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

时间:2023-01-23 04:09:11 作者:滥滥风情 其他教学资源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滥滥风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第二部分

二、阅读。

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 )里。

游览胜地①赢②超③优美的 ( )

地大物博①多②知道得多③用行为换得 ( )

惟妙惟肖①奇巧神奇 ②美,好 ( )

2.下面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选择填空。

比喻 拟人 反问 夸张

(1)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2)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 ( )

(3) 难道长城、秦兵马俑不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 )

(4) 大风过后,树木又挺直了身子。 ( )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里是个美丽幽雅的地方。在大楼的正前方的街道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大喷水池。池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倒映着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池内喷出高达4米的水柱,然后散落下来。远远望去,那水花真像一座水晶玻璃制成的大宝塔,也很像一棵盛开着洁白花朵的梨树。

过了大楼来到右侧的花坛边,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有月牙交错的护栏。花坛里栽着开着红色、黄色花的“美人蕉”。碧绿的草地像绿色的地毯,把那些花朵衬托得更加绚丽多彩。

(1)表示方位的词语有 。

(2)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这两个比喻句分别把

比作 ;用 比喻 。

(3)这篇短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4)请你用简练的字词概括以下景物的特点。

池水( ) 水花( )

水柱( ) 草地( )

三、习作。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让更多的人了解的我国的世界遗产,让我们选其中的一样来写导游词。

篇2: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第一部分

一、识字与写字。

1.看拼音写汉字。

àn yìnɡ zī zhí sù

堤( ) 掩( ) ( )态 ( )行 雕( )

yù wú shī yù shì

葱( ) 魁( ) ( )子 享( ) 凝( )

2.比一比,再组词。

蹄( ) 搏( ) 缰( ) 详( )

啼( ) 博( ) 疆( ) 祥( )

低( ) 铃( ) 蜿( ) 赏( )

抵( ) 玲( ) 碗( ) 党( )

3.选择合适的字填在( )里。

地 得 的

金碧辉煌( )宫殿 千姿百态( )狮子 形象生动( )再现

若有所思( )说 画( )栩栩如生 喜欢( )爱不释手

着 了 过

冒( )大雨前进 到( )黄山三次 展示( )强大力量

二、词句积累

1、把词语补充完整

( )( )欲试 气( )雄( )若有( )( )

( )( )不一 ( )( )自若南( )北( )

所向( )( )( )山( )岭 ( )世无( )

我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来:

2、日积月累

一径竹阴云满地, (北京颐和园 )

四面荷花三面柳, (山东济南 )

3,优美句段回顾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 ,在 之间 。

(2)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 , 。那

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 ,

4、考考你的记忆力

(1)《颐和园》是按 的顺序写的,依次写了

(2)截至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 。其中长城属 遗产。自然遗产有 等,自然文化遗产有 等。

二、句子大观园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看了他的表演,大家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2.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3.同学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王老师讲历史故事。

仿照句子,改写句子。

例:老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老师批评得对,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1.红军战士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困难吗?

2.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怎么能为社会做贡献呢?

篇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卷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8分)

滚瓜烂熟(shú shóu) 禁止(jīn jìn) 和气(huo hé) 灰尘(chéng chén)

隐隐约约(yǐn yǐng) 驾驶(sǐ shǐ) 夜宿(sù xiǔ) 污垢(hòu gòu)

2.填空。(11分)

(1)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的话给你的启示是( )。(2分)

(2)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 ),然而你可知道,通往( ) 的( )是什么?是(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 ),都是他们用( )和( )浇灌出来的。(7分)

(3) “( ),一分辛苦一分才。”是( )(谁)说的。(2分)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8分)

温文尔( ) 著作等( ) 远( )重洋 ( )瓜烂熟

勤能补( ) 若有所( ) ( )起直追 满腹经( )

(1)要想深入理解一篇课文,非得把这篇文章读得( )不可。

(2)巴金爷爷一生勤于创作,可谓是( )。

(3)生物学家童第周的事让我( ),我知道头脑思维不灵活不要紧,( ),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努力拼搏。

篇4: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卷

1.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分)

⑴四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教室里轻声地默读着课文。

⑵同学们必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⑶“坏血病”是由维生素C引起的。

2.把下列句子按照一定顺序排列。(5分)

( )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

( )河里,一群群鱼儿正欢快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小桥。

(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

( )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霞。 ( )前面有一条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3.写出下列名人的代表著作。(2分)

司马光—— 李时珍——

篇5: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1、单元整体感知。

让学生朗读的第五单元,小组内交流自己阅读的初步感受,提出自己的疑问,先在小组内解决,共同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大组讨论。

2、关注科学,亲近科学,了解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科技制作。(1课时)

交流自己知道的科学技术,科技成果,以及身边的科学,交流自己心目中的或所了解的科学家的事迹,畅谈自己曾经做过或有过的科学想法,预想自己以后的打算。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课文。(7课时)

