—D0101→Q0701‖→‖LS74—D0000‖迁移说明:
1、原篇《五阅五使》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所论五色之诊,迁入本位,恰形成完整的色诊之论,作为论疾之导入,合情合理。
‖LS37—D0601(五脉…安见)‖→‖LS37—D0201(黄帝曰)‖→‖LS74‖迁移说明:
1、帝之两问“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原位D0601“岐伯曰”之后,后文不见伯答,显见窜简,当迁出;
2、《甲乙》置于卷一第四《五脏六腑官》,与《灵枢.脉度》LS17-Q0109→Q0111部份合而成篇,皇甫谧对两部份关联之处置,甚是;
3、《灵枢悬解》置于卷六《五阅五使》LS37—D0201“黄帝曰”之后,黄元御处置甚是,从之;
4、“五脉安出?五色安见?”两问八字,作此迁移,则迁出位和迁入位帝问伯答俱合,义理两通。
D0101五气:《素问悬解》之《六节脏象论》注:“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食人以五气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从之。
D0201五脉安出?五色安见:见迁移说明。
Q0201明堂:据《五色》LS49-D0101可知:明堂即鼻部。
Q0201必当治里:
1、《全本黄帝内经》作“必当治理。”
2、《灵枢集注》注:“如从外而内,是当皮而络,络而脉,脉而经,经而脏,故曰经气入脏,必当治里。”
3、《内经校释》、《内经注评》均作“必当治里.”从之。即必须正确治理五脏脉。
Q0301阙、庭:阙,据《五色》LS49-D0101可知:阙即眉心,庭即额部。
Q0301蕃、蔽:蕃,据《五色》LS49-D0101可知:蕃即两颊,蔽即耳门。
Q0301方壁、高基:
1、《内经校释》注:“下腭部曰基。高基,即指下颚部位高厚隆满。”
2、《说文》:“壁,垣也”,即面部;方壁,面部方正;高基,颧部隆起。
Q0301引垂居外:《内经校释》注:“连接耳垂凸露在外。”
Q0601不见:《说文》:“见,视也。”不见,即不清晰。
Q0601又埤其墙:埤,bei1,《说文》:“埤,增也。”城上的矮墙,《黄帝内经.天年》作“又卑基墙”,卑取低下之意。其墙,肌肉之代称。全句即:又兼面部瘦削。
Q0601殆:危险。
Q0701左右上下,各如其度:详见《五色》LS49—D1101→Q1125所论。
LS17——《脉度第十七》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17─Q0109→Q0111、D0301→Q0301‖→‖LS37─Q0107‖→‖LS74‖迁移说明:
1、原篇《脉度》非独立论文,所迁部份与前后文意不属,杂简凑篇,均宜迁出;
2、《灵枢悬解》将LS17-Q0109→Q0111仍置于卷五《脉度》篇,并曰:“此与《终始》、《禁服》关格义同。”将LS17-D0301→Q0301仍置于卷五《脉度》,并曰:“帝因五脏开窍五官,而疑经脉独荣五脏,不荣六腑。其实阴脉荣五脏,阳脉荣六腑,两不偏也。”
3、《太素》将LS17-Q0109→Q0111置于卷第六《脏腑气液》前部,中部接《九针论》LS78-Q0412→Q0424,后部接《素问.五脏别论》SW11—D0101→Q0104,三部合而成篇;
4、《甲乙》将LS17-Q0109→Q0111置于卷一第四《五脏六腑官》,接于《五阅五使》LS37—Q0401、Q0501五官之论后,皇甫谧对两部关系之判断,甚是;
5、迁入本论本位,既答帝问“愿闻其五使”,补了“五使”之漏,又为前文“五官者,五脏之阅也。”深入论述,可谓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Q0109臭:即嗅,嗅觉。五嗅,指臊、焦、香、腥、腐五种气味。
Q0111关、格、关格:本经定义如下:
1、《灵枢.终始》LS09-C0106→C0107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2、《灵枢.禁服》LS48-D0703→D0705“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3、《六节脏象论》SW09-Q1307→Q1309人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SW18——《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18—Q0122→Q01225‖→‖LS74—Q0116‖迁移说明:
1、本句乃尺诊之论,与《平人气象论》主题不符,文意不属,显见漏简,当迁出;
2、《素问悬解》置于卷二《脉要精微论》,并云“此段旧误在《平人气象论》中。”从其迁出,不从其迁入;
3、《素问直解》云:“此诊尺脉而知病之所在也。自此至妇人妊子,其词意与《灵枢.论疾诊尺》大略相同。”高士宗对本节与《论疾诊尺》关系之判断,甚是,从之;
