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基础知识分类总复习

时间:2022-12-06 06:06:45 作者:阿拉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拉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学英语基础知识分类总复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学英语基础知识分类总复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中学英语基础知识分类总复习(四)

1. 名词性从句包括

△.主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主句的主语)

引导词:that(无任何意义,不充当任何成分,只是单纯的连词,不可以省略,也可以用it作形式主语,that引导的从句放在句末)

eg. That he will succeed is certain.-→It’s certain that he’ll succeed .

Whether(从句置于句首时必须用whether,置于句尾时,有时if可与whether交换)

eg. Whether she will go there is not know.

wh-疑问词(有意义,根据词性特点充当相应成分)

what(……东西) who(谁) which(哪一) when(何时) where(什么地方) why(为什么) how(怎样,如何)

whatever,whoever,whomever,whenever,wherever,(无论什么,无论谁,无论何时,无论在哪里)语气比what,who,when等强烈 。

△宾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主句的宾语,放在动词,介词,某些adj.等后作宾语)

引导词:that (无任何意义,不充当任何成分,常省略)

(think,believe,suppose,expect等后接that引导宾从,形式上否定主句,意义上否定从句)

eg.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whether,if(从句中有or,not时,不可用if取代。从句作介词宾语时,不可用if取代)

eg. I don't know whether he will come or not.

Everything depends on whether you agree with us.

wh-特殊疑问词(意义即为疑问词本身的含义)

whatever,whomever,whichever(语气比what,whom,which强些)

△宾语从句的语序必须是陈述语序,即按照主语、谓语的顺序

△宾语从句的时态必须与主句呼应

主语谓动现在或将来时,从句可按需要使用任何时态

主句谓动过去时,从句中用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

主句谓动过去时,从句叙述某一客观真理时,从句时态用一般现在时。

△表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主句的表语,放在be动词/联系动词之后)

引导词.that(无任何意义,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不可省略)

eg. The trouble is that we are short of money

whether(“是否”,不可用if代替)

eg. It was uncertain whether he would come.

不确定的是他是否要来

The first question is whether it is true or not.

wh-疑问词(what,who,which;when,where,why,how).注意:表语从句的语序也要用陈述句的语序)

eg. The problem is how we could make him understand it.

as if/though (“似乎”,注意.从句表达的是真实事实还是要用虚拟语气)

eg. He looks as if he were angry.

It look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

△同位语从句(一般跟在某些名词eg.fact,idea,news,dream等的后面,用以解释或说明前面的名词,在句中作同位语)

引导词:that(在下列名词后可用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answer,belief,doubt,fact,hope,idea,information,knowledge,law,news,opinion.plan, suggestion,thought,truth,word等)

wh-疑问词(no idea后用when,where,how等)

△表命令、要求、建议等的n.后的同位语从句中要用虚拟语气,即谓动用“should+动尾”

△注意同从与定从的区别

同从的引导词无意义,不充当成分,不可省略,同从与其说明的n/pron应为同一内容。定从的引导词在从句中作成分,对先行词的一个限定说明

2.定语从句包括

限制性定语从句

引导词:关系代词 who,whom,that,whose(某人的);which,that,whose(of which)(某物的)

介词+关系代词,介词+whom/which/whose+n.

关系副词 when,where,why

注意:(1)只用that作关系代词的场合

只用who作关系代词的场合

只用which作关系代词的场合

(2)当先行词是表时间或地点的名词时,根据题意确定用when,where(作状语)或which(作主、宾语)

非限制性定从

引导词:关系代词 who,whom,whose,(某人的)as,which,whose(某物的);

关系副词when,where

注意:as引导非限制性定从常用于一些固定意义的表达

eg. As is known to all,

As is often the case,

As is expected.

3.状语从句包括

(1)时间状语从句

连接词 when, while, as; before; after; since, ever since, until, till, as soon as, once, no sooner…than; hardly……when, scarcely…before(when),immediately, directly, instantly; the moment, the minute, each time, next time, the first/last time, soon after

△when 既可引导一个持续性动作,也可引导一个短暂性动作,可用于主句和从句动作同时发生或从句动作先于主句动作

while引导的动作必须是持续性的,强调某一段时间内,主从句动作同时发生,相当于during the time that……

as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可用持续性动词,也可用非持续性动词,但它较强调主从句中的动作同时发生,也可用来说明两种正发展或变化的情况。 “随着”,表时间的推移。

eg. It was raining when she arrived home.

My mother was cooking while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s I get older, I get more optimistic

△(主句)延续性动词(肯定式)+until/till从句(短语) “直到……才” 强调句型 It was not until … that …

not until 置于句首,主句要用部分倒装

△Since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自从……时”,主句要用完成时态。但时间的计算方式略有不同

since后若是终止性动词的过去式,则时间的起点应从该动作发生时算起。

since后若是延续性性动词的过去式,则时间的起点应从该动作结束时算起

在“It is + 一段时间 +since从句……”句型中,时间一律以since从句的动作完成时算起。

eg. Mr Li has been here since he came back

He hasn't been back at school since he was ill.

自从他病愈后一直没到学校来

I haven't heard from him since he lived here.

自从他不住在这儿以来,我就没有收到过他的来信。

It is three years since she was not in our class.

△ no sooner … than, hardly … when, scarcely……before/when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刚……就……”,“一……就……”,在这些结构中,主句动作先发生,用过去完成时, 从句用一般过去时,主句常用倒装语序,即把助动词had放在主语前面

eg. No sooner had he reached home than it began to rain.

Hardly/Scarcely had I entered the room when the phone rang.

(2)地点状语从句

连接词 where ,wherever

△ 地点状语从句有抽象条件的含义时,从句要在主句的前面。

eg . I will follow you wherever you go.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注意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与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区别

eg. Go back where you came from. (从句前无先行词)

Go back to the village where you came from. (从句前有一个表地点的n作先行词)

(3)原因状语从句

连接词 because. since, as, for; now that(既然);seeing that(鉴于……),considering that (考虑到……;由于……)

△ because 所表示的原因含有较强的因果关系,专门回答用why 提出的问题,一般放在主句后面

since 语气次于because,表示稍加分析后推断出来的原因或是人们已知的原因。“既然,由于”,常置于句首。

as 语气最弱,多以既成的事实为理由,一般放在句首。用于因果关系十分明显的场合,也可置于主句后面。

eg It was because he was ill that he didn’t go with us

Since no one is against it ,let’s carry out the plan.

