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tiger_gs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 目录
篇1: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2.1确定病原菌
尽早从患者的感染部位、血液等取样培养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
2.2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 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2 抗生素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比如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而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肝代谢而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用安全的抗菌药物。
2.2.3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目前,一般将抗生素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Ⅱ),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等,第三类为快速抑菌药(Ⅲ),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速抑菌药(Ⅳ),如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上述抗生素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和相加(Ⅰ+Ⅳ)四种效果,为达到联合用药的目的,需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进行恰当的配伍。
总的说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其中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转于
篇2: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文章从抗生素的作用、善医临床常用种类、药理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善医工作实际,对抗生素的`用药范围、常见的认识误区、配伍禁忌以及免疲效果影响方面叙述了如何正确用好抗生素.
作 者:周万超 涂云凤 陈永泉 作者单位:周万超(水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水富,657800)涂云凤(盐津县畜牧兽医站,云南,盐津,657500)
陈永泉(大关县畜牧局,云南,大关,657400)
刊 名:云南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z1) 分类号:S859.79+6 关键词:抗生素 用药误区 配伍禁忌篇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高中生物教案
学设计思路
引入新课:“从社会中来“引出抗生素,激发对抗生素学习热情
↓
学生活动:学习“抗生素史话“,适当补充抗生素研究应用资料,使学生认同抗生素的作用
↓
教师介绍:“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引导学生对抗生素了解
↓
教师提供:“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后果“资料,引出“合理使用抗生素“
↓
教师介绍:细菌的耐药性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教师总结:抗生素的使用误区
学生活动:分析某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书,讨论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师总结:合理使用抗生素
应用延伸:“到社会中去“
三、教学实施程序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从社会中来
阅读、讨论
引导学生阅读“从社会中来“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与讨论。
引入新课,引出抗生素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抗生素史话
阅读青霉素发现、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并思考讨论教师所给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1. 第一种被发现并广泛应用的是何种抗生素?
2. 除了青霉素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抗生素?
3. 抗生素的应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归纳并补充有关资料
使学生认同抗生素的作用,
思考教师所给问题
抗生素主要是由哪些微生物产生的?它们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学生阅读自习、讨论教师所给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讨论
1. 抗生素定义
2.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并能举例说明
教师解释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使学生了解掌握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听讲
教师补充早期与现在抗生素使用量、种类及其效果
通过对比说明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引出“合理使用抗生素“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复习讨论自然选择,解释细菌的耐药性
引导学生回忆自然选择有关内容:
1. 进化的实质
2.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组织学生讨论、解释细菌耐药的产生机理
联系已有知识,解释理解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资料分析
讨论: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组织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并回答书本上的讨论题
教师总结归纳家庭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1.抗生素=消炎药
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4.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
5.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
6.频繁更换抗生素
7.一旦有效就停药
篇4: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高中生物教案
【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 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 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b5E2RGbCAP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教案重点】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案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案方法】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案课时】
1课时。
【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 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以此实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p1EanqFDPw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结束后,进行交流。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
1.抗生素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学生通过看课本,熟练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 的具体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学生看课本讨论)
a.细菌的结构
b.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 抗生素
<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 和观点。
<2)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3.对如何保健,少用药。或不用药展开讨论。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生 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篇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高中生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交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教材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涉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信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之--。理解这概念,才能正确理解依据染色体效目变异衍生出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和多倍体育种技术。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e经学习了近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即遗传规律)、减数分裂、DNA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基因概念和功能的知识。因此,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结合,能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直观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整体理解,也可为介绍人类进传病、生物育种及生物进化等知识作铺垫。
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细胞分裂异常产生的结果,因此细胞分裂是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如果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细胞分裂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会大大地降低学习的难度,并能有效帮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节主要的知识点及突破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较集中,如染色体组的概念及数目判断方法,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等方面,突破方法如下
(1)染色体组概念: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可以从展示男性人体染色体组成自制模型,让学生回顾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然后将人类染色体分成两组,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两组染色体组异同点等方式人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概念:通过具体实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单倍体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来分析蚱王、工蜂和雄蜂体内的染色体组数目,提出单倍体的概念,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区分单倍体与一倍体,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用图解、事例和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二倍体、多倍体和单习是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单借体具有可比性将多低体和单伤体育种放在一-起来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育种的学
(4)染色体结构变异:以辨图、设问、讨论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
(5)“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学生先进行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后,第2节课进行实验操作。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已经学过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为染色体组等新概念的构建奠定了认知基础。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等基础知识,为创设问越情境,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精情,但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使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往往一一知半锅,不能灵活远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设置好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适时引导追时启发和酒时效励由浅人深,构建染色体组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生命观念
1.说出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区别。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内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科学思维
1.举例说出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科学探究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四)社会责任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
难点:1.理解染色体组概念
2.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五、教学策略
1.通过多媒体直观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种类
2.通过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染色体结构变异
3.以辨图、设问讨论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
篇6:大学生暑期开展抗生素合理使用系列活动
大学生暑期开展抗生素合理使用系列活动
中国大学生网十堰7月20日电(通讯员余国力)7月8日 至13日,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抗之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北十堰。深入群众,走访药店,前往医院调研,开展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及合理用药知识宣讲系列活动。
抗生素有益有弊,但是目前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却不容乐观。“抗之霸”调查团队,已于7月在湖北省汉川市基层地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抗生素使用现状调研,对于“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感冒发烧是否需要抗生素”以及“如何使用抗生素”等问题,普通群众存在相关认知和使用错误。
今年调查团队主要在十堰市太和医院、东风医院等三甲医院了解临床检验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并深入周边社区,走访药店,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规范的抗生素使用建议,并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树立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观念。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关乎着民众的健康安全,也关系着今后医药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的稳定。卫生监管部门应多管齐下,加强群众认识,提高抗菌药品监管,严控药店销售行为,不断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或许我们今天再不行动,明天就真将无药可救”。未来,“抗之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仍将朝着“提高全民抗生素认识水平,合理用药,呵护健康”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篇7: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保护人体或动物免受细菌的感染或传染的,在非洲有很多动物可能会死于各种疾病,但用过抗生素后就能够获救。可见抗生素在拯救生命上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是一种化学物质,它的品种和药剂需求量大,所以有些时候人们会滥用抗生素,于是就需要解决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抗生素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一旦某种药品被滥用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有些人使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等情况,所以我们对于抗生素就要采取合理应用的态度和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
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在不同情况下套用。笔者认为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相关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但是不管任何药品用多了都会出现耐药性,这时就需要研制出更高级的抗生素。在生活中,也不要过多得依赖抗生素,任何一种药品都有弊端,所以能在自己克服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药品。
篇8:关于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更多的人在感冒后,自行服用抗生素,觉得抗生素是万能的,甚至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这是错误的。下面是几种使用抗生素的误区,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误区1: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NO!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发烧也是同样的道理。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盲目使用抗生素,反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NO!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NO!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NO!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NO!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篇9: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摘要】本文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不良后果、合理使用原则、常见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儿童不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在基层医院更是如此。解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
1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
(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无论什么感染,都用广谱抗生素。
(3)无论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点,随意联合使用。
(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6)与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
2 滥用的不良后果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儿童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据报道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3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必须掌握适应证并遵循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用,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合适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①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②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③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用药72h(重症48h)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④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3 d,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4)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局部使用。
(5)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①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120万u,每月1次;②流行性脑膜炎:对密切接触者常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唑co3日;③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患者的儿童用异烟肼3个月;④烧伤患者手术前后用药2-3d;⑤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⑥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
★ 材料应该合理投放
★ 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 使用保证书
★ 医保卡怎么使用
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