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

时间:2025-01-27 03:36:57 作者:王牌大贱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王牌大贱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书法小擂台

shānɡǎijiǎnɡshùchánɡyánɡyúyuazǔài

()()()()

jūnyúndànshēnɡdiǎnfànáoyóuxīxì

()()()()()

二、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薄皮(báobō)苦闷(mēnman)间隔(jiānjiàn)结绳(jiēji?)仓颉(jíji?)造诣(zhǐyì)解剖(pāopōu)撇捺(nànài)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仰()聘()楷()尊()

抑()骋()谐()遵()

四、依样画瓢。

莫(沙漠)(薄膜)(抚摸)(模仿)

俞()()()()隹()()()()

五、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坚强不曲()2、按装机器()3、斩钉截铁()

4、车胎冲气()5、震耳欲聋()6、分辩是非()

六、字谜游戏。

1、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2、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3、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子坐当中。()

4、一点不出头。()

七、句子加工厂。

1、看着这些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改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真是一点值万金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后依要求写出你熟悉的四字词语。

仓颉()字结绳记()鸿鹄群()迂回绵()

若()若飞挺拔如()浩瀚如()凝()如脂

1、写出两个格式是“无()无()”的词语:、

2、写出两个“笑”字开头的.词语:、

九、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也()兆()

十、先补充,在按要求填空。

A、()──照旧(舅)

B、孔夫子搬家──()

C、隔着门缝吹喇叭──()

D、上鞋不用锥子─—()

F、和尚打伞——()

十、对号入座。(把上面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啊!

2、我本来十分看好我们国家男子足球队,可自从世界杯开赛以来,球

队是(),真令人失望。

3、劫匪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真是()。

4、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却是(),最终走

上了犯罪道路。

我积累的谐音歇后语。

十一、课文梳理间。

1、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_________、

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甲骨文。

4、在文字发明之前,古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

5、《兰亭序》是____________的书法作品,他被后人誉为

“___________”;而《玄秘塔碑》是写的,真棒!你还知道课外那位书法家写的碑帖吗?

6、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篇2: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h?xi?jiūfēnlíbɑhúdi?màoziɡēbo

()()()()()shīfumàisuìjiǔcàishāixuǎnxiánqìyōuxiāng

()()()()()()tāochūr?utuǐjǐlǚm?lìchǎncǎopāoxiàng

()()()()()()

二、用“√”选择正确的字、音。

洗(澡、燥)花(娇、轿)莲花落(lu?lào)混(húnhùn)沌蚊(账、帐)讨人(嫌、赚)千乘(shanɡch?nɡ)倔强(jiànɡqiànɡ)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平淡无()莫()其妙头头是()()其谈()天空()乱造()开河拾人()()常谈理直()高深()一本()

四、下海、楼盘??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新词。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仿写句子)

2.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3.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改为陈述句)

4.妈妈的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嘱,是(补充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说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想一想,我编的谎话可能是。爸爸又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从两个“没”、一个“直奔”体现了。

2.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

请再写出一句礼貌待人的名言或谚语:。

3.“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其中“缕缕幽香”既指,更指的是

4.结尾用了两个“爱如茉莉”的作用是。第一个“爱如茉莉”指;第二个“爱如茉莉”指。

5.“黄河留给家乡的故

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中第一个“长”的意思是,第二个“长”的意思是。

6.“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省略号省略了,补充两个:、。

7.《谈礼貌》一课教育我们要貌用语有等。

七、精彩课文回放。

1.“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这个人是,我们学习她的课文是,这篇文章选自她的代表作。

2.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八、阅读理解。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jìnjīn)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安静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慢慢地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静)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2.用“√”选择正确的一项。

3.“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这句话可缩为:。

4.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怔”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我为什么会怔住了?请用“”画出相关语句。

5.

