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echo31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挑担子散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挑担子散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 目录
篇1:挑担子散文
挑担子散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里人还是靠买柴火为过日子。虽然我有一个在城里做工的父亲和一位勤劳节俭的母亲,但我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连我一共五个读书的要钱供,我的哥哥姐姐们都赶上这个趟,因为我是最小的,父母不让我赶这个趟,可我知道我是一定要去的。
暑假开始了,我趁一个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就去央求嫂子带我去卖柴火。我好说歹说,死磨硬泡。我知道憨厚的嫂子一定回答应我的请求的,当然,她得为我准备一切。
当天下午,嫂子帮我捆柴,我在旁边作帮手,首先砍倒一棵竹子。把它劈成条然后把条形竹片编成一个小圆圈,把圆圈放在地上竖着,一手拿圈一手把柴往里整齐的平躺着放进去,放不下了,就把平躺着的柴捆立起来,你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还得像黄大锤抡锤那样往柴捆里楔柴块,直到楔不动为止。这样的'柴捆在路上才不会散,弄利索后,系上绳子,绾上扁担,柴担就准备好了。
当时我兴奋极了,我可以和大人一起去赶趟了。
第二天,大概是早上三四点钟,嫂子将我叫醒,我一骨碌爬起来:“哇,好亮的月色。”嫂子催我:“快洗脸吃饭。”
嫂子捆的柴担不轻不重正合我意,月亮挂在空中笑成一朵花。我信心百倍。
上路了,走了不到两里路,我怎么也没想到平时那么可爱的山路,现在变得如此的坎坷不平,随着山路十八弯,我一步一步的落了下来,幸亏有着和美的月亮陪着我,我不敢歇下来,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赶,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抬头一看:“嫂子”我高兴的喊。
嫂子没多说话,从我肩上接过担子,她接走的仿佛不是一担柴,而是一担草。我汗流浃背,不知是累的,还是心虚,我不敢看嫂子的眼睛。
大家都在前面地势平坦的地方歇脚,看我走过来,就七嘴八舌的打趣我:“不累吧?”“好玩吧!”“看你下次还来不来?”-------我嘟着小嘴说:“还要来。”大家都笑开了。
继续赶路,一定要在太阳出山之前赶到目的地。
后面的路也要平坦一点了,但有重担在身,谁也不多说话,只听见柴担的咿呀声,脚步的踏踏声.我还是赶不上队伍,仍落在后面,嫂子仍在大伙儿歇脚的时候,来为我接过肩上的担子.
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太阳就迫不及待的爬上来.
终于到了目的地,大家忙着称柴,算多少钱.只这时大家才活跃了:“你多少斤?”“一百八”“你呢?”一百七“.”.....“她们一脸的兴奋.
我得到了一元六角钱,四十斤,四分钱一斤,四四一十六.
我没多大的兴奋,我的目的在于钱之外的东西.
原以为返回空着手和肩膀一定不会累,可我又错了,刚刚上山,我就没力气了,大家有说有笑,我不出声,她们看我没劲的模样又来打趣我,我只是红着脸笑。
我用尽全力爬山,,路旁的小树小草都来帮我,拉着我的手,一步一不的向上攀,走着走着,我的双脚像灌铅一样沉重,身子却飘悠悠的,真想坐下来,可是嫂子们没有这样的习惯,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大堆的活等着他们去做.嫂子见我这模样对我说:”你歇一下,你回去也没什么事,回去的路你也认得了.“我像得了圣旨一样,一屁股坐在地上,身边的草儿树儿摇头晃脑的,似乎在笑我的无用.
