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死前巨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地质灾害常见类型与防治对策,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地质灾害常见类型与防治对策,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地质灾害常见类型与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常见类型与防治对策
我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通过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的概念和发生前的'前兆特征阐述,提出了一系列的灾害防治措施.
作 者:刘慧芝 作者单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305012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11) 分类号:P694 关键词:地质灾害 前兆特征 防治篇2:河南省灵宝市地质灾害特征、分布情况与防治对策
河南省灵宝市地质灾害特征、分布情况与防治对策
灵宝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为我国第二大产金基地;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居住人口稠密,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灵宝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该区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十分强烈,为地质灾害的形成埋下隐患,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危害.作者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基本查清了河南省灵宝市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并据此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该市以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 者:邢永强 章煜 XING Yong-qiang ZHANG Yu 作者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3 刊 名: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25(5) 分类号:X22 关键词:地质灾害 易发程度分区 防治对策篇3:关于中考常见语病的类型与对策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三)、病句的类型
1、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1)、主谓搭配不当:
a、三年中,这个县的粮食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b、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张疃使用外,还向林头、东关等地输送。
(2)、动宾搭配不当:他主动为这个系工程力学专业的两届船舶结构力学学习班挑起了薄壳力学、船舶结构力学等课程的主讲任务。
(3)、主宾搭配不当: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关于中考常见语病的类型与对策]
篇4:建阳水稻常见矮缩病的类型与防治农科论文
建阳水稻常见矮缩病的类型与防治农科论文
建阳市地处福建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8 d,年均降雨量1 700~2 400 mL,年平均日照1 802 h,土壤类型丰富肥沃。近年来水稻矮缩病常常大流行,发病后可供补救时间短,农民损失严重,对水稻生产潜在风险极大。常见有水稻普通矮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后在大田表
现很类似,农民分不清那一类型就容易错过防治最佳时期。
1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称普矮病)
该水稻病害我市上世纪80年代未见发生,90年代初在连作晚稻田零星发生,1995年后逐步在低海拔区(215~250 m)的单晚稻田发生,1999年发展到中海拔区(350 m左右)的单晚稻田,涉及所有乡镇,发生面积0.24万m2丛发病轻的0.3%~9.4%,重的36.2%~52.0%,为近年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普矮病为水稻病毒病,其传播媒介主要是黑尾叶蝉传播。病毒在带毒的黑尾叶蝉体内越冬,第2年春季成虫迁飞到秧地成为初侵染源。
1.1 症状识别 受害植株矮缩和叶片变色,生长衰退。病株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硬短小,在叶片、叶鞘的叶脉间出现黄白色排列成行的断续点。一般不能抽穗,发病迟的虽可抽穗,但呈现包颈穗、结实差,穗小、秕谷多。
1.2 发病原因 普矮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黑尾叶蝉,病毒存在于黑尾叶蝉体内,使其成为传毒昆虫。无毒虫可通过吸食病株汁液而获毒传病。黑尾叶蝉主要在绿肥田及其他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成虫迁飞到秧地成为初侵染源。
1.3 防治措施 1)及时防治:在发病区从秧苗一叶包心起,就要抓紧防治。
2)同时用药:在同一片田里同时用药,能防止带毒虫媒短距离迁飞传毒。药剂选用 20%扑虱灵加敌敌畏水液均匀喷施2~3次。
3)拔除病株。返青后及时检查,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补插健株。
4)田间管理。大田开始发病时,要立即排水晒田,追施石灰、草木灰和磷、钾肥,并进行中耕,促进新根生长。
2 水稻黑条矮缩病
20世纪前我市尚无发生该病,2006年我市1代灰飞虱发生量极大,水稻黑条矮缩病首次在我市发生大面积流行,当时大部分农民当做水稻普矮病处理,结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过请教专家后才得知是黑条矮缩病。一般发病田块损失产量1~2成,重者损失3~5成。
2.1 症状识别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共同特征是:病株明显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直,新叶有的出现扭曲皱缩。在不同时期发生症状是:
1)秧苗期症状。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
2)分蘖期症状。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张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
3)抽穗期症状。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褶皱;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糯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这是当前黑条矮缩病的最突出表现症状。
2.2 发病原因 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要针对一、二、三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秧田和本田并形成三个发病高峰的特点,要分阶段进行多次防治才能奏效;严格采取“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
2.3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种子处理。在结合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应用优质吡虫啉做好浸种工作,减轻秧苗灰飞虱传毒。2)秧田期和大田初期防治。杂交水稻秧苗二至七叶期是灰飞虱的主要传毒关键期,做好秧苗期和大田初期治虱防矮是控制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3)药剂防治技术。选准药剂,用足药量,统防统治,不同药剂配方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适宜的药剂配方有:①40%盖仑本90 mL/hm2+25%噻嗪酮0.9~1.5 kg/hm2;②20%啶虫脒150 g/hm2+25%仲丁威乳油2.25 kg/hm2等药剂。
3 矮缩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不管是水稻普通矮缩病还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大田发现发病后及时掰蘖补栽是应急补救的重要措施,即在杂交水稻移栽后20 d内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入泥而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出一半分蘖移栽在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边,并适当加施速效肥,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其他照常管理。在已见较重发病的情况下此措施具有良好的除病保产效应。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地质灾害常见类型与防治对策(整理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