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太湖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北京交通大学通信考研经历经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北京交通大学通信考研经历经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北京交通大学通信考研经历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考研经历经验分享
不得不说交大的论坛版块很火,我猜很可能的原因是饮水思源的传统和报考人数的多吧,再有就是论坛里提供的专业课资料足够全面,专业课初试的试题都能搜集到,这是报考其他学校的同学相当羡慕的,很多学校近几年的专业课试题都不公布的,我平日上论坛不多,但也受益不少,因为很容易就获取了初复试的全部资料,不用费很多力气去搜集。
考研的过程中上网不多,上论坛也不多,因为很容易被论坛上同学们的信息刺激到敏感的神经,例如某某同学说看了多少多少,专业课看了几遍几遍,通信报考人数1000+,学长们发布的复试经验,都非常的有计划非常的细致,给人的感觉就是考研真的很难很难,很辛苦很辛苦,同时会觉得自己差的好多,差的好远,觉得自己糊里糊度的过的,哪里有那么周密的复习计划。
其实我自己考研没有那么多的复习策略,我先期就是感觉什么差点什么重要就多看点什么,也大概背了背单词看了数学课本,暑假前就干了这些事,因为当时还有不少课要上的,暑假过完后期才大概分了下时间,例如上午看数学,下午看政治英语,晚上看专业课和数学,我想说的是,不要被很多信息吓到,每个学校的论坛上都有很多这所大学考研多难,竞争多激烈的信息,弄到最后好吧,哪个学校都不敢考了,其实除了一些名校,不报考太热门的专业,都是有可能的,这是我的感觉,当然考前我没这种感觉,考上之后才有这种想法,认真准备了,不报难度太大的学校专业,那么考哪都差不多。我不是狂妄的同学,我本科也不是211,只是鼓励大家考研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也不用总担心报考人数,据我获得的信息是北交通信学术没有1000人报考,所以不要自己吓自己,整个过程一个平缓的心态,不太慌。
怎样准备初试很多同学都说过了,用的资料大家也基本一样,剩下无非就是坚持住,这一点我做的好,但是又不好,不好的地方是我早晨不爱起床,如果不让我睡我会状态不好,于是每天到教室基本响起广播体操的声音(上午大课间了),于是上午我只有两个小时时间,数学明显时间不够,于是挤到晚上再看一会数学;好的地方是我比较能坐的住,不会有太多烦闷之类的,也没有其他同学有时高效率有时低效率的情况。
政治大家都差不多吧,我复习浪费了很多时间,本来打算下午看政治英语的,无奈大纲解析很费时间,进展缓慢,不知不觉就把英语时间挤没了,英语有一点基础,就没怎么花时间,基本上只准备下了作文,我作文很差,六级那一项才60分,那个黄皮的150篇做了几篇,感觉不好,就没做,只做了真题。
数学要花大量时间的,这个不能含糊,要实打实的做了,复习全书看了不到3遍,660题有些难,考研不考这么难,400题做了几套,没卡时间,有的难有的不难。今年考研的数学题都比较基础的,没那么难。把基础的做个差不多,分数应该不会难看。
专业课我失败了,考完数学时我感觉我考上了,考完专业课时我感觉我有可能挂了,倒数第三道考了卷积码,很久没考过,没把握,倒数第二道,倒数第一道都没把握,但是不能空着,大题都好几问,会哪问就写上哪问,没有上问的结果,可以只写公式,这个应该有分。总之专业课很失败,看的多,做的少是很大原因,再有真题没重视起来,看着顺不行,要不看答案一律自己做,很可能没那么顺了。
关于通信复试,笔试信号与系统,听力英语。这个大家都一样。复试基本情况了解下,分光波,电磁,计算机网,有线,ip,无线组123,光波招人最多,其次计算机网,别的人数好像都差不多,不同组竞争成度不同,复试的`小规则不同,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的组联系导师非常非常的重要,分高也要联系,联系晚了就不好了。我非本校,分数不高不低,考虑了光波,后来还是去了个竞争比较激烈的组,见了导师,导师人很好很好,也是一种缘分,我有幸被录取,外校没任何关系,导师告诉我了成绩,交大虽没有及时公布笔试听力成绩,老师都能看到的,最后复试的总成绩公布在了研究生院的招生系统中了,交大是公平的,老师难道不想招好学生? 我所在的组复试的问题多种多样基本没重的,根据你的反应问的,要准备的包括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你的毕设,做过的项目等。
初试通信原理我只对倒数三道有点印象,其他的比较基础,倒数第三道卷积码,你觉得这有线性分组码循环码重要么,我没怎么准备这个,但是就考了,而且不算非常基础,重点真不好说,通信原理复习要细要全面,几乎每一章都会出一道大题的,没什么捷径 ,但是根据历年真题自己可以适当把握,根据自己的判断,不要只相信别人的,做了历年真题后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要知道学长们都半年不碰这个了,切身体会少了很多。倒数第二道是 AM+FM,但是与以往做法不同,我没做出来。最后一道好像是最佳接受机,这个多做几道题目训练下应该做出来,但我眼高手低了。
复试信号是很基础的题目,如果做了信号的初试01-的题做这个完全没问题,初试题目也很基础,很简单,但这只是12年的情况,每年可以有不同,多个心眼好。听力,不说难或容易,有一部分录音质量很差,而且老师在上面搞卷子,敲到桌子上,我有一部分完全没听,题型12年很搞笑很多种,比六级种类还多,居然还有news item,音效很差,听不懂没事,可以根据选项蒙,我蒙了30多分。听力不太好的同学要练练,这个真刷人,15分卡,没过不能面试。
祝13的同学心想事成!