回到家已经十点了,嫂子八点之前就到家了,我洗把脸,往床上一躺,全身像散了架一样,小腿酸痛酸痛的,肩头摸一下,就火辣辣的烧.嫂子端来一碗粥说:”三日肩头,四日脚,多去几次就好了.“我望着嫂子,扮了个鬼脸,心里甜甜的笑了。
篇2:挑担子叔叔小学生作文400字
挑担子叔叔小学生作文400字
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早晨,我来到公交车站等公交车。
此时,站在我旁边的人渐渐多起来,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长发飘飘的女青年;有健康结实的中年人;还有低头看手机的小孩。这时,走过来一个挑担子的叔叔,边走边哼着小调《山路十八弯》,他一脸络腮胡子,红红的“香肠嘴”,小小的瓜子儿大的眼睛,嘴里还叼着香烟。他径直向我走来,用乡下口音问我:“小兄弟,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呀?”我这才闻到了他身上的酸臭味儿,简直像一年没洗澡了,我皱皱眉头,往旁边挪了点,他看我不回答,就笑了笑也没说啥。
公交车来了,我随着人群挤上了车,我摸了摸口袋,突然,头脑“嗡”的一声:糟糕!交通卡忘带了,口袋里没硬币。我刚想下车,车门早已关住,我孤零零地站着呆……司机说:“快投币呀!”我的心思好像被挑担子叔叔看透了,他转过身,投入2元硬币,笑着对司机说:“这是我儿子!”他搂着我,这次我再也没有躲开,打心眼里感恩挑担子叔叔!
啊!挑担子叔叔,若有缘再见,我一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让我难忘!
篇3:《有肩就得挑担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让学生懂得做人必须负责任,不能逃避和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责任意识是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心理品质,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之一。
2.充分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3.理解由于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懂得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
4.懂得如何培养责任感,锻炼和增强自己的负责任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不想长大
什么时候我们才算长大呢?
-------脸上开始长青春痘了
-------上高中了
-------学会吸烟喝酒了
-------大学毕业了
-------成家立业了
当我们现在很多人个子长高了,独立意识增强了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说:我长大了!这些是长大成人的标志吗?
长大——自然人的成长发育
成人——社会人的成熟 (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结论: 为什么人不想长大?——长大意味着责任
责任可以逃避吗?————责任是成人的标志,公民的义务
师: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你挑过什么样的“担子”?请填写下表p89页
师:民间有两句话,一句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另一句是“长大不成人”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推进新课
师生合作探究:
〈博士当乞丐放弃的是公民的.责任〉(解决难点问题:成长带来责任。)
活动一:〈博士当乞丐放弃的是公民的责任〉
天下奇事,博士行乞。不知内情的人会以为这是行为艺术,又或是社会对人才的浪费。可惜,毕业于南京某名牌大学的陈博士,却是出于“不想为生活所累,只想过一种最简单的生活”而选择当乞丐。 当然,他有选择过乞讨生活的自由,但是,看着一个原本应该而且也能够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并承担责任的博士先生,选择了牺牲尊严博人同情的流离生活,我以为,所放弃的不是别的,而是公民责任。
要建设现代社会,每一个合法公民都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我没有批评过卖肉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也没有批评过卖蛋的复旦毕业生顾澄勇,更没有批评过当“垃圾王”的同济大学研究生高志军,相反,对北师大教授摆小摊为儿子治病从内心里赞誉,因为他们的行为发生,各自有各自的缘由,各自有各自的理想,也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履行着他们的公民责任。这一切,都和当乞丐的陈博士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他已经逾越了自食其力的伦理底线。
师:指导学生对这故事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问题, 分别分析,这事是什么性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师: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负责任的事例,指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的错误。
活动二:(课件展示)《公民的责任》
在“非典”(sars)肆虐的日子里,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医护工作者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沉重、痛苦、压抑和无奈。死亡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威胁着他们的宝贵生命,可是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反而勇往直前英勇抗击着“非典”(sars)病魔。他们也有家庭,他们的亲人同样在“非典”(sars)病魔的威胁之下。他们或是好父亲、好母亲,或是好丈夫、好妻子,或是好儿子、好女儿,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免于“非典”(sars)的威胁。但是,祖国更需要他们,那些不幸罹患“非典”(sars)的病人更需要他们,他们不得不抛下自己的家人,投入到抗击“非典”(sars)的战役中。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国家利益,保护了人民的幸福不受侵害。 “非典”(sars)对于我们而言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在这样的一种危机中不能明确作为一个公民所应该肩负的责任。在这一场危机中,我们更应该挺身而出,肩负起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履行的责任。
师:医生、护士在“非典”中的表现,说明他们有什么意识?