(1)《斜塔上的实验》2课时:反复诵读,了解伽利略前半生的一些重要事迹,感受到他不信权威,不断探求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甘心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用实验来检验理论的科学方法。并学习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课时:指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思维训练,感受到创新思维的可贵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与创新意识,弄清创新思维的必备的要素,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

(3)《叫三声夸克》1课时:引导学生多层次阅读,感受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扬长避短,逐步具有敢于怀疑、敢于大胆想象的精神。

(4)《梦溪笔谈》二则2课时:指导学生对照注释,查找工具书,质疑等方式,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结合我国古代一些辉煌的科学、艺术等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的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责任感。

4、诵读欣赏《论语》八则1课时:反复的诵读,领悟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畅谈自己的感想,并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则日记。

5、写作:简单的说明小制作:2课时。先动手做一件小制作或准备别人的一件小制作。并了解它的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过程、制作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然后仔细观察该小制作,形象的想象它的各部分的特征,最后按一定的顺序,尽量的运用比喻较详细的写出该小制作的结构和特点。

6、作文修改:1课时。轻声朗读,培养语感,修改自己的文章。

7、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在本单元的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查找资料,分小组合作,完成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或小实验,并将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收获写下来。利用黑板报、橱窗、电视等在校内搞一个科普宣传活动。在课上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小组的小实验、小发明和小创造,评价得失,展示优秀成果。最后围绕本次活动写一则日记。

篇6: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试题

1.将下列对应项连线:

《犟龟》严文井中国当代作家德

《小溪流的歌》漆孝诗美国作家

《基因畅想》坎斯·彼勒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米切尔·恩德美国心外科专家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龟( ) 荒( ) 兴致勃勃( ) 眺望( ) 磨蹭( )

3.本单元中的小乌龟和小溪流有着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概括说明。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把括号内的三个备选词语分别填到下面句子中的空白处。

地震是自然 中对人类 最大的 之一。

(备选词语:危害 灾难 灾害)

6.读下边四则一句话评论,在横线上分别填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书名。

①《 》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②《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深刻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形象。

③《 》是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在它幻想的情节中,交织着深刻的现实内容。

④《 》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高峰的标志,它写出了四大家族由盛而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篇7: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试题

于是,一条大江低声吟唱着,不分时刻地向前奔流。他变得十分强壮,积蓄了巨大无比的精力。他眺望着远远隐在白云里的山峰,以洪亮而低沉的胸音向他们打招呼。他不费力就掀起一阵汹涌的波涛,他沉着地举起庞大的轮船帮助他们迅速航行。他负担着许多,可是他不感觉什么负担。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

那些被波浪卷起,跟随大江行进的泥沙却感到累了,问:

“喂,大江!老这么跑,到底要往什么地方去呀?”

大江回答:

“还要到前面去呀。”

疲乏得喘不过气来的泥沙愤愤地说:

“‘前面’,‘前面’!哪有那么多的‘前面’!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还是歇口气吧!”

大江的记性很好,他没有忘记自己原来是小溪流,轻轻地笑了笑:

“为什么?不行!不能停留!”

泥沙带着怨恨,偷偷地沉下去了。可是大江还是不往地奔流。许多天就好像一天,许多月就好像一月,他经过了无数繁荣的城市和无数富足的乡村,为人们做了无数事情,终于到了海口。

大江还是不知道疲倦是怎么一回事;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

7.作者是这样写的:小溪“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小河“沙声地歌唱着”,大江“低声吟唱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8.文中写泥沙有什么作用?

9.“大江的记性很好,他没有忘记自己原来是小溪流”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0.泥沙为什么“还着怨恨,偷偷地沉下去了”?

11.你从大江的奔流中得到什么启发?

篇8: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Màn( )不经心 心不在yān( ) 根深dì( )固 祈( )祷

2.请从下列名人中,任选一个作简要介绍

伽利略 莎士比亚 贝多芬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旦产生小的灵感, , 。

(2)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 (推算、推断)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3)这种狂妄行为必须加以 (制止、制裁)--为了大家的声名,也为了有益于他的灵魂。

(4)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 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 (压制、压抑)。

4.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四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两处加以改正。

①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②他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作为一位可以同牛顿相媲美科学巨匠,③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重大贡献,④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⑤爱因斯坦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21年,⑥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5.阅读《斜塔上的实验》节选文字,完成练习。

教学之余,伽利略又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远不会忘记。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着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在地上。

(1)选文叙写了伽利略的两大发现之一:

(2)文中写学生和有些教授对伽利略采取嘲笑、反对的态度,对表现伽利略的精神有什么作用?

(3)画出文中的描写句,并说明描

描写在记叙中的作用。

(4)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语段或你对他的了解,谈谈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里?

(5)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身上体现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请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迪?

苏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初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复习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点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卷,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