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如何复习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时间:2024-02-05 03:35:52 作者:wll0vecy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wll0vec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初三语文如何复习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初三语文如何复习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初三语文如何复习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基础知识作为中考语文当中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字义,成语俗语涵义,以及古诗词与文言文的默写,此部分内容满分为30分,占中考总成绩的四分之一。但是与阅读和写作不同的是,此部分内容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因此在复习中,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基础知识部分有3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量比较大,要求掌握780个词语,200个成语,20个俗语,以及31篇古诗词和24篇文言文;二是中考当中的考查比较细微,重视具体字词涵义,以及不同语境当中的运用;三是此部分内容大部分需要学生进行识记。

那么这些大量的基础知识,怎样去进行复习呢,在此我们给出以下复习建议和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梳理汇总。这是基础知识复习首要的工作,把要掌握的字词以及成语俗语,还有要背诵的篇目整理到一起,这样把知识集中到一起,不仅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又便于携带和记忆。

第二,合理规划,循序渐进。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一个特点就是量比较大,并且许多内容需要进行识记,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而言,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循序渐进,具体操作就是将这些知识进行分配,依据自己的具体复习情况合理地规划到每一天当中,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化整为零。

第三,找出重点难点,区别对待。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的情况找出重点和难点,也就是那些自己没有记住或者记忆不清,甚至是存在偏差和错误理解的知识。复习中,可以先自己进行理解,然后再对照词语或者成语的含义,对比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那些理解准确的词语可以一带而过,理解上有问题的就需要重点记忆。

通过这样的复习,就能对数量较大的基础知识部分有一个扎实牢固的掌握,为了避免遗忘,要进行多轮巩固,第一遍全面复习,第二遍重点复习不知道含义和理解有误的,这样一遍一遍逐渐缩小范围,最后一定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部分,保证中考当中30分的基础知识不失分,再去通过后面的阅读和作文,挑战高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范围固定,题型也比较稳定,只要平时用心,注意积累,就能够拿到,得分不难,丢分极其可惜,不仅要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是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篇2:初三语文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

第1课沁园春雪

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外国诗两首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着作编为《饮冰室》。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l、《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

2、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3、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主要着作有《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

4、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组织编纂《百科全书》。

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10课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第12课心声

1、《心声》的作者是黄蓓佳。

2、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文学体裁。

3、小说有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主要要素是人物形象。

4、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5、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人物描写必须具有典型性。人物的直接描写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6、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7、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第13课事构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第15课短文两篇

1、《谈读书》的作者是培根,英国的哲学家、作家。着有《随笔》、《新工具》等。

2、《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原名邓拓,当代作家。

3、阅读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4、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5、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6、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7、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此外,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8、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

第17课智取生辰纲

1、《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朝代)人。

2、“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3、写出下面人物的绰号。

吴用:智多星杨志:青面兽白胜:白日鼠

第18课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第19课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第20课香菱学诗

1、我国古典四大名着是:《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2、曹雪芹,名,字雪芹,号梦阮,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第21课陈涉世家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朝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第23课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第24课出师表

1、《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历史上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指魏国、蜀国、吴国。

第25课词五首

1、《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是唐朝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北宋朝的范仲淹。

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北宋朝的苏轼。

4、《武陵春》作者李清照,是南宋朝的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是南宋(朝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赋”是写作的意思。

篇3: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王维与盛唐山水田园诗

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他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号为“诗佛”。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的影响。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是在传统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风俗的影响。他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柳宗元,著名散文家,亦是著名诗人

他对儒、道、佛思想均有吸收,具有唯物思想和较为进步的历史观。柳诗现存160余首,大部分为遭贬后的悲愤和对山水景物的欣赏寄托之作。

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号“小李杜”

杜牧的写景抒情之作,描摹自然之美,以抒发俊爽之情。如《山行》、《清明》这些诗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为之陶醉的风情。

李商隐的诗其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1)工于比兴,情致缠绵。善于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刻划入微,传达缠绵的情感。

(2)巧于用典,意蕴含蓄朦胧。诗人往往用神话、典故,以及比兴、象征等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意蕴含蓄,耐人咀嚼。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且亦留给读者以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

篇4: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积累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二》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篇5: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多学习一些文学常识有利于孩子爱上文学,减少对文学、古文的抵触情绪,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人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文学常识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

小升初语文的课外文学常识

初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语文山东文学常识知识点

初一语文文学常识巧记

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复习试题

高考语文常考的名著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附加题考点盘点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的选择题试题

初三语文如何复习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三语文如何复习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