师:责任意识有时是你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公民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美人格的一部分。是道义上的责任。
走进生活(目的是学会运用所学道理)
活动三:课件展示《不要放弃公民的责任》
我们从来不知道火车票的价格中包含有2%强制保险,如果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黄金荣先生准备和铁老大打一场官司,我们怕还一直蒙在鼓里。 厉害,一百块钱的票多收两元,一个黄金周有三千多万人次乘火车出行,就算一张票只多收两元,三千万人次就多收六千万,更何况平均起来,一张票肯定不只多收两元,粗略一估算,一个黄金周就可以多出上亿的进帐 ,这一年得多收多少?
打官司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的体现。大多数人打官司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的体现。大多数人都在抱怨社会不公,牢骚满腹,但是大多数人也都在不公之下退缩和逃避,有的找关系托门路终于成为不公平现状的得利者,有的盘算一下打官司的成本太高,收益太少,划不来。有的想,我不是勇者,见义勇为的事自有别人愿意做,由他们做好了。还有的想,体制有问题,政府有问题,该向体制开刀,向政府部门问责,至于我们个人,螳臂当车,有什么用。在这样的人心之下,黄金荣打官司的勇气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在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了公民责任,理由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合情合理的在他们责怪政府有关部门不负责任的同时,他们也放弃了他们的责任。
篇4:挑粪散文
挑粪散文
妻子在城郊种了块小菜园,一有空闲,我就去帮她挑粪浇菜。我挑,她浇。她浇,我休息。
这样的农活儿干起来,就像小孩子做游戏,不累。挑着挑着,有时候突然来了灵感,脑海里蹦出一个好句子,放下扁担,掏出手机,随手记录下来,回家整理整理,就成了一篇小稿子,还可以换回来一些稿费,餐桌上又可以多加一两个小菜了。我给妻子说;“你种物质,我种精神,精神加物质,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妻子不说话,只顾埋头浇地,她知道我在想什么,所以不打扰我。我们心灵相通,默契得可以不用语言交流,等我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又挑起粪桶去干活儿的时候,她在背后偷偷地看我,仿佛当年的初次相遇。
妻子种植的小菜园,大都按她的身高搭建瓜豆架。她个子矮,瓜豆架就搭得矮,瓜蔓豆蔓缠绕在果树上,形成一个又一个拱门一样的通道,我挑着粪桶,必须从这些绿色拱门下穿过,才不会弄坏瓜蔓豆蔓。在这样的庄稼地里挑粪,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瓜蔓豆蔓的叶子上沾附了粪水,就会沾附在衣服上,无论你多么爱干净,也会弄得你一身脏臭。所以,挑粪是一门艺术,担子不宜太重,也不宜太轻,步伐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我挑着粪桶,以肩膀为中心,左肩累了,换到右肩,右肩累了,换到左肩,这样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地相互交替,粪桶就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粪水却泼不到我身上。挑粪的时候,我还唱起歌来,心情轻松愉快,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一挑又脏又臭的大粪桶,竟然挑得心旷神怡,挑得轻歌曼舞,仿佛挑在我肩上的,已经不是两个臭气熏天的'大粪桶,而是两个哲学概念了:一个是阴,一个是阳,阴阳协调,天地就和谐了;一个是日,一个是月,日月交替,时间就永恒了;一个是得,一个是失,得失平衡,人心就稳定了;一个是名,一个是利,淡泊名利,身心就健康了……
我的“胡思乱想”漫无边际,如果不是扁担压着,简直要飞了起来,当我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我给妻子说:“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一副又一副重担,不管你挑的是大粪,还是泉水,也不管你挑的是黄金,还是责任,你必须挑起来,走一走,才知道其中的滋味。一辈子不去挑一挑,扛一扛,你怎么知道你有没有一副好肩膀?”