4、迁入本论本位,与《论疾诊尺》诊尺之论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Q0122【亻亦】:yi4,无力。
公众号:其人颂经
篇14:医学考研复习:考生需把握四诊法
2015医学考研复习:考生需把握四诊法
诊法一、特色
考研之前,大家都喜欢向学长们请教考研之路,这是件好事,“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但是我们得出的答案各种各样:有人说考研就是和时间赛跑,有的人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也有人说自己考研很轻松,正常的生活作息就可以了;有人说辅导班是上研的保障,也有人说辅导班就是伪善面孔下的骗局……如此等等,众说纷纭。你――如何选择?选择之前你要明白一种心态:凡事成功之后,无论过程是如何的残酷或轻松,大部分人都不会掩饰成功后的喜悦,加上虚荣心作怪,便会潜意识地将艰难的过程描绘成充实的生活,将得意之处再添一些色彩,也不枉自己有了说话的权利。所以,你会发现他们的口才都变好了,考研在他们眼中不是很难的事,这与从未考研人的感觉差之千里。
由此,应该清楚地明白:无论是生活习惯,或是学习方法不可能因为考研而改变甚大。假如你是一直对生活安排有序的人,自然可以按照平时的状态学习;假如你是另一类人的话,最好是就近原则找学长当面单独谈谈,那样自己收获的可能更多。
总而言之,根据自己的特点,走有自己特色的考研路。
诊法二、兴趣
别人认为我能上研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医学强烈的兴趣,我不否认这是重要因素之一。兴趣是不是真能带来这样大的动力?只有有过这种感觉的人才能真正的明白。相信不相信有医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将临床各科、部分中医理论和部分心理学理论系统掌握?我相信,了解我生活的人也相信。曾经有人问:看那么多的书不头疼吗?要是真的将几十本书放在一起,不死也吓晕了。然而,当时我是一本一本看的,眼里没有那么多的课本,只有引人入胜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学习只是以乐而学、以学而乐。带着兴趣学习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兴趣是不是和你的职业生涯有关,是不是和你的未来生活挂钩。
所以,选择你喜欢的专业领域才会让你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
诊法三、规划
每个人的体力、精力和情绪都有一定的周期,毅力再强的人在考研这种高压之下,也难免出现情绪的波动。孤独、寂寞、单调、乏味的毒箭会不时的'袭来,不必侥幸,这些情绪在考研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只是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宜。很多人开始斗志昂扬,早晨5点起,一天14个小时在学习,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最后却导致时间体力透支,精神萎靡,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大家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经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最后才会成功。
诊法四、心态
中医养生讲:“恬淡虚无”。“考研不能给自己留后路”,这是研友决不服输态度的体现。如果我是那么做,今天就没有了说话的小小权利,为什么如此说?其实,大三是以乐而学、以学而乐,大四上半学期则是以学而学、以考而学,纵然考不上,学了一脑子的知识,还怕无用武之地!心态放松了,目标看清了,坦然处之而已,剩下还有什么担心的?如此,自己的心态调节的很好:松而不懈、紧而有序。
所以,中医以养命来说,欲要有;以养生来说,欲须无。应用于研友来说:开始复习之前,目标、进程、参考书要有;复习过程之中,目标则要实存似无。当然,这只是自己的观念。佛曰:“你的十分天赋是你前世修来的,若此生不努力挖掘你的天分,也不能得到十分的才能”。有人认命,有人不认命,本无可厚非。只是我不太喜欢“只要努力了不管结果如何”,倒是极赞成“只要努力了,结果总是可观的”。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2015考研成功。
★ 摘要范文
★ 转诊制度
★ 主要事迹摘要
★ 论文摘要格式
★ 艺术论文摘要范文
★ 活动摘要范文
★ 经典语录摘要
★ 论文摘要范文
★ 成都一诊作文范文
四诊摘要范文(整理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