As he wasn't ready in time, we went without him.

We couldn't walk very fast as the street was quite dark.

for 表原因,属并列连词,不是说明直接原因,而是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断,用于表示补充说明理由。

eg. .He must be ill ,for he is absent today

△.now that 用来说明一种新情况,然后加以推论,位于句首时,that可省略

eg. Now (that) everybody is here, Let's begin.

(4)目的状语从句

连接词/词组 so that(以便,为了),so(以便),in order that ,in case (以防,免除),for fear that(以防),lest(以免)

从句中谓语常含may, might, can, could, will, would等情态动词。

△当从句与主句主语一致时,可将从句变换为so as to, in order to 短语。lest 引导的从句中须用“should+动词原形”,表虚拟语气。

eg. I shall write it down lest I should forget.

(5)结果状语从句

连接词/词组 so(结果),(so)that(结果),so……that……(如此……以至于……),such……that……(如此……以至于……)

eg. Mr Smith had overslept so he was late for work.

My pen fell under my desk (so) that I couldn't see it.

△注意几个易混句型

so +adj./adv. + that从句

so +adj. +冠词 +名词单数+that从句

so +many/few/much/little + n +that从句

such + 冠词+adj.+名词单数 +that从句

such + adj. +不可数名词/名词复数

eg. The box is so heavy that I can't carry it .

She is so beautiful a girl that all the boys of our class like her.

There is so little water that you can't drink.

She is such a good girl that she can help you.

(6)条件状语从句

连接词/词组 if (如果,假如),once(一旦),so/as long as (只要……就),unless(如果不,除非),on condition that (条件是……),suppose(倘若,万一),supposing(要是,仅在问句中用),provided that/providing that(假如)

△.条件状语从句中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态。

“祈使句+and/or/or else/otherwise引导的结果句”句型中,祈使句在意义上相当于条件状语从句

注意:if引导非真实性条件句时,虚拟语气的使用。

(7)方式状语从句

连词/词组:as(像……一样,依照),just as ……so ……(像……,正如……,对于……),as if/though (仿佛……的,就像……似的)

eg. I'll do as I am told to.

Just as water is to fish, so air is to man.

空气对于人,正如水对于鱼一样。

He spoke as if he had been there before.

△.as if /though 引导的从句与事实相符,用陈述语气;与事实相反,用虚拟语气。

eg. The woman teacher hurriedly left the classroom as though she was angry.

Our teacher treats us as though we were her children.

(8)让步状语从句

连词:though/although (尽管,虽然) ever if/though(即使),

whoever/no matter who ,whatever no matter what, whichever/no matter which, whenever/no matter when, wherever/no matter where, however/no matter how, whether……or(not),as, while(尽管)

△.although 比though的语气重些,多用于正式文体,引导的从句常位于句首,但一般二词也可互换使用,都不可与but连用,可以和yet,still连用。

△.even if/though 常用以强调让步概念,会有退一步想的意思(有时用于虚拟语气)

eg. We'll make a trip even if the weather is bad.

Even if I were in your place, I wouldn't take the job.

△.as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从句部分用倒装语序,句型为:

adj/adv/n(不带冠词)/动词原形 + as + 主+谓

(在这种倒装结构中,也可以用though,但不可用although.)

eg. Although the TV set is very dear, I still bought it

child as he is, the boy knows a lot.

Try as I might, I couldn't lift the stone.

Whether you believe it or not ,it is true.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may be),we are determined to carry the research to the end.

(9)比较状语从句

连词:as……as(和……一样),not so/as……as(和……不一样)

More…… than ,less than (比),the ……the……

eg. John plays football as well as ,if not better than, David.

约翰足球踢得如果不比大卫强也和他一样好。

She is not so wealthy as her brother.

她不像她哥哥那般富有。

Nothing is so difficult as this.

没有比这更难的了。

I like bananas less than apples.

苹果同香蕉比,我更喜欢苹果。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knowledge you can get.

你看的书越多,你的知识就越丰富。

中学英语基础知识分类总复习(五)

介词、代词和数词

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特别是一些常用介词,搭配能力特别强,可用来表示种种不同的意思。

介词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要掌握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首先要了解一些主要介词的基本意思,作为立脚点,同时要注意介词和其它词,特别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关于和动词的搭配,主要注意在什么动词后需要跟什么介词。

1.表“时间”的介词。

△“在何时”用at,on,in等

at某一具体的时间点

at the week 在周末 at Christmas 在圣诞节期间

at the Spring Festival 在春节期间 at lunch 午餐时

on 某天或某天上、下午

on Monday 在星期一 on January 1st 在1月1日

on my birthday 在我生日那天 on the afternoon of June 3 1月3日下午

on a cold winter evening 一个寒冷冬天的晚上

in “一段时间”,也可用在月、季节、年等时间短语前

in the months that followed 在后来的几个月里

in the day 在白天 in half an hour半小时之内(后)

in spring在春天

△“在……期间”用during,for,over,within,throughout,from……to等

during 在……期间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s 在暑假期间

during the last three years 在过去的三年中

for “达,计”

for a long time 好久 for a few days 好几天

for a monment 一会儿 for ever 永远

within “在……期间,不超过”

I'll be back within an hour.

Do you think the work can be done within five days?

from...to....“从……到……”

from Monday to Friday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从早到晚(till不能用to)

△表示其它时间概念的介词有before,after,since,until,till,between,by,up to等

before “在……之前,早于”

before class 上课前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before long 不久

after “在……之后”

after a while 过了一会儿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台

since“自从……”

since last Monday 自从上星期一以来 since 1998 自从以来

until/till “直到……”

He didn't leave the swimming-pool until closing time.

between “在……之间”

I'll call on you between two and four this afternoon.

我今天下午2点到4点来拜访你。

He was at middle school between 1983 and 1997

他从1983年到在上中学。

by“到……为止”

All of must be at the school gate by 6 tomorrow morning

我们大家都得在每天早上6点之前到达校门口。

By the time of last week,we had finishied all the lessons for this term

到上周末为止,我们已经把本学期课程都学完了。

△在时间状语中,有两种情况不用介词

表示“去年”,“上个月”,“今年”,“这个月”,“本周”,“明年”,“下个月”,“下周”,“每年”,“每月”,“每周”等概念。

Lastyear(month,week);thisyear(month,week);nextyear(month.week);

every year(month,week)

all表示整个“年、月、星期、天、一生”等概念时。

We worked there all afternoon.