篇5:挑菜散文
挑菜散文
庄里人们把挖野菜叫挑菜,从字面上看,挑就是挑选的意思,那挑菜就是挑选着野菜挖。假如是这个意思,我看比挖野菜更确切,因为有的野菜不能吃,就不能见到野菜就挖,应当挑选能吃的去挖。一些无名的人或物称其为野,如野人,野兽,野花,野草,野菜等。而有的野菜是有名的,如苣荬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蒿子等,也叫野菜。这该叫咋说咋有理吧?
俗话有“三月三,苣荬菜钻天”。意思是说,到了每年阴历三月初三,苣荬菜就冒出了地皮,人们就可以去野外挑菜去了。苣荬菜是庄里人们总喜欢的野菜之一,就有“苣荬菜蘸酱,越吃越胖”之说。它不仅能生吃,还可以焯了拌着吃;揉到面里蒸着吃;放到面条里当菜吃。马齿苋,炒鸡蛋酱最是入味,也可以做馅蒸包子、捏饺子。竹叶草,主要用于蒸“疙瘩”,既当饭又当菜,有一股竹叶的清香味。野蒜,生吃当菜,很是下饭......
野菜,漫生漫长,无人管理,又人人有份,是上天赐予人们的公共食材。有的连片生长,有的'一株独立,品种不同生长习性各异,但“秀根”草本是共性。今年长了,明年还长,一年之内又长好几茬,老百姓叫一喷一喷的长。苣荬菜多长在田野里,野蒜多长在土埂上,竹叶草多长在低洼处,如此等尔不一而足。有的野菜能叫上名来又能写出来,有的能叫上名来却写不出来,有的则是既叫不上名来更写不出来,其种类繁多可见一斑。
挑菜,大多为“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分成人吃的,喂猪的,给兔的。几个小伙伴一人挎一个篮子,拿一把小铲子或镰刀,兜里揣几块薯干,男孩们不忘偷带上两把拍窝,一把翘头,边挑菜边打雀。菜挑少了,路过河塘,直接用篮子带菜过一把水,边走水边漏,临进家,水淋干了,一手挎篮子,一手虚腾菜。到家后,篮子的菜满了不少。其实,母亲上眼一看就知道菜过水了,但从不指责。这就是世上最纯洁的爱吧?
麦熟前青黄不接,姐姐约几个邻居伙伴,带上我去外庄挑菜。推上一辆手推车,带上中午饭和水,挑一天菜,最难熬的是正午,太阳直射,找不到树荫。
野菜不仅能吃,有的还能入药。马齿苋止痢,车前草利尿,野蒜解河豚鱼之毒等等。我用过马齿苋外涂,蚊虫叮咬、蚂蜂蜇后,用马齿苋搓揉皮肤隆起处确实管用。
感谢野菜,在饥锋到来时拉了兄弟一把;感谢野菜,帮我渡过了荒年。这该叫吃水不忘挖井人,富足不忘野菜恩!
