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需要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考文综提分技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考文综提分技巧,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高考文综提分技巧
避免“结构难度”影响心情
地理这个学科从整个结构来说是第1到第11道选择题,第36题,然后还有最后两道和历史和政治综合的题目。
咱们试卷会有一个结构难度,在某些年份可能会出现上来这道地理题就非常难,对于这样的情况考生也不用特别担心,可以适当地先缓一下心情,稍微放一放,往后做一下,越往后做可能越简单。
我们做一个调查,前几道选择题错得概率是比较多的,但跟知识掌握本身无关,很大程度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越到考试越要重视书本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方面更多地是注重书本上的主干知识。
比如说对于自然地理,更多关注地球运动它的特征和影响,比如大气的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比如说三圈环流比如说季风环流形成过程和影响,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这种主干知识的学习,不要去细究于很小的局部知识。
注重书本主干知识,比如说在地壳的时候,人口的区位,城市的区位,比如说农业的区位选址,工业的区位,等等抓大方向。
越到考前的时候,我们越要重视书本的主干知识,重视我们曾经考过的主干知识,这些主干知识是如何迁移到我们题目过程中的,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时事热点关注大型赛事、重大工程
地理会有一些常规性的热点。
比如说当年的大型赛事,可能会结合着大型赛事考察一些题目,比如说当年的一些重大工程,像南水北调工程这种竣工,我们会结合这种大型赛事、结合这种大型工程去考察。
但是事件本身只是我们考察的一个切入点,也就是老师们经常在谈论的“隐性的考察”,它考察的不是事情的本身,它是考察这件事背后的原理。
事件只是一个出题的切入点,我们更多地还不是把精力放在去搜集时事上,更多地还是落实到书本的知识上,落实到知识的迁移上。
复习要关注“为什么”
很多学生会面临一个问题,比如说你问他日本会有什么样的特征,他可能能背出来,地狭,岛国,海线曲折等等,但是停留在我们初中地理的阶段,就是“是什么”的阶段。
就是地理现象掌握的一个阶段,而在高考的考察并不落实“是什么”,我们考察的是为什么。
所以说考试的时候在琢磨的过程中是要从一个“是什么”到“为什么”的一个思考,也就是说学生要把自己曾经掌握的现象,要记住这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讲到日本季风气候,那我们要想,它的季风气候和我们的季风气候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它伴随海洋性,那我们就深追一步,海洋它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比如说降水的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或者说我们气温的年较差等等这种情况。
地理要用地理语言答题
我们经常跟学生强调就是规范语言,地理答案的字数跟历史、政治两科比起来是很少的。
但是要求比较干练,我们说“简约但并不简单”。
一个是从广度,就是从多个角度,我们经常强调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比如说从地形、从气候,从水,从土壤,从植被,多角度答题,还有一个就是深度,就是过程,一定要把前因后果说清楚。
还有一点就是语言要规范,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山脚下的平原,很多同学就答一个山前的平原,不如用山路。
比如说这个地方的风很大,其实说的是水平梯度力,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如果用地理的语言来答,我觉得判卷时候会觉得这个孩子有比较好的地理素养,所以说一定要用本学科内的语言去答本学科的题。
篇2:高考文综提分技巧
历史要分配好时间,以免政治没时间
历史学科在中间,在中间的学科一般都比较占便宜,因为已经进状态了,但可能对时间的把控上可能警惕性没有那么强,很可能做完历史之后最后突然发现坏了,政治的时间不够了。
所以给大家一个小建议,第一,在答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把后面两科的时间分配好。
第二,北京的历史这两年从试卷上来看的话,前几个题是比较简单的,这可能跟别的科不太一样,就是因为历史的前几个题考察是我们古代史,而最简单的就是古代史,古代史答题方法一般来说你只要弄明白他想讲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就可以了。
