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dumeil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七年级下册丑小鸭预习学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七年级下册丑小鸭预习学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七年级下册丑小鸭预习学案
七年级下册丑小鸭预习学案第二课时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文章开头说“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是: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2.第2段中的“下毒手”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3.倒数第4段中的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解说 B.表转折 C.表递进 D.表插说
4.结尾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原因是__________
。(不超过25字)
5.请用一句话或两句话代替文中的“……”,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起来。(不超过30字)
答:__________
3:丑小鸭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1.(1)声音难听;(2)欺软怕硬,永远不反抗公鸡,却欺凌鸭子和母鸡;(3)炫耀成绩,骄傲自大。2.狠狠的咬下一口,咬下一撮毛来3.D 4.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而伟大 5.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篇2:七年级下册丑小鸭预习学案
七年级下册丑小鸭预习学案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生词注音。
丑陋(lou4) 讪笑(shan4) 嫉妒(ji du4)
来势汹汹(xiOng) 沼泽(zh60) 铰链(jiao3)
进出(beng4) 绅士(shen3) 冰雹(bao2)
木屐(『『) 飕飕(sou)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丑陋:(相貌或样子)难看。
(2)讪笑:讥笑。
(3)嫉妒:忌妒。
(4)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盛大的样子(贬义)。
(5)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是由于湖泊里面的物质长期沉积,湖水越来越浅,湖底长满苔藓、芦苇等植物而形成的。
3.阅读全文,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父为鞋匠,母帮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过商店学徒、剧院杂役。182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人民的贫困与智慧。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
2.导语 。
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三、正课
1.质疑: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 ,
讨论并归纳:由于长得丑陋,在鸭群和鸡群中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大家都要赶走他,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欢迎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他独自流浪到一块沼泽地,讨好那些野鸭们,但野鸭们也不喜欢他。他还差点被猎人打死。在黑夜里,他顶着狂风跑到一个家舍。但因为他不能生蛋,发不出喵喵的叫声和进不出火花,又被母鸡和雄猫赶走。后来,丑小鸭还受尽严冬的折磨,差点被冻死。
2.质疑: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讨论并归纳: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艰难困苦。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经过不懈追求。努力进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幸福一定会来到身边。
3.质疑: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讨论并归纳:
(1)他在农家生活安定下来,但他渴望到水里去游泳,渴望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
(2)当他看到美丽的天鹅,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丑小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这些幸福的鸟儿。当他看不见他们的时候,感到非常空虚。
(3)春天来了,当他又看到三只美丽的白天鹅时,便不顾生死飞向他们。
正因为丑小鸭的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幸福。
4.质疑:P30最后两行。小鸭认出了三只美丽的白天鹅时为什么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讨论并归纳:因为他向往美,追求美,但又感到自己丑陋,不能与美丽的白天鹅为伍而难过。
四、小结
“丑小鸭”向往美,追求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安徒生也是一样,他终于成了一个伟大的童话艺术家,创作出了那么多充满了爱和鼓舞人们向真、善、美追求的美丽的故事,给人们带来快乐、希望和幸福。在他年老的时候,他的故乡奥登塞市的居民赠他以“奥登塞市荣誉公民”的称号。在授予这个光荣称号的那天晚上,他们举行了火炬游行,庆祝他们饱经沧桑的儿子安徒生归来。面对着故乡的人们,安徒生这样描述他当时的感情:
“我觉得我自己很卑微、无力和渺小,我好像是站在我的上帝面前一样。我在思想、言语和行为各方面的弱点,现在都在我面前展开。这一切都在我的灵魂里突出地直立着,好像这个纪念日就是我的审判日似的。当人们这样称赞和尊重我的时候,上帝一定会知道我是感到多么卑微。
胸怀大志,不懈追求,谦虚谨慎,正就是丑小鸭——安徒生的本色。
篇3:《丑小鸭》 学案设计(七年级下册)
《丑小鸭》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重点)
2、认识丑小鸭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有追求,坚持不懈才变成了白天鹅,从而明白: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难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请同学们自主搜集作者的资料,整理并和同学交流。
2、自学指导。在了解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上,重点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理解童话的思想意义。学习后请完成下面的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有误的一组是( )
A.木屐(jī) 淹没(mò) 铰链(jiǎo) 沼泽(zhāo)
B.弥漫(mí) 泥泞(nìn溃 骇人(hài) 灯芯(xīn)
C.篱笆(lí) 芦苇(wěi) 躲藏(cán溃 宝藏(zàn溃
D.佣人(yōn溃 讪笑(shàn) 绶带(shòu) 挨啄(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丑陋 排挤 抚摸 迸溅
B.拱背 渴望 糕饼 翅膀
C.讥笑 火钳 飕飕 冰雹
D.w风 嫉妒 旋转 踢它
(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一生共创作童话160多篇。
B.童话往往通过想像、夸张、幻想等方法讲故事,还常常采用拟人的方法,给大自然的事物赋予生命,把它人格化。
C.本文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D.“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好的心”就是善良的心。
二、感知探究
1.理线索:请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
2.析内容:结合语境,简要概括丑小鸭在各个地方的故事。并用精确的词语概括大家对它的态度,同时体会丑小鸭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
出生地── 沼泽地──
老太婆家── 灌森林里──
老农家── 花园里──
4.辨形象:指出你认为可悲、可笑、可鄙、可敬的人物(动物)形象。
示例:老太婆家的短腿鸡,它傲慢无礼,自以为是,缺少同情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的冷酷,人情的冷淡。
5.悟主题: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6.怎样理解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是自己不懈追求的结果?