She has lived in the village all her life.

2.表示“地点”的介词

△大地点用in,小地点用at

in a city在城市 in the sun在阳光下

in the north在北方 at the gete在大门口

at the second crossing 在第二个十字路口

at the bus stop 在公共汽车站 at the doctor's 在医院诊所

△表示“在……上面/下面”的介词

on多用于物体有接触时,位于物体的表面,边上,线上

on the other side of 在……的另一边 on the left 在左边

on the Thames 在泰晤士河上

above 侧重于指上下位置,有对比与参照物

The picture is above the map

The mountain is about 2000 meters above the level.

over 侧重于指横跨两端,或有覆盖的含义

She spread a cloth over the table

There is a bridge over the river.

under 与 below 均可表“正下方”

The water reached a few inches below/under the knees

水离膝盖只有几英寸了。

“低于……”仅用below,此时与above为反义。

below the sea level 海拔以下 below the freezing point 冰点以下

只用under的情况

play under the tree carry sth. under one's arm.在胳膊下夹着东西

△表示“在……前面/后面”的介词

in front of 指位置”在……前面/正面”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方)反义词为behind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in front of their house.

He sits in front of me

before多与抽象概念连用,暗示在地位或威望相对比较高者之前或表示顺序在前。

He stood before his teacher,not knowing what to say.

in the front of (一物体包含在另一物体的内部的前方)

He sit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behind(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后面)

He parked the car behind the house He sits behind me.

at the back of(一物体包含在另一物体的内部的后面)

There is a blackboard 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表示“在……中间”的介词

between (常指二者之间)

there is a picture hanging between the two windows.

among (三者或三者以上)

The animals usually hide among the trees during the daytime

in the middle of (强调在一处地方的中心或中心附近的位置)

there is a desk in the middle of the classroom

△表示“在……旁边”的介词

near “在附近,靠近”暗示距离很近

He told the child not to go near the dog

beside“在……旁边,靠近”

The man standing beside the car is Mr white

by 与 beside 意义相近,“在……旁边,紧埃”

The six blind men sat by the roadside all day

around“在……周围”

She has a scarf around her neck.她脖子上围了一条围巾

△inside与 outside 互为反义词

inside“在……里面”

The children were kept inside the house all day

outside“在……外面”

The Purple Mountain is located outside the city of Nanjing

紫金山位于南京城外。

△.across“在……对面”,“在……那一边”

The post office is just across the street

△.against 靠着

The man stood with his back against the wall.

△beyond “在……那一边”,“远于……”

Our house is beyond the hill .

△.from “离开”

My home is two miles from the school.

3.表示“方向”的介词

△.to “到……,向……”

They walked to the sport ground. Japan lies to the east of China.

△.at(动作方向)“朝向……”

laugh at look at smile at rush at shoot at朝……射击 throw at朝……扔

△.from “从……”

A friend of mine sent me the gift from Tianjin.

这礼物是我的一个朋友从天津寄给我的。

△.into “进入……” (反义 out of)

He poured some milk into the cup.

△.along “沿着,顺着……”

They drove along the river for nearly two hours

他们沿着河开了近两个小时的车。

by “(运动方向)沿着,经过,经由”

He entered the room by the back door,not the front door

The Greens travelled to Suzhou by Shanghai

out of “从……出来” (反义 into)

She took a book out of her schoolbag

(a)round “环绕,围绕”

Some foreign frirends were shown around our school this morning.

for “(方向,倾向,能力)向,往”

The ship started for London. She has a gift for art.

off “从……离开”,“从……下来”

She fell off the ladder and hurt her leg

△.toward(s) 只表示动作的方向,与到达与否无关

I found the car driving towards me

to 表示到达目的地,常与 go,come ,return,fly等连用

for 和 to 表目的地时前面所用动词不同,常与 leave ,start,sail,set out等连用

△.表示“经过”、“穿过”、“通过”的介词

across “从这边到另一边”

through “从事物的里面穿过”或“从长形物的一头到另一头”

The policeman forced his way though the crowd

by (=past) “从人或事物旁边经过”

He waked by me without saying a word.

She drove past a school on her way home

over“从人或事物的上空经过、越过”

I don't think anyone can jump over the fence.

Lots of planes fly over the city every day

△.表示“遍及”的介词

throughout (时间或空间)遍及于……,到处;整个期间,从头到尾

The news spre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year 一年四季

all over (空间场所)一片,到处,浑身

Dead leaves lay thick all over the ground

all around 四处,到处,整个那一带

4.表示“方式”、“方法”、“手段”的介词

△.by “用(方法、手段、途径等)”或意为“乘坐(交通工具)”后接的n.前常不用冠词

Mr Green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car.

He makes a living by selling newspapers.

△.in “用(方式、材料、途径、语言)”

You can do this in a different way Can you sing in English?

△.with “带着、伴随”,后接具体的工具、收到、材料或其它行为方式

He wrote these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a small bamboo stick.

△.through “以(方法、手段)”,“经由”

W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listening,speeking,reading and writing

I got to know him through a friend.

5.表示“在……方面”的介词

△.in “在……方面”,常见搭配:do well in,be rich in,be different in .be interested in.

China is a country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t “在……方面(有能力或造诣)”

My father is very good at telling stories. Robert is clever at maths

6.表示“数量”的介词

△.about(around) “大约”

There are around 80 pyramids in Egypt.

△.round “大约”

It's round 5 o'clock.

△.over“超过,在……以上”

7.表示“除……以外”的介词

△.except “除……以外”(不包含在范围之内)

We all went to the Summer Palace except him

<注>在否定句中,besides与except均可。

They didn't know the answer except/besides Tom

△.besides “除了……以外,还有”(所指包含在叙述范围内)

Who else will go to the cinema besides Jack?

△.but “除……之外”多于nobody ,none,nothing,anything,everyone,all等。

No one but Tom went there

△.except for “只是,只不过,除了……之外”相当于“except + that从句”

The car is nice except for the color.

△.except that/wh-疑问词 从句

Your article is good except that it's a bit too long.

He is never late except when he is ill

△.apart from

表“此外,除了……之外”(=besides,as well as)

Apart from being too large,it just doesn't suit me.

表“撇开……来说,除掉”(=except for)

A good piece of work,apart from a few slight faults.

There can be no knowledge apart from practice

没有能脱离实践的知识

8.表示“论述”“关于”的介词

△.“on” 表示“论述”,常与speak,talk,write,lecture等词连用

He is writing a book on cooking

△.about “关于”

He told me a lot about him in the summer vacation.