欢迎访问大学网考研频道。篇2:北京交通大学通信考研初复试经验
2014北京交通大学通信考研初复试经验
限于我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的深度,这篇文字仅仅适合普通本科的同学,各位牛人以及准牛人就不必在本文浪费时间了。早在3月阅读前辈们帖子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想写自己的考研心路帖子的想法。4月5号早晨得知自己基本被录取,7号得知导师,考上了,却并没有当初那么如鲠在喉,突然觉得似乎无话可说。觉得参加考试的那么多人,高手如云,心生敬畏;觉得这段过去了,累了,该休息一下准备新的生活;觉得未来不过是刚刚开始,前路漫漫,岂容招摇......也可能这就是每年复试结束后,论坛里并没有增加太多新帖子的原因吧。以下,我从几个方面说下我考研的全过程,当作还愿,凡含个人态度之处或对学弟学妹们暂无意义的段落,请自行过滤。
你为什么考研?以我周围人的动机来看,主要有学术需要、就业需要、儿时梦想等虚荣心需要三种。比如通信工程这个专业来说,考研是深入学习的有效途径,这类长线专业天生就更适合读研甚至读博;另一方面是就业需要,就业环境越来越差,扩招学历贬值等因素促使想进入研发岗位或获得更好发展的普通学子不得不走到这一步。特别要强调的是虚荣心需要,我之所以这样命名,就是希望提醒包括自己在内的有这种强烈需求的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里,根叔们尚且遗憾重重,普通人走纯学术路线,难免艰辛。一个本身不是为了增进学识发展自己考研而为了“光耀门第”沽名钓誉考研的人,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即便读了研究生,那过程也未必是快乐的。相信每个考研人的身边已不乏这样的例子,你会看到很多喊了四年要考研的人最终看了几眼书就放弃了,甚至还有人考前放弃了。放弃的人未必不是明智的,只是就考研这件事,我要说明的是给自己一个务实的理由,把考研放在心里而不要把它挂在嘴上,这会让你备考的过程不必咬牙切齿的坚持却能轻易走得更稳健,这样的状态将使你在后面搜集资料择校选专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确定自己要考研了,就要开始准备了。一般来说一年时间准备就可以了,那些跨专业考跨度比较大的,或者由三流本科要考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极端个例,不在讨论之内。首先要搜集资料,我考的时候常用考研论,包括专业课课件、真题和一些必要的信息都在考研论坛的帖子中翻出来的。那些前辈们写下的文字就是我的学长学姐。这里重点强调下考研经验的问题,我周围有好多同学,因为没考过研,怕走弯路,对学姐学长们的所谓经验很重视,甚至有点迷信,好多人动辄学姐说怎么怎么样,学长说要干嘛干嘛,以至于走了更多的弯路,当然,比自己走要愉快哈。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最重要也是本文最有价值的`一条:千万不要迷信学长学姐的经验,切记切记。比如一个不看全书的人数学考得比某些认真学全书的考得好就去宣扬全书无用论,一个复试准备不充分的人能给你得出某某大学很黑的结论,某个因招生计划缺额较大而被招生的人大肆宣扬自己如何有个人魅力,一个因为政策年景等原因入学的考生也能说某某学校如何好考,这就是经验。如果我问你随机过程的任意样本是否都具有各态历经性你肯定能理解个别样本推测总体的不易。所以经验因人而异,因政策而异,和地区学校专业相关,适不适合你,需要好好总结分析,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聪明的人不会去写经验,聪明的学生不会迷信经验。
篇3:北京交通大学考研备考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4月19日下午,看到拟录取名单,我的北交产经考研之路终于走到了终点。一路走来,有哭有笑,焦虑过,欢喜过,感谢各位因考研而结缘的各位。谨以此文回报当初施惠于他人的好心人,希望20能够薪火相传,同时默默祈祷自己关于考研的最后一个小小的心愿能够实现。
1、介绍下个人基本情况:今年七月将毕业于省内二本财经类院校,考研成绩:政治64,英语70,数学115,专业课133。
2、今年北交产经的基本情况:产经专业报名约300+(可到北交经管网站详细查找各年报录比);计划招生29人,保送13人,复试去了34人;最终录取多少人得到开学才知道。据说初试400+的有两个,我初试不高,复试惨烈,万幸没有接到调剂电话。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纪念这将近一年的付出,最重要的是,北交的坛子真心不错,从去年三月一直关注到现在,看了好多经验,真题也都是在这里找到滴,同时认识了很好很好的学长学姐,复试的时候,给了我很多指点,我那点复试分真的愧对他们了。总之,北交很不错,值得你去为之奋斗!