6.“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下来。

篇3:语文第五单元同步复习题

语文第五单元同步复习题精选

一、语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间隔 间断 间隙 间或 B.模仿 模样 模块 模拟

C.和平暖和 附和 和面 D.折断 折磨 折腾 折射

2.找出对句子中的通假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转 通“啭”, 鸟叫声)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见 通“现”, 看见)

C.四支僵劲不能动。 ( 支 通“肢”, 肢体)

D.同舍生皆被绮绣。 ( 被 通“披”, 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差别较大的一项是(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D.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公安机关决定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B.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D.没有踏实认真的实干精神,只会夸夸其谈是不会把工作干好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积累、整合与运用

6.诗文填 空。

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②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

③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④《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⑤《苏幕遮?碧云天》中写范仲淹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是: , 。

7.文学放飞:你游过西湖吗?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尽了西湖的自然美景。青神的中岩寺、德云寺、中国竹艺城等地也有不少诗或对联,你是否能写出一首诗或一副对联呢?(也可写外地名胜和诗或对联)

地名:(名胜)

对联:

8.阅读下列寓言,写出其蕴含的道理。

乌龟看到老鹰在翱翔,十分羡慕,就缠着鹰教它练习飞翔的本领,鹰不同意,乌龟再次死缠硬磨。老鹰只好把它带到高空,结果乌龟被摔得粉碎。

9.我国古代对某个年龄段往往有一种特别的称谓,请根据示例,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另外两个年龄的别称。

示例: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

六十岁: ;七十岁: 。

10.综合性学习:鸟是人类的朋友。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 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 ,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 题(三至五个字)。

我的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我的评价:

(3)听说学校附近的一些饭店最近推出了“油炸麻雀”、“红烧野鸡”等“特色菜”,你爸爸来学校看你时便想带你出去到这些饭店尝尝鲜,你该怎么婉拒你爸爸呢?

我的说辞: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1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二)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祗 骈 策 道

15.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6.找出文中的四个通假字并作解释。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17.用原文句子回答问题。

①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③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④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18.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①“千里马”指 ;②“伯乐”指 ;

③“食马者”指 。

1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

(三)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20.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 ) ②群臣说服。( )

21.翻译句子。

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②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22.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刘邦、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

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后,我们能烧“冰”?

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昨日在沪举行的院士讲坛上,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 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汪院士表示,1立方 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选自《东方早报》7月)

23.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

24.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

25.文中 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句中 “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6.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的题。

(1)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2)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叶、花、果、茎、树皮、树脂、树胶、树液等,还包括经济林,以及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5)森林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至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6)森林能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 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20至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至30吨氧气。

(7)( )。据有关专家统计,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收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硫,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至90%。同时森林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至8分贝。

(8)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27.文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8.文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森林的作用的?

29.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0.文段中横线上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1.(6)段中的“缓解”一词能否改为“消除”?为什么?

五、作文

3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宥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以《那一次,我读懂了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篇4: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连一连,读一读。

是+页 口+及 口+黑 音+儿

走+取

嘿 竟 题 趣 吸

qù tí hēi xī jì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

píng guǒ fǎn fù hào qí luò dì

( ) ( ) ( ) ( )

yǐng zi dēng guāng zuǒ yòu wǎn shàng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一切照旧用 ( ),表示转折用( ),

意料之外用( ), 坚强不屈用( ),

坚决果断用( ), 不知所措用( ),

清楚明白用( ), 心情安定用( ),

四、照样子,写词语。

1.挥挥手:

2.变来变去:

五、找出每一组中意思不一样的词语。

例:忽然 突然 竟然 (竟然)

1.用心 专心 耐心 ( )

2.一定 肯定 稳定 ( )

3.愉快 赶快 欢快 ( )

4.喜欢 喜悦 喜爱 ( )

六、在句中括号里填上和加点词意思相反的词。

1.我的笔友长得什么模样?我真想见他一面。他是高还是( )?是瘦

还是( )?

2.黑暗中,人们最渴望看到( )。

3.小明的书包很轻,我的书包却很( )。

七、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牛顿是著名的科学家。

2.影子一会儿跑在前,一会儿跟在后,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转到右边去了。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

2.牛顿反复地 , 地研究,终于发现苹果落地的 。原来,这是因为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借 镜 子

一百多年前,美国有个名叫汤姆的孩子。一天晚上,他的妈妈患了急性阑(lán)尾炎,肚子痛得非常厉害,医生说必须马上动手术。

汤姆家里只有煤油灯,光线太暗,怎么能动手术呢?爸爸愁得用双手紧紧抱住头,医生急得在屋里踱(duó)来踱去。汤姆想:有什么办法让屋里更亮些呢?他忽然想起,白天和小伙伴

一起玩儿的时候,用块破镜片在阳光下晃来晃去,墙上就出现了很亮的光斑。想到这里,他飞快地跑到邻居家,借来了几面镜子,放在病床四周,然后在每面镜子前放上一盏煤油灯。这样一来,病床上的光线明亮多了,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

你知道这个聪明的孩子是谁吗?他就是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1. 想一想:汤姆想出了什么办法使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

2. 汤姆是从什么事上得到启发的?