It's a story about love.

△.of“关于”常与 think,know,hear等词连用

I've never heard of the place you mentioned just now

9.表示“具有”、“没有”的介词

△.with “具有,有着”

He lives in Nanjing,a city with a history of over 2000 years.

△.without “没有”

We can't live without air and water

He entered the room without being permitted.

10.表示“原因”的介词

△.because of ,on account of “因为”

because of 较为普通,on account of 多用在较为正式的文体中

Because of his wife's being there,I said nothing about it.

The game was delayed on account of the snow.

△.for 侧重行为或情感产生的依据,或因此带来的结果,较正式场合

I could hardly see anything for the fog.

He was rewarded for saving the child's life.

△.due to ,owing to “由于”

due to 强调起因,多用于在be动词之后作表语

Our delay was due to the heavy fall of snow

owing to 更多地用来作动词的状语、

Owing to the heavy fall of snow,all flights have been cancelled.

<注>在很多情况下due to /owing to/because of可换用

△.out of 着重点是行为的动机或出于行为者的内心感受

I helped her out of pity. 我是出于怜悯,才帮助他。

She cried out of sympathy 她因同情而哭了出来、

△.of 和 from 表示“因……而……”,of和from都可用来说明死亡的原因

die of 指出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

die of cancer,die of old age,die of hunger.

die from 指明造成死亡的外在的间接原因

die from a wound,die from overwork

△.with 和through表示“因……而……”

with多用来表明身体或精神产生变化 的原因。

shake with cold,red with anger,jump with excitement

through多用来表示不良原因而这种原因多造成不良后果。

through carelessness,through misunderstanding

11。表示“代替”的介词

△.instead 与 instead of 用法不同。

instead adv.放在句首或句末

instead of + n/v_ing (介词短语)“代替”

If you are busy,you may come another day instead.

I'll go instead of you。

Mr Li gave us a lesson instead of Miss Liu。

△.take the place of 表示“代替(职务、工作等),接替”,与in place of可互换

They had no one to take his place.

Electric trains have now taken the place of steam trains in England.

常用介词的多重意义与用法(必记)

1.beyond

(1)“(时间)过了,比……晚,迟于”

They arrived beyond nine o'clock

(2)“(范围)超过,为……所不及,超出……的范围”

This book is beyond me/my understanding. ……看不懂

He is living beyond his income. ……生活入不敷出。

Her work is beyond praise . ……工作令人赞不绝口

Good health is beyond price. 健康的身体是无价之宝。

(3)“除……之外”,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What could I do beyond waiting?

=What could I do but wait?

2.by

(1)“按照,以……(表示数量,尺寸,程度)”

It's eight o'clock by my watch.

They are paid by the day/by the hour.

They sold eggs by the dozen.

(2)“因……,由于……”

He took my book by mistake. I met him in the street by chance

(3)“(程度)相差”

She missed the train by five minutes

He is taller than his father by two centimeters/a head.

3.from

(1)因为,由于(表示原因,动机)

I felt tired from whole day's work.

He acted from a sense of duty.他出于责任心而为之。

(2)免于,使……不(表示除去,免去,阻止)

What prevented you from coming? These books were saved from damage.

far from it 远不是

from bad to worse 每况愈下,越来越糟

(3)区别……和……(表示区别)

Can you tell a wolf from a dog?

He knows right from wrong.他能辨别是非。

4.of

(1)特征,性质,内容,状况。

He is a man of ability She is just a girl of ten

a man of property 有财产的人。

(2)同位关系

There were only four of us here.

Mr Green left for Paris in the month of August.

(3)和adj连用表示对某人、事有种情绪

be ashamed of 对……感到羞愧,惭愧。

be proud of 对……感到骄傲 be tired of 对……厌烦

be impatient of 对……不耐烦的,无法忍受的

be careful of 对……注意

(4)由……分开(表示距离,分离)

rob sb.of sth 抢劫某人某物 deprive sb. of sth剥夺……

cheat sb. of sth 欺骗某人 relieve sb. of sth 解除某人的……

cure sb.of sth 治愈……的病

5.for

(1)为了,替,给(表示目的、对象)

He came here for a meeting. That will be good for your health.

(2)支持,赞成,(反义词是against)

No one is for the proposal. She is for giving it up.

(3)当作,作为

What did you have for lunch?

Don’t take him for a fool. 不要把他当成傻子。

(4)至于,关于,就……而言

He is young for his age 就他的年龄而论,他是年轻的。

(5)虽然,尽管(相当于in spite of)

For all his failures,he never loses heart.

6.over

(1)通过(无线电,电话等)

He learned English over the radio.

(2)在……期间

She made a trip over the last summer holidays

7.at

(1)处于……状态

the two countries are at war 正在交战。

She is at desk 在读书

at table 用餐中 at tea time 在饮茶过程中

(2)按……速度,照……价格

at full/high speed 全速/高速

at a speed of 50 miles an hour 以每小时50英里的速度

at a high/low price 以高/低价

He will get it at any cost. 他将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它。

(3)与adj连用,表示“因某种情绪而……”

常见的这类词组有:be surprised at sth.

be shocked at sth. be astonished at sth.

be pleased/glad at sth. be angry at sth.

(4)“at+名词短语”表示“因……而产生某种情绪,一……就……”

at the sight of 一看见……就……

at the sound of 一听见……就……

at the news of 一得到消息……就……

8.above

(1)可代替beyond,表“超越,越出……之外,不屑于,(表示品质,行为,能力等)但不常用。

His ability is above the average.他能力超群。

The man is above telling lies.那人是不会说谎的。

She is above other students in the class.

她的学习成绩超过班上其他学生。

9.on

(1)从事……中,处于……情况中

He is working on a new novel. The building is on fire.

(2)按照,凭,依靠

You should act on his advice.你应该听从他的建议。

They live on rice. They theory is based on facts.

(3)一……就(表示时间性,后接动名词或表动作的名词)

On arriving at the factory ,he went to see the manager.

On hearing the news ,she left for Nanjing.

(4)以……方式,通过……

They talked on the telephone. on the radio. on TV.

10.against

(1)依靠,碰着,撞击(方向或位置)

I have hit my head against a wall and hurt myself.

(2)反对,违背(与for相反)

They fought bravely against the enemy.

He did it against his own will.他是违心做那件事的、

(3)防备,准备

Some animals store food against the witer.