3、关于选学校,为什么要选北交呢?在考察了一圈江浙附近的学校后,最终把地点定在了北京,毫无疑问人大经济最好了,不过咱高攀不起。央财?好吧,我对她的了解定格在我的一位老师的描述,完全木有感觉。我深深得记得去年寒假的某天,我跟一姐们(今年考研,志在北京)说,咱俩看学校吧。于那天开始了解北交,各方面感觉不错,就定下了。。自此就没有变过,雷打不动。七月份面对两本砖头块,九月份面对教材改版,十一月份确定志愿,。自始至终,对亲爱的北交矢志不渝。这就是典型的金牛座啊,我真的不知道该定义为执着呢,还是一根筋儿?!(还是劝大家选学校要慎重,毕竟以后的两三年要待在那里,多考察多比较)。现在我想说,我应该爱交大的,这是我未来的母校,这是我奋斗一年的结果,这是我最初的选择。
4、关于各科复习:
写在复习之前:如果你现在开始着手考研,请告诉自己:考研不难。这是我在经历考研之后,最想告诉你们的'话。我身边很多人考研,只要是认真努力得奋斗过的,最终都有了好结果。原来我总觉的牛掰的学校,想想就好了,不是一般人努努力就能考上的,现在,我深刻的发现我错了,名校并不是水中捞月,应该说是“可以摘到的星星”,下面是我的复习经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政治】:纯理科生,多年不看政治书,对政治完全没有概念,应该有很多同学和我境况相似吧,不用害怕。大纲解析出来之后开始复习,没有报辅导班,主要是等我想报的时候也没有合适的了。
基础阶段:九月份大纲解析快速浏览一遍,知道政治是个神马情况。 在网上下载了QH(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多少人信赖你的政治辅导,你就是这么对待广大考生对你的信任的,你把2012届考生害苦了,你知道不?你心安不?你还好意思办下去不?)的音频,睡前偶尔听听每科的概况。
巩固阶段:十月份大纲解析第二遍,边看书边做肖1000,没感觉有多大用,貌似考试的时候客观题做的很瞎。
冲刺阶段:十一月份边看大纲解析边背fzjc,重复个一两遍吧。一月份,疯狂背肖四,考前一晚背了一遍。
政治这个东西,看得多了,背得熟了,自然就会了,没事多做做客观题,感觉自己客观题扔了不少分。
(2)【英语】:我也不知道自己英语是个什么情况,考试的时候文章没一篇看懂的,是语感还是运气比较好呢?
三月到六月:单词书由星火换成了红宝书,背了有一遍么?我不记得了,背单词在我这行不通啊,背不住浪费时间啊。 阅读理解由石春帧200换成了张剑的150,没做完放暑假了就扔到一边了。
七月到十月:研究真题阅读,做了有三遍?不过,我还是没有做到传说中的真题的每一个单词都认识,每一个句子都会翻译的。大概就是对着中文解释翻译了下,然后琢磨了下出题人的思路,这个倒是有点小神奇的,做的顺了就能感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之后是各个专项练习,翻译,新题型,作文,一水的考研网校绿皮书,大概看看就好了。
(3)【数学】:我好意思说么,曾经我那么傲娇的数学哇,姐好歹也是学数一出身的,对不住江东父老,我反思一下,对数学复习太大意了,从一开始就没有hold住,人家看学校编的一本小薄书,我非得看同济版的两本,白白浪费了好长时间;人家李永乐全书看了两三遍,我的全书看了不到两遍;人家660都做完了,我的660买了到现在就写了个名字;人家真题做了好几遍,我的真题就写了一遍;人家下载了合工大五套题,我下载写了第一页的选择题;人家数学考了130+,我的数学考了110+。所以,数学想考好,您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得把那几本经典的辅导书,好好做做吧!
(4)【专业课】:北交考的是经济820,两门大厚书,加起来有个1500页了。在此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由于我们班几乎全班都考研,我们亲爱的班主任就抽空给我们补习专业课,不过教材是高鸿业的,所以在暑假之前,我就跟着只把微观部分给听完了。从七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到考研之前,我基本上每天都有两三个小时学习专业课,可见我对专业课下了很大的功夫。
第一遍:先脑子里面有个大概框架,看完一章以后,稍微思考下课后习题,微观还好,跟着老师听课以后,有点思路了。宏观还是什么都不知道额,艾玛,经济学基础不好的孩子真难过;
第二遍:边看书边做笔记,每看完一章,就自己总结个框架,这样便于记忆的;
第三遍:继续看书,看完以后做课后习题,可参考金圣才的课后习题详解(今年教材改版了,宏观是没有配套的习题的,不用费劲找了);
第四遍:不厌其烦的看书,温故知新,查缺补漏。论坛上有个研友写了个820复习经验,里面好像有重点分布,大家可以去看看。
大学网考研频道。篇4:北京交通大学考研法学复试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法学复试经验分享
上午很快结束了面试,抽的面试号比较靠前。之前得到的信息是四个专业课全部都会面试,抽两道题。结果却不是这样的。总共有7,8个老师,我都没敢扫视,具体几个也不清楚,反正就是一长排,考生坐在对面。桌上放三个信封,分别是民商法、国际法、经济法,考哪个专业抽哪的题,估计报宪行的应该是抽民商法吧。我报的民商法,好像报民商的很多。进去之后,老师首先让你自我介绍一下。我觉得个人陈述表上写的挺清楚的啊,就只随便说了几句,什么奖励什么的都没有说,本来以为老师会根据个人陈述表问一些问题,结果什么都没问,就直接让你抽题了!这时我才后悔之前没有多说几句,估计个人陈述表老师都不看,这时候你应该多突出一下自己的成就和奖励什么的,让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可惜我什么都没说。唉,说下抽的题。
开始抽了两道。
(1)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的区别。
(2)什么是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保险法》是如何规定的?