3. 汤姆是谁?他后来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十、看图写话。

看图想一想:鹅妈妈为什么会孵(fū)出一只鸡宝宝?小鸡和小鹅是怎样出生的?还有这样出生的小动物吗?

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是+页—题—tí 口+及—吸—xī

口+黑—嘿—hēi 音+儿—竟—jìnɡ

走+取—趣—qù

二、苹果 反复 好奇 落地 影子 灯光 左右 晚上

三、秘密 蜂蜜习惯 刁蛮 言语 音乐 科学 抖动 跟着

树根 吸引 积极 王子 主意 复习夏天

四、1.招招手 看看书 踢踢球 2.边走边唱 跑来跑去 一心一意

五、1.耐心 2.稳定 3.赶快 4.喜悦

六、1.矮 胖 2.光明 3.重

七、1.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

2.我家的小花猫非常调皮,一会儿玩儿球,一会儿追蝴蝶,

一会儿在鱼缸边看鱼,一会儿竟吃起草来。

八、1.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 2.观察 专心 秘密 地球有吸引力

九、1.汤姆借了好多块镜子放在病床四周,然后在每块镜子前面放上一盏煤油灯。这样一来,病床上的光线就明亮多了。医生顺利地做完手术。 2.白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的时候,用玻璃片在阳光下晃来晃去,墙上出现很亮的光斑。汤姆是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的。 3.爱迪生。 因为他从小就善于观察,反复实验,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十、提示:鸡妈妈生了一只蛋,结果被鹅妈妈当成了自己的蛋,孵(fū)出了一群小鹅还有一只可爱的小鸡。鸡妈妈看到了自己的宝宝,急忙高兴地呼唤他。

小学语文学习策略

(一)注意策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如“带着问题读书”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法,而“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思考问题”,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策略。

(二)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教学,语文老师都需要经常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排队,找出规律,就是这种策略的运用。

(三)精细加工策略。如在阅读和听讲时,一边听(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但真正要使笔记成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而单纯的信息记录,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应注意语速不宜太快,复杂的、重点的内容要适当重复,对讲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重点应进行板书。

(四)复述与复习策略。如,学生为了记住汉字,必须一遍遍地读写生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和尝试背诵交替进行。另外,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习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画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突现出来等。

这些都是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学会用“理序法”、“路标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

篇5: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验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dǎnqièzhàojízhūweìjìdùchéngxiàng

()()()()

二、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依次写进括号里。(5分)

1.诸葛亮叫船上的军士一边雷鼓,一边大声那喊。( )( )

2.晏子为了唯护自己的人格和遵严,机知地同楚王展开了唇枪舌战。()() ()

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6分)

理直气()()无不克()无不胜负()请罪

完()归赵()心协力神机()算天()地设

1、诸葛亮的()令人惊叹不已。

2、明天的比赛,我们一定要(),争取第一名。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2分)

1、为难()

A、做起事来费事的B、使感到困难C、不好

2、推荐()

A、推举,介绍B、献,祭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周瑜很聪明。周瑜心胸很狭窄。(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3、李明对老师说:“我叫李明,是从重庆转来的。”(改为转述句)

五、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3分)

1、《草船借箭》一课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相关内容改编的。()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3、《将相和》一课中的将是指蔺相如,相是指廉颇。()

六、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6分)

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2、孔明借东风——

3、关公赴会——

4、徐庶进军营——

5、梁山泊的军师——

6、孙猴子的脸——

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原因是

(2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课文《将相和》回答问题。(15分)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2分)

2、请为这个片断加个小标题:(2分)

3、“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在文中指什么?请用“——”画出来。(2分)

4、廉颇很不服役气,是因为

后来负荆请罪是因为

这说明他是一个的人。(3分)

5、“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蔺相如这样做的原因是:

这可见他是一个的`人。(4分)

6、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时,他也许会说:

(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料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仍然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是卞和所献,()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2、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3分)

3、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分)

欺君之罪:

象征:

4、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4分)

5、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A、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三、第三部分:习作(35分)

你读过四大名著中的哪些故事?请以“我读了之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认真阅读原文后,抓住体会最深的一两点来写。

篇6: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五单元复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五单元复习题

《桃花源记》课课练:复习篇

一:《桃花源记》

的作者是 ,他是 朝代人, 名, 字, 号。(5分)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6分)

便舍船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诣太守黄发垂髫便要还家妻子邑人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2分)

1、缘溪行2、便扶向路

3、便要还家4、各复延至其家

5、咸来问讯6、皆出酒食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2分)

1、便舍船2、屋舍俨然

3、寻向所志4、寻病终

5、处处志之6、寻向所志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2分)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今义: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今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妻子:古义:今义:

绝境:古义:今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今义: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今义:

六: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2分)

1、捕鱼为业2、渔人甚异之

3、欲穷其林4、仿佛若有光

5、豁然开朗6、屋舍俨然

7、桑竹之属8、阡陌交通

9、悉如外人10、黄发垂髫

11、妻子邑人12、此中人语云

13、及郡下14、便扶向路

15、欣然规往16、无问津者

七: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林尽水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篇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题

一、积累运用。(35)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在下面画“——”。3

破绽(dìnɡzhàn) 刷浆(jānɡjiānɡ) 挑剔(tītì)

露馅(lùlòu)清爽(suǎnɡshuǎnɡ)蛆虫(jǔqū)

发怔(zhènzhènɡ)撵跑(liǎnniǎn)风骚(sāoshāo)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

huī huánɡ chuān suō biāo zhì miáo tiáo

( )( )( )( )

dǎ lianɡ lánɡ zhōnɡ q ìpài kě lián

( )( )( )( )

3、填字成词。8

文质() 仪表()() 虎背()腰

神采()() 满面()风 垂()丧气

活()乱跳 ()步如飞 大()大()

()声细语 巧舌如() ()()动听

(1、“垂头丧气”的反义词是()

(2、词语中含有一对近义词的是()

(3、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言辞巧伪,说得美妙动听的词语是()

4、我会选词填空。3

武断果断

(1、像你这样凭空()可是不行的。

(2、她办事(),大家都很佩服她。

胆怯羞怯

(3、她长到六岁才见到爸爸,当时她()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下子被爸爸抱了起来。

小精灵儿童网站

(4、勇敢一点吧,要是老这么(),那就什么也干不成。

刻薄尖刻

(5、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你的批评也太()了。

(6、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了一副非常()的嘴脸。

5、课文内容我知道。10

(1、“小嘎子”是作家的儿童小说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的片段,写出了嘎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的片段,写出了严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凤辣子”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中的

人物,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写

出了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3分)

(1)胖墩儿趁势往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3)只听有人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二、阅读理解(35)

(一)阅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段,回答问题。(711题)(10)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sò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dìng)。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rá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gdàng):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ébiè)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7、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3)

8、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圈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2

10、请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2

11、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刷子李》选段,回答问题。(1215题)(10)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 )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

13、写出近义词。(2)

尤其( )悠然( )

1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

15、这段话主要写了( ),包括他刷墙的( )

和( ),反映了“刷子李”( )。(4)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0)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他个不高,头发花白,满脸皱纹。

她喜欢锻炼,为人热心,深得大家的尊重。今天,我和外婆去买菜。菜市场真热闹,我们来到一个档位前,外婆边看菜边讲价。

“便宜点,我们就来几样。”“不行,再便宜我就赔本了。”“那得。

咱不买了。”外婆说完要走。“大娘,慢走,买什么?买几斤?”……一会儿,各样的菜装满了一篮子。路上,外婆问我:“你再算算,钱数对没有?”我数了一会儿,眉飞色舞地说:“今儿咱赚了,他多找了一元四毛钱。”“不行,咱们得快回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外婆讲价不就是为了少花钱吗为什么多找了又给退回去呢外婆yībēnzhèngjīng()地说:“讲价,是为了少花钱。他乐意卖,我也乐意买。但绝不赚黑心钱,那良心上过意不去。

16、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1)

17、给第5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1)

18、()这个词写出了“我”高兴愉快的样子。(1)

19、“但绝不赚黑心钱”中的“黑心钱”是指

(2)

20、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2)