They have got prepared against flood.他们已经做好了防洪准备。

(4)衬托,相映。

Flowers look better against green leaves.好花还需要绿叶扶。

11.under

(1)在……期间,在……过程中(多指过程)

The hotel i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question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The patient is under treatmeat.

(2)固定短语中用under的情况。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在……领导下

under one’s rule 在……统治下 (be) under suspicion 受到怀疑

12.with

(1)尽管,虽然(表示让步)

With all her money ,she is not happy.

(2)因为,由于(表示原因)

His face turned red with anger.

With such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he is sure to cucceed.

有了这样的知识和经验,他一定会成功。

(3)构成复合结构作状语

He lay awake on the bed ,with his eyes wide open

(4)(时间)与……同时,随着

With these words ,he went o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more and more waste is produced.

13.to

(1)比,比较,对(表示比较)

They won the game by 5 to 4. I prefer oranges to apples

(2)属于,对,给(表示对象关系)

This pen belongs to my father. She is very kind to me.

Did he send a book to you?

14.like

(1)像,似,和……一样。

He is a bit like his father. The moon looks like a silver plate.

I wish I could swim like a fish.

(2)好像

It looks like rain today.今天好像要下雨。

They look like winning. 他们好像要赢了。

15.as

(1)作为,当作

treat sb as 把某人当……对待 look on ……as 他……认为,看作……

(2)as用于习惯用语中

as for 至于……就……而言 as to 关于……

as from/of 自(某日)起,(……时间)以后

as it is(was)实际上,事实上 as well (adv)也

篇2: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问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包括几部分?内容有哪些?

 

明确:三大部分。

 

(—)汉语知识

 

1.语音:汉语拼音规则。

 

2.标点符号:复习巩固标点符号知识。

 

3.汉字:在小学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达三千五百个汉字。构字常识。

 

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4.词:词的分类

 

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词义的褒贬。

 

5短语: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

 

6.句子: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关联词语(复句不超过二重)。

 

7.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简明、连贯、得体。

 

(二)文体知识

 

1.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

 

2.说明文(对象特征、条理、方法)

 

3.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

 

4.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三)文学知识

 

1.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

 

2.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问 除了汉语拼音方案外,使用汉语拼音时还应注意什么?

 

明确:

 

1.y、W的使用规则,了解y、W的使用规则

 

应懂得一个道理:一个音节里至少有一个元音。那么,“衣、乌、因、英”的正确拼法就是:yi、wu、yin、ying。

 

当一个开头有y、w的音节里有其他元音时,i、u就可以不用了。

 

如yā(鸭)就不能拼为yiā。

 

2.标调的位置

 

汉语有四声,加上轻声就有五声了。轻声不标声调,其他四声的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如果音节中只有一个元音,可以标在元音上。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就要看哪个元音在声调方面起主要作用。哪个元音在读音时最响亮,哪个元音就起重要作用,声调符号就标在哪个元音上。一共有六个元音(ɑ、o、e、i、u、ü)。ɑ最响亮。所以,凡有ɑ就标在ɑ上,没有ɑ就标在o或e上,o和e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音节里。如果音节里没有ɑ、o、e,那么就会有i、u、ü,如仅有其中一个,标在那一个上就行了,如果i、u、并列,谁在后面就标在谁上面。

 

3.大写

 

人名、地名开头的字母和一句话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3、问 怎样区别顿号、逗号和分号?

 

明确:逗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在一个句子的意义上,结构上可以断开的地方,可用逗号。如主谓之间,主语是主谓短语且较长;复指成分之间;主谓短语做谓语和宾语等,都可用逗号隔开。

 

顿号是表示句中词或短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停顿时间短于逗号。

 

分号主要是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分句中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一般用分号,其停顿时间长于逗号。

 

例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昇、祖冲之之所以永远被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

 

(1)孔子、司马迁、鲁迅等是并列词。所以中间用了顿号。

 

(2)除复句的分句之间用了逗号外,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也用了逗号。

 

(3)四个复句之间因是并列关系,所以用了分号,构成一个大的排比句。

 

4、问 在使用冒号和破折号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明确: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解释的用法相混淆。如,给下列各句方框处加上标点。

 

①用表格整理材料的优点是口容量大,直观性强,眉目清楚,便于对材料作进——步分析。

 

②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口——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人民如处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③我国的四大发明口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④这四种权力口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①②句使用冒号,③④句使用破折号。其用法的主要区别是: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①②,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注释,则用破折号,如③④。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如③④,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如①②。

 

5、问 怎样区别省略号前后点号的用法?

 

明确:

 

(1)省略号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就用句末点号。如:“我去钓鱼的时候,不就干脆放你们一天假吗?……”

 

(2)省略号前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点号,例如:“同志,你真是……”

 

(3)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如:“他把小刀塞在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但省略号后,后边还有话,省略号后要加标点,如:“那是, ……实在, 我说不清……其实, 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6、问 对话时标点怎样使用?

 

明确:对话时标点的用法要注意两种标点:一是引号,一是冒号。

 

请看下面例子:

 

①梁赞叹似地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说。”

 

②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头。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③“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④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

 

(1)在语段中对话的前后要加引号,如①;如是转述的话,可以不加引号,如②。

 

(2)如先引用某某的话,再指明“某某说”,不再用冒号,如③;如果是在叙述中的引用,引文前可以用逗号,而不用冒号。如④。

 

7.、问 句号与逗号怎样辨别?

 

明确: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之后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既指单句中间的停顿,也指复句中各分句间的停顿。例如:

 

A.他,是语言的巨人。

 

B.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A句中逗号,是单句中间的停顿;B句中逗号,是复句中分句间的停顿。有个顺口溜,谈到逗号,除了“表示一句话中间停顿’’以外,还有表示强调的作用:单句中间用逗号,哪里强调哪里逗。强调主语,就在主语后面用逗号;强调宾语,就在宾语前也用逗号。

 

8、问 问号与叹号怎样辨别?

 

明确:

 

例l.你不党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例2.我的身体已经残破了,大脑再坏了,拿什么为人民做事情呢!

 

显而易见,用问号侧重于表达反问的语气;用感叹号,侧重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也有人在反问句结尾既用问号又用叹号。这是既表达反问的语气又表达强烈的感情。

 

9、问 破折号与括号如何辨别?