刚抽完问题就要回答,根本没有时间让你思考。之前我还以为四个专业的内容都考,就没怎么看民商,重点看比较弱的经济法,但还好,第一个问题比较基础,就磕磕巴巴的回答了。回答的过程中,老师也不怎么搭理你,除非你停顿的时间过长,老师会说上一句。就是气氛比较压抑,并且几乎只有正对着你的那位女主考官跟你交流。第一个问题算是过去了,第二个保险法的问题,我就比较为难了,根本没看商法,保险法还是选修课。我就直说了,那老师问那你们商法都学什么?我就简单说下,老师说那你再抽一个题吧。我又抽了一道: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还好,还记得一点,但刚开始回答错了,后来想起了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说了几句,又停了,唉,真是一紧张什么都忘记了,也没有时间思考。
最后我就灰溜溜走了,心想肯定完蛋了!
出来之后,等待英语口语面试。英语口语面试是两个女老师,还挺和蔼。只是简单问下你的姓名啊,学校什么的,之前准备的自我介绍也没什么用了。也没有问日常的'生活问题。然后让你随便抽一张纸,上面写的法律英语的文章,但是比较短的那种,让你朗读一遍,随后翻译。我考前没有看法律英语,但幸好抽的文章比较简单,文章都是关于公司法的。但读的还是特别磕巴。读完翻译完就ok了。但听有的同学说,有的翻译完之后还要用英语回答问题。还好,我没有遇见。在口语面试时,我有幸看到了一点前面人的分数,有最高分30分的,但也有12分的。
篇5:北京交通大学审计硕士考研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审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今年第一年招收审计硕士,给大家留一点经验吧。
一、选择: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专硕,为什么是北交大,为什么选择审计硕士?
考研,是我一直希望的。因为高考考得烂,我不甘心。而我老爹一开始不希望我考研的(后来他还是认为我考研是明智的),一直让我准备注会。我在考过两门了,自己也觉得如果不继续下去有点亏了。所以暑假我依旧是十分痛苦地备考注会(想想考注会的日子就知道考研的生活有多么轻松)。考完注会以后,当时觉得心情特不好、特痛苦,我觉得俩月天昏地暗的努力就被几个小时秒杀了。于是赌气说:姐不考研了,不过谁让我是个劳累命呢,在我抱着电脑看了两天电视剧后,突然发现这样不行,好无聊的,还是得找点事做,还是得学习。于是在9月还剩一个星期的时候,我开始了专硕的复习。其实选择专硕的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够。我是个靠时间磨的人,学硕肯定没戏。所以短短三个月,只能选择专硕。
一直蛮想去北京的,所以目标院校大多都是北京的。选择北交大原本是觉得性价比挺高的,第一批具有MPACC招生资格的学校里有它,第一批MAUD也有,实力应该还是有的吧。又是个理工类学校,报的人应该不太多吧(从今年情况来看,我预料错了)。本来是瞄准MPACC,但是一看MAUD出来了,我想第一年肯定报的人少,就这么定了(事实证明北交大MPACC今年1:26的报录比真可怕啊)。
二、初试准备
1、12月之前的准备:早上7点半之后起的床,到教室都8点半了吧(我就是个磨叽的人)(有时候也会早起床点早到教室点的)。
先背单词,我用的是星火的30天突破,一开始时按着那个艾宾浩斯背的,每天的任务量挺大的,反正也得撑下去。一般情况是背到大概11点,开始写数学,用的是陈剑<数学高分指南>,错题总结一下。(强烈不建议大家买机工的《数学分册》,感觉太简单了)大概12点多去吃午饭。
下午3点起床(惭愧……),到自习室写英语阅读,一开始用的《蒋军虎80篇》,不过个人觉得那本书不是很好,还很贵。我个人建议大家还是买英语一的好一点的模拟题来练习,然后就是英语一和二的真题(当然要记得查里面的生词,抄写好句子,第二天早上可以读读这些阅读,你会觉得人家的英语表达真地道)。有时候还要练习一下逻辑,我用的赵鑫全《逻辑精点》,对于初期复习我个人还是很推荐这个的。
晚上我是7点或是6点半回寝室,不是休息了,我是听课件。在网上买的,管理综合和英语都有。但是买的时候还是小心啊,我和同学就感觉我们买的这个很不好,下载下来乱七八糟的,还得自己排好文件夹,浪费了不少时间。数学是袁进讲的,发音特别难听,基础班太简单,有点浪费时间。不过听一听专题班、提高班还行。这样系统地听听课也好,那本《数学高分指南》大多数题还不错,但是感觉不系统。逻辑我又买的赵鑫全的视频,好像的,逻辑这个东西万年不变,买老一点的也无妨。综合的作文视频也是赵鑫全的。我觉得若是对逻辑和作文没有什么概念的同学,听这些课件还是有帮助的,至少你不再很迷茫很害怕。
2、12月前半期的准备:早上还是那样,偶尔会早一点。早上好像少背单词了,开始读一些英语句子、阅读什么的,为英语作文做准备。数学开始做第二遍,还是高分指南。依旧12点多吃饭去。
下午还是3点多起床(想想就觉得罪恶……)。这一段时间开始练习英语作文,先抄范文,然后再自己写(其实写出来的跟人家一样)。英语二都是表类的作文,挺容易套句式的,自己多总结一下吧。小作文就是那么几种,也好弄,背背人家的就行。
晚上写中文作文和逻辑。作文一开始很害怕的,不过写几次就好了,小作文套模板是一方面,最重要还是自己总结一个属于自己的模板。至于大作文啊,跟高中议论文差不多,也就那么几类,去网上找点好的句子、段落、例子。作考研网校不是考场上现写的哦,是平时准备的资料往上堆的。作文我用的赵鑫全《写作分册》,还可以吧。逻辑开始大量练题了,用的是人大出版社、周建武的什么什么600题,很厚一本书。掐着时间写,按30题最多45分钟吧。一次少的`练个60道,多的练个100道。其实写逻辑很痛苦的,特别困,我逻辑错的挺多的,但是每次看着错的一塌糊涂的逻辑我都不难过,我知道只要练得多了就会好的,只是时间问题。
3、冲刺阶段:早上读中文的好句好段,然后掐时间写作文,小作文30分钟,大作文35分钟(不一定一起练,很累的)。掐时间写模拟卷子上的逻辑和数学,逻辑小于45分钟,数学小于75分钟。下午写英语模拟卷子,一般我不会全部写完,好累的。接下来就是总结错题啊什么的。晚上的内容不固定,又是把白天没练的中文或英文作文练一下,有时候写逻辑那个600题。晚上11点回去。
我的同学们这个阶段都练了十几套模拟卷子了,我练的应该不到十套,而且只做了一套计时3小时做的。因为我一直害怕面对自己做不完的结果。说一句,模拟卷子是论坛上下的太奇模拟卷子,我觉得质量很好,挺像真题的。
三、复试