篇6:挑猪草散文
挑猪草散文
三月春暖花开,四月清风自来。最美不过花季~
正当大家抛开羽绒服准备迎接春姑娘入怀的时候,一场倒春寒,让我们不得不用瑟瑟发抖的双手重新打开衣柜,冬装再次上身。
办公室前的一排垂柳,春暖的日子,眼看着绿了枝条,就那两三日的功夫,顶着密密嫩芽儿的枝条随风轻摇着。这一场倒春寒,柳树芽儿也仿佛瞬间定格冷藏了。
好在,不几日,天气慢慢回暖,有了阳光的温度,花花草草们又热闹起来,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装扮着春天。
那日,借着一片晴好的天气,带着宝儿去散步。偶一低头,在路边的杂草中,只一眼,就认出了你:阿拉伯婆婆纳!那蓝色的花朵星星点点,一路延伸宛如花溪。
小时候最爱的就是阿拉伯婆婆纳,一棵就是一大蓬,那时候我们都叫它“破布伶仃草”,像破布一样,一抓一大团。
那时候村里各家的孩子每天都会有任务:挑一篮子猪草。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玩得好的小伙伴都会商量着去哪里挑猪草。一到家就扔下书包,一手挎上篮子,一手拿把镰刀,疯也似地往外跑,一路跑到村口,小伙伴也就到齐了。
那时候,从不觉得挑猪草是什么大不了的活计,只把它当成每天和小伙伴在路边田埂嬉戏玩乐的游戏时间。
大家边走边看着脚下,馒头片儿草的叶子像晒干的馒头片,边上裂开一道道口子。还有野苋菜、野荠菜、蒲公英、紫云英……,小伙伴们最喜欢找那些高大的和成片的草,因为它们放进篮子撑地方。其中尤以阿拉伯婆婆纳为最爱,因为它们一棵就是一大块。
还记得油菜地里的青草最高,荠菜也最嫩。因为天气温暖,蛰伏了整个冬季的油菜开始向上生长了,肥大的叶片迎着阳光,叶片下的草为了汲取雨露阳光,也憋足了劲向上生长,所以高且嫩。小伙伴们喜欢围着油菜地,微微蹲下身,用眼光在油菜的根与根之间搜寻着。
小伙伴们最爱去的地方是村子最北边,那里有一个土窑厂,土窑上郁郁葱葱,大家都知道那里有各色猪草,都知道只要爬上去,分分钟就能将手上的篮子装满。上面甚至还有我们喜欢用来当水彩颜料的枸杞子。只是,谁也不敢去那里挑猪草,更不敢走近,只是远远地看着。
小伙伴之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是真实的故事,一个小伙伴说她妈妈亲眼看到的`。
村里一个女人怀了四胞胎,可是生下来都没能活,那个女人就把孩子扔在土窑顶上了。村里那个女人怀四胞胎不是秘密,生下来就没活也不是秘密,只是扔在哪里?这真的是个秘密,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伙伴们回家都问自己的妈妈了,我也回家问了,记得我妈是这么说的:“不能说奥,就是扔在土窑顶上的,千万不要到土窑上去奥,那上面有鬼。”
这在小伙伴们心里就是一个鬼故事,极其恐怖的鬼故事。那时候我们都还小,年龄小,见识也小,总觉得那几个孩子就是幽灵,会永远盘踞在那个土窑上,那就是一个禁地。
孩子的心思也是奇怪的,一边恐惧着,一边又被恐惧吸引着。可是,即便如此,谁也没有胆量爬上那个土窑,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些越发茂盛的草垂涎着。
我们这里的地形不是平原,所以田地也不是一望无际的平整。地势最高处就是土窑那边了,一路向南,田一块比一块低,最爱的就是高低之间的田埂斜坡,坡朝南草也格外肥美茂盛。周末去挑猪草,还能躺在坡上晒太阳说故事。
时光飞逝,仿佛这些事儿只是发生在昨天,转眼之间,却已是人到中年。
当年的土窑已经在开发新农村的车轮下夷为平地,当年挑猪草的田地已被一排排厂房代替,当年躺着晒太阳玩儿的向南田埂只在深深的脑海里,当年一起挑猪草的小伙伴也已各奔东西,如今想要再见一面,只有回娘家时偶遇才能见到。
一切的一切都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变化着,唯有那记忆中的各色猪草还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样子,只是再也不常见。就如这阿拉伯婆婆纳的蓝色小花,还是那么漂亮,即使身在杂草间,也只一眼就认出了它。
篇7:爷爷的箍桶匠担子的经典散文
爷爷的箍桶匠担子的经典散文
在家里二楼的角落里,静静地摆放着一副箍桶匠的担子,这是爷爷原来做手艺活使用过的,里面的许多工具都还齐全,就是有些工具都快生锈了。