 

明确:句中的插入成分常用破折号标明。例: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碴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破折号的这种用法和括号很相似,但是有区别:破折号引出的话较为重要,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而且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以和正文

 

一起连着读;而括号中的话较为次要,只是对正文的注释,不能和

 

正文——起连着读。例:

 

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

 

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这里的括号不能改为破折号,上一句的破折号不能改为括号。因

 

为括号引出的话,不是插入语,不能上下文连着读,破折号引出的

 

话,是插入语,能和上下文连着读。

 

10、问 如何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明确:在辨析同义词时,首先要把握几个词是否为同义词,其次要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以从词义的轻重、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的使用对象、搭配习惯,词性和语法功能上把握,还可以从语素分析上找出其细微差别。但要注意不能脱离具体语境。

 

在辨析反义词时要注意:一是词性必须相同;二是词和短语不能看作反义词;三是一个词和它的否定形式不能看作是反义词。在一般情况下,形容词中反义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名词和一部分意义较实在的副词中也有一些反义词。

 

11、问如何辨析褒义词、贬义词?

 

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跟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密切关系,往往随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如“清高”一词,旧时指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是褒义词; 现在往往指为人自傲,不通时务,难以相处,而带有贬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词语的感情色彩常常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的现象,有时还能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因此,在解有关褒义词、贬义词的题时,首先耍弄清词的本义,带什么感情色彩;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考虑,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

 

12、问如何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明确:解这种题,首先要明了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然后要分析具体语境,所谓语境,就是上下文,看上下文说的是什么,以此来推定词语使用的范围、对象、程度、褒贬义等;再选定某一含义,并把这一含义放回语境加以检查,看前后是否一致。

 

基础知识复习(二)

 

1、问 怎样区别词、短语和句子?

 

明确: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的语言单位,作为词,必须兼顾“最小的”和“自由运用”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而且大多数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就成为一个句子;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它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一个句子可由一个短语充当,也可由一个词充当。

 

一、词与短语的区别

 

1.根据语音来区分。词的内部各语素之间语音上一般是连续的,也就是说语素之间没有停顿,如“艰苦卓绝的斗争”就是由四个词构成,“艰”与“苦”、“卓”与“绝”、“斗”与“争”之间不能停顿;短语的内部成分之间在语音上大多是停顿的,如“雄伟壮丽”、“聪明漂亮”等,中间都可以停顿,所以是短语。

 

2.根据意义来区分。一般来说,词的意义有整体性,即它的意义不是它的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如“苦瓜”是指一种蔬菜,而不是“苦”和“瓜”的意义相加;可短语的意义就不同了,它一般是由组成短语的几个词的意义相加,如“思想感情”是“思想”和“感情”的意思相加。

 

3.用扩展法来区分。即在两个音节之间插入成分,插入后意义不变的是短语,意义交了或不能插入的是词。如联合式的组合可插入连词来检验,“聪明伶俐”可扩展为“聪明”和“伶俐”,所以“聪明伶俐”是短语,而“壮观”等组合不能插入连词,所以是词。

 

二、短语和句子的区别

 

1.句子有语调,句终加标点。如“看书!”因为有了“!”号,所以标志着这是个句子,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动宾短语了。

 

2.句子具有表达性,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完成一项简单的交际任务。如“他哭了!”短语不具备这个特点。

 

2、问 怎样区分单句和复句?

 

明确:首先要把结构和意义结合起来作为辨认单句和复句的标准,其次借助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在结构上,构成复句的各个分句互不包含,互不充当成分;这些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其中包括省略句、无主句或独词句。在意义上,几个分句必须有逻辑联系,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看着这情景,将军觉得十分快意。”这个句子,从结构和意义的结合上来分析,分句互不充当成分,且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复句。“他们思考着,判断着,探索着,寻找着(自己)的路。”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一个联合词组“思考着,判断着,探索着,寻找着”,其后同带一个宾语“路”,属于单句。又如:“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这是称代复指做主语的句子,也属于单句。复句往往以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各种关系,但关联词语不一定都用于连接分句,也可以连接词、短语;因此,辨认单句和复句,需要在弄清结构和意义的前提下,抓住关联词语来考察。如:“由于得到了新鲜的血液,伤员饮食增加了。”“得到了新鲜的血液”虽是动宾短语,但可以视为蒙后省主语“伤员”的省略句,“由于”是连词,连接的是一个分句,全句视为复句。而下面的句子则是单句:“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看见他那忧郁的目光。”“只有”这个关联词在于强调介宾短语“在这个时候”所充当的状语。至于语音停顿,也有辨认单句与复句的作用。几个动词做谓语,倘若中间没有隔断,就是单句;中间隔断了,则是复句。如:“他每天都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这是单句; “他努着小嘴巴,指着对面的工地。”这是复句。

 

3、问 怎样找句子的主干?

 

明确:所谓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压缩掉摊以后剩下的成分,�般是指主语、谓语和宾语。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补充成分的修饰、限

 

制、几补充成分即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只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中心词,这就叫紧缩的方法。如: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多厚。

 

这句话句中,主语是“雪”,谓语是“下”,宾语是“半尺”、“纷纷扬扬”

 

“大”是句中定语,“多厚”把定语、补语压缩后,这个句子的主干就是:雪下了半尺。

 

①句子的主干是从结构的角度来说的,是与修饰、补充成分相对而言的。结构上的主干并不等于表达上的重点,从表达的角度看,重点往往是在那些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上。

 

②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全句。被紧缔掉的成分虽然不是句子的主干,但是,在表达意思上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是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更丰富、更明确、更生动、更形象。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有时甚至跟原来句子的意思相去很远。

 

③否定句在摘出主干的时候,一定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否则主干的意思正好和原句的意思相反,所以,否定词不能压缩掉。

 

4、问 怎样判断多重复句?怎样进行分析?

 

明确:判断一个复句到底是一般复句还是多重复句,关键是看它在结构上形成了多少个层次。

 

分析多重复句,首先要统观全局,找准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多重复句不管有多少层次,总有一个影响全局的层次,我们如果抓住这个层次,对多重复句的大的结构关系便掌握了。

 

第二,逐层分析。我们抓住第一个层次之后,把多重复句分为前

 

后两个部分,然后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找出第二层次。

 

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

 

5、问怎样修改病句?

