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hksale88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 目录
篇1: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 授课人 余健 学校 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⑶知道合金的定义,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理解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 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焊锡、生铁、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我与社会同发展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录像、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 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我们身边的金属 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1、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铁丝、铜丝、铝丝、砂纸) 2、用力试试他们是否可以弯曲、折断;试着用剪刀剪,并感觉他们的硬度是否相同。(铁丝、铜丝、铝丝、锡丝、剪刀) 3、用铁锤敲打,观察是否产生变形。(铁锤、铝丝、铜丝) 4、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是否熔化;是否发烫。(铁丝、铝丝、酒精灯火柴) 5、用电池、小灯泡测试他们的导电性。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阅读课文第2~3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我的地盘听我的 (小组竞争) 利用课件给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查资料、讨论及总结,独立或集体回答问题。 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 四、我来当小科学家 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 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合金的定义、合金与金属的区别等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五五、我为国防做贡献: 布置课后作业: 背背景:美日韩黄海军演,对东北亚和平构成威胁。中国潜艇技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发展艇体“隐身”、“降噪”技术,提高隐蔽性;研制高强度耐压材料,增大潜艇下潜深度等。请同学们通过上网、进图书馆等渠道查找资源,了解一些适用于潜艇发展的新型金属,写一篇科普小论文与同学交流。 知识拓展,激发学生求知欲。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 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 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 二、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 三、合金 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异)。 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新型金属材料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一、教学设计思路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围绕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教会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方法,使他们能对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篇2: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1 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1 金属材料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1 金属材料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等因素。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重点、难点:1、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等因素。
2、认识合金。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导课:我们家中的.很多日常用品都是由金属制成的,泥了解金属材料吗?氢大家阅读――
学生阅读:书:P2-3。
学生讨论:书P3讨论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回答。
师问:通过上述讨论,能得出什么结论?
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过度:我们在生活中用的金属制品都不是纯金属,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
一、合金
请同学们阅读关于合金的初步介绍。
演示实验讲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提问:通过上述阅读和实验,你知道了合金的哪些特点以及它比纯金属的优越性的。
学生回答问题。
化学技术社会:阅读并想象形状记忆合金的用途。
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抗腐蚀性能也更好,合金往往有更广泛的用途。
课堂练习:书P8 1、2、3
作业 :课本P8-94、5、6课后记:本节内容简单、贴近生活,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篇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重点、难点:1、从实验出发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方法:实验发现、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金属的用途不仅与物理性质有关,还与化学性质有关。
学生阅读:书P9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能反应,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与氧气反应,以铁、铜为代表。
3、高温下也布反应,以金为代表。
讲解:上述反应大致反映出金属的活动性:镁、铝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有没有更全面地反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呢?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提示学生观察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放热差异、产生氢气的快慢情况等。
学生活动:1、完成探究,填写表格。
2、得到结论: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
教师板书: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置换反应的概念要点。
提问思考:除了金属与酸的反应,还有什么事实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
讲解:我们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曾见过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类似的反应还有吗?
教师演示: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
学生活动:观察上述实验的现象、记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讲解:经过许多类似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请同学们务必牢记!
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学生阅读:书,P13
教师讲解:判定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要点。
课堂练习:书,P14 5、6
课堂小节:本节要点
布置作业:书P14 1-4课后记:本节内容容量大,化学方程式多,学生理解不难但熟练应用还需一段时间的练习。
篇4:中考化学考点: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请下载附件:《中考化学考点: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本地下载篇5:《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
4Al+3O2
2Al2O3
3Fe+2O2
点燃
Fe3O4
2Cu+O2
加热
2CuO
Au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活动性:Mg、Al>Fe、Cu>Au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Cu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金属活动性:Mg>Zn>Fe>Cu
三、置换反应:A+BC→AC+B
【教学资源】
巩固练习
基础题
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高温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O2+Ca(OH)2===CaCO3↓+H2O
C.CaCO3+HCl====CaCl+CO2↑+H2O
D.Mg+O2MgO
4.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果我们逐个进行学习和研究,时间上不允许,同时也不便于寻找规律,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习。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
A.Fe+2AgNO3====Fe(NO3)2+2Ag
B.3Fe+2O2Fe3O4
C.CH4+2O2CO2+2H2O
D.2HgO2Hg+O2↑
5.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置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钉在稀硫酸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金、铜、铁、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填化学式)。世界上常用黄金作金融储备、货币等,其原因是。
提高题
7.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泼性N>M
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8.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粉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2的质量0.205g。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9.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Mg、Al
B.Cu
C.Al、Cu
D.Mg、Cu
10.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小华利用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将30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1)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_______g;
(2)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教学评价】
本节内容知识贴近生活,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我先从问题引入,我向同学们寻求帮助,“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但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如何帮他鉴别?”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因此,我让学生回顾之前实验的现象,讲授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内容时,我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既形象又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金属与酸反应知识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家庭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罐装吗?猪脚煲姜醋能用铁锅或者铝锅吗?”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的实验,我将学生分成A、B两大组来做对比实验,A组(1-3小组)同学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B组(4-6小组)同学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讨论交流,填写实验现象,写出方程式,得出实验结论。
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回答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你家庭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罐装吗?猪脚煲姜醋能用铁锅或者铝锅吗?”
“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但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如何帮他鉴别?”首尾呼应,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探究实验所花时间太长,再加上有些实验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从而导致本节课时间有些不充足,造成后面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反馈。
教学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认真地进行总结,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努力改进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
篇6: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4、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大量使用的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呢?
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从化合态的金属制出金属单质就是金属的冶炼。
板书:一、铁的冶炼:
教师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学生观察: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炼铁的原理,化学方程式。
讲解: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和产物一般都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
板书讲解:
例题:用1000t含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说明:重点让学生理解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间的转化计算,并注意规范的解题格式。
讲解过度: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冶炼金属,另一方面,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呢?
一、金属资源的保护: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活动与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探究方法:详见书P19。
探究结果: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结果应用:防止铁锈蚀的做法:
1、 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2、 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
2、金属资源保护:
途径一,防止金属的腐蚀;
途径二,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途径三,有计划合理地开采;
途径四,寻找金属代用品。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了解金属的和防护办法。
作业:书P23习题3、4、5,其余写在书上。课后记:学生对含杂质的计算掌握的不是很好,还需进一步练习。
★ 金属实习报告
★ 《金属》的说课稿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通用6篇)