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练习做题时间
建议大家12个选择题15分钟做完,大概1分钟1个。
大题的话是5问,每问7分钟,但是这样的,37题的第一问,一般是有两大小问,第一问是概括,第二问是谈原因或影响,这个要拿7分钟,然后第二问尽量地减少时间,大概就是5、6分钟的样子。
这样都能省出来一两分钟。
第三道题大家都知道,是历史最难的,也是范围最大的,这个至少要拿出10到12分钟的时间来做。
然后后面两个题基本上就是原因影响题或概括题,每个题5分钟即可,所以加一块的话是5分钟,还是很紧的。
忌死记硬背,知识点落地化更有助于记忆
不是要死记硬背知识点,你越背越不明白的。
孩子过了14岁、15岁以后,理解性的记忆强了,这种死记硬背的能力差了。
所以说建议大家一定要拿到一道题目,比如说拿到一道高考题,看这个知识点考的是哪个点,然后把这个材料的知识点进行运用,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个能把知识点落地化,并且轻松地背诵,再有一个就是对历史的专业语言训练是非常好的。
通过这个题目去重新理解知识点,并且通过题目去看一下这个知识点怎么用语言答出来。
不一定你知识点答多准,有时候字写错了都可能给你过,只要这个知识点解释力越强,逻辑思维越好那一定是高分数。
中西古代的对比、近代经济秩序的发展和变迁、民族国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三方面要关注
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全球史观,所以说如果在东西两半球,相对哲学的情况下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向。
如果把它落地化,大家准备一下,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和雅典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比,这一块从知识角度来讲的话就是重中之重。
再有一个就是近代经济秩序的发展和变迁,比如说今年比较重要的就是在世界现代史上西方怎么就树立了一个殖民霸权,并且他们建构一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为什么成为一个秩序的主导者,然后就是二战以后广大的新兴国家,比如说所谓的金砖国家,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因为经济秩序问题提出一个什么样的主张,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东西,第三个就是希望大家关注一下关于现代社会当中比如说像亚洲、非洲,特别是亚洲、非洲这两个地区,民族国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当中,它的共性和个性是什么,这个点今年也是一个重点方向。
这个点从我们历史学本身来讲的话,就是亚非拉民族国家解放,这也是重中之重。
篇3:高考文综有哪些提分技巧
一、认识上的转变。
近几年的文综卷,题型的设计形式体现出创新性、探究性、开放性、实用性、综合性等方面上,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扎实的基础,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积累人文素养,体现在能力要求上的东西多了。在备考中,对那些死记硬背、盲目做题的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要想驾驭好文综卷,要求你必须有知识整合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
二、知识上的积累。
知识上积累不是要求你死记硬背,我就不允许班上学生整天背书,宁愿抽时间来思考,也不要机械性的背书,因为学以致用,你背的东西不会用,甚至不理解,那么在考试的时候,遇到具体的问题,还是有可能答非所问,或者头脑一片空白。参加过自主招生的同学应该有同感,自招试卷你背书曾经背的东西用到了多少?高考一样如此,在复习中把一些知识点用得熟练了,你自然就会记得。这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学会通过专题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普遍联系,这样就能学以致用了。
三、题型上的归纳。
每种题型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点展现形式,所谓特殊矛盾,特殊处理,因此说学生在备考的时候,应该留意一下你曾经做的试卷中,每科都涉及到了哪些题型?如果你把题型归纳全了,那么知识点展现形式被你掌握了,相信答题规律也随之成为你掌控的对象了。但是现实中很多学生遇到什么题目就做什么题目,做题之后没有反思,没有总结,每次考试过后,把目光放在分数上,而不放在问题上。这样一来,一直到高考你都是被动的学习,被动的考试,很难取得进步。因为你没有做到知己知彼,要考好文综卷,首先你要明白,人家的命题形式是什么,怎么个“玩法”?你能不能和人家“玩”到一起?
<<<返回目录
高三文综怎么提高成绩
一、高三文综政治怎么提高成绩?