 

明确:常见病句的病因有:

 

1.用词不当;

 

2.词语搭配不当;

 

3.句子成分残缺;

 

4.词序不当;

 

5.句式杂揉

 

6.自相矛盾;

 

7.关联词运用不当(也算用词不当或词语搭配不当的特例);

 

8.重复累赘;

 

9.指代不明;

 

10.句子前后不一致……

 

要注意,有些句子从语法或逻辑上说不通,但在修辞上说得通,或人们早已习惯于此,这不算病句。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改写题。

 

分析句子主干是检查句子有无毛病的最佳途径之一。修改病句要尽量保持原貌和句子本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还有的题目要求在原句上用符号法修改,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忽视。

 

6、问 同是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有何区别?

 

明确: 1.明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像、如、仿佛、宛如、如同等),一般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本体:头发,喻体:小姑娘的发髻。

 

比喻词:宛如。

 

2.暗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是、成为等)。一般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有几个园里的古老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本体:盘曲嶙峋的枝干,喻体:一幅好画。

 

比喻词:是。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一般形式是: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厚障壁”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被比喻的事物没有出现,也不用比喻词,全是直接用比喻的事物代替的,所以叫借喻。

 

7、问 为什么带“像”的句子不都是比喻句?

 

明确:判断带“像”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表示两种事物的比较不是比喻

 

例:①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

 

②小开朗长得像他的妈妈。

 

例:⑦中的恒星与太阳是同一本质的事物。例②中的“小开朗”和“他妈妈”也是同本质的事物,这只是同质事物的相似点的比较,不是比喻

 

2.表示对一种情况的推测、揣度,不是比喻

 

例:①这座楼很新,像是刚盖的。

 

②那幢建筑,好像是游泳馆。

 

例①②中的“像”、“好像”用来表示对情况的揣度。是对各自的句子中的主语进行推测性的判断。

 

3.表示想像的不是比喻

 

例:①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②他真像失败了似的那样伤心。

 

例①②都是表示想像的,构不成比喻。

 

4.表示举例子的引词不是比喻

 

例:随着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新词,像网吧、网虫等。“像”后面是列举的例子,而不是喻体。

 

8、问 怎样区别比拟与比喻?

 

明确:比喻,在于“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比拟,在于”拟”,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通点。所谓相通点,以拟人来说,就是让物也具有人的特性,或者让此物具有彼物的特性。

 

特别要注意,有比喻词出现的,就不是拟人,而是比喻。换而言之,拟人不能出现“像”字。例如:小鸟像个歌唱家在放声高歌。

 

这只是个比喻句,它只是把“小鸟”比喻为“歌唱家”罢了。如果要造拟人句,就应改成“小乌在放声高歌”。

 

造比喻句、拟人句时要注意。造拟人句不能忽略被拟对象的特点。例如: “我高兴极了,连课桌也对我微笑。” “课桌”一笑就会“破裂”,造比喻句要考虑环境。

 

9、问 借代和借喻有何区别?

 

明确: (1)借代与借喻的作用不同。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联系的东西来代替。如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它的作用在于“代”。借喻则是不说出本体、喻体的比喻,它的作用在于“喻”。例如:

 

①“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会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 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②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例①中的“花白胡子”指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这是用特征代替事物的本身。例②中的“翡翠”指的是像翡翠一样的海浪,是借喻。

 

(2)借代与借喻的关系不同。

 

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是相关的关系;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例如:

 

①“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②如果说翟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①中的“袁世凯”指的是银元上的袁世凯头像,因而借体和本体相关,是借代。例②中的“风景画”是比喻巫峡山光水色的,二者之间取其相似,是借喻。

 

(3)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例如前面的两个例子,例②可把“风景画”改为明喻:巫峡的山光水色像一幅风景画。而例①则不能改为:银元像袁世凯一样。

 

10、问 如何选择和变换句式?

 

明确:句式的选择和变换其实也属于修辞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需要选择运用恰当的句式。

 

这类题主要考查陈述句、疑问句、析使句、感叹句之间,肯定句和否定句之间,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句式变换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句式的选择。

 

从题型看,这类题以选择题和句式变换题为主。无论哪种题目,解题时均要注意:一是把握题目要求,二是要熟悉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三是要确保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篇3: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

(一)数的认识

整数【正数、0、负数】

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2、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3、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4、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6、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7、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8、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9、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10、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7、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8、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9、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

十亿位

亿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计数单位

……

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ba(b≠0)

3、从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4、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5、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7、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分数的

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9、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 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百分数【税率、利息、折扣、成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

2、分数与百分数比较:

3、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

(4)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熟记常用三数的互化。

5、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

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7、多的÷“1”=多百分之几少的÷“1”=少百分之几

8、应得利息是税前利息,实得利息是税后利息。

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0、应得利息-利息税=实得利息

11、几折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几折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

12、原价×折扣=现价现价÷原价=折扣现价÷折扣=原价

13、几成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成几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

因数与倍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

1、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2的倍数都是双数。

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

7、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8、在1—20这些数中:(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奇数:1、3、5、7、9、11、13、15、17、19。

偶数:2、4、6、8、10、12、14、16、18、20。

素数:2、3、5、7、11、13、17、19。(共8个,和为77。)

合数:4、6、8、9、10、12、14、15、16、18、20。(共11个,和为132。)

9、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0、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数。

11、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篇4: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可充分利用小学奥数微信发的知识要点及老师发的试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

1、回归课本,巩固基础

课本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做做例题和习题,巩固学习每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即为什么要这么做,正推的同时,还要学会反推,这样知识点才会掌握得更好。

此外,要多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学会分析每个单元考试的题型,去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小学数学的题型一般分为概念题、计算题、实践应用题、操作题)

2、找出和解决知识漏洞

数学学习,查漏补缺必不可少,要多对以往的错题多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同学们还可两人一组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认为使用和分析错题本既费时又费力,一定要养成习惯,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就非常重视收集错题,然后在错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得到提升。

3、复习要有计划

对于期末复习,切不可杂乱无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少同学的现状,隔三差五才复习数学,容易导致数学思维不够灵活和流畅,这个一定要改,加上期末考试的科目多,所以复习要有计划,做到有条不紊。

4、归纳考试窍门

熟练掌握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一般同一份试卷,相同的方法不可能出现多次;同时,数学的主要方法在一份试卷上基本都能用得上。

因此遇到思路一下不能突破的难题,要好好想想以前遇到的类似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在已经作答好的题目中用过了哪些方法,常用的方法还有哪些没用得上,能否用来解决这个难题,只要平时多加分析,是不难发现解题思路的。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数学学习就要多练,熟能生巧,所以在复习阶段,可以有策略地多做一些针对性的题型,要学好数学,不是会做一道题那么简单,要学会掌握一类题的解法,做到举一反三,况且数学题无非是就那几种固定的类型。