7.为什么说丑小鸭的形象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三、自主总结
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四、拓展阅读:
丑小鸭(续写)
(1)这天,小鸭又想起了鸭场的同伴们。小鸭已经在天鹅群里生活了半个月,善良的小鸭早忘了以前被虐待的情景,他多么渴望再见一见鸭场的朋友们啊!小鸭想:“我变得这么美丽,他们一定会为我高兴的'。”于是,他便不顾天鹅们的劝告,踏上了回家的路。
(2)小鸭经过了那个把他抱回家的种田人家,和那个有一只猫和一只母鸡的老太婆家,他们都惊奇而羡慕地看着小鸭,种田人家的那些小孩们还悄悄跑过来轻轻摸着他,小鸭高兴坏了,也用柔软的脖子拂了拂孩子们的脸,他更加相信妈妈和哥哥姐姐现在一定还会这样很喜欢自己的。
(3)在一个美丽的早晨,小鸭终于回到了向往已久的鸭场。小鸭早就想好了,他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当他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伙伴们一定又欢喜又羡慕,妈妈和哥哥姐姐一定更是为他感到自豪。小鸭想着,甜甜地笑了,仿佛天也变蓝了,花也变红了,连路边的野草也因此变得绿油油的了。
(4)然而,小鸭真是太天真了。
(5)当他出现在鸭场时,却听见大家都在议论着什么,原来,从前唯一关心小鸭的妈妈昨天去世了,天哪,这就如晴天霹雳,使得小鸭快要站不稳了。他隔着泪水寻找着哥哥姐姐:
(6)“哥哥,姐姐。”小鸭终于在一群大鸭子中,认出了昔日的小伙伴。
(7)“咦,这不是……”哥哥姐姐们怀疑地打量着小鸭。
(8)“是啊,我就是丑小鸭啊!”小鸭兴奋地喊。
(9)“这……这怎么可能……”哥哥姐姐吃惊得下巴都掉了下来,随后又认真地打量了小鸭一番,这才确认眼前这只美丽的天鹅,就是从前被他们欺负的丑小鸭。
(10)天真的小鸭还转着圈,向他们展示着自己美丽的羽毛,一点没注意到哥哥姐姐的眼里露出了嫉妒的光:
(11)“别以为你披上了天鹅的外衣,就是真正的天鹅了,你生在鸭场,不过是一只丑小鸭。大家快来,扒了它的外衣!”
(12)这回轮到小鸭吃了一惊!“哥哥姐姐怎么能这样?!”小鸭想。
(13)一刹那间,被妒忌占满头脑的鸭儿们,都争先恐后地冲了上来,他们的妒忌心使他们不能容忍以前那丑陋的小鸭,变成现在这样美丽。他们有的拔,有的扯,挤不上前的就喊着:“扒去他的外衣,让他变回丑小鸭。”最后,连那些不嫉妒的鸭子,看到别的鸭子都冲上去了,也跟着喊着:“扒去他的外衣,扒去他的外衣!” 好不容易,小鸭终于冲出了他们的包围圈,踉踉跄跄地跑回天鹅群。
(14)这群善良的天鹅们,看到小鸭凄惨的模样,都不禁流下了眼泪。最后,一只特别疼爱小鸭的老天鹅,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要我们都把自己最美的那根羽毛,送给小鸭,一定就能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了。”边说,他边带头忍痛拔下了自己最美的一根羽毛,交给了小鸭。小鸭感动得泪流满面。
(15)接着,其他天鹅,也都照着做……最后,小鸭又有了满身美丽的羽毛,而且比以前更美了。末了,一个来安慰他的可爱小女孩,还让妈妈为小鸭缝制了一件轻纱衣服,她看见小鸭又有了美丽的羽毛,高兴地说:
(16)“穿上这衣服,你一定会更美的!”