第一:文综政治要熟悉课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
第二: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
1、自己先做一部分题,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没关系,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通过错题,好好领会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学会思考。
2、通过错题再次熟悉政治课本,归纳课本知识,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3、再来做题,这次做题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要把答案抄下来,背过,积累的多了,自然会不知不觉得提高了。
二、高三文综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三部分,其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都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所以学好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在自然地理中重要的部分是地球运动和气候,它们是很难理解透彻的但是又关系到所有地理知识的。建议高三文综地理这样复习:
1、总结知识,每堂课上的内容比较多,这个时候就按章节把每课的大致内容总结下来。
2、整理思路,每道大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比如说问你水文特征,应该从什么地方答才能得到全部的分数呢?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有一定的思路。
3、在做地理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每道选择题都有四个答案,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个时候请你再选出正确答案之后不要急着看下面一道题,把其他三个选项错误的原因写在旁边,方便后面复习错题用。
4、在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分区来学习,把每个分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包含范围等),自然地理(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资源等),社会经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总结起来,方便记忆。
5、地球运动部分主要是在于理解,老师讲完后,应该再把它当作一道新题自己做一遍,重复老师的思路,加深印象。
三、高三文综历史怎么提高成绩?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中,最好把每个时期总结成一棵树的样子,主干就是大标题,枝干就是小标题,叶子就是内用的关键词,这样每一节就是一棵树了。到最后的时候,把这些书当成枝叶再串成一棵大树,你一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返回目录
高考文综答题顺序
1、先做选择题,由于选择题的分值较重,所以对选择题要引起重视,要认真思考选择题,并且要控制答题的时间;
2、回答地理问答题,因为地理问答题的填空题较多,回答的文字较少,所以每个字的“性价比”高,并且文综选择题的最后一部分是地理,接着回答地理问答题可以使思维较为连贯;
3、回答历史主观题,历史主观题回答的字数相对比政治少,材料通常也较短些;
4、回答政治主观题,政治主观题是最难猜到出题者意图的,并且回答的字数较多,所以最后的时间可以对政治主观题进行适当的补充。
<<<返回目录
篇4:高考文综有哪些提分技巧
文综如何快速提分文综
快速提分方法一、认识上的转变。
近几年的文综卷,题型的设计形式体现出创新性、探究性、开放性、实用性、综合性等方面上,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扎实的基础,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积累人文素养,体现在能力要求上的东西多了。在备考中,对那些死记硬背、盲目做题的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要想驾驭好文综卷,要求你必须有知识整合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
文综快速提分方法二、知识上的积累。
知识上积累不是要求你死记硬背,我就不允许班上学生整天背书,宁愿抽时间来思考,也不要机械性的背书,因为学以致用,你背的东西不会用,甚至不理解,那么在考试的时候,遇到具体的问题,还是有可能答非所问,或者头脑一片空白。参加过自主招生的同学应该有同感,自招试卷你背书曾经背的东西用到了多少?高考一样如此,在复习中把一些知识点用得熟练了,你自然就会记得。这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学会通过专题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普遍联系,这样就能学以致用了。
文综快速提分方法三、题型上的归纳。
每种题型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点展现形式,所谓特殊矛盾,特殊处理,因此说学生在备考的时候,应该留意一下你曾经做的试卷中,每科都涉及到了哪些题型?如果你把题型归纳全了,那么知识点展现形式被你掌握了,相信答题规律也随之成为你掌控的对象了。但是现实中很多学生遇到什么题目就做什么题目,做题之后没有反思,没有总结,每次考试过后,把目光放在分数上,而不放在问题上。这样一来,一直到高考你都是被动的学习,被动的考试,很难取得进步。因为你没有做到知己知彼,要考好文综卷,首先你要明白,人家的命题形式是什么,怎么个“玩法”?你能不能和人家“玩”到一起?
高三文综怎么提高成绩?