出成绩是在2月28号大概。我感觉分数已经很令我满意了,没想过能上210(想想我那不太努力的复习状态就知道)。我是3月1号开始看审计书的,就是北交指定的那个注会用书。我一边听东奥刘圣妮的课件一边背书。早上还是7点多起床去看书,下午或晚上听课件。其实这段时间更懒散一些了,有时候下午晚上就在寝室看甄至恕4痈词跃碜永纯矗考的东西都是一看就知道是重点的地方:职业道德、独立性、审计风险、审计准则、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和计算、风险评估程序、存货监盘、认定……记不太清了。题型: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综合、案例大题。
最后一题找到原题了,是09注会原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对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存货进行监盘时,发现部分存货的财务明细账、仓库明细账、实物监盘三者的数量不一致,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根据监盘结果,假定不考虑舞弊以及财务明细账串户登记、仓库明细账串户登记的情况,逐项分析存货数量差异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
(2)针对存货的财务明细账数量与实物监盘数量不一致情况,简要说明应当实施哪些必要的审计程序。
大学网考研频道。篇6: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指南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指南
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分享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仅战线长,而且在这场战斗中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所以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及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和看论坛上的经验贴时,除了掌握好每一门的知识,就是坚持了。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可以在两个星期或一个月抽出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去放松一下,这样有助于帮助大脑休息,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你在你形成的良好的学习规律中懒惰了好几天,你可能会花比较长的时间来重新来适应你的学习规律,这对考研复习是非常不利的。
序
我周围有好几个同学在最后2个月的复习中松懈下来,结果考的不理想。有个小建议,你可以将你考研的动力写出来,时不时的拿出来激励自己,或者直接贴在醒目的地方来提醒自己。我在考研期间,将我自己的开心的不开心的心情或者自己困惑等记录在了手机便笺上并且标注日期,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还是一种提醒,也是对考研路程的一种标记。
在考研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其中借鉴别人的方法,多和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率。可能找到自己做题的方法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不要灰心,多多的汲取经验,自己去尝试,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法!
总之,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付诸实践,并且加以实践,你一定能成功!
一、初试数学我的用书:高等数学课本及其参考书,线代和概率课本李永乐数学全书,线性代数讲义,660题,400题,考研数学真题,还有一本小小的数学公式手册(方便查阅公式哦)
3月到6月:看高等数学课本做课后题,并参考配套的参考书。这一阶段要打好基础,课本上讲的每一节都是经典,而且它的课后题也比较经典。我将我看课本时遇到比较难记的概念公式和做课后题时遇到的问题都总结下来,方便以后随时翻阅。期间配着做了几章全书。
7月到8月:7月份上课,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又再一次梳理了一下数学的大致结构。8月份,大致完成了李永乐数学全书,线性代数讲义看了一部分。
9月到11月初,做完线性代数讲义,并做了大部分660题,660是选择填空,还算是比较经典的,可以通过660来总结一些做题的方法。做完的数学全书等要开始一遍遍的循环了,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弱项来决定循环几遍和循环的重点章节。
11月,做400题,400题是模拟题,难度比较大,做起来也比较费时间。这块不用担心,尽力做就行,真题要比模拟题简单,难的题目做多了简单的题目就更容易做了。做400题也可以查漏补缺,总结方法。
12月,做真题,并且回到课本。真题一定要整套做完之后再核对结果,给自己的水平定一下位再加以改进。
12月底到考研前一天,回顾以前做错的题和以前总结的知识点。
个人认为数学主要是多多练习题,可以从题目中查漏补缺。
英语我的用书:词汇顺序版,词汇掌中宝,语法一篇通,张剑150篇(基础篇),张剑真题,张剑的高分作文。
单词和长难句是基础,考研英语中有大量的长难句。单词就不用说了,循环着背,忘了也没事,接着背,大概背到看到英语单词就差不多知道或意会出意思。的红皮的那本我背的差不多之后就买了小本的单词掌上宝,这个阶段背的时候速度就加快了,看见会的就拿铅笔划掉,这样任务量就感觉小多了。的红皮那本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看看你是选择勾出来不会的还是划掉会的。单词差不多累积起来的时候,开始做阅读,刚开始做可能看不懂,做的时间也比较长,错的也比较多,但是不用太计较。这些阅读都是模拟的,相对来说比较难,而且它有时候也不太准确,不过没事,这个本来就是练习语感,阅读速度。