喜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认为外婆是个怎样的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外婆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天地。30

是谁,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是谁,在你失落、伤心的时候,给了你前行的信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又多少人曾给予你帮助,又有多少人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请把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个人介绍给大家,通过具体事例让别人了解他(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注意通过神态、语言、动作表现人的特点。题目自拟

篇8: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题

一、积累运用。(45)

1、我会写。看拼音,写词语。5

xìn xī chuán dì shén qí yán jiū piāo liú

( )( )( )( )( )

2、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题:我会改。找出错别字划上“—”,改正后写进括号里。4

公无前490年,希焟人在马拉松平源打败了波斯浸略军。

()()()()

3、我会选。4

预测 预算 预料 预报

(1、我()到爸爸的咳嗽病跟附近硫酸厂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有关。

(2、今天的电视节目()了未来三天的天气状况。

(3、气象专家是依据天空中云层变化来()天气变化的。

(4、在未去外地旅游之前,对各项费用要先做好()。

4、我也会选。4

(1、我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主要通信方式是()。

A、鸿雁传书B、信鸽传书C、邮驿D、烽火传报

(2、()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

(3、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是1993年()政府提出来的。

A、中国B、美国C、英国D、法国

(4、我们现在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就是为了纪念希腊人_____________。

A、褒姒B、菲迪皮茨C、哥伦布

5、我会判断。6

(1、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是在1983年诞生的。()

(2、西周的灭亡是因为周幽王昏庸无能。()

(3、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话,贝尔发明了电报。()

(4、李姓在唐朝成为第一大姓的主要原因是“李”为国姓。()

(5、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优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

(6、《奇怪的东南风》作者归纳的做法是:分析信息→记录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6、我会填。7

(1、早在27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_____________传递信息。

(2、折花逢驿使,_____________。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

(4、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

(5、网络可以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我们要做到文明上网,有节制上网,不发布虚假信息。

(6、古代,人们用各种方法传递信息:《烽火戏诸候》用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我们胜利了》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传递胜利的消息。《装在瓶子里的信》用_____________传递一封信。我还知道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我也知道现代人们传递信息方式更多了,如_____________。

(7、通过课内的阅读材料,我发现研究报告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1)_____________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_____________。

我们从中不仅知道了要正确利用媒体,而且从中学到了演讲稿的写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传递方式在变化,在发展。远古_____________→古代_____________→近代__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__→当代_____________。

(3)、经常和别人进行_____________,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_____________、的习惯。

8、按要求改写句子。3

(1、多媒体电脑是一个神奇的变化莫测的魔术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要学习处理和搜集信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信息的传输比以前更方便、更便利、更快捷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会说。3

你的一个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下降,你知道后会怎么劝导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写句子。3

(1、各路诸侯看到了烽火。各路诸侯火速率兵出击。

请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紧急救援人员救出了苏珊。

改为“被”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5)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4

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chāchà)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很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网膜脱落;有的同学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甚至发生了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件。

青春年少的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未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些沉迷于网络黑洞里的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时,请先调(tiáodiào)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所奴役。切勿让网络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心灵,不要被网吧里那些看不见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样年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告别网吧,把握自己。把握自己,就是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把握自己,就是给自己的未来一片蔚蓝晴空!

1、文中画“——”的部分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

2、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3、网络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有哪些不利影响?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网时,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良好心态?在你认为正确的后面打“√”。5

①好好利用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奴役。()

②分辨是非,不登陆不健康网站,不接受不良信息。()

③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④长时间上网。()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0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lónglǒng)头人。”古时候,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候侯],大多要依靠驿差(chàchāichā)的长途跋涉。到了近代□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逐渐问世□世界上有了[油邮]政系统□信件□报刊都可以通过这些交通工具运往世界[个各]地□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现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发现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话的[呈现出现],使信息传输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了。

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随后很快普及开来。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调整路”的计划,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文字、声音和图像,这个计划受到各国的重视。如今,坐在家中的计算机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外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

2、用“/”把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拼音划去。2

3、请用“√”选出“[]”里正确的字、词。6

4、全世界计算机联网的好处。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快乐习作30

我们在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相信你肯定发现了不少新鲜的事,请以《我发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把要表达的意思写清楚,把事情的内容写具体。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语文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五年级第五单元作文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初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草船借箭》缩写300字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锦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