一、高三文综政治怎么提高成绩?
第一:文综政治要熟悉课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
第二: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
1、自己先做一部分题,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没关系,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通过错题,好好领会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学会思考。
2、通过错题再次熟悉政治课本,归纳课本知识,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3、再来做题,这次做题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要把答案抄下来,背过,积累的多了,自然会不知不觉得提高了。
二、高三文综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三部分,其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都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所以学好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在自然地理中重要的部分是地球运动和气候,它们是很难理解透彻的但是又关系到所有地理知识的。建议高三文综地理这样复习:
1、总结知识,每堂课上的内容比较多,这个时候就按章节把每课的大致内容总结下来。
2、整理思路,每道大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比如说问你水文特征,应该从什么地方答才能得到全部的分数呢?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有一定的思路。
3、在做地理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每道选择题都有四个答案,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个时候请你再选出正确答案之后不要急着看下面一道题,把其他三个选项错误的原因写在旁边,方便后面复习错题用。
4、在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分区来学习,把每个分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包含范围等),自然地理(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资源等),社会经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总结起来,方便记忆。
5、地球运动部分主要是在于理解,老师讲完后,应该再把它当作一道新题自己做一遍,重复老师的思路,加深印象。
三、高三文综历史怎么提高成绩?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中,最好把每个时期总结成一棵树的样子,主干就是大标题,枝干就是小标题,叶子就是内用的关键词,这样每一节就是一棵树了。到最后的时候,把这些书当成枝叶再串成一棵大树,你一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篇5:高考文综提分技巧有哪些
重要词语不可遗漏
高考改卷,按点得分。在阅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或者关键步骤上,有则得分、无则失分;而且往往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
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要尽量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回答要切合题意答出关键词。在回答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多分点,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答得全面些,不然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答得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做题回答要有技巧
高考改卷,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所以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因此,要想拿到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了,故应当予以重视。
实践证明,要多得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要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2)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有条理地答上几点。
3)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尤其避免不分点,给寻找关键词带来麻烦,引起失分。
4)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篇6:盘点2022年高考文综复习方法_高考怎么提分小技巧
高考文综复习方法
一、综述
(一)要点与误区
1.处理好单科与综合的关系
原则:搞好单科,学会转换
误区:大搞跨学科综合
搞好单科,是指把95%的精力放在单科的学习上。为什么呢?分析近年文科综合高考题,基本是单科拼盘。其中,几乎所有小题、前几个大题,根本就是只涉及一科;而最后两道大题,名曰“跨学科综合”,实际上也是每个学科分别设几问,然后生硬拼接起来。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科学习上,切忌好大喜功,搞很多跨学科的专题。
学会转换,是指思维能够在各学科间迅速切换。这是对付“拼盘”的技术要求。技术问题都不难解决,只要多做套题练习就可以了。当然,由于政、史、地具有天然的联系,分析一些问题,要以单科为主,其他学科可起辅助作用(比如政治问题常涉及历史)。但这不可以过分强调。