3月初到6月底:主要的任务是背单词,反复的循环,因为还有课,所以每天早上抽出一段时间背单词,第二天早上回顾一下前一天的单词并且背新一单元的单词,在单词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大概五月中旬,开始做张剑基础阅读150篇,每个星期做两三篇,慢慢的熟悉阅读文章的长度难度。
7初月到8月底:早上上课之前循环记忆英语单词,并且开始看作文书中考研作文可能要用到的单词和句型,还有读一些长难句,并且每天坚持做阅读,做几篇就看自己的安排。
9月初10月底:开始做做真题,我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做完一份题,对答案,看答案解析。第二步再读一遍你做过的文章,找出这份题中你不认识的单词标出意思;找出文章中的长难句并且分析。第三步,回过头再熟读一遍你做过的文章和题目,真题要留一两份都最后检测。在此期间单词不能断哦。10月份可以开始看作文了。重点是真题。
11月初到12月底:单词每天还是要背。过几遍做过的真题,早上熟读一篇或两篇文章,这样也可以培养语感。这段时间开始写作文,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写。之前可以看看作文的范例,第二天早上背写作作文的范例。之后要自己总结作文模板,重点是真题和作文。
英语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政治政治主要是做看书,做选择题和背大题。
选择题:我上完辅导班的课之后自己又把序列一看了一遍,就开始做序列2上的选择题,碰到错的题在书上找到答案之后要多看几遍,这样有助于记忆。在一个单元中,有的选择题长得比较像,就差几个字,这个时候要注意把不同的字标出来,反复去对比这些题目相似的题。本来我买了风中劲草的书,后来发现时间不够用,果断放弃,反复的'研究序列2上的选择题,多做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大题:大题刚开始先不用做,临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先看大题,知道该如何去答题,分几步走。然后就是去背诵20天20题和任四肖四了。大题主要还是背诵。政治考试中写大题的时候一定要写满,多写几个知识点,不会倒扣分的。
专业课复习专业课主要是北交的通信系统原理,通信原理的学习指南,真题。(看着三个就够了)
9月份开始看樊昌信的那本书(原来上课时用的,为了先大致把书本的内容过一遍,所以先看的这本),看完之后再看北交出的那本通信原理,通信原理课本有些地方有错误,需要仔细的看;然后看学习指南,学习指南上面的例题很经典,要反复的看,后面的填空最好也看看;最后做真题,真题是个宝贝,考研的题型和真题差不多。课本的课后题我没有都做,做完真题后对照着真题找出课后题相似的题型再去看,这三个部分要反复看了好几遍。
好像2013开始专业课初试要增加一些科目,交换技术,光纤通信,无线电通信,个人认为先准备好通信原理,再去复习新增的专业课,所以专业课的准备要早点开始哦。
二、复试笔试:笔试包括信号与系统和英语听力。相对于初试的专业课,信号与系统显得相对简单,它考的都是最基本的题。信号系统把课本看了几遍,把例题和课后题做熟了就没问题了,信号与系统也有本学习指南,两者结合起来看。英语听力都是选择题,练习六级听力就可以了。
面试:这次面试最大的感受是,除了准备好专业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找好导师,最好在分数下来之后就去联系导师,越早联系越好,联系导师主要是以邮件为主,导师的邮箱都在交大电信学院的网站里。光波组招的人比较多,相对来说比较好进。
考研其实不难,勇敢往前冲,希望大家努力复习,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在复习过程中和同学交流讨论,问考过的学长学姐也非常重要哦。预祝大家都一个好的结果。
。篇7:北京交通大学803管理学考研复习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803管理学考研复习经验
本人参加了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为技术经济管理,专业课是803管理学,介于最近很多人咨询关于考研的各方面的问题,所以有学弟学妹建议写一篇帖子,虽然录取了,但是分数也不算高,但是我真心希望我所知道的东西能帮助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们,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关于803管理学本人此次管理学的分数是127分。尽管听说今年压分了,据我所知还有很多高分的同学,相信他们的经验肯定会有很多比我好的地方。介于很多学弟学妹咨询管理学专业课的问题,所以我的经验就抛砖引玉吧。
先说一下试卷情况:判断、选择、简答、论述、案例,今年多了一个计算。选择判断都是很简单的题目,甚至很多都是习题集上的(所以习题集上的题目都要看哦)。但是据了解计算往年是没有考过的,所以很多人也觉得今年不会考,我开始复习的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我还是在考试前就知道了会考计算。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不是因为我拿到题目,而是因为我在拿到准考证的时候看到提示那栏说要我们带没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我就立马问学姐往年有没有这样的提示,学姐说忘记了,好像没有。但我觉得既然这样提示了肯定得准备,于是就把书上和习题集上的计算都做了一遍。其实并不难。所以当拿到卷子的时候很安心,因为我准备了这些决策方法。
北交大管理学试卷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基础。不会考的特别难,计算数字也都是很简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细,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全面,像今年就考了沟通里面谈判的一个小知识点,我出考场的时候听到很多人说,综合型谈判的特点那么偏的也考,可是谈判的分类之前也是考过的,只是次数只有一次。所以不管是考过还是没有考过的点都要准备,自然考过的就更是重点。