5、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粗心和马虎是数学学习常见的扣分点,一些同学考试时题题被扣分,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复习时,若能注意检查,发现和改正“不拘小节”的地方,规范作答,做好了,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要尽量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

(5)使用草稿本也要多注意,草稿本稍微工整一点,极客数学帮老师就曾发现不少同学在使用草稿本时乱写乱画,导致草稿纸画面混乱,导致抄答案都抄错了;

(6)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7)遇上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随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篇5:[中学英语]浅谈素质教育与初三英语总复习

[中学英语]浅谈素质教育与初三英语总复习

众所周知,所谓素质就是人经由先天自然遗传和后天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实践积累而形成的生理、心理的内在的基础条件。若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谈素质,那就可以理解为人们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一种潜能,即它是人们的英语能力的形成及发挥的内在渊源。

其实这种说法与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英语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并不矛盾,“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总之,就是强调能力。

能力与素质既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制约。一般说来,素质越高,能力就是越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具有互相转化的关系。也就是说,素质是决定能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有什么样的能力。如:记忆素质优良的人,其记忆能力就越强。因此,能力是依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在活动中发挥作用。

那么初中毕业班在总复习中要不要搞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持着两种见解,一种认为,初三年英语中复习就是“为了应付中考” ;“没有必要提什么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另一种认为,“初三年英语中复习必须不忘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笔者认同后一种看法。理由是,初中毕业班的教师肩负着双重的'重任,他既要帮助指导考生系统归纳、总结、巩固初中三年来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中考的应试能力,使他们顺利地通过中考的重大考试;又要“为进入高中学习,初步打好基础” 。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际上,“听、说、读、写”的要求已经提出多年了,这种要求无疑是个全面的要求。这应该是个比较全面的科学。专家们研究表明“听、说、读、写”的关系是密切相连、互相渗透的关系。一般说,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书面表达能力也强;听和读是说的基础,读和写能力的提高又必须建立在听和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断定:培养和提高学习英语能力时,离不开其依赖的基础 -- 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前提。这种教学思想与中考总复习并不矛盾。相反地,初三英语总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素质,其教学素质一定好的 。多年来,初中英语教学使我领悟到:要想达到总复习不忘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坚持听说能力的训练

如上所谈,为了提高素质,初三英语总复习阶段听说能力势在必行,不能忽视,笔者往往采取以下做法:

1、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充分利用5分钟,为学生提供听说机会,在这段时间,教师也经常口述或朗读一些短篇故事、对话,提供听说机会,同时补充一些有关英语口语中表达习惯的差异知识。如

[1] [2] [3]

篇6:中学英语零冠词的基础知识

中学英语零冠词的基础知识

He was President1 of the Republic2 at that time. 那时,他是共和国的总统。

2. 在介词后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如:in prison坐牢;at school在学校;at sea出海;go to church做礼拜

We had better send him to hospital at once.

我们最好马上把他送进医院。

3. 为人所熟知的事物前一般不用冠词。如: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任何地方都没有家好。

He has gone into town. 他已经进城去了。

4. 单数可数名词转化为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时,其前一般不用冠词。如:

Do you like rabbit? 你喜欢吃兔肉吗?

She said she cared a lot about face. 她说她很爱面子。

5. 泛指人类或男女时,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 如:

Man should help and love each other. 人类应该互帮互爱。

Woma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3 in modern society.

妇女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 表示语言或学科名称的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如:

The girl speaks English fluently4.这女孩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He is interested in Chemistry. 他对化学感兴趣。

7.在季节、月份、节日、假日、日期、星期等表示时间的名词之前,不加冠词;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School begins in September. 九月份开学。

8. 某些并列结构前不用冠词。如:

Husband and wife went to the movies yesterday. 夫妇俩昨天去看电影了。

9. 某些固定习语中的名词前不用冠词。如:catch fire着火; lose heart丧失信心; by chance偶然地; in fear惊恐地; catch sight of 看见;make use of利用;等等。

10.不用冠词的序数词;

a. 序数词前有物主代词

b. 序数词作副词 He came first in the race.

c. 在固定词组中 at (the) first,first of all, from first to last

11.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并用时,常省去冠词;

I can't write without pen or pencil. 没有钢笔和铅笔,我就写不了字。

12. 在三餐、球类运动和娱乐运动的名称前,不加冠词 如:have breakfast,play chess

13. 在称呼或表示官衔,职位的名词前不加冠词;

The guards5 took the American to General Lee.

士兵们把这个美国人送到李将军那里。

扩展:人称代词八大注意

1. 在句中,人称代词应视情况不同而采取其相应的形式:作主语时用主格形式,作宾语(及物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用宾格形式。例如:

We are all students. 我们都是学生。(作主语)

Let me help you. 让我来帮助你。 (及物动词的宾语)

What's wrong with him? 他怎么啦?(介词的宾语)

2. 在非正式英语(如日常会话)中,若只有一个人称代词作简略回答,常用宾格形式。例如:

—I want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放学后我想去踢足球。

—Me, too. (=I want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too.)

我也是。

3. 作表语的人称代词有时也用宾格形式。例如:

Oh, it's you! 哦,是你啊!

4. 表示推测或自指时,可用it指代人。例如:

A: Who's knocking1 at the door?

谁在敲门?

B: I think it is Li Ming. Is that Li Ming, please?

我想是李明。请问是李明吗?

C: Yes, it's me. May I come in?

是的,是我。我可以进来吗?

5. 英语中的人称代词排列顺序一般如下:

you, he / she and I

we, you and they

但在承担责任时,I要放在最前面。例如:

I and Jim broke2 the window of the classroom.

我和吉姆打碎了教室的玻璃。

6. 用and连接的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例如:

You and I are in the same class.

我和你在同一个班。

7. 在带有感情色彩的拟人化句子中,常用he / she代替it。例如:

We love our country. She is a great country.

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她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8. 人称代词在作“动词+副词”型短语的宾语时,其宾格形式必须位于动词和副词之间。例如:

Look at the word. Write it down, please.

看看这个词,请把它写下来。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的选择题试题

高中历史会考总复习

苏教版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

中学英语怎么学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

初三英语总复习B2U17

高考文理总复习建议

河北语文试卷总复习

中学英语基础知识分类总复习(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学英语基础知识分类总复习,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