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

时间:2025-02-10 03:34:33 作者:michell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michel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

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

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河南省鹤壁市邮政局 高双平

报刊发行业务是邮政企业的支柱业务之一。按照国家邮政局提出的“调整业务结构,突出发展邮递类业务”的总体思路,做为支撑投递网的报刊发行业务,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面向市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的经营效益。

一、报刊发行业务收入中存在的问题

报刊发行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鹤壁局报刊发行收入近十年情况一览表中可以看出,报刊发行收入是1990年的近5倍。但是,其中存在着如十年间报刊价格大幅增长、收入中存在水份等因素的影响。扣除这些因素,报刊发行的实际增长并不乐观。据河南省邮政统计资料显示:全省每百人拥有报刊份数1988年为16.87份,到下降到9.98份;1988年~19十年间每百人拥有报刊份数下降了40.84%。报刊发行收入占邮政收入的比重也出现下降态势。1990年占邮政收入的23.72%,19为13.67%, 1999年较1990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这说明报刊发行业务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其它业务的增长。

报刊发行收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报刊欠款问题越来越突出

部分邮政分支机构或个人为完成下达的任务指标,违反预收、预订报刊发行资金管理原则,为订户开了“绿灯”,形成报刊欠款,并越积越多。如鹤壁煤炭系统是订报刊大户,近年来其效益不好,但一些邮政支局为了完成任务,仍然给该系统订报订刊,造成索要报刊欠款非常困难;鹤壁所辖某县邮政局以前没有报刊欠款,报刊流转额较增加了30万元,但出现的欠费却达28万元。

2. 买断包销的做法,使一些报刊形成积压

一些邮政企业在买断包销报刊时,只考虑如何垄断市场,没有对市场进行认真全面的考察和预测,致使无法完成包销数量,形成积压,造成损失。《鹤壁广播电视报》以前自办发行,1999年鹤壁局和报社谈妥,《鹤壁广播电视报》交邮发,买断包销15 000份;但实际订阅和零售每期在12 000份左右,积压3 000份无法售出,收入和积压的报纸金额相抵后,所剩无几。

3. 出现零售抢占订阅市场的不正当行为

由于零售报刊点承包给了个人,一些零售点为了个人利益,利用各种关系,采取不正当方式,在大收订期间提高折扣率吸引订阅户。鹤壁出现了某零售报刊承包者以10%的返利,拉拢订阅户,不但扰乱了订阅报刊市场,而且损害了邮政企业利益。

4. 服务意识淡薄,报刊破订、续订工作做得不足

在对鹤壁局报刊发行业务资金检查时发现,破订、续订的报刊数额很小,有的县局全年破订报刊流转额只有几百元,甚至几十元。有的连续几个月没有破订用户。可见在报刊征订工作中,收订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年底收订管一年”、“报纸不破月,杂志不破季”的思想仍然存在。另外由于缺报短刊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订户利益,即影响了邮政企业的形象,也影响了经济效益。

二、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

1. 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决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报刊发行市场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邮政企业要正确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20全国邮政共接办发行报刊6 653种,创历史最高水平,作为报刊发行市场的“老大哥”,要树立信心,正视当前发行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形势,充分发挥邮政报刊发行点多、面广、信誉好的优势,主动出击,加快发展,巩固和提高邮政报刊发行市场占有率。在制定和出台新的经营措施和加大报刊交邮政发行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方法,以市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科学决策,才能促进报刊发行业务发展。而生搬硬套,盲目选择,只能给企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2. 以服务求发展,提高收投服务水平

只有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扩大邮政报刊发行市场占有份额,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树立和强化“收订无止期,投递无禁区”的服务意识。积极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如电话预订、节假日订阅、网上订阅等,抓好报刊破订、续订工作。无论单位还是个人订阅,都要确保报刊不短少。如果发生缺报少刊,要按照承诺,如期兑现,这是巩固老订户,发展新订户的关键。鹤壁局今年成立了报刊收投服务局。建立起了报刊收投服务体系,“收投合一”新的运营机制,对业务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企业注入了活力。收投人员收订报刊上门服务、投递报刊上楼到户等服务举措,令广大群众交口称赞;分配方式采取“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调动了广大收投人员的积极性,上半年仅鹤壁市局段道收订的私费报刊款达30万元。

3. 以零售为突破点,增加报刊市场份额

零售业务的发展应以零售网点的建设和加快报刊传递时限等措施占领市场。针对出现零售承包者提高回扣,抢占订阅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勒令禁止,规范其经营行为,避免无序竞争。扩大和增加报刊零售网点,是提高报刊零售业务收入和效益有效途径。鹤壁市今年扩大增加报刊零售网点,比1999年增加了30处。上半年零售报刊业务收入41.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03%。新增加的报刊零售网点已成为报刊发行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也为以后邮政报刊零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完善制度,杜绝在订阅报刊中形成欠款

订阅报刊欠款数额之大,必须引起邮政企业的重视。报刊欠款的形成不利于报刊发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杜绝出现报刊欠款。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认真贯彻报刊发行业务资金管理原则,严格执行预订预收制度,不得赊欠或约期付款;(2)责任落实到人,谁收订谁负责收款,一旦形成欠款,追究订阅人员责任;(3)对于已形成的欠款,要组织人员积极催要,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形成死帐,如欠款单位确实无力偿还,可考虑其它实物顶帐。