803管理学就一本书,书名作者什么的就不多说了,要考这门课的同学肯定都知道,一般大家复习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管理学和一本配套的习题集。我复习管理学是从9月开始的,一共四遍,看了两遍背了两遍,已经有学弟反映说这本书没有条理东西很多,我想说就算这本说条理性再差它已经被定为考研初试的参考书,所以同学们无论如何都得拿下它。
对于复习,我的建议如下1.首先,同学们应该把历年真题都弄到手,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的考过的知识点用一张纸都把他们按年份列出来,然后看下哪些知识点是重复过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然后愿意的同学可以在看第一遍书的同时看到考过的知识点时就要在旁边做上记号,可以简单的把年份写在边上,那以后复习的时候就能注意到并且心里有数了。
2.关于看书。管理学考试的'这300+页书是需要大家好好整理的,再背书之前的看书(无论你看几遍)都一定要把知识框架搭好,这样你后期背书会轻松很多的。我用的方法主要是思维导图法和大括号法。就是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每章的内容按照你喜欢的方法搭到框架里,能够在看你自己的笔记的时候做到一目了然,当然不用写的特别详细,主要是一些关键字和重点分条的东西。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笔记。有课本就差不多够了,要是还有资料的话,例如ppt啊笔记啊案例啊什么的有时间就多看看吧,时间不充裕还是以课本为主。
3.关于背书。我背书就是在我看书的时候搭的框架的基础上背的,个人觉得这样背书对于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更有系统性,因为记忆是可以从视觉上进行刺激的,当你看一大段文字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复杂,但是当你看到你的框架上写着,比如计划的类型(也是的题目哦)有6个划分标准的时候对于大脑的刺激就不会像书上那么大段的文字一样引起反感。同时简单的框架还能把很上下文有联系的知识点串在一起,从而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记忆。
当然值得强调的是,不是只背那些大条就够的。后面解释性说明性的文字尽量也要多背,据说用书上的话回答问题得的分数就会更高,所以那些重要的解释性的话也是一定要背的,对于那些次要一些的能背就背,在考场实在想不起来的时候也就只能靠自己想了。我每看一遍书或者每背一遍书都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做笔记,圈圈画画神马的,所以我的书跟地图一用。澹当然我还是挺喜欢看这样的“地图”,因为很有成就感。背书背了会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以后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担心,要是你背了都不忘,那么你在小学的时候就能学完研究生的课程了。还有一个就是背书可以自己找一些方法,比如在背集权和分权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就有技巧了,这种相对的东西你的优点就是我的缺点,你的缺点就是我的有点,书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东西,比如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都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么?
4.关于做题。做题主要就是习题集,没有什么好说的,可以跟着课本复习的进度一起做题,做完以后对答案,然后对着书看自己为什么错了,错了的知识点也可以标记在书上,下次看书复习的时候就知道这里错过,习题集上的题目都是比较简单的,拐弯的题目都很少,但是同学们也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些很有可能就是考试题目哦。还有就是真题,我的真题是没有做完的,但是做了几年真题你就会发现短短几年就有重复的题目,选择简答都有,有好几年的真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但是大部分是能从书上找到答案的,所以在找答案的时候发也算是又帮自己巩固一遍了。
5.关于思考。虽然说北交的管理学大部分是考书上有的东西,用书上的东西大题就能得高分,但是我觉得平时在复习过程中培养一下管理学素养还是比较好的,对于我们这种应试的考生来说可能没有多少时间看课外书了,所以就多积极思考一下吧,在答题的时候,特别是案例分析,就是很典型的一种需要你思考的题目,因为他要求你根据案例用管理学的知识解释。平时思考的多,可能在考场上的时候思维就能更活跃,即使在你想不起来书上的话时也能帮助你多写点东西,就是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可以和管理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帮助你积极回忆学过看过的东西,又可以锻炼案例题的解答能力。
6.关于考试答题。这个环节算是最重要的了,你之前所有努力的一切都是在考上的三个小时。当然,考试也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答题速度要快,因为你要保证你能写的多还要字迹工整,我管理学的试卷12页纸写了11页。看来速度还是没有到最快。答题纸就是白纸一张 什么都没有,像对于选择和判断都是写在白纸上的,我在答题的时候就把选择和判断画好了格子写,因为我觉得改卷老师要是看到工整的卷子肯定会开心很多,如果不标序号就把ABCD一直连着写20个老师也会看累的吧。所以同学们要将心比心,想想改卷老师的立场呢。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严肃问题就是画图,往年貌似也考过专门的画图题,今年又考了,很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不是那么重视书上的图,当然可能我个人本来就喜欢画画喜欢用简单的东西来概括复杂的东西,所以我是很喜欢画图的,我在考试前把书上的每个图都认真的画过几遍,所以考试考到画图题时我超级开心的。就连不要求画图的题目有图的我也画了,其实这不是画蛇添足,如果改卷老师看到你的图肯定会想这个学生看书一定非常仔细,所以今年的费德勒权变模型那道题我就首先把图画上去了,然后在后面写文字。这样自己边看图边写的时候也会更有条理的。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图。