2.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原则: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误区:抛开知识搞“能力”
夯实基础,是指要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第一,这是文科的特点决定的。文科的记忆性很强,不背书,搞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第二,这是文科综合高考的实践证明的。2004年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科骨干知识的考查。从今年试卷看,许多人押宝的“热点能力题”都未出现;相反,诸如“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这种典型的知识题,却提到了突出位置。
注重能力,是指要在知识学习中有意识地锻炼能力。文科综合考试毕竟不同于单科考试,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疏于考查低能级的背记内容,注重考查分析性、开放性的内容。这就是“能力”的含义。怎样提高能力呢?第一,要着重掌握课本中的分析性、论述性内容(而不是纯记忆内容);第二,注意应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与综合,尤其是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这是高考的能力热点。
关于背记,补充说明几点。第一,绝对要背书。这是基础的基础,不下苦功不行。第二,要有重点地背。一是注重主干知识,反对繁琐哲学;二是注重分析性知识。第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反对死记硬背。总之,学文科,背记要刻苦;学文综,背记要动脑。
3.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原则:精炼材料,整合落实
误区:没有重点,忽视落实
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而这些中心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学习,是近年来文科生很头疼的事,集中反映在:背了很多都不考;考的东西似曾相识,但又都拿不准。为什么呢?就是没有做到精炼落实。
(1)精炼材料
精炼材料,是处理热点材料的原则。复习时期,各校都会发很多热点问题的补充材料(主要是政治)。这些材料的处理步骤有:
第一步,分清主次材料。所谓主要材料,包括教育部和考试中心的权威发布,以及《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时政材料(例如2003年的_报告)。其他的一切内容,都是次要的,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要材料的。切忌喧宾夺主,或主次颠倒。
第二步,研读主要材料。例如研读2003年的_报告,要认真看原文,并结合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学习。这一步骤与学习课本很相似。同时,有选择地看一些辅助材料。注意,参考书的作者再有名,他也不是出高考题的,他也在猜测考试中心的思路。所以,一定不要被参考书束缚住思路,更不可以用参考书代替最主要的材料。
第三步,总结主要材料的核心内容。这是高考复习中容易缺失的一步。例如_报告,核心内容有:物质文明,核心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包括所有制、分配制、管理制等内容;政治文明,核心是政治文明的概念、建设要求,以及党的建设和领导。实际操作中,对核心内容的总结,还要更细致些。以上是精炼原则的体现。
(2)整合落实
整合落实,是将热点转化为能力,切实掌握的过程。
第一是整合,就是把上面一步的总结内容,与课本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换言之,就是针对当年的热点,对课本进行一次“修订”。整合结果,在本书《政治导学》一章中。
第二是落实,就是把整合完毕的内容,一体背记掌握。注意,热点问题的学习,最终的成果应该是整合好的总结,而不是一堆别人写的或印的材料。关键是要把知识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
(3)关于热点问题的补充说明
第一,注意长期热点。环境、主权、科技等问题,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在任何时候都是热点。这种长期热点,是高考的主要内容(见考试中心2004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我们学习热点,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长期问题上。一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判断依据(在课本中),二是了解分析长期热点的新表现(在时政中)。
第二,怎样处理当年的热点。其一,不要去背,也不要管细节。近年的高考,当年热点基本都是作为背景材料出现,没有正面考查的(这完全不同于前些年政治高考的时事题),因此只要“脸熟”就可以。其二,要放在长期热点的大背景下分析。例如,美国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大背景是全球环境问题、发展问题,我们的着力点在于对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基本知识的把握,并运用它来分析美国的行为。千万不要就事论事,脱离了宏观的背景。现在总强调的“人文关怀”,就是指这些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背景。
(二)几点建议
1.踏下心来,研读以下内容
(1)《考试大纲》;
(2)历年高考题(近年为主,文综为主)。
2.关于复习时间分配、建议
(1)用50%的时间复习文综。文综复习容易摊子铺得过大,把三门主课挤了,这从分数上讲是不合算的。
(2)抓住零碎时间,进行知识背记。
二、历史
(一)历史复习要点
1.熟记史实
历史是调背记的学科。为什么呢?历史背记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史实,二是分析。而政治的背记,主要是分析,对事实的记忆则很少,所以远没有历史难记。不背行不行呢?不妨分析几次历史试卷,看看有多少分是记忆不清丢失的,答案不言自明。事实上,史实不清、审题不细,是历史丢分的两大原因。怎样背记史实呢?