虽然,爷爷离开我们大家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可是因为这副箍桶匠的手艺担子陪伴了他一辈子,上面都带有爷爷的深深烙印,并且承载着我们家族的温馨回忆,所以家里也就把这副担子一直都珍藏起来。听爸爸告诉我,爷爷是在十几岁的时候跟随曾祖父一起迁移到这里安家的,当时因为初来乍到一无所有,全部都是要靠白手起家,打土坯砌房子都是需要自己动手,真的是非常辛苦。后来爷爷完全是靠箍桶匠手艺养家糊口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爷爷在家里给人修理东西的时候,因为他做木匠手艺活的工具把家里铺了满地,地上也全部都是零碎木头,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上也摔的很痛,我就气愤的把爷爷的木匠工具都扔了出去;后来爸爸知道了此事就狠狠地揍了我一顿,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原来爷爷是在一家农具厂工作的,就是因为当时家里孩子多,生活很艰苦,所以爷爷就离开了农具厂,回家后凭着自己的手艺,挑起箍桶匠担子走村串户挣钱养家,附近四乡八邻的人基本上都认识爷爷,也很相信他的手艺活,全家大大小小可以说都是靠爷爷的箍桶匠担子养活的。
后来,等到我渐渐懂事的时候,父亲和几个叔叔们都已经工作了,爷爷已经不再需要那么操心,也很少出去做木匠手艺活了,但是每次我随着爷爷一起出去赶集和走亲戚,一路上经常遇到熟悉的人都客气的`称呼他“箍桶匠”,有的时候我一个人走在路上,也会有人远远地打招呼“箍桶匠的孙子”,他们热心的告诉我:你爷爷人很善良、热情、实在、干活很踏实从来不偷懒,并且还乐于帮助困难的人。
爷爷平时没有啥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听收音机,他最爱听评书连播,我也是从爷爷那里才知道了《三国演义》、《杨家将》、《水浒传》和《岳飞传》等许多故事,在我的眼里爷爷也就是一个万能的人,天南海北全都知道,让我挺佩服的;后来爷爷慢慢地老了,再也不能干活和拿起他那些心爱的工具的,我也经常看到他望着自己的箍桶匠担子一副怅然若失的神情……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爷爷终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再也看不到亲爱的爷爷,再也听不到爷爷给我讲故事了;父亲把陪伴了爷爷一辈子的箍桶匠担子珍藏在楼上,将它当作传家宝;现在他经常把爷爷过去的事情讲给我的儿子听,让我的儿子牢牢记住曾祖父的创业故事,学习他勤劳、善良、诚实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篇8:卖鸡蛋和挑鸡蛋散文
卖鸡蛋和挑鸡蛋散文
场上卖土鸡蛋的人很多,怎么挑真的土鸡蛋呢?每位买蛋的人都费劲了心思去选:鸡蛋上有粪的.,不均匀的,还摸着粗糙的…于是买鸡蛋的就把鸡蛋弄点粪便在上头,再放点鸡毛在里边,像了!只放十个在外面摆着,对人说“我家鸡刚生的蛋,只有这十个,可新鲜了”。结果,十个卖完之后又有十个。没办法,多了,人家觉得不新鲜或是饲料蛋。就这样,饲料蛋卖完了。
后来,来个个农村老奶奶,背着三十个鸡蛋来卖,那么多摆在一起,买的人总问:是真的吗?怎么那么多难么干净?怎么看都像假的。几个小时过去了,一个也卖不出去,怎么办?于是,她也模仿着那些商贩的卖法,先摆十个,只要有人问,她也说:鸡刚生的,就这十个,很新鲜的。哎哟,真卖出去了,老人老高兴了。后来又摆出十个鸡蛋,又有人来问了,老人照先前的话一说,哎,又信了,买了。看来这招真灵!老人心想。老人又将最后十个摆了出来。又有一个人来问了,没等老人说话,旁边的人就替她说了:鸡刚生的,就十个,很新鲜。你还在招摇撞骗啊?看你都几十岁的老人了,怎么这么不地道?老人一看,啊!原来是先前来买过鸡蛋的人。
老人百口莫辩,只好低下头,嘴里不时地喃喃自语:我这鸡蛋到底是真的土鸡蛋还是假的?哎!人老了,我糊涂咯!
★ 担子阅读答案
★ 安全食品怎么挑
★ 巧挑乒乓球作文
挑担子散文(整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