篇2:国际业务经营效益提升的举措经济学论文

国际业务经营效益提升的举措经济学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的经营也逐步趋向国际化。近年来,银行外汇业务发展较快,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国际业务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能提高银行国际业务经营效益,则成为银行负责人至今仍在探索的问题。在此,本文针对银行国际业务经营效益的提高,做以下简单论述。

关键词:国际业务;经营效益;提升途径

一、解决好外汇业务与人民币业务的衔接问题

银行在国际业务经营的过程中,能否正确的解决好外汇与人民币的业务,不仅关系着银行的日常运行,同时还直接关系着银行今后的发展。因而在其整体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在解决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要摒弃国际业务部独立经营的做法,把国际业务部的活动纳入全行统一业务;其次,银行的负责人在监管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即国际业务部做为外汇指定银行的内部科室,履行银行赋于的外汇营业职能。如果其经营的人民币是与外汇资金相配套的人民币,并且这种经营在该银行的人民币业务经营范围内,则应适当予以允许。最后,在有关具体业务规定上应给予外汇业务与人民币业务衔接的便利条件,使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配套,防止出现脱节。由此可见,在银行国际业务经营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就必须加强外汇业务与人民币业务的衔接管理。

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在目前银行经营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外汇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且在贷款超过规定时间时,所制定的加罚息仍按原来的20%计算,从而严重阻碍了银行外汇贷款业务的开展。而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银行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参考我国人民币贷款加罚息的执行标准来执行。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国际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我国的市场发展现状,科学、合理的提高外币存款利率,以便为外汇信贷经营效益的提高做好铺垫。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银行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只有从自身的管理出发,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用到我国银行的实际管理中。与此同时,银行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还应针对国际汇率进行仔细的分析,以便在经营的过程中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使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增值状态。

三、要统一认识,使多种监管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转变

规范、法制的监管制度,不仅是提高银行国际业务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同时还是其提高过程中的`根本依据,因而在银行管理的过程中处于中心主导地位。因此,就需要银行负责人在原有的基础上,统一银行的经营理念,同时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模式。银行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还应不断的将相关法律进行宣传普及,例如金融方面的或监管方面的。以便银行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最后,银行还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模式,制定出完善的监管制度,以便银行能够在今后的经营中顺利发展。

四、要实现金融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化

在提高银行国际业务经营效益的过程中,银行管理者除了要加快自身的管理步伐外,也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银行经营的管理经验,并将其“精华”应用到我国银行的发展中。而借鉴国际上金融监管的先进手段和经验,对银行实施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并制定具体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强化对金融机构资本金充足比例、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备付金比例、对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不良资产比例等方面的监管,督促各外汇指定银行从严搞好贷款“三查”,把好贷款关、结算关,保证其资产质量,降低其经营风险。

五、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在建立科学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银行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目前存在的忙于事务的业务模式,通过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和数据资料档案、健全外汇业务的评价制度来监督并评价银行外汇业务的质量和依法守规等情况,对各银行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管理,以保证监督管理的连续性以及可比性。建立健全预警指标体系,使监督管理具备及时性和一定的超前性,以真正实现风险预警;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成熟的外汇监管和操作方法,使外汇监管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借助微机联网对被监管单位进行经营合规性以及风险性等方面的非现场监管,以真正实现监管的动态性和全面性;借助日常的常规监测,掌握被监测单位业务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性以及可变性,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金融业发展的稳定、健康;借助基层监管部门的通力配合,加强监管的合力作用,将监管由单打一的模式转变为发挥整体优势,实现监管的纵深化。这样,不仅能加强银行的整体管理,同时也为银行今后国际业务经营效益的提高做好铺垫。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经济市场的日益更新,银行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除了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外,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由此,就需要银行负责人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从银行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同时能够结合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将其运用到银行的实际经营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课题组,俞栋.国际业务经营之道及启示[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05).

[2]邵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现实制约及对策研究[J].金融纵横,2001(05).

[3]黄仰鑫.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记在改革开放中奋进的原中国银行国际业务部[J].国际金融,2007(01).

篇3:论当前信贷业务稽核效益的体现及其实现途径

论当前信贷业务稽核效益的体现及其实现途径

一、信贷业务稽核效益的`特点及其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稽核工作属于内部审计范畴,可是稽核工作总是给员工一种印象:稽核工作主要是挑毛病,查处违规违章行为.事实上稽核工作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它是无形的,就信贷业务稽核效益而言,其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和化解了信贷风险.

作 者:农贵国  作者单位:工商银行广西分行,南宁市,530022 刊 名:广西金融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FINANCIAL RESEARCH 年,卷(期):2003 “”(9) 分类号:F8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如何提高经营效益之我见

[物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

教师业务再提高总结

教师业务进修提高计划

对于职业学校提高实习教学质量途径探讨论文

提高HTPB推进剂贮存寿命技术途径

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途径探索论文

拢,放,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途径

提高农业科技论文表达简明性的途径

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集锦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论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经营效益的途径,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