第一,精细读书。要一个句号一个句号读,包括导言、注解、图示在内。2002年高考,有一题问葱岭的地理位置,得分率很低。其实,“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答案就在古代史课本的小注里。这启示我们一定要细心读书,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时。
第二,动手总结。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因为看和写的感觉完全不同,而考试是写,不是看。尤其是第一轮复习,宁可罗嗦些,也要把总结写全。以下给出分析历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体操作时,应有所取舍:
1.名称及其含义(例如: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2.背景
(1)原因(事物发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
(2)条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时代、其他
(3)目的(原因和条件是客观的,而目的是主观的)
3.经过:力量、领导、阶段及阶段特点等
4.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特点(极其重要!特点=不同点=考点),经验、教训
第三,注意特点。特点就是不同点,例如《农政全书》的特点主要是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特点就是考点,所以要非常重视,尤其是时代特点,往往是答题隐含的大背景。
第四,定期背记。读—写—记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逐步背记。例如一星期背一章,或与老师的复习同步。不要到考试前再背,那样很不牢固;也不要考什么背什么,那样很不系统。
2.把握联系
高中历史的特点,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识的相关性,而反对孤立的知识点背记。其实,出题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做题的过程,就是剖析联系的过程。把握联系,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纵横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纵的联系(时间联系),另一方面重视横的联系(比如地域联系)。特别注意因果联系,这是所有联系的核心。
第二,编织网络。纵横结合,经纬交错,就成为知识网。
3.加强审题
近年的高考,越来越强调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材料题),与课本知识结合,共同构成答案。这样,审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审题要注意三点:
第一,准。就是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一道大题设多问,不仅要审大题题干,还要审每一问的题干;一组选择题有多道,不仅要审每道的题干,而且要审总的题干。
第二,全。就是问的都要答,切忌答漏。题干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材料题),一般都包括至少一个信息点,答案上每个点都有分。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近年文综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分都爱丢。例如2002年高考历史大题,考查旅大主权的变迁,如果仅按上面要求审题,会丢掉“不尊重中国领土主权”“背着中国拿中国主权和利益作交易”等要点。这些要点,来自题干的“弦外之音”:本题的主旨是主权问题,故应围绕此点答题。这种分很不好拿,但是如果做题时想一下每题的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就题论题),就有希望得分。
(二)误区辨析
第一,不可以做代记。靠做题记知识点,永远不够系统,会割裂联系。做题这个手段很好,但不可滥用。
第二,不可滥搞联系。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识网络为主,专题史不要太多(今年考试范围大为缩减,许多专题已不成系统,应该舍去)。
(三)关于本书《历史导学》
1.内容
(1)纵向把握,理清历史线索,总结时代特点;
(2)横向把握,讲解历史专题,示范总结方法;
(3)助学资料,给出历史年表和细碎知识总结,帮助大家背记。
3.限于篇幅,本书未收入练习题,对许多类似问题仅给出总结示范,未予一一列举。希望读者自行补充练习题,并建立自己更完整的总结体系。
三、政治
(一)政治复习要点
1.注重方法
由于政治的学科特点,在学习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方法: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经济常识各章(第一章除外),都是先讲普遍的经济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政治常识各章,都是先讲普遍的政治学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特殊性。在学习时,一定要既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又搞清二者的联系。
第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哲学常识阐述一个原理,都是先讲世界观,后讲方法论。在学习时,一定不要把两者混淆,要搞清对应关系。(见本书《政治导学—精神文明》一节中的总结)
第三,主次结合,突出重点。通过做题可以发现,政治考查的内容非常集中,这些就是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重点知识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注重热点
这一问题,见本节“(一)综述一、要点与误区――3.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3.注重做题思路