(17)果然,小鸭穿上了小女孩送来的衣服,比以前更漂亮了。大家高兴地把小鸭抛上了天空,小鸭快乐地飞了起来。当他飞过鸭场的时候,下面的鸭子们纷纷叫了起来:“哇!好美的天鹅啊,你见过吗?!”
6.请为这篇叙写故事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7.请分析文段(9)和文段(12)中加点词的含义。
(1)哥哥姐姐为什么“吃惊的下巴都掉了下来?”
(2)丑小鸭为什么“吃了一惊!”?
8.作者在第(14)段里没有将善良的天鹅看到丑小鸭凄惨模样时的情态、动作、语言具体写出来,请发挥你的想象,补出有关的情境,字数在150字左右。
9.这篇续写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杨俊
篇4: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预习学案
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预习学案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0、11、18至20自然段、24至29自然段。
2.跳读课文,圈点: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圈点疑难之处。
3.思考:小说标题“最后一课”有什么深刻含义?
二、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结合课文对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2.结合课文小结:写人的几种方法。
三、训练巩固:
(一)当堂训练:
1.填空: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这篇小说以___________ __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_______________精神。
2.给加点字注音。
祈祷( )哽咽( ) 郝叟( )
字帖( )懊悔( )喧闹( )
踱步( )诧异( )挟( )
3.阅读答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①这段文字开头写钟声和号声有何作用?
②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③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④语段从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
⑤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⑥所选的这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 部分。
篇5: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预习学案
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预习学案第一课时
一、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都德简介: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西人民就奋起反抗。法国作家都德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为题材,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收在现行的高中课本中)、《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二、如何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或简称为: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指: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情节的作用: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学习导 航 学习笔记
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1.认真阅读“导学案”“知识链接”,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知道怎样依据小说的文体特点分析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标出生字、词;标出有疑难的字、词,并借助字典、词典自主解决。
3.再次认真默读课文,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课文脉络,将本文分为三部分,并给第二部分分层,将预习笔记写在课文相关的地方。
4.跳读课文,圈点:小弗郎士心理反应、思想感情变化等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圈点疑难之处。
二、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复述基本情节。
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胳。
2.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谈一谈你对小弗郎士的认识。说一说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有什么好处?
三、训练巩固:
1.当堂训练:写在语文作业本上。
续写练习:设想小弗郎士上完最后一课,在回家的路上再次见到上学时所见的景物时又将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题目:回家路上
要求:写小弗郎士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
2.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第一、二、三大题。
篇6:《丑小鸭》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识记字词;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预习自测】
1、作者介绍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有《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2、作品介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创作于1844年的《丑小鸭》是安徒生在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写的。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他在日记上说:“写这个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这个故事 的主人公是一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它生在一个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不同,就认为它很“丑”。它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鄙视,但它最后终于靠自 己不懈的努力,成长为一只最美丽的白天鹅。作者把自己当时的全部感情都融注在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里,以求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这篇童话可以说是作者一生的艺术写照。安徒生家境平凡,一生未受过教育,最初他想当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歌剧演员,但都没有实现,后来从事创作,经过无数坎坷,成为了著名的童话大师。正由于这种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如此生动感人。
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
【合作探究】阅读文本:
(一) 内容探究
1、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 么追求?
2、主题思想
【解难答疑】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 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反馈拓展】(一)、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屐(jī) 嫉妒(jì) 来势汹汹(xiōng) B、讪笑(shàn) 涨价(zhàng) 骇人听闻(hài)C、沮丧(jǔ) 旋风(xuán) 兴高采烈(xìng)D、挨啄(zhuó) 篱笆(lí) 言简意赅(gāi)
【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预习自测】
预 习自测
1、文学常识
(1)《丑小鸭》作者 , (国)著名 ,世界著 名儿 童文学家。他的作品很多,有 , , 等。
(2)童话通过 和 手 法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有教育意义。
2、字音字形:
丑陋( ) 骇然( ) 嫉妒( ) 瞬息( ) 萋萋( )
jǔ( )丧 shàn( )笑 木jī( ) zhù( )立 shè( )足
3、整体感知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什么吗?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3)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 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
【合作探究】阅读文本: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 释这句话的意思。)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解难答疑】
1、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反馈拓展】
1、画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猎人都埋付 在这沼泽地的周围。 ( )
2、这只可怜的小鸭的却没有舒服的时候。 ( )
3、狂风在小鸭身边乎号得非常历害。 ( )
4、但是当他在昌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却感到 非常空虑。 ( )
【反思】
雷真民
[《丑小鸭》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七年级下册丑小鸭预习学案(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