二、关于其他课程此贴主要是想说管理学的,其他课程就简单说一下吧。
政治。我考了70分。也就一般吧。个人觉得就是考前一个月决定的。准备太早反倒么有太大作用,当然也不是说前面就不用看了,书还是要看的,题也是要做的,只是时间不用花的太多太多。政治是一门时政性很强的课程,考试的每个题目出来都是有时政依据的,所以同学们在后期的信息搜集能力一定要很强!结合辅导班老师给的信息自己多多准备,嗅觉要敏锐一些,到后期背重点的东西,我们这届的考生算是比较幸运的吧。
的事情特别多,好像大家都知道会考什么。辛亥革命啊,文化建设啊,道德问题啊试卷里也都出现了。所以政治一定是要看书的基础上好好把握最后一个月。后期会有很多押题的书,可以几个同学一起你买任汝芬的我买肖秀荣的他买谁谁谁的。然后几个人凑起来把重复的知识点圈出来。这些自然就是重点了。当然不是只准备这些就完了。自己还是要掌握全面的。
英语。我考了72也不是很高。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你不能单纯的把真题当做题。而应该把他当做一本值得研究的书。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好好研究过去。包括阅读题的问题和选项都是这样。每一遍做都要研究为什么选这个?在文中找到依据么?为什么不选这个?我到后期第三遍做真题以后就从应试的角度整理的很多东西。包括文章容易出题的点有哪些?比如有主旨啊例子啊转折啊某人观点啊等等。正确选项有什么特点?错误选项喜欢怎么个错法?真题的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审题要注意什么东西?光阅读就总结好多张纸了。
还有翻译啊,作文啊,都很多可以总结的东西,比如翻译常考的词、翻译常出现的句型、被动句怎么翻译、否定的翻译有哪些情况?各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什么等等可能这些东西很多书上都有。但我坚持认为书上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看进去以后或者你自己得出
篇8:北京交通大学 交控专业考研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 交控专业考研经验
一、【初试篇】
本人2011年3月开始有想法准备考研,学校二本,专业自动化。当时目标南京理工。买了数学教材和英语单词开始抢了一个考研自习室座位,就这样开始了。5月份时候看完了高数和英语单词。之后由于课程设计和期末考试再加上自己好玩就不再去自习了。这时与女友沟通后决定报考北交大,放弃了南京理工。期末考试过后回家一周,7月10号回到学校开始了暑期复习。暑假的时候我定了个计划,在笔记本上把每天看什么看几章看几页都写了下来,这样我一个暑假看完了线代课本加李永乐线代讲义,跟着辅导班上了高数的课,做完了张锦芯的人大版的考研英语220篇,我觉得这是我英语考成功的关键。在这里我讲下最关键的暑期学习。
暑假一共60天左右,我称他为超级黄金时期。基本决定了考研复习的好坏。我每天早上五点40左右起床,烧水,洗漱后大约6点15来到学校的湖边念单词和阅读。7点30教室开门这时候吃饭去自习,11点30去吃饭,午休,1点30去教室,5点30晚饭之后回教室,9点30教室关门回宿舍后不再学习,看看电影,打打游戏什么的。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我没有说复习全书和专业课,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两本专业课,他们是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还有xxx的宏观经济学。当时头脑发热想考北交的经管学院。
我承认我二了,在此感谢11级北交经管的几位学长,他们给了我初试的光盘和资料,我对不住他们的好心,虽然我实现了去北交的承诺,却不是他们说的.专业。这就为我初试的数学埋了小小的伏笔,我暑假准备的数三,所以9月份开始看数一的东西有些多,最后我是概率高数都没弄好。
9月经过深思熟虑,再次更改专业,先不说经济学,我怕栽在经济类英语超变态的国家线上,正式要考北交电信交控专业。9月5号我和同学去了北交,买了自控原理还在书店印了一些初试的卷子。然后去了学苑4公寓从4楼问到9楼,与各个专业的学长请教了一些问题,记得楼管非得扣下我的身份证。
大四上学期,9月开始数一复习了,被曲面曲线积分弄的有点内分泌失调,9-12四个月我做了数学全书,660,400题,十年真题。有点仓促。给各位同学提醒,千万注意好数学的复习,我就是因为乱换专业耽误了一些时间。最终数学100还差1分,我是工科,惨不忍睹的数学成绩。英语这四个月做了张剑150加英语真题,最后一星期背的网校写作上的模版,最终英语69分。政治用的徐之明的梯度,最后买了一些模拟题什么的,当然大纲什么的都买了,我没用任汝芬,书太厚了。最后政治70多。
控制理论,1星期看书写课后题,今年一道原题就是课后题。之后就是将02到11年的真题做了3遍。推荐一本好书。北航出版的自控考研题型讲解什么的,蓝色皮,32开左右的,06年出版吧我忘记了,我是在图书馆借的。这本书的方法很好。最后我做了一下胡寿松的课后题,大家可以参考,好多年的离散系统就是最后一题全是那本书的课后习题。最终我自控考了130+。本以为能有140呢,我一个小时就答完了。估计是出错了,所以扣了很多分。
初试最终370+算是中等偏下的成绩吧。我把分数段贴一下,2012交控分数段统计:380以上18人;370以上35人;360以上42人;340以上75人;330以上86人;推免23人;招收80人。按招收比例1比1.3推算大约分数线是340左右,加上照顾下本校什么的今年线定在了337。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考研经历经验(集锦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