政治题的显著特点,是题型清晰、思路相对固定。例如:一看到环境问题,我们就有如下哲学思考,答题时很少出圈。这种东西要多总结。建议大家只用一本权威练习册(比如《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十年高考试题汇编》),把每道题都搞透,每种问题的套路都总结出来。
唯物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前提
辩证法:联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对自然的影响;量变:适度开发。
认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统一;
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二)关于本书《政治导学》
四、地理
(一)地理复习要点
1.注意分析性、综合性问题
高中地理区别于初中的显著特点,是从强调知识的识记,过渡到强调知识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多的是因果分析,尤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例如2002年地理大题,考查巴尔喀什湖一半淡、一半咸的原因,是气候、径流共同作用的结果;2003年全国卷的地理大题,考查10度等温线的成因,是纬度、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高考出题的连续性!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联系上,注意全面分析,不要陷入繁琐哲学。
2.注意图文结合和转化
高中地理区别于政治、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图文结合。由于图像问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转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所以这几年一直是热点。学好图像问题要注意几点:
第一,认真学好常见图像。包括课本中的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以及练习册中的常见图。如晨昏线图的基本形式在书中,而练习册中有很多种变式,要一一掌握。
第二,掌握分析图像的共性方法。高考题很少出以前见过的图,但是分析图像是有通法的,比如折线图一定要注意坐标名称,注意走向、交点、数值水平。这一点应多咨询老师。
第三,学会作图。2001年的高考,考查了画剖面图,在2003年春季高考中再次出现,因此不可忽视作图。尤其要会画比较难的图,如剖面图、等值线图等。
3.注意“捡起来”
高中地理复习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在高二暂停学习一年后,要把知识捡起来。建议在高二暑假通读课本,详细总结,并复习高一的练习册和《会考说明》。通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这样就赢得了高三的主动权。
(二)几点说明
1.关于做题
(1)建议大家研读近十年的高考题。因为地理高考恢复较晚(九十年代曾经取消过),出题规律尚未完全定型,所以特别要注意分析近年的命题思路。
(2)建议大家做王树声老师主编的《高中地理图导图练》,突出对图像的学习。
2.关于复习轮次
(1)高二暑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主要是:捡起知识,提出问题。
(2)高三上学期,与老师同步完成第二遍复习。主要是:落实知识,解决问题。
(3)高三下学期,完成第三遍复习。主要是:演练知识,形成能力。
(三)关于本书《地理导学》
该章以专题形式,提供两个热点问题——环境问题、四大工程——的总结示范,并总结课本内重要的分析性问题。
高考怎么提分小技巧
1、不要总是背诵练习题,基础打牢,才会在最后的考试中拿到更多的分数。
2、学会整理,学会分析,学会总结知识点的吸收情况,在最后阶段做到头脑清晰。
3、不要放松学习,高考前时期,是学习的低迷时期,这一时期不能放松学习。
4、调整状态,做到有松有驰,具备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通过不断的考验,最终成功。
5、注重运动,好的学习成绩离不开身体基础。
高考前注意事项
第一,注意自己的饮食,考前1天应该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可以多加几个菜,适当增加肉蛋类食品,但不要为了补充能量而暴饮暴食,以免消化不良,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考试;
第二,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或发生其他的意外,从而影响第二天的考试。也不要长时间地玩棋牌、上网打游戏,以免过度兴奋。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该是最后一天的主旋律;
第三,熟悉考场,应该仔细考察通往考场所在地的交通线路,选择路程最短、干扰最少、平时最熟悉的路线,还应该考虑如果发生交通堵塞后的应对措施。对考场所在学校、楼层、教室、厕所以及你的座位位置都要亲自查看,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
第四,要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并把它们全部放在文具盒内,以保证第二天不出现慌忙现象;
第五,如果有的同学不看书心里就不踏实,还要临阵磨枪,那就不妨把第二天所考科目的课本随意翻阅一遍,但不可太动脑筋。如果有的同学不愿再看书,那就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以放松一下自己;
第六,严格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上床睡觉,不应太晚,也不宜太早,以免成太早或太晚上床而又不能及时入睡。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帮助自己睡眠,如数数、深呼吸等。切不要服用安眠药,因为安眠药会抑制人的大脑,导致第二天考试不够兴奋。
★ 高考文综如何复习
★ 高一数学提分技巧
★ 高考百日提分经验
★ 高考快速提分秘诀
高考文综